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站在吴国或者魏国视角写三国演义,会是怎样的呢?

作者&投稿:欧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果三国演义从魏国的视角来写,会怎样~

三国演义能火,是因为刘关张三个草根英雄主义(买鞋、买猪肉打天下)特别是关羽,最火了,港澳台黑白两道、经商的都在拜关公(讲义气)。从魏国的视角来写,估计会变成正史,毕竟曹操离草根阶层太远了。

曹年少立志,欲为大汉开疆拓土,却恰逢乱世,除小人,诛叛贼,力挽狂澜而不倒,正欲统一全国,平定乱世,孙刘却不识时务,负隅顽抗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猇亭[Xiāotíng],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

三国三大战役,最后一场就是夷陵战役,是公元221年,刘备亲率十万大军东征吴国,最终被东吴的陆逊火烧七百里边营而惨败,几乎是全军覆灭,历史记载是刘备只身逃回白帝城,刘备最终也是气死在白帝城。诸葛亮对这次战役一直感叹,如果法正在,刘备会听他的劝告不会发动夷陵战役,这说明了什么呢?刘备东征,诸葛亮是苦苦相劝过,但刘备却不听,一意孤行,最终导致大败。

那么,刘备为何要东征呢?原因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江陵战役,最得力的干将关羽被东吴的吕蒙所杀,要为关羽报仇,“兄弟如手足”一直是刘备笼络人心的常用手段,现在,兄弟死于敌手,那岂能不表现为兄弟报仇而奋不顾身的形象呢?这是最表面的理由;二是江陵战役之所以失败,那是因为孙权反水,不但没有遵守联盟条约,而且背后捅刀,导致江陵战役失败,刘备失去与关羽会师于魏国首都许昌的伟大构想,从而征服天下无望,刘备东征就是要告诉天下,谁背叛他,那一定要报复;三是江陵战役之后,刘备虽然取得了汉中一小块地方,但失去了荆州大片领土,而荆州在当时既是人口稠密的地区,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失去荆州的蜀国只能蜷缩在四川和贵州狭小的地区,根本不可能有征服天下的资本,所以,必须夺回荆州,这可是命根子,岂能丢掉,这才是刘备东征的根本原因,所以,诸葛亮劝阻那也无用。

但是,刘备东征,为何不带领诸葛亮,而是作为最高统帅亲自带领大军东征呢?因为这个时候刘备已称帝。这确实让人感到蹊跷,成为历史迷雾。然而,仔细分析当时的实情,我们不难发现,刘备东征只所以不带诸葛亮,根本原因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当时国情所限制。刘备东征前,庞统已死,关羽已亡,法正也驾鹤仙去,黄忠也刚刚去世,这样,只剩下诸葛亮、张飞、赵云、马超,但张飞、赵云、马超是武将,打仗行,但无大局观,谋略不行,何况,马超是降将,不敢重用,何况也老了,所以,明白人中只有诸葛亮和自己了,所以,两人只能兵分两路,由诸葛亮带领赵云、马超镇守大本营,自己带领最相信的大将张飞等将领东征。

二是最初设计的是与张飞兵分两路,相互呼应。其实,刘备在东征前设计的是两路进军,一路由张飞率大军从阆中出发,到江州与刘备会师,然后并肩东征。然而,东征还未开始,张飞竟然被部下张达、范强所杀。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能硬着头皮东征。

三是诸葛亮反对刘备东征。刘备东征,诸葛亮肯定是反对的,诸葛亮在后来说过,如果法正在,刘备就能够劝阻,可见,诸葛亮是坚决反对东征的,作为一个坚决反对东征的核心人物,硬带着他东征,一方面是不会同心协力,会处处阻止他东征;另一方面刘备知道诸葛亮一直看重孙权,希望通过联合孙权,可刘备现在想消灭孙权,这样方向不对的两个人在一起,又岂能指挥好这场战役呢?步调肯定会不一致。所以,不如不带诸葛亮东征。

