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问题: 1.太阳的光是什么光?

作者&投稿:博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问题一:太阳光在真空状态下是什么颜色?~

我们都知道,科学教育并非一个全新的教育概念。早在斯宾塞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命题时,科学教育就开始受到教育界和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各国对科学教育的研究和改革可以说从未间断过。我国在小学和幼儿园尝试科学教育也并不是从现在才开始,尤其是在小学,6——12岁的儿童一直在通过“自然常识”这门学科学习科学。也许正因为如此,使得许多人简单地认为目前我们正在试点的中法合作项目“做中学”仅仅是一次教学方法的改革。但实际上本项目的改革的目标并非指向单纯的教育技术问题,而是直指科学教育对激发儿童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儿童科学的思维方式、价值观、科学精神所承担的责任,它明确了儿童科学教育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让科学成为他们今后生活的准则。我们在课堂上看到的种种学习方式的变革正是基于这样的科学教育目标而发生的。在此,我不想多说我们静安区为什么要积极投入这项改革以及这项改革于我们的意义有多么重大,只是想让在座的各位看到“做中学”科学教育正在对我们的学生、教师、家长产生怎样的影响。

一个一年级的班级正在老师的提议下观察自己的影子,这是他们上的第1堂做中学课。老师希望他们可以注意到影子和光线的关系。按照以往的做法,老师只需要向学生说明物体挡住了光线就会产生影子,然后再用实验证实一下,就可以完成这样一个教学任务,花费的时间不会超过半节课。但在“做中学”课上,老师花了4倍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探究影子和光线的关系。他先让学生去观察自己的影子,然后把影子画下来。并且将孩子们的画张贴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老师发现大多数孩子并没有注意到影子和光源的位置关系,于是,老师将两张影子位置不同的画放在一起,果然孩子们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于是,持不同观点的孩子展开了争论,老师在这时候提议,到太阳下再去看看自己、太阳和影子的位置究竟是怎样的。很快,孩子们回来了,意见也得到了统一。对于其他的问题,比如有的孩子画的影子是站着的,而不是躺在地上的、有的影子是彩色的、有的影子没有和脚连在一起、老师也只是一次次地提议学生走出去看一下事实是怎样的,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是正确的。看到孩子们的记录本,孩子们一次次画着自己的影子,每一次都比前一次更接近真实,直至完全了解影子和光线的位置关系。每次走出去观察自己的时候,孩子们都带着一个问题,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由开始时随意的观察变成有目的的观察,观察对他们已不再是游戏,而是科学探索行为。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都记录下自己的观察所得,并将这些记录和前面自己原来的想法作比较,用事实推翻自己错误的认识。同时,孩子们又产生了新的研究目标——他们发现影子上午的影子和下午的不一样,老师将它作为下一次要解决的问题。表面看来,孩子们用了整整2节课的时间仅仅学到了一个关于光线和影子位置的知识点,但我们看到他们在学习发现问题,学习不断用事实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学习如何记录所得所想,学习如何说明自己的观点,学习通过比较来发现问题,学习该用什么向别人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而这一切,才是“做中学”科学教育最注重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做中学”学习,学生的实证意识将牢牢地存在于他们的头脑中,影响他们的生活态度。有一个三年级学生看到书上介绍的“鸡蛋在食盐水中浮起来了”的实验,也照着试做,结果做了几次,鸡蛋都没有浮起来。他对书上的说法产生怀疑,于是想到去证明鸡蛋并不会在食盐水中浮起来。为了证明这一点,他在实验中往水里加入了更多的盐,结果发现鸡蛋浮了起来,推翻了自己的假设,同时也了解到浮力和食盐水浓度有关。我们相信,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会逐渐成为这些学生的生活准则。

一直以来,科学课上老师总是会把一些科学现象的原理以结论的形式告诉学生,与此同时,学生也常常为生活中遇到的科学问题所困惑,由于没有探究的习惯和环境,他们又会通过书本或老师直接获取答案,久而久之,科学在他们眼中变得越来越神秘、深奥。“做中学”科学教育打破了科学在孩子们心中的神秘感,让孩子和科学亲密接触。10岁左右的孩子通常认为物体落下的快慢只和物体本身有关系,或与轻重有关,或与大小有关。在上空气这一单元内容的时候,老师试图改变学生的错误认识,但如果直接让学生通过真空管看真空下状态下鸡毛和石块同时落地,是很难让10岁的学生接受的其间的原理的,只会让他们认为科学高高在上,难以接近。于是,老师设计了一个活动“让乒乓球落得慢一点”,让学生体会到空气对下落物体产生阻力。课上,假设了近10种方案让乒乓球落得慢些,如绑上气球、做个降落伞、用电吹风吹、沾上羽毛、放在纸飞机上等等,并且对这些假设进行了验证,在课的最后,孩子们在实验、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东西落得慢,有空气在帮忙”,对于10岁的孩子来说,让他们明白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实际上是将他们引入了科学学习的大门。

