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什么有“金举人,银进士,穷秀才”这样的说法?

作者&投稿:象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为什么有“金举人,银进士,穷秀才”的说法,背后有什么故事?~

这其实与乡试和会试的录取率有关。乡试是30个人录取1个,会试是10个人录取1个,所以民间会有“金举人,银进士”的说法。在古代,读书是一件很烧钱的事情。一般中等收入家庭,往往没读几年书,家里就给读穷了。最后哪怕侥幸通过了童子试,考取了秀才功名,家里也到了一贫如洗的地步。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说法,主要有两点原因:第一、古代读书是一件很费钱的事情,但是如果考到秀才就没有再往上考的话,那就是只费钱却得不到什么回报。第二、从举人开始,就会有不错的收入,而到了进士,就可以有很好的前途了。可是举人的社会地位虽然比进士的低,录取率却不高,所以有了金举人、银进士的说法。

要知道,在古代读书是一件很烧钱的事情。隋朝之前,是没有这样的统一考试的,那时候出身就决定了一切。到了隋朝时期,才有了这样全国统一的选拔考试,虽然有时候也有黑幕,但是总归来说老百姓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但是,读书却很费钱:首先是老师不常有、其次是个人的自家花费(纸墨笔砚)、还有每次的升级考试。

这样一个花钱的考试,如果只靠到秀才级别的话,就类似于花了大半的钱,却得不到什么回报,而且科举考试种类多、数目杂,一般家庭的人因为经费有限,跟不上好老师,所以还是做了无用功。这也就是穷秀才的来源。而到了举人开始就不一样了,举人开始不用再交税,可以和上层社会有接轨,也就是说人生已经有了一半几率会被改变。

但是,举人的录取率却比进士的还要低。也就是说从举人开始,往后是很不好考的,课文里的《范进中举》不救形象地说明了人们中举以后的疯癫举动么?这也从侧面说明人们对于科举考试的重视程度。

因为秀才在老百姓眼中只是个读书人,并不能在朝中做官,而做了举人就可以在朝为官,在古代的时候,中了举人后可以做县令的秘书,在中了进士后可以做真正的朝廷命官了,所以古时候说的这句话其实是按照仕途发展来说的,古代进士是在三十人中选出一人,而举人是十人中选出一人,举人最难考而秀才考上后最没用,所以民间才有了这句话流传下来。

老百姓称秀才为穷秀才的原因是因为秀才是需要在年龄很小的时候才能考的,所以对一般人来说并不难,而且在古代读书非常费钱,那些穷苦家庭一般让孩子读书后就更加穷了,所以才有了穷秀才的说法。但是通过秀才考试中了举人后,就符合了做官的基本要求,就算以后考不上进士,那在父老乡亲面前也是很有面子的。

那些在考中进士的人,就可以在朝中任职,如果官做得好,还有升迁的可能,也就是说,考中进士就离荣华富贵的日子很近了。虽然举人和进士的仕途不一样,但是两种考取的难度却不同,所以老百姓才会称举人为金举人,不是说举人的发展有多好,而是在形容考取举人的难度。

在古代举人的地位是很高的,考中举人后就可以和富商们平起平坐,而且还不用缴纳税金,也不用参加兵役,还有很多的政府资源能够帮助他们维持日常生活,所以百姓才会说金举人,银进士,穷秀才。



古代“金举人,银进士,穷秀才”的说法应该也是有相应的原因的,可以简单的分析一下。

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在这三种读书人里,举人最有钱,进士次之,而秀才是最穷的那种。这个状态应该是人们亲眼所见的情况总结起来的。古时候读书所要付出的代价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家庭条件不好的人,想要读书不仅没钱,甚至还会搭上一辈子的时间。所以大多数秀才都是比较穷的,至少那些小说里写的秀才们,多是又穷还又看不起其他行业的工作者。

举人比秀才要高一级,秀才是乡试选出来的,举人则是类似于省级考试出来的佼佼者。举人的选取比例是三十分之一,远远超过了进士的选取比例。由此可见,举人一般都是一个省份里最出类拔萃的存在,当然也是其他人巴结讨好的对象。毕竟在古代,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谁不想让自家孩子有个好老师。举人也是当时做夫子最多的人群。

古代的私塾夫子还是比较赚钱的,至少在老百姓眼睛里是这样看到的,而与其相比起来秀才就是穷到家了。

至于进士还要比举人稍逊一筹,主要还是进士的数量太少造成的。进士是举人里的优秀者,也就是说十个举人里才能出一个进士,这个进士以后的路必然是当官的古时候对于社会地位的评价来看,当官的大都是地位非常高,可又不敢明目张胆敛财。于是人们多是认为进士没有举人有钱。

