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说的:老师要参次青,学生愿以去就争。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贾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曾国藩是李鸿章的老师?~

是的。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李鸿章入京会试,他在初次会试落榜后的“乙丙之际”(即1845—1846年),即以“年家子”身份投帖拜在湖南大儒曾国藩门下,学习经世之学,奠定了一生事业和思想的基础。
当时,曾国藩患肺病,僦居城南报国寺,与经学家刘传莹等谈经论道。报国寺又名慈仁寺,曾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栖居所。面对内忧外患,强烈的参与意识使曾国藩步亭林以自喻。
他在桐城派姚鼐所提义理、辞章、考据三条传统的治学标准外,旗帜鲜明地增加了“经济”,亦即经世致用之学一条。
李鸿章不仅与曾国藩“朝夕过从,讲求义理之学”,还受命按新的治学宗旨编校《经史百家杂钞》,所以曾国藩一再称其“才可大用”,并把他和门下同时中进士的郭嵩焘、陈鼐、帅远铎等一起,称为“丁未四君子”。

扩展资料:
太平天国的爆发的时候,曾国藩回到家乡湖南搞团练,要镇压太平军。李鸿章也没闲着,他跑回老家安徽合肥,也搞起了团练。不过他在安徽混得很不得志,就写信给曾国藩:“老师我混得不行,我到你门下来做幕僚吧。”
李鸿章本以为曾国藩立马就会答应,哪晓得等了一个月也没有得到回信。他急了,就托一个朋友去打探消息。这个朋友拐弯抹角地探听,曾国藩却没有什么反应。
这个朋友干脆做起说客来,他说:少荃是有大才的人,现在来投奔您,您为什么不答应呢?曾国藩装模作样地说:少荃确实有才,这个人应该有更大的发展前途。我们湖南只是一条小水沟,怎么容得下他这艘大船呢。那个朋友再三劝说,曾国藩才勉强同意。
因为他非常了解李鸿章。李鸿章虽然是有大才,却是毛病一箩筐。所以要把他的锐气打压一下,先磨磨性。李鸿章虽然磨了性,但是毛病还有不少。
曾国藩这个人律己很严,早睡、早起、早吃饭、早办事。而李鸿章却非要到日上三竿才能起床,所以他就撒谎,好美美地睡觉。曾国藩决定治治他。
有一天早上,曾国藩派人去叫李鸿章。李鸿章称病不起,曾国藩就再三派人去叫。李鸿章一看没有办法,只好来了。曾国藩也没睬他,吩咐大家先吃早饭。
吃过饭以后,曾国藩把李鸿章叫过来。他说:少荃,你在我这办事,就要知道我待人接物的原则。这个原则只有一个字——“诚”。
说完这话,曾国藩掉头就走,把李鸿章给晾在那里。打那以后,李鸿章开始严格地约束自己,改了不少缺点。他的才能逐渐显现出来,成为曾国藩的一个重要助手。
湘军攻陷安庆以后,曾国藩让李鸿章回合肥,再拉起一支队伍,形成对太平军的夹击之势。李鸿章说他有很多困难。曾国藩不仅给了他各种物资,还从湘军中拨了九个营给他作为起家的班底。
在老师的支持之下,李鸿章回到合肥,很快拉起了一支队伍。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可以和湘军齐名的淮军。李鸿章带着这支队伍,迅速向江苏、浙江一带推进,打了很多胜仗,对太平军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曾国藩马上上表,保奏李鸿章,使他升为江苏巡抚,加太子少保,封一等肃毅伯。这样,李鸿章在离开曾国藩两年以后,声望就已经和老师并驾齐驱了。老师的提携让李鸿章非常感动。
他投桃报李,对曾国藩的要求,想尽办法去满足。有一次,湘军急需八万两饷银。李鸿章这个时候正在和太平军作战,他手上也没有多少银子。他却挤出六万两送给湘军,解了湘军的燃眉之急。
曾国荃围攻南京的时候,两年都没打下来。朝廷很着急,下令李鸿章会攻。李鸿章当然知道曾国荃不愿与他人分享这一“首功”,所以他就打太极拳,软磨硬扛,甚至不惜装病来推脱。
他奏称:自己“感冒风湿,眠食顿减”,即行回苏“就医”。这样就拖延了数月之久,使曾国荃顺利攻占南京。南京攻下后不久,李鸿章前去拜会,曾国藩亲自出城到下关去迎接。李鸿章要行参见大礼,曾国藩上前一步用手挽起,对他说:“愚兄弟薄面,赖子全矣。”
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之后,曾国藩急流勇退。而李鸿章在朝廷的地位却节节攀升,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超过了他的老师。
1872年,曾国藩去世。李鸿章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在北京寄了一副挽联过来。挽联是这么写的:“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泰为门生长;威名震九万里,安内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
这副挽联除了对老师的高度评价之外,还念念不忘其授业与提携之恩,表示要继承老师的衣钵,使“薪尽火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鸿章
参考资料来源:光明网——薪尽火传:曾国藩与李鸿章

