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有句诗"红颜薄命古今同 艳绝惊人出汉宫"这里说的明妃是不是就是王昭君?

作者&投稿:赤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红楼梦第六十四回赏析~

这一章的重点是黛玉的五首诗:“幽淑女悲题五美吟 浪荡子情遗九龙佩”中,黛玉这位幽淑女因“曾见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终身遭际令人可欣可羡可悲可叹者甚多。
一、《西施》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为什么首先选择西施呢。还是首先看看西施的故事吧。西施的故事都是耳熟能详:为了复国,远离故土,来到陌生的吴国充美人计的主角“美人”,成功后去向不明。而有关西施的传说中,东施是一个很尴尬的人。同样是青春年少,却因为容貌丑陋而遭人鄙视。更有甚者,为了追求美丽,不过学了一下西施走路,就被贻笑千年。但黛玉此诗中,却毫无嘲笑之意,反而满是羡慕之情,为何?其实很可能是因为黛玉想家。西施虽然倾国倾城,享尽荣华富贵,但却不得不远离故土,就像黛玉一样,虽然在贾府锦衣玉食,但毕竟不是自己家里,得处处小心。而东施不管怎样效颦,就是头发白了都还能在儿时的溪边浣纱,这点,正是寄人篱下的黛玉所羡慕的,也间接说明黛玉讨厌这种寄人篱下的生活吧。

二、《虞姬》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黥彭甘受他年醢,引剑何如楚帐中。

这首诗前两句描写了虞姬自尽前的场景。断肠人、乌骓悲鸣、夜风呼啸,虞姬满腹愁怨、幽恨地与项羽相对,最后引剑自尽,与心爱的人死别,真是一副令人肝肠寸断的画面。第三句,写了项羽的叛将黥布、彭越,黥布与彭越原是项羽部将,后来背叛项羽,投奔刘邦,刘邦成立汉朝后,疑心旧臣,黥布与彭越又再次造反,结果均未成功,最后被作成菹醢,传送九边。三、四句里黛玉了批评黥布、彭越反复无常的行为,赞扬了虞姬的忠贞与烈性。

这里黛玉是否是借此事表达了自己的爱情理想呢?试想,上首诗让黛玉想到家的可贵,自然也会让黛玉联想到自己现在的处境。素认宝玉是个知己,面对和宝玉这段感情,自然对将来是很不自信的,当真有困难来临时,黛玉该如何自处呢?这首诗应该说是表达了黛玉对爱情的忠贞。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三、《明妃》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薄命古今同。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

黛玉对爱情的态度自然是很明确的,但世间是否能够容忍这样一段感情的发展呢?就当时的环境来说,自然是不允许的,媒妁之言、父母之约的时代怎么能容忍这样一段感情自由发展呢?因此这时黛玉不免发出了无可奈何之叹,于是就有了第三首。即使是绝艳惊人,但还是摆脱不了命运的捉弄。明妃即是王昭君,入宫时,因为不肯贿赂画工毛延寿而被画的很丑,后来,匈奴前来和亲,昭君应征,汉元帝见到美艳的昭君,后悔不已,最后将毛延寿斩首了事。

黛玉在这首诗里,表达了对昭君的同情,以及其不公平待遇的愤慨。即使是绝艳惊人的明妃,其命运也操纵在一个小小画工手里。这首诗其实也表示了黛玉对自己命运不能自主的抗议。

四、《绿珠》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娇娆。都缘顽福前生造,更有同归慰寂寥。

绿珠是晋代的故事。她本是石崇的宠妾,被当朝权贵孙秀看上索要,石崇不给。孙秀怀恨,构陷石崇,绿珠跳楼自尽。

觉得命运不能自主的黛玉想起绿珠的故事觉得更加悲哀。石崇以富有出名,但仍然免不了“瓦砾明珠一例抛”的命运,贾府的命运又将如何呢,不能不使黛玉忧从中来。贾府的大厦一倾,黛玉又何处存身,与宝玉的爱情又将何去何从?可能在黛玉的想象中,与宝玉前世的缘分,即使今生难续,也会同归相伴,以慰寂廖。黛玉以绿珠故事感叹自己前景的暗淡和无奈,更有无言的控诉,一针见血地指出贾府的荣华不能长久。

不过,这首诗是否也暗示着黛玉将来的命运呢?因为诗文被宝玉传到外边,才名远扬,引起一些权贵的觊觎,导致宝黛分飞呢?

