三国至两宋时期的工艺是怎样的呢?

作者&投稿:封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你知道六朝时期的工艺是怎样的吗?~

公元3世纪初至6世纪末的六朝时期,北方战事频繁,南方相对稳定,大量人口和技术力量向南迁移,促进了南方的开拓和发展。长期以来以北方为经济中心、工艺生产中心的局面开始改变,形成全国平衡发展的新局势。


六朝上承两汉,下启隋唐,是中国工艺史上重要的过渡时期。社会的动荡、战争的痛苦、精神的苦闷,给了宣扬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的佛教兴起和传播的机会,统治者也借佛教巩固统治。于是,佛教大兴。北方大凿石窟,著名的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都是此时的创举。南方则广建寺院。这个时期的各类工艺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许多铜器、金银器、石雕、织绣、漆器等都包含佛教题材,莲花、忍冬作为佛教的象征成为此时主要的装饰内容。佛教的流行还促进和扩大了国际交流。印度僧人和西域工匠的到来,融合希腊、波斯风格的印度犍陀罗艺术的引进,促使中国的工艺文化进行了新的整合。因而,工艺美术的宗教化和外来风格,是六朝工艺的重要特征。


在思想领域,玄学十分流行。它以老庄、《易经》思想为依托,关注个人生存现实,讨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特殊关系,崇尚清谈、玄虚、恬静、超脱。玄学的“无”与佛教的“空”正好契合,反映在工艺上,则多采用以“竹林七贤”(魏晋年间七位文人名士的总称,他们不满朝政,远避世俗,游于竹林山野,号称“七贤”。)为代表的放任无羁、超然物外的装饰题材,形成了清秀、空疏的工艺风格。尤其是画像砖,多表现圣贤高士,较之汉代更富于生活情趣,还渗入了佛教色彩,有很多莲花卷草、山石树木。得益于工艺水平的提高,六朝往往以多块画像砖组成整体性、主题性的大型壁画。


六朝时期的中国已进入瓷器时代。原始瓷器在商代就已出现,到了汉代后期,制作工艺基本完善。瓷器不仅具有坚固、易洗、耐热、抗酸碱等优点,而且细腻、光滑、温润、半透明,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自此以后,陶瓷制品一直就是人们生活日用的主要品种,近代玻璃、塑料、铝等制品的兴起也不能完全取代陶瓷的地位。


染织工艺方面,三国两晋时期,四川生产的蜀锦最为著名。到了南朝时,丝织在江南地区得到了普遍发展,荆州和扬州的丝织产量很大。六朝时期的丝织纹样一改汉代云气纹高低起伏不规则的格式,形成有规则的波状几何格式。


此时手工业者已获得一定程度的独立和自由,能够较自由地从事生产和技术改造,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手工业经营,从而促进了工艺品种的发展。各种工具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发展,例如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发明了山地运输工具“木牛流马”,能工巧匠马钧创造了水利农具“翻车”,即后世的龙骨水车,大大提高了生产力。

