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谁最适合这个评价?

作者&投稿:殳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下一句是什么?~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下一句是心存谋略何人胜,古今英雄唯是君。 出自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里对蜀汉将领姜维的评价。
姜维(202年-264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三国时蜀汉名将,官至大将军。少年时和母亲住在一起,喜欢儒家大师郑玄的学说。因为父亲姜冏战死,姜维被郡里任命为中郎。
诸葛亮北伐时,姜维被怀疑有异心,姜维不得已投降蜀汉,被诸葛亮重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在蜀汉开始崭露头角,费祎死后姜维开始独掌军权,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与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姜维北伐总计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后因蜀中大臣也多反对姜维北伐,而宦官黄皓弄权,姜维杀之不成,只得在沓中屯田避祸,后司马昭五道伐蜀,姜维据守剑阁,阻挡住钟会大军,却被邓艾从阴平偷袭成都,刘禅投降。后姜维希望凭自己的力量复兴蜀汉,假意投降魏将钟会,打算利用钟会反叛曹魏以实现恢复汉室的愿望,但最终钟会反叛失败,姜维与钟会一同被魏军所杀。

下一句:心存谋略何人胜,古今英雄唯是君。
出处:出自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里对蜀汉将领姜维的评价。
释义:姜维这个人对内能当宰相治理政务,对外能出去当将帅带兵打仗,文武双全。而且心存谋略无人能比,是难得的英雄人物。

扩展资料 :
其他人物对姜维的评价:
郤正: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余,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贪厉浊,抑情自割也。
直谓如是为足,不在多求。凡人之谈,常誉成毁败,扶高抑下,咸以姜维投厝无所,身死宗灭,以是贬削,不复料擿,异乎《春秋》褒贬之义矣。如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
释义:姜维身处上将的高位,在群臣之上,(以右为尊),住宅很简陋,没有余财,侧室没有德行不好的妾,后院没有娱乐的声乐,衣服仅够穿的,马只准备了够骑的,饮食很节制,不浪费也不节约,国家发的钱财,都消耗了,观察他之所以这样,不是因为他特意不贪污,是本性使然,可以说是这样足以,不在多求什么。
普通人的见解,常常成王败寇,赞扬成功的人,贬低低下的人,我认为姜维后来投降,以至于身死,家族灭亡,所以被贬削,不再被任用,和《春秋》的评价是不一样的。像姜维这样好学不倦,清白朴素的人,真是当时的表率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姜维

古往今来,能人志士无数,但是真正能配上“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这个名号的,少之又少,我个人首推明朝第一牛人——王守仁,也就是我们历史课本上寥寥几笔描写的王阳明,他文武双全,且都达到了巅峰水平,属于当之无愧的圣人。

一、文能提笔安天下

1472年,一代圣人王守仁诞生于大明王朝,他的出生就跟开了挂一般,如同小说之中描写的那样,他的父亲是状元,他的母亲怀胎14个月才生下他,并且在分娩之前,他的祖母还梦到了天神下凡,天神抱着一个孩子从云端降落。王阳明5岁的时候才开口说话,但是已经是满腹经纶。

年少有为又步入仕途的他,否认了当时圣人朱熹的“格物致知”,经过龙场悟道的他,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心学”流派,提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哲学理论:

心即理:“天理”就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人们应该“知行合一”地去提高内心的修养和智识,不损人利己,去除杂念,力求利他,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运行,这就是人人“致良知”。 

“心即理”是起因,

“知行合一”是过程实践,

“致良知”是根本目的,

三者形成一个整体,缺一不可。

单从“文能提笔安天下”来讲,能跟王阳明比肩的人,屈指可数。

二、武能上马定乾坤

王阳明在军事上也是一枝独秀,他不是赵括那种纸上谈兵的庸才,而是“知行合一”的天才,他的军事思想和箭术都是顶尖的存在。  

1516年,王阳明当上了御史,负责管理赣闽湘粤四省交界的山区,但是当地匪患猖獗,由于地势特殊,还有内奸通风报信,朝廷一直拿他们没办法。

1517年, 王阳明居然带着一群书生和裨将,就平定了为祸十年的匪患,被当地人惊呼为神。

1519年,宁王朱宸濠起兵10万要反抗朝廷,这个宁王就是《唐伯虎点秋香》里的那个宁王,在《唐伯虎点秋香》之中,是唐伯虎文武双全,用唐家霸王枪打败了夺命书生,搞定了宁王。但是在现实之中,唐伯虎是靠装疯卖傻堪堪逃过一劫,凄苦的度过余生。

真正平定叛乱的是王阳明,他发动“心战”,巧用离间计,用箭射了一封挑拨宁王内部关系的书信,把宁王困在了老家南昌。接着又巧妙运用调虎离山、围魏救赵、攻心计、火烧连舟等计策,将宁王耍得团团转,制造了“一个没有一兵一卒的书生,耗时35天,平定10万叛军”的神话。

