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结构 速度 我给高分

作者&投稿:诸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框架图~

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知识结构







打开物
理世界
的大门

走进神奇神奇的自然界中的现象
神奇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探索之路东巴文“ ”使人们认识到太阳可以使水蒸发
用日心说否定了地心说, 被称为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
建立了运动的三大定律
的相对论和 等人的量子理论现代物理产生与发展阶段的成果



站在巨人的肩上物理学是
的自然学科
科学探究的方法是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知识体系:










动与静机 械 运 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参 照 物 事先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
运动的静止的相对性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长度与时间
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长度的单位:基本单位是米(m)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三看,三必须)

时间的测量时间的单位:基本单位是秒(s)
停表的使用方法


快与慢
速度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单位:,
公式:
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
科学探究:
速度的变化平均速度 计算公式:(对应路程除以对应路程所用的时间)

声的世界
知识体系:












科学探究:
声音的产
生和传播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源: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声音是怎么传播的介质: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声速:空气中约为340

回声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反射回来的现象
人耳能听出回声的条件:回声与原声时间相差0.1秒以上
回声的应用:利用回声测距离


乐音与噪声

乐音有规律、好听悦耳的声音

乐音的三个特性响度
音调
音色


噪声无规律、难听刺耳的声音

防治噪声的三个途径在声源处减弱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在人耳处减弱

超声与次声
超声高于20 000Hz的声音
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破碎能力强

次声低于20Hz的声音
能量很高的次声波破坏性强、危害大


多彩的光
多 彩 的 光
光的传播
光传播的路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
光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光的反射 反射现象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被物体反射回去的现象

光的反射定律 基本概念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反射角
光的反射定律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被物体反射回去的现象
反 射 种 类镜面反射、漫反射


平面镜成像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像与物连线跟镜面垂直
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所成像为虚像

光的折射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着的现象

折射规律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发现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也减小。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光的色散 色 散白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光 的三基色红、绿、蓝
颜料 的三基色红、黄、蓝


凸透镜成像 凸 透 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凹 透 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凸透镜成像规律
当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当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当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眼睛和视力的矫正近 视 眼用凹透镜矫正
远 视 眼 用凸透镜矫正
神奇的“眼睛”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照相机、投影仪