一、简介:
1、曾国藩:
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
曾国藩出生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
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其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2、李鸿章:
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
是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官至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
其一生中参与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包括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起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等,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3、左宗棠
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
左宗棠曾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二十岁乡试中举,虽此后在会试中屡试不第,但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
后由幕友而起,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兴办洋务运动,镇压捻军,平定陕甘同治回乱,收复新疆,推动新疆建省。
历任闽浙总督、陕甘总督、两江总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
中法战争时,自请赴福建督师,光绪十一年(1885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追赠太傅,谥号“文襄”,并入祀昭忠祠、贤良祠 。
二、三人关系及结局
1、曾国藩和左宗棠
湖南老乡。曾国藩大一岁,28岁考中进士。左宗棠会试,三考三败后回乡教书去了。
到了中年之后,左宗棠只好巴结曾国藩。咸丰四年,曾国藩打算向朝廷保举左宗棠破格当个知府。可是左宗棠嫌官儿太小,不愿干。直到咸丰十年(1860年),在形势逼迫之下,曾国藩终于让左宗棠到自己帐下效力。
曾国藩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一旦启用左宗棠就放手让他独当一面,左宗棠遂得以迅速崛起。
后来因为洪秀全的幼子洪天贵的下落两人起了嫌隙。(曾国藩向朝廷报告说洪幼主已死,左宗棠却报告说洪幼主逃跑了。)
曾国藩走在左宗棠前面,祭礼上左宗棠敬献一副挽联:“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2、曾国藩和李鸿章
曾国藩只比李鸿章年长十来岁,但与李鸿章之父李文安是同年(同一年考中进士),自然是师长。后来李鸿章进京赶考时,又拜在曾国藩门下学习。
太平天国爆发后,李鸿章回安徽老家办团练,几年之后做失败了,便打算去拜到曾国潘门下做个幕僚。曾国藩为了杀杀李鸿章的傲气,拖了一个多月才点头。曾国藩对李鸿章很严厉,连懒觉都不许他睡。
李鸿章为人聪明,对一些事的见解在老师之上,也因为这伤了感情,后来因为弹劾李远度还分道扬镳了。
但是后来曾国藩还是采纳了李鸿章的意见。李鸿章也发现自己离不开曾国藩,又写信回去试探。曾国藩爽快地让李鸿章再回来。
3、左宗棠和李鸿章
两人都是从曾国藩的幕府中出道的,后来都成为封疆大吏,都是洋务派,都为慈禧太后所倚重。
左宗棠瞧不起李鸿章,认为他不会打仗,认为他对洋人太软弱。李鸿章也不喜欢左宗棠,觉得这个家伙太多事。
扩展资料: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书法:
1、曾国藩
曾国藩在家书和日记中,无数次提到自己写字的用功,并把写字作为日课。
比如,“每日早起,习寸大字一百,又作应酬字少许”;“每日笔不停挥,除写字及办公事外,尚习字一张,不甚间断”;即使在同太平军作战期间,也能“不废学问,读书写字,未甚间断”。
曾国藩有一套理论,他将乾坤之道寓于书法,认为作字应刚柔并济。有理论作指导,有勤奋作支撑。书法里有乾坤,却不止乾坤。因此曾国藩写得辛苦,写得漂亮。

2、李鸿章
李鸿章的字总能给人一种循规蹈矩、棱角内敛、运筹大度之感。
李鸿章以进士出仕,清廷取仕不仅看诗词文章,还看书法成绩,书法功底欠火候者难以进入殿试。李鸿章的书法功底便源自于早年争取功名时所下的苦功,后来又发展为自己的爱好,每日临池不辍。
晚年,李鸿章便把书法作为养生之道。

