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离子这篇文言文有什么启示

作者&投稿:类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文言文:《郁离子》解释的道理

《郁离子》,郁,有文采的样子;离,八卦之一,代表火;郁离,就是文明的意思,其谓天下后世若用斯言,必可抵文明之治。思想内容以道为本兼与儒家形而下的用相结合。立意与行文变幻奇诡,颇得庄子精髓。嘉靖丙辰与宋濂《龙门子凝道记》合刻於开封。刘基认为万物有道,道不可逆;二、物有两极,对立统一;三、理一分殊,探其本质;四、智胜于力,知所未知;五、以物以理,取象思维。思维深得道家思维的精髓。“郁离子”是刘伯温的托称,刘基写作《郁离子》的时候,是在他47—50岁,经历了元朝官场上的四起四落,正值其人生的低谷,使得他的半生他郁郁不得志,不能施展抱负,后来被夺去兵权,遂弃官归隐家乡青田山中,发愤而著《郁离子》。书成不久,他即出山离家,成为朱元璋的亲信谋士,协助朱元璋建立了统一的明王朝。

书的封面

《郁离子》不仅集中反应了作为政治家的刘伯温治国安民的主张,也反映了他的人才观、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文学成就、道德为人以及渊博学识。在写作《郁离子》的过程中,刘伯温的整个思想体系,尤其是对社会政治方面的看法及主张更加成熟,也更加系统。

2. 文言文:《郁离子》解释的道理

《郁离子》,郁,有文采的样子;离,八卦之一,代表火;郁离,就是文明的意思,其谓天下后世若用斯言,必可抵文明之治。思想内容以道为本兼与儒家形而下的用相结合。立意与行文变幻奇诡,颇得庄子精髓。嘉靖丙辰与宋濂《龙门子凝道记》合刻於开封。刘基认为万物有道,道不可逆;二、物有两极,对立统一;三、理一分殊,探其本质;四、智胜于力,知所未知;五、以物以理,取象思维。思维深得道家思维的精髓。“郁离子”是刘伯温的托称,刘基写作《郁离子》的时候,是在他47—50岁,经历了元朝官场上的四起四落,正值其人生的低谷,使得他的半生他郁郁不得志,不能施展抱负,后来被夺去兵权,遂弃官归隐家乡青田山中,发愤而著《郁离子》。书成不久,他即出山离家,成为朱元璋的亲信谋士,协助朱元璋建立了统一的明王朝。

书的封面

《郁离子》不仅集中反应了作为政治家的刘伯温治国安民的主张,也反映了他的人才观、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文学成就、道德为人以及渊博学识。在写作《郁离子》的过程中,刘伯温的整个思想体系,尤其是对社会政治方面的看法及主张更加成熟,也更加系统。

3. 《郁离子》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郁离子,捕鼠】:只要是对四个现代化这一总目标有益的任何事,哪怕它会暂时给我们的现在的工作增加一点儿麻烦,带来一些"弊"和"失",我们也要尽全力去做.正如《郁离子.捕鼠》中所记载的一个赵国人为免于鼠患,免于挨饿受冻而养猫是一个道理.赵国人养猫捕鼠是为了更好地活下去,因而猫咬了他的鸡他也不在乎.因为没有鸡还不致使他挨饿受冻,而肆行无忌的老鼠却严重地影响了他的生活.我们实现四化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我们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为此目的,国家做出必要的牺牲是完全能为人民所理解的,是完全必要的.在这方面,我们切不可因噎废食,因小失大。

4. 文言文《饿死狙公》选自《郁离子》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原文:

楚有养狙(jū)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①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 ,求草木之实,赋十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捶焉。群狙皆畏苦之②弗之违也。③④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⑤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 得而取与?”曰:“否,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⑥言未既,众狙皆寤。 其夕,相与伺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

译文:

楚国有个人,养猕猴为生,楚国人叫他「狙公」.每天早上,他一定在庭院中分派猕猴工作,教老猴率领著小猴子上山去,摘取草木的果实,抽十分之一的税来供养自己.有的猴子数量不足,就鞭打他们.猴子们怕死了,觉得很苦,却不敢违背.

有一天,有只小猴子问大家说:「山上的果子,是老头子种的吗 」大家说:「不是啊!是天生的.」又问:「没有老头子我们就不能去采吗 」大家说:「不是啊!谁都能去采.」又问:「那们我们为什麽要仰赖他,还要被他奴役呢 」话还没说完,猴子全懂了.当晚,群猴一起等候狙公睡著的时候,就打破兽栏,拿走存粮,一块儿跑进森林,不再回来了.狙公最后活活饿死.

