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们怎样过春节

作者&投稿:道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现在人们过新年都是多种多样的,古代人都是怎么过新年的?~

“爆竹声中一岁除,吹风送暖入屠苏。”单从这两句诗中,我们就不难看出古时的春节庆祝活动也是十分热闹。那么除了放爆竹,贴对联这些沿袭至今的习俗,我们来看看古人是如何过春节的吧。

一.穿青衣迎春
古人相信春季万物生发,天地翠色。因其属性上对应“青”色,故天子和文武百官会穿青衣前往东门之外迎春。
《后汉书礼仪志》曰:“立春日,夜漏未尽五刻,京师百官皆衣青衣。”

二.簪花
春节大约在立春左右,此时盛开的鲜花并不多。故最初这一习俗,只有贵族或统治阶级才能享受到。民间百姓则多是用彩纸、金箔做成花朵的样子插戴。
《洛阳牡丹记》曰:“春初,城中无贵贱,均插花。”

三.办年货
在宋朝时期,春节时需要置办的年货就多达几十样。
《武林旧事》第三卷《岁晚节物》一节就罗列了一大堆年货清单:腊药、锦装、新历、诸般大小门神、桃符、钟馗、春帖、天行贴儿、金彩、缕花、幡胜、馈岁盘盒、酒檐、羊腔、果子、五色纸钱、糁盆、百事吉、胶牙饧等。

四.饮椒柏酒
椒柏酒是用花椒、柏枝所酿制的酒。古代人在农历正月初一用椒柏酒来祭祖和献给家中长者祝寿拜贺。饮用新年酒是要看时辰的,一般是在大年初一晨曦微露时开始喝,饮用时鞭炮声开始响起。
古诗有云:“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

五.春节“御风”行动。
春节清气上扬,浊气下沉,身体适合活动起来。踏上马迎着风狂奔,追逐春风或相约打马球。
古人说:“列子御风常以立春归于八荒,是风至则草木发生。”

这样看来,古代人过新年不比我们现在差。不仅热闹,还别有一番风趣!

在古时的中国,春节假期不似现在一样有统一的规定,朝代不同放假的时间与规矩也不尽相同。
古人非常重视春节,自周代起立春日迎春,是先民必须举行的盛大节日活动,因此立春又叫春节。周代,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宫后要赏赐群臣,施惠兆民。
宋代吴自牧在其《梦粱录》记载:“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明清时期,迎春文化更盛:“士庶交相庆贺”,谓之“拜春”。在立春这天,京兆尹和各府衙官员都要穿戴整齐,去东郊的东直门一里以外的春场去迎春。
唐朝春节是按“元正前后各三日”放的。也就是说,以大年初一为中心,初一之前放假3天,初一之后放假3天,加上初一,刚好7天假。但是某些唐朝官员不一定能享受到像样的春节假期,因为唐朝有两个规矩。
第一,大年初一那天文武百官和高级地方官必须早早地上朝给皇帝拜年。因此京官和高级地方官不能在初一当天跟家人团聚,而是要跟皇帝团聚。
第二个规矩是,地方行政长官在春节期间严禁离开衙门回老家。这断绝了地方官在老家过年的可能性,他们要想跟家人团聚,地点只能定在单位。
宋代的春节叫元旦,专指正月初一。春节包括忙年、过年、闹年(春)3个时段,元宵也是“年”的一部分。在宋朝,春节放假7天(一般是大年初一前后各3天),元宵放假7天,加一块儿接近半个月。
地方公务员有项特殊福利,每年腊月二十“封印”,停止公务,回家过年省亲,与老婆娃儿老爸老妈联欢,只要在第2年正月二十那天赶回衙门“开印”办公就行。
首都高级公务员,初一则不得休假,不能请假。先守岁,再打个小盹儿,凌晨就得穿戴整齐,顶风冒雪,披星戴月,往皇宫赶,开“正旦大朝会”。
除了陪皇帝开会和耍乐子,还得陪吃。年前冬至,皇家要设宴。初一办朝会,要吃正旦宴,规模宏大,允许臣僚带家属。普通的朝会之后,也安排吃喝,由皇宫“埋单”,叫“赐食”。赐食又称“廊餐”或“廊下餐”,宋代廊下餐最出名。
总之朝代不一样,官员的假期与过节的形式也不同。普通百姓过春节的方式就类同了。扫房、祭灶、春联、爆竹、……与春节有关的习俗都带有农耕文明的印记。
古时的春节,具有浓浓的仪式感,老百姓在春节期间虔诚祈愿,希望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生活安康,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

扩展资料:
古代春节同样“回家难”
古代由于道路建设落后和交通工具简单,许多人因为路途遥远,根本无法回家过年。即便到了交通相对发达的隋唐时期,“回家难”现象也无法改变。
为了解决“人在旅途”者回家过年的难题,古代官府也会积极想办法,尽量不在快过年的时候安排外出公务。而相当于今天“打工仔”的外出谋生者或经商人士,则会早早动身起程回家。
古代春节“回家难”的背后,其实是“行路难”。因此,中国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不忘修路。在殷商时代,中国古人便十分重视道路交通的建设,在安阳殷墟考古中便发现了大量车马坑。到秦代,陆路交通突飞猛进,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建了四通八达的道路网,这也给“春运”提供了便捷。
古代春运的主体也是普通人,一般能坐个轏车回家就很显摆了。大多数人只能靠两条腿或牲畜代步,实现“回家过年”的心愿。
参考资料来源: 中新网-历史上的"公务员"春节怎么休?唐朝按单双号上朝
参考资料来源: 中新网-古代春节同样“回家难” 古人怎样搞“春运”?

