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四岁让梨懂礼让,最终是因为什么才被杀的?

作者&投稿:勇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孔融让梨”的故事,我们是耳熟能详的。因为这个故事是选入教材的,说的是孔融四岁的时候,有人给孔融家里拿来了一筐梨。孔融的父亲让孩子们分吃。孔融先拿,但是他拿的时候,却选择了小的。他的父亲觉得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要拿小的。他说,因为他小,因此应该吃小的,大的应该给哥哥们吃。

这个故事对我们的孩子进行了很好的教育,也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因为这个故事讲到了一个最重要的核心价值观,就是“礼让”。


我们知道,人都是有贪欲的,这是人的本性。越是本真的人,越容易自私。尤其是小孩,由于受到的教育很少,因此,自私几乎是他们的天性。必须要受过礼仪教化以后,孩子才会懂得谦让。

从这个角度来说,孔融在很小的时候,就懂得谦让,这显然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古人才把孔融的故事,收进《三字经》里,教育一代又一代人。直到现在,仍然是对我们的孩子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教材。

但是,我们知道,《后汉书》记载,孔融最终是被曹操给杀死的。孔融之所以被曹操杀死,《后汉书》记载,是因为他说了一句话。他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父母对子女还说,算不得什么亲人,也不必对他们报什么恩。因为子女之所以产生,不过是因为父亲一次情欲的副产品而已。而母亲,也不过是装这个副产品的一个容器罢了。

因为孔融说了这句话,曹操认为孔融有损于“礼教”。古代是礼治社会,“礼教”当然是古代社会的头等大事。如果某人在古代做了有损于“礼教”的事情,自然是应该受到严厉处罚的。再加上孔融本身是孔子的后代。作为孔子的后代,自然是道德标杆,而他竟然做出有损于“礼教”的事情,所以必须得杀,因此,孔融就被曹操杀掉了。


孔融在四岁的时候,就因为懂得“礼让”,也就是维护“礼教”,被后世立为学习的榜样。但是他最终却因为违反“礼教”,而被曹操杀掉。这件事实在是太诡异了。那么,如果我们是老师,我们在课堂上教孩子的时候,怎么来给孩子们讲孔融这个结局的故事呢?或者说,就算我们装含糊不讲,如果有孩子问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又如何给孩子们解释呢?

当然了,我们知道,孔融被曹操杀害,是因为曹操想要篡夺汉朝的江山,因而在朝廷之中飞扬跋扈。孔融对曹操这种飞扬跋扈的行为很不满,因此多次出言讽刺曹操。

还有一次,曹操率大军亲征乌桓,孔融又说话讽刺他,说他穷兵黩武。后来曹操提倡禁酒,孔融又反对,又说话讽刺曹操。


几次三番,让曹操非常生气。但是因为孔融在当时非常有名,因此曹操也不敢轻易杀他。于是就悄悄派人收集孔融说过的话,在听到孔融说出“父母容器论”后,就以此为借口,把他给杀掉了。

曹操杀孔融,肯定是找的借口。但问题是,不管曹操是不是找的借口。这句话,确实是孔融说的。孔融说这句话,确实是有损于礼教的事情。那么他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孩子们如果问我们,我们又怎么解释呢?

关于这个问题,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这篇演讲稿中,专门谈过。鲁迅说,当时是处在政治高压时期,由于曹操想夺皇位,因此才实行政治高压。孔融当时是出于激愤,说了反话。意思是说,不守礼教的是曹操。孔融对曹操不满,但碍于政治高压,只能说这样的话来讽刺。


这话也对,从前面的讲述我们已经看出来了,孔融这个人,确实是喜欢讽刺人的。但是有两个问题鲁迅似乎没讲透。其一,孔融的“父母容器论”,怎么就在讽刺曹操呢?曹操诚然对汉献帝不忠,但他没有对父母不孝啊。其二,当时确实政治高压,但是孔融向来说话没遮没拦,根本不把曹操放在眼里,他用得着这样委屈婉转地说么?