五、《红拂》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途穷。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

黛玉虽然只能在闺房之内写诗作词,但其思想却不仅仅只限于闺阁,红拂想必是黛玉最羡慕的一位女子。红拂是隋朝权臣杨素的侍女。当落魄的李靖出现在她面前,她当机立断,夜奔李靖,李靖最后成了唐朝的大将军。黛玉用“美人巨眼”、“女丈夫”等词对红拂大加赞美,并对红拂的行为表示出深深的激赏。从这里,可以看出黛玉性格的另一个层面,以这个故事想必说出了黛玉自己的理想,她也希望和红拂一样和自己喜欢的人逃离贾府这个尸居余气、令人窒息的环境。

其实这只是从黛玉写诗时候可能的一些想法进行了揣测,至于这几首诗是否暗示着红楼女儿的命运或者作者的一些隐喻,涉及太广,不敢妄加揣测。相信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心中的《红楼梦》……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这是王安石《明妃曲》中的惊句。

作者慑于权势,囿于观念,出于学派偏见,或由于时代、阶级的局限,对一些历史人物的评价,难免失之偏颇。后人权衡其一生的功过得失,提出异议,矫偏入正,是常有的事。象王荆公那样,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认为御用画匠毛延寿是“枉杀”,则是大胆而罕见的,其中有艺术的辩证法。

他从艺术上去翻该杀为“枉杀”的历史旧案,恐非否定毛延寿贪财毁容的史实。而是以此为话题,讽刺、批判封建帝王冷酷暴戾,缺乏常人之人情;高高在上,荒谬无知,形式主义地恪守陈规陋法。在此之前,有不少人以昭君出塞为题材,写成各种文学,记述了毛延寿贪财毁貌的事,但王安石一反俗儒之见,在他看来,“昭君出塞”对昭君是件不幸之中的幸事。因此说:“玉颜不是黄金少,爱把丹青错画人。”“毁容”乃是昭君所愿。即使毛延寿技艺很高,把昭君画得很美,但昭君也不会有更好的命运,她也可能象为汉武帝所宠幸的陈阿娇那样,最终也难以逃脱被荒淫无耻,喜新厌旧的统治者所抛弃的命运。所以,这首诗是认识上的深与艺术上的巧的统一,是熔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素养于一炉的佳作。王安石“意态由来画不成”的口实,不是属于杜撰。

【原文】: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虽能杀画工,於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

【翻译】汉宫中有一位绝代佳人,皇帝开始本不知道。(汉元帝时,天下美女被选入宫,都请画家画美人画像给皇上看,皇帝就凭图像的美丑选人。王昭君因为不肯贿赂画师,画像不美,未被选上。清代诗人吴雯写道:“不把黄金买画工,进身羞与自媒同。始知绝代佳人意,即有千秋国士风。”)一日要随使臣远嫁匈。(匈奴要求和亲,这是汉人的耻辱)才发现王昭君风华绝代,世上难寻,一旦失去了,恐怕再也不能找到能够相媲美的。即使杀了画工,又于事何补?(皇帝并非无所不能)近在咫尺的美丑尚不能辨,万里之外的“夷狄”情况何以判断?(切中时弊)除了和亲,大汉实在是别无他法了,可是昭君的绝世姿容难以自矜。(“夸”字的古今义,似乎只有“自矜”能解释通顺。)昭君离开时,泪流不止,泪洒花枝,连花都被感染了(只怕不是为皇帝流的吧?留恋故土,还是远嫁不毛?)匈奴之地日夜狂风不止,从此漂泊,不知何处是家。“自古佳人多命薄”,(又何止于此?)(欧阳修这诗因昭君的故事,而感慨世上那些漂亮出众的女人的命运大多薄命不好。此句和东坡的“自古佳人多命薄”意思一样。)