古代工艺品多样,以陶瓷工艺为例,不同朝代具有各自的工艺特点,具体为:
1、原始时代工艺特点
最早的彩陶发源地在黄河流域,尤其以陕西的泾河、渭河以及甘肃东部比较集中。甘肃东部大地湾一期文化,不仅在器型上比较规整,而且绘有简单的纹饰,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彩陶文化之一。
半坡文化的彩陶在略晚于大地湾一期文化,其纹饰也略为复杂,以几何纹样为主。在陕西、河南、山西三省交界地区为中心的庙底沟文化,彩陶花纹则更加富于变化,以弧线和动感强烈的斜线体现变形的动物形象。
2、先秦时期工艺特点
商朝时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青器有密切的关系。
3、秦汉时期工艺特点
铅釉陶是汉代陶艺的一种创新,有黄、褐、绿等色,绿釉较为流行,在南方还盛产青釉陶,火度高,釉质较硬,也是后来发展青瓷的开端。
4、南北朝时代工艺特点
三国、两晋时期,江南陶瓷业发展迅速,东晋南朝时期,在江西、四川、福建等地的窑址有了很大发展。但江浙一带的瓷窑都出现了明显的衰退迹象、瓷窑减少、数量降低、装饰简化、烧造略显粗糙。这种局面一直持续至唐代前期。
缥色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色釉,是青瓷系统的代表,与北方地区的白瓷交相辉映。另外用褐彩在器物表面上书写文字,是褐彩装饰的另一特色,这种装饰手法在后来的唐、五代时期大为盛兴。
5、隋唐时期文艺特点
隋的朝代虽短,但在瓷器烧制上,却有了新的突破,不但有青瓷烧造,白瓷也有很好的发展,另外此时在装饰手法上也有了创新。
到了唐代,瓷器制作可为以蜕变到成熟的境界,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唐代釉药发展成熟,火烧温度能达到摄氏一千度以上,真正进入瓷器时代。而唐代最著名的窑为越窑与邢窑。
唐代最知名的瓷器是唐三彩,一直到文明的今天还受到广泛的喜好与收藏。唐三彩是陪葬的陶器,色彩亮丽有黄、绿、青三色铅釉,故名唐三彩。
6、五代十国工艺特点
这个时期较为有名的是后周世宗的柴窑,以天青色为主,世宗评为“雨过天晴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所以有“雨过天晴青”的美称。陶路上记载“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可略知其制作精美。
7、宋朝时期工艺特点
宋代的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为五大名窑,形制优美,高雅凝重。定窑又称粉定,定窑在今河北省曲阳县的灵山镇,古名定州,所以称定窑,是继唐代邢窑之后,生产白瓷最好的窑。
汝窑在河南省临汝县,是北方第一个著名的青瓷窑,烧制御用宫中之器,时间很短,数量也少。器型简单,但釉色温润柔和,在半无光状态下有如羊脂玉。

官窑是在宋大观及政和年间于汴凉所造,青瓷釉色晶莹惕透,有开裂或呈冰片状,粉青紫口铁定是其特色。
哥窑主要特征是釉面裂纹开片,这种裂痕是由于釉与胎的收缩率大小的不同有的称为鱼子纹蟹爪纹,也有的称为百集碎。釉色有粉青、米色,釉中出现大小气泡,瓷胎呈黑褐色,口缘显出一道褐色边称为“紫口铁足”。
钧窑创始于唐代,历经宋、金至元代,胎质细腻,釉色华丽夺目、种类之多不胜枚举;有玫瑰紫、海棠红、茄子紫、天蓝、胭脂、朱砂、火 红,还有窑变。器型以碗盘为多,但以花盆最为出色。
8、元朝时期工艺特点
元代瓷业较宋代为衰落,此时青花和釉里红的兴起,彩瓷大量的流行,白瓷成为瓷器的主流,釉色白 泛青,带动以后明清两代的瓷器发展,得到很高的成就。
9、明朝时期工艺特点
明代以前的瓷器以青瓷为主,而明代之后以白瓷为主特别是青花、五彩成明代白瓷的主要产品,而景德镇更成为主要的窑厂,规模最大,一直延续明清两代五、六百年而不衰。
明代开始无论官窑或民窑都偏向于彩绘瓷器,宋瓷前都以单色釉为主,而明代后走入了彩绘世界,瓷胎也趋向薄、细、白的 求,在坯身上记住款式也从此开始,年代、堂号、人名都有,使研究考据有更确实的辨认。
10、清朝时期工艺特点
清代陶瓷生产,除以景德镇的官窑为中心外,各地民窑都极为昌盛兴隆,并得到很大的成就,尤其西风渐进,陶瓷外销,西洋原料及技术的传入,受到外来影响,使陶瓷业更为丰富而多彩多姿,也由于量产及仿制成风,画院追求工细纤巧,虽有惊人之作,但少创意而流于匠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陶瓷史

1.陶器

①低温釉陶

由于瓷器的逐步普及,制陶业呈明显的衰败景象。日用器皿大大减少,陶制明器仍十分流行,但质量已大不如汉代。这一时期在江南流行一种塑有楼阁人物的陶罐。在北方地区,低温釉陶器已具有较高水平,品种逐渐增多,并出现了多色釉,为后来的唐三彩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的陶塑艺术以北朝的为最美,它在继承汉代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又吸收了佛教艺术养分,注意神态的刻画,形式也丰富多样。种类有文武官员、男女侍俑、伎乐俑、驼、马和镇墓兽等。

