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圆明园被毁的论文

作者&投稿:秦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写一篇圆明园被毁是谁的责任议论文100字~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化成了灰烬。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现在看到的只是残恒断壁。它是我国近代一段屈辱历史的见证。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阐述作者的立场和观点的一种文体。这类文章或从正面提出某种见解、主张,或是驳斥别人的观点。新闻报刊中的评论、杂文、说法或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感受等,都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这类文章或从正面提出某种见解、主张,或是驳斥别人的观点。杂文、说法或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感受等,都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它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阎崇年的,权威!
上一讲我讲了咸丰帝的11年在位的三个错误,就是错、错、错,错坐了皇帝宝座,错逃了皇都北京,错定了顾命大臣,咸丰皇帝的错误导致了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圆明园惨遭焚劫。下面我讲三个题目,就是圆明园的兴建、价值和焚毁。

现在讲第一个问题圆明园的兴建,大家知道满族皇帝迁都北京之后,对北京的人文、地理、民族、气候诸方面的条件,很不适应,多尔衮说过,说:“北京春秋冬三季犹可居止,至于夏月,溽暑难堪”。就说北京这个气候,春天、秋天、冬天还可以,夏天就是太热,因为满族皇帝在关外,他冬天不怕冷,北京夏天那么热,他受不了,所以,多尔衮决定在塞外修喀拉城,为了避暑和游猎,清朝皇帝迁都北京为了春秋游猎,夏季避暑,所以在北京及京畿地区大修皇家园林。康熙朝修畅春园、避暑山庄和木兰围场,雍正乾隆朝修畅春园、就是后来的颐和园,和圆明园,圆明园包括三个园子,就是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后改名叫绮春园。圆明园始建是在康熙48年,就是1709年,康熙把原来明朝皇亲国戚的一个废的园子,赐给了雍亲王。名字是康熙御定的,叫“圆明”。康熙死了之后,康熙经常在那个畅春园,主要是皇太后居住。所以雍正,就长期居住在圆明园,从雍正朝开始,大规模地兴建圆明园,圆明园位置在北京西北郊,颐和园和今清华大学之间。周围二十华里,圆明三园规模最大的是圆明园。圆明园大宫门、二宫门,再往里就是正大光明殿,正大光明殿的外面有内务府、宗人府、军机处、内阁、六部、督察院、理藩院等等办公的场所,归置上相当于皇宫。正大光明殿是圆明园的主要的宫殿,相当于故宫的太和殿和乾清宫,皇帝在正大光明殿朝会和听政。每年正月十五皇帝在正大光明殿接见王公大臣,接见外藩蒙古的王公,还接见回部等首领。正大光明殿的旁边有一个重要的殿宇,叫“勤政亲贤殿”,简称“勤政殿”。这个殿宇很重要,殿有一个匾额,雍正的手书,三个字,“为君难”。乾隆皇帝对他父亲这三个字,“为君难”做了新的解释,乾隆说,说“为君难,为臣不易”,就是做了皇帝难,做大臣也不容易,乾隆还阐发创业跟守城的关系,乾隆说,“创拨乱之业,其功既难,守已成之基,其道不易”。就是守成难,创业难,两个哪个最难?有人强调是创业难,有人强调是守成难,乾隆的意思创业难,守成也难。清朝皇帝在这个殿宇做什么事情呢?文献记载三句话,叫“披览奏章,召对臣工,亭午始退”,意思就在这里批阅大臣的奏章,接见大臣议商国事,“亭午始退”,就到中午才开始退朝,所以就叫勤政亲贤殿,就突出了两个意思,第一是要勤政,不要怠政,第二要亲贤臣,不要亲小人。