23月宝-兔

明 妃

绝 艳 惊 人 出 汉 宫 ,
红 颜 命 薄 古 今 同 ;
君 王 纵 使 轻 颜 色 ,
予 夺 权 何 畀 画 工 ?
【今译】

艳丽惊人的王昭君离开汉宫远嫁到了匈奴,(其实)年轻貌美的女子多是薄命人的(结局)古今都相同。(但)汉元帝即使不重视女子的美丽,却也不能把决定(宫女命运)的权力交给画工。

【赏析】

首先有两点要先跟大家说明一下:其一、这裏的“明妃”指的就是王昭君。王昭君原名王嫱,是汉元帝的宫女。晋朝时晋人为避晋文帝司马昭之讳,改称王明君,也称明妃。其二,这首诗是根据《西京杂记》的传说故事而写成的,据载:当时宫廷画师毛延寿为宫女画像,汉元帝按像召幸宫女。宫女们都争相贿赂毛延寿,惟王昭君拒不行贿。毛延寿就把她画得很丑,因而不为元帝召幸。后来被遣出塞,远嫁匈奴。颦 儿在诗中叹息明妃“红颜薄命”的同时,也寄托了自己深沈的感慨。

诗的前半首是对明妃遭遇的哀叹,对于“明妃”的遭遇,颦儿只能感叹“红颜薄命”的无力悲吟。而在诗的后半句,则用了一句反问的形式,这种感情是相当强烈,愤懑的。表明了黛玉在为明妃鸣不平之中,也流露出她同病相怜的同情。

据史书记载,昭君出塞,是王昭君为了民族的和谐而自请远嫁匈奴呼韩单于的。颦儿的这首诗,舍正史而就野史,把昭君“出汉宫”说成是命运注定的,这是黛玉借吟明妃的不幸,来抒发自己深沈的感慨。颦颦父母双亡,远离家乡,寄人篱下,尽管日常生活中处处小心,但内心中也饱受著理想和追求不能实现的沈重压抑,所以在已之不幸中为明妃哀叹“红颜薄命古今同”。但是她在诗中也表达了自己的不肯妥协,从她敢于直陈对“君王”的不是,表达了她不愿受人摆布,要求掌握自己命运的独立精神。

绝 艳 惊 人 出 汉 宫 ,
红 颜 命 薄 古 今 同 ;
君 王 纵 使 轻 颜 色 ,
予 夺 权 何 畀 画 工 ?
【今译】

艳丽惊人的王昭君离开汉宫远嫁到了匈奴,(其实)年轻貌美的女子多是薄命人的(结局)古今都相同。(但)汉元帝即使不重视女子的美丽,却也不能把决定(宫女命运)的权力交给画工。

【赏析】

首先有两点要先跟大家说明一下:其一、这裏的“明妃”指的就是王昭君。王昭君原名王嫱,是汉元帝的宫女。晋朝时晋人为避晋文帝司马昭之讳,改称王明君,也称明妃。其二,这首诗是根据《西京杂记》的传说故事而写成的,据载:当时宫廷画师毛延寿为宫女画像,汉元帝按像召幸宫女。宫女们都争相贿赂毛延寿,惟王昭君拒不行贿。毛延寿就把她画得很丑,因而不为元帝召幸。后来被遣出塞,远嫁匈奴。颦 儿在诗中叹息明妃“红颜薄命”的同时,也寄托了自己深沈的感慨。

诗的前半首是对明妃遭遇的哀叹,对于“明妃”的遭遇,颦儿只能感叹“红颜薄命”的无力悲吟。而在诗的后半句,则用了一句反问的形式,这种感情是相当强烈,愤懑的。表明了黛玉在为明妃鸣不平之中,也流露出她同病相怜的同情。

据史书记载,昭君出塞,是王昭君为了民族的和谐而自请远嫁匈奴呼韩单于的。颦儿的这首诗,舍正史而就野史,把昭君“出汉宫”说成是命运注定的,这是黛玉借吟明妃的不幸,来抒发自己深沈的感慨。颦颦父母双亡,远离家乡,寄人篱下,尽管日常生活中处处小心,但内心中也饱受著理想和追求不能实现的沈重压抑,所以在已之不幸中为明妃哀叹“红颜薄命古今同”。但是她在诗中也表达了自己的不肯妥协,从她敢于直陈对“君王”的不是,表达了她不愿受人摆布,要求掌握自己命运的独立精神。