②唐三彩

在汉代以来低温釉陶的基础上,唐代出现了著名的“三彩”陶器。唐三彩以白色粘土为原料,用含有铜、铁、锰、钴等元素的矿物作釉料的着色剂,最后形成斑驳不一的美丽彩釉。唐三彩以黄、绿、白、赭为主,蓝、黑色甚少,但极名贵。其中以黄、绿、白三色最常见。

唐三彩制品分为器皿和俑两大类。器皿主要用于生活用具,俑主要作装饰,包罗万象,是唐手工业中品种最丰富的。

唐代盛行厚葬,三彩明器便应运而生,而且发展速度很快,开元时达到高峰。其中最有吸引力的属骆驼和马,用马陪葬的较多。三彩马体态健美,强壮有力,姿态惟妙惟肖。西安唐墓中出土的两件骆驼载乐俑是三彩骆驼中的珍品,体现了唐代统一繁荣的盛世景象。

唐三彩在丝绸之路沿线和海上交通线上的许多地区都有出土,这足以证明它在当时的中外文化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2.高度发达的瓷器

①发展中的魏晋瓷器

魏晋时期,成熟瓷器发展很快,北方还烧制出了白瓷器。

南方由于战乱较少,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瓷器制造业得以迅速发展。作为瓷器的重要发源地和主要产区之一的浙江的烧瓷业十分兴盛,同时,江苏的制瓷业也发展迅速。太湖的宜兴在东吴、西晋时便烧制出具有一定质量的青瓷器。西晋统一后,制瓷业迅速普及,并在南朝初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制陶区域。

南方瓷器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日常生活用具,其中圆形器都是拉坯成形,胎壁厚薄一致,造型规整。在西晋时还流行将瓷器塑成动物形象;另一类是专供随葬的明器,东晋以后逐渐减少。

瓷器的原料都采用当地瓷土,加工精细,胎多呈灰色,坚硬致密。其中浙江金华一带的瓷窑中,出现了施釉前先在胎体外表刷一层化妆土的作法。化妆土制瓷法在东晋时得以普及,这对扩大原料范围和烧瓷区域提高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一时期釉层均匀,多呈豆青和淡青色,少量的为深灰和黑色,光泽好。装饰技法有刻、画、模印、贴花、堆塑、镂孔等,内容十分丰富。但在东晋、南朝时较多地使用了褐色点彩的装饰技法,同时,受佛教艺术影响,刻画或浅浮雕式的莲花纹逐渐流行起来。这时窑炉和烧制技术较东汉后期有了明显的改进,从而彻底摆脱了瓷器的原始性。

北方战乱频繁,社会经济遭到破坏,因此瓷器手工业兴起较晚。其中从北魏延兴四年至太和八年(公元474~484年)的司马金龙夫妇墓出土的一件青瓷唾盂是这一时期的精品。到东魏、北齐时期,北方制瓷业开始发达。

南北朝时期,北方出现了白瓷。范粹墓中首次发现了北朝时期的白瓷,造型与北方同期的青瓷大体一致。胎呈白色,较细腻,烧成温度一般较高,施乳白色釉,光泽很好。虽然此时白瓷仍处于初创阶段,但它预示着瓷器手工业进入了全新时期。

②全面发展的隋唐五代瓷器

隋唐五代时期,瓷器手工业进入全面发展时期。瓷器生产区域不断扩大,除原有的地点外,湖南长沙望城、江西景德镇、河南巩县、河北曲阳等地也开始烧瓷;以前的上虞窑、湘阴窑等相继进入盛期,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越窑、岳州窑、婺州窑、寿州窑、洪州窑和邢窑等各具特色的名窑。

这一时期瓷器的质量显著提高,工匠们进一步掌握了原料的性能,使烧出的青瓷晶莹光亮,黑瓷深沉光润,白瓷也迅速发展,从而形成南方以烧青瓷、北方以烧白瓷为主的“南青北白”的格局。

