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的墓在哪里?为何没人盗?

作者&投稿:裴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姜子牙的墓葬在哪里?为什么几千来年无人敢盗?~

直到现在人们也并不知道墓葬的准确位置,而姜子牙墓葬之所以没有盗墓贼敢盗取主要是三个原因造成的。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姜子牙的形象非常的神圣,这一定程度上也阻止了盗墓贼想要盗取他墓葬的想法。因为在神话故事当中大家都对姜子牙进行了一定的神化处理,现如今也有很多人认可姜子牙,并且表示姜子牙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值得人们尊敬。
第1个原因就是并没有太多的史书记载姜子牙墓葬的位置。由于姜子牙距今年代已经非常久远,并且在历史资料当中很少有记载他生前事迹的一些记录。即使在一些史书上有关于姜子牙事迹的记录,但是也没有明确表明姜子牙墓葬的准确位置。所以自从姜子牙死后,他埋葬的地点一直就是一个谜题,直到现在盗墓者也找不到姜子牙的陵墓。由于没有一个明确的地点,所以盗墓贼也放弃了想要盗取姜子牙墓葬的想法。
第2个原因就是姜子牙的墓葬当中没有太多的陪葬品。在当时那个封建社会,百姓都受到了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有很多人在死亡之前都会把很多金银财宝作为自己的陪葬品,也就是因为这一规矩,所以才让很多盗墓贼看到如何能够快速发家致富的方法。但是姜子牙则不一样,姜子牙本身就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据说他在死后墓葬中并没有太多的陪葬品。所以当盗墓者知道这个事情之后就放弃了,想要盗取姜子牙墓葬的想法。
第3个原因就是姜子牙形象的神化。要知道在神话故事当中对姜子牙的评价是非常的高的并且姜子牙可以说是受到了很多人的尊重,就是因为这种神化处理,让有一些盗墓者并不敢盗取他的墓葬。

我们都知道盗墓是古代人积累财富的一个重要渠道,历朝历代的君王,有名的人都说盗墓传说。可是姜子牙的墓却一直没有说法,其原因是姜子牙所处的时期还不流行厚葬之风,从汉朝后才开始盛行。第二点就是人们很敬重姜子牙,他在古代就像神一样的人物。而且在封神演义中,姜子牙最后位列仙班,因此很多人认为他没有墓。
一、姜子牙的间谍身份历史中关于姜子牙的传说有很多种,例如姜子牙的前半生一直生活的潦倒困苦,后来因为一身才华被人招做上门女婿。之后又因为不擅长经营,导致生意不好被妻子赶出家门。四处漂泊的姜子牙给人卖过饭,开过餐馆,杀猪等活,走过好几个国家。等他年纪大了的时候,被周国姬昌召回去,并认他做老师。于是有很多人认为姜子牙是周朝的间谍,常年游历各国收集有效的情报。
二、姜子牙灭商姜子牙后期回到周国,尽心尽力的辅佐姬昌。他还劝诫姬昌跟纣王修缮关系,去麻痹纣王。同时对外他联系各国团结,招兵买马,先后攻占商朝多处统治地区。后来,纣王决定攻打东夷,姜子牙多年游历的经验看出东夷的实力仅次于周朝,如果东夷能跟周朝联手对抗纣王,必然可以重击纣王。果不其然,在之后的牧野之战,商朝全军覆没,纣王也自焚而亡。可以说周朝可以取得胜利得益于姜子牙的出谋划策。
三、封神演义中的姜子牙现代的我们对姜子牙更多的了解是来自于封神演义中的很多传奇色彩描述,书中将姜子牙神化,而姜子牙得形象也更加深入人心。所以很多人都认为他是神话人物,历史中并不存在。而古代人是最敬重这类人物,自然不会想打他墓地的注意。

姜子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无所不知、无人不晓的神人了,最有名的一个关于姜子牙的典故就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因为姜子牙钓鱼用的是直钩,而且还没有鱼饵,另外姜子牙钓鱼也不是真的要钓鱼,而是想借此机会认识周文王姬昌,要知道这个时候的姜子牙都已经80岁了,还一事无所,姜子牙就想通过钓鱼认识周族的首领姬昌,希望自己有所发展。

果然这个机会来了,姜子牙遇到了姬昌,并在此之后辅佐周文王和周武王两代首领,成功地帮助了周族打败商族,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周朝,姜子牙也被封为齐国诸侯,姜子牙就是后来春秋时期齐国的祖先,据说姜子牙活了140岁,这个年龄真是不敢想像,据说上古时期的人活得超长,比如黄帝活了119岁,周文王姬昌也活了97岁。

