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以文治国,宋仁宗时期的官员数目,为何是宋朝初立时的整整10倍呢?

作者&投稿:春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宋朝以文治国容易形成党争?~

官员太多,职权重叠,自然容易争斗。
宋朝冗员众多,一职多官,政出多门,职权重叠,效率低下,易形成党争。
《两宋史论》中说:宋代定官制杂乱,重床叠屋。真宗时,一次所裁冗员便达十九万五千多员。
宋祁在《景文集》卷二十六上称:“南宋州县之地,不广于前,而官五倍于旧。”
关于宋朝官员的人数,曾巩在《元丰类稿》卷三十《议经费》中言:“(真宗)景德(年间)官一万余员;(仁宗)皇佑(年间)二万余员;(英宗)治平(年间)并幕职州县官三千三百余员,总二万四千员。”
宋当时人口大约3000万左右 共2万官员 比例为1500:1

书法文化一直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远古的朝代,文字孕育而生,刚开始是最形象的甲骨文,到最后慢慢的形成了各种字体,楷体、宋体、草书、隶书等等。这些都是从古代到现代慢慢演变而成的。而在古代的各个朝代,文化知识也成为一个鲜明的特点,一个又一个文豪脱颖而出,最终千古留名。
而在文化底蕴非常浓厚的宋朝,宋太祖赵匡胤就大力的推行文化知识,虽然他刚开始的目的只是因为削减朝廷官员的武力能力,但是却误打误撞成就了历史上重要的文化时代,成为百姓们在文化方面引以为傲的国家。

一、在宋朝“重文轻武”的背景下,统治者大规模的推广文化,所以形成了“好书”的风气
在宋朝初期,宋太祖赵匡胤继位后,就因为害怕朝廷的一些大臣权力过重,而危害他的地位,但是他并没有如同朱元璋那样,大肆的杀虐朝廷命官,而是选择了“杯酒释兵权”这个方法,来削弱朝中的一些武力将领。
不仅仅如此,他还颁布了一个“重文轻武”的法令,使自己国家的一些大臣们最好都是以文为主,这样不仅仅保护了皇帝的地位,也保证了国家朝廷官员的文采。这个法制颁布之后,国家就开始实行培养百姓们的文化。
宋朝的统治者们在全国各地都设有各级各类的官学,而宋朝除了京城设有很多宗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广文馆、律学、算学、数学等多种学校之外,各个地方也有非常多类似的学习机构。而且还有很多人开办私人书院、私塾与蒙童学馆。
刚开始这种学习都是注重成年人们的,甚至有人一辈子都以读书为一个行业,学习终身。但到了最后,统治者认为学习要从儿童抓起,所以又相继的办了很多儿童考试,而且非常注重强化神童教育的民风,所以在历史文献上常常可以看到关于神童的记载。

在读书行业开始发达之后,相对于人们也开始注重书法,有些人认为不仅仅要文化知识好,而且书法也需要非常的好,如果书法不是很好,就算不上真正的文化大家。所以一些文人百姓们本来就很注重书法,直到后来,宋朝的统治者喜欢上了书法,所以文人们就更加的重视书法了。
宋朝就有一个非常大的例子,宋朝一个大家族周氏,他们就非常的重视文化,而且非常的喜欢书法,曾经命人花重金来买一些书法大家的名贴。而周家人周必大的父亲周立建的书法造诣也非常的高深,而且主要研究各种古代书法大家的笔法。
不光是周必大的父亲是个爱好书法艺术的人,周必大的祖父和堂兄弟都很痴迷于书法,所以周家有着浓厚的学习氛围。而周必大小受到自己父亲和自己亲戚们的影响,从小便受到了很好的教育熏陶,书法造诣也很深厚。