四是刘备这个时候其实并不相信诸葛亮,这是最根本原因。诸葛亮给刘备定下的伟大战略《隆中对》的基础就是建立在与东吴联盟的基础之上,虽然刘备在称霸天下之初,确实得到了《隆中对》伟大战略之利,也是因为按照《隆中对》的战略规划而得以三分天下有其一。但是,《隆中对》的战略并非只是三分天下,而是最终征服天下,可是,按照《隆中对》的伟大构想,刘备当年北伐取汉中,关羽江陵北上与刘备会师,意图东击曹操,从而取代曹操而独霸天下,当这个伟大构想正要实现时,作为联盟一方的孙权竟然背后捅刀,致使江陵战役失败,不但没了最重要的将领关羽,还丢了荆州这块宝贵的根据地。所以,这个时候,刘备从内心上应该已经不再相信诸葛亮,担心诸葛亮有何图谋,特别是还未东征,张飞就被部下所杀,投降孙权。尤其是东吴重要人物诸葛瑾还给刘备稍话“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熟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于反掌”。更加让人怀疑诸葛亮一直坚定的相信孙权是想利用自己联合抗曹之后,又利用自己取代刘璋之后,然后里应外合将其取代,因为自己就是在与法正里应外合之下取代刘璋的,更何况,孙权手下的重要人物诸葛瑾就是诸葛亮的大哥,而荆州的失去正是在诸葛亮相信孙权的前提下失去的。如果带领诸葛亮东征,那里应外合将自己带到孙权面前那岂不自取其辱?

五是刘备想显示自己的本领。刘备之所以从流浪汉到突然拥有荆州、益州、汉中,天下都知道那是因为有了诸葛亮才有今天,这对于主帅刘备来说,心中自然不是滋味,他想证明自己不需要依靠诸葛亮同样能够打天下,更何况现在的刘备今非昔比,挟汉中大败曹操的威力,一定要痛宰孙权,而且要让蜀国上下都形成共识,他刘备既是名义上的老大,也是实际上的老大,要一言九鼎。这也是刘备不听诸葛亮劝告一意孤行要东征的根本原因。

刘备最终大败而归,是不是因为没有带诸葛亮的原因呢?其实也不是,刘备即使带着诸葛亮东征,结局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一是刘蜀与孙吴的实力对比确实要差许多,从陆逊最终取胜,那是靠纵深取胜,有退路,可以诱敌深入;二是两主帅意见这个时候很难统一,主帅心神不定的战役又岂能获胜?三是一旦战败,刘备将无退路。刘备虽然战败,但能够安全逃回,那是因为诸葛亮在后方坐镇,有强大的后方,现在,诸葛亮随行,谁镇住后方?一旦战败,那后方有异动,刘备将只有死路一条;四是刘备东征实际上是面对孙权和曹魏双重压力,因为孙权为了应对刘备的东征,已向曹丕称臣,联合曹魏同时挤压刘备大军,至少曹魏没有给孙权任何压力,可以安心与刘备一战。

在夷陵之战中,陆逊善于正确分析军情,大胆后退诱敌,集中兵力,后发制人,击其疲惫,巧用火攻,终于以五万吴军一举击败气势汹汹的蜀军,创造了由防御转入反攻的成功战例,体现了高超的指挥艺术和军事才能,表明他不愧为一位杰出的军事统帅。至于刘备的失败,也不是偶然的。他“以怒兴师”,恃强冒进,犯了兵家之大忌。在具体作战指导上,他又不察地利,将军队带入难以展开的二、三百公里的崎岖山道之中;同时在吴军的顽强抵御面前,又不知道及时改变作战部署,而采取了错误的无重点处处结营的办法,终于陷入被动,导致悲惨的失败,自食“覆军杀将”的恶果,令人不胜感慨。

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



前两天我们盘点了三国中魏、蜀国的不正常死亡角色的代表人物,今天我们再来盘点一下吴国的代表人物。相对于前两个势力,作者对于吴国人物的描写还比较中肯,并没有太多明显的美化或者贬低。但是在涉及到与蜀国人物的冲突时,作者还会偏袒蜀国人物丑化吴国人物。

