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国家的春节习俗是什么?(15个就行)

作者&投稿:才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其他国家过春节都有哪些习俗?~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每逢春节,中国人都家人团聚,办年货、吃团圆饭、拜年,并举办很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尽享天伦之乐。而除了中国,还有很多其它国家也是过春节的,比如说我们周边的韩国、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过春节的。

一、韩国:年夜饭一定要亲手做。
曾经作为中国的附属国多年韩国,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对春节也是情有独钟的。韩国人也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也会送灶神,然后祭祀等,在家静心祝福,祈求好运。。在大年三十这天全家团聚,并且吃年夜饭。而他们的年夜饭有个特点,绝不会去酒店去吃,而是自己亲手做。意思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因此,韩国的饭店在春节期间基本上是停业的。

韩国春节全国会放假3天,虽然只有3天,但这是韩国全年最长的法定假日。他们真正过春节是从正月初一开始的,他们称春节为“舍尔”,意思是新年之首。韩国春节期间,韩国人会穿上传统民族服饰去拜年,韩国人晚辈给长辈拜年是要行大礼的,跪在地上,拱手跪拜。而长辈们也是在回礼的:用福袋装着压岁钱送给晚辈。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韩国人的春节进入了“创新”时代,一些习俗也在发生着改变,越来越具时代特色了。

二、新加坡:拜年只送两个桔子。
新加坡是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家,其中华人占总人口的75%以上,所以春节是其最隆重、最具影响力的节日。
每逢春节,新加坡华人家家户户写春联、贴福字,屋里屋外红红火火;买年货、做年菜、除夕吃团圆饭喜气洋洋;民间也兴拜年、祝福、送红包和压岁钱,图个吉利。
新加坡人的春节最喜欢的年货是肉干。用炭火烤制的猪肉干,油光红艳,微微带一点焦,切成四方形,看起来像一幅美味可口的春联。新加坡许多老字号的肉干店,包括林志源、美珍香、胡振隆等,都在牛车水。每逢过年,肉干店前就会出现排队的人潮。

插头香烧头香,是新加坡人最爱。香火鼎盛的四马路观音堂,是本地人气最旺的插头香地点。另外的,比如天福宫,韮菜芭城隍庙这些著名庙宇,除夕夜也是热闹隆重的各种活动。大年除夕夜,都会有上万信众忍着浓烟刺眼、香灰淋身之苦,只为争在大年初一的第一时间插头炷香。他们认为,将新年头一柱香插进香炉的人,一整年都会获得神明庇佑,事事顺利。
新加坡人在过年期间还有穿上红内裤的习俗,据说这样会带来好运。新加坡人认为6、8等是吉利数字,封红包时都跟这几个数字挂勾。

而他们去亲友家拜年的习俗更惊人,通常我们去拜年,要带上一些糖果、果篮等礼物,但新加坡人拜年时很奇特,只要带两个桔子就行了。桔有“吉”之意,而在广东话中“柑”与“金”同音,两个桔子象征着大吉大利之意。


这个习俗,本地人不称为“送柑”,而是“换柑”,因为客人临走时,主人也会回赠两个桔子,有互赠吉祥的寓意。据说这是源自潮汕地区,新加坡潮州人不少,久而久之也成为各籍贯通行的习俗。


三、越南:必备年货鱼露
越南是中国南方的邻国,春节也是越南法定节假日中休息时间最长的一个节日,也是最为盛大、最为隆重的节日。他们和中国一样很多习俗相似,也吃年夜饭,也守岁,也拜年,也赶庙会。

但越南人心目之中,新年备年货却很讲究。越南有句这样的名谣:肥肉腌荞红对联,蕃杆炮仗绿年粽。这是越南人最为传统的年货,而现代越南人随着生活的改善,肥肉已不再是第一位年货,取而代之的是鱼露。“没吃过鱼露就不算到过越南。”越南人的鱼露双称为鱼酱油,是一种食材调料,我们会觉得有点腥味,但越南人却视为珍宝,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而做年夜饭时这个是不可或缺的。