圆明园总共有48个景区,重要的景区一个叫做“山高水长”,“山高水长”前面一片开阔地。每年正月十五前后皇帝在这里会见皇子、王公大臣、蒙古王公等等。正月十五的晚上是元宵节,山高水长殿的前头,竖了一个灯座,这个灯高六丈有余,大约有二十多米高,挂满了灯笼,整个殿前一片光明,在这里较射比武,耍龙舞狮表演马术还有其它杂技。档案上有一记载,有一次乾隆在这里过正月十五,一共放了大小炮竹是994个。还有一个重要的殿叫“万方安和”,“万”就是万字的“万”,就是这个殿的形状像一个“万”字,这个殿在水里面,地基完全打在水里面,上面盖一个万字形的殿,四面八方都是水,这在中国建筑史上惟独一例。它前面没有,它后面也没有。雍正在这里接见臣工,商讨国事,也在这里观赏湖中的游鱼。再有就是同乐园,就是圆明园里头的戏园,这个戏园很重要。每年正月十五前后,皇帝在这里听戏,请皇子、公主、后宫的妃嫔,王公贵族一部分朝廷的大臣,连演十天大戏,康乾盛世的时候,特别是乾隆的时候,这里体现出了一片歌舞升平,再有就是福海,福海的面积很大。圆明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水面宽,水中有岛,岛中有建筑,建筑方面有园林,水,建筑,园林景观糅合在一起,福海的中间有个叫做蓬岛瑶台,就仿造李思训的那个意境建造了一个天上人间。后来清朝皇帝特别是乾隆时候,觉得圆明园规模还不够,又往东北方向扩展,就是长春园。乾隆到南方,六次下江南,他下令一些匠师把江南的名胜描绘成图,在圆明园里面仿造,也在长春园里头仿造。长春园建筑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西洋楼。这是其它园林没有,乾隆皇帝要朗世宁、王士诚等等来进行设计。按照欧洲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建筑特点,在圆明园里面,就是在圆明园里面的长春园设计成西洋楼。这个西洋楼的特点,它是一个东西走向,是一个“丁”字形,南北东西一组建筑,长春园的建筑,南边这组叫谐奇趣,北面那组叫万花阵,中间靠西是储水楼,靠东叫养雀笼,养雀笼以东依次是方外观,海晏堂,远瀛观,线法山和方河,整个西洋楼的建筑重点有这么九处,譬如说远瀛观是整个建筑的中心,它是南北向,北边是远瀛观,就是人造喷池,南面是观法,就是皇帝坐的看人造喷泉的宝座。它这个景观,就是这组西洋楼景观是设计得非常好,譬如说十狗逐鹿,它做了一个铜鹿像奔跑的一样,两侧有十条狗,这狗喷水的时候,都喷到鹿的身上,所以说叫十狗逐鹿,这个造诣都是很新颖很奇特,也很好看。海晏堂,它这个喷水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用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二个生肖,做了十二生肖的头像,是用铜做的。象征着十二个时辰,到了时辰点的时候,这个动物就喷水,中午12点的时候,这12个生肖的肖像同时喷水,很壮观,也很巧妙,就是把中国的建筑,十二生肖属于中国的,和西洋的建筑水法,就是人工喷泉,把它结合起来,所以西洋楼是西洋的建筑和中国的建筑的特点,融合到一起的产物,这是长春园。

在长春园的南面是万春园,后来改名叫绮春园,这组建筑也是三十个景点,精巧自然,著名的天地一家春就在万春园,就是绮春园,咸丰皇帝在位的时候,寻欢作乐主要是在万春园,就是绮春园。慈禧最喜欢的地方,也是这个万春园。圆明三园我们通常称圆明园,我刚才说过,周围二十华里,一共108处景点。这些景点集中了中国南北园林的长处,结合了东西造园的手法,把中国从商朝以来,近三千年的造园艺术达到了一个造园艺术的顶峰。可以说,圆明园是我们中华文化艺术的精粹,也是中华文化的宝库,圆明园有着重要的价值。