宋朝的历代君主都普遍的喜爱书法,而且很注重官员们的书法水平,所以周必大的书法水平得到了宋代君主都喜爱。于是在周必大为官的大部分时间,都被皇上邀请到翰林院,同皇上一起研究书法。周必大因为书法而成为朝廷官员,又因为书法受到皇帝的喜爱,而步步高升。所以一些文人就想像周必大一样有所功名,所以就对书法的练就非常的重视。
二、宋朝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非常的重视书法,所以就造成了浓郁的文化气息
宋朝光推举“重文轻武”政策就有很多人为之疯狂,更别提可以考取功名的科举制了。唐朝本就是一个有非常浓厚的文化气息的朝代,有很多文人大家都出自于唐朝。例如李白、杜甫之类的这些,还有出版的《唐诗三百首》都是唐朝文化的象征。其中科举制在唐朝就非常的有名,而且在唐朝达到科举制发展的巅峰。
从唐朝开始,穷人子弟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而为官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科举制在当时风靡全国。而科举制又十分重视考生们的书法功底,而且在科举考试中,还特地地设立了书法考试的科目,大量选举书法精良的考生,在当时还被称为是“以书取士”的选官政策。
而宋朝作为唐朝后一个朝代,对唐朝这么优秀的制度当然不会摒弃,于是宋朝就在唐朝的科举制度基础上,多加运用,也让科举制考试中的“以书取士”成为宋朝选拔官员的最主要途径之一。

宋代的科举考试中还对考生的书法方面上有一定的要求,书法成为判断一个考生的分数和能否中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得到了考生和一些准备考试的百姓们的重视,所以就有了“天下之士悉于书学者稍复兴起”的一大局面。
宋代也曾和唐代一样,在创立一些教育机构的时候,专门在里面加了一项关于书法的学习。而宋徽宗及其喜爱书法艺术,他不仅仅提倡在教育机构中加学习书法的课程,甚至提倡过要专门办立一个书法学校,里面就只教书法方面的造诣,还配备了书法造诣非常高的书法大师来教学,用来培养一批专门是书法人才。
而宋代更是继承了唐朝的翰林院制度,翰林院本就是文人们梦想进入的地方,有些考生们考上了官员,但是不一定能进翰林院,而宋朝皇帝就是利用考生们想进入翰林院的这一愿望,把进入翰林院的最基础设立为书法,凡能进入翰林院的人,都很精通书法,可以说书法是进入翰林院的基本。

三、这种“好书”风气的盛行,丰富了百姓们的生活,也培养了很多个文化大家,使宋朝的文化迅速发展
在古代,百姓们的生活非常的枯燥,有些人只是白天耕作,或者年轻的人根本就无事可做,自宋朝“好书”风气培养起来之后,一些文人们的日常生活变得非常的丰富。他们不仅仅是和朋友们一起写诗作乐、畅谈诗幅,更多的时候他们也在练习书法,而且聚在一起讨论书法,使生活变得更加有趣丰富。而在这样一个书法风靡的朝代,更是有很多书法大家崛起,在历史上青史留名。
其中宋朝最著名的书法家有五人,他们分别为黄庭坚、苏轼、米芾、蔡襄和赵佶他们都是非常有名的书法文人,而他们的书法风格特点也都各不同。黄庭坚为北宋著名的书法家,传闻他鉴定一些画和一些诗都先要看那些字画中的书法,而且他的书法非常的桀骜不驯。
而苏轼的书法则是规格不一,苏轼的书法用墨非常的丰腴,给人一种以胖为美的视觉感,而且他的字都是轻重不一,最终导致字一大一小,但是也非常的美观。

而蔡襄的书法则是非常的洒脱豪迈,而且字体给人一种端庄凝重的感觉。他们四人被称为宋代的“书法四大家”。而赵佶是宋朝的第八任皇帝,他酷爱书法,对像黄庭坚和苏轼这样的人都非常的敬重,在他们面前,没有帝王的架子,只有一个探讨书法的文人。
宋朝的文化也因为这些政策和一些书法大家而迅速发展,不管是在诗歌还是在书法的造诣上,都可以成为中国历史上不可小觑的文化。
当别人谈起的时候,都会把唐朝和宋朝联系起来,所以宋朝的文化在人们的心中成为留下非常重要的地位。