郁离子说:「世上那种卖弄权术奴役人民而不依正道来规范事物的人,就像狙公吧!只因人民昏昧尚未觉醒,才能让他得逞,一旦有人开启民智,那他的权术就穷尽了.」

5. 这篇文言文有什么启示

揠苗助长 有个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春秋宋国人,一天下来十分疲劳地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小步奔去看那禾苗的情况,禾苗却都枯萎了。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这个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启示 1、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这一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欲速则不达"。

2、人们对于一切事物都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把事情做好。反之,单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去做,即使有善良的愿望,美好的动机,结果也只能是适得其反。

3、要按照自然规律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否则,只能是适得其反。

6. 郁离子刘伯温文言文阅读答案

《郁离子》共有十卷,一百多篇文章。

教学中较为常见的有:千里马、官舟、捕鼠、云梦田、焚人养猴等短篇。

千里马

郁离子之马,孳得駃騠焉。人曰:是千里马也,必致诸内厩。郁离子说,从之。至京师,天子使太仆阅方贡,曰:“马则良矣,然非冀产也。”置之于外牧。南宫子朝谓郁离子曰:熹华之山,实维帝之明都,爰有绀羽之鹊,菢而弗朋,惟天下之鸟,惟凤为能屣其形,于是道凤之道,志峭之志,思以凤之鸣鸣天下,奭鸠见而谓之曰:‘子亦知夫木主之与土偶乎?上古圣人以木主事神,后世乃以土偶。非先王之念虑不周于今之人也,敬求诸心诚,不以貌肖,而今反之矣,今子又以古反之。弗鸣则已,鸣必有戾。’卒鸣之,咬然而成音,拂梧桐之枝,入于青云,激空穴而殷岩屺,松、杉、柏、枫莫不振柯而和之,横体竖目之听之者,亦莫不蠢蠢焉,熙熙焉。骜闻而大惕,畏其挻己也,使鹨谗之于王母之使曰:‘是鹊而奇其音,不祥。’使[云鸟]日逐之,进幽旻焉。鹊委羽于海滨,鹂鹜遇而射之,中脰几死。今天下之不内,吾子之不为幽,而为鹊也,我知之矣。

官舟

瓠里子自吴归粤,相国使人送之,曰:“使自择官舟以渡。”送者未至,于是舟泊于浒者以千数,瓠里子欲择之而不能识。送者至,问之曰:“舟若是多也,恶乎择?”对曰:“甚易也,但视其敝篷折橹而破颿者,即官舟也。”从而得之。瓠里子仰天叹曰:“今之治政,其亦以民为官民与?则爱之者鲜矣,宜其敝也。”

云梦田

楚王好安陵君,安陵君用事,景睢邀江乙使言于安陵君曰:“楚国多贫民,请以云梦之田贷之耕之食,无使失所。“安陵君言于王布景行之。他日,见景子,问其入之数,景子曰:”无之。“安陵君愕曰:“吾以子为利于王而言焉,乃以与人而为恩乎?”景睢失色而退语其人曰”:“国危矣!志利而忘民,危之道也。”




程俊不肯穷竟其学文言文
从这以后义士髯樵的名声更加彰显。 4. 弃书捐剑文言文翻译 翻译: 项羽年少时曾学习写字识字,没有学成就放弃了;学习剑术,也没有学成。 他的叔父项梁很生气。项羽却说:“写字,能够用来记姓名罢了;剑术,也只能与一个人对敌,不值得学。 我要学习能敌万人的本事。” 于是项梁就教项羽兵法。 项羽非常高兴,可是...

翻译这段文言文
有子六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4-05-29 展开全部 翻译什么呢 ?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其他类似问题 2009-05-04 请翻译下面这段文言文 284 2007-08-24 翻译这段文言文 6 2011-09-02...

范与兰文言文翻译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3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3.4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1. 《范与兰》文言文逐字逐句翻译,评析主题 可以帮你逐字逐句翻译,但评析是个人的事,不能代替。 《陶庵梦忆·范与兰》原文: 范与兰七十有三,好琴,喜种兰及盆池小景。建兰三十余缸,大如簸箕。早舁...

求文言文立言之要和董宣格杀苍头的翻译
(《孟子·滕文公下》) 儒者对伪君子的鄙弃之情溢于言表。仅孔子对“巧言令色”的斥责,在《论语》中就记有三次(其它两次见于《阳货》、《公冶长》)。 然而,在历史上,在现实中,这种巧言令色,胁肩谄笑的人却并不因为圣人的鄙弃而减少。他们虽无仁德,难成正果,但却有的是用武之地,能使妻离子散,家破...

文言文训后冯梦龙
他说:“这是我的鲍鱼,哪里有什么神?”于是非常慨叹。 5. 文言文智妇 冯梦龙 冯梦龙《智囊》卷二十五 集哲闺智部总序冯子曰:语有之:“男子有德便是才,妇人无才便是德。” 其然,岂其然乎?夫祥麟虽祥,不能搏鼠;文凤虽文,不能攫兔。世有申生,孝己之行,才竟何居焉?成周圣善,首推邑姜,孔子称其才与...

有启发的文言文
5. 古文“歧路亡羊”的启示这篇古文告诉我们了一个什么道理 歧路亡羊 【原文】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①,又请杨子之竖②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之者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杨子戚然变容,...