下面我讲第二个问题,就是圆明园的价值,圆明园的价值我想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圆明园不是一个普通的一个公园,普通一个花园,而是整个我们中华各民族五千年文化艺术的一个创造。它把南方园林胜景移到圆明园里面,譬如说杭州的平湖秋月,三潭印月,断桥残雪,苏堤春晓,雷峰夕照,麴园风荷,柳浪闻莺,南屏晚钟仿造在圆明园里面,名字也是用了杭州的名字。譬如说宁波天一阁,仿造在圆明园里头,建了一个叫文源阁,比如说苏州的狮子林,在圆明园里面建了一个狮子林。比如浙江海宁的安澜园,也在圆明园里头建了安澜园等等。所以圆明园是集中了中华各个民族南方和北方,东方和西方的智慧和精华,108处建筑景区。譬如说嘉庆的时候,叫“省耕别墅”、“接秀山房”这两处景点,门窗家具用紫檀木建造的。紫檀木叫做寸木寸金,里面的陈设,珊瑚、玛瑙、珍珠、钟鼎、陶瓷、字画等等,任何一件东西可以说都是国宝。大家知道12生肖的猴头,铜制的猴头花了一千多万才把它收回来。这种是有12个的,就是这12个动物的铜首,在整个圆明园宝库的汪洋大海当中也只是沧海一粟。那里面的唐画,宋画,明画任何一件都可以说价值连城。我们想一想,数以万计,数以十万计的国宝,那个价钱根本想不到。所以圆明园是中华五千年的一个艺术博物馆,里面的陈设,龙袍也好,被褥也好,锦缎,云锦、浙秀、苏绣,任何一件珍贵的云锦的制品,今天的价钱都可以说价值连城。圆明园的价值,乾隆有一句话,乾隆写了一篇文章叫《圆明园后记》他这么概括的,乾隆说:“规模之宏敞,丘壑之幽深,风土草木之清佳,高楼邃室之具备,亦可称观止,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天下没有一处可以超过圆明园的,这是乾隆皇帝的评价。外国人怎么评价呢?法国的大文学家雨果,他对圆明园有一个评价。雨果说:“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艺术有两种渊源,一为理念艺术,从中产生欧洲艺术,一为幻想艺术,从中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属于幻想艺术,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汇集于圆明园。”雨果又说:“圆明园如同月宫式的仙境,是一个令人震撼的,无可比拟的杰作”。雨果的这个话,并不过分,可以说是恰如其分。圆明园里面还珍藏着1792年英使马嘎尔尼进贡的文宝,中国文化的精粹一部分是集中在皇宫,另一部分就集中在圆明园。中国的皇家园林,重要的有三个:一个是避暑山庄,一个是圆明园,一个是颐和园。避暑山庄主要是康熙和乾隆时期,那里面珍宝也多,它究竟是皇帝在那儿生活的时间比较短一些;再一个就是颐和园,颐和园主要是在光绪和宣统的时候,这时候清朝已经没了。清朝强盛的时候,主要的皇帝生活在圆明园。皇帝是过了正月初一,郊祭完了之后,就到圆明园,一直到冬至大祀之前回到皇宫,常年在圆明园。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六个皇帝死在皇宫的只有一个人,就是乾隆,剩下都死在皇家园林里头。可以说,圆明园是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六代,151年,集中举国人力、物力、财力和智慧兴修的圆明园,集中了中华五千年各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于一处。所以圆明园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无论怎么估计都不算过分。但是,咸丰十年被英法联军焚毁,下面我要讲第三个问题,圆明园的焚毁。