因此,鲁迅的解释并不完美。我认为,孔融之所以那样说,还是因为孔融说话做事都不严谨。他在当北海相的时候,治理无方,又不团结人,因此把北海搞得一塌糊涂。后来袁谭打过来的时候,他又不会守城。对方箭如雨下,他还在那儿看书,装风度,最后又自己逃跑,把妻儿老小都丢了。

总之,孔融虽然小时候很“礼让”,但因为没有学到真本事,因此于国家无益。再加上说话不检点,要表现自己言谈举止非同凡响,因此最终把自己给害了。

所以,我认为给孩子讲的时候,还是要一分为二。孔融小时候很早慧。但是后来他不思进取,又不检点,才会落得这样的下场。我们也正好借此,给孩子们一些警示。



长大后的孔融几次三番出言不逊顶撞曹操,让曹操对于他的言行很是不悦,后来找借口以不礼之罪把他杀了。

孔融是孔子的第20世孙,流淌着孔家的血液,他是曹操的部下,后来德高望重,因言语激烈,与曹操政治见解不同,社会矛盾所致,惹怒了曹操,最终被曹操杀了。

因为他为人高调,而且经常和曹操观点不同时,还顶撞曹操,最终得罪了曹操,后被处死。

孔融让梨仅仅也就是一个小小的人情世故而已,最终被杀还是因为口无遮拦得罪了曹操,而且曹操还是忍了他许久的。这纯属作死


融四岁,能让梨,香九龄,能温席,融指什么?香指什么?
融是指孔融,香是指黄香。融四岁,能让梨;香九龄,能温席出自《三字经》。“融四岁,能让梨”,指孔融小时候就知道把大个的梨给哥哥吃的故事,教育小孩要懂得遵守公序良俗。“香九龄,能温席”意思是黄香九岁的时候,就知道孝敬父母。讲的是我国古代“黄香温席”的故事。孔融让梨的故事最早应见...

《孔融让梨》原文是什么?
3、《三字经》里有“融四岁,能让梨”的故事。说的是生于东汉末年的孔融,性情宽厚容上,他四岁的时候,就懂得礼让兄长的道理。4、孔融让梨成为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道德教育故事,教育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而在西方的教育体系中,西方学者进行了实验后认为,孔融让梨不符合他们对学龄前...

孔融让梨的原文和翻译
孔融让梨的原文和翻译如下:孔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融独择小者,父问故,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翻译为白话孔融四岁的时候,和自己的兄弟一起吃梨,孔融自己拿了小的,父亲问他为什么拿小的,孔融说小孩子食量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孔融让梨,《三字经》中有“融四岁,能让梨”,指孔...

融四岁能让梨、香九龄,能温席中“融”指的是什么?“香”指的是什么...
1、出自《三字经》,讲述了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母,这就是“黄香温席”的故事,孔融四岁时就知道礼让兄长,这就是“孔融让梨”的故事,而像这样的故事之所以传育千百年,也正是因为它所提倡的孝道和悌道。2、香九龄,这里头这个香就是黄香,是一个人名,黄香,字文强,是东汉江夏安陆人,哪里...

融四岁,能让梨,香九龄,能温席,融指什么?香指什么?
《三字经》中的“融四岁,能让梨”和“香九龄,能温席”描绘了两个幼时便展现出高尚品德的孩子——孔融和黄香。孔融,孔子的二十世孙,年仅四岁便懂得谦让,即使面对一篮梨子,他也懂得将大的让给哥哥,体现了尊敬兄长的美德。黄香的故事则发生在东汉,九岁时他以稚嫩的肩膀展现出孝顺父母的行动,...