是。王昭君原名王嫱,到了晋朝,为避晋太祖司马昭的讳,改称明君,史称“明妃”。

就是王昭君 ,王嫱

对头
就是她


红楼梦中袭人名字出自那个诗人的那句诗
出自陆游的《村居书喜》中的“花气袭人知骤暖”。1、诗歌原文 《村居书喜》陆游 红桥梅市晓山横,白塔樊江春水生。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坊场酒贱贫犹醉,原野泥深老亦耕。最喜先期官赋足,经年无吏叩柴荆。2、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

请问红楼梦里面有没有描写雨景的诗句?
水亭处处齐纨动,帘卷朱楼罢晚妆 冬夜即事 梅魂竹梦已三更,锦やむ衾睡未成. 松影一庭惟见鹤,梨花满地不闻莺. 女儿翠袖诗怀冷,公子金貂酒力轻. 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 食螃蟹咏 宝玉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 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却无肠. 脐间积冷馋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 原...

“粉坠百花洲,香残燕子楼。”这句诗出自哪儿?
出自《红楼梦》,原文是清代曹雪芹所作的一首词《唐多令·柳絮》。原文为:粉坠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毬。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译文:百花洲上柳絮像粉末随风飘落,燕子楼中杨花的芬香仍然残留...

评《红楼梦》之黛玉诗
这一联构思或受元代柯九思“蝶化人间梦,鸥寻海上盟”诗句的启发。 5.“睡去”句——意谓梦见归雁,依恋之心久久相随,直至它飞远看不见。 6.故故——屡屡,时时。 林黛玉[唐多令] 粉坠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逑。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拾谁收!嫁...

李商隐的《无题》诗
“星辰”与“风”,“画楼”与“桂堂”,暗示了诗人所经历的幸福时光和生活情景。 第二联表现对爱情的体验与理解。彩凤比翼双飞,是美满爱情生活的象征;犀牛角的中央有纹理贯通两端,故又称通犀,诗人以此比喻双方情感的相通,展现心灵的感应和情意的契合,虽然二人各在一方,但心却是息息相通,这二句诗中所包含的...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古诗原文意思赏析原文: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苹通:苹)

浪淘沙帘外五更风古诗翻译及赏析
”小别轻分,秦七尚感了无意绪,那死生异路,幽明永隔,除梦里有时相见,别无他法,然而“和梦也,新来不做。”则词人凄苦之情,又该怎样。这两句,实是一种不胜惋惜而又无限憎恨极其沉痛的呼唤。此中情意,在下面几句中,表达得更为深刻。词人醒后,抬眼望,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画楼”打入...

谁能帮我查着李白的诗。(要全文)
门有车马客行 丁都护歌 ( 都一作督 ) 上留田行 公无渡河 古风其七 秦女休行 ( 魏协律都尉左延年所作, 今拟 东海有勇妇 代关中有贤女 横江词其五 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烛照山水壁画歌 古风其一 钓滩 洛阳陌 桂殿秋 咏方广诗 题楼山石笋 句 秀华亭 赠韦秘书子春 古意 酬张司马赠墨 赋得白鹭鸶送宋少府...

求李商隐所有的诗!,谢谢!!
忆事怀人兼得句,翠衾归卧绣帘中。 88、 「岳阳楼」 欲为平生一散愁,洞庭湖上岳阳楼。 可怜万里堪乘兴,枉是蛟龙解覆舟。 89、 「寄成都高苗二从事」 家近红蕖曲水滨,全家罗袜起秋尘。 莫将越客千丝网,网得西施别赠人。 90、 「岳阳楼」 汉水方城带百蛮,四邻谁道乱周班。 如何一梦高唐雨,自此无心...

晏几道关于梦的诗句
远水来从楼下路,过尽流波,未得鱼中素.月细风尖垂柳渡,梦魂长在分襟处. 更多?wtp=tt 3.有关梦的诗句 1、《破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366303235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代: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东昌府区15065342502: 自古红颜多薄命是什么意思? -
凌庭欣洫: 意思是:自古以来,无数事例证明,美女的命运总是坎坷的,甚至是悲惨的. 出自: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四回《幽淑女悲题五美吟,浪荡子情遗九龙佩》《五美吟·明妃》. 原文:“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君王纵使轻颜色...