1:物理学研究声、光、热、电、力等形形色色的物理现象。
第一章:声现象
2: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说话时声带在振动,刮风时空气在振动)
震动可以发声。
3:声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4:真快不可以传声。
5:声以波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6: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m是长度单位,读作米,s是时间单位,读作秒;m/s也可写作m?s的负一次幂,是速度单位,读作米每秒)
7:振动产生声音→空气传播→鼓膜振动→其他组织→听觉神经,大脑。
8:耳聋分为传导性耳聋,神经性耳聋。
9:骨传声: 头骨,颌骨→听觉神经→大脑。
骨传声的效果比空气传声的效果更好。
10:双耳效应:正是由于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准确的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所以说,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立体的。
如果想得到更好的立体声音的效果,可以在声源的四周多放几只话筒,在听众的四周多放几只扬声器,这样听众就可以感觉声音来自四面八方,立体效果就更好。
11音调和频率(每秒内运动的次数)有关。
12频率的单位为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物体在一秒内如果振动100次,频率就是100Hz。
13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因为他们分别高于和低于人类听觉的上限和下限。
14:声音的波形可以在示波器上展现出来。
15: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16: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响度越大。
17:音色和发生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18:噪声的发生体是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19: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0:人们以分贝(符号为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dB是人们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的环境;70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dB 的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21为了保护学习,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22控制噪声
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这样三个阶段:
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
控制噪声的三种方式:
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23声的利用
声波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B超,清洗钟表的精细的机械)。
第二章 光现象
1:光源{人造光源;天然光源、(月亮不能发光,而是反射阳光)
2:光沿直线传播)(激光束,且在同一种介质中。)
3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济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
4光速为c=3×10的八次幂m/s。
5: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6:光的反射定律: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局发现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7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8 凹凸不平的表面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
9 由于平面镜后并不存在光源S',进入眼睛的光并非真正来自那里,所以把他叫做虚像,。
10凹面镜使平行光速会聚,凸面镜使平行光速发散。
11光从一种介质中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11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像发现偏折。
12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
13品红、蓝、青是颜料的三原色。
14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他的色光决定。
15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16色散:红橙黄绿蓝靛紫,把他们按照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17太阳的能量以光的形式辐射到地球。
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叫做红外线,紫光以外的部分叫做紫外线。
18适当的紫外线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紫外线能杀死微生物。使荧光物质发光。
19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十分有害,轻则使皮肤粗糙,重则引起皮肤癌。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1 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做凸透镜。
2 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做凸透镜。
3 凸透镜或凹透镜两个表面(或至少一个表面)是球的一部分。
4 凡是通过光心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做光心。
5 实验表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6 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
7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照相时:物体离照相机镜头比较远,像是缩小,道理的。
8 投影仪也是利用凸透镜来成像的。(投影仪上有一个相当于凸透镜的镜头,来自投影片上的图案的光,通过凸透镜呈现在天花板上,形成图案的像。物体离投影仪镜头比较近,像是放大的,倒立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得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
9 放大镜是一个凸透镜,是最常用的光学仪器之一。放大镜所成的像是放大的,正立的。
10 近视眼镜是凹透镜,使来自远处无力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11 老花镜是凸透镜,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12显微镜和望远镜。
第四章,物态变化
1要准确的判断和测量温度,就要选择科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
2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看清他的量程,或者说要看清它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温度范围,然后看清他的分度值,也就是一个小格代表的值。这样才能正确地测量所测得温度,并不会损坏温度计。
3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正确的方法如下:
(1) 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侵入被测得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 温度计玻璃泡侵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后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书。
(3)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 体温计用于测量人体的温度。每次使用前,都要拿着体温计把水银甩下去。(其他温度计均不允许甩)
5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6熔点和凝固点
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晶体。反之,是非晶体。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9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变,但是必须继续加热,熔化过程才能完成,这表明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要吸热。反过来,非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也要吸热和放热,但是温度在变化。
10汽化和液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
沸腾时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蒸发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蒸发和沸腾时汽化的两种方式。
加快蒸发的方法:
1:提高液体的温度。
2提高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3增大液体蒸发面积。
增大压强,使汽体液化。
升华和凝华: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体叫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物质叫凝华。
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
1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就是摩擦起电的现象。
2大量的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3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4 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电荷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
5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比原子小的多,原子核的半径大约只有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如果把原子比作一个直径为100m的大球,原子核只相当于一颗绿豆大小。
6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子绕荷运动。
7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数在电荷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8有的物体善于导电,叫做导体。 有的物体不善于导电,叫做绝缘体。
9把正电荷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10 电池,发电机都是电源,灯泡.电动机.门铃都是用电器。电源,用电器,再加上导线,往往还有开关,就组成了电路。
11 只有电路闭合时,电路中才有电流。
12 画图时如果把电池,电灯等物体原样画出来,即麻烦又不清楚,所以我们常用的符号代表他们,这样画出来的就是电路图。
13 两个小灯泡首尾相连,我们说这两个灯泡是串联的,两个小灯泡的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然后接到电路中,我们说这两个灯泡是并联。
14 电流就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通常用字母I表示,他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
15 这些设备中,电流很小,这是我们常用一个比较小的电流单位——毫安,它等于千分之一安培。
16 还有一个更小的电流单位——微安,他等于千分之一毫安,或者说等于百万分之一安培。
17 怎样在电流表上读数,
(1) 明确电流表的量程,即可以测量的最大电流,也就是说,表针指到最右端线时电流是0.6A还是3A,
(2) 确定电流表分度值,即表盘的一个小格代表多大的电流。例如,如果电流表的量程时3A,表盘上从0到最右端共有30个小格,那么每个小格就代表0.1A。
(3) 接通电路后,看看表针向右总共偏过了多少个小格,这样就能知道电流是多少了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物体的运动
一、科学之旅:
1、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声、光、热、电、力。
2、物理学的性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3、初识探究:伽俐略对摆动的探究。(探究过程、探究结论)
二、运动的描述:
1、普遍现象:运动是绝对的。
2、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
3、参照物:在研究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
4、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和静止的描述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参照物可任意选择。与生活中运动和静止的概念有所不同。生活中一般是默认地面做参照物。
三、速度:
  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2、定义: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单位时间、时间单位;意义、定义的区别)
3、公式:(1)公式和变形公式 (2)应用题解题要求和方法
4、单位:m/s 和km/h  他们之间的关系和换算。
5、运动的分类:匀速和变速 直线和曲线
6、测量:
(1)长度测量:工具、单位、方法
(2)时间测量:单位、工具
(3)误差:误差的定义、减小误差的方法、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4)速度的测量:实践性实验课: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表格设计、数据分析