巾帼的文言文
1. 文言文:沈起凤《巾帼幕宾》翻译 清·沈起凤 《谐铎》卷六之《巾帼幕宾》 原文: 归安蒋生,年弱冠,止能记四子书,及《尚书》半部而已。 家贫,欲为幕下客,遍托戚友。群谓其才短,弗之荐也。 会有纳粟县尉,骤升富阳县令,急欲觅一友司笔札,遂以蒋生应聘。县令素不识丁,蒋生故作大言以欺之。 书禀中讹...

有哪些有趣的文言文故事?
王洛宾,这位被誉为中国“西部民歌之父”的音乐大师,一生历经饮坷,身陷囹圄,妻离子散,长期处于心理压力极大的逆境中。然而他却以“胜似闲庭信步”的态度,投身于大西北的沙漠孤烟之中,创作了《在那遥远的地方》等多首西部民歌。9、经历挫折,更能发愤 贝利成名后,有个记者采访他。“你的儿子以后...

小人难事文言文答案
一举一动尽在掌握,贤与不贤有什。 4. 《君子与小人》这篇古文 跟君子与小人有关的古文 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出自:《论语·里仁》) “义”就是“宜”,也就是说,君子走的始终是一条适宜的正路。而小人则一心看重私利,在一己私利驱使下很容易走上邪路。 2、“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

伤仲永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作文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7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483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① 作文,以《伤仲永》的故事中提出一个新观点,并加以叙述 爱迪生曾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而仲永的事迹,便是这句名言最好的真实写照。 初读《伤仲永》这篇文言文,真有点...

东昌府区15920435433: 刘基的《郁离子》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
巩祥双扑: 《郁离子》,明代刘基撰.这是一部寓言兼议论的笔记体散文集,是刘伯温传世著作中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一部书;是他协助大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统一天下,建立巨大功勋的思想理论宝库,被后世历代政治家誉为“明乎吉凶祸福之几,审...

东昌府区15920435433: 郁离子 捕鼠从中悟出什么道理 -
巩祥双扑:[答案] 《郁离子·捕鼠》 原文: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

东昌府区15920435433: 从刘基《郁离子.捕鼠》这篇古文中悟出了什么道理?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扑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 -
巩祥双扑:[答案] 做事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不能因噎废食,因小失大.

东昌府区15920435433: 郁离子捕鼠悟出了什么道理 -
巩祥双扑: 《郁离子·捕鼠》 原文: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

东昌府区15920435433: 刘基 《郁离子 捕鼠》的道理字数10~20字,说明给我们设么启发. -
巩祥双扑:[答案] 做事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不能因噎废食,因小失大.

东昌府区15920435433: 求刘基《郁离子》的寓意 -
巩祥双扑: 郁,有文采的样子;离,八卦之一,代表火;郁离,就是文明的意思,其谓天下后世若用斯言,必可抵文明之治.“郁离子”是刘伯温的托称,刘写作《郁离子》的时候,是在他47—50岁,一生中最鼎盛之际,此前的半生他郁郁不得志,不能施展抱负,后来被夺去兵权,遂弃官归隐家乡青田山中,发愤而著《郁离子》.书成不久,他即出山离家,成为朱元璋的亲信谋士,协助朱元璋建立了统一的明王朝.

东昌府区15920435433: 郁离子 捕鼠 悟出了什么道理 -
巩祥双扑: 我们老师讲过的—— 凡事都有两面性,有利亦有弊,做事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不能因噎废食,因小失大.

东昌府区15920435433: 文言文《鲁人窃糟》给人了什么启示 -
巩祥双扑: “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曾经是盛行一时的对待古今中外文化成就的基本立场.所有文化都是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文化资源,中国现实问题不同于西方,不能盲目照搬.西方通过各种方式向我们推介的东西,糟粕更多,这些东西才是我们需要提高警惕的.

东昌府区15920435433: 文言文《郁离子》中的一些问题.速回答.3Q楚有养狙以为生①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②,必部分③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 -
巩祥双扑:[答案] 1.奉通“俸”; 箠,同“棰” 2.树,古义种植 今义名词 树木 3.一旦有人开启民智,那他的权术就穷尽了.4.讽刺了那些无德无能而身居高位、仗势欺人而又外强中干的统治集团中的上层人物,指出他们不实施任政,不知道获取民...

东昌府区15920435433: 从郁离子的良桐中获得什么启示 -
巩祥双扑: 《良桐》文中以工之侨二次献琴的不同遭遇,揭露了社会上评价、判断事物优劣仅凭外表,而非依据内在品质的现象,告戒人们切不可被表象所迷惑、蒙蔽. 启示:凡是深刻的人,看是事物或人都不会只看外表,而会透过外表看本质.看事情深刻的人都是有智慧的人.他们懂得生活中最根本的东西,不会被外表迷惑,对待问题会做旦法测盒爻谷诧贪超楷出最佳决断.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