宋朝时商业繁荣经济发达,百姓安居乐业,一派歌舞升平的太平景象,可惜在靖康年间被金人南下打破了虚幻的繁荣,满朝文武大臣并宗室都被金人掳走,史称“靖康之耻”。

靖康之耻

宋朝皇帝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大臣造反,因为宋太祖赵匡胤就是以臣子之身篡夺江山的,所以宋朝是对军队最不相信的一朝,再加上五代十国时期武将专权,以至于宋太祖觉得一个文官再怎么贪污腐败也没有武人滥杀对国家造成的危害大,这也直接造成了宋朝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联手打压武将的局面。

赵匡胤

宋朝也是对文人士大夫最为优待的一朝了,只要不是犯了谋逆的大罪,基本不会有性命之忧,但是说来搞笑,有宋一朝最出名的文人,可与唐朝诗仙李白在文学史上媲美的词圣苏轼,竟然差点就死在了御史台的大狱之中,据说当年要不是太皇太后高滔滔都是他的粉丝苏轼还真就出不来了。

苏轼

最后苏轼也是被一贬再贬,从湖北贬到岭南,最后贬到了当时宋朝的最南端海南岛儋州,而且苏轼的作品竟然一度成了禁书,实在是让人感慨苏大胡子的嘴巴真够大的,也不知道是得罪谁了。

但是要说最憋屈的是还是宋朝的武将,除了开国时期的几位武将得封高官之外,宋朝就没有纯武将进入中枢,后来好不容易有一个从小兵到元帅的传奇将领狄青荣升枢密使,却被文官们集体给吓死了,连当时的文坛盟主欧阳修都参与上书弹劾了,可见只有背叛阶级的个人,没有背叛利益的阶级,在利益面前那点个人恩怨算什么?

欧阳修

巧合的是,苏轼与狄青都是仁宗时期出名的大臣,而现在要求全文背诵的也多是仁宗时期人物的作品,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等,像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司马光等等都是语文课本的常客,智计过人但人品一般的夏竦、号称“日断阳夜审阴”的包拯以及韩琦、富弼、晏殊、文彦博等等,哪个不是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

范仲淹

都说“北宋缺将、南宋缺相”,但是有勇冠三军的狄青领队,再加上将门里的曹、石、杨、折、种等年青一代,宋仁宗时北宋怎么也不应该是被西南蛮夷侬智高欺侮的对象啊,可现实是侬智高不但攻击大宋,而且血洗了桂林城,要知道明朝时也是以文御武但是南方叛乱可是随便派个文官就剿灭的,就连北方战场上的熊廷弼、袁崇焕、洪承畴等人都是正经的两榜进士出身。

都说宋朝孱弱是军事不行,其实就宋朝西军的战力来看,当时天下最精锐的军队也不差上下,主要还是制度的问题,总是以文官统兵将从中御,派出的监军多是不懂军事之辈,对军事横加干预,应该追击扩大战果时不知追击,应该防守时却冒然出兵,以致堂堂大国被西夏这个小国屡次欺侮,“好水川”、“三川口”等战役折损无数。

北宋文官

俗话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国力强时外交是手段,可不战而屈人之兵,国力弱时,手段只剩外交了,因为宋朝的军事从来就不咋地,所以宋朝的外交也是一塌糊涂,“联金灭辽”的海上之盟都能变成了“假道伐虢”的靖康之耻,更让人无语的是南宋末年相同的事件再次上演,南宋又与蒙古来了次联手灭金,最后南宋被蒙古所灭。

以宋仁宗时名臣辈出,但是几乎全是文官,偏科极其严重,长此以往国将不国,所以看似鲜花着锦之际,实则已经到了烈火烹油之时,只是当时宋朝人还醉心于“清明天下”里不能自拔,而当时的辽国和西夏也被宋朝的文化风气侵蚀的慢慢堕落,如果不发生变数的话,宋朝将辽国与西夏拖到自己一个水平线再开战有赢的可能。