鲜为人知的是,其实,越南鱼露并不是越南自产的特产,而是从中国传入的。相传在明朝末年时,广东福建一带人依然对大明有依赖情绪,不愿意归降满清人,一些明朝人便逃避到了越南,并将家乡的美食也带到了这里。这些中国人为了谋生,就利用越南靠海优势制作大量鱼露销售给当地人,并且作为贡品进贡给越南的皇帝。就这样,逐渐使之成为越南人必不可或缺的一样食物。
据悉,越南鱼露集中了鱼的精华,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越南妇女保持美丽容颜的“秘方”。中国女孩一定对这个很感兴趣吧。

除旧迎新
“年”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它与新年首尾相连,谓之“岁穷月尽、挨年近晚”,是新一年的前夕,是除旧迎新的重要时间交界点。“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此期间以除旧布新为活动主题,自古就有贴年红、祭祖、团年饭、守岁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七月半、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
祭祖
除夕祭祖是过年重要习俗之一,中华民族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祖先,报祭祖先的恩德。除夕,人们会摆上菜肴、倒上美酒,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以此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并祈求祖先的庇佑,这一传统习俗代代相传
贴年红,即是贴春联、门神、年画、窗花等的统称,因这些都是过年时贴的红色喜庆元素,所以统称为“贴年红”。
门神: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
春联:亦名“门对”、“对联”、“桃符”等,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而得名。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 [22]
年画: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画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 [23]
年夜饭
年夜饭
年夜饭,是年节习俗之一,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团年饭是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吃团年饭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席上一般有鸡(寓意有计)、鱼(寓年年有余)、蚝豉(寓好市)、发菜(寓发财)、腐竹(寓富足)、莲藕(寓聪明)、生菜(寓生财)、生蒜(寓会计算)等以求吉利。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 [24-25]
压岁钱
压岁钱(在广东叫做“俾利是”),春节习俗之一,是由长辈派发给晚辈的,年晚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 [26-27]
守岁
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吃罢团圆饭,灶具要洗得干干净净,以备正月初一早上或全天吃素。晚上要守岁,每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叫"点岁火"。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守岁谓之“燃灯照岁”,即大年夜遍燃灯烛,据说如此照岁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古时南北风俗各异,古时北方守岁习俗主要为熬年夜,如晋朝周处所著的《风土记》中说:除夕之夜大家各相与赠送,称“馈岁”;长幼聚欢,祝颂完备,称“分岁”;终岁不眠,以待天明,称“守岁”。有的地方在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17] [28-29]
节期习俗
编辑
正月初一
爆竹声中辞旧岁,烟花满天迎新春
从正月初一开始便进入迎接新禧、祭祀神灵、祈求丰年主题。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烟花照天、辞旧岁、迎新年等等各种庆贺新春活动达于高潮。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送旧迎新。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正月初一拜岁,迎新岁。早上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道贺新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多地方有正月初一早上吃素的习俗。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恭祝新年大吉大利。
拜岁
拜岁,是年俗活动之一。在岁首早上迎新岁,奉祀斋菜拜祭“岁神”。“岁”又名为“摄提”、“太岁”,是天皇氏时代创制的纪元星名。太岁神也是民间信仰的神灵,以六十甲子的干支纪年法为运转周期,共六十位,每年有一位岁神当值,在当年当值的太岁谓之“值年太岁”,是一岁之主宰,掌管当年人间的吉凶祸福。如《三命通会》中所讲:“夫太岁者,乃一岁之主宰,诸神之领袖”。拜岁是历史最悠久的过年传统风俗,这古俗如今在广东,尤其在吴川一带仍盛行。在新年初一辞旧迎新之际,迎新岁,拜祭天地、岁神,接福、祈年。这一传统习俗代代相传,时至今日,拜岁依然是春节的主要习俗内容之一。 [17] [30-31]
「太岁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强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维,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阳。」(语出《尔雅·释天》) [30]
「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辰曰执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协洽,在申曰涒滩,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阉茂,在亥曰大渊献,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语出《尔雅·释天》) [30]
开门炮仗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开门爆竹”一说古已有之。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斋日
早晨拜神,放炮仗。初一的上午用斋菜拜祭太岁神,早饭必须吃斋,用粉丝、腐竹、发菜、冬菇等,这一年该吃的素菜都在这一早吃完,往后便可以大鱼大肉。 [32]
聚财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这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开年(开斋日