“做中学”学科试行一段时间以后,我们发现它对其它学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学生在记录和表达的时候,常常体验到语言的重要,在需要计算的时候,体验到数学的用处。有一次,7岁的学生在学习测量长度,他们想到了很多方法,其中很多方法需要经过计算得出结论。当时他们还没有学习过乘法,于是,有几个孩子在请求老师协助的同时提出了让老师教会他们乘法的要求。我们的老师也开始越来越重视在课上就这些科学目标以外的内容进行指导。在学生进行交流时,老师花时间指导学生用准确、明了的语言说明问题,在讨论互动时,老师们关注学生合作交往的问题。我们认为,做中学和其它学科间的这些联系是在自然状态下由需要而引发的,重视这些联系,将使每个学科的学习意义在运用中得到体现,这比一次次说明那些学科有多么重要更具影响力。

我们不可否认,最快接受做中学学习方式,并对它表现出巨大热情的是我们的学生,而不是教师。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对身边科学极大的探究兴趣和极高的悟性,正是这样的热情感染着我们的教师,使得他们积极地投入到课程研究中来。一个阶段的工作之后,我们发现“做中学”科学教育同样影响着教师,重燃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求知欲,从他们身上看到科学精神正在闪现。许多执教教师意识到自己未能接受过系统的科学教育,事实求是地看待自身的不足,他们本着对学生负责的目的,在通过各种渠道主动参加相关培训的同时,还针对自己薄弱之处利用业余时间补遗拾漏,主动学习。在课堂上,遇到学生的问题自己没有把握的时候,他们会自责,但更会实事求是地告诉学生,“我不知道”,他们常常和学生一起探究,在这过程中,他们发现自己每有收获,都会象孩子一样兴奋。“做中学”同样唤醒我们的大多数执教教师对身边的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正是这样的经历,促使他们自觉地敬业务实。

大家都明白,以上提到的这些影响不是一蹴而就的。静安区接受试点任务后,师资队伍的建设被确定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教育学院教研员、科研员、培训部人员深入教学第一线,和附校的老师们一起参与教学主题的开发和实施,将做中学理念转化为教师日常的教学行为,执教教师直接参与课程的开发,他们已不再只是某个教材的实施者,而是肩负着科学活动主题的开发和验证的重任。针对我区小学和幼儿园教师普遍存在的科学知识积累少、教育理念有待更新的现状,我们坚持区、校培训相结合,改革培训方式,推出“四结合”的全新培训形式,包括个案研究式的“做中学”教育理念培训(用一个个教育生动的案例阐述理念);以体验为主的“工作坊”式的教学方法培训(教师作为学生,亲自体验“做中学”的过程,通过体验学习教学方法);与科学教育主题开发结合的学科知识培训(教师承担教学主题的设计任务,学院提供相应的背景知识培训);基于专用网站的互动式即时培训(针对每位教师的问题,通过互联网提供具体的指导),大大提高了培训的实效性。此外,我们的教育研究人员积极探索,及时向教师推广研究成果。我们坚持教研、科研与师资培训相结合,教育学院教研室、科研室、师训部的教育研究工作者和执教教师密切合作,从实践中及时总结出了符合“做中学”理念与实施原则的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引导策略和教学评价体系。同时,我们以静教院附校为点中之点,对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集中突破,不断总结经验向他校推广,以点带面,为教师提供实际有效的帮助。

我们欣喜地发现,做中学科学教育还进一步影响到家长的教育观的改变。开始进行试点工作时,家长不理解我们的教学进度为何那么慢,对我们学生的实验记录也表示不理解,他们不理解为什么上面记录着一些错误的想法,他们有的还直接将一些问题答案写在孩子的问题旁边,经过和家长的沟通,我们的家长大都非常欢迎和认同我们的理念,他们积极地配合老师在家里鼓励孩子探究一些身边的科学,更注意孩子成长的过程,而不是象以前那样一股脑儿将答案告诉学生。