第二章 声现象
一、声音三环节:
  1、声音的产生:发声体的振动(振动也震动、运动与有所区分)
2、声音的传播:介质、声波、声速、回声
3、听觉的产生:两条路径――空气传声和骨传声
二、乐音三特征:
  1、音调:(1)声音的高低;(2)是由频率决定的,什么是频率?(3)声音可分为:超声、次声和可听声。
2、响度:(1)声音的强弱(2)声音的响度是由振幅决定的。(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3、音色:(1)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2)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三、声音二种类:
  1、乐音:发音体做有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噪声:(1)定义:从物理角度和环保角度分别给出定义。(2)等级划分:DB(3)危害(3)防止噪声危害的途径。
四、声音二利用:
1、传递信息:会举例
2、传递能量:会举例

第三章 光现象
一、光的三条规律:
  (一)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1、光源:定义、人造光源、自然光源。
2、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同种均匀介质中
3、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排队等。
4、光线:箭头――传播方向;直线――光沿直线传播
5、光速:(1)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2)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速度为多少?(3)光在玻璃和水中的速度分别为多少?
6、光年: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
(二)光的反射规律:
1、反射现象和定义:回到原介质
2、反射光路图:(1)各部分名称(2)会做光路图
3、反射定律:(1)三线共面(2)两线分居(3)两角相等
4、、可逆性: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从镜中看到别人眼睛的问题)
5、镜面反射和漫反射:(1)定义(2)都遵守反射定律(3)月光积水问题
(三)光的折射规律:
1、折射现象: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
2、折射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3、偏折规律:空气进入其他:折射光线靠近法线;其他进入空气:折射光线远离法线。
4、折射定律:(1)三线共面(2)两线分居(3)两角相等(4)两角变化(5)垂直入射
5、可逆性: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6、解释:碗底变浅,筷子变弯,从水中看陆上,从陆上看水中,海市蜃楼,早见太阳。
二、光的应用:
(一)平面镜:
1、成像规律:等大、等距、连线垂直
2、物相关系:上下方向相同,左右方向相反
3、成像性质:正立的、等大的虚像。
4、成像原理: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战组成的。
5、反射镜:(1)包括平面镜和球面镜 (2)凸面镜和凹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二)颜色之谜:
1、色散:(1)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 (2)什么是色散:白光――棱镜――七色光
2、色光三原色:红 绿 蓝 颜料在原色:品红 黄 青
3、颜色之谜:(1)光的去向:反射、透过、吸收。(2)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的(3)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4)白色物体能够反射所有色光(5)黑色物体是因为吸收了所有色光。
(三)看不见的光:
  1、色散和光谱:
2、红外线:(1)定义:在光谱的红端以外,有一种我们看不到的光,叫红外线。(2)作用:三条。
3、紫外线:(1)定义:在光谱的紫端以外,有一种我们看不到的光,叫紫外线。(2)作用:三条(3)危害。