照传统说法,除夕辞旧,大年初一迎新,初一迎新要吃斋,初二解除斋解等禁忌,是崭新的开始,俗称“开年”。开年习俗是要吃"开年饭"。这餐饭一般备发菜、生菜、鱼等,意在取其生财利路之意。现代人也有将开年饭摆到酒楼吃。一些郊区农村还保留着“放生”的习俗,买活鲤鱼,用红纸盖上鱼眼,拜神之后到河塘放生。 [32]
姑爷节
正月初二是传统的姑爷节,姑爷们要纷纷去给岳父家 、岳母拜年。这天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利是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潮汕人将初二姑爷回岳父母家吃饭称为“食日昼”,就是吃午饭的意思,姑爷和女儿必须在晚饭之前回到自己的家(某些地区由于路途的原因可能会住下并吃晚饭
拜年
拜年,即是新年期间走访亲朋好友互贺新年的一种方式,拜年是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们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拜年的意义所在是亲朋好友之间走访联络感情、互贺新年,表达对亲朋间的情怀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正月初三
烧门神纸
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谷子生日
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小年朝
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正月初四
羊日
《岁占》中说:正月初四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 [36]
正月初五
南方部分地区在正月初五迎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开市
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正月初六
送穷鬼
农历正月初六又称马日,在这一天要送穷,是汉族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在中国各地还有自己的送穷办法,各不相同。但寓意基本相同,都是在于送走穷鬼。反映了古代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38] 自汉代东方朔《岁占》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中国民间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挹肥
而自进入正月以来,一直到初五皆不能打扫,厕所中的粪便累积,于是这一天做一大扫除,并祭拜厕所神明,将平日污秽的厕所清扫干净。所以称为“挹肥”(但现今之人家多使用新式的卫浴设备,故已无此俗)。
开市大吉
大年初六,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正月初六,在旧时是大小商家“开市”的日子,门板要贴上“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的大红对联。营业前大放鞭炮,以示吉利。
正月初七
人日
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
捞鱼生
南方一些地区,人们有在人日节“捞鱼生”的习俗,捞鱼生时,往往多人围满一座,把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大家站起身,挥动筷子,将鱼料捞动,口中还要不断喊到:“捞啊!捞啊!发啊!”,越捞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正月初八
开工日、谷日
年初八是开工日,派发开工利是,是广东老板过年后第一天上班首要做的事。“利是”亦有写作“利市”或“利事”。派利是,利是利是,寓意着一年都能利利是是,大红大紫。“利市”一词古已有之,早在《易经》中便有记载,带有本少利多的意思。元代《俗谚考》亦提及“为了吉兆,要向主家讨个利市”的说法,由此可见,利市亦有好运的意义。 根据《易杂注》所载:“营商利市,营达利事”,生意人派的叫利市,取其有利于做任何事情的意思。 [17] [39]
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阴则年歉,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年稻谷丰收。古时正月初八有“放生”活动,就是把家里养的一些鱼、鸟拿到外面,放归野外。 [40]
正月初九
天日
正月初九是天日,俗称“天公生”,传说此日为玉皇大帝生日。主要习俗有祭玉皇、道观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时,妇女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
正月初十
开灯、灯酒宴
正月初十,南方部分地区有开灯的习俗,设开灯酒宴。该日,男孩之父必购八角纸灯一盏,悬挂在祠堂或庙堂正中央,以求让祖先认识自己的子孙而加以荫佑,或请神明进行保护。灯酒会的习俗包括开灯、投灯、饮灯酒等一系列习俗活动。
正月十一
子婿日
民歌中有“十一请子婿”的说法,即正月十一是“子婿日”,岳父们在这一天宴请子婿。相传,这是因为初九庆祝“天公生”的食物到初十还吃不完,所以,就在十一这天用来请子婿吃饭,娘家也不必再因此破费了。
正月十二
十二搭灯棚、做斋头、做醮、标炮
正月十二,搭灯棚,做醮,做斋头,十二晚标炮。“做斋头”礼仪复杂,当天早上要从庙里请神回家,并安坐大堂之上,供奉糖果香火;“做斋头”机会难得,是荣耀之事,因为人们普遍认“做斋头”可得到神的厚爱,会带来好运,来年会发财胜手,心想事成,因而都隆重而为之;“做斋头”一般都摆斋头酒。
从即日起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选购灯笼,搭盖灯棚。有童谣云:“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正月十三
舞狮、飘色、游神、庙会
正月十三、十四,舞狮、飘色、游神、逛庙会。也有传说正月十三是“灯头生日”, 民间在这一天要在厨灶下点灯,称为“点灶灯”,旧时从正月十三开始上灯,正月十八落灯。 [43]
正月十四
试花灯、游神、庙会、送蛴蟆
这一天的中国民俗活动有喝亮眼汤,试花灯,食糟羹,拜临水娘娘等。农历正月十四,四川蓬溪县有“送蛴蟆”传统民俗活动,参与活动的人员不仅能吃到正宗农家“坝坝宴”,还能手持竹制灯笼登山,燃放烟花并“送蛴蟆”,迎接农历新年的好运和良好祝愿。 [44]
正月十五
赏灯、游灯、押舟、烧烟花
正月十五,习俗活动主要有赏灯、游灯、押舟、烧烟花、闹元宵等。元宵节的节俗非常有特色,发展至今,赏灯与烧烟花也是元宵主要习俗之一。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比如唐《两京新记》云:“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灯,光若昼日。” [45]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46]
灯会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到了清代,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即“汤圆”。汤圆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汤圆也寓意团团圆圆。
演社火
在北方一些地方,正月十五还要几个村子聚集在一起演社火。社火里包括踩高跷、跳钟馗、花车等等。