八月二十二,10月6日,英法侵略军沿着北京城的城墙,到了德胜门。因为城墙高大,德胜门外沿着城墙西走,就到了海淀,遇到了北京军民,特别是民众的抵抗。这一天英法侵略军就到了圆明园,先攻大宫门,又攻二宫门。圆明园的技勇太监就进行抵抗,八品太监叫任亮殉职。1983年清华大学建筑工地上发现了一块石碑,这是关于任亮的石碑,碑文是这样的:“勇哉明亭,遇难不恐,念食厚禄,必要作忠,奋力直前,寡弗抵众,殉难身故,忠勇可风”。牺牲的不只是任亮,以任亮为首的很多的太监,为了守卫圆明园阵亡。这里我要说一点,既然圆明园这么重要,几乎是同皇宫同等重要。皇宫有高大的城墙,墙外有很深的护城河,防卫森严,圆明园是修在清朝的太平盛世,虽然有围墙。还是这天,法国的公使、法国侵略军的司令率领军队攻进圆明园后,就占领了正大光明殿。守卫圆明园的总管太监叫文丰,一见寡不敌众,就投了福海自尽,里面的宫女妃嫔就一片惊恐。八月二十三,就是10月17日上午,英法联军的头目就在正大光明殿就商量怎么样抢掠和瓜分圆明园的财物,就这样圆明园的珍宝惨遭劫掠。九月初四,就是10月7日,有一个参与侵略的记者他后来记述到:“联军司令部正式下令可以自由劫掠,于是英法军官与士兵疯狂抢夺,每个人都是腰囊累累,满载而归,这时全员秩序大乱,法国兵驻扎园前,法人手持木棒,遇珍贵可携者则争夺,遇珍贵不可携者如铜器、瓷器等物则以棒击毁,必至粉碎而后快”。英法联军犯下了抢掠圆明园的罪行,为了掩盖他们的罪名,想出了一个毒谋,就是放火焚烧。英国侵略军司令额尔金说:“只有焚毁圆明园一法,最为可行”。一烧了之,分不清谁抢了谁。当天,英法侵略军就开始四处放火,焚烧圆明园,九月初五日,10月18日,这一天永远值得中国人民记住,就是这一天英法侵略军大规模地焚毁圆明园。英国公使额尔金,英军司令格兰特派马队三四千人,闯入圆明园。以正大光明殿为指挥部,派兵四处纵火,全园一片火海。第二天下午,正大光明殿和大宫门地区放火焚毁,大火燃烧、浓烟冲天,三昼夜不绝,圆明园珍宝化为一片灰烬。据目击者记载:“当时是黑烟迷漫,掩蔽天日,万千火舌,往外喷发,火声若吼,草木箫瑟,悲戚之状,惨不可言”。焚烧圆明园的英法兽兵,野兽的“兽”,四处横行,有个人叫格赫,他在《我们是怎样占领北京的》,这里面记载,他说:“所有庙宇,宫殿建筑被视为举国神圣庄严之物,其中收藏着历代富有皇家风味和精华的物品,都付之一炬了”。园内的建筑大约有17万平方米,完全化为一片焦烟,法国有个翻译官叫德里松,在《翻译官手记》里面,它记述了英法侵略军抢掠圆明园的情景,他这么说的:“他们全都闹哄哄地蜂拥而上,扑向这一堆无价之宝。他们用各种语言呼唤着,争先恐后,相互扭打,跌跌撞撞,摔倒又爬起来。诅咒着,辱骂着,叫喊着,各自都带走了自己的战利品,向四面八方跑去”。英法侵略军到德胜门的时候,只有一辆车,装着他们将军的一些东西,到他们撤退的时候,车队接起来有几里路程,车队摆着有几里路程,里面装的都是中华民族的珍贵国宝,英法侵略军的暴行引起了各国监督舆论的谴责。

1861年11月25日,法国大文学家雨果在谈到圆明园的时候说:“我们教堂的所有财富加起来,也无法和这一东方巨大的且又漂亮的博物馆相比较”。他又说:“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劫掠,另一个强盗放火焚烧”。雨果痛斥到:“一个胜利者,装满了他的口袋,另一个看见了就塞满了他的箱子,然后他们手挽着手哈哈大笑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历史”。这是法国文学家说的话,圆明园惨遭西方侵略者的焚毁和劫掠,影响是深远的,巨大的。第一,圆明园惨遭焚劫,是清朝150年举全国物力、财力、人力和智慧凝聚的皇家园林,被化为一片灰烬。第二,圆明园惨遭焚劫,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积淀的丰富的宝藏,或被劫掠或被焚毁,这是中国从宋朝以来一千多年从来没有过的巨大的空前的文化灾难。我说这不仅是中华文明的一场巨大的劫难,而且是世界文明的一场巨大的劫难。第三,圆明园惨遭焚毁,对清朝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大伤元气,加快了清朝的衰落和灭亡。第四,圆明园惨遭焚劫,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历史的耻辱。这件事情永远教育我们的后代,不能忘记这个耻辱,要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热爱我们的历史。现在圆明园还有一片遗址,国家图书馆文津街分馆前面还有一对华表,中山公园还有一个兰亭八柱,仅留下的这些遗迹永远告诉我们的人民,我们的青年,要奋发图强,使我们的国家强大起来,任何侵略势力都不敢欺负我们。咸丰皇帝犯下了错误,咸丰皇帝铸下的错误,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焚烧圆明园,咸丰自己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加快了他的死亡,咸丰皇帝心理上受了这个巨大的创伤,使他难以平复,可以说咸丰皇帝是在痛苦中死去的。