宋仁宗赵祯

但是随着小冰河时期的到来,北方的蛮族南下,而这些还未开化的野人是不懂什么叫做“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他们“只识弯弓射大雕,西北望,射天狼”,“秀才遇上兵”大概就是宋朝碰到女真人和蒙古人的真实写照吧。




宋朝皇帝有明君昏君,为什么就是没有暴君?
宋朝是文官治国,重文轻武,甚至制定了法律,不能鞭打大臣,不杀士大夫,不杀进谏者。在宋朝除了谋逆的大罪之外,是没有死罪的。 宋朝对文人是相当宽容的,秦朝焚书坑儒,明朝清朝大兴文字狱,这在宋朝是不存在的。政治风气开朗,思想学术自由,人们可以畅所欲言。宋仁宗,更是把四书五经拿出来,供大家学习。两宋时期,堪称...

北宋的宋仁宗是个怎样的皇帝?
“仁政”,一直是传统政治的最高理想,宋仁宗之前,没有一个帝王能以“仁”为谥号或冠以“仁”,尽管没有多少人喜欢当战争的牺牲品,但人们总愿意记住那些会打仗的皇帝,而忘却仁宗这样以“仁”治国的“仁主”。宋仁宗同时也是一个睿智的人,他在位期间将自己的睿智展现的很充分,宋仁宗与他的士大夫...

宋朝的政治军事赋役制度是怎么样的?
以文治国是中国从野蛮社会走向现代文明进程的标志。开明宽厚的政治氛围,使官员们敢于抨击朝政,发表自己的政治主张。致使宋朝涌现出大批中国历史上敢于直谏的官员,如寇准、范仲淹、包拯、欧阳修、苏轼等等伟大的名字。中国历史上只有宋代才能出现像包拯这样和仁宗皇帝在朝堂上当面争吵,包拯的唾液都飞溅到宋仁宗皇帝的脸上的...

仁宗皇帝是哪个朝代的
宋仁宗对臣下的宽容和对包拯、狄青等人才的任用,体现了他的仁德。元朝的"元仁宗",1311年至1320年在位,因其整顿朝政、推行"以儒治国"而被尊称为仁。明朝的"明仁宗"在位短暂,但发展生产,为明朝盛世奠定了基础。清朝的"嘉庆皇帝",即清仁宗,接过了乾隆留下的复杂局面,尽管努力,但清朝的衰落趋势...

宋朝最好的皇帝是谁?
他们认为,功以创业为祖,德以守成为宗,尊称他为神文圣武明孝皇帝,庙号仁宗。《宋史》对宋仁宗的评价是:“(仁宗)在位四十二年之间,吏治若偷惰,而任事蔑残刻之人;刑法似纵弛,而决狱多平允之士。”在他的统治下,国家虽有小弊,但不足以累治世之体;朝中有小人,但不足以胜善类之气。他...

为什么说宋仁宗时期是古代最好的四十年?
何况,宋仁宗清楚,之前王则起义(仁宗朝最大的农民起义之一),就是文彦博轻松平掉的,这是宋仁宗拍板的底气之一。 最终,裁员任务顺利完成。 宋夏战争之初,西夏联辽攻宋,但满腹小算盘的辽国把军队开到宋辽边境,意欲先敲诈一笔。 与此同时,半自治的广西壮族人民不堪交趾国的压迫,希望归顺宋朝以图大宋的庇护。 这本...

宋朝的治国政策名称叫什么
最后,在文化教育方面,宋朝实行了普及教育的政策,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宋仁宗曾下诏修建国子监、书院等教育机构,培养人才,弘扬儒家思想。宋朝还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编纂了《资治通鉴》等官修史书,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总的来说,宋朝的治国政策以仁政为核心,追求人民的福祉和社会的稳定。通过...