TOP:10陆逊

陆逊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早年加入孙权的幕府,通过平定山越叛乱得到孙权的赏识,孙权为了笼络他将自己的侄女嫁给他。在夺取荆州时,陆逊同吕蒙一样为东吴立下汗马功劳。夷陵之战时,陆逊又被任命为大都督奉命抵御蜀军。面对来势汹汹的蜀军,陆逊采取了坚守不出,疲劳敌军的战术,最终大破蜀军。后来又在石亭之战中击败魏军。陆逊一生出将入相,统领吴国军政十余年,深得孙权器重。后来因卷进立嗣之争忧愤而亡。在小说中,作者并没有对陆逊的死亡有过描述,但为了贬低打败刘备的吴国诸位将领,都对其或多或少的进行了丑化。比如说在夷陵之战的结尾,作者特意写了一个陆逊受困于八阵图险些身亡的故事,借此来为大败而回的刘备等人增光。

TOP:9孙翊

孙翊是孙坚第三个儿子,史载孙翊其人“性峭急,骁悍果烈,有兄策风”。孙策病重时,大臣们都以为孙策将会传位于孙翊,但出人意料的孙策却把将军印绶传给了孙权。随后孙翊担任丹杨太守,不久被身边的随从边鸿所杀。小说中,作者将杀害孙翊的凶手改为妫览和戴员,并着重描写了孙翊妻徐氏如何智取杀夫凶手的故事,这也是三国中不多的烈女形象。

TOP:8孙尚香

这位在演义和各种游戏中,大名鼎鼎的“弓腰姬”在历史上的记载就更少了。首先,她的名字在正史中本不见载。其次,她与刘备之间的婚姻则完全是一桩政治婚姻。史载“孙权以妹妻先主,妹才捷刚猛,有诸兄之风,侍婢百馀人,皆亲执刀侍立,先主每入,衷心常凛凛”。所以我们能看到,这两人之间的感情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和睦。刘备为了防备这位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甚至另建一城让孙夫人单独居住,又将赵云安排为自己的内侍来保护自己。刘备入蜀后,孙权将妹妹接回了东吴。期间孙夫人打算带刘禅一同走,但被张飞、赵云等人拦截所以孤身返吴,此后史书中就没有了她的记载。在演义中,作者大肆夸大了孙夫人与刘备之间的感情,并设计了“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桥段来羞辱东吴众人,以此抬高刘备、诸葛亮的智谋。并将孙夫人描绘成一个贞洁烈女的形象,在夷陵之战时闻听刘备兵败死亡的消息后,投江而死。

TOP:7孙策

孙策,字伯符,是孙坚长子,孙权长兄。东汉年末群雄之一,三国时期孙吴的奠基者之一。年少之时,孙策在当地就已经小有名气。孙坚死后,孙策收拢父亲旧部,并依靠袁术逐渐发展自己的势力。期间,他大量收拢人才,并伺机脱离袁术的控制到江东去发展。仅用了数年,孙策就基本上平定了江东,而此时帐下也是人才济济,兵精粮足。正当他打算称袁曹官渡之战谋取北方时,却被仇家刺客所伤,不久身亡,年仅二十六岁。在演义中,作者基本上还原了史实,并对孙策的形象进一步给予了大量的描述,并增加了许多经典的桥段。但在孙策身亡的这一段故事中,作者采用了《搜神记》里的记载,将孙策之死描写成是因术士于吉作祟以致身亡。

TOP:6太史慈

对于这位江东猛将,在历史上除了与小霸王的激战,其实并没有太多的事迹。太史慈早年因避祸来到辽东,后来北海相孔融闻其名而屡次相招。恰逢北海被黄巾残部所围困,太史慈便单枪匹马杀出重围搬取救兵,从此扬名于世。后来到了扬州刺史刘繇的部下,有一次太史慈在途中遇到了孙策,二人交手不分胜负。刘繇败亡后,太史慈便成为了孙策手下的大将,后来辅佐孙权,于赤壁之战两年前病逝。史载太史慈“美须髯,猿臂善射,弦不虚发”,甚至连曹操都想得到他。在演义中作者着重描写了与孙策激战的场面,后来又参与多次战役。在第一次合肥之战时更与张辽大战百余回合不分胜负,后来在战斗中中箭不治身亡。