1856年10月,英国和法国在沙皇俄国和美国的支持配合下,联合发动了新的侵华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其目的是要攫取更大的殖民利益。他们先在广州两度挑起战端,但未达到予期愿望。为了对清政府直接施加压力,就决计陈兵京城。侵略军于1858年5月近逼天津,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俄、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

1860年(咸丰十年)7月,英法侵者军舰队再次闯到大沽口外,以英法公使进京换约为幌子,一面武力进逼,一面诱以"讲和"。而又屡屡节外生枝,条件愈益苛刻,目的在于陈兵京师,逼清廷就范。面对侵略者的计谋,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却委曲乞和,迟迟不定战守之策。因而痛失歼敌战机,致使侵略军长驱直逼通州。9月21日,通州八里桥决战我军失利,次日晨,咸丰皇帝仓皇自圆明园逃奔承德避暑山庄而去。名为"北巡",实则置祖宗社稷于不顾,自逃性命。从而造成都城无主,百官皆散,军卒志懈,民心大恐的危机局面,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对入侵者的坚决抗御。

10月6日,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当时,僧格林沁、瑞麟残部在城北一带稍事抵抗,即行逃散。法军先行,于当天下午经海淀,傍晚即闯至圆明园大宫门。此时,在出入贤良门内,有二十余名圆明园技勇太监同敌人接仗。"遇难不恐,奋力直前",英勇抗击。但终因寡不敌众,圆明园技勇"八品首领"任亮等人以身殉职。至晚7时,法侵略军攻占了圆明园。管园大臣文丰投福海而死。

10月7日,英法侵华头目闯进圆明园后,立即"协派英法委员各三人合议分派园内之珍物。"法军司令孟托邦当天即函告法外务大臣:"予命法国委员注意,先取在艺术及考古上最有价值之物品。予行将以法国极罕见之物由阁下以奉献皇帝陛下(拿破伦第三),而藏之于法国博物院。"英国司令格兰特也立刻"派军官竭力收集应属于英人之物件。"法英侵略军入园的第二天就不再能抵抗物品的诱惑力,军官和士兵们都成群打伙冲上前去抢劫,恶狼般地吞噬着园中的金银财宝和文化艺术珍品。

据参与的目击过劫掠现场的英法军官、牧师、记者描述:军官和士兵,英国人和法国人,为了攫取财宝,从四面八方涌进圆明园,纵倩肆意,予取予夺,手忙脚乱,纷纭万状。他们为了抢夺财宝,互相殴打,甚至发生过械斗。因为园内珍宝太多,他们一时不知该拿何物为好,有的搬走景泰兰瓷瓶,有的贪恋绣花长饱,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玉的挂钟。有的背负大口袋,装满了各色各样的珍宝。有的往外衣宽大的口袋里装进金条和金叶;有的半身缠着织锦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兰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有一处厢房里有堆积如山的高级绸缎,据说足够北京居民半数之用,都被士兵们用大车运走。-个英国军官从一座有5O0尊神像的庙里掠得一个金佛像,可值1,200英镑。一个法国军官抢劫了价值60万法郎的财物。法军总司令孟托邦的儿子掠得的财宝可值30万法郎,装满了好几辆马车。一个名叫赫利思的英军二等带兵官,一次即从园内窃得二座金佛塔(均为三层,一座高7英尺,一座高6.4英尺)及其他大量珍宝,找了7名壮夫替他搬运回军营。该人因在圆明园劫掠致富,享用终身,得了个"中国詹姆"的绰号。侵略者除了大肆抢掠之外,被他们糟踏了的东西更不计其数。有几间房子充满绸缎服装,衣服被从箱子拖出来扔了一地,人走进屋里,几乎可遮没膝盖。工兵们带着大斧,把家具统统砸碎,取下上边的宝石。一些人打碎大镜子,另一些人凶狠地向大烛台开枪射击,以此取乐。大部分法国士兵手抡木棍,将不能带走的东西全部捣碎。当10月9日,法国军队暂时撤离圆明园时,这处秀丽园林,已被毁坏得满目狼疮。

