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大臣上朝要拿笏

作者&投稿:松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为什么古代大臣上朝要拿“笏”?一块小小的木板有什么作用?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咱们看历史剧时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皇帝上朝,文武官员整齐的分列两边,每人手里还端着一块板子,如果谁有事上奏则出列,躬身,以板挡脸向皇帝启奏。
话说这块木板究竟是什么东西,又有什么用呢?
您可别小看了这木板,它的官方称呼为笏板(也叫朝笏),笏板并不一定是木质,官员官阶的不同决定了笏板的材质。官位比较低使用竹子或木片,而官阶较高则使用玉石或象牙,唐武德年间规定五品官以上使用象牙笏,而六品以下使用竹子所知朝笏,而明代规定五品官以上的官员能持象牙笏,五品以下则不执笏。可见虽然是小小的一块板子,但在官员们的眼中可是荣誉和官职的象征!
《红楼梦》里有“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所说的笏就值得是笏板,感慨贾府当年烈火烹油般的繁华和眼下家破人亡的凄凉;这“满床笏”其实是个典故,说的是唐朝的名将、拯救大唐于安史之乱的汾阳王郭子仪的事儿,郭子仪六十大寿时,七子八婿都来向老爷子贺寿,这些人都是朝中的高官(所以都拿着朝笏),在拜寿时就把朝笏放在了床头,旁观者们无不感慨郭家的富贵繁荣,所以这个主题不但被画成年画、编成戏剧(比如说醉打金枝就是脱胎于此)在民间广为传颂,以此编的戏曲《满堂笏》更是用来比如家庭福禄昌盛,长辈福寿双全,小辈加官进爵,是极讨好彩头的一出戏,所以在做红喜事时一定要点这么一出《满堂笏》来热闹气氛,讨主家的欢喜,有钱人家更是把郭子仪和满堂笏的画像悬挂在大堂来祈祷家族福禄盈门。
笏不但代表着身份,同样也还有着其他的作用:首先就是挡脸,在封建王朝天子可是讲究威风和仪表的,君臣有别,所以大臣们向皇帝汇报工作时自然不能像咱们一样平视,有了朝笏则大臣双手举起来挡住自己的面部以彰显皇帝神威天降,微臣等莫敢仰视。
当然了,其实笏板主要的作用是打小抄……
您别乐,这真是打小抄,这是因为官员们在朝堂上要向皇帝汇报工作,但由于工作内容问题(比如刑部要向皇帝汇报全国有多少起案件,勾决了多少犯人;户部则向皇帝汇报国库收入几许,用于军费、赈灾等几许,这些可都是细致活儿,容不得一丝一毫的差错),如果在汇报中出现了疏漏或者遗忘内容导致吞吞吐吐这可是对皇帝陛下的大不敬,所以大臣们一般都在上朝前把要汇报的工作要点记录在笏板上做提示(其实也就跟咱们现在的小抄差不多了吧),这样皇帝问起来还能忙里偷闲的看一眼笏板,以免出现错误。还有学者研究说笏板的另一作用是将皇帝下达的命令记录在笏板上防止遗忘,这点我倒是保持怀疑,毕竟大臣们用什么在笏板上记录呢?古代又没有原子笔,总不可能带支毛笔上朝吧?
朝笏除了代表着权力地位,被官员们当成了小抄板外,急起来还能当武器使!
这是怎么回事呢?您听我慢慢向您介绍。时间是南北朝期间的北周,人物是辅政大臣宇文护(也就是独孤天下里痴情爱恋独孤般若的那位老哥是也!),大权独揽的宇文护嚣张到了什么地步?连着废了两任皇帝!为了长期独揽朝政,宇文护拥立了看上去懦弱无能的宇文邕为帝(也就是周武帝),周武帝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为了麻痹宇文护,他采用了后世康熙对付鳌拜的策略(老康估计是向周武帝学习的)。
这天宇文护从同州回到长安朝见宇文邕,皇帝担心地对宇文护说太后年事已高但还是很喜欢喝酒(第一次听说过老太太嗜酒的……),而且老太太酒品又不好,喝了酒时喜时怒,脾气反常,朕劝了她很多次但太后就是听不进去,希望兄长(宇文护和宇文邕是同辈)能够劝劝太后,然后从怀里拿出了《酒诰》递给了宇文护,说:“这是朕亲自写的文章,里面历数了喝酒过量所带来的危害,希望兄长你拿这个来劝劝太后。”宇文护当即表示没问题,面见了太后以后便一本正经的向太后诵读,还没等宇文护读完,跟在身后的宇文邕朝着宇文护的后脑勺就是一玉笏(这玩意听起来就好疼的样子……不过恐怕谁也没想到玉笏也能当武器)。宇文护挨了这么一下是应声倒地,随后埋伏在大殿两旁的卫士们一拥而上把宇文护剁成肉泥。
要说做了这么多亏心事宇文护平日肯定也是护卫齐全,不过谁能想到宇文邕能当着老太后的面给自己一闷棍……而且还用的是看上去丝毫没有攻击力的玉笏,真是防不胜防啊!
笏板从夏朝开始一直持续到明末,可以说延续了将近三千多年的时间,小小的一块竹板也见证者历史的变迁。