古人怎样过春节

  春节是咱们中国人的大节日,据说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历经数千年,已经延伸出特有的各种喜庆活动,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月里来闹新春”,旧时关于正月的几天,都被人们与常见的事物联系在了一起:一日鸡,二日犬,三日猪,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

  万象更新的时节,总有数不完的属于春节特有的快乐。现在咱们就来认识一下,从古至今,咱们中国人怎样过春节。

  

正月初一:三元初始贴画鸡

  在我国历史上,新年开始的第一天一直是叫“元旦”的。民国以来实行公元纪年后,元旦一词专用于公历新年,而传统的元旦则称春节。不过,两千多年的传统印痕毕竟难以遽然抹去,我们这里的叙述中,提到春节的更多是元旦。

  

元旦绎释

  元旦的“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本来指太阳刚刚出来,这里可以解释为“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梁代萧子云诗云:“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

  元旦还称作“三元”,唐徐坚《初学记》引隋杜台卿《王烛宝典》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旦,……亦云三元”,三元的解释为“岁之元,时(季)之元,月之元”。当然,“三元”一语意义颇多,如岁时称谓中除指元旦外,还指正、七、十月十五上、中、下三元。

  同样从年、季、月三个方面考虑,元旦还称为“三始”、“三朝”,《汉书·鲍宣传》:“今日蚀于三始,诚可畏惧。”注释引用如淳的话说:“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始,犹朝也。”

  此外,元旦还有端日、岁朝、正日、正旦等别称。又有“新正”之称,既指元旦,如唐代僧皎然《送邬参之洪州觐兄弟》诗云:“外别经离乱,新正忆弟兄”;也指正月,白居易《喜入新年自咏诗》云:“白须如雪五朝臣,又入新正第七旬。”

  从元旦的所有这些别称中,可以看出人们对元旦的认识。

  

鸡日贴画鸡

  元旦的一些节俗是从除夕延续下来的,但更多的是有着独立寓意的新的习俗,诸如贴画鸡、饮椒酒、拜年等等。元旦也叫“鸡日”,这也可以说是古人对新正的一种朴素的认识。古人以阴阳观念来解释事物,认为鸡是阳物,元旦也属阳,有着同样的属性。基于这样的认识,鸡也便在元旦的礼俗活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首先是用鸡辟邪,方法是杀鸡著门上或贴画鸡于门,《太平御览》引裴玄《新言》说:“正朝县官杀羊悬其头于门,又斫鸡以副之,俗说以厌厉。”《风俗通》也说:“以雄鸡着门上,以和阴阳。”宗懔《荆楚岁时记》还说:“贴画鸡,或斫镂五采及土鸡于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元旦用鸡辟邪,显然是源自鸡的特性,如《花镜》所言:“雄能角胜,目能辟邪。”

  正像我国民间的许多祝福活动都经历了由消极禳解到积极祈祝的过程一样,元旦以鸡辟邪,后来也发展为以鸡祈福。清人周亮工《书影》说:“正月一日,贴画鸡。今都门剪以插首,中州画以悬堂,中州贵人尤好画大鸡于石,元旦张之。盖北地类呼吉为鸡,俗云室上大吉也。”这里所谈鸡的吉祥意义,是由于“鸡”和“吉”的谐音而来的。此外,这种吉祥意义的产生也还在于鸡的德行。古人认为鸡有文、武、勇、仁、信五德:“首顶冠,文也;足博距,武也;见敌能斗,勇也;遇食呼群,仁也;守夜有时,信也。”(《花镜》)

  

椒酒颂新

  元旦的独特饮食,主要是饮品,诸如桃汤、柏酒、屠苏、椒酒等。它们有的意在驱辟不吉,更多的则是祈春祝颂。

  屠苏是古代诗人多曾吟咏过的一种元旦饮品。相传屠苏是村外草庵之名,有人曾住在其中,每到除夕就送村里人一种药剂,装在布囊里,浸入井水中,元旦取井水放在酒樽里饮用,说是这样就不会得瘟疫。这种屠苏酒,也写作酴酥、屠酥。

  桃汤是一种用桃煮的汤。原本是借桃驱鬼辟邪的功能煮汤挥洒的,《汉书·王莽传》说:“又感叹高庙神灵,遣虎贲武士高庙……桃汤赭鞭,鞭洒屋壁。”后来,用于挥洒的桃汤变成了饮料,在元旦时饮用,以辟邪祈福。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

  柏酒是一种用柏树叶浸制的酒。柏为长青之树,叶后凋而耐久,被古人取作长寿的象征;其中柏叶又可以服食,故有柏叶酒,其用意也是祝福长寿。《汉官仪》说:“正旦饮柏叶酒上寿”。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则又指出辟邪的作用:“柏特后凋而耐久,禀坚凝之质及多寿之木,所以可入服食。道家以之点汤常饮,元旦日以浸酒避邪,皆取于此。”

  椒酒是用椒籽浸制的酒。古俗元旦日子孙向家长进椒酒,意在祝吉祈寿。椒是一种香草,汉代宫廷取其温、香、多子特点,和泥涂抹宫室,后来则用于祈春祝颂。据说晋代刘臻的妻子陈氏曾在正月初一献《椒花颂》,因而后世通称新年祝词为“椒花颂”。

  此外,元旦还有献五辛盘之俗,这显然与立春的节俗联系起来了。

  

拜年贺节

  饮食之外,元旦的节物当然还有许多。就节俗活动而言,最主要的无疑是拜年贺节了。这项节俗从古至今盛行不衰,蔚为大观。其中有些尚有实际意义,有的则纯粹是礼节性的,徒具虚文。就历史的发展来看,大抵早期的拜年贺节实际一些,细民百姓的实际一些,官场里的拜贺多是虚文俗套,且越到晚近越是虚妄。

  从《梦粱录》记载的宋代习俗看,那时拜年多还比较实在:“士大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而明代陆容《菽园杂记》记载的就不同了:

  京师元旦后,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受不专。如东西长安街,朝官居住最多,至此者,不问识与不识,望门投刺,有不下马或不至其门令人送名帖者。遇黠仆应门,则皆却而不纳,或有闭门不纳者。在京师仕者,有每旦朝退,即纳伴而往,至入更酣醉而还。三四日后,始暇拜父母。不知此何风俗,亦不知始自何年,闻顺天间尚无如此之滥也。

  有清一代仍然是虚文浮风炽盛。《燕京杂记》说:

  正月初旬,拜年者踵门,疾呼接帖,投一名刺,忽忽驰去,多不晤主人。司阍者记其姓名于外,多有不识者。倘无司阍者,客到嫌于启门,贴一纸囊于门外,外写“请留尊柬”四字,拜者投刺于中即去。浮文无当,一至于此。

  诚如陆容所说,“士庶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旧时,百姓人家,小孩儿刚睁开眼,就兴高采烈地向父母尊长拜年;无论大人小孩,在村街里相遇,老远就要高声道上一声:“过年好!”之后,是给住处较近的亲朋拜年;破五以后,则是出远门拜年。一个正月里,要拜的都要拜到,不能亲往,也要捎了话、带了礼去。

  

正月初五:送穷破五迎财神

  我国传统的年节,元旦之后,几乎每天都有相应的节俗,但又都是元旦的延续。到了初五,有了一些独立的节俗,如送穷、开市等等。

  正月初五,也叫“破五”。之所以叫破五,是因为此前几天的禁忌——不倒垃圾、不出远门、不动碾磨碓臼、不事女工针黹,甚至有不汲新水……到今天全都可以破除,商铺也开始营业了。

  

民俗中所谓“破五送穷”

  元旦期间的上述诸禁忌中,不倒垃圾最为突出。民俗认为,元旦至破五不倒垃圾,能够聚财,否则就倒了“福气”。然而,垃圾堆多了,毕竟影响卫生,所以到初五要倒出去,又有了讲究,叫“送穷”。

  送穷有许多别称,诸如送五穷、赶五穷、送穷土、送穷灰、送穷媳妇出门。显然,“五”关系到日子,而“穷”则正是元旦以来积聚起来的垃圾。送穷,当然也就富贵有余了。

  送穷的方式颇多。简单的只是清早响着爆竹把垃圾倒出门外完事,复杂些的则要用纸剪一个小人(穷媳妇)送走,甚至还要让她背个装了垃圾的纸袋送在门外;更有破五饱食或汲水满瓮的,称“填穷”,或者把别人家的“穷媳妇”拿走,称“得富”。

  

所谓“祭神开业”是另一项节俗

  破五的另外一项节俗,是商铺祭财神之后开始营业,因为俗传这一天又是财神的生日。

  一般来说,商铺营业到年三十儿打烊后,就要歇业数天。旧时老北京的铺户这几天都要在门窗护板上挂起绘有《水泊梁山》、《桃园三结义》、《精忠报国》等连环画的窗帘,过年休息;只有油盐水粮店在门板上开个小洞,对外营业。而开市又有相关的仪规,且多与财神有关。

  关于财神的生日,有说是正月初二的,有说是正月初五的。说在初五,怕与所谓“五路财神”有关。五路财神的前身,也是财神的原型之一,为元末的何五路,后来也叫五显神、五通神。他本来只是一个,但后人因其“五”字而附会为五个——财神爷自然是越多越好,东南西北中五路来财,岂不更好?因为是五路财神,生日当然应该在初五了。

  文学作品中,一般把财神在年节几天看得十分要紧。除夕夜五更时分接灶神、财神。之后的几天都要祭财神。开业前祭财神有一种特别的仪俗,那就是掌柜的打算炒哪位的鱿鱼,就不让他拜神。老北京的这项祭财神之举在初五,初六的祭财神则叫“送神”,实际是把张挂、供奉的神祃儿烧掉,之后,“鞭炮齐鸣,伙计们都猛劲地摇算盘,用秤杆敲打秤盘,屋里屋外响成一片,谓之‘响响当当,大吉大利’。这时便有乞丐们来唱‘喜歌’,掌柜的少不得要赏他们几个‘喜钱’。在强烈的祝愿气氛中,店铺打开了护窗板,露出早已贴好的‘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的红对联,开始正式营业”(常人春《老北京的风俗》)。

  

正月初七:剪彩为人食菜羹

  人日指正月初七。旧时关于正月的几天,都被人们与常见的事物联系在了一起:一日鸡,二日犬,三日猪,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不过,诸多日子中,除元旦之外,最被看重的是人日,其他仅仅是以当日阴晴占某物是繁盛还是有灾而已。

  人日也叫“人七(日)”、“人庆(日)”,唐代的时候还叫“人胜节”。按道家的解释来说,“天地先生鸡、次狗、次猪、次羊、次牛、次马、始生人”,以人为尊。人日的主要节俗活动也多体现了重视人的意念,明人杨慎的《艺苑雌黄》就说:“古人七日贴人于帐,重人也。”

  人日最主要的节俗是作人胜,或戴在鬓发,或贴在屏风床帐,或用来馈赠。在南北朝时期的梁代,这种风俗就比较风行了。《荆楚岁时记》说:“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薄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

  胜本来是妇女的一种首饰,取意“优美”、“优胜”。传说中的西王母曾戴过这种首饰,《山海经·西山经》就说:西王母“蓬发戴胜”。胜有许多种,如人胜、方胜、宝胜、花胜、春胜等,人日主要用人胜和花(华)胜。人胜一般剪刻成人的形象,妇女戴在鬓边或者用来送人。花胜一般以花鸟为题材,形状近似于现代的花结。

  人日裁剪人胜、花胜插鬓或送人之俗在汉代就已见端倪,到南北朝时有了明确的文字记载,并有相应的解说:“剪彩人者,人入新年,形容改从新也。”(《荆楚岁时记》)既然人日戴胜、馈胜之俗表示对人的重视,同时又有美化装饰的实用功能,它的流传自然是长久不衰了。至近代,这种习俗仍然流行,《江南志书》说:“人日,妇女剪彩为人,或为燕雀相馈遗,以为鬓髻之饰。”历史上有关人日剪彩的诗词不少,都约略地谈到了这种习俗,李商隐《人日即事》诗以诗人惯常的情调写人写事,诗中“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一句,谈到了人胜的渊源。同是唐代的徐延寿有《人日剪彩》诗,专从妇女角度来写,颇具韵致:

  闺妇持刀坐,自怜裁剪新。

  叶催情缀色,花寄手成春。

  贴燕留妆户,粘鸡待饷人。

  擎来问夫婿,何处不如真?

