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赏析

作者&投稿:员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赏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句充满了诗人辛辣的嘲讽,寓托着诗人忧心国事的深切悲慨。“犹唱后庭花”表面上是批评商女,实则把斗争矛头指向了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泊秦淮》
作者:杜牧 年代:唐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唐朝著名诗人杜牧游秦淮,在上听见歌女唱《玉树后庭花》,绮艳轻荡,男女之间互相唱和,歌声哀伤,是亡国之音。当年陈后主长期沉迷于这种萎靡的生活,视国政为儿戏,终于丢了江山。陈朝虽亡,这种靡靡的音乐却留传下来,还在秦淮歌女中传唱,这使杜牧非常感慨。
他的诗说:这些无知歌女连亡国恨都不懂,还唱这种亡国之音。其实这是借题发挥,他讥讽的实际是晚唐政治:群臣们又沉湎于酒色,快步陈后主的后尘了。秦淮一隅,寄托如此深沉的兴亡感,足见金陵在当时全国政治中心已经移向长安的情况下,影响仍然很大。   

扩展资料: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杜牧

诗人通过写夜泊秦淮所见所闻,寄予自己深沉的感慨。同时揭露了晚唐统治集团中的上层人物沉溺声色,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两句抒情,是全诗的重点所在,由‘酒家’引出‘商女’,由‘商女’引出唱《玉树后庭花》的歌声,由视觉到听觉,抒情中议论。诗人鞭挞的不再是‘商女’,而是那些醉生梦死,不管天下安危的达官贵人,同时诗人的感时忧国之情也不言自明。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赏析如下:

商女,是侍候他人的歌女。她们唱什么是由听者的趣味而定,可见诗说“商女不知亡国恨”,乃是一种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赏者——封建贵族、官僚、豪绅。《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据说是南朝荒淫误国的陈后主所制的乐曲,这靡靡之音,早已使陈朝寿终正寝了。可是,如今又有人在这衰世之年,不以国事为怀,反用这种亡国之音来寻欢作乐,这不禁使诗人产生历史又将重演的隐忧。

“隔江”二字,承上“亡国恨”故事而来,指当年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陈后主依然沉湎声色。“犹唱”二字,微妙而自然地把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串成一线,意味深长。“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于婉曲轻利的风调之中,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堪称“绝唱”。

这两句表达了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而这正是衰败的晚唐现实生活中两个不同侧面的写照。

原文如下:

泊秦淮

唐代: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

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玉树后庭花》。

扩展资料:

泊秦淮创作背景

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的频繁,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促使他写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泊秦淮》也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

六朝古都金陵的秦淮河两岸历来是达官贵人们享乐游宴的场所,“秦淮”也逐渐成为奢靡生活的代称。诗人夜泊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又想到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泊秦淮》。




《玉树后庭花》据说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的乐曲,被后人称为“亡国之音”。“隔江”承上一句“亡国恨”故事而来,指当年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陈后主依然沉湎在歌声女色之中,终于被俘亡国。这两句诗从字面上看似乎是批评歌女,而实际上是诗人有感于晚唐国事衰微、世风颓靡的现状,批评那些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犹唱”二字意味深长,巧妙地将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联系起来,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这首诗写诗人所见所闻所感,语言清新自然,构思精巧缜密。全诗景、事、情、意融于一炉,景为情设,情随景至。借陈后主的荒亡国讽喻晚唐统治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思。感情深沉,意蕴深邃,被誉为唐人绝句中的精品。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赏析如下:
商女唱什么是由听者的趣味而定,可见诗说“商女不知亡国恨”,乃是一种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赏者——封建贵族、官僚、豪绅。《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据说是南朝荒淫误国的陈后主所制的乐曲,这靡靡之音,早已使陈朝寿终正寝了。可是,如今又有人在这衰世之年,不以国事为怀,反用这种亡国之音来寻欢作乐,这不禁使诗人产生历史又将重演的隐忧。
“隔江”二字,承上“亡国恨”故事而来,指当年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陈后主依然沉湎声色。“犹唱”二字,微妙而自然地把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串成一线,意味深长。“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于婉曲轻利的风调之中,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堪称“绝唱”。
这两句表达了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而这正是衰败的晚唐现实生活中两个不同侧面的写照。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出自唐代杜牧的《泊秦淮》。
秦淮河是六朝旧都金陵的歌舞繁华之地,当时本是江南和平解放、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但诗人看到的只是如今的月色朦胧、河岸上杨柳飘絮、空气中花香醉人的一派升平景象。当然,诗人并非没有看到这一切,只是这一切令诗人更想到国家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往日的升平已一去不复返了,身为国家的一份子却无能为力,这是何等折磨人啊!秦淮河上传来商女《玉树后庭花》的歌声,其歌词虽是歌功颂德,其实却是粉饰太平。诗人听闻之后,不禁斥责商女“不知亡国恨”。商女愚昧无知倒也罢了,真正可恨的是达官贵人。达官贵人只知追欢作乐,不惜铺张浪费、重关邃宇、彩缎宝躯,过着醉生梦死的日子,这种行径无异于自寻死路。这里,诗人运用了曲笔,把真正“不知亡国恨”的黑暗势力推到了幕后,同时暗示了其时君王听信谗言,不辨忠奸,致使国势江河日下,国之将亡。
此句一语双关,感情深沉,给人以冷月照坟墓之感,同时也对那些丧志求荣、醉生梦死的统治者给予婉讽,表达了诗人对世道的忧思。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七绝,更是诗人杜牧关心国事、忧念天下的爱国诗篇。

yaub nbsdddasdas


商女不知亡国恨,下一句是什么?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出自唐代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收藏下载复制完善 古文岛APP客户端立即打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白沙,夜晚船只停泊在秦淮河边靠近岸上的酒家。卖唱的歌女不知道什么是亡国之恨,...