正当清政府对侵略者屈膝退让,答应接受全部"议和"条件,择日签约时,英国侵华头目额尔金、格兰特,为了给其侵华行为留下"赫然严厉"的印象,近使清政府长期俯首帖耳,竟借口其被俘人员遭到虐待,悍然下令火烧圆明园。10月18日、19日,三四千名英军在国内到处纵火,大火三昼夜不熄,全园化为一片火海,烟雾笼罩,火光烛天。相距20多里的北京城上空日光黯淡,如同日蚀,大量烟尘灰星直落巷衢。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中外罕见的艺术宝藏,被一齐付之一炬。事后据清室官员查奏,偌大的圆明三园内仅有二三十座殿宇亭阁及庙宇、官门、值房等建筑幸存,但门窗多有不齐,室内陈设、几案均尽遭劫掠。自此同时,万寿山清漪园、香山静宜园和玉泉山静明园的部分建筑也遭到焚毁。

据有关材料记载,10月18日,英国侵略军烧毁安佑宫时,因他们来得突然,主事太监又反锁着安佑宫的大门,所以,当时有太监、宫女、工匠等共300人,被活活烧死在安佑宫。侵略者的暴行,令人发指!

圆明园陷入一片火海的时候,额尔金得意妄行地宣称:"此举将使中国与欧洲惕然震惊,其效远非万里之外之人所能想像者"。放火的主使者把这种行径看作了不起的业绩,而全世界的正直人们却为这野蛮的罪行所激怒。雨果在1861年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了东西,一个放了火。仿佛战争得了胜利便可以从事抢劫了……。在历史的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这段话代表着千百万正直人的心声。

圆明园的罪恶之火、耻辱之火还在熊熊燃烧之时,奉命留守北京的恭亲王奕�,就全部承诺了侵略者的一切条件。不久即分别与英、法、俄诸国交换了《天津条约》文本,签订了《北京条约》。这样,帝国主义列强不仅霸占了我国的九龙司和北部的大片领土,勒索去1600万两白银的巨额军费赔款,并且大大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政治、军事控制和对我国人民的经济、文化侵略。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进一步陷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

圆明园被毁后,仍为皇家禁园。同治年间在慈禧太后的授意下,曾试图择要重修。当时拟修范围为20余处共3,000多间殿宇,主要集中在圆明园前朝区、后湖区和西部、北部一带,以及万春园宫门区、敷春堂口清夏堂等处。但开工不到10个月因财力枯竭被迫停修。此后,慈禧太后虽然修了颐和园,但并未完全放弃修复圆明园,直至光绪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还曾修茸过圆明园双鹤斋、课农轩等景群。1900(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烧杀掳掠,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奔西安,京畿秩序大乱,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园内残存及陆续基本修复的共约近百座建筑物,皆拆抢一空,使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