  

正月初十:石头生日嫁鼠女

  十不动

  春节期间,传统民间习俗里有许多忌讳,有些要到正月末二月初才能彻底解除。十不动就是一种禁忌习俗,它的日期是正月初十。而由于禁忌主要是使用石碾磨等石制用具,所以这一天也被称为“石头生日”。

  实际上,正月初十的诸多节俗,都与谐音有关,如十、石、实、食,节俗活动都是如此。这一天除叫石头生日外,还叫石不动、石磨生日、石头神生日。又叫十日子,也叫实日子。此外还有食烙饼的习俗,不仅以十谐食,而且还以“烙”谐音“落”,形成落得钱财的彩头。

  十不动的主要习俗,就是举凡石制工具都忌讳搬动。碌碡这个时节是用不到的,此外的碾、磨、碓臼都不能动,捶布石也忌讳动用。不仅如此,有的地方还有向这些石制用具设供烧香祭拜的。此外还要食烙馍,讨彩头。《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河南沘源的此种风俗说:“初十日为石头生日,名曰十不动,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馍饼,谓之石落。……初十日食此烙馍,一年内遇何事,必十分落钱也。”有的地方也可以动石头,但那是用于占验预卜的。如山东一些地区,初九晚上把一只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早晨,用绳子系罐耳,由十个姑娘轮流抬着瓦罐走,如果石头始终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落地则可能歉收。

  正月初十诞辰的石头神,几乎是名不见经传,但一些地方的民众还创造出一位女性的石头神,叫石婆婆。相传这一天石婆婆要睁眼,所以忌动针黹。实际上,在民间所说的“大新正月”里,碾磨、针黹之类的几乎并不需要动用,所以多些禁忌也无妨。如果不得不动用,就证明当事人在忙年的时候没有把年根下、正月里的事情准备好,偷了懒;而这些禁忌,似乎也就成了对这类人的提醒和警戒。

  

老鼠嫁女

  在我国的民俗文化中,老鼠算得上一个重要角色,它不仅是12生肖中首屈一指的一个,还搬演了一幕幕娶亲、嫁女的热闹景致,并且上了民间的年画,成了孩子们的游戏,而民众还专门给它们的嫁娶留出一个日子来。

  实际上,老鼠嫁女的日子因地方的不同而多有差异,包括了正月里的数个日子:初一、初三、初十、十二、十六、二十四。不仅节期不统一,名称和节俗也显现出很大的反差。如名称:叫老鼠嫁女,也叫老鼠娶亲(文雅一些则叫“鼠纳妇”);如节俗:有的要安静,有的要鼓噪。不过,指归却是一致的:一年中早早就如此这般地禳除鼠灾。在鼠,有嫁自然有娶,那是鼠们的事情;在人,则只是要把老鼠早些“嫁”走——嫁出去的老鼠泼出去的水,再也别回来!

  人们在老鼠嫁女日的作为,一是不打搅,一是凑热闹,形成静噪不同的两种节俗。不打搅,就是在那个日子里不点灯、早睡觉,以免打扰老鼠的亲事。凑热闹,是要帮助老鼠准备喜糖,在晚间把糖果、糕饼、米花一类的东西放到暗处或老鼠出入的地方;还要敲打锅盖、簸箕等,为老鼠催妆。

  为了禳解鼠害,民众更有老鼠嫁女日单纯的饷鼠之俗——给老鼠吃好。比如《张北县志》说:“正月初十日,谓之‘十至’。是日,为老鼠娶媳妇之日。各家蒸糕,或煮以米饭,撒于各处以为鼠食,焚香祷祝,免鼠搅扰。”《泌州志》则说:“初十日,俗云‘鼠娶妇’。用谷面作蒸食,名曰‘十子团’,夜则置诸壁缝、土穴,以饷之。”这里的举动,几乎就是对老鼠的贿赂了。

  老鼠嫁女(娶亲)之举由于其戏剧性和趣味性,还被民间艺术和游艺活动所吸收,成为它们的主题。在民间年画和剪纸中,老鼠嫁女是常见的题材之一。比如天津杨柳青年画,画中描绘一群穿红戴绿的老鼠,扛旗打伞,敲铜锣吹唢呐,花轿抬着鼠新娘,鼠新郎则身着官服,胸戴红花,一派热闹的娶亲气象。然而,在这热闹之中,总是有一只大肥猫在旁边,或者竟是正在捉了老鼠吃。整个年画构思奇特,颇具戏剧性,又反映了人们除鼠去害的信念。

  而在民间游戏中,人们则把老鼠直接嫁给了猫新郎。游戏由十多个孩子组成,其中一个男孩扮猫新郎,一个女孩扮鼠新娘,其他男孩扮轿夫和锣鼓唢呐手,女孩则扮伴娘。游戏时,两个男孩双臂交叉,双手互握,构成轿子,抬着新娘送给新郎,吹鼓手则在旁边用两手拢成喇叭状,边走边吹,同时大家一齐高唱民谣:“老鼠嫁女,嫁到哪里?嫁到猫公肚里。”这游戏虽然不必在老鼠嫁女日来玩,但也与民间除鼠去害的信念不无关系。

“正月里来闹新春”,旧时关于正月的几天,都被人们与常见的事物联系在了一起:一日鸡,二日犬,三日猪,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

  万象更新的时节,总有数不完的属于春节特有的快乐。现在咱们就来认识一下,从古至今,咱们中国人怎样过春节。

  

正月初一:三元初始贴画鸡

  在我国历史上,新年开始的第一天一直是叫“元旦”的。民国以来实行公元纪年后,元旦一词专用于公历新年,而传统的元旦则称春节。不过,两千多年的传统印痕毕竟难以遽然抹去,我们这里的叙述中,提到春节的更多是元旦。

  

元旦绎释

  元旦的“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本来指太阳刚刚出来,这里可以解释为“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梁代萧子云诗云:“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