青瓷器是这个时期的大宗产品,主要产地在南方,北方亦有生产,但风格迥异。在众多青瓷窑中,浙江越窑烧制质量最好,代表了当时青瓷生产的最高水平。其他各窑也不乏精品,如唐早期的长沙窑,大胆采用在釉下以褐、绿色绘画花纹的方法,为青瓷生产开辟了一条新路。

白瓷是这时北方生产的主要品种,最有名的首推河北的邢窑。邢窑以烧制白瓷为主,器类较多,造型朴实无华,有粗、细白瓷之分。除邢窑外,河南巩窑也很有名。

与此同时,还有绞胎瓷器问世。绞胎瓷器是将白、褐两种颜色的瓷泥相互混合在一起,然后拉坯成形。这样瓷胎上便出现白、褐相间的纹理,再施以透明釉,入窑焙烧,便成了绞胎瓷器。

③高度发展的宋代瓷器

宋代的瓷器工艺高度发展,“宋瓷”成为闻名世界的工艺品之一。它不仅品种齐全,而且名窑遍及全国各地。宋朝为掌握著名窑场而为皇族贵戚专制高级瓷器,建立了官窑,由此形成宋瓷中民窑和官窑的不同风格。宋瓷品种从釉彩上可以概括为青、白、黑、彩四种类型。每种类型又因产地不同而呈现千姿百态的风貌。著名的窑场有汝窑、定窑、钧窑、龙泉窑、耀州窑、磁州窑、吉州窑、建窑、景德镇窑等。宋代工匠已掌握了多种烧造技术和装饰技法,如建窑以烧黑釉瓷闻名于世,烧出的器物的釉色变化非常丰富,常显现“银星斑”、“兔毫斑”、“鹧鸪斑”、“玳瑁斑”等美丽斑纹。景德镇窑工在透明釉中加少许铁,烧成著名的“影青器”。此时,中国瓷器制造方法传播到东、西各国,对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3.蜀锦、宋锦交相辉映

从三国到两晋,四川的织锦业非常发达,居全国领先地位,当时成都织造的经线起花的彩锦色泽美丽、花纹新颖,织造技术已达到成熟的地步,被誉为“蜀锦”,名扬天下,另外还出现了加金锦等新品种。南北朝时期丝织物中出现了纬线起花锦,较经线起花有很大进步,能织出比经锦更繁多的花纹和宽幅的织品。

唐代时纬锦非常流行,并且发展了经纬线互相融合起花的新技术,为中国织染工艺的进一步提高创造了有利条件。唐代丝织的品种极为丰富,以缭绫、红线毯、织成锦等最为繁华。唐代纹锦以花鸟为主要的装饰题材,如联珠团窠纹、鸟会瑞草、散点小簇花、写生团花等,由于受佛教影响,新奇富丽的宝相花、莲花图案也广泛流行。

宋代最有名的锦有两种,一种是四川产的蜀锦,一种是苏、湖、杭州等产的宋锦。二者皆为精品。宋锦采用一种精密细致的“三枚斜纹地”,经线分面经和底经两重,面经用本色生丝,底经用有色熟丝,纬用多种色彩的练丝。以底经作地纹组织,面经作纬线幅长的“结接经”。这种结构继承了唐以来的纬锦织造技术,用彩纬加固结经,形成纬三重起花。宋锦的织造过程完全体现了中国本民族的风格,因而显得严谨规范。

4.玉器的繁荣

魏晋南北朝时,玉器的数量和质量急转直下,这显然是这一时期战乱不止、经济萧条的直接后果。

隋唐时期,经济空前繁荣,作为工艺美术的玉器业很快复苏并走向了一个新的高峰。随着与西域各国交往的加强,往西域一带输出的玉料激增,反过来直接刺激了玉器的生产。这时的玉器品质精良,色如羊脂,技艺精湛。种类有羽觞、飞天、杯、璜、镯、带板和哀册等。唐代玉器的花纹大量涌现出花鸟、人物、走兽的内容,流行缠枝花卉、葵花、飞天、人物。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写实能力大大提高,可谓形神兼备。这些显然与当时绘画、雕塑艺术的成熟不无关系。唐代开始出现了一种表示官位高低的玉带板和一些新饰件,具有实用价值的玉制容器增多。隋代李静训墓出土的金扣白玉盏和金镶白玉镯均制作精细,金玉相互衬托,愈显高雅富贵,可谓隋唐玉器的代表作。