第四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一、认识透镜
名称 名词 构造 对光线的作用 应用
凸透镜 主光轴 光心焦点 焦距 中间厚边缘薄 会聚作用 远视镜
凹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 发散作用 近视镜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 像的性质 像距 应用
U>2f 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2f>v>f 照相机
U=2f 倒立的、等大的实像 U=2f 判断焦距
2f>u>f 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U>2f 投影仪
U=f 不成像 无 得平行光
U<f 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无 放大镜
补充规律:
1、当物体向焦点靠近时,其实像或虚像是变大的。
2、成实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光屏就要远离透镜。
3、焦点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点是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4、像的倒正取决于像与物的关系。
三、凸透镜的应用:
(一)眼睛和眼镜
1、物体――角膜和晶状体(凸透镜)――视网膜(倒立缩小的实像)
2、睫状体――晶状体的厚度――改变焦距――远近物体都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
3、远视和近视
分类 症状 原因 表现 矫正
近视眼 看清近处,看不清远处 晶状体太厚,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 像成在视网膜前方 凹透镜
远视眼 看清远处,看不清近处 晶状体太薄,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 像成在视网膜后方 凸透镜
(二)显微镜和望远镜
1、 显微镜:物体――放大的实像(物镜)――放大的虚像(目镜)
2、 望远镜:物体――缩小的实像(物镜)――放大的虚像(目镜)
四、光现象小结
现象 规律 应用
直线传播 影子形成日食、月食 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激光准直小孔成像
光的反射 人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1、三线共面2、两线分居3、两角相等 反射镜:平面镜球面镜
光的折射 筷子变弯碗底变浅 1、前提 2、三线共面3、两线分居 4、两角关系5、角的变化 6、垂直入射 折射镜:凸透镜凹透镜

第五章  质量和密度
一、 列表对质量和密度的知识进行归类记忆:
二、其他几个重要知识点:
1、天平的使用:
(1)观察:秤量和感量(A、秤量:砝码盒中所有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标尺上的最大示数。B、感量:标尺上相邻两刻度线之间所表示的质量)。
(2)调节:将天平放在水平台;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左沉右调,右沉左调),使天平横梁平衡(天平平衡的标志:A、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B、指针在分度盘中线两侧左右摆动的幅度相等)。
(3)使用: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先大后小),并调节标尺上的游码,直至天平再次平衡。
(4)读数: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标尺上游码所对的刻度(标尺示数以游码左端所对刻线为准)。
(5)注意:A、潮湿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盘中测量。
B、用镊子夹取砝码。
C、认准秤量和感量。
D、左物右码。(如果误将被测物体和砝码放错位置,可用砝码质量减游码所对刻度来计算物体的质量。)
E、调节平衡的天平移动位置后使用,仍要调节横梁平衡,不能直接使用。
F、在衡量过程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
G、调节平衡的天平左右两盘不能互换。
2、几个常用的密度值:水的密度如无特殊说明可当作常数来运用。其他的几个重要密度最好也记下来,如铜、铁、铝,水银、酒精、煤油等。
3、密度的计算:ρ=m/v,m=ρv,v=m/ρ。
4、密度的测量:(1)测量液体密度的标准方法。(2)测量过程中要本着尽量减小误差的原则进行。
5、密度与社会生活:
(1)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是因为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比如空气受热膨胀可形成风。水具有反常膨胀的特点。以4℃为界,无论升温还是降温均膨胀,体积增大。
(2)密度与物质鉴别。密度可以用来鉴别物质;但是有些不同物质密度不同,所以其鉴别存在局限性;在新材料的开发过程中,材料的密度仍然是科学家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质量 密度
定义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字母m表示。 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ρ来表示。
单位 主单位kg,还有t ,g ,mg。要掌握他们之间的关系。 主单位:kg/m3,实验室里还常用g/c m3
性质 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同一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不随质量和体积而改变。
测量 实验室里有天平进行测量。各种秤也是用来测量质量的工具。 实验室里用天平和量筒间接地测量物质的密度。