姜子牙

姜子牙因为杰出的军事才能、独特的谋略能力以及全面的综合能力,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兵家鼻祖和百家宗师,姜子牙一直活到了周康王六年,一生辅佐过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四位君主,最后在西周京城镐京去世,也就是今天的西安市附近,姜子牙去世之后,关于他的墓地位置有4种说法:

1、丰京太公墓

这种说法来自《礼记·檀弓》这本书的记载,这本书是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撰的一本先秦时期礼制的书籍,成书于汉代,书中记载了这样的话:

姜太公钓鱼

太公封于营丘,比及五世,皆反葬于周。

意思是说姜太公的封地在营丘,营丘是古地名,在今天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东北,但是姜太公本人以及他的后世五代人都没有到封地就任,而是安葬在周朝墓地。周朝墓地在哪里?就在当时西周都城丰京,但这里只说安葬在丰京,丰京那么大,到底在哪里了?并不详细。

2、咸阳太公墓

根据清朝时期官修的地理总志《大清一统志 西安府 古迹》这本书的记载,是说姜子牙的墓地在咸阳县东北。不过这种说法应该不太准确了,清朝离姜子牙生活的时期都有两千七百多年,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看春秋时期一样,毕竟时间太长了,只是一种记载而已,没有准确证据。

周文王陵

另外还有一本由明朝嘉靖年间陕西巡抚赵廷瑞以及相关学者编写的一部地方志,也有关于姜子牙墓地的记载,是这样记载的:

《陕西通志》:咸阳之北,毕原之上,周文王、武王之陵在焉,而周公、太公之墓亦在。

这本书上说姜子牙的墓地在咸阳县的北边,一个叫毕原的地方,周文王、周武王以及周公的墓地都在这里,但是根据清朝陕西巡抚毕沅手书“周文王陵”石碑这个事情来说,周文王陵应该在咸阳市以北5公里的周陵乡崔家村,毕原是不是周陵乡崔家村,还是有疑问的,再就是至今在当地也没有发现姜子牙的陵墓,也没有出土相关文物。

周王陵

3、镐京太公墓

这种说法来自晋朝时期的一本道教书籍《抱朴子》的记载,书中说:姜公封于齐,卒年百余岁,葬镐京,陪文王之墓。

这里是说姜子牙的墓地在镐京周文王墓地旁边,镐京和丰京都是西周早年的都城,两个地方相距并不远,镐京在今西安市长安区西北,而丰京在陕西长安西南沣河以西,都曾经作为西周的都城,虽然有记载,但同样没有具体的地址。

4、河南卫辉姜太公墓

根据地方志《卫辉市志 文物》这本书的记载,在今河南省卫辉市城西太公镇吕村的黄土岗上有一座墓地,墓前还有一块石碑,上面刻字为“周姜太公茔葬处”,这块石碑为清朝康熙年间卫辉知府所立,同样是清朝人立的石碑,时间比较久远,也不大说得清。

卫辉姜子牙石碑

虽然姜子牙是河南省卫辉市人,但其安葬在卫辉市的可能性不大,一是因为姜子牙有封地,也就是春秋时期的齐国,现山东淄博附近,如果姜子牙在封地就任,一般情况下就会在封地安葬,不可能人去世之后,还要千里迢迢回到家乡安葬,不现实。

另一个原因是如果姜子牙没有在封地安葬的话,那他应该就安葬在西周都城附近,和周文王与周武王等安葬在一起,毕竟姜子牙对周朝的影响力相当大,又是开国功臣,同时又有不少书籍记载了姜子牙安葬在西周的丰京和镐京。

实际上周朝的墓葬制度是不封不树,意思就是既没有封土堆,也没有种植树木为标志,这种安葬方法你是绝对找不到墓地的准确位置的,因为墓地看上去就和普通的平地没啥区别,没有任何标志,如果是这样,那姜子牙的墓地是根本不可能找得到的,毕竟地方太大了,就算是知道姜子牙安葬在丰京和镐京地区,也就是今天的陕西省西安附近,这也是很大一块范围,没有准确的信息根本就找不到姜子牙的墓地。

姜子牙衣冠冢

但是根据已有的资料来看,姜子牙最有可能的墓地就是在丰京和镐京地区,因为这也是书籍中记载最多的地区,同时西周分封确实有不回封就任的情况,姜子牙也有可能没有回到封地,直到五代子孙后才迁到封地,这就是春秋时期的姜齐国,后来被田齐所取代。

为什么没人来盗取姜子牙的墓地?