宋朝历史上最有能力的皇帝竟然是他
在他的统治下,大宋文风鼎盛,人才济济,几乎所有的名士都诞生于这一时期。因此,宋史称其为忠诚和诚实的管理,这是基于培养宋三一百多年。此外,据说北宋末靖康年间,金兵占领中原后,大肆挖掘皇陵,掠夺稀世珍宝,但并未进攻宋仁宗的永昭陵。仁宗省直是宋仁宗的大局的治国之道,甚至远远超过了汉朝的...

关于介绍宋朝繁荣的导游词·~~~急求!!!
国家治理的"文臣化"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宋朝仁义立国,政局清明。宋朝的没有地方势力的割据,也没有宦官、后妃、外戚的专权干政乱国。宋朝没有文字狱,官员们不会因为说错话写错字而掉脑袋、全家抄斩、灭门九族。宋专门建立了言官制度。宋仁宗时近一步增加台谏力量,和庭辩力度。以文治国是中国从野蛮社会走向现代文明...

简单概括宋元时期社会政治方面的特征,你能不能用实例来说明这些特征...
宋仁宗时近一步增加台谏力量,和庭辩力度。以文治国是中国从野蛮社会走向现代文明进程的标志。开明宽厚的政治氛围,使官员们敢于抨击朝政,发表自己的政治主张。致使宋朝涌现出大批中国历史上敢于直谏的官员,如寇准、范仲淹、包拯、欧阳修、苏轼等等伟大的名字。中国历史上只有宋代才能出现像包拯这样和仁宗皇帝在朝堂上当面...

龙潭区19880407272: 宋朝冗兵冗官有多严重? -
周徐可米: 太祖时候军队12万人,太宗时增加6万人,为18万,真宗执政部队激增到40万人,到宋仁宗时候翻倍达到80万军队,应该说军队膨胀的速度是比较快的,国家的负担也是成几何倍数增长.唐代每届取进士三四十人,宋朝动辄四五百人.公元991年,朝廷取士总计竟达一万七千三百人.宋朝对宗室、亲信弟子特为优宠,随意授官,皇朝宗室男孩七岁便可以授官,有的甚至在襁褓中也有官阶,并领取俸禄;宗室之外,其它旁支、异姓、门客,都可以得荫补官,每年成千上万的人涌入官僚队伍.唐太宗时曾将中央政府官员从两千多减至六百三十四人,宋仁宗时代中央内外属官已超过一万七千人,而北宋所辖疆域仅为唐疆域的二分之一.

龙潭区19880407272: 如今的官民比例和宋代哪个高些?
周徐可米: 当然是今天 两宋史论》中说:宋代定官制杂乱,重床叠屋.真宗时,一次所裁冗员便达十九万五千多员.并说:宋祁在《景文集》卷二十六上称:“南宋州县之地,不广于前,而官五倍于旧.” 关于宋朝官员的人数,曾巩在《元丰类稿》卷三十《议经费》中言:“(真宗)景德(年间)官一万余员;(仁宗)皇佑(年间)二万余员;(英宗)治平(年间)并幕职州县官三千三百余员,总二万四千员.” 宋当时人口大约3000万左右 共2万官员 比例为1500:1 据1987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一书公布的中国历代官民比例 当年是官民比例40:1 比起宋高的太多

龙潭区19880407272: 包拯年代的一品官有那些 -
周徐可米: 那可太多了,他主要的生活年代是宋仁宗时期,像王随、陈尧佐、章得象、晏殊、杜衍、贾昌朝、陈执中、文彦博、宋庠、庞籍、梁适、刘沆 、韩琦、曾公亮、富弼这些人是仁宗朝的宰相,一品中的一品 .

龙潭区19880407272: 宋朝的政治制度 简练一点的. -
周徐可米: 1、文官体制:宋代通过科举制度来大量提拔文人担任官职,宋朝的文官在朝廷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央政府的重要官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参知政事(副相)、正副枢密使(军政长官)以及地方要员等,大都由文人担任,形成一个以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2、为了便于官员的调遣撤换,宋朝还实行官、职、差遣相分离的制度.