  1、越南过春节
  新春亮点:越南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使用农历的国家之一,也是少数几个全国过春节的国家之一,春节是越南民间最大也最热闹的传统节日。和广州人非常相像的是,花市也是越南春节的重要活动之一。越南人最爱的年花有剑兰、大丽菊、金橘和桃花。除夕夜零时,电台会播出国家领导人春节讲话,节日气氛达到高潮。随后人们采一根树枝回家,这风俗叫“采绿”。在越南语中,“绿”和“禄”同音,“采绿”就是“采禄”,意味着把吉祥如意带回家。
  越南人过春节也有贴春联习惯。以前春联用汉字书写,文字拼音化以后,现在大部分春联改用拼音文字,每个拼音字是一个方块,自成风格。另外,越南人也爱在家里贴上“福”、“双喜”等字样和福、禄、寿星的形象,还有各种传统年画,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与向往。
  新春期间到越南,可以畅游湄公河,欣赏胡志明、美拖市内独具特色的新年装饰,感受异国浓厚的新春气氛。也可以在各地观赏到别具特色的文娱活动,如越南传统戏剧、歌舞、杂技、武术、摔跤、舞狮等,还有荡秋千、斗鸡、斗鸟等民间活动。节日期间,穿上越南旗袍的年轻女子特别美丽。
  
  2、韩国过春节
  在韩国,传统节日很多,四大传统节日是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其中春节和中秋节是最重要最盛大的节日之一,法定假日都是三天。
  朝鲜半岛过春节的文化习俗,据说可以追溯到古新罗时代。韩国春节也在正月初一,韩国人称为“旧正”,传统上又称“元旦”、“元日”、“岁首”, 与我国春节相似。每到除夕,韩国人也是千方百计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春节一大早,举行“茶礼”,即在宗祠或住宅的厅里摆设年礼、岁酒、年糕片汤等,进行家庭祭祀,这个过程也叫做“祭礼”。然后全家一起吃“岁餐”,岁餐相当于我国大年三十的年夜饭。年饭后,收拾好饭桌,互相拜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糕汤,韩国人认为吃了它就算长了一岁。接着还要“省墓”,即到先人的墓地,摆上祭品,进行祭奠。
  初一下午,人们互相走亲串友,给亲朋好友拜年。如今,更多的人用贺年卡和礼物来互贺春节。春节期间有很多民俗活动,如掷骰子、放风筝、抽陀螺、踏跷跷板等。 悬挂“福笊篱”的习俗,至今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农村,仍很流行。
  