未完待续…



NO.1典韦

典韦(?-公元197年),陈留己吾县(今河南商丘市宁陵县己吾城村)人。东汉末年曹操部将,容颜魁梧,臂力过人。本属张邈,后归曹操。曹操征讨吕布时被募为陷陈,表现英勇,被拜为校尉,宿卫曹操。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张绣背叛曹操,典韦为维护曹操而独挡叛军,击杀多人,但最终因双戟被盗没有武器,寡不敌众而战死。

曹操亲身祭拜典韦,派遣部下将典韦归葬襄邑(今商丘睢县)。后来曹操因怀念典韦,将其子典满留于府内,赐封为司马,赐爵关内侯。

NO.2许诸

自典韦战死之后,主要担任曹操的护卫工作。官渡之战时发现欲谋害曹操者,将刺客全部杀掉。

渭南之战时在身披重甲的状况下左手掩面,右手控船浆令曹操安然胜利渡河,上岸才发现早已身中数箭,在与马超、韩遂会面时只让许褚相随,期间马超欲袭曹操,但听闻许褚之名兼疑心从骑就是许褚,便问曹操虎侯安在,曹操指着许褚,许褚怒视马超以令他放弃。

当曹操逝世时许褚哭至吐血,曹丕其迁作武卫将军,担任宫中平安。曹睿继位时封其为牟乡侯,不久逝世,谥曰壮侯。

NO.3庞德

庞德(?-219年),字令明,东汉末年雍州南安郡狟道县(今甘肃天水市武山县四门镇)人

219年,庞德辅佐曹仁抵御关羽。两军对垒期间,常骑白马驰骋奔杀,曾一箭射中关羽前额,被关羽军称作"白马将军"。时值汉水暴溢,他率诸将与关羽殊死格斗,箭镞射尽,又短兵相接。而他搏斗益怒,胆气愈壮,力战多时后因小舟被洪水打翻为关羽军所擒。关羽敬重他的坚毅威武,以封将劝降,但他却怒目不跪,痛斥关羽,最终殒身殉节。

NO.4张辽

合肥之战,以少胜多,吓得婴孩不敢啼哭,差点生擒孙权,位居五子良将之首。

NO.5夏侯惇:连眼睛都吃,瞎了眼不往回跑还记着杀人,此番勇武,少见呀~~~

NO.6夏侯渊:与其兄夏侯惇其名,但估量瞎了眼可能还是要跑的,但武力绝不低于夏侯渊几。

NO.7张颌:大战张辽50合不分胜负,是曹操的爱将,也位于五子良将。

NO.8曹彰:被曹操叫黄须儿,十分骁勇。

NO.9徐晃:五子良将之一,智勇兼备,手持大斧,也号称一代名将,曹操也很喜欢。

NO.10曹仁:曹操的堂弟,很有将才,武艺很不错。



如果是吴国角度写的三国演义,最大的问题是三代传承。首先孙坚在讨伐董卓中的精彩战果必然要大大渲染,绝不至于把斩华雄给挪到关羽头上。相反,孙坚先后击败胡珍、吕布、徐荣和董卓本人的功绩,已经足够写上好几回了。藏匿玉玺这事儿,绝不能写孙坚一下子起了贪念,而要写某个老仙人告知孙坚,今汉室已衰,孙氏有帝王之分,为天下苍生云云。

魏国视角里面,刘家在这部魏国视角的演义里,应该是打不死的小强类型,吃里扒外的家伙,身受曹操大恩,却恩将仇报,密谋反操,但屡败屡战,却也三分天下,虽不足为虑但老给你找事儿,就不让你中原地区安生了,从吴国角度写,感觉没有什么大气魄,应该是孙家江南开发史,孙家凭借从孙坚开始的几辈人的厚德和勤奋,把化外之地治理成了富庶的地方,且汉化了南方蛮夷,甚至出海到日本,琉球等地。


三国中蜀国、吴国、魏国的皇帝各是谁
魏国的皇帝有曹丕、曹叡、曹芳、曹髦、曹奂。吴国的皇帝有孙权、孙亮、孙休、孙皓。 一、蜀国皇帝 1、刘备 刘备(160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称其为先主。 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讨伐...