有这样的俗语,究其原因还是进士人数太少,而且还都是表面比较清贫那种,不被一般人看破的那种。



实际上,这与本地考试和会议考试的录取率有关。尽管地方考试只是省级考试,但这是科举考试体系中最有竞争力的环节。淘汰率很高,甚至高于会议考试。

在明代的文正明集集中记载:“农村贡品率是三岁。在一个省和几个县,成千上万的人尝试过,其中三十个之一被命名为居人。来自几个省的成千上万的人试图将他们的十分之一拉出来,那些被提升为有意义的人被称为金石。”

地方考试和会议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但淘汰率却大不相同。农村考试是每30人一次,会议考试是每10人一次。因此,在民间社会有一种说法是“金考生,银进士”。



当然,尽管有“金菊人,尹金石”的说法,但金石的未来和命运远不及金石。特别是在明清时期,六位大臣,总督和总督等高级官员,以及宫廷和内阁学者都为金石做好了准备。总体而言,担任上述重要职位没有任何特殊贡献,几乎没有机会。

清朝著名大臣左宗棠20岁就被接受了科举考试。此后,他在北京的三次入学考试中均不及格。如果不是为了太平天国运动,他可能会一辈子在乡下种田。科举考试制度是成千上万的古代学者当官的唯一途径-如果您是清代的八旗贵族,才是真正的“成千上万的士兵横过单木桥” 。



科举制度有三个重点:儿童考试,地方考试和联合考试。通过儿童测验后,他获得了学者称号。通过当地考试后,他赢得了全民的荣誉和名望。通过会议测试后,他获得了金石的头衔-实际上,龚氏还需要参加宫廷测验以获得金石的头衔。但是,由于宫廷考试的入学率几乎为100%,习惯上称考试合格者为“进士”。



这样的,进士的地位当然比举人高,读书人的等级:秀才、举人、进士。
一般来说,如果以举人的身份当官,开始都是佐官,比如县丞,也就是县令的副手。而进士,才是天子门生,一出来就当翰林、县令等。
而这里说的金举人,银进士,是说考举人的难度太大。一个省的学子,都可以考举人,但最终录取的却很少,概率,大约相当于现在的清华、北大。不过,一旦靠上了,也就进入了特权阶层,可以当官。
而进士,则是举人进一步参加考试,成为精英中的精英。大约几千个举人,会有几百个进士。这个录取的概率,就比前者大许多了。
当然,只有举人才能考进士,但前者的录取几率太低太低,大部分读书人都是秀才之类的。而考上了举人,进一步考进士,就容易一些,十分之一或者二十分之一,大约就是这样子,也是一步步升级的。

穷秀才:旧时泛指贫穷的读书人。
银进士,因为进士比秀才高一等,所以升级为银位
金举人:举人是考试的头名,所以脸上贴金很正常


金举教育企业目标
金举教育,植根于金举人的理念,更是新时代中国教育的重要支柱。它的目标明确,致力于成为中国公考辅导行业的四大先锋:教研创新的引领者,系统服务的典范,市场地位的翘楚,以及行业权威的代表。金举教育以其卓越的品质,致力于打造中国公务员考试辅导的第一品牌,肩负起推动行业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

什么考试的录取生成为贡生,第一名称为什么?
第二级考试叫做乡试,相当于省级的考试,三年一次,一般在八月。在这一级中名列头名的人被称为“解元”,考中者被称为“举人”。当然,获得举人称号只意味着这个人有资格为官了,但是不能保证一定有官做,就好像现在的大学毕业生不包分配一样。第三级考试叫做会试,乃是全国性的考试,一般在二月。在...

明清时期,乡试考中的人称为什么?
明清时期,乡试考中的人称为举人。乡试: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唐宋时称"乡贡"、"解试"。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人,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金代以县试为乡试,由县令为试官,取中者方能应府试。元代在行省举行,但腹里则分别在河东、山东二宣慰司和真定、东平、大都、上都四路举行,...

秀才 举人 进士相当于今天什么学历
我们常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而这句话所表达的就是,在有时候学子们纷纷去参加科举考试,然后最终得中功名,那么可谓是鲤鱼跃龙门,一旦中了公民他们的身份,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范进中举这一篇文章,当初范进中了一个举人大家,不是能够理解他为什么会这么疯狂,...

...会元、状元的"连中三元",其分别是在什么考试中取得的?
科举中,会出现一人兼解元、会元、状元的"连中三元",这三元分别是如下考试的第一名。解元是乡试的第一名,会元是会试的第一名,状元是殿试的第一名。

为什么“人生四大喜事”之首为“金榜题名时?
因为古代把取得功名是看的非常重的。考取功名对于古代的读书人来说,就等于喜鹊攀上了枝头变成凤凰。不但自己能够封官,从此改变地位。而且自己的后代,甚至自己的家族都会因此而发生变化。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读书人,抓破头皮也要考一个功名。所以人生四大喜事之首为金榜题名时。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

有关古代科举考试
乡试三年举行一次,大多在秋天考试,所以又称之为“秋闱科考”,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这样的考试,经过了乡试考试的合格者就叫做“举人”。会考三年举行一次,举人才有资格参加科考,经过了会试考试的合格者,就叫做贡士。贡士的名额很少,一年只有300名左右。取得了贡士功名的,其实已经获得了进士的功名,但是,他们还要参加殿试...