其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的巧取豪夺,乃至政府当局的有组织地损毁。北洋政府的权贵们包括某些对圆明园遗址负有保护责任者,都倚仗权势,纷纷从园内运走大批石雕、太湖石等,以修其园宅。诸如京畿卫戌总司令王怀庆、巡阅使(后贿选为民国总统)曹锟、步军统领聂宪藩、京师宪兵司令车庆云、公府秘书长王兰亨等都有此般劣迹,仅京兆伊(相当于后来的北平市市长)刘梦庚一人,在1922年秋季25天内,就强行运走长春园太湖石623大车、绮春园云片石104大车。当时先后驻防西苑一带的陆军十三师、十六师、国民军十一师、东北军五十三军、宋哲元二十九军等。都曾强行拆除圆明园围墙,私行出售砖石,或用以圈建西苑操场。颐和园、中山公园、燕京大学、北平图书馆等处,也相继运走大批石件。30年代初,在翻建高梁桥经海淀至玉泉山的石碴公路时,经北平市特别政府批准,将圆明园南边(4800米)和东边的虎皮石围墙全行拆除,砸成石碴用以铺路。于此前后,还多次公开变价批卖园内的大城砖、虎皮石和云片石,乃至西洋楼残存的大理石石柱等,这样终至圆明园沦为一片废墟。
无数....没有确切数字.给后人警示啊!!!很多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最著名的就是铜生肖,
我们的耻辱!
.

以后我们直捣大英博物倌和卢浮宫,杀他个片甲不留

紫禁城在用

ZZ


圆明园废墟的保留 为题目的议论文500字
回答: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 废墟吞没了我的企盼,我的记忆。片片瓦砾散落在荒草之间,断残的石柱在夕阳下站立,书中的记载,童年的幻想,全在废墟中殒灭。昔日的光荣成了嘲弄,创业的祖辈在寒风中声声咆哮。夜临了,什么没有见过的明月苦笑一下,躲进云层,投给废墟一片阴影。 但是,代代层累并不是历...

我们期中作业是篇小论文,圆明园的兴衰历史,最后再来点感想。 两千字差...
楼主真是天真,这里不可能有论文给你抄袭的,最多只能给你提供些资料,即使有也是网上抄袭别人的,你还是自己去找些材料,自己写把。

五年级圆明园的毁灭是什么文体
纪实性议论文,论点就是文章第一句。原文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急求一篇500字以上的历史小论文
两次鸦片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圆明园的残垣断壁却时刻警示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这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历史证明,我们要救民族之危亡,就必拒外寇于国门之外,要救文明之衰微,就必须打开国门发展自己。记住“落后就要挨打”,让我们共同努力!参考资料:http:\/\/blog.sina.com.cn...

请以“外国侵略者在中国的罪恶”为话题写一篇论文
请以“外国侵略者在中国的罪恶”为话题写一篇论文 字数限定在3000以上,原创为佳,请勿抄袭。参考:火烧圆明园,敦煌的被毁………谢谢!!!不止圆明园啊,还要其他的!!!... 字数限定在3000以上,原创为佳,请勿抄袭。参考:火烧圆明园,敦煌的被毁………谢谢!!!不止圆明园啊,还要其他的!!! 展开  我来答 2个...

...结合我国近代史的屈辱条约 500字以上的历史论文
任何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自己的历史记忆,一个民族丧失了自己的历史记忆,就失去了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础,漠视历史记忆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不能因为是“国耻”就回避或失忆,恰恰相反,民族记忆中的“国耻”,往往会启迪人们更深刻的历史思维。圆明园的大劫难不禁使我们思考:为什么...

着急,寻一篇关于否定圆明园重建英语作文
Should We Rebuild Yuan Ming Yuan?As is known to us all,the Yuan Ming Yuan,which was the beautiful large loyal park in the Qing Dynasty,was destroyed by the invaders from Britain and other western oountries during Xian Feng time.It has not been rebuilt yet.Some people think ...

残缺的圆明园的历史论文(适合中学生写的)500字左右
利用拟人或比喻的形式 如讲到火烧圆明园时,引用法国作家雨果在1861年写的:“有一天,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了东西,一个放了火.这个胜利者把口袋装满,...www.wsdxs.cn\/html\/xueke

...在国人的强烈反对声中,佳士得拍卖行仍将圆明园非法流
蔡先生何罪之有? 藜民 稍有做人常识的人都会明白,作为一个中国人,在如此轰轰烈烈的事件中想牟利,绝对是愚蠢之极,因为那就面对千夫所指的局面。退一步说,即使像何鸿燊先生那样购回后赠送国家,本身就无可指责。蔡先生明知不可能采取这种方式,可依然参与竞拍,说明他早就做好了不付款的思想准备...