  元旦还称作“三元”,唐徐坚《初学记》引隋杜台卿《王烛宝典》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旦,……亦云三元”,三元的解释为“岁之元,时(季)之元,月之元”。当然,“三元”一语意义颇多,如岁时称谓中除指元旦外,还指正、七、十月十五上、中、下三元。

  同样从年、季、月三个方面考虑,元旦还称为“三始”、“三朝”,《汉书·鲍宣传》:“今日蚀于三始,诚可畏惧。”注释引用如淳的话说:“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始,犹朝也。”

  此外,元旦还有端日、岁朝、正日、正旦等别称。又有“新正”之称,既指元旦,如唐代僧皎然《送邬参之洪州觐兄弟》诗云:“外别经离乱,新正忆弟兄”;也指正月,白居易《喜入新年自咏诗》云:“白须如雪五朝臣,又入新正第七旬。”

  从元旦的所有这些别称中,可以看出人们对元旦的认识。

  

鸡日贴画鸡

  元旦的一些节俗是从除夕延续下来的,但更多的是有着独立寓意的新的习俗,诸如贴画鸡、饮椒酒、拜年等等。元旦也叫“鸡日”,这也可以说是古人对新正的一种朴素的认识。古人以阴阳观念来解释事物,认为鸡是阳物,元旦也属阳,有着同样的属性。基于这样的认识,鸡也便在元旦的礼俗活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首先是用鸡辟邪,方法是杀鸡著门上或贴画鸡于门,《太平御览》引裴玄《新言》说:“正朝县官杀羊悬其头于门,又斫鸡以副之,俗说以厌厉。”《风俗通》也说:“以雄鸡着门上,以和阴阳。”宗懔《荆楚岁时记》还说:“贴画鸡,或斫镂五采及土鸡于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元旦用鸡辟邪,显然是源自鸡的特性,如《花镜》所言:“雄能角胜,目能辟邪。”

  正像我国民间的许多祝福活动都经历了由消极禳解到积极祈祝的过程一样,元旦以鸡辟邪,后来也发展为以鸡祈福。清人周亮工《书影》说:“正月一日,贴画鸡。今都门剪以插首,中州画以悬堂,中州贵人尤好画大鸡于石,元旦张之。盖北地类呼吉为鸡,俗云室上大吉也。”这里所谈鸡的吉祥意义,是由于“鸡”和“吉”的谐音而来的。此外,这种吉祥意义的产生也还在于鸡的德行。古人认为鸡有文、武、勇、仁、信五德:“首顶冠,文也;足博距,武也;见敌能斗,勇也;遇食呼群,仁也;守夜有时,信也。”(《花镜》)

  

椒酒颂新

  元旦的独特饮食,主要是饮品,诸如桃汤、柏酒、屠苏、椒酒等。它们有的意在驱辟不吉,更多的则是祈春祝颂。

  屠苏是古代诗人多曾吟咏过的一种元旦饮品。相传屠苏是村外草庵之名,有人曾住在其中,每到除夕就送村里人一种药剂,装在布囊里,浸入井水中,元旦取井水放在酒樽里饮用,说是这样就不会得瘟疫。这种屠苏酒,也写作酴酥、屠酥。

  桃汤是一种用桃煮的汤。原本是借桃驱鬼辟邪的功能煮汤挥洒的,《汉书·王莽传》说:“又感叹高庙神灵,遣虎贲武士高庙……桃汤赭鞭,鞭洒屋壁。”后来,用于挥洒的桃汤变成了饮料,在元旦时饮用,以辟邪祈福。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

  柏酒是一种用柏树叶浸制的酒。柏为长青之树,叶后凋而耐久,被古人取作长寿的象征;其中柏叶又可以服食,故有柏叶酒,其用意也是祝福长寿。《汉官仪》说:“正旦饮柏叶酒上寿”。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则又指出辟邪的作用:“柏特后凋而耐久,禀坚凝之质及多寿之木,所以可入服食。道家以之点汤常饮,元旦日以浸酒避邪,皆取于此。”

  椒酒是用椒籽浸制的酒。古俗元旦日子孙向家长进椒酒,意在祝吉祈寿。椒是一种香草,汉代宫廷取其温、香、多子特点,和泥涂抹宫室,后来则用于祈春祝颂。据说晋代刘臻的妻子陈氏曾在正月初一献《椒花颂》,因而后世通称新年祝词为“椒花颂”。

  此外,元旦还有献五辛盘之俗,这显然与立春的节俗联系起来了。

  

拜年贺节

  饮食之外,元旦的节物当然还有许多。就节俗活动而言,最主要的无疑是拜年贺节了。这项节俗从古至今盛行不衰,蔚为大观。其中有些尚有实际意义,有的则纯粹是礼节性的,徒具虚文。就历史的发展来看,大抵早期的拜年贺节实际一些,细民百姓的实际一些,官场里的拜贺多是虚文俗套,且越到晚近越是虚妄。

  从《梦粱录》记载的宋代习俗看,那时拜年多还比较实在:“士大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而明代陆容《菽园杂记》记载的就不同了:

  京师元旦后,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受不专。如东西长安街,朝官居住最多,至此者,不问识与不识,望门投刺,有不下马或不至其门令人送名帖者。遇黠仆应门,则皆却而不纳,或有闭门不纳者。在京师仕者,有每旦朝退,即纳伴而往,至入更酣醉而还。三四日后,始暇拜父母。不知此何风俗,亦不知始自何年,闻顺天间尚无如此之滥也。

  有清一代仍然是虚文浮风炽盛。《燕京杂记》说:

  正月初旬,拜年者踵门,疾呼接帖,投一名刺,忽忽驰去,多不晤主人。司阍者记其姓名于外,多有不识者。倘无司阍者,客到嫌于启门,贴一纸囊于门外,外写“请留尊柬”四字,拜者投刺于中即去。浮文无当,一至于此。