吴国也是三国时期的霸主,为什么在《三国演义》里没什么存在感?_百度知...
孙权对于形势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坚定地站在了主战派的一方,诸葛亮也随鲁肃来到东吴,周瑜分析曹军的种种劣势,于是,就有了著名的赤壁之战。此战之后,三国的局势便清晰明了了。229年,在与魏、蜀称帝后相隔近十年,孙权也在武昌称帝,即今日的湖北鄂州,后来迁都建业,即今日的江苏南京。吴国的势力在...

三国时,魏国灭了吴国,为什么吴国存在时间更长?
有的人说打架不先把弱的拿下再跟硬的打么?其实 吴国对魏国基本属于没啥威胁可以暂时忽略的角色。插科打诨而已。先打吴国就要面临给蜀国喘息时间而让蜀国更猛烈的攻击,所以魏国核心战略一直在蜀国。吴国不可能给魏国带来威胁所以先留着还能牵制蜀国 最后证明,枪打出头鸟,别太显眼 不然第一个灭了你...

三国时期吴国,蜀国,魏国,最后哪国胜啊?
都没胜,最后都被晋朝所灭。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

三国时期,魏、蜀、吴,分别是在现在的那些地方
孙权主要的军事活动在淮南。赤壁战后,曹操军屡攻合肥地区,双方互有胜负。江北居民多渡江,濒江数郡成为空虚地带。 诸葛亮死,魏蜀战争停止后,魏国加强了在淮南对吴国的进攻。吴军除沿江设督驻军、遍置烽燧以外,还在巢湖南口筑濡须坞,严密防守。魏军水师有限,进攻难于奏效,所以魏吴相持有年。孙权...

三国时期吴国国力仅次于魏国,吴国在那一段时间有没有机会统一?
和孙策的计划一样最后只能不了了之。之后在关羽北伐时间,其实吴国还是有机会统一全国的。当时关羽和曹操双方攻占曹操的襄樊,并且关羽水淹了曹操的时候七军。如果这个时候孙权能够和刘备一起进攻曹操,那么曹操方很有可能出现彻底的颠覆,或者孙权也可以等到刘备和曹操两败俱伤的时候出手坐收渔翁之利。但是...

蜀国和魏国打仗的时候,吴国在干嘛?
而在此之后,最为人关注的就是蜀国经常发动的北伐,在此期间,吴国在干嘛呢?其实,吴国与魏国之间也有战役。从公元222年开始,几乎每年曹丕都会出兵攻吴,然而最终基本上都是无功而返,一直到公元226年,曹丕病逝,孙权乘机攻击江夏,不克而还。228年,诸葛亮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北伐,这个时候,吴国与...

蜀国和吴国合手一起攻打魏国,能够战胜吗?
再就是两个国家的利益,我们知道任何的君主和大臣都是以国家的利益之上的。包括现在也是一样的,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对于蜀国和吴国来说,可能他们联合在一起进攻魏国并不符合他们的利益。比如可能在吴国跟魏国关系好的时候蜀国跟魏国的关系就十分的差,那么这个时候吴国就要考虑一下是否值得为了蜀国出兵去...

三国中魏国最强,为何最先亡国?
曹操时期,非常注重招贤纳士,文臣武将蜂拥而至,而且大多是己方阵营。可是曹操死后,他们更看重的是曹氏、夏侯氏等本家族的人才,外姓能臣很少发掘,军事方面完全依靠司马懿。许多外姓将才都站在司马懿这边,比如大将邓艾和钟会,可以说魏国的人才被司马氏垄断了。魏国占据中原,人口最多,经济最好,但是...

