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有哪些有趣的研究和结论?

作者&投稿:裴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心理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有哪些有趣的研究和结论~

首先,让我们先来明确一下心理学这门实证科学是如何和语言学扯上关系的。在很多人看来,语言学的学生就是学各种语言的。但是实际上,既然都已经自成一门学问了,那么必然就是要做研究了,简单点来说,语言学狭义上就是研究人类语言的一个学科。但是接下来,又会有人跳出来说,语言学和语言有关,那就是纯文科的东西啦。这就又是一个典型的刻板印象了。在语言学这门学科中,确实有相当一部分人从事的是诸如话语分析、画句法树分析成分这种定性研究;但是前面也有说到,狭义上,语言学是研究人类语言,但是广义上呢?语言学还要去研究人类是怎么学会语言的,也要研究人类在说出某些特定语言的时候大脑里是怎么想的,甚至还有研究某些人是怎么失去了语言这个能力的......以上列举的这些研究分别对应到目前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便包括了语言(二语)习得研究、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等等。心理、认知、神经?是不是听起来画风突变了?没错,属于我们语言学狗的bigger时间到了。跨学科研究的趋势,让心理学、神经认知科学得以将实证科学的实验和定量分析方法引入到了语言学的研究中来。从目前心理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来看,主要集中在语言认知、双语机制、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等方面。虽然在形式语言学、生成语法学派眼里,与心理语言学密切相关的认知语言学(以UCB的George Lakoff为代表,对这位乔老爷的死对头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和《别想那只大象》)基本就是跳大神搞忽悠的;也虽然现在心理语言学的很多研究其实是心理系的人做出来的,但是!按照我院院宝老刘的说法,心理语言学虽然还有很多不靠谱的地方,但是严谨的实验方法和定量分析还是给语言学增添了科学性的色彩滴~好了,背景知识介绍到这里,往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个可能会觉得有趣的心理语言学研究吧。The Foreign-Language Effect: Thinking in a Foreign Tongue Reduces Decision Biases (2012) 这篇研究是芝加哥大学心理系的几个学者做的关于双语、语码转换和外语学习对于人们作出决定时的思维方式的影响。那么,大家觉得在用一门我们没有那么熟悉的外语进行思考和作出决定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变化吗?是更容易冲动,还是更加深思熟虑?在这篇文章里,作者B. Keysar等人通过三大组实验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他们提出了两种情况的假设:1. 使用外语做决定时,由于对这门语言的不熟练,可能会增加认知上的负担,从而让我们更依赖于直觉上和情感上的加工,因此外语的使用便会使我们的决策偏差加重;2.使用外语做决定时,由于外语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距离机制”,使我们不会轻易地启动直觉系统,而是倾向于更深思熟虑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让人们更依赖于一种系统的加工方法,也就降低了决策偏差发生的可能性。然后,就是针对假设进行的实验了。实验的被试人员方面,挑选的都是在课堂上进行了某门外语学习的人(为了控制条件,这些人的母语相同,所学习的外语也都相同,且被试的父母都不是这门外语的本族语者);被试还进行了前测,用来确保他们对实验中涉及的外语掌握达到实验所需要的程度;实验材料方面,使用的文本原始材料都是英语,然后被翻译成目标外语,之后再翻译回英语,以便确保可比性。此外,作者还请了双语本族语者对文本材料进行了鉴定,确保翻译的材料意义得到了准确的表达。第一组实验(测试的是frame-risk的决策偏差效应):作者先找来一群英语为母语,学习日语的美国大学生,然后让他们回答一道关于“亚洲疾病”的决策题。(注意!!!这里题目的第一种表述用的是Gain-frame,也就是说会让人们觉得作出的决策是让人们可以“获救”;第二种表述方式则是用的Loss-frame)接着,作者又分别找来一群以英语为外语,韩语为母语的大学生,以及一群在法国巴黎学习的英语母语者,让他们回答类似的题目,只不过这一次题目的主题从挽救生命变成了扭转失业局面。在这组实验中,被试人员被随机安排使用母语或者外语进行回答Gain-frame或Loss-frame的题目。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Medicine A,还是Medicine B,最终的收效实际上是一样的,只不过A给出了一种确定数字的结果,B则用了概率的表述 :)三小组实验结果都表明,被试在使用母语作答Gain-frame时,会倾向于选择有确定结论的Medicine A,而作答Loss-frame时,由于表述词从“saved”换成了 “die”,被试因此受到“框架”思维的影响,选择Medicine A的人大大减少。相反,当被试使用外语做出选择时,这种gain-loss的不平衡现象,即决策偏差情况得到了大大改善。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可以马上得出结论说,使用外语做决定确实就能降低我们的决策偏差了呢?作者告诉我们:不是!作者提出了另一个假设:有没有可能被试根本就没管材料是母语还是外语,只是随意地在确定事件和概率事件里做了个决定呢?基于这个假设,作者又做了一组控制实验:这次的被试是一群以西班牙语为外语,母语为英语的美国大学生。题目材料依旧是以改善失业问题为背景,其他条件不变,只是在Gain-frame的情况下时,确定选项A的数字比之前变少了。(也就是A和B两个选项的最终收效不一样了)最终得出的结果,还是与前面的实验一致:在使用外语作答时,被试的决策偏误被大大减轻了;同时也表明,这一结果是不受被试所使用的母语或外语种类的影响的~第二组实验,作者们又针对“损失规避”(Loss Aversion)这种现象进行了研究。在这里,作者假设人们使用不同语言(母语或外语)进行赌注时,“损失规避”的现象会不会发生改变?在这组实验里,被试(母语为韩语,英语为外语)被给出的都是概率相等的bets,只不过有一半拥有更高的赌注(输掉119,000或者赢得170,000);另一半则赌注低得多(输掉200或者赢得500),这里的金额都是虚拟的假设。一般情况下,人们在金额涉及较大时,会选择损失规避,而在涉及金额较少时,则不会有这种表现。而实验结果表明,在使用外语做选择时,被试的这种“损失规避”行为被减少了。第三组实验中,作者将赌注由虚拟的金额换成了被试自己的钱,使用的语言也进行了改变。最终得出的结果,同样地,在使用外语进行选择时,被试进行“损失规避”的行为减少了。好了,通过上面这三大组一共六个实验,作者最终得出了结论:使用外语会增加人们的情感距离和认知加工过程中的负担,因而才会使得第一组实验中的framing效应被减轻,而使得后两组实验中的loss-aversion现象也被减弱了。那么,作者做了这一堆实验又有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呢?是有的~比如说,经常使用外语进行日常决策的人(例如进行储蓄、投资理财等等决定时),他们可能会比用母语进行选择的人更少出现偏差,因为他们那种相对短视的损失规避行为被减轻了(所以啊!论学习一门外语的重要性!论每天开口说外语的重要性啊!)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需联系作者以获得授权,引用需注明出处。作者ID:徐老鬼链接:https://www.applysquare.com/topic-cn/JdBntjGVW/