静安区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市教委教研室领导的直接参与和指导,离不开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巨大的投入和付出。“做中学”的试点工作还刚刚起步,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工作中,我们也有许多的困扰,急需要大家的参与和帮助,尤其是科学工作者的大力协助。困扰之一,目前开发主题活动的主要是教师和教育研究工作者,而这些教师中具有文科教育背景的居多,自身所受的科学教育并不完善,加上儿童科学教育涉及的学科知识甚广,常常使得主题设计和教学工作事倍功半,感到力不从心。为此,我们急切地盼望科学工作者加入到我们的工作团队中来,以他们的学识和智慧,为我们的科学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撑。困扰之二,目前我们的“做中学”科学教育课程标准多是借鉴法国和美国的科学教育课程标准,其未能体现我国的本土化特征,而中国本土化“做中学”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标准的制定是下阶段推广 “做中学”科学教育必不可少的。我们需要更多的科学工作者和教育研究工作者提供这方面的帮助。困扰之三,我们目前“做中学”科学教育没有教材,只有课程标准和案例参考,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教学内容以完成本年龄段课程标准要求,于是,大量的教学材料准备工作正渐渐成为执教教师最大负担,在法国,有大学生志愿者协助老师进行日常的教学工作,我们有没有可能学习法方的做法,由社区或学校组建志愿者队伍参与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1)非生物 (2)蝉 蛇 (3)蛹(4)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蛇

太阳的光是什么光?

      太阳光是由太阳发射出的电磁波,分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 可见光是指肉眼看到的,如太阳光中的红、橙、黄、绿、蓝、靛、紫绚丽的七色彩虹光;不可见光是指肉眼看不到的,如紫外线、红外线等。 太阳辐射光谱的99%以上在波长 0.15~4.0微米之间。7%在紫外光谱区(波长<0.4微米),43%在红外光谱区(波长>0.76微米),最大能量在波长 0.475微米处。

      大约50%的太阳辐射能量在可见光回谱区(波长0.38~0.78微米,或答波长在380~780纳米),这部分才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太阳光。太阳光经棱镜或光栅色散后呈红、橙、黄、绿、蓝、靛、紫彩带,为可见连续光谱。可见光是整个电磁波谱中极小的一个区域。



太阳光是最重要的自然光源,它普照大地,使整个世界姹紫嫣红,五彩缤纷。当光线随时间的推移以及天气发生变化时,都会直接影响物象的色彩。除了太阳光之外,还有其他各种光源,例如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灯光,它是人工光源,比阳光弱得多,而且所含的可见光比例也和阳光不同。


呈贡县18782692933: 太阳的光是什么? -
花利金因: 光是是一种电磁波,光又是一种粒子,由光粒组成. 光的现象是波粒二象性,可以有波的特征,也有粒子特征. 任何运动物质都有波动性,宏观的只不过小的忽略不计.微观的比较明显. 电磁波是一种场,是变化中的电场或磁场产生的磁场或...

呈贡县18782692933: 太阳光是一种单色光还是复色光 -
花利金因: 复色光,看过彩虹没,是太阳的光分散开来出现的

呈贡县18782692933: 太阳光是什么,谁能知道???? -
花利金因: 有两种理论解释:一是光是由粒子组成的,二是光是一种波,两种都对.

呈贡县18782692933: 太阳是什么颜色的? -
花利金因: 太阳发出的光几乎为白色,就是多种颜色的光混合后的色彩.色光基本由三种组成:红光、绿光、蓝光. 白色光照射在绿色的叶子上,除了绿色之外的颜色都被吸收,只有绿色光被反射回来,进入我们的眼中,经视觉细胞神经传递到大脑,转换...

呈贡县18782692933: 太阳的光是从哪里来的 -
花利金因: 简单跟你讲一下.太阳是由氢和氦组成的气体球,2种物质通过热核聚变反应,释放出极大量的能量,此种能量用波(光的二象性)的形式来向宇宙中散发.而我们能看见的光(可见光),只是我们眼睛能看见波的一种,另外还有不可见光,比如红外线、紫外线、微波、α射线、γ射线等等....大致就是这样吧

呈贡县18782692933: 阳光是什么颜色的? -
花利金因: 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

呈贡县18782692933: 为什么大多数恒星发蓝色光,而太阳却发橙黄色光? -
花利金因: 1.请进百度百科“太阳”词条,太阳光谱峰值在500nm附近,即太阳主要是蓝绿光,只因光度非常大,加上全色连续性,因此是刺眼的白光,又由于地球大气气体分子影响和人眼对黄光更敏感,所以你感觉太阳是黄白光.假如在外太空看,太阳...

呈贡县18782692933: 我们在地球上能看到太阳发出来的光,为什么在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到的却是漆黑一片? -
花利金因: 光可分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第一,人们在地球迷上看见的刚好是可见光,是七色光的混合光-白光.第二,在太空中的光是不可见的光,温度低,因此就看不见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