想知道: 中国蜀国吴国魏国在哪?
蜀国主要是四川一带 吴国应该是长江以南 长江以北应该是魏国

河北省19174423337: 如果站在吴国或者魏国视角写三国演义,会是怎样的呢? -
钊贷丰海: 前两天我们盘点了三国中魏、蜀国的不正常死亡角色的代表人物,今天我们再来盘点一下吴国的代表人物.相对于前两个势力,作者对于吴国人物的描写还比较中肯,并没有太多明显的美化或者贬低.但是在涉及到与蜀国人物的冲突时,作者还...

河北省19174423337: 如果三国演义从魏国的视角来写,会怎样 -
钊贷丰海: 三国演义能火,是因为刘关张三个草根英雄主义(买鞋、买猪肉打天下)特别是关羽,最火了,港澳台黑白两道、经商的都在拜关公(讲义气).从魏国的视角来写,估计会变成正史,毕竟曹操离草根阶层太远了.

河北省19174423337: 有没有以吴国的角度描写三国的史实小说啊?
钊贷丰海: 这个貌似没有..吴国自己写过一本史书,但绝不是小说..不过楼主提议倒是很不错,江东山清水秀,人才辈出,写出来估计很美..

河北省19174423337: 有没有以吴国为主线的三国小说? -
钊贷丰海: 楼主,如果你是文学家,作家的话,恭喜你,你找到了一个好题材,以吴国为主线的三国作品要靠你来完成了.随便说下,吴国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并不低,吴国人民亲切的称呼他们的首领“孙郎,周郎,小霸王”等,只是历史上吴国的成就没有其他两国高,蜀国打扶汉的旗号,曹操战功卓著,吴国只霸占江东,很难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最重要的是,你们看看写三国的作家有吴国后人吗?陈寿不是,小罗也不是.回答完毕

河北省19174423337: 三国演义主要内容400字 -
钊贷丰海: 《三国演义》内容概要: 东汉末年,汉室衰弱,黄巾起义,各路英雄乘剿黄之机发展势力.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实力最强.连年混战,弱肉强食.官渡之战,曹操灭袁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吴国大将周瑜大败曹操,使曹操暂无力侵犯长江...

河北省19174423337: 请简述魏国、蜀国和吴国的主要概况、战将和谋臣(三国演义中) -
钊贷丰海: 魏国居于北方,人才众多,军事力量强大,长与骑兵短于水战,魏将善守,张辽守合肥,曹仁守襄阳,司马懿守陇西,魏挟天子以令诸侯,实力强大,国力雄厚,非蜀吴联合不能敌也.首都原是许昌后改为洛阳.大将众多数不胜数,张辽,夏侯...

河北省19174423337: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600字) -
钊贷丰海: 《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体表现了统治者之间政治和军事斗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

河北省19174423337: 有关三国演义的一篇故事 -
钊贷丰海: 草船借箭的故事 公元前一世纪左右,中国正处在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时期,其中魏国占据北方 ,蜀国占据西南方,吴国占据南方.有一次,魏国派出大军,从水路攻打地处长江边上的吴国.不多久,魏军就 进发到离吴国不远的地方,在水边扎下...

河北省19174423337: 三国人物作文450字 -
钊贷丰海: 城外,古道荒芜,城墙上,澟风呼啸,旌旗在无声飘扬,诉说着这乱世中的沧桑.你手执羽扇,静伫远眺,期待的目光穿越千年风霜,在如雪的月光下漾开,再漾开…… 卧龙岗中,你的期待是兴邦济世,计安天下的一腔忠魂.你高卧隆中,荷锄...

河北省19174423337: 求对三国时期概括性的描写. -
钊贷丰海: 三国时期是一个混乱和割据的时期,形成了以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也是从汉代四百年太平时期到四百年混乱的过渡时代,也可说是魏晋南北朝大纷乱的开端.三国形成于公元220年,曹丕篡...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