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出今夜白,下半句填什么?

作者&投稿:岛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露出今夜白,下一句是什么~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释]

戍鼓:戍楼上的更鼓。戍:驻防。边秋:边塞的秋天。

无家:意指兄弟分散,家不成家。

这首诗写于杜甫贬官华州后。当地发生饥荒,杜甫乃弃官西去,到了秦州(今甘肃天水县)怀念胞弟而作此诗。诗中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杳无音信。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忆弟之情。颠沛流离中的诗人杜甫,除了思念兄弟,也在诗中寄寓了国家破碎的沉痛心情。“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句,语意平淡而感情深沉,从而成为经年传诵的名句。

〃露从今夜白〃的下一句是:月是故乡明。
出自:唐代·杜甫《月夜忆舍弟》
原文: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释义: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你好!

  1. 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 出自《月夜忆舍弟》

  3. 作者: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4. 翻译: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5. 赏析:

  6. 在思乡人的眼里,故乡的月色格外明亮;兄弟们因离乱也久已没有得到他们的音讯,连想要写卦信去都没办法,怀念之情一层一层递进。

  7. 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8. 诗一起即突兀不平。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频仍、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9. 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工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所以王得臣说:“子美善于用事及常语,多离析或倒句,则语健而体峻,意亦深稳。”(《麈史》)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杜甫化平板为神奇的本领。

  10. 以上四句信手挥写,若不经意,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不然。不仅望月怀乡写出“忆”,就是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实乃字字忆弟,句句有情。

  11. 诗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自然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分外沉痛。“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令人不忍卒读。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12.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紧承五、六两句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读了这首诗,我们便不难明白杜甫为什么能够写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那样凝炼警策的诗句来。深刻的生活体验是艺术创作最深厚的源泉。

  13.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14. 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希望对你有帮助。



月是故乡明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上海七年级下语文书古诗和宋词,要全部,半小时内加分
(12)《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 李商隐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13)《草书屏风》 韩偓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

关于美好夜景的诗句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代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枫桥夜泊 》 唐代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宋...

关于夜空的诗句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乾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送梓州李使君 (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

找大量好词好句(表明出处)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明月,天涯共此时 和 好词 秋天 秋分 秋季 中秋 秋色 秋收 秋雨 秋果 ...

幽默的表达期待爱情的句子锦集
2.元旦来到,祝你"弹"指一挥,烦恼变零蛋,快乐百分百;祝你双肩一"担",幸运和财富,随你两肩担;祝你开口一啖,啖下一粒仙丹,神清气爽,成了仙。祝你元旦(弹,担,啖)快乐。 3.元旦来临心情好,风景入目挑一挑,帘卷西风你莫听,夜凉如水你莫察,没事信息翻一翻,祝你好运连成串,喜上眉梢又一年。 4.元旦来...

求 描写夜色得一句诗,要求原创!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二句写出了一种静谧恬美的意境:寂静的山谷中,人迹罕至,只有春桂在无声地飘落;夜半更深,万籁俱寂,似空无一物。接下诗人又写出了更有诗意的一幕:“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由于山中太幽静了,因此,当一轮明月突然升起,皎洁银辉洒向这夜幕笼罩的空谷时,竟然惊动了山中的鸟儿,...

语文写作素材之100段排比句(下)
我是一只蜜蜂,在祖国的花园里,飞来飞去,不知疲倦地为祖国酿制甘甜的蜂蜜;我是一只紫燕,在祖国的蓝天上,穿越千家万户,向祖国向人民报告春的信息;我是一滴雨点,在祖国的原野上,从天而降,滋润干渴的禾苗;我是一株青松,在祖国的边疆,傲然屹立,显示出庄严的身姿。 ?63、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诵读这流...

关于今夜的诗句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娥(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

关于亲人的诗句句子
4.关于亲人的诗句留下几句 表达亲人之间浓厚亲情的诗句有: 1.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2.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曹植:《七步诗》) 3.爷娘闻女来, 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 当户理红...

佳句永夜
4. 描写夜色的好词好句 月夜(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齐己【不睡】 永夜不欲睡,虚堂闭复开。 却离灯影去,待得月光来。 落叶逢巢住,飞萤值我回。 天明拂经案,一炷白檀灰。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入尽望,不...

宣武区13647375694: 露出今夜白,下一句是什么 -
赫莘妇复: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释] 戍鼓:戍楼上的更鼓.戍:驻防.边秋:边塞的秋天. 无家:意指兄弟分散,家不成家. 这首诗写于杜甫贬官华州后.当地发生饥荒,杜甫乃弃官西去,到了秦州(今甘肃天水县)怀念胞弟而作此诗.诗中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杳无音信.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忆弟之情.颠沛流离中的诗人杜甫,除了思念兄弟,也在诗中寄寓了国家破碎的沉痛心情.“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句,语意平淡而感情深沉,从而成为经年传诵的名句.

宣武区13647375694: 露从今夜白, - ----------?(后半句是什么?) -
赫莘妇复: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集 305 篇 由风 雅 颂三部分组成

宣武区13647375694: 4、 请补充诗的下半句,“露从今夜白, - ----------” -
赫莘妇复: y月是故乡明

宣武区13647375694: lu露从今夜白,下半句是什么? -
赫莘妇复:[答案] 月是故乡明

宣武区13647375694: 露从今夜白的下半句是什么? -
赫莘妇复: 月夜忆舍弟朝代:唐代作者:杜甫原文: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边秋 一作:秋边)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宣武区13647375694: 露从今夜白,——
赫莘妇复: 下一句为;月是故乡明, 附上全诗:月夜忆舍弟 杜 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宣武区13647375694: 语文填写诗句1.露从今夜白, - .2.明
赫莘妇复: 1.露从今夜白,_月是故乡明____________. 2.明月松间照, _清泉石上流____________. 3.采菊东篱下, __悠然见南山___________. 4.东边日出西边雨,__道是无情却有情_______.

宣武区13647375694: 名句填空:1.千呼万呼始出来, - ------.2.露从今夜白,-----.3.乱花渐欲迷入眼,-------. -
赫莘妇复: 1.犹抱琵琶半遮面2.月是故乡明3.浅草才能没马蹄

宣武区13647375694: 露从今夜归的下半句 -
赫莘妇复: 不是“露从今夜归”,是“露从今夜白”,作者唐朝诗圣杜甫.全诗如下:月夜忆舍弟 杜 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秋天,杜甫流寓秦州时所作.杜甫有四个弟弟:颖、观、丰、占,这时只有杜占随着地,其他三个散居在山东、河南.这首持抒发了诗人对诸弟及家乡的怀念.感叹由于战乱而造成的兄弟离散,无家可归的悲惨遭遇."月是故乡明"句,颇道人之思亲恋乡之意.《李杜诗选》:"此二句妙绝古今矣.其原始从江淹《别赋》'明月白露'一句翻作十字,而精神如此."《杜臆》:"对明月而忆弟,觉露增其白,但月不如故乡之明,忆在故乡兄弟故也,盖情异而景为之变也."

宣武区13647375694: 填古诗词:( ),月是故乡明.( )人约黄昏后. 明月出天山,( ). 今夜月明人尽望,( ). -
赫莘妇复: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