北宋初年,金石学兴起,极大促进了人们对古玉的收藏和考证。随着文人花鸟画的流行,玉装饰题材成为玉器的另一特色。

青玉狮5.漆器

①东吴漆器

魏晋南北朝时,漆器业急剧衰败。这与当时长期战乱、社会动荡不安有直接关系,另一方面是因为受到瓷器业兴起的打击。1984年,安徽马鞍山市出土了一批东吴漆器,其中一件一色漆凭几,器表处理相当考究;另一件锥刻戗金黑漆盒盖,在稠密的云气纹中添加了人物和珍禽异兽图盘;还有一件黑、红、黄三色相间的犀皮耳杯。此墓中还出土了一批反映社会风情和历史故事的彩绘漆画精品,如“宫闱宴乐图盘”、“季札挂剑图盘”、“童子对棍图盘”等,图案设计精美,生活气息浓厚,写生手法不凡,增强了油彩的运用。这批珍贵的漆器弥补了该阶段漆器工艺发展的缺环。

在西晋至南北朝的300余年中,随着佛教的流行,出现了使用夹纻法制作的佛像及用氧化铅调油作画的密陀绘技法。

②繁荣的唐代漆器

漆器的主要品种在唐代已基本齐备,特别是实用漆器已十分发达。最引人注目的成就是出现了雕漆,它标志着中国漆器的发展进入一个新时代。漆器首次出现了用刀进行雕刻的手段,漆层也突破了装饰的功用,突破了历来的平髹、勾填、彩绘、镶嵌的范围,开始迈进浮雕艺术的领域,并很快形成了一支独立的门类,走向了繁荣。此外,能反映唐代髹饰工艺水平的还有堆漆、金银平脱、螺钿等。

堆漆即使用稠漆堆塑形成凸起的花纹。这一技法始于西汉,至唐已发展成为一种风格。金银平脱是唐代漆器中最豪华富丽,而且又最盛行的一种技法。唐代花纹镂刻极为精美,成为当时一种最具代表性的工艺品。另外,平脱和金属器的发展兴盛互为依托。五代时,平脱仍盛行不衰,宋代以后迅速衰落。

螺钿在唐代十分流行。它也属于平脱,但使用的原料是裁割出图像的贝壳,其上再施线雕,然后在漆面上拼镶出图案花纹。唐代风行螺钿铜镜,如洛阳出土的人物花鸟螺钿铜镜,用贝壳拼贴出人物仕女、珍禽瑞兽和山石树木,整个构图恬静祥和,一派盛唐气象。

③风格突变的宋代漆器

宋代漆器的风格发生了突变,流行一色漆,颜色以黑为贵,其次有紫、朱等色。一色漆,即通体只用一色,质朴无纹,故又名“无纹漆器”。正因为没有纹饰,往往以形取胜,宋代一色漆的造型与瓷器相似。一色漆的胎骨使用了圈叠法,这是从薄片屈木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工艺,是漆器发展史上的一项重要革新,优点是不易变形。

螺钿为宋代漆器的重要品种之一。螺钿有厚薄之分,由此形成两大类。自五代宋初上溯至西周均系厚螺钿,宋代苏州瑞光寺黑漆经函是宋初厚螺钿的代表作。薄螺钿始于北宋,已具有很高水平。宋代继承前代的堆漆传统,如浙江瑞安慧光塔北宋识文经函的外函用漆灰堆出佛像、神兽、飞鸟、花卉,并嵌以小粒珍珠。花纹外的漆地用金色绘出飞天、花鸟等图案。

宋代雕漆仅有两件可信实物,即“醉翁亭剔黑盘”和“婴戏图剔黑盘”,均藏于日本。剔犀漆器在南宋墓中亦有发现,是用两三种色漆在胎骨上有规律地轮流涂刷,待积累到一定厚度时再用刀剔刻出图案花纹,这时在刀口断面上便会显露出层层不同的色彩,达到一种奇妙的效果。