  3、朝鲜过春节
  朝鲜也有过春节的习俗,朝鲜管春节叫年节。每年阴历初一,朝鲜人带着新的憧憬和期望热热闹闹地过年,这是一年中最大的民俗节日。为了过年,人们把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干净净,缝制新装,做特种饭菜。
  节日饮食主要有年糕汤、煎饼、江米条、食糖、柿干、松子、柿饼汁、蜜糯汤、米花果儿等。这些节日饮食中不可缺的是年糕汤,人们说每年吃一大碗就长一岁。
  每到过年这一天,无论是谁都要互相拜年。凌晨时开始祭祖。祭祖仪式结束后,全家人按辈分依次拜年,然后,到村里的长辈和老师家拜年。拜年的时候,互相说些万事如意等吉利的话,表示祝福。这一天,家家愉快地吃应时饭菜。人们把过年的饭菜叫做岁餐,过年喝的酒,叫做岁酒。
  过年的饭菜很丰盛,有糕片汤、糯米糕、蒸糕、煎饼类、糖果类、柿饼汁、蜜糯汤、烤肉等。其中,糕片汤是不可缺少的和最有代表性的。过年这天早晨喝的酒叫“屠苏酒”,是用多种药材泡制的。喝“屠苏酒”已成为朝鲜民族过年的一种习惯。
  过年,更令人快乐的是男女老少都要参加的各种游戏,有压跳板、荡秋千、滑冰车、踢毽子、和抽陀螺等。抽陀螺在中国玩得也很普遍。目前朝鲜过春节是光有假日没有什么供应。每个人根据自家的情况过节。而金正日的生日的2.16和金日成的生日4.15的时候,不但放假,还家家户户免费供应酒、肉、粮食等。
  
  4、新加坡过春节
  新加坡是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家,一年中各种民族节日很多。重要的有华人的春节、西方的圣诞节、马来人的开斋节、印度人的大宝森节、新加坡国庆节。新加坡华人占总人口的75%以上,所以中华传统的春节是最隆重、最具影响力的节日。
  每逢春节,新加坡华人家家户户写春联、贴福字,屋里屋外红红火火;买年货、做年菜、除夕吃团圆饭喜气洋洋;民间也兴拜年、祝福、送红包和压岁钱,图个吉利。南洋华人还用独特的方式来欢庆华人年,那就是一家人欢聚一堂“捞鱼生”。“捞鱼生”是一种菜式,以生鱼条为主食,加以有色蔬菜和水果丝、白芝麻、花生碎,调和五香粉、胡椒粉、酱汁等,装成一个大盘。“捞鱼生”仪式开始时,便由一人发令,其他人一起把大盘中的菜物高高捞起,并齐声高喊:“捞起,捞起(捞喜),捞到风生水起,一年好过一年” 。“捞鱼生”带有吉祥的意味,祈求来年好运,能发大财。一份考究的鱼生,价值新币千元以上。我多次品尝过这种既当菜又当饭的鱼生,确有其特色,但并无当地人那份兴致和着迷。
  春节的市场上张灯结彩,人山人海,一派繁忙景象。特别是牛车水(唐人街)更是大量出售华人风味食品,中国民族服饰和林林总总的吉祥物。那里锣鼓喧天,舞龙队、舞狮队尽情表演。一年中唯有春节这一天,这里可以燃放烟花炮竹,节日的气氛非常浓郁。
  “春到河畔迎新年” 是每年春节活动的重头戏,举行的地点是滨海湾。在那里春节期间有各种文艺演出,有各式杂货市场,有中华各地特色小吃,还有迎新灯展,并在新加坡河两岸燃放大型烟花。2012年春节还展出70多手工扎制的巨龙形彩灯,四川成都的灯彩,广西民俗文化表演,还有LED舞龙队,都是新的亮点。一年一度的妆艺大游行,往年都在乌节路等闹市区举行,今年移至新加坡河进行水上大游行,载歌载舞如同扬州古运河花船表演,不知哪个更加出色。
  闻名遐迩的新加坡风景区圣淘沙,新春花会已经开幕,100万株花卉竟相绽放,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美不胜收,这可算是热带雨林的南洋岛国春节展示的一大特色。
  