心理语言学是研究语言活动中的心理过程的学科,它涉及人类个体如何掌握和运用语言系统,如何在实际交往中使语言系统发挥作用,以及为了掌握和运用这个系统应具有什么知识和能力。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心理语言学是研究个体言语交往中的编码和译码过程。由于研究对象的特点,它与许多学科有密切关系,除心理学和语言学外,还有信息论、人类学等。在方法上,它主要采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
心理语言学有两个主要的研究方向:行为主义的研究方向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在50年代,心理语言学主要受行为主义心理学和描写主义语言学理论的影响,当时的心理语言学家用行为主义的观点来解释心理语言现象。他们认为言语行为和人的其他一切行为一样,也是对刺激的反应,是联想的形成、实现和改变,是借强化而获得的。这样,心理语言学的理论基本上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言语活动中的具体表现。这个研究方向的代表人物是奥斯古德。他虽然不象斯金纳那样把意义排斥在语言现象之外,引用了中介过程来说明语言的意义,但他仍坚持认为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可以解释言语行为。心理语言学受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在乔姆斯基的生成转换语法产生和盛行之后,心理学界对行为主义的语言学习理论的抨击增多,认为行为主义不能解释言语活动中的许多现象。
以米勒为代表的心理学家把生成转换语法运用到心理语言的研究中,认为人们掌握的不是语言的个别成分,如音素、词和句子,而是一套规则系统,因此,言语活动不是对刺激的反应,而是由规则产生和控制的行为,它具有创造性。他们还认为心理语言学研究的重点不是人类各种语言的不同结构,而是存在于各种语言底层的普遍规则,研究这些普遍规则如何转化为某一种特殊的语言。
心理语言学研究的问题包括言语的知觉和理解,言语的产生,语言的获得,言语的神经生理机制,各种言语缺陷,言语和思维以及言语和情绪、个性的关系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对学习理论、思维理论、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研究都会起很大的作用。它对工程心理、语言教学、言语缺陷的诊断和治疗、电子计算机的语言识别等人工智能的研究也都有应用价值。
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在美国开展得比较广泛。苏联、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欧洲国家也都有心理学家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其特点是力图把心理语言学的研究与该国的心理学传统结合起来。
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工作在中国也已经开展,主要是在儿童的语言获得方面。由于汉语和其他各种语言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国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具有更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首先,让我们先来明确一下心理学这门实证科学是如何和语言学扯上关系的。