6.金银器

①金银器的繁荣时期

唐代是中国金银器生产的繁荣时期,这在器皿制造上尤为突出。唐代设立“金银作坊院”,将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集中到一块,使他们能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唐代中外交往频繁,具有悠久传统的中亚、西亚金银器也对中国金银器物的制造产生了影响。因此,唐代金银器的制造技术发展迅速。

唐代金银器大量采用锤镍技术,还出现了切削、铆、大焊、小焊、两次焊、掐丝焊等工艺。唐代金银器种类很多,主要有碗、盘、碟、杯、壶、盒、铛、炉等。器物大量采用流线、圆弧式的造形方法,显得大方、活泼。唐代金银器的纹样繁缛,许多器物采取满地装,富丽堂皇。

唐代金银器中刻有文字,据此可将其划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在早期,器物种类以碗、盘、杯、盒为主,形状不少是多棱、弯曲的,器壁较厚,纹样中的图案内容主要是歌舞、狩猎,植物纹以忍冬、葡萄为主,动物纹以飞狮、天马、独角兽、犀牛为主。在中期,总体而言,器物变化不大,纹样中鹿、鸿雁、蜂蝶、绶带乌更多。晚期的器物种类增加,器形多鎏金银盘高圈足外撇,呈喇叭状,花口器流行。纹样以折枝、团花为主,局部分单元布置,留出较多空白,盛行用细碎线刻出小花作边饰。唐代金银器前期体现出中亚、西亚的风格,中期完成了中国化过程,晚期进一步发展。前期的金银器制造中心在北方,晚期南方工艺迅速发展,并表现出与北方的不同风格。

②华丽精细的宋代金银器

宋代金银器制造业在技术上又有发展,其制作和使用范围已不局限于皇室和贵族。南京幕府山北宋墓出土的一批金银器中的心形金饰极为精致。它由两个椭圆形的金片合成,加以镂空、錾刻、掐丝手法,使器物玲珑剔透。江苏省溧阳小平桥出土的鎏银盘,盘内锤出瑞果图案,呈高浮雕效果。另一件乳钉纹鎏金银盏器的壁为夹层,外壁饰乳钉,类似青铜器。

宋代的金银器除了装饰品、生活用品之外,较多的还有银塔、舍利瓶、佛像、佛教寺院用品。

辽代的金银器皿多仿造唐代器物,但也有银鸡冠壶、金银面具等具有民族特点的器物。辽代的金银装饰品很发达,辽宁省朝阳辽墓出土的鎏银片带由数万件方形银片组成,每片以缠枝纹为地,组成了高浮雕的童子游乐图。赤峰辽墓还出土了精美的银鎏马具。西北的夏王朝的金银器工艺与两宋有密切关系,但器皿制造得较为粗糙。

7.宋观赏性刺绣发展成熟

宋朝的印染技术以蜡缬、夹缬及绞缬三种技术为主,并且兴起了多色染缬。后来又创出浆水缬和药斑布,印染工艺达到更高水平。刺绣工艺也有长足进步,唐出现了刺绣佛经,宋代的刺绣技艺更加高超。

宋代刺绣分两类:一类是仿绣书画,以供观赏用;一类是实用性刺绣,用于衣服装饰。前者作为观赏性的刺绣已臻于成熟,内容由唐时多绣装饰性绘画转向仿摹名家书画,风格注重写实,以追摹原作的笔墨线条、色彩浓淡和风采气韵为能事。

刺绣工艺以绣线丝理表现物象,除画面景象外,绣工更具美感。如传世宋绣《瑶台跨鹤图》,运用多种针法以表现不同的内容:衣服和山石用擞和针,竹叶用齐针,飘带和鹤用缠针,云彩和房屋局部轮廓及衣着局部加盘金及钉金,地板用编针,又借色绣来表现景物层次,地都染成浅棕色,天空部分加染蓝灰色。像这样灵活的技法在宋代以前是见不到的。这些刺绣工艺技法的运用都是以增强艺术效果为目的的。

8.玻璃器高度发达

在宋、辽、金时代,我国的玻璃烧造业已相当发达。玻璃器皿的广泛使用给当时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也带来了独特的装饰作用。