龙潭区19880407272: 宋仁宗时的北宋 -
周徐可米: 1时人对 仁宗朝 社会发展的评价 认为 高过 贞观 和开元四十二年于兹,可谓海内大治矣.窃迹羲黄之前,敻乎莫索其详.自《诗》、《书》之载,未有如兹之盛者也.”呜呼,视周之成、康,汉之文、景,无所不及,有过之者,此所以为有宋之盛欤 2时人对 仁宗朝 政治的评价 任宰辅,用台谏,畏天爱民,守祖宗法度,边关 四十二年不识兵革3发生的重大事件 支持范仲淹改革 任用狄青 打败西夏 与西夏议和4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以至成为民俗语文化的重要内容 5 和北宋其他时期 服饰 没有什么变化 6科举 宋仁宗后期对科举进行改革 变声律为议论,变墨义为大义 7官职名称 和北宋 其他时期 一样8地名 也没什么变化

龙潭区19880407272: 北宋仁宗时代的时间和各个年号,其中发生了什么事件 -
周徐可米: 宋仁宗赵祯 嘉佑元年 公元 1056年 丙申年 宋仁宗赵祯 至和元年 公元 1054年 甲午年 宋仁宗赵祯 皇佑元年 公元 1049年 己丑年 宋仁宗赵祯 庆历元年 公元 1041年 辛巳年 宋仁宗赵祯 康定元年 公元 1040年 庚辰年 宋仁宗赵祯 宝元元年 公元 1038年 戊寅年 宋仁宗赵祯 景佑元年 公元 1034年 甲戌年 宋仁宗赵祯 明道元年 公元 1032年 壬申年 宋仁宗赵祯 天圣元年 公元 1023年 癸亥年

龙潭区19880407272: 宋代的统治阶级都是什么人寒门士大夫 -
周徐可米: 宋朝的被统治阶层的“四民”指的是“士农工商”这四种: 士:宋朝开国后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士人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相当部分官员来自科举考试,各级官员俸禄丰厚,生活十分优裕. 农: 地主占有大量田地,考剥削佃户为生.大部分农民是拥有少量田产的自耕农和半自耕农,另一部分是租种他人土地的佃户. 工: 宋代大部分官营 私营的手工业作坊都雇用工匠,作坊主按照契约付给工匠一定数量的工钱,工匠的身份相对自由. 商: 商人按照规定像政府缴纳商税,他们的经济活动对城乡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自身的社会地位也发生了变化.

龙潭区19880407272: 南宋官员的阶级,全部(上下不能搞错,高分) -
周徐可米: 都督、制置使、总领、留守、安抚使、镇抚使、招讨使、转运使、提点刑狱公事、都大提举坑治、都大提举茶马、提举茶盐、主管殿前司公事、主管侍卫亲军马军司公事、主管侍卫...

龙潭区19880407272: 宋朝嘉州知州是几品官? -
周徐可米: 从五品 宋朝官职等级: 从五品:【职官】:太常/宗正少卿、秘书少监、内客省使、延福宫使、景福殿使、枢密都承旨、中亮/中卫/翊卫/亲卫大夫、殿前马/步军都虞候、防御使、捧日/天武/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团练使、诸州刺史、驸马都尉 知州(例如泰安州知州) – 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市长按照州的职能,应该等同于现在的地市一级的行政级别.《水浒传》出现过一个无名的泰安州知州.宋朝知州一职为从五品,一般由从五品京官担任.

龙潭区19880407272: 中国上下5000年 哪个朝代经济最为好 -
周徐可米: 最为繁荣的是唐和宋,其中当然是我们可爱的宋朝最繁荣,给你举例一下宋朝第四个皇帝宋仁宗所开创的“仁宗盛治”的资料跟唐朝所谓的“开元盛世”比较一下:户数 北宋张邦基在《墨庄漫录》中记载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史料,可以间接看出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