3、左宗棠
左宗棠虽为武将,但也通文,与曾国藩一样,擅书法,并给后人留下了大量楹联作品,其中他的一副楹联深得李嘉诚喜欢,并挂在了他的办公室。
近人评价他的书法称:“文襄公行书出清臣(颜真卿)、诚恳(柳公权),北碑亦时凑笔端,故肃然森立、劲中见厚。”足见造旨之深!
仔细观看左宗棠书法,你会发现他的大字雄浑有力,有武将之英姿,读者随即会被宏大的正气所震撼。
但再看他的行件随笔,会发现文字细腻雅致,爽朗劲健,有传统文人士大夫的修养,这两种气息能在一人身上得到体现,实为难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曾国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李鸿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左宗棠

“老师要参次青,门生愿以去就争”
注释:李元度,字次青。
释义:李次青、李鸿章同为曾国藩的得意门生。李次青犯错,曾国藩“大义灭亲”要向皇上具奏严劾,让门生们书写奏章,门生们念及同门情谊不敢写,曾国藩责令李鸿章写,李鸿章更加袒护同门情谊说:“奏劾李次青,门生不敢拟稿,恩师您一定要奏劾李次青,如果我的竭力奉劝您仍不收回成命,那么门生也要离您而去。”

这句话是李鸿章说的,原文为:“老师要参次青,门生愿以去就争”。
这句话的背景是,李鸿章的老师曾国藩曾经因为李鸿章的一些行为不满,要向皇上具奏严劾他,让门生们书写奏章。其他门生因为同门情谊不敢写,只有李鸿章更为了解曾国藩的为人,知道他是为了自己好,于是主动拟稿,帮助老师完成了奏章。
这句话的意思是,当老师要参劾李次青的时候,李鸿章愿意用他的去留来表达自己的争执,即表示如果老师一定要参劾李次青,那么他也会为了维护同门情谊而离去。

李次青是曾国藩得意门生,国藩兵败靖港、祁门等处,次青与他患难相共。后来次青兵败失地,国藩想学孔明斩马谡,叫幕僚拟奏折严参他,众人不肯拟。叫李鸿章拟,鸿章说道:“老师要参次青,门生愿以去就争。”国藩道:“你要去,很可以,奏折我自己拟就是了。”

李鸿章替李次青说情。


李鸿章说的:老师要参次青,学生愿以去就争。是什么意思?
“老师要参次青,门生愿以去就争”注释:李元度,字次青。释义:李次青、李鸿章同为曾国藩的得意门生。李次青犯错,曾国藩“大义灭亲”要向皇上具奏严劾,让门生们书写奏章,门生们念及同门情谊不敢写,曾国藩责令李鸿章写,李鸿章更加袒护同门情谊说:“奏劾李次青,门生不敢拟稿,恩师您一定要奏...

李鸿章送礼有讲究,看他怎么给三个晚清大人物送礼
但接下来还有太后的生日,王爷不能太寒碜了,所以鸿章预备了一点小心意。”说完,将一方红地金花信封轻置于桌上。奕略一踌躇,但想起“一清如水”的丁宝桢,自然也给了李鸿章面子。送客转回,奕欣抽出银票一看,竟是四万两。李鸿章早年充任湘军幕僚时,曾为曾国藩代拟文书,参奏过翁同龢的长兄,...

李鸿章早期是干什么的?是什么学问?
李鸿章六岁就进入家馆棣华书屋学习。他少年聪慧,先后拜堂伯李仿仙和合肥名士徐子苓为师,攻读经史,打下扎实的学问功底。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李鸿章在庐州府学被选为优贡。时任京官的父亲望子成龙,函催鸿章入北京,准备来年顺天府的乡试。鸿章谨遵父命,毅然北上,并作《入都》诗10 首,以抒...

对于李鸿章的评价
对李鸿章的评价:李鸿章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洋务图强,然而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现实。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他与曾国藩等人主导洋务运动是其进步的表现。他也有外交上维护中国的事迹,如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独自前往谈判,最终不割地而平息事件。...