《泊秦淮》原文及注释
《泊秦淮》原文及注释: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注释:烟笼寒水月笼沙中的烟和月分别代表烟雾和月光,沙指的是秦淮河边的沙滩。这句诗描绘了秦淮河在夜晚的景象,烟雾和月光共同笼罩着寒冷的河水,营造出一种寂静、迷蒙的氛围。夜泊秦淮近酒家中的夜泊...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出自哪里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歌女;“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靡靡之音,南朝陈后主所作,后人视为亡国不祥之者。诗中充满辛辣的嘲讽,寓托着诗人忧心国事的深切悲慨。但这一句看似斥责“商女”,实则别有深意:歌女们唱什么...

商女不知亡国恨——— 暖风熏得游人醉———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出自《泊秦淮》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句话的意思是:暖洋洋的风把游人吹得醉醺醺的,他们只管享受生活,把杭州看成了汴州。出自南宋.林升《题临安邸》原诗:山外青山...

商女不知亡国恨是谁写的诗
原文: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翻译: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后庭花。作者:杜牧,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宰相杜佑之孙。太和二年进士,曾为江西观察...

商女不知忘国恨,求全诗
泊 秦 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注释] (1) 商女:歌女 (2) 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陈后主与其幸臣词曲。 [说明] 唐朝著名诗人杜牧游秦淮,在上听见歌女唱《玉树后庭花》,绮艳轻荡,男女之间互相唱和,歌声哀伤,是亡国之音。...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出自于那个朝代的什么故事?_百度...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出自于晚唐的杜牧,说的是在晚唐乱世,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后庭花的故事。作者借歌女讽刺,抒发感慨,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

“商女不知亡国恨”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作品原文】:《泊秦淮》杜牧〔唐代〕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白话译文】: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后庭花。【词句注释】:秦淮:即秦淮河,发源于江苏...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亭花"是什么意思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亭花"的意思是“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后庭花”。出自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泊秦淮》。商女:以卖唱为生的歌女。后庭花: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皇帝陈叔宝溺于声色,作此曲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致亡国,所以后世把此曲...

泊秦淮杜牧翻译
杜牧的泊秦淮原文及翻译如下 泊秦淮 朝代:唐朝 作者: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译文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

云南省15135343335: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赏析 -
恽堂快胃: 三、四句感怀,由 “近酒家”引出商女之歌,酒家多有歌,自然洒脱;由歌曲之靡靡,牵出“不知亡国恨”,抨击豪绅权贵沉溺于声色,含蓄深沉;由“亡国恨”推出“后庭花”的曲调,借陈后主之诗,鞭笞权贵的荒淫,深刻犀利.这两句表达...

云南省15135343335: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赏析 -
恽堂快胃: 商女,是侍候他人的歌女.她们唱什么是由听者的趣味而定,可见诗说“商女不知亡国恨”,乃是一种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赏者—封建贵族、官僚、豪绅.《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据说是南朝荒淫误国的陈后主所...

云南省15135343335: 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恽堂快胃: 泊 秦 淮 杜 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注释] (1) 商女:歌女 (2) 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陈后主与其幸臣词曲.[说明] 唐朝著名诗人杜牧游秦淮,在上听见歌女唱《玉树后庭花》,...

云南省15135343335: 赏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恽堂快胃: 本句充满辛辣的嘲讽,寓托着诗人忧心国事的深切悲慨..“犹唱后庭花”表面上是批评商女,实则把斗争矛头指向了醉生梦死的统治者.除了忧伤、悲愤、鄙视外,从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云南省15135343335: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名句赏析 -
恽堂快胃: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表达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贵族用“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空虚的灵魂,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堪称“绝唱”. 诗中说,金陵歌女“不知亡国恨”,还唱着那《后庭花》曲.其实,这是作者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班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云南省15135343335: 隔江犹唱后庭花 犹字意味深长.简要分析 -
恽堂快胃: “犹唱”二字,微妙而自然地把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串成一线,意味深长.“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于婉曲轻利的风调之中,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堪称“绝唱”.这两句表达了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而这正是衰败的晚唐现实生活中两个不同侧面的写照.

云南省15135343335: 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赏析是啥?
恽堂快胃: 诗人通过写夜泊秦淮所见所闻,寄予自己深沉的感慨.同时揭露了晚唐统治集团中的上层人物沉溺声色,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两句抒情,是全诗的重点所在,由'酒家'引出'商女',由'商女'引出唱《玉树后庭花》的歌声,由视觉到听觉,抒情中议论.诗人鞭挞的不再是'商女',而是那些醉生梦死,不管天下安危的达官贵人,同时诗人的感时忧国之情也不言自明.

云南省15135343335: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是表达什么情感? -
恽堂快胃: 表面上是批评商女,实则把斗争矛头指向了醉生梦死的统治者,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云南省15135343335: 泊秦淮赏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恽堂快胃: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是诗的抒情部分,转述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触目惊心.表面是作者杜牧对商女的不满,或是对听曲的达官贵人的谴责,实际上是这曲声触发了自己的兴亡之感,与李商隐的“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不同,这里没有个人身世的悲叹,而全是对于历史兴衰、对于自己所处时代的伤悼.

云南省15135343335: 赏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恽堂快胃: 用了曲笔的手法,表面上是在斥责商女,实际上是在指责坐中听歌的人,讽刺只顾贪图个人享乐,而不顾国家安危的晚唐统治者,针砭时弊,抒发心中的不满.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