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歌登岳阳楼中意境由阔转峡表现作者客居他乡孤苦多病无依无靠的诗句是?

作者&投稿:梅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登岳阳楼》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诗人仅仅抒发了个人遭际的不幸吗?~

《登岳阳楼》这首五言律诗写于诗人逝世前一年,即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这首含蕴着浩然胸怀和博大痛苦的名篇。岳阳楼,即湖南岳阳城西门楼,是我国三大名楼之一(其余两个是黄鹤楼、鹳鹊楼),下瞰洞庭,视野广阔。唐开元四年,中书令张说任职此州,常与才士登楼赋诗,遂使之声名骤增,成为天下文化名楼。

《登岳阳楼》 - 诗词译文
早就听说洞庭湖的盛名,今天终于等上了岳阳楼。
雄阔壮观的大湖,将吴楚分割在东南两域,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浮于其上。
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
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窗远望泪流满面。

《登岳阳楼》 - 背景介绍
《登岳阳楼》
一、唐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诗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巳聋,靠饮药维持生命。

二、诗歌赏析
头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幕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蒂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月,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这是写洞庭湖的佳句,被王士禛赞为“雄跨今古”。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

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当然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

三、总结
通篇是“登岳阳楼”诗,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诗人屏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其世身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登岳阳楼》 - 诗词句解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过去就听说洞庭湖水势浩瀚,名扬海内,今天我登上湖边的岳阳楼,俯仰江山。首联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的帷幕,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定了基础。杜甫少时就有壮游名山大川的雄心,曾先东游吴越,后北游齐赵。岳阳楼是千古名胜,诗人早有尽兴一游的夙愿,无奈战乱频仍,身世漂荡,难以如愿。今日流落至此,方得以一饱眼福。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只见吴越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分割于东南;苍茫的湖面上,日日夜夜浮荡着大地长天。颔联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日夜浮”三字,下得深沉,寓情于景,隐含自己长期飘泊无归的感情。宋代刘辰翁说,此联“气压百代,为五言雄浑之绝”。“吴楚”,春秋时代的吴国和楚国。今湖北、湖南及安徽、江西的部分地区古属楚地;今江苏、浙江及江西的部分地区古属吴国。“坼”,分裂。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亲朋故旧竟无一字寄给漂泊江湖的我,衰老多病的我呀,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颈联写诗人年老多病,以舟为家,远离亲友,流落在外,其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不言自明。“老病”,杜甫时年五十七岁,全家人住在一条小船上,四处漂泊。此时,他身体衰弱不堪——右臂偏枯,耳朵失聪,还患有慢性肺病。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凭倚窗轩,胸怀家国,我不禁涕泪交流。诗人在尾联中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意境深远,余韵无穷。“戎马”,兵马,这里借指战争。大历三年(768)秋,吐蕃侵扰灵武,京师戒严;朝廷又命郭子仪率兵五万至奉天,以备吐蕃。
编辑本段 回目录 《登岳阳楼》 - 诗词赏析唐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诗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巳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头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幕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蒂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月,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这是写洞庭湖的佳句,被王士禛赞为“雄跨今古”。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

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当然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通篇是“登岳阳楼”诗,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诗人屏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其世身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编辑本段 回目录 《登岳阳楼》 - 诗词特点这首诗的意境是十分宽阔宏伟的。诗的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说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象是整个地飘浮在湖水之中一般。只用了十个字,就把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特别逼真地描画出来了。杜甫到了晚年,已经是“漂泊西南天地间”,没有一个定居之所,只好“以舟为家”了。所以下边接着写:“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亲戚朋友们这时连音信都没有了,只有年老多病的诗人泛着一叶扁舟到处飘流!从这里就可以领会到开头的两句“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本来含有一个什么样的意境了。

这两句诗,从表面上看来,意境象是很简单:诗人说他在若干年前就听得人家说洞庭湖的名胜,今天居然能够登上岳阳楼,亲眼看到这一片山色湖光的美景。因此清人仇兆鳌就认为:“‘昔闻’、‘今上’,喜初登也。”(《杜诗详注》)但仅这样理解,就把杜诗原来的意境领会得太浅了。这里并不是写登临的喜悦;而是在这平平的叙述中,寄寓着漂泊天涯,怀才不遇,桑田沧海,壮气蒿莱……许许多多的感触,才写出这么两句:过去只是耳朵里听到有这么一片洞庭水,哪想到迟暮之年真个就上了这岳阳楼?本来是沉郁之感,不该是喜悦之情;若是喜悦之情,就和结句的“凭轩涕泗流”连不到一起了。我们知道,杜甫在当时的政治生活是坎坷的,不得意的,然而他从来没有放弃“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哪里想到一事无成,昔日的抱负,今朝都成了泡影!诗里的“今”、“昔”两个字有深深的含意。因此在这一首诗的结句才写出:“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眼望着万里关山,天下到处还动荡在兵荒马乱里,诗人倚定了阑干,北望长安,不禁涕泗滂沱,声泪俱下了。