融四岁能让梨是什么意思?
字面意思解释就是,孔融四岁,就知道把大梨让给哥哥。这有个故事就叫孔融让梨。就是说孔融很有兄友弟恭的优良品质,兄弟几人一起吃梨,大家都想要大梨,孔融却主动选择小梨,把大梨让给哥哥

孔融让梨典故
孔融让梨解释 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道德教育故事,是中国古代东汉末文学家孔融的真实故事,教育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即出于此。 孔融让梨造句 1、《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它讲的是孔融按照长幼顺序分梨,而自己却挑选最小的。 2、希望你如孔融让梨般知礼,有...

孔融让梨的故事原文
“孔融让梨” 是中国古代东汉末文学家孔融的真实故事,教育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即出于此. 孔融让梨新解 “孔融让梨”的故事本是教育中国的孩子们要学会谦虚礼让,但是教科书里却省去了后面部分,所以人们一直认为孔融是一个很懂事的好孩子,其实不然.当初孔融把大的梨子给了...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是什么意...
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融四岁 能让梨 悌于长 宜先知的意思...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译文】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结交益友,学习学习待人、处事、应对、进退的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译文】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孝顺父母是儿女应该做到的。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译文】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

临潭县15635188218: 孔融为什么让梨? -
丰寒欣路: 1.不用置疑,大梨都是烂的,只有小梨还好一些. 2.大梨上有许多虫眼,有的还有虫子在虫眼处探头探脑. 3.孔融清楚的知道,家里的人都对他非常溺爱,他若将大梨给他们,它们肯定不吃,最后还不是他孔融的?! 4.爸妈说必须先吃完一个梨后...

临潭县15635188218: 孔融为什么要让梨 -
丰寒欣路: 孔融为什么要让梨?~~~~ 孔融4岁时,家里买了一些梨,他将大梨让给别人,自己却挑小梨吃,他为什么要让梨呢?让我们来做一些假设吧! 1.不用置疑,大梨都是烂的,只有小梨还好一些. 2.大梨上有许多虫眼,有的还有虫子在虫眼处探头探...

临潭县15635188218: 为什么孔融要让梨
丰寒欣路: 大家一说起孔融,都对他赞不绝口,认为他是个好孩子.其实,孔融是一个很调皮的小孩.至于他为什么会让梨嘛,那就请听我对孔融让梨的说法吧. 一、大的梨都烂了,只有小的梨没烂.孔融才不吃烂的梨,他又不那么傻,嘻嘻. 二、孔融天生就...

临潭县15635188218: 孔融让梨里的父亲为什么夸奖孔融? -
丰寒欣路:[答案] 一天,我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尊老爱幼—孔融让梨》这故事,主要讲的是在春秋鲁国,一位名叫孔融的四岁小孩非常懂事、聪明.一次母亲端上一盘梨子来,叫孔融先拿.而孔融拿了个最小的,父亲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孔融说:“哥哥比我大,...

临潭县15635188218: 融4岁能让梨的故事是 -
丰寒欣路: 孔融让梨的故事 一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给孔融兄弟们吃.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 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

临潭县15635188218: 孔融让梨的理由是什么 -
丰寒欣路: 谦让,融四岁,能让梨”,这件小 事流传百世,小孔融被后人奉为 小孩子学习的楷模. 孔融让梨的故事最早应见《世说新语笺疏》: 续汉书曰:“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也.高祖父尚,钜鹿太守.父宙,泰山都尉.”融别传曰: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人问其故.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 《后汉书·孔融传》李贤注“《融家传》曰:'年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

临潭县15635188218: 有关谦让的名人小故事,谁能提供5,6个,40字左右 -
丰寒欣路:[答案] 1.孔融让梨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

临潭县15635188218: 古今礼让小故事短的 -
丰寒欣路:[答案] 孔融让梨 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

临潭县15635188218: 孔融让梨的故事 -
丰寒欣路: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疲乏:...

临潭县15635188218: 孔融让梨恐怖真相孔融让梨背后真正原因 -
丰寒欣路: 说起古代小时候就十分出名的神童大家肯定都会想到司马光,孔融这些人了.毕竟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都是小时候做出的事.但是你却不知道这背后有着让人十分恐怖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