楼主你好,
第一章 物体的运动
一、科学之旅:
1、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声、光、热、电、力。
2、物理学的性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3、初识探究:伽俐略对摆动的探究。(探究过程、探究结论)
二、运动的描述:
1、普遍现象:运动是绝对的。
2、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
3、参照物:在研究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
4、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和静止的描述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参照物可任意选择。与生活中运动和静止的概念有所不同。生活中一般是默认地面做参照物。
三、速度:
  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2、定义: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单位时间、时间单位;意义、定义的区别)
3、公式:(1)公式和变形公式 (2)应用题解题要求和方法
4、单位:m/s 和km/h  他们之间的关系和换算。
5、运动的分类:匀速和变速 直线和曲线
6、测量:
(1)长度测量:工具、单位、方法
(2)时间测量:单位、工具
(3)误差:误差的定义、减小误差的方法、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4)速度的测量:实践性实验课: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表格设计、数据分析

第二章 声现象
一、声音三环节:
  1、声音的产生:发声体的振动(振动也震动、运动与有所区分)
2、声音的传播:介质、声波、声速、回声
3、听觉的产生:两条路径――空气传声和骨传声
二、乐音三特征:
  1、音调:(1)声音的高低;(2)是由频率决定的,什么是频率?(3)声音可分为:超声、次声和可听声。
2、响度:(1)声音的强弱(2)声音的响度是由振幅决定的。(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3、音色:(1)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2)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三、声音二种类:
  1、乐音:发音体做有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噪声:(1)定义:从物理角度和环保角度分别给出定义。(2)等级划分:DB(3)危害(3)防止噪声危害的途径。
四、声音二利用:
1、传递信息:会举例
2、传递能量:会举例

第三章 光现象
一、光的三条规律:
  (一)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1、光源:定义、人造光源、自然光源。
2、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同种均匀介质中
3、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排队等。
4、光线:箭头――传播方向;直线――光沿直线传播
5、光速:(1)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2)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速度为多少?(3)光在玻璃和水中的速度分别为多少?
6、光年: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
(二)光的反射规律:
1、反射现象和定义:回到原介质
2、反射光路图:(1)各部分名称(2)会做光路图
3、反射定律:(1)三线共面(2)两线分居(3)两角相等
4、、可逆性: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从镜中看到别人眼睛的问题)
5、镜面反射和漫反射:(1)定义(2)都遵守反射定律(3)月光积水问题
(三)光的折射规律:
1、折射现象: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
2、折射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3、偏折规律:空气进入其他:折射光线靠近法线;其他进入空气:折射光线远离法线。
4、折射定律:(1)三线共面(2)两线分居(3)两角相等(4)两角变化(5)垂直入射
5、可逆性: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6、解释:碗底变浅,筷子变弯,从水中看陆上,从陆上看水中,海市蜃楼,早见太阳。
二、光的应用:
(一)平面镜:
1、成像规律:等大、等距、连线垂直
2、物相关系:上下方向相同,左右方向相反
3、成像性质:正立的、等大的虚像。
4、成像原理: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战组成的。
5、反射镜:(1)包括平面镜和球面镜 (2)凸面镜和凹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二)颜色之谜:
1、色散:(1)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 (2)什么是色散:白光――棱镜――七色光
2、色光三原色:红 绿 蓝 颜料在原色:品红 黄 青
3、颜色之谜:(1)光的去向:反射、透过、吸收。(2)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的(3)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4)白色物体能够反射所有色光(5)黑色物体是因为吸收了所有色光。
(三)看不见的光:
  1、色散和光谱:
2、红外线:(1)定义:在光谱的红端以外,有一种我们看不到的光,叫红外线。(2)作用:三条。
3、紫外线:(1)定义:在光谱的紫端以外,有一种我们看不到的光,叫紫外线。(2)作用:三条(3)危害。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 像的性质 像距 应用
U>2f 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2f>v>f 照相机
U=2f 倒立的、等大的实像 U=2f 判断焦距
2f>u>f 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U>2f 投影仪
U=f 不成像 无 得平行光
U<f 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无 放大镜
补充规律:
1、当物体向焦点靠近时,其实像或虚像是变大的。
2、成实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光屏就要远离透镜。
3、焦点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点是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4、像的倒正取决于像与物的关系。
三、凸透镜的应用:
(一)眼睛和眼镜
1、物体――角膜和晶状体(凸透镜)――视网膜(倒立缩小的实像)
2、睫状体――晶状体的厚度――改变焦距――远近物体都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
3、远视和近视
分类 症状 原因 表现 矫正
近视眼 看清近处,看不清远处 晶状体太厚,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 像成在视网膜前方 凹透镜
远视眼 看清远处,看不清近处 晶状体太薄,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 像成在视网膜后方 凸透镜
(二)显微镜和望远镜
1、 显微镜:物体――放大的实像(物镜)――放大的虚像(目镜)
2、 望远镜:物体――缩小的实像(物镜)――放大的虚像(目镜)
四、光现象小结
现象 规律 应用
直线传播 影子形成日食、月食 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激光准直小孔成像
光的反射 人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1、三线共面2、两线分居3、两角相等 反射镜:平面镜球面镜
光的折射 筷子变弯碗底变浅 1、前提 2、三线共面3、两线分居 4、两角关系5、角的变化 6、垂直入射 折射镜:凸透镜凹透镜