这首诗,以其意境的开阔宏丽为人称道,而这意境是从诗人的抱负中来,是从诗人的生活思想中来,也有时代背景的作用。清初黄生对这一首诗有一段议论,大意说: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景,写得那么宽阔广大,五、六两句叙述自己的身世,又是写得这么凄凉落寞,诗的意境由广阔到狭窄,忽然来了一个极大的转变;这样,七、八两句就很难安排了。哪想到诗人忽然把笔力一转,写出“戎马关山北”五个字,这样的胸襟,和上面“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写自然界宏奇伟丽的气象,就能够很好地上下衬托起来,斤两相称。这样创造的天才,当然就压倒了后人,谁也不敢再写岳阳楼的诗了。


黄生这一段话是从作诗的方法去论杜诗的,把杜诗的意境说成是诗笔一纵一收的产物,说意境的结构是从创作手法的变换中来。这不是探本求源的说法。我们说,诗的意境是诗人的生活思想从各方面凝结而成的,至于创作方法和艺术加工,炼字炼句等等,只能更准确地把意境表达出来,并不能以这些形式上的条件为基础从而酝酿成诗词的意境。昔人探讨创作问题,偏偏不从生活实践这方面去考虑,当然就不免倒果为因了。

总之,这首诗意境开阔宏伟,风格雄浑渊深,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之为盛唐五律第一。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与诗人胸襟的博大,在诗中互为表里。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蔡绦《西清诗话》说:“洞庭天下壮观,自昔骚人墨客,题之者众矣,……然未若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则洞庭空旷无际,气象雄张,如在目前。至读杜子美诗,则又不然。‘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全诗纯用赋法,从头到尾都是叙述的笔调。以往一些学者认为诗用赋法,没有形象,没有诗味。事实上,赋法是诗歌形象化的重要手法,其特点是不注重诗的语言和局部事物的形象化,而着力创造诗的总体意境。《登岳阳楼》正是运用赋法创造艺术形象的典范。它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已经使人不觉得有艺术方法的存在,甚至不觉得有语言的存在,只觉得诗人的思想感情撞击着心扉。

《登岳阳楼》 - 艺术特色
《登岳阳楼》
这首诗意境开阔宏伟,风格雄浑渊深,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之为盛唐五律第一。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与诗人胸襟的博大,在诗中互为表里。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蔡绦《西清诗话》说:“洞庭天下壮观,自昔骚人墨客,题之者众矣,……然未若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则洞庭空旷无际,气象雄张,如在目前。至读杜子美诗,则又不然。‘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

全诗纯用赋法,从头到尾都是叙述的笔调。以往一些学者认为诗用赋法,没有形象,没有诗味。事实上,赋法是诗歌形象化的重要手法,其特点是不注重诗的语言和局部事物的形象化,而着力创造诗的总体意境。《登岳阳楼》正是运用赋法创造艺术形象的典范。它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已经使人不觉得有艺术方法的存在,甚至不觉得有语言的存在,只觉得诗人的思想感情撞击着心扉。

在艺术风格上,杜甫的《登岳阳楼》基本写实,意旨深厚,又多变化,可用沉郁顿挫概括.李白这首诗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等手法,想像奇特,笔法洒脱,可用豪放飘逸来概括。全诗对仗工整用韵谨严,前后映衬,浑然一体。
编辑本段 回目录 《登岳阳楼》 - 中心思想颔联写的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洞庭湖广阔无边,水势浩瀚的雄齐壮观阔大景象,而颈联却写的是作者身世的孤苦和处境凄凉。诗人写出了洞庭浩翰汪洋的不凡气势,亦触景伤情,写自己身世的凄凉孤寂,反映出诗人对时局地忧虑和关心。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这首诗中写景的是哪几句?这几句诗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答:


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自己早就对洞庭湖充满向往,为下文蓄势。

B.颔联用比喻写洞庭湖的阔大,意境宏丽。

C.颈联是诗歌意旨所在,写自己的身世,表现自己的处境凄凉落寞。

D.尾联笔锋一转,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3. 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





4. 说到洞庭湖,我们都会想起唐诗中写得最好的两处名句:一是“”出自孟浩然的“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一是“



”,出自杜甫的《登岳阳楼》。他们都以大胸襟、大手笔,写出了洞庭湖的大气象、大气魄。

5.赏析颔联。

答:

6.“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中“坼”和“浮”有何妙处?