  诚如陆容所说,“士庶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旧时,百姓人家,小孩儿刚睁开眼,就兴高采烈地向父母尊长拜年;无论大人小孩,在村街里相遇,老远就要高声道上一声:“过年好!”之后,是给住处较近的亲朋拜年;破五以后,则是出远门拜年。一个正月里,要拜的都要拜到,不能亲往,也要捎了话、带了礼去。

  

正月初五:送穷破五迎财神

  我国传统的年节,元旦之后,几乎每天都有相应的节俗,但又都是元旦的延续。到了初五,有了一些独立的节俗,如送穷、开市等等。

  正月初五,也叫“破五”。之所以叫破五,是因为此前几天的禁忌——不倒垃圾、不出远门、不动碾磨碓臼、不事女工针黹,甚至有不汲新水……到今天全都可以破除,商铺也开始营业了。

  

民俗中所谓“破五送穷”

  元旦期间的上述诸禁忌中,不倒垃圾最为突出。民俗认为,元旦至破五不倒垃圾,能够聚财,否则就倒了“福气”。然而,垃圾堆多了,毕竟影响卫生,所以到初五要倒出去,又有了讲究,叫“送穷”。

  送穷有许多别称,诸如送五穷、赶五穷、送穷土、送穷灰、送穷媳妇出门。显然,“五”关系到日子,而“穷”则正是元旦以来积聚起来的垃圾。送穷,当然也就富贵有余了。

  送穷的方式颇多。简单的只是清早响着爆竹把垃圾倒出门外完事,复杂些的则要用纸剪一个小人(穷媳妇)送走,甚至还要让她背个装了垃圾的纸袋送在门外;更有破五饱食或汲水满瓮的,称“填穷”,或者把别人家的“穷媳妇”拿走,称“得富”。

  

所谓“祭神开业”是另一项节俗

  破五的另外一项节俗,是商铺祭财神之后开始营业,因为俗传这一天又是财神的生日。

  一般来说,商铺营业到年三十儿打烊后,就要歇业数天。旧时老北京的铺户这几天都要在门窗护板上挂起绘有《水泊梁山》、《桃园三结义》、《精忠报国》等连环画的窗帘,过年休息;只有油盐水粮店在门板上开个小洞,对外营业。而开市又有相关的仪规,且多与财神有关。

  关于财神的生日,有说是正月初二的,有说是正月初五的。说在初五,怕与所谓“五路财神”有关。五路财神的前身,也是财神的原型之一,为元末的何五路,后来也叫五显神、五通神。他本来只是一个,但后人因其“五”字而附会为五个——财神爷自然是越多越好,东南西北中五路来财,岂不更好?因为是五路财神,生日当然应该在初五了。

  文学作品中,一般把财神在年节几天看得十分要紧。除夕夜五更时分接灶神、财神。之后的几天都要祭财神。开业前祭财神有一种特别的仪俗,那就是掌柜的打算炒哪位的鱿鱼,就不让他拜神。老北京的这项祭财神之举在初五,初六的祭财神则叫“送神”,实际是把张挂、供奉的神祃儿烧掉,之后,“鞭炮齐鸣,伙计们都猛劲地摇算盘,用秤杆敲打秤盘,屋里屋外响成一片,谓之‘响响当当,大吉大利’。这时便有乞丐们来唱‘喜歌’,掌柜的少不得要赏他们几个‘喜钱’。在强烈的祝愿气氛中,店铺打开了护窗板,露出早已贴好的‘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的红对联,开始正式营业”(常人春《老北京的风俗》)。

  

正月初七:剪彩为人食菜羹

  人日指正月初七。旧时关于正月的几天,都被人们与常见的事物联系在了一起:一日鸡,二日犬,三日猪,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不过,诸多日子中,除元旦之外,最被看重的是人日,其他仅仅是以当日阴晴占某物是繁盛还是有灾而已。

  人日也叫“人七(日)”、“人庆(日)”,唐代的时候还叫“人胜节”。按道家的解释来说,“天地先生鸡、次狗、次猪、次羊、次牛、次马、始生人”,以人为尊。人日的主要节俗活动也多体现了重视人的意念,明人杨慎的《艺苑雌黄》就说:“古人七日贴人于帐,重人也。”

  人日最主要的节俗是作人胜,或戴在鬓发,或贴在屏风床帐,或用来馈赠。在南北朝时期的梁代,这种风俗就比较风行了。《荆楚岁时记》说:“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薄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

  胜本来是妇女的一种首饰,取意“优美”、“优胜”。传说中的西王母曾戴过这种首饰,《山海经·西山经》就说:西王母“蓬发戴胜”。胜有许多种,如人胜、方胜、宝胜、花胜、春胜等,人日主要用人胜和花(华)胜。人胜一般剪刻成人的形象,妇女戴在鬓边或者用来送人。花胜一般以花鸟为题材,形状近似于现代的花结。

  人日裁剪人胜、花胜插鬓或送人之俗在汉代就已见端倪,到南北朝时有了明确的文字记载,并有相应的解说:“剪彩人者,人入新年,形容改从新也。”(《荆楚岁时记》)既然人日戴胜、馈胜之俗表示对人的重视,同时又有美化装饰的实用功能,它的流传自然是长久不衰了。至近代,这种习俗仍然流行,《江南志书》说:“人日,妇女剪彩为人,或为燕雀相馈遗,以为鬓髻之饰。”历史上有关人日剪彩的诗词不少,都约略地谈到了这种习俗,李商隐《人日即事》诗以诗人惯常的情调写人写事,诗中“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一句,谈到了人胜的渊源。同是唐代的徐延寿有《人日剪彩》诗,专从妇女角度来写,颇具韵致:

  闺妇持刀坐,自怜裁剪新。

  叶催情缀色,花寄手成春。

  贴燕留妆户,粘鸡待饷人。

  擎来问夫婿,何处不如真?