东昌府区15065342502: 自古红颜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 -
凌庭欣洫: “莫怨东风当自嗟”是红楼梦中林黛玉掣的花签上的诗句,这一句出自于宋代欧阳修《明妃曲.再和王介甫》一诗,原文是:“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过.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汉计城已拙,女色难自夸.明妃去是泪,洒向枝上花;狂风日暮起,漂泊落谁家?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 自嗟什么?自嗟不该父母双亡?自嗟不该寄身败落的贾家?自嗟不该恋着木石前盟?自嗟不该具有天下无二,世上无双的才貌?

东昌府区15065342502: 《红楼梦》中《葬花吟》释义详细一点 -
凌庭欣洫:[答案] 《葬花吟》写在黛玉因担心宝玉被贾政叫去受罚,特往怡红院探视,结果却吃了小丫头们的闭门羹 ,一径自想自伤,恰次... 后半部佚稿冲写黛玉之死的文字.如果这首诗中仅仅一般地以落花象征红颜薄命,那也用不着非待后文 不可;只有诗中所写...

东昌府区15065342502: 千红一哭万妍同悲是什么意思 -
凌庭欣洫: “千红一哭万妍同悲”化用了“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叹红颜薄命之意. 这句话出自《红楼梦》的第五回,内容是讲贾宝玉到宁国公府游玩,十分疲劳,于是在秦可卿的床上睡着了所梦见的.曹雪芹在此章节中写了他心中的四位女主角(宝钗、黛玉、湘云、妙玉)的结局. “千红一窟”是茶,谐音“千红一哭”,原料是“仙花灵叶上所带之宿露而烹”,意味着所有红楼女儿到最后都会哭泣. “万艳同杯”是酒,谐音“万艳同悲”,原料是“百花之蕤,万木之汁,加以麟髓凤乳酿成”,意味着所有红楼女儿到最后都会落入悲惨结局.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

东昌府区15065342502: “花落花飞花满天,魂销香断有谁怜”是谁的诗句? -
凌庭欣洫: 应该是花谢花飞花满天, 红消香断有谁怜?出自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女主角林黛玉所吟诵的一首古体诗叫做《葬花吟》.此诗通过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暗淡而凄清的画面,浓烈而忧伤的情调,展示了黛玉在冷酷现实...

东昌府区15065342502: 一朝幕残花渐逝,便是红颜老死是什么意思
凌庭欣洫: 见《红楼梦》“黛玉葬花”借物抒情,借残花比喻自己红颜薄命,很美的

东昌府区15065342502: 对《葬花吟》的理解对林黛玉在葬花时的心情理解,以及对其中一些句子的理解 -
凌庭欣洫:[答案] 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 如果这首诗中仅仅一般地以落花象征红颜薄命,那也用不着非待后文不可;只有诗中所写非泛泛之言,而大都与后来黛玉之死...

东昌府区15065342502: 葬花吟中哪句最经典 -
凌庭欣洫: 原文欣赏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着处.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

东昌府区15065342502: 怀金悼玉 是什么意思 -
凌庭欣洫: 怀,怀念.金,指佩带金锁的宝钗和佩带金麒麟的湘云,尤其指宝钗,有诗为证:金钗雪里埋.悼,悼念.玉,指黛玉和妙玉.尤其指黛玉,有诗为证:玉带林中挂.二金二玉都是喜欢宝玉的人,却同样值得怀悼,暗示了宝玉婚姻的悲剧及园内所有女子的命运悲剧.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情种?都只是为风花雪月的情深情浓.趁着这无可奈何、满怀悲伤的日子,寂寞孤单的时候,试着排遣难解的情怀.因为以上原因,才演出这怀念哀悼心中女子的《红楼梦》.

东昌府区15065342502: 宛转蛾眉马前死,红袖冷月葬花容什么意思 -
凌庭欣洫: 第一句是长恨歌里的句子,讲述的是杨玉环之死.第二段冷月葬花容出自红楼梦中的:冷月葬花魂. 就是叹年华似水,红颜易老,红颜薄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