很简单,因为没有人知道姜子牙的墓地在哪里,再加上时间太长了,周朝初期实行的又是不树不封的传统,所以姜子牙的墓地是根本没有可能被发现,不知道在哪里,也就没人能盗墓了。




姜子牙的墓在哪是现在的那
姜子牙的墓在镐京,是现在的陕西西安。姜子牙,亦作姜尚,中国著名历史人物,商末周初人,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别号飞熊,因其先祖辅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于吕,故以吕为氏,也称吕尚。相传姜子牙72岁时在渭水之滨的磻溪垂钓,遇到了求贤若渴的周文王,被封为“太师”,称...

姜子牙活139岁是真的吗 姜子牙墓在哪
传说活是139岁(不是信史),墓在河南省卫辉市西北十二公里处。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中国著名历史人物,商朝末年人。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别号飞熊。其先祖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从其封姓,故以吕为氏。姜子牙是齐国的缔造...

姜子牙的真名是什么
1、姜子牙的真名是姜尚。2、人物简介 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别号飞熊。商朝末年人。姜子牙后辅佐了西周王,称“太公望”,俗称太公。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为“太师”(武官名),被尊为“师尚父”。姜子牙是齐国的缔造者,...

新乡姜太公吕尚墓是真是假?
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河南通志》载:吕尚墓,在府城(即卫辉府,今日卫辉市)西北太公泉,尚昔避纣居东海之滨,后徒渭滨,封国于齐,还葬于此。公元前1210年农历八月初三,姜太公诞生于卫辉市太公镇吕村。姜太公亦称吕太公,名尚,字子牙,号飞熊。姜太公故里,位于河南省新乡卫辉市西北十二公里处。

姜子牙墓在什么地方
《卫辉市志·文物》记载,在卫辉城西太公镇吕村西一公里的黄土岗上,墓前有“周姜太公茔葬处”碑,为清康熙年间卫辉知府立。据《河南通志》记载:“在府城西北太公泉,尚昔避纣居东海之滨,后徙渭滨,封国于齐,还葬于此。”吕村,为姜太公故里,因故里在汲,墓可作进一步考证。3. 太公衣冠冢...

姜子牙真实历史(历史上真实的姜子牙活了139岁)
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名尚,字子牙,号飞熊,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统军大将,被后世誉为中国兵家之鼻祖。姜子牙在72岁时,被求贤若渴的周文王拜为“太师”,所以他也被称为姜太公,后又被周武王尊为“师尚父” 。姜子牙即辅佐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又亲手缔造了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同...

历史上有姜子牙这个人吗?他的墓在什么地方?
应该有这个人,毕竟史书上有记载。姜尚,名望,吕氏,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在《史记》中:武王即位,以太公望为太师 他的墓早已经灰飞烟灭了。

高尔俨关于其墓碑
1975年5月,在静海县子牙公社宗保村北不远处,发掘出一座规模庞大的墓地,据石碑碑文记载,此处即历史上高家坟的所在地。经过细致的清理和挖掘,墓葬类型分为三种:一是船蓬顶砖券墓,这类墓葬通常为合葬形式;二是白灰捶顶墓,部分墓葬甚至有多层套棺的设计;三是土圹竖穴墓,独具特色。特别值得注意...

姜子牙的坟墓为何如此简陋?
卫辉府现在已经易名卫辉市,该市在黄河以东,而姜子牙的墓,就在卫辉市的太公泉,这座墓非常简陋,高有两米,荒草丛生,墓前根本就没有路,想到姜子牙的坟地,必须要从墓后绕过来。姜子牙被简单地埋葬后,可是周王觉得姜子牙的功劳太大,简葬对姜子牙有些不公平,便亲命大臣,领着两万工匠,前来给...

高尔俨的后世纪念
1975年5月,在静海县子牙公社宗保村北数百米处发现几百座晚期墓葬,通过石碑碑文得知,此墓地即文献记载的高家坟,经清理、发掘,墓葬形式有三种:一为船蓬顶砖券墓,此种形式多为合葬墓;二为白灰捶顶墓,有的有多层套棺;三为土圹竖穴墓。由于高尔俨病故后,顺治皇帝钦赐祭葬,故其墓葬独立于高...