参见的解释
参见的解释 (1) [see also;confer(cf.)]∶见参看 (2) [pay one’s respects to]∶谒见 众将齐入参见 详细解释 (1).以 一定 礼节晋见上级。 《旧唐书·舆服志》 :“国学、太学、四门学生参见则服之。” 《京本通俗小说· 志诚 张主管》 :“两个主管 躬身 在帘子前参见。” 《...

杨仲举先生文言文原文
于是告诉主人说“我不足以当你的老师,还应该寻找我的老师来教你。 于是请求告辞离开。主人问能当他的老师的人是谁,他指的就是杨士奇,最后主人邀请了杨士奇(做老师),杨士奇很感激他。 后来杨士奇当了阁首,把杨仲举推荐进翰林院。杨仲举曾经骑着一头驴,邻居有一个老汉生了一个儿子,听到驴的叫声就受到...

洋务运动创办海军的背景
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富贵共鸣之鹄,则业可成、艺可精,而才亦然可集”。从19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萌发的这一场颇具声势的学习西方的运动,被人们习惯地称为“洋务运动”;这场...

其惟春秋\/作者:邵明
至于“鸿章”的经济学,不到半年便无人问津。这些锅他都得背,与他无关的锅,他也得背。“其惟春秋”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出自孔子名言:“知我罪者,其惟春秋”。这句话意味着,能够真正理解自己的人,除了时间和历史,可能就只有自己了。孔子编写《春秋》时说:“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

赞美老师的诗句和名言名句
1、老师,大家都说您培养着祖国的栋梁;我却要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正是您,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 2、您的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您的教学在课堂,成就却是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3、辛勤耕耘的园丁,为下一代的成长,呕心厉血。 4、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

师说原文及翻译
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却丢了[2]。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人,就聚在一...

赫章县15946477958: 一些关于语言方面的古今笑话 -
壬禄曼欣: 1.相传李鸿章有个远房亲戚,不学无术,大比之年,他去参加乡试,试卷到手,一个字也答不出来,急中生智,忙在考卷中写上自己是李鸿章的亲戚.无奈“戚”字不会写,.写成了“我乃中堂大人之亲妻”.主考官看过后在旁批道“所以我不...

赫章县15946477958: 晚清中国学生留洋是怎么回事情?最早的一批是哪些?庚子赔款和留洋是?
壬禄曼欣: 容闳——开创留学历史的人 1847年,一个叫布朗的美国传教士因“身体羸弱”,辞... 北洋大臣李鸿章与南洋大臣沈葆桢联衔上奏,三次派出船政学堂的学生赴英、法习练海...

赫章县15946477958: 九年级学生开学典礼演讲稿
壬禄曼欣: 一篇演讲稿要有一个集中、鲜明的主题.无中心、无主次、杂乱无章的演讲是没有人... 九年级学生开学典礼演讲稿3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我是初__班的__...

赫章县15946477958: 教师节手抄报文字内容8篇
壬禄曼欣: 由于教师节并非中国传统节日,所以各地每年都会有不同的庆祝活动,没有统一、固... 我要准备贺卡了,呵呵,这个老师,那个老师……新来的老师要不要呢?恩,一定要...

赫章县15946477958: 为何说犹太人控制着中国
壬禄曼欣: 在中国的近代历史中,外国人的银行一直扮演的角色并不是很光彩,因为无论是在清... 后来汇丰还跟李鸿章的淮军扯上了关系,他们曾经结为了同盟,一起击败了当时的首...

赫章县15946477958: 植树节演讲稿范文2022
壬禄曼欣: 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又到了,植树节的意义不是在于每个人都要在植树节这天去种一棵...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植树节演讲稿范文2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

赫章县15946477958: 鲁迅小说中体现国民性的批判思想有哪些? -
壬禄曼欣: 一、 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思想的形成 (一) 鲁迅个人刻骨铭心的人生体验 鲁迅后来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1893年,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因科场贿赂案入狱,父亲周伯宣被革去生...

赫章县15946477958: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李鸿章认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 觅制器之器,……中国文 武制度,事事出于西人之上... -
壬禄曼欣:[答案] 答案:(1)向西方学习.(1分) (2)学习内容不同,前者主张学习西方技术,后者侧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材料二 触及了中国落后的根源.(4分) (3)经济方面,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政治方面,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开展变法运动;革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