  5、马来西亚过春节
  马来西亚过春节习俗与中国大致相同,由于当地华人多来自福建,受闽南文化影响,人们过春节一定要买凤梨(菠萝),闽南语“凤梨”与“旺来”谐音,凤梨就成了春节的吉祥水果。节日期间人们相互拜年时,喜欢带一些橘子,进门送给主人,橘与“吉”谐音,象征大吉大利。
  放鞭炮是过春节的标志。这两年马来西亚政府宣布解禁燃放鞭炮,给每年欢庆农历新年的华人一个大喜讯。于是,从岁末除夕到大年初一,即使到了元宵节,大街小巷到处爆竹连声,此起彼伏。孩子们欢乐地争执着,谁放的爆竹最响亮,谁放的烟花最美丽;而这叽喳争论的童稚声,总被连绵不绝的鞭炮声所淹没。
  
  6、印度尼西亚过春节
  临近传统节日春节,印度尼西亚弥漫着浓郁的节日气氛。首都雅加达的商场超市挂满了大红灯笼和中国结,有些商场还搭起了贩卖中国传统腊肉干、应子梅等的临时摊位,红蜡烛、红年糕、各式各样的红色佩饰以及大红喜字令人目不暇接。
  在班芝兰一带的唐人街,造型各异的各类鞭炮品种齐全,年糕专卖店的货架上摆满了各类年糕,糖果店里的巧克力、蜜饯、开心果、瓜子、花生、山楂、梅子等一应俱全,红梅、金橘等印尼华人春节必备的装饰品销路也格外地好。
  除夕当天,人们要到庙堂进香祈祷,希望一年健康平安、万事如意。除夕夜,大多华人都会聚集在老人家里吃团圆饭,家中年长者接受儿孙们的拜年,老人则向晚辈发放红包,然后儿孙们与老人合影,之后是全家聚餐。直到深夜,晚辈们才告别老人,各自回家。
  印尼华人过春节的另一特色是公益色彩浓。各华社团体、宗亲会、互助会和庙堂组织献血、分发食品等社会公益活动,希望所有人都能过一个美满幸福的春节。

外国没有春节!

元旦是西方各国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无论是在大街小巷,还是在都市村庄,人们一见面就要互相祝福,共贺新春。
在英国,元旦除夕各家各户都要清扫厨房,以驱除恶魔,使来年顺利安康,幸福美满。有些地方,元旦这天如去素不相识的人家中作客,最好随身带上一块煤作为新年的礼物,祝福主人家新年炉火越烧越旺。
在意大利,元旦除夕,人们纷纷走上街头,燃放烟花爆竹,载歌载舞,以示庆贺。午夜,有些家庭将废弃的坛坛罐罐扔到门外,小孩子可以任意砸坏东西,以求送旧迎新。
在法国,元旦除夕最好不要有剩酒,剩酒表示来年不吉利。因此,不少人家在元旦除夕都喝个酷配大醉,凡是开了瓶的酒,都得喝个底朝天。
在希腊,元旦这一天选出漂亮女郎扮演天使,给小朋友们送去新年的礼物。
在葡萄牙,人们用斗牛来迎接新年。元旦的前后10天是斗牛的高潮,各主要城镇都有专门的比赛场地。
元旦除夕的盛宴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在柔和的音乐声中,人们频频举杯相互祝福。面对这种欢乐的场面,人们情趣盎然,妙语连珠。有时候,应邀的客人给“强行”带上用纸糊成的尖顶帽,让其手持铃挡,手舞足蹈,出尽洋相。新年的钟声响过后,欢乐的人群手拉着手唱起“美好的往日”的著名苏格兰民歌。在正规的元旦除夕晚宴上,西方人很注重服饰,男人通常穿起酉装和礼服,女人则穿上漂亮的长裙。然而,新年的化装舞会情形就不同了。在化装舞会上,人们打
扮得新颖和独特,让别人一时认不出来。在这种场合下,既无宾客,也无贵贱之分,一切都处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之中。在元旦除夕期间有些西方人既不到公共场所,也不参加盛宴和晚会,他们到教堂去举行辞旧岁迎新春。
尽管元旦并非宗教性节日,但是在除夕夜,各个教堂都要举行辞岁礼拜。
在美国,元旦的风俗来源于各种文化背景,因为美国是外来的移民为主的国家,除夕之夜,他们以各种形式淋漓尽致地表达出自己欢乐的心情。有的参加除夕盛宴,有的则涌向当地的公共广场参加公众的欢庆活动。除夕之夜最为壮观、最为热闹的公众欢庆场面是在纽约时代广场(TimeSquare)。纽约市民和外来游客欢聚在时代广场,人们伸长了脖子等待着广场上空即将出现的 Happy New Year灯光字样。新年赠送礼品的习俗在现今的美国社会里正在逐步消失,代之而起是赠送贺年片、贺年卡等等。
Open House(热情接待)的习俗是美国人元旦习俗的一大特色。他们敞开大门,让客人自由出人。Open House的始人是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1789年元旦,他打开自己住所的大门,接待来自各方的来客。18O0年,美国定都华盛顿后,每年元旦总统的住地——白宫都向公众敞开。