林芝县15956904739: 姜子牙墓在什么地方 -
潜琴卡尔: 1、各地都出现了姜太公墓,如丰京、咸阳、卫辉等地,古书《大清一统志·西安府·古迹》、《礼记·檀弓》等也曾有记载,具体位置尚存争议.2、卫辉姜太公墓:河南卫辉市太公镇太公泉村西南1公里处的荒坡上,有太公墓.墓封土高2米,...

林芝县15956904739: 姜子牙的墓在哪?是现在的那? -
潜琴卡尔: 卫辉市太公泉镇吕村西北地的山岗上有封土高大的姜太公墓,墓前矗立有墓碑,是清朝康熙二十年卫辉知府加伍仲春所立,上刻:“周姜太公茔葬处.” 卫辉是姜太公的故里和墓葬地

林芝县15956904739: 广东陆丰碣石镇有一个村为什么有姜子牙的墓地 -
潜琴卡尔: 我只知道开上金厢的那条路,乌坎闸那里有个姜太公庙,不是墓地,是一个碑文.凡事靠海的为生的地方要么就有南海观音要么有妈祖,或者姜太公,鱼自动上钩,愿者上钩嘛!老妈说了拜姜太公,出海平安,收获多.

林芝县15956904739: 姜子牙受神鸟启示 -
潜琴卡尔: 姜子牙只会直钩钓鱼,其他事一件也不会,所以十分穷困.而他的老婆实在无法跟著过苦日子,就想毒死他另嫁他人. 这天姜子牙钓鱼又两手空空回到家中,老婆说:「你饿了罢,我给你烧好了肉,你吃吧!」姜子牙确实饿了,就伸手去抓肉,...

林芝县15956904739: 临淄姜子牙墓陪葬的有谁 -
潜琴卡尔: 姜太公死后埋葬姜太公的地方,各地都出现了姜太公墓,如丰京、咸阳、卫辉等地,古书《大清一统志·西安府·古迹》、《礼记·檀弓》等也曾有记载,具体位置尚存争议.姜子牙买在哪都不知道,哪来陪葬一说?就算有陪葬,你连他墓都不知道在哪谁知道陪葬的是谁?奴隶的名字别说现代人不知道,当时埋的人都不知道.姜子牙的墓很多地方都有谁知道哪个是真的.临淄那个肯定假的

林芝县15956904739: 被传说神话的姜子牙,历史上的真面目是什么样的? -
潜琴卡尔: 姜子牙自从碰到了周文王,那个木脑瓜忽然如有神助似的开了大窍,以前连种田都不会的他,竟然帮助周文王建立了周朝.在《封神演义》中,毫无疑问姜子牙算是主角的了,但是他性格极为不丰满,像个忠厚愚笨的老学究.论能力,姜子牙...

林芝县15956904739: 历史上真的有姜子牙吗?
潜琴卡尔: 姜子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位著名人物,同时他在道教和民间的地位也较高.他出身贵族家庭,祖先的封地叫吕,所以他又被称为吕尚.姜子牙生于山东省的沿海地区,自...

林芝县15956904739: 谁知道姜太公在此用什么纸写,贴在哪好?我想自己写,放在桌子上行不行?有没有作用? -
潜琴卡尔:[答案] 这个传统上应该是贴在房梁上的,用朱砂在黄表纸上写“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住公寓的话不如贴窗户附近,冲外.

林芝县15956904739: "不为金鳞设,只钓王与侯"的上一句是什么?
潜琴卡尔: 上一句是是“宁在直中取,不在曲中求.”这个是《封神演义》中的一个典故:周文王见姜子牙在渭水河边用直钩钓鱼,有些不解,就问姜子牙为什么这样做,姜子牙就说了这四句.大意是:我做事宁可直着来(连鱼钩也是直的),也绝不拐弯抹角去做事.我的鱼饵不是为那些金贵的鱼准备的,只等那些王侯将相(后来钓得西伯侯姬昌)前来上钩. 这也正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典故的由来.

林芝县15956904739: 只在直中取,不在曲中求的含义? -
潜琴卡尔:[答案] 这是封神演义中的一个典故,周文王见姜子牙在渭水河边直钩钓鱼,有些不解,问姜子牙为什么这样做,姜子牙说了这样的一句话"宁可直中取,不向曲中求.",意思就是"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凡行事堂堂正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