第五章  质量和密度
一、 列表对质量和密度的知识进行归类记忆:
二、其他几个重要知识点:
1、天平的使用:
(1)观察:秤量和感量(A、秤量:砝码盒中所有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标尺上的最大示数。B、感量:标尺上相邻两刻度线之间所表示的质量)。
(2)调节:将天平放在水平台;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左沉右调,右沉左调),使天平横梁平衡(天平平衡的标志:A、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B、指针在分度盘中线两侧左右摆动的幅度相等)。
(3)使用: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先大后小),并调节标尺上的游码,直至天平再次平衡。
(4)读数: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标尺上游码所对的刻度(标尺示数以游码左端所对刻线为准)。
(5)注意:A、潮湿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盘中测量。
B、用镊子夹取砝码。
C、认准秤量和感量。
D、左物右码。(如果误将被测物体和砝码放错位置,可用砝码质量减游码所对刻度来计算物体的质量。)
E、调节平衡的天平移动位置后使用,仍要调节横梁平衡,不能直接使用。
F、在衡量过程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
G、调节平衡的天平左右两盘不能互换。
2、几个常用的密度值:水的密度如无特殊说明可当作常数来运用。其他的几个重要密度最好也记下来,如铜、铁、铝,水银、酒精、煤油等。
3、密度的计算:ρ=m/v,m=ρv,v=m/ρ。
4、密度的测量:(1)测量液体密度的标准方法。(2)测量过程中要本着尽量减小误差的原则进行。
5、密度与社会生活:
(1)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是因为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比如空气受热膨胀可形成风。水具有反常膨胀的特点。以4℃为界,无论升温还是降温均膨胀,体积增大。
(2)密度与物质鉴别。密度可以用来鉴别物质;但是有些不同物质密度不同,所以其鉴别存在局限性;在新材料的开发过程中,材料的密度仍然是科学家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质量 密度
定义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字母m表示。 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ρ来表示。
单位 主单位kg,还有t ,g ,mg。要掌握他们之间的关系。 主单位:kg/m3,实验室里还常用g/c m3
性质 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同一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不随质量和体积而改变。
测量 实验室里有天平进行测量。各种秤也是用来测量质量的工具。 实验室里用天平和量筒间接地测量物质的密度
分享到: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如下
1、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⑴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⑵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⑶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⑷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⑸乐...