每个国家过春节的习俗
6. 印尼的春节习俗 印尼的春节共有五天,前四天是庆贺日,第五天是元旦节。他们的春节习俗包括打扫、放贺岁歌、采办年货等。女性们会请明星在手心上画图案,他们也会燃烟花炮竹,特色食品有冰糖葫芦。元旦清晨,人们会跨上漂亮的小包,洒红,寓意着新年的幸福和顺利。

各个国家的春节习俗
新加坡的华人主要来自福建和广东,因此新加坡的春节习俗与中国广东地区相似。例如,拜年时会带两只柑桔,因为广东话中“柑”与“金”同音,“桔”与“吉”同音,柑桔象征着财富和吉祥。4. 越南 越南古称安南,长期作为中国的附属国或直属领土,汉化程度较高,文化习俗与中国相似。越南有清明、端午、中秋、...

别的国家过春节有什么习俗\/
4. 在马来西亚,春节被称为农历新年,是马来西亚华人社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马来西亚华人会进行家庭团聚,吃年夜饭,放鞭炮,以及进行各种祭祀活动。5. 泰国的春节,称为宋干节(Songkran),是泰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会进行泼水节活动,以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吉祥。6. 在印尼,春节被称为农历新年,是...

其他国家过春节都有哪些习俗?
新加坡人在过年期间还有穿上红内裤的习俗,据说这样会带来好运。新加坡人认为6、8等是吉利数字,封红包时都跟这几个数字挂勾。而他们去亲友家拜年的习俗更惊人,通常我们去拜年,要带上一些糖果、果篮等礼物,但新加坡人拜年时很奇特,只要带两个桔子就行了。桔有“吉”之意,而在广东话中“柑”与“...

其他国家也过春节吗?他们除夕都有哪些习俗?
一些国家也庆祝春节。1. 朝鲜半岛:在朝鲜,新年第一天,家庭成员早起,穿上新衣。小辈向长辈行礼,祝福长辈健康长寿,并接受长辈的礼物和压岁钱。此外,向邻居和老师拜年也是重要的习俗,体现了朝鲜社会尊老爱幼和尊敬教师的传统美德。2. 柬埔寨:除夕夜,柬埔寨的华人和高棉人都会去寺庙烧香。柬埔寨的...

每个国家过春节的习俗
除夕夜里,越南人会有“采绿”的习俗,就是折下鲜嫩的树枝带回家放置,因绿和禄同音,有祝新的一年财运旺盛的意味;越南人春节期间也会祭祖拜年,分发红包,舞狮,欣赏戏剧等;越南人春节最主要的特色美食是年粽和糯米饼,年粽和中国粽子的食材一样但是是方形的,而且尺寸会大得多。4.新加坡 春节...

外国的春节习俗?
9. 英国——“元旦习俗”:英国人在元旦前一天,家家户户都必须做到瓶中有酒,橱中有肉。他们还流行新年“打井水”的风俗,认为第一个打水的人为幸福之人。10. 印度——“痛哭元旦”、“禁食元旦”:印度的元旦被认为是一个感叹岁月易逝、人生短暂的日子。有些地区的人们则以禁食一天一夜来迎接新...

各地节日风俗
1、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过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汉族、满族和朝鲜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差不多,全家团圆,人们吃年糕、水饺以及各种丰盛的饭菜、张灯结彩,燃放鞭炮,并互相祝福。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耍龙、游神、做年例,也有踩高跷、跑旱船。南方沿海一带岭南地区人们沿袭...