关于中国近代历史的1500字的论文
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损失绝不仅仅是烧毁了一座圆明园那么简单。天津条约使的他们的魔爪伸向中国内地,而北京条约则使大批中国人被当作“猪仔”贩卖出国。与此同时,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不久的俄国也趁火打劫,强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每每想到俄国的版图,笔者的心都不禁一颤,那是多么巨大的数字啊...

五指山市13730631988: 关于圆明园被毁的论文 -
步万弥柠: 以后我们直捣大英博物倌和卢浮宫,杀他个片甲不留

五指山市13730631988: 求一篇关于论证圆明园该不该重修的文章,1500字要求各市完整,不要东复制西剪切的拼,如果好的话有追加 -
步万弥柠:[答案] 圆明园管理处带着一份"圆明园数字互动体验中心"招商项目表,出现在了2008年北京旅游产业项目推介会上,他们希望在圆明园内新建包括4D影院在内的体验中心,通过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给游客还原出一个虚幻而又真实的圆明园,此次圆明...

五指山市13730631988: 关于圆明园的资料及被毁的启示? -
步万弥柠: 一代名园圆明园毁灭于英法侵略者之手,也毁于清政府的腐败与无能.它的毁灭,既是西方侵略者野蛮摧残人类文化的见证,又是文明古国落后了也会挨打的证明.

五指山市13730631988: 急!有关火烧圆明园的大学议论文 -
步万弥柠: 不久前,我们学习了《火烧圆明园》一课,对是否应该重新修建圆明园,引起了强烈的争论.我的观点是:无论从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教育子孙后代, 还是从重展皇家园林风范, 开发旅游资源, 发展经济的角度看, 都有必要在科学的考古发...

五指山市13730631988: 高中历史小论文1500字残说圆明园 -
步万弥柠: 先去还原了解历史,了解了圆明园的诞生背景和掠夺原因,其实就是谈古(圆明园)论今,希望可以帮到你!

五指山市13730631988: 圆明园的毁灭 - 这篇课文从圆明园什么布局、什么的建筑
步万弥柠: 清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于10月6日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法军队洗劫二天...

五指山市13730631988: 为什么说圆明园的被毁是人类文明的一场浩劫
步万弥柠: 1.圆明园有很大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如果不被毁掉,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国家的历史,圆明园被毁之后,一个国家的发展史的研究遭受了很大影响 2.圆明园内还珍藏了无数的各种式样的无价之宝,极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历代书画、金银珠宝、宋元瓷器等,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因此,许多文物也失去了,也是人类文明的一场浩劫

五指山市13730631988: 关于圆明园被毁
步万弥柠: 圆明园,见证了一个帝国的辉煌与衰败.《圆明园》,记录着一个民族的荣耀与屈辱.假借文明的名义,两个强盗点燃的野蛮大火烧尽了一座举世无双的世界建筑瑰宝.然而,野蛮的大火烧不尽她的华贵,在大英博物馆和法国丹枫白露城里,我们依然可以体味到她散发的艺术气质.野蛮的大火同样烧不尽一个民族对她的追思,因为她承载着一个民族的荣辱历史与文化血脉. 愿以一段“凭吊圆明园”作为结语: 我以为我可以忘记 只要我不回过头来 我以为我可以当作什么都不曾发生 只要我不翻开昨天的日记 然而你总在我的梦中出现 唤醒我的心中对你不能忘却的思念

五指山市13730631988: 圆明园的衰败对近代中国的启示 -
步万弥柠:[答案] 圆明园那昔日的光辉哪去了?金碧辉煌的殿堂哪去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哪去了?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哪去了?那热闹的“买卖街”、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哪去了? 原本华丽的圆明园,如今已是一片废墟,那是英法联军一把火烧了的瑰宝...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