在很多人看来,语言学的学生就是学各种语言的。但是实际上,既然都已经自成一门学问了,那么必然就是要做研究了,简单点来说,语言学狭义上就是研究人类语言的一个学科。但是接下来,又会有人跳出来说,语言学和语言有关,那就是纯文科的东西啦。这就又是一个典型的刻板印象了。在语言学这门学科中,确实有相当一部分人从事的是诸如话语分析、画句法树分析成分这种定性研究;但是前面也有说到,狭义上,语言学是研究人类语言,但是广义上呢?语言学还要去研究人类是怎么学会语言的,也要研究人类在说出某些特定语言的时候大脑里是怎么想的,甚至还有研究某些人是怎么失去了语言这个能力的......以上列举的这些研究分别对应到目前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便包括了语言(二语)习得研究、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等等。

心理、认知、神经?是不是听起来画风突变了?没错,属于我们语言学狗的bigger时间到了。跨学科研究的趋势,让心理学、神经认知科学得以将实证科学的实验和定量分析方法引入到了语言学的研究中来。

从目前心理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来看,主要集中在语言认知、双语机制、工作记忆(workingmemory)等方面。虽然在形式语言学、生成语法学派眼里,与心理语言学密切相关的认知语言学(以UCB的GeorgeLakoff为代表,对这位乔老爷的死对头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和《别想那只大象》)基本就是跳大神搞忽悠的;也虽然现在心理语言学的很多研究其实是心理系的人做出来的,但是!按照我院院宝老刘的说法,心理语言学虽然还有很多不靠谱的地方,但是严谨的实验方法和定量分析还是给语言学增添了科学性的色彩滴~

好了,背景知识介绍到这里,往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个可能会觉得有趣的心理语言学研究吧。

TheForeign-LanguageEffect:ThinkinginaForeignTongueReducesDecisionBiases(2012) 这篇研究是芝加哥大学心理系的几个学者做的关于双语、语码转换和外语学习对于人们作出决定时的思维方式的影响。

那么,大家觉得在用一门我们没有那么熟悉的外语进行思考和作出决定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变化吗?是更容易冲动,还是更加深思熟虑?

在这篇文章里,作者B.Keysar等人通过三大组实验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他们提出了两种情况的假设:

1.使用外语做决定时,由于对这门语言的不熟练,可能会增加认知上的负担,从而让我们更依赖于直觉上和情感上的加工,因此外语的使用便会使我们的决策偏差加重;

2.使用外语做决定时,由于外语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距离机制”,使我们不会轻易地启动直觉系统,而是倾向于更深思熟虑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让人们更依赖于一种系统的加工方法,也就降低了决策偏差发生的可能性。

然后,就是针对假设进行的实验了。

实验的被试人员方面,挑选的都是在课堂上进行了某门外语学习的人(为了控制条件,这些人的母语相同,所学习的外语也都相同,且被试的父母都不是这门外语的本族语者);被试还进行了前测,用来确保他们对实验中涉及的外语掌握达到实验所需要的程度;

实验材料方面,使用的文本原始材料都是英语,然后被翻译成目标外语,之后再翻译回英语,以便确保可比性。此外,作者还请了双语本族语者对文本材料进行了鉴定,确保翻译的材料意义得到了准确的表达。