这一时期玻璃烧造业的发达,首先表现为烧造地区分布广泛,其次表现为玻璃器皿的种类比较多,主要有玻璃瓶、玻璃葫芦瓶、玻璃葡萄、玻璃花瓣口杯等。

这一时期的玻璃制造业还未受到阿拉伯工艺的影响,所制玻璃多属高铅玻璃,主要由铅、硝、石膏混合烧制而成。如定县塔基出土的玻璃葫芦,含铅量高达70.04%。这种玻璃的特点是“色甚光鲜,质则轻脆”,所以多用于装饰陈设。


对比两宋时期和明代美术
两宋时期 960年到1127年间的北宋和南宋时期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都极为尖锐,并多次经过战争破坏,但社会的发展却没有止步,在手工业、农业、商业发展的基础上,文化艺术也走向的新的繁荣,绘画也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 北宋继承了五代西蜀和南唐的旧制,建国之初,就在宫廷中设立了"翰林书画院",对宋代绘画的发展起到...

北宋时期的特点是怎么样的?
宋币上铭刻的文字书法优美多为名家及皇帝手笔,篆隶真行草俱全,还古篆体、瘦金体。种种精美的货币使人爱不释手,宋钱币的艺术总类艺术性工艺最高。宋钱是当时周边各国最喜欢最坚挺的货币。宋钱成为南海诸国的镇国库之宝。虽然辽国、金国等国也仿制宋币造钱,但在金国流通最多最广的是宋钱。直到现在出土存世的...

中国古代手工业有几种类型并列举其在冶金制瓷和丝织业中的成就?
秦汉时期,造船业发展迅速,汉代时发明了撸、舵和布帆,还使用锚,表面造船航海技术已经成熟; 隋唐时期:能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这是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轮船。能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唐初仅在洪州就造海船500多艘; 两宋:造船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长江航船最大的可载万石以上;南宋的明州、泉州、广州是造船...

请问各个朝代最具代表性的物品分别是什么?
汉朝--壁画 汉赋。魏晋--书法。南北朝--石窟艺术。隋唐--诗歌 唐三彩。五代两宋--词。元--杂剧 散曲。明清--小说 青花瓷。青铜器:主要指先秦时期用铜锡合金制作的器物,简称“铜器”。包括有炊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车马饰、铜镜、带钩、兵器、工具和度量衡器等。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

有着4800年历史的丝织业,为何在宋朝时达到顶峰?
因为宋朝社会稳定,人民都比较富裕,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丝织业,所以就在宋朝达到了顶峰。

精美青铜镜,经历千年,如今还能镇宅除妖?
十二生肖镜 蔓枝葡萄镜 5、两宋时期 宋代,铜镜的发展进入缓慢阶段,整体是沿袭唐代的镜形制,常见的有菱形花镜、葵花镜等。 尤其是南宋阶段,铜镜的风格重实用不重花纹,基本上都是素镜加上制造者的商标字号的铭文而成。 福寿家安双重铭文镜 6、元明清时期 元朝立国时间短,社会发展缓慢,铜镜工艺衰退。 明朝时期,以...

宋瓷是怎样发展的?
宋代瓷文化在中国古代社会处于空前绝后的水平。宋瓷是宋代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是两宋文化的一朵绚丽的奇葩。宋代是中国陶瓷发展的辉煌时期,不管是在种类、样式还是烧造工艺等方面,均位于巅峰地位。宋瓷在宋代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美誉。宋瓷“形态优美、釉色沉静、...

汉朝隋朝唐朝宋朝分别设计出了哪些科技
元朝加强了中华各民族间的融合,促进了同欧亚各国的科技文化交流,中国的四大传统科学体系:天文学、数学、医药学和农学,都在这一时期达到顶峰。元代连同两宋、辽、西夏、金各代统称宋元时期,这400来年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顶峰,为中华民族谱写了世界科技史上灿烂的篇章。金元时期数学大师李冶完善了天元学(一元代数学),...

宋元时期玉的特征-和田玉资讯
宋代时期是手工业与商业发展兴旺的时代,而玉器在这时正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转折阶段中。元代则是一个游牧民族主政的朝代,这个时代的玉器依然保持了宋代时期的制玉风格,但是却未能发扬光大,工艺也出现了回落。和田玉挂件两宋时期的制玉特点是画面构图复杂,多层次,这与宋代的绘画文化发展有着密不可分...