古代上朝的大臣都是要跪着的吗,和电视剧的一样吗?
古代上朝的时候有的朝代大臣要跪着,有的朝代大臣要站着,还有的朝代可以坐着,跟电视剧不太一样。我们在看古装电视剧的时候,每当帝王驾到,文武百官马上就跪下来磕头并且三呼万岁,显得皇上的地位异常尊崇,跟我们现代社会的自由平等完全不一样。特别是清朝的电视剧,人们除了下跪喊万岁还要自称奴才,...

唐朝大臣要手持什么上朝?
古代官员们上朝时,手中持着的是笏板。笏板一般用竹子和象牙做成,是古代官员觐见皇帝时手中所持的板子。笏板最初的作用是记录皇帝的旨意,防止忘记,就像是今天我们所使用的记事本。纸张普及后,笏板成为礼仪用品。清朝时,笏板被废弃使用,这种历经了千年的大臣专用办公用品退出历史舞台。

明清时候的大臣上朝真的是跪着上朝的吗
是的。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觐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生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前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官员上朝奏事也均有座,到了宋代,官员上朝必须站着奏事。至清朝,大臣奏事连站都不行了,必须跪着。明代自朱元璋起,就明文规定,“大朝仪”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

古代大臣上朝礼仪
礼仪的变化 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觐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生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前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官员上朝奏事也均有座,到了宋代,官员上朝必须站着奏事。至清朝,大臣奏事连站都不行了,必须跪着。明代自朱元璋起,就明文规定,“大朝仪”须“众官皆跪”。清朝的...

古代大臣上朝的时候为什么要脱掉鞋子
当我们在看新版的《三国演义》的时候会发现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朝堂上百官肃立,阶梯下官靴林立。如此情节,是否让各位看官感到疑惑呢?为什么上朝的时候都要脱掉靴子,难道不怕独特的气味互相熏到吗?其实,这也算是与史实相符的。有一词叫“剑履上殿”,意思是:古代得到帝王特许的大臣,可以佩着...

古代几品官员有资格上朝
我们经常会在影视剧中看到,古代官员上朝时候的情景,而且每位官员站的位置也都是不同的,这自然也是很有讲究。我们也知道,古时候官员是通过品级来划分等级的,但是官员何其多,当然不可能每一位官员都能够站在朝堂上。那么,古代究竟多少品级的官员才能够有资格上朝?他们站的位置又是什么样的?1.上朝...

从什么时候开始,皇帝上朝朝臣需要下跪?
从明代开始,皇帝上朝朝臣需要下跪的。明代自朱元璋起,就明文规定,“大朝仪”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时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有特别的护膝。从礼仪上的变化可以看出,自宋代以后,皇帝的权威越来越高,而官僚的地位却不断下降。

古代能上朝的大臣是一些什么人?需要几品以上?
古代能上朝的大臣是一些什么人?需要几品以上?  我来答 4个回答 #热议# 有哪些跨界“双奥”的运动员? 匿名用户 2013-07-09 展开全部 明朝为 宗人府。宗人令一人,左、右宗正各一人,左、右宗人各一人,并正一品掌皇九族之属籍,以时修其玉牒,书宗室子女适庶、名封、嗣袭、生卒、婚嫁、谥葬之事。凡...