三、文武双全,铸就一代圣人

因为王阳明推崇的是心学,与近代诸多主流思想不符,所以他刻意被淡化。但是真正的圣人,是不会被掩盖和遗忘的,他的思想和事迹都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深深的影响着我们。


但是,目前受王阳明思想影响最深的,是东亚地区的人们。比如日本近代以来的崛起,就是依靠无所不在的匠人精神,而匠人精神的真正精华和核心,其实是王阳明的“心学”。幸好近几年王阳明的思想又被我们推崇,开始重新回归大众的视野之中。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真的不能遗忘王阳明!



我个人觉得辛弃疾配得上这句话。因为不论是文,还是武,他几乎都能够称为当代最有名的人物。在文上,辛弃疾有与苏轼齐名的诗词地位,而在武上辛弃疾可以在万军丛中取敌军首级。可以说才情和武艺兼具,而且都非常超群,在历史上他还发表过很多的政治论文。

辛弃疾的前半生,都是“武能上马定乾坤”的写照,他的武艺非常高,而且很有号召力。年仅22岁的他,在那时就干出了一件大事。当时的齐鲁大地上金国正在进攻宋国,而从小就对戎马生活趋之若鹜的辛弃疾,振臂一呼,就召集了数千人。在爱国和英雄主义的推使下,他就立刻去上战场和金人厮杀。不得不说辛弃疾非常嫉恶如仇啊。不仅对金人,就连金人的走狗也是受到辛弃疾的痛恨。当时有一个名叫耿京的人,非常有名,辛弃疾在听说他的事情之后就准备去投奔,接下来就成为了掌管印信的人,但是有一次印信被一个和尚给偷走了,而且辛弃疾得知他是去讨好投降了。年少气盛的辛弃疾可不能忍,一个翻身上马,追了三天三夜,然后把这个和尚的人头给带了回来。后来更是将叛变的张安国在五万大军中抓了回来,并且逮到了朝廷之上,当场处决。而当时的辛弃疾只有23岁,他却能够勇猛坚决的作出处理,不得不说是武能上马定乾坤。

只是辛弃疾的武,还是救不了当时窝囊的宋代,辛弃疾的下半生就沉浸在了文上,不仅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还有很多政治论文,他的见解也是非常独到,只可惜当时的统治者不明白。辛弃疾成为朝廷的官员后,因为他的性格非常刚正不阿,直言不讳,不懂得献媚,官途因此不顺利。之前岳飞一直嚷嚷着要迎接回来宋徽宗,宋钦宗,让宋高宗十分的不满,而辛弃疾不识眼色一直说要收取关山五十州,坚持北伐,所以当时窝囊的宋高宗只让他担任了一些无关紧要的官职。官场失意的辛弃疾,在文坛上又有了一番的新的作为,别人不敢说的事他敢说,别人不敢做的事他敢去做。每个作品里,辛弃疾流露出的民族气节,一直留在人们的心中。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只可惜,辛弃疾最终还是没有得到机会实现自己的抱负。不过他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我个人觉得他是配得上这句话的。



只有厉害的人才能够配得上“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而在历史上就有一个非常符合这个评价的人,这个人就是被诸葛亮称赞的姜维。

曹操是也。

比较适合岳飞,他是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出自哪里,是谁说的?
出自诸葛亮《赠幼骐伯约》,这是明代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对蜀汉将领姜维的评价。原文: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心存谋略何人胜,古今英雄唯是君。译文:在文方面,能够提起笔便可以平定天下,在武方面,只需上马便可扭转乾坤,心中有着千万道计谋没有任何人能够战胜,古往今来能...

文可提笔安天下武可上马定乾坤 意思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什么...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意思是:文,在国内有治理政务、安定天下的宰相之能;武,对外有带兵打仗、决定战争胜负的将帅之才。“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出自元末明初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这句话评价的是蜀汉将领姜维的才能。姜维的介绍 姜维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字伯约,其...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心存谋略何人胜,古今英雄唯是君什么意思...
文能提笔安定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心有谋略什么人胜,古今英雄只是你。出自诸葛亮的《赠幼骐伯约》。这是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对蜀汉将领姜维的评价 这四句诗是说,姜维这个人对内能当宰相治理政务,对外能出去当将帅带兵打仗。文武双全,智勇足备,全才,文官和武官都可以当,而且心有谋略...