中国古代手工业取得了哪些成就
这一时期,一方面是民间手工业者脱离农业而向城市集中;另一方面,官府工业在中国工业经济中仍占有主导地位,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民间手工业者的发展。到明清两代,官府工业走上衰落的道路,民间工业则不断发展。这时候官府工业与民间工业的关系,不仅表现在官府工业须有民间工业来支持,而且表现在官府工业在...

聂拉木县18466154491: 概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科技技术和艺术的成就. -
滕克氢化: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科学文化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发展阶段.在科学技术领域内,数学、天文学、农学、医药学、冶铸和机械制造等方面,都出现了许多有突出成就的代表人物.他们的创造和发明,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文学、史学、地理学继承了汉代的优良传统,有许多重要作品问世;书法、绘画和雕刻,名家辈出,更有不少优秀作品流传至今.由于民族的融合,佛教的传播,同时汲取了许多外来文化的影响,使得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内容极其丰富,异彩纷呈,开启了历史性的新风气

聂拉木县18466154491: 从魏晋南北朝到现在的工艺品有什么特点 -
滕克氢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工艺美术的主要内容 1、 中外文化交流对工艺美术的影响,尤其是国内南北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对中国传统工艺的影响. 2、 佛教在这个时候广泛流传,对建筑,器皿,服饰等产生影响.宗教艺术得到发展,影响和带动整个社会的工艺水平. ...

聂拉木县18466154491: 宋代瓷器工艺美术的特点 -
滕克氢化: “官窑” 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由官府直接营建.有北宋官窑、南宋官窑之分.宋顾文荐《负喧杂录》记“宣政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据此可知,北宋后期在汴京(今河南开封)设官窑,现称“汴京官窑”,亦称“北宋官...

聂拉木县18466154491: 魏晋时代的工艺特色是什么 -
滕克氢化: 1.器皿形制美观是特点之一 2.做工精细为主 3.带有中原民族以外的特点(古代少数民族特点) 4.宗教工艺以石雕(石窟)艺术为主!带有大量古印度色彩,越往西这种色彩越重!

聂拉木县18466154491: 宋代的工艺美术时代特色 -
滕克氢化: 用料讲究,做工精良.部分器物注意实用性的同时,重视形式美.质朴大方

聂拉木县18466154491: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情况 -
滕克氢化:一、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1.冶铸业 (1)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是商朝和西周手工业的主要部门;商朝青铜铸造规模大;西周青铜产品趋向生活化. (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创造了铸...

聂拉木县18466154491: 宋朝钱币的制作方法是什么? -
滕克氢化: 宋代沿袭隋唐使用翻砂铸钱.第一步:制作钱模.将一块铜块(或其他材质)由人工雕刻成钱型(即雕母),然后雕母先翻制若干个钱币(即母钱),并用它来充当铸钱的钱模. 第二步:制作范型.固定木框,用砂土将木框填实,放置钱模,...

聂拉木县18466154491: 中国古代五大工艺美术 -
滕克氢化: ①按工艺美术的功能价值 可分为实用工艺美术和陈设工艺美术.实用工艺美术即含有审美意匠的生产、生活用品,如服装、器用和工具等;陈设工艺美术即集中展示材美工巧或造型装饰之审美意匠而专供观赏的工艺品,如牙雕、玉雕、景泰蓝...

聂拉木县18466154491: 中国古代官方制瓷业的发展 -
滕克氢化: 一、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一)要点: 1.南方烧青瓷和少量黑瓷,是瓷业生产的中心. 2.北方创烧出白瓷. (二)问题: 1.白瓷的起源. 2.南方青瓷窑场的关系. 二、隋唐五代时期 (一)要点: 1.中晚唐时期“南青北白”瓷业地理格局...

聂拉木县18466154491: 宋朝的四大发明 -
滕克氢化: 四大发明 造纸术:造纸是一项重要的化学工艺,纸的发明是中国在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上所做出的一项十分宝贵的贡献,是中国化学史上的一项重大的成就.在纸还未发明之前,甲骨、竹简和绢帛是古代用来供书写、记载的材料.但由于西...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