求问其他国家过春节都有哪些习俗?
印度:饿肚子 印度人在新年这天实行禁食,从凌晨直到午夜。过了午夜,各家才品尝准备好的饭菜,互相祝贺新年。法国:存酒喝光 法国人有一种迷信,认为除夕家中有剩酒,来年会交厄运。只有干干净净,才能迎来一年的好日子。因此,他们宁可喝得酩酊大醉,也要将家中的酒喝个精光。波兰:吃青菜 波兰少女在...

有哪些国家民族有过春节的传统,有哪些风俗与中国相同
1. 过春节的国家有中国、韩国、朝鲜、日本、越南、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近年来定为法定节日)、马来西亚,主要是亚洲国家过春节,剩下的就是生活在其他国家的华人自己过春节了。2. 朝鲜的贴窗花,享受美酒佳肴等风俗与中国有相似之处。韩国的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一年主要的节日有春节、清明节、...

乌达区15839088795: 世界上除中国以外还有哪些国家有欢度春节习俗?
卞凝安其: 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较深、华人众多的东南亚各国. 1、越南: 越南是少数几个使用农历的国家之一.春节是越南民间最大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法定休息时间最长的全...

乌达区15839088795: 世界上除了中国还有哪些国家有过春节的习俗?
卞凝安其: 新加坡■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清明节—公历4月初;端午节—农历5月初5;中元节—农历7月15;中秋节—农历8月15;冬至—公历12月22日左右.其他族群节日 ■ 开斋节—回历10月新月出现之时;大宝森节—泰米尔历的1、2月间;卫塞节—公历5月的月圆日;屠妖节—公历10、11月间;圣诞节—公历12月25日..其他有华人的地方几乎都有春节,但不作为法定节日,

乌达区15839088795: 除了中国,还有哪些国家过春节及习俗
卞凝安其: 除海外各国的“唐人街”每年过春节外,据不完全统计,亚洲地区约有9个国家将农历新年定为法定节假日. 属于汉文化圈的蒙古、朝鲜、韩国、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

乌达区15839088795: 各国有哪些风俗习惯迎接新年?
卞凝安其: "地中海"老兄:我一看是你的问题.我就来了兴趣.我们俩是老熟人了. 先说说新加坡... 一些家庭还在门上贴上春联,写上吉祥联语,祈求好运,年年丰收.春联的习俗据说...

乌达区15839088795: 除了我们国家,还有哪些国家和民族有过春节的习俗 -
卞凝安其: 韩国,新加坡

乌达区15839088795: 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过春节?都有哪些? -
卞凝安其: 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多个国家有过春节的习俗,主要是一些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东南亚国家,如越南、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这些国家都把春节列为了法定假日. 在越南,春节是最隆重的节日,也是国家法定休息时间最长的一个节...

乌达区15839088795: 外国人过春节有哪些习俗?有哪些与我国不同? -
卞凝安其: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因此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既然是国人最大的节日,当然就得迎接春节的到来,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

乌达区15839088795: 请介绍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过年的习俗是什么 -
卞凝安其: 德国的新年,庆祝时间前后有一周.这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摆上一棵枞树和可树,树叶间系满绢花,表示繁花如锦,春满人间.德国人在除夕午夜新年光临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钟声一响,他们就跳下椅子,并将一重物抛向椅背后,以示甩去祸患,跳入新年.孩子们组成乐队,穿上新衣服,拿着口琴和手风琴,列队在街上吹奏.成年人则手持彩旗,跟在后面呐喊唱歌,欢庆新年,德国的妇女在新年里要即兴表演家庭题材的喜剧小品.在德国的农村流传着一种过新年的风俗----“爬树比赛”,小伙子们顺着光秃秃的树比赛爬高,第一名被誉为“新年英雄”,以示步步高升.

乌达区15839088795: 各地过新年的风俗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个地域过新年的风俗,要真实
卞凝安其: 世界各国过新年习俗印度从每年10月31日起为新年共5天,第四天为元旦.新年第一天,谁也不许对人生气,更不准发脾气.印度有的地区,元旦早上,家家户户哭声不断...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