提笔能定天下,武能安邦,后一句是什么?
后面是: 心存谋略何人胜,古今英雄唯是君。出自明代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对蜀汉将领姜维的评价,全句为: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心存谋略何人胜,古今英雄唯是君。译文:在文方面,能够提起笔便可以平定天下,在武方面,只需上马便可扭转乾坤,心中有着千万道计谋没有任何人...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什么意思
文,对内有治理政务的宰相之能,武,对外有带兵打仗的将帅之才,文武双全,智勇足备的意思。出自《赠幼骐伯约》(诸葛亮对姜维的评价):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心存谋略何人胜,古今英雄唯是君!翻译:姜维这个人对内能当宰相治理政务,对外能出去当将帅带兵打仗,文武双全。而且心存谋略...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立马定乾坤
出自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里对蜀汉将领姜维的评价。原文: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心存谋略何人胜,古今英雄唯是君。释义:文,对内有治理政务的宰相之能,武,对外有带兵打仗的将帅之才,文武双全,智勇足备的意思。形容姜维这个人对内能当宰相治理政务,对外能出去当将帅带兵打仗,文武双全...

辛弃疾文能什么武能什么
辛弃疾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他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更是一位驰骋疆场的猛将,可惜他供职的朝廷胆小而不堪,将这样一位稀世之才,逼得只能沉溺诗酒之间,在酒醉后“梦回吹角连营”,畅想一番太平盛世。辛弃疾出生时,大宋朝廷已经偏安一隅,在临安龟缩,从领土广大的大宋变成了南宋。身为...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马定乾坤”,后半句是什么?这里面有什么典故...
【原句】: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心存谋略何人胜,古今英雄唯是君。【出处】:三国演义---姜维 【人物简介】:姜维,字伯约,天水冀县人。三国时蜀汉名将,官至大将军。少年时和母亲住在一起,喜欢儒家大师郑玄的学说。因为父亲姜冏战死,姜维被郡里任命为中郎。诸葛亮北伐时,姜维被怀...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下一句是什么?
这句诗出自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里对蜀汉将领姜维的评价。原诗如下: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心存谋略何人胜,古今英雄唯是君。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下一句是什么?
下一句是: 心存谋略何人胜,古今英雄唯是君。出自:明代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里对蜀汉将领姜维的评价。译文:姜维这个人,对内能当宰相治理政务,对外能出去当将帅带兵打仗,文武双全。而且心中有着千万道计谋没有任何人能够战胜,古往今来能够称为英雄的只能够是他了。

东湖区19226663360: 提笔安天下跨马定乾坤什么意思
穆龚尤卓: “提笔安天下,跨马定乾坤”的意思是“文武双全,智勇足备,文官和武官都可以当”,这句话出自《赠幼骐伯约》的“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提笔安天下,跨马定乾坤”是诸葛亮对姜维的评价,形容姜维这个人对内能当宰相治理政务,对外能当将帅带兵打仗,文武双全,而且心存谋略无人能比,是难得的英雄人物.

东湖区19226663360: 文能提笔安天下 武能上马定乾坤什么意思 -
穆龚尤卓: 在境外能出去当将帅带兵打仗,在国内能进而当宰相治理政国家,文武双全,智勇足备,全才,文官和武官都可以当的意思.姜维所说

东湖区19226663360: 文可提笔安天下 武可上马定一方 还是武可上马定乾坤 -
穆龚尤卓:文能提笔安天下 武能上马定乾坤 呵呵 这句话一般在求职简历上经常用 很大气 但要真有本事才行

东湖区19226663360: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出自哪里 -
穆龚尤卓: 原句是:“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心存谋略何人胜,古今英雄唯是君. “” 这是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里对蜀汉将领姜维的评价.

东湖区19226663360: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是谁说的? -
穆龚尤卓: 姜维,字伯约,天水冀人,三国时期蜀国人

东湖区19226663360: “文臣提笔安天下”的下一句“武将什么定乾坤”啊??? -
穆龚尤卓: 文臣提笔安天下,武将上马定乾坤.说的就是文臣武将各司所职才能天下大治.

东湖区19226663360: 文能提笔安天下 武能上马马定乾坤 后面是什么 -
穆龚尤卓:[答案] 貌似就着一句吧.姜维说的.

东湖区19226663360: 文可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是哪首歌的歌词 -
穆龚尤卓: 这是三国名将姜维的一首诗: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心存谋略何人胜,古今英雄唯是君.

东湖区19226663360: 文能挥笔治天下,武能策马定江山是什么意思? -
穆龚尤卓:[答案] 就是文武全才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文才很好,一支笔就可以天下大治,决定国家大政方针;武功也好,带领军队建立功业,使江山大定.

东湖区19226663360: 我有一朋友文采非常好,我想改一下这句话的前一句“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也就是去掉“安天下”,应该改写什么来形容她? -
穆龚尤卓:[答案] 笔生辉,古有妙笔生辉,也是形容文采好的,不知意下如何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