物理初三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一、功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若同时具备,则力做了功。2、功的定义:在物理学中,把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3、功的公式:W=FsW表示功,对应的单位是焦耳(J);F表示力,对应的单位是牛(N);s表示距离...

初一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9.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初一物理上册知识点5 压强知识归纳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3.压强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必背总结
6、平均速度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通过某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叫物体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 求平速度必须指明是在哪段路程或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7、测平均速度 原理:v = s \/ t 测理工具:刻度尺、停表(或其它计时器)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必背总结3-4 三、声现象 1、声音的发生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1. 机械运动 -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 长度的单位: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时间的单位:秒(s)、小时(h)、分(min)-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应尽量减小误差 - 运动的描述 -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

九年级上册物理重点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物理的重要知识点很多,下面整理了九年级上册物理重点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密度 1.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反映物质的一种固有性质的物理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性质表现为: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物质具有的质量不同;或者在质量相等的...

初二上物理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机械运动 Ⅱ 变速运动:A、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B、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 (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C、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D、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 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从斜面上加速滑下的...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1-2章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常考点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关键抓住五个字“位置的变化”) 2.运动的描述 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选定的标准物体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不同的参照物,对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3.运动的分类 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

初三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干货建议收藏
初三物理重要知识点 机械能 1. 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2.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3. 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4. 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5.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6. 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怎样学好初中物理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1、物理学史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2、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 3、长度测量的工具是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

吴江市15183182968: 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 -
慕叙普立: 一、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①摩擦起电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原因:不同物质原子...

吴江市15183182968: 8年级物理各单元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结构图表(苏科版),拜托啦! -
慕叙普立:[答案] 序号 物理量 计算公式 备注 1 速度 υ= S / t 1m / s = 3.6 Km / h 声速340m / s 光速3*108 m /s 2 温度 t :摄氏度(0c) 3 密度 ρ= m / V 1 g / c m3 = 103 Kg / m3 4 合力 F = F1 - F2 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反 F = F1 + F2 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

吴江市15183182968: 八年级上物理每章知识总结 -
慕叙普立: 第一章 声现象 基础知识 1.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发出声音. 2.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 3.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4. 声速与介质的种类...

吴江市15183182968: 初二八年级物理上册所有的知识点 -
慕叙普立: 物理复习提纲1、物体靠振动发声,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传播不停止2、声音通过气体,团体,液体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这样物质叫做介质.】在固体中出传播最快3、温度影响呻吟传播的速度4、声以波的形式转播这,我们把它叫...

吴江市15183182968: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至五章知识框架图? -
慕叙普立: 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知识结构打开物 理世界 的大门走进神奇 神奇的自然界中的现象神奇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探索之路 东巴文“ ”使人们认识到太阳可以使水蒸发用日心说否定了地心说, 被称为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建立了...

吴江市15183182968: 人教版初中物理各章知识结构(8年级上) -
慕叙普立: 第一章 声现象 主要讲的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传播需要的介质,声音的速度,声音的三种特性以及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第二章 光现象 主要讲的是光的主成,什么是色光,光谱的简单介绍,光的速度,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以及如何作图. 第三章 ...

吴江市15183182968: 八年级上册物理概念总结 -
慕叙普立:[答案] 第一章 声现象 1、声音的发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 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固体>液体>空气 ”声音在...

吴江市15183182968: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要点 -
慕叙普立: 第一章 声现象 基础知识 回声测距离:2s=vt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 重点定义: 1 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振动可以发声 要点: 1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 发生物体的振动停止,发生也停...

吴江市15183182968: 归纳物理八上各章节知识树 -
慕叙普立:[答案] 人教版8年级物理 第一章 声现象 声现象 1、声音的发生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音是由... 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固体>液体>空气 声音在空气...

吴江市15183182968: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能详细一点吗
慕叙普立:初 二 物 理 知 识 点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1、物理学史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2、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 3、长度测量的工具是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