古代能上朝的大臣是一些什么人
1、不同时代,规定是不一样的,情况还是比较复杂的,我下面以宋朝为例:2、宋代上朝分为两种——常朝、大朝会。前者是除了法定节假日之外每天早上都有的办公会,后者是“朔望之日”(每个月初一、十五)才举办的“礼仪性”朝会;3、常朝是在京具备“朝官”资格,有事需要奏对的官员来上朝,参加的...

古代中国官员上朝都要跪拜喊万岁万岁万万岁吗
古代中国官员只有在每月大朝才要跪拜喊万岁万岁万万岁,每天的小朝(也就是早朝)只要喊一声见过皇上之类的话就行了。

安宁市13035234423: 古代的大臣上朝的时候手里为什么要拿个朝笏(就是手板,用象牙或玉做成的),起什么作用??? -
夷姿米可: 笏,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礼记》中记载“笏长2尺6寸,中宽3寸”,由于古代的尺寸和今天的尺寸不同,因此,2尺6寸要短于今天的2尺6寸.唐代武德四年以后,五品官以上执象牙笏,六品以下官员执竹木做的笏.明代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执象牙笏,五品以下不执笏;从清朝开始,笏板就废弃不用了.

安宁市13035234423: 为什么古代朝臣都手拿一块板 -
夷姿米可: 中国古代朝臣上朝一直都要持木板子,称为“笏”.笏,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安宁市13035234423: 为什么古代上朝要拿个板子?
夷姿米可: 那块板子的名称叫做“笏”,品级高的官员所用的是象牙做成的,而品级低的官员则只能用木头的板子了.主要用来记录一些上朝时所要条陈的事项,避免忘记,有类于今天的备忘录.

安宁市13035234423: 为什么宋朝大臣上朝时手里会拿一块板子?有啥用处?
夷姿米可: 经常我们可以在影视剧作中看到上朝时古代大臣拿着一块板子,大臣们上朝说话时还时不时盯着板子看,其实呢,这个板子是有名字的,叫做芴板,他也还有其他的称呼如:手板、玉板、朝板.关于芴板的下发还非常有讲究,是是按照官品下发...

安宁市13035234423: 古代大臣上朝为什么都拿一个木板? -
夷姿米可: 笏 hu 第四声 笏,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礼记》中记载“笏长2尺6寸,中宽3寸”,由于古代...

安宁市13035234423: 古代人上朝拿笏板干什么? -
夷姿米可: 笏,俗称手板、笏板,是中国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的一块弧形板子,并传到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琉球等东亚地区上面可以记录要参奏的内容或是君主的旨意.最初用竹制成,后来用骨、牙或玉所制...

安宁市13035234423: 古代大臣上朝的时候手里拿的是什么,做什么用的? -
夷姿米可: 笏(hu)板,竹木或者象牙制成,古代官员上朝时拿在手里的板状物品,上面可以写字,把要说的话写上去,记不住的时候看下笏板.同时也可以用来记录君主说的话,防止遗忘.

安宁市13035234423: 朝笏是什么意思 它在古代的用途是什么 -
夷姿米可: 朝笏 古代君臣朝会时所执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用以指画和记事.

安宁市13035234423: 古代人上朝拿笏板干什么?
夷姿米可: 那是由珪和璋组成的,是在上面刻上龙和图腾等,不需要换 不是备忘录,是对天子的尊重 楼上的,要满足人家好奇心也得专业点吧

安宁市13035234423: 古人上朝手里捧得木板是干嘛的
夷姿米可: 古人手持的是笏,音同“户”.是用玉或象牙或竹子做的,一般写上上朝时需要向皇帝汇报 的话,是为了万一在忘记时,看看就能接着汇报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