第一组实验(测试的是frame-risk的决策偏差效应):作者先找来一群英语为母语,学习日语的美国大学生,然后让他们回答一道关于“亚洲疾病”的决策题。(注意!!!这里题目的第一种表述用的是Gain-frame,也就是说会让人们觉得作出的决策是让人们可以“获救”;第二种表述方式则是用的Loss-frame)

接着,作者又分别找来一群以英语为外语,韩语为母语的大学生,以及一群在法国巴黎学习的英语母语者,让他们回答类似的题目,只不过这一次题目的主题从挽救生命变成了扭转失业局面。

在这组实验中,被试人员被随机安排使用母语或者外语进行回答Gain-frame或Loss-frame的题目。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MedicineA,还是MedicineB,最终的收效实际上是一样的,只不过A给出了一种确定数字的结果,B则用了概率的表述:)

三小组实验结果都表明,被试在使用母语作答Gain-frame时,会倾向于选择有确定结论的MedicineA,而作答Loss-frame时,由于表述词从“saved”换成了“die”,被试因此受到“框架”思维的影响,选择MedicineA的人大大减少。相反,当被试使用外语做出选择时,这种gain-loss的不平衡现象,即决策偏差情况得到了大大改善。

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可以马上得出结论说,使用外语做决定确实就能降低我们的决策偏差了呢?作者告诉我们:不是!

作者提出了另一个假设:有没有可能被试根本就没管材料是母语还是外语,只是随意地在确定事件和概率事件里做了个决定呢?

基于这个假设,作者又做了一组控制实验:

这次的被试是一群以西班牙语为外语,母语为英语的美国大学生。题目材料依旧是以改善失业问题为背景,其他条件不变,只是在Gain-frame的情况下时,确定选项A的数字比之前变少了。(也就是A和B两个选项的最终收效不一样了)

最终得出的结果,还是与前面的实验一致:在使用外语作答时,被试的决策偏误被大大减轻了;同时也表明,这一结果是不受被试所使用的母语或外语种类的影响的~





ebscohost的bsc数据库中,收录的文献类型主要有
Academic Source Complete (ASC) 综合学科参考类全文数据库 (完整版):收录年限:1887 年~主题范畴:100%涵盖ASP. 收录多元化之学术研究领域,包括社会科学、教育、法律、医学、语言学、人文、工程技术、工商经济、信息科技、通讯传播、生物科学、教育、公共管理、社会科学、历史学、计算机、科学、传播学、...

得了抑郁症真的会让人变傻吗?
研究人员系统地搜索Medline、Embase、Psycarticles、PsycInfo和循证医学图书馆,寻找不限于英语的独立研究。出版日期为1972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31日。搜索关键词包括抑郁、认知功能、神经心理学、记忆、注意力、知觉、警惕性、执行功能、语言、视觉空间、处理速度、...

国际上有哪些权威的心理学类期刊
1、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杂志--- 美国 2、 Psychological bulletin 心理学公报 --- 美国 3 、Psychological review 心理学评论--- 美国 4 、Behavioral & brain sciences 行为与大脑科学 --- 英国 5、 Psychological reports 心理学报告--- 美国 6 、Journ...

澳洲国立大学心理学专业好吗
澳洲国立大学心理学专业在世界排名为44位。 以本科的Bachelor of Science (Psychology)—心理学理学学士专业为例,学生必须完成144个units的学习。课程设置如下:1、第一年(48units)①心理学 1:理解心灵、大脑和行为(6units);1000level科学选修课(6units);科学或非科学选修课(6units);科学或...

国内、国际上 影响力大的心理学杂志
作为反映我国心理学研究水平的主要窗口,《心理学报》不仅在中国心理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该刊的文章摘要被美国心理学会主办的《心理学文摘》(Psychological Abstracts)和心理科学数据库(PsycINFO Database)所收录。2 心理科学《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双月刊,中国心理学会主办,华东师范...

中山大学高等继续教育学院的院系设置
除了心理学本身外,心理学系特别注重对学生英语、统计学、生理学和计算机编程与应用等方面的训练;也鼓励学生选修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如哲学、社会学、管理学、人类学、语言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物理学等专业的课程。七、实验室这是我系重点建设的项目之一。珠海校区(教学实验大楼B段)心理学实验中心已投入...