探花、状元、秀才、举人、进士、榜眼。从等级排名是?
古代科举制等级排名由低到高是这样的:秀才-举人-贡士-进士-探花-榜眼-状元。 古代科举是非常之难的。好不夸张的说,在古代考中举人的概率比我们现在考上985,211的概率还要低。在古代,也没有什么高铁、飞机什么交通工具,全靠自己两条腿,一走就是几个月甚至半年,路上餐风饮露就不提了,你可能还得提前出发,一般...

秀才,举人,进士,状元.这几个职称是怎么排列的
状元第一,进士,举人,秀才。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时间为三月十五。。应试者为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谁给我讲讲古代的科举考试...
在词赋、经义和策论三科中选的称进士;在律科 、 经童科中选的称举人。此外,金代科举还设立了临时性的制科。金世宗大定十一年(公元117 1年)首创女真进士科,专门招收女真人参加考试,其考试的内容、方法与录取程序等皆异于 汉人。但女真贵族也可以不通过科举考试直接按世袭法获得官位。� 3.元代科举辑略� ...

彭泽县13554624339: 为什么说金举人银进士 -
空怖心得: 是这样的,进士的地位当然比举人高,读书人的等级:秀才、举人、进士. 一般来说,如果以举人的身份当官,开始都是佐官,比如县丞,也就是县令的副手.而进士,才是天子门生,一出来就当翰林、县令等. 而这里说的金举人,银进士,...

彭泽县13554624339: 冷知识:古代为什么有“穷秀才”,而没有“穷举人” -
空怖心得: 首先你要明白古代科举制度下,有乡试,会试和殿试之说,不过在乡试之前,学道内有童子试之说,童子试过关就是秀才,从而拥有了进入更高的行政单位的所谓学校的学习资格.而在此基础之上的人称为生员,他们有资格参加乡试,乡试的取...

彭泽县13554624339: 秀才、举人、进士,哪个好? -
空怖心得: 古代科举制度下,有乡试,会试和殿试之说,不过在乡试之前,学道内有童子试之说,童子试过关就是秀才,从而拥有了进入更高的行政单位的所谓学校的学习资格,而在此基础之上的人称为生员,他们有资格参加乡试,乡试的取中者才叫举人;举人再参加的就是京城的会试和皇上钦点的殿试,会试取中者称为贡士;同理,贡士中参加殿试的一二三甲就是所谓的进士,一甲进士的一二三名就是所谓的状元,榜眼和探花. 综上,啰嗦了一堆,秀才,举人和进士是身份递进的一种社会地位象征,只有拥有前一个称号,才有考取更高功名的条件.

彭泽县13554624339: 古代的状元,举人,探花,榜眼怎么排的啊,全部的 -
空怖心得: 以明代为例,明代考试正式的大型考试有三个乡试、会试、殿试,之前还有一个院试,考过了就可以叫秀才,就有资格去参加乡试 ,乡试相当于省一级的考试,考过了就叫举人,会试相当于国家级的考试,考过了叫贡士,这些贡士殿试合格之后就叫进士,进士又分三甲,第一甲只有三人就是状元 榜眼 探花 排个序就是 状元 榜眼 探花 进士 贡士(头名叫会元) 举人(头名叫解元) 秀才 童生

彭泽县13554624339: 秀才、举人、进士只是科举名目吗 -
空怖心得: 通常,人们把秀才、举人、进士当成科举后的一种资格和出身,这是误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里,秀才、举人、进士有不同的含义.秀才,本为优秀人才的通称.《管子·小匡》载:“农之子常为农,朴野而不慝(té,邪恶),其秀才之能为士...

彭泽县13554624339: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名次 -
空怖心得: 宋代殿试,一般分为五甲.第一、二甲赐进士及第,第三、四甲赐进士出身,第五甲赐同进士出身.明、清殿试,分为三甲,第一甲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皆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若...

彭泽县13554624339: 我国古代科举各级头衔的来源是怎样的? -
空怖心得: 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制度经历了演变过程,大体可分为三种形式:世袭制、察举制和科举制. 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封建地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

彭泽县13554624339: 为什么秀才穷 -
空怖心得: (1)秀才不是举人、进士不能为官(排除少数有钱的捐官)(2)秀才从小读书,未能学得谋生的一技之长(3)秀才思想一般都酸,偏执、固执不开化、看不起为工为商者,一般职业是私孰交书先生和账房先生(4)秀才应付大考占用大量劳动时间耗用大量盘缠

彭泽县13554624339: 穷秀才考状元的故事 -
空怖心得: 首先,秀才是不能参加进士考试(进士考试的头名就是状元),只有举人才能参加.其次,据史料记载,能考中状元的,大多家庭都不算穷.所谓穷,是相对而言的.对那些高级官僚家庭出身或相当富裕家庭出身的人来说穷了些.能考中状元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