  

正月初十:石头生日嫁鼠女

  十不动

  春节期间,传统民间习俗里有许多忌讳,有些要到正月末二月初才能彻底解除。十不动就是一种禁忌习俗,它的日期是正月初十。而由于禁忌主要是使用石碾磨等石制用具,所以这一天也被称为“石头生日”。

  实际上,正月初十的诸多节俗,都与谐音有关,如十、石、实、食,节俗活动都是如此。这一天除叫石头生日外,还叫石不动、石磨生日、石头神生日。又叫十日子,也叫实日子。此外还有食烙饼的习俗,不仅以十谐食,而且还以“烙”谐音“落”,形成落得钱财的彩头。

  十不动的主要习俗,就是举凡石制工具都忌讳搬动。碌碡这个时节是用不到的,此外的碾、磨、碓臼都不能动,捶布石也忌讳动用。不仅如此,有的地方还有向这些石制用具设供烧香祭拜的。此外还要食烙馍,讨彩头。《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河南沘源的此种风俗说:“初十日为石头生日,名曰十不动,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馍饼,谓之石落。……初十日食此烙馍,一年内遇何事,必十分落钱也。”有的地方也可以动石头,但那是用于占验预卜的。如山东一些地区,初九晚上把一只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早晨,用绳子系罐耳,由十个姑娘轮流抬着瓦罐走,如果石头始终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落地则可能歉收。

  正月初十诞辰的石头神,几乎是名不见经传,但一些地方的民众还创造出一位女性的石头神,叫石婆婆。相传这一天石婆婆要睁眼,所以忌动针黹。实际上,在民间所说的“大新正月”里,碾磨、针黹之类的几乎并不需要动用,所以多些禁忌也无妨。如果不得不动用,就证明当事人在忙年的时候没有把年根下、正月里的事情准备好,偷了懒;而这些禁忌,似乎也就成了对这类人的提醒和警戒。

  

老鼠嫁女

  在我国的民俗文化中,老鼠算得上一个重要角色,它不仅是12生肖中首屈一指的一个,还搬演了一幕幕娶亲、嫁女的热闹景致,并且上了民间的年画,成了孩子们的游戏,而民众还专门给它们的嫁娶留出一个日子来。

  实际上,老鼠嫁女的日子因地方的不同而多有差异,包括了正月里的数个日子:初一、初三、初十、十二、十六、二十四。不仅节期不统一,名称和节俗也显现出很大的反差。如名称:叫老鼠嫁女,也叫老鼠娶亲(文雅一些则叫“鼠纳妇”);如节俗:有的要安静,有的要鼓噪。不过,指归却是一致的:一年中早早就如此这般地禳除鼠灾。在鼠,有嫁自然有娶,那是鼠们的事情;在人,则只是要把老鼠早些“嫁”走——嫁出去的老鼠泼出去的水,再也别回来!

  人们在老鼠嫁女日的作为,一是不打搅,一是凑热闹,形成静噪不同的两种节俗。不打搅,就是在那个日子里不点灯、早睡觉,以免打扰老鼠的亲事。凑热闹,是要帮助老鼠准备喜糖,在晚间把糖果、糕饼、米花一类的东西放到暗处或老鼠出入的地方;还要敲打锅盖、簸箕等,为老鼠催妆。

  为了禳解鼠害,民众更有老鼠嫁女日单纯的饷鼠之俗——给老鼠吃好。比如《张北县志》说:“正月初十日,谓之‘十至’。是日,为老鼠娶媳妇之日。各家蒸糕,或煮以米饭,撒于各处以为鼠食,焚香祷祝,免鼠搅扰。”《泌州志》则说:“初十日,俗云‘鼠娶妇’。用谷面作蒸食,名曰‘十子团’,夜则置诸壁缝、土穴,以饷之。”这里的举动,几乎就是对老鼠的贿赂了。

  老鼠嫁女(娶亲)之举由于其戏剧性和趣味性,还被民间艺术和游艺活动所吸收,成为它们的主题。在民间年画和剪纸中,老鼠嫁女是常见的题材之一。比如天津杨柳青年画,画中描绘一群穿红戴绿的老鼠,扛旗打伞,敲铜锣吹唢呐,花轿抬着鼠新娘,鼠新郎则身着官服,胸戴红花,一派热闹的娶亲气象。然而,在这热闹之中,总是有一只大肥猫在旁边,或者竟是正在捉了老鼠吃。整个年画构思奇特,颇具戏剧性,又反映了人们除鼠去害的信念。

  而在民间游戏中,人们则把老鼠直接嫁给了猫新郎。游戏由十多个孩子组成,其中一个男孩扮猫新郎,一个女孩扮鼠新娘,其他男孩扮轿夫和锣鼓唢呐手,女孩则扮伴娘。游戏时,两个男孩双臂交叉,双手互握,构成轿子,抬着新娘送给新郎,吹鼓手则在旁边用两手拢成喇叭状,边走边吹,同时大家一齐高唱民谣:“老鼠嫁女,嫁到哪里?嫁到猫公肚里。”这游戏虽然不必在老鼠嫁女日来玩,但也与民间除鼠去害的信念不无关系。

这个只有问古代人了,呵呵!
宋代以前没火药,应该是用竹子来爆吧,所以叫爆竹
宋代以后有火药了才流行火炮了吧!
然后当时的国家可能认为对原始火箭是大杀器,于是像现代一样的核武器一样禁用,最后就和平利用大杀器可能就有冲天炮、烟花这些吧!
当然古代人应该是非常迷信的、讲家族和敬祖先的,所以过年应该少了一些祭祀活动吧!
当然古代人也会乘热闹的机会购年华逛庙会什么的,那个时候没有现代的超市或商场,庙会应该是非常热闹的,可能多少才子佳人都会克制不住内心冲动跑去闹一闹吧!至少有莲花闹、舞龙舞其他的什么的吧!
********************************.......
自己乱想的哈,不权威

放鞭炮、贴红字。


过春节的由来 过春节的由来介绍
1、春节是由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上古时代人们于一岁(年)农事结束后在新一岁开端的岁首,举行祭祀活动报祭天地众神、祖先的恩德,祈求丰年。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还是可以从后世的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迹。2、如岭南部分地区沿承有在新年初一拜岁的习俗,新年期间隆重盛大的拜神祭祖节仪...