答:

7.“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8.面对浩渺的洞庭湖,诗人只是感叹自己的身世吗?从哪句诗可以看出?

答:




9.结合作者的个人经历,谈谈你对“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这两句诗的理解。

答:




10.你还知道哪些写洞庭湖的名句?试写出连续的两句。

答:





【参考答案】



1、答:写景的诗句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两句诗既是写实,又寓想像,一“坼”
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丽而又生动。

2、C

3、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5、“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说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象是整个地飘浮在湖水之中一般。只用了十个字,就把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特别逼真地描画出来了。

6、一“坼”一“浮”,摊贩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坼”字,诗人写得有力,仿佛洞庭水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洞庭湖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飘荡起落,下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形在读者眼前。

7、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表达了诗人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帮助;“老病有孤舟”,写出了诗人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泊,以舟为家,前途茫茫,无处安身的孤苦无依。

8、面对浩渺的洞庭湖,诗人不只是感叹自己的身世,这可以从“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两句诗中看出。此时的杜甫不只是感叹自己穷愁潦倒、漂泊无依的身世,更为正处在战火中的祖国“涕泗”横流。

9、个人经历:举目无亲,年老多病,以孤舟为伴;国家命运:战争未平、国家多难,老泪纵横,作者不仅哀叹自己的身世孤苦晚境凄凉,更为国家动荡不安战乱不休而悲伤。

10.写洞庭湖的佳句:
(1)刘长卿:“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
(2)僧可明:“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

(3)许文化:“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
(4)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
唐 ·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译文
以前的日子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如愿终于登上岳阳楼。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着栏杆远望泪流满面。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关于斜阳的诗句有哪些(有关'斜阳的诗句有哪些)
2.关于夕阳的诗有哪些 夕阳西下几时回 ——宋·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唐· 李商隐《乐游原 \/ 登乐游原》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宋· 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 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 ——明· 王守仁《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 风日晴和人...

圆明园的建筑风格有哪些啊?急!!!
天下统一。主建筑位于湖中,而万字型建筑也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的一个特例。7、远瀛观:圆明园中最壮观的欧式喷泉景观,分为三部分:主体楼、观水法、大水法。8、观水法:顾名思义,就是观赏喷泉的地方。有龙雕宝座和宝石屏风。9、大水法:也就是供观赏的喷泉,其中喷泉的喷头就是著名的十二生肖兽首。

圆明园的建筑资料???...
北岸的上下天光,颇有登岳阳楼一览洞庭湖之胜概,“垂虹驾湖,婉蜒百尺,修栏夹翼,中为广亭。纹倒影,滉漾楣槛间,凌空俯瞰,一碧万顷”。西岸的坦坦荡荡,酷似杭州玉泉观鱼,俗称金鱼池"凿池为鱼乐国,池周舍下,锦鳞数千头。"圆明园西部的万方安和,房屋建于湖中,形作卍字,冬暖夏凉,遥望彼岸奇花缬若绮绣。雍正...

唐诗中唯美的名字
11、思渺:赵嘏《江楼旧感》“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12、江流:杜甫《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13、闻昔:杜甫《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14、春晖: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5、远芳:白居易《草》“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16、枫...

关于边塞的诗(王昌龄的诗)
万岁楼江上巍巍万岁楼,不知经历几千秋。年年喜见山长在,日日悲看水独流。猿(犭穴)何曾离暮岭,鸬鹚空自泛寒洲。谁堪登望云烟里,向晚茫茫发旅愁。夏日花萼楼(酉甫)宴应制土德三元正,尧心万国同。汾阴备冬礼,长乐应和风。赐庆垂天泽,流欢旧诸宫。楼台生海上,箫鼓出天中。雾晓筵初接,宵长曲未终。雨随...

求诗或词一首,要求有赏析,条件内详。
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这一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上片“不知愁”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 词的下片,着重写自己现在知愁。作者处处注意同上片进行对比,表现...

王昌龄的诗句
走马远相寻,西楼下夕阴。结交期一剑,留意赠千金。高阁歌声远,重门柳色深。夜阑须尽饮,莫负百年心。长歌行 旷野饶悲风,飕飕黄蒿草。系马倚白杨,谁知我怀抱。所是同袍者,相逢尽衰老。北登汉家陵,南望长安道。下有枯树根,上有鼯鼠窠。高皇子孙尽,千载无人过。宝玉频发掘,精灵其奈何。人生...