心理学杂志有哪些,哪些比较实用,比较好
该刊的文章摘要被美国心理学会主办的《心理学文摘》(Psychological Abstracts)和心理科学数据库(PsycINFO Database)所收录。 2 心理科学 《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双月刊,中国心理学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香港大学心理学系协办的综合性心理学学术期刊。该刊是国务院学位办审定的核心期刊。 《心理科学》...

推荐优质的心理学期刊。
1 心理学报 《心理学报》(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双月刊,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 理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主要发 表我国心理学家最新、最高水平的心理学 科技论文。现任主编为陈永明研究员,曹 日昌、潘菽、徐联仓、匡培梓、林仲贤曾 任该刊主编。《心理学报》1956年创刊 ,1966年因...

中山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心理学系
除了心理学本身外,心理学系特别注重对学生英语、统计学、生理学和计算机编程与应用等方面的训练;也鼓励学生选修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如哲学、社会学、管理学、人类学、语言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物理学等专业的课程。七、实验室这是我系重点建设的项目之一。珠海校区(教学实验大楼B段)心理学实验中心已投入...

中山大学教育学院的学院各系
除了心理学本身外,心理学系特别注重对学生英语、统计学、生理学和计算机编程与应用等方面的训练;也鼓励学生选修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如哲学、社会学、管理学、人类学、语言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物理学等专业的课程。七、实验室这是我系重点建设的项目之一。珠海校区(教学实验大楼B段)心理学实验中心已投入...

成华区18764137190: psycholinguistics的定义是什么 -
胡知益保: 心理语言学

成华区18764137190: 心理语言学是什么? -
胡知益保: 50年代中期在美国和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和研究领域,70年代成为美国和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方向.它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识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在认知心理学中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有不同的研究途径.当前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过程是其主流.所以,可以说认知心理学相当于信息加工心理学

成华区18764137190: 适合高中生阅读的杂志?(心理方面的) -
胡知益保: 心理学电子期刊 Acta Psychologica《心理学报》(荷兰) Aggressive Behavior《侵犯行为》(美国) ISSN 0096-140X, 创刊于1974年,全年6期,John Wiley & Sons Inc., USA. 刊载人和动物侵犯行为的实验和理论分析文章,涉及动物行为、...

成华区18764137190: 什么是 心理语言学 -
胡知益保: 心理语言学是研究语言活动中的心理过程的学科,它涉及人类个体如何掌握和运用语言系统,如何在实际交往中使语言系统发挥作用,以及为了掌握和运用这个系统应具有什么知识和能力.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心理语言学是研究个体言语...

成华区18764137190: 请教: Psycholinguistics翻译过来是什么? -
胡知益保: psycholinguistics [复] n. [用作单]心理语言学 psycholinguist n. 心理语言学家 psycholinguistic adj.心理语言学的 Psycholinguistics is the study of language in relation to the mind.心理语言学是关于心理语言的研究.

成华区18764137190: 心理语言学和语言心理学的区别 -
胡知益保: 心理语言学是从心理的角度出发研究语言,如人在愤怒的情况下的言语和平静状态下是不一样的,语言心理学是从语言的角度研究心理学,如人总有一天会死与总有一天人会落叶归根说出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同样人对此做出的反应也是不一样的

成华区18764137190: psycholinguistic trinity 心理语言学的三位一体?language comprehension,language acquisition,and language production其中第三个language production 怎么... -
胡知益保:[答案] 应翻译为语言的产生,下句则译为:语言产生的构架、表达及处理~

成华区18764137190: 语言学的常用术语及其音标
胡知益保: linguistics [liŋ'gwistiks] 语言学phonetics [fəu'netiks] 语音学phonology 音系学morphology 形态学syntax 句法学semantics 语义学pragmatics 语用学socio-linguistics 社会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 心理语言学applied linguistics 应用语言学...

成华区18764137190: 什么是心理语言学读书笔记 -
胡知益保: 一、心理语言学的前世今生1、心理语言学以语言的心理过程作为它的研究对象.2、语言(lan gua ge),把语言看成是一个系统,指的是语言知识、语言系统、语言规则,它是抽象的、隐含的、无时间性的;言语(speech),把语言看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