中国春节习俗
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2、“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

春节的习俗有哪些?
办年货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4、祭祖 新年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祭祖,也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因为中国地大物博,每个地方祭祖的形式也不同,有的是去野外扫墓,有的是祠堂叩拜,不管形式如何,这都是怀念故人。5、年夜饭 年夜饭,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岁末除夕的阖家聚餐。年...

中国人过春节的风俗春节的习俗有什么
1. 春节前的扫尘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象征着“除陈布新”,希望把厄运和污垢一扫而空。这项活动源远流长,据说在尧舜时代就已存在。家家户户都会彻底清洁家居环境,洗涤各种器物,拆洗被褥窗帘,打扫角落和暗处,以期迎接新年的到来,到处都洋溢着迎接新春的喜庆气氛。2. 春联,又称门对、春贴、对联...

中国春节习俗由来,历史上各个朝代如何过年?
春节,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以下是我整理的中国春节习俗由来以及历史上各个朝代如何过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节由来】: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

家庭几代人过春节的对比?怎么写
家庭几代人过春节的对比:1、爷爷奶奶辈的:在那个年代一般春节都是比较重要的节日,在春节的前几天,街市的店铺掌柜和伙计们都会处理完所有的账务,把欠的帐还清,该要的帐要回,在年三十还没有算彻底到的前些时候,会有讨债的人提着红的灯笼来各家讨债,年三十一到就不能讨债了,如果还讨的话...

祖孙三代如何过春节的?有何变化?说明了什么?800字
不过吃的东西也要比平日好的多,白面馒头裹着大红枣、随便吃、管饱,在粮食计划供应的年代,也许只有春节这几天人们才放开肚子似乎今后“不过了”,至于鞭炮大部分亲戚朋友给孩子过年的压岁钱、是按个数的,没见过那一个孩子能整挂的买……爸爸是独生子,小时候每逢过年,他的几个表兄、表妹似乎就像...

春节有什么习俗?
春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年俗文化南北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基本上是一致的,那就是全家团圆、走亲访友、看望长辈等,愿我们能将这些饱含浓浓亲情和美好心愿的习俗牢记心中,代代...

爸爸妈妈小时候怎样过春节的?
平日里父母儿女被隔离,能吃上一顿团圆饭,哪怕只是萝卜白菜,都是平生之幸事。集体性是春节的特征。单位发票看电影、操办游艺会、团拜,街道统一发票证、购货本,组织打扫卫生。推开不同的门,每张餐桌上的菜肴是相似的,每个房间家具摆设是相似的,人们的穿戴是相似的,对生活的渴望也 ...

调查报告 (祖孙三代如何过春节的 有何变化 说明了什么 800字)_百度...
调查报告 (祖孙三代如何过春节的 有何变化 说明了什么 800字) 20  我来答 4个回答 #热议# 哪些癌症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 在仙栖洞看柯南的史黛拉 2011-02-12 · TA获得超过54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6.6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祭灶我国...

赤壁市18393306472: 古人在过春节时会做些什么 -
湛饶常衡: 古人过春节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祭祖.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除夕之夜的第一件事,也是春节的第一个活动,是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除了在家中举行之外,同宗同祖的族人,还要在家庙中举行.祭祖之后,是晚辈给长辈拜年.春节的其他活动都得在这两项活动之后进行. 这个习俗充分体现了古人“感恩”的精神.他们认为自己今天的幸福和欢乐是已故的先辈和健在的长辈给予的,所以在这个盛大节日的开始,要邀请已故的先人回来与家人同乐,要祝贺健在的长辈长寿. 而现在的春节是人们自已纵情享乐的日子,是向“有用的人”大事交际的日子,是大事接受礼物和礼金的日子,是大事燃放鞭炮以污染空气和破坏他人安宁和威胁他人安全的日子,是大吃八喝以浪费资源而又伤害健康的日子.

赤壁市18393306472: 古时候人们过年都干什么 -
湛饶常衡: 百度查一下就知道了:过年被称为春节是从民国开始的.在中国古代对过年的叫法历代都有所不同,其中元旦和元日比较通行.尧舜时称“年”为“载”,夏朝称“岁”,商朝称“祀”.一、古代“吃鸡”的意义是什么? 魏晋时初一杀鸡图...

赤壁市18393306472: 古代人一般怎么过年? -
湛饶常衡: 古代人过新年很有趣的,和现在“一样”,有“春晚”,只不过不是电视直播,而是游行表演;有“春运”,李白当年回趟家花了一个月

赤壁市18393306472: 古代人怎么过春节 -
湛饶常衡: 从腊月23(或24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辞旧迎新,祭祝祈年.古代人过春节,一般都会:燃爆竹、互相拜年送名片、祭祀祈福、杂技表演、放花灯、猜灯谜、等等.

赤壁市18393306472: 古人是怎样过年的? -
湛饶常衡: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

赤壁市18393306472: 你知道古人过春节要做什么. -
湛饶常衡: 春节对中国人来说是个很重要的节日,民间百姓一般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为过年做准备,一直要热闹到正月十五,这个“年”才算过完了. 1、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天是“灶王爷上天”之日. 2、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赤壁市18393306472: 古代人怎么过年? -
湛饶常衡: “百节年为首”,客家人与全国全省多数地方一样,视过年为一年中最为隆重和欢乐的节日.人们很早就开始准备过年.九、十月开始晒番薯片、米糕片供过年油炸和炒食.“冬至”一到,开始蒸酒.年近三十日,家家户户要蒸糖糕、做米果、...

赤壁市18393306472: 古时候人们是怎么过年的呢? -
湛饶常衡: 腊月三十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

赤壁市18393306472: 古人过春节的主要习俗 -
湛饶常衡: 历代春节食俗 ※东汉时期,祭祖是春节的重要活动和习俗.据崔提《四民月令》称:“正月之朔,是为正日.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家室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

赤壁市18393306472: 古代怎么过年的? -
湛饶常衡: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节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