关于燕京的诗句(关于燕京的古诗)
新知虽满堂,中意颇未宣。 忽逢翰林友,欢乐斗酒前。 高文激颓波,四海靡不传。 西施且一笑,众女安得妍。 明月满淮海,哀鸿逝长天。 所念京国远,我来君欲还。 6. 唐∙江为《岳阳楼》 倚楼高望极,展转念前途。 晚叶红残楚,秋江碧入吴。 云中来雁急,天末去帆孤。 明月谁同我,悠悠上帝都。 7. 唐...

鸿雁传书的意思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雁尽书难寄,好心的大雁欣然同意,用鲜血写下了一封盼望夫妻早日团圆的家书,山衔好月来。俯仰自得,可是荒郊野地哪里去寻笔墨,勾起她对丈夫的思念。在古诗词中,诗人的视线追随着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鸿雁,孤鸿惊恐不安、目见随风而来的雁群。单于听后大为惊奇。 1、以鸿雁来指代书信,没有依...

圆明园的历史典故
学霸牛博士

滨州市19415466654: 赏析杜甫的登岳阳楼 -
葛研力欣: 这首五言律诗写于诗人逝世前一年,即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

滨州市19415466654: 阅读杜甫的诗,回答问题.(5分)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 -
葛研力欣: 小题1:“坼”,分裂.“浮”,漂浮荡漾.广袤数千里的吴、楚两地就因为有了这个湖,一下子断裂为二,这气势何等磅礴;而日、月、星辰仿佛都飘浮在这湖水上面,缓缓行进,这景象又何等宏丽.一 “坼” 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

滨州市19415466654: 登岳阳楼 是一首什么诗 反映了怎样的风格 -
葛研力欣: 这首诗意境开阔宏伟,风格雄浑渊深,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之为盛唐五律第一.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与诗人胸襟的博大,在诗中互为表里.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

滨州市19415466654: 登岳阳楼这首诗的古诗词鉴赏答案 (杜甫的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葛研力欣: 1.(1)“昔闻”“今上”表达了作者从过去到现在的数十年的心路历程,山水风景虽佳,但一路坎坷,心境悲凉.“坼”和“浮”无限地拓展了想象的空间,也表现了诗人的拿云心事.(2)涂上一层苍凉广袤的底色. 2.由个人的无所依傍、年老多病到展望国家社稷支离破碎,诗人的悲痛之情终于难以克制,不禁老泪纵横. 3.颔联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它表明,广阔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楚的疆界,日月星辰若浮其中.

滨州市19415466654: 登岳阳楼 杜甫 这首诗的意象(选3个有代表性的),这些意象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登岳阳楼 杜甫这首诗的意象(选3个有代表性的),这些意象分别带给你... -
葛研力欣:[答案] 登岳阳楼: 此诗是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诗人写出了洞庭浩翰汪洋的不凡气势是触景感怀之作.开头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二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

滨州市19415466654: 以杜甫《登岳阳楼》为例分析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
葛研力欣: 词句上的精练警策.多用炼字.杜甫是十分注重炼字的,他自己曾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像“风起春灯乱,江鸣夜雨悬”(《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二十判官》)的“乱”和“悬”,“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滨州市19415466654: 登岳阳楼赏析70字 -
葛研力欣: 《登岳阳楼》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大历三年(768年)创作的一首五律.这首诗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诗人在作品中描绘了岳阳楼的壮观景象,反映了诗人晚年生活的不幸,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全诗表现了杜甫得偿多年夙愿,即登楼赏美...

滨州市19415466654: 对《登岳阳楼》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葛研力欣:[选项] A. 首联写自己早就对洞庭湖充满向往,为下文蓄势. B. 颔联用比喻写洞庭湖的阔大,意境宏丽. C. 颈联是诗歌意旨所在,写自己的身世,表现自己的处境凄凉落寞. D. 尾联笔锋一转,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滨州市19415466654: 《登岳阳楼》的具体内容及解析. -
葛研力欣:原文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赏析: 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

滨州市19415466654: 杜甫的《登岳阳楼》的内容,感情,手法 -
葛研力欣:[答案]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吴楚:指今江苏、浙江、湖南、湖北等鴅省一带. 【简析】大历三年(768)春,杜甫由夔州出峡,因兵乱漂流在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