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革裹尸的故事

作者&投稿:朱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注音】mǎ gé guǒ shī

【成语故事】东汉时期,北方匈奴发生动乱,大将军马援率军前去镇压骚乱,他英勇杀敌,大破匈奴,平定了边境的动乱,皇帝封他为伏波将军。他62岁时,匈奴又侵东汉,马援请求带兵出战说:“男儿当死于沙场,以马革裹尸还葬”,同年病死在军中。

【典故】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

【释义】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作战英勇

【相近词】赴汤蹈火、决一死战

【相反词】临阵脱逃

【英文】bewrappedinahorse'shide<deathundershield;dieonthebattlefield>

【成语造句】

◎ 支队长这样阐释任务,定是把张敏带到了古代边塞诗的意境中,那沙碛、冷月、相搏的戟戈、喊风中噼啪作响的战旗……古代军人那种马革裹尸的豪迈的悲怆,

◎ 这让我很为难,也很困惑,我知道祖父这个举动暗示着什么,尽管那时我不过是个孩子,但我实在对驰骋沙场马革裹尸兴趣不大。


马革裹尸的成语故事
【马革裹尸的近义词】: 捐躯疆场、赴汤蹈火、为国捐躯、决一死战、血染沙场、毁家纾难、背水一战;【马革裹尸的反义词】: 临阵脱逃、寿终正寝;【马革裹尸的故事】东汉时期,大将马援打完胜仗,回朝时马路两边密密麻麻地站满了迎接的人群。其有一位叫孟冀的人是马援推心置腹的故友,他得意忘形地...

【成语故事马革裹尸】
汉光武帝时,他奔赴沙场抵御外族侵略。他抗匈奴伐交趾,屡建战功。光武帝封他为“伏波将军”。不久,“威武将军”刘尚在贵州阵亡。消息传来,光武帝十分担忧那里的战局。马援年过花甲,却自愿请求出征。他说:“好男儿为国远征,以马革裹尸还葬!”他出兵贵州,勇挫敌兵,后来不幸病死在战场。“马革...

马革裹尸的故事和含义简短 马革裹尸的解释
不久,威武将军刘尚在贵州阵亡。消息传来,光武帝十分担忧那里的战局。马援年过花甲,却自愿请求出征。他说:好男儿为国远征,以马革裹尸还葬!他出兵贵州,勇挫敌兵,后来不幸病死在战场。马革裹尸是指牺牲在战场上,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形容英勇杀敌,不怕死在疆场上。2、含义 马革裹尸,汉语成语...

马革裹尸的典故的来历
马革裹尸的典故的来历如下:马革裹尸来源于历史故事,最早出自于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死于战场后,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比喻英勇作战。马援是东汉时期的名将,他年轻时当过官,有一次放走了囚犯,自己逃到甘肃一个僻远的乡村。在汉光武帝时,他奔赴沙场抵御外族侵略。他...

马革裹尸出自何典故?
指作战英勇 【英文】: be wrapped in a horse's hide 【故事】: 东汉时期,北方匈奴发生动乱,大将军马援率军前去镇压骚乱,他英勇杀敌,大破匈奴,平定了边境的动乱,皇帝封他为伏波将军。他62岁时,匈奴又侵东汉,马援请求带兵出战说:“男儿当死于沙场,以马革裹尸还葬”,同年病死在军中。

马革裹尸的主要人物是谁,在把故事内容简介一便
马革裹尸的意思是指男子汉要为国家战死在疆场上,死后要用马皮包着尸体运回来埋葬。下面就是发生在东汉名将马援身上的故事,成语马革裹尸的典故正是由此而来:东汉时,北方匈奴经常侵犯边境,他们入境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自西汉以来,一直是朝廷最头疼的边患。朝中有一位著名大将,名叫马援。他曾经...

马革裹尸的典故出于 马革裹尸的典故出自哪里
马革裹尸的典故出自《后汉书·马援传》。故事内容为:东汉初期,马援英勇善战,为东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后来,他又率兵平定边境动乱,被刘秀封为伏波将军。过了三年,马援打了胜仗回到京城洛阳,谋士孟翼向马援说了几句恭维话。不料马援皱着眉头对他说:“如今,匈奴和乌桓还在北方不断侵扰,我打算向...

马革裹尸的典故出处和意思
出自《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马革即马皮。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 多指军人战死于沙场。形容为国作战,决心为国捐躯的意志。褒义词。可参见三国89集,司马懿为张郃马革裹尸。典故故事:马援是东汉名将。他年轻时当官。有一次,他放走了一个囚犯。他自己逃到...

马援以马皮裹尸的成语由来及其故事
马革裹尸的成语故事,讲述着忠诚与牺牲的坚韧精神:马革裹尸,源于东汉名将马援的一段传奇。在汉光武帝时期,马援以一己之力抵御外敌与匈奴的侵袭,被誉为“富博将军”。一次,他的好友大将军尚流在贵州战败遇害,光武帝忧虑战局,马援这位6旬老将毅然请缨,誓言:“我辈将以马革裹尸,为国捐躯!”他...

马革裹尸的典故出于
马革裹尸,这个成语的由来出自古代名臣马援的故事。《后汉书·马援传》记载:“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马援,字文渊,是扶风茂陵人,自幼丧父,但早早展现出远大的志向,令同辈惊讶。他游历陇汉地区,常言志向坚定,即使面临困境也愈挫愈勇。在一次凯旋归来时,面对孟冀这样的智谋之士...

滁州市17768856561: 马革裹尸的成语故事 -
杨戚氟氯: 成语典故: 出自《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马革即马皮.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 多指军人战死于沙常形容为国作战,决心为国捐躯的意志.褒义词.可参见三国89集,司马懿为张合马革裹尸.

滁州市17768856561: 马革裹尸的主要人物是谁,在把故事内容简介一便 -
杨戚氟氯:[答案] 马革裹尸的意思是指男子汉要为国家战死在疆场上,死后要用马皮包着尸体运回来埋葬.下面就是发生在东汉名将马援身上的故事,成语马革裹尸的典故正是由此而来:东汉时,北方匈奴经常侵犯边境,他们入境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滁州市17768856561: 马革裹尸的故事 -
杨戚氟氯: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东汉初的名讲马援 为国立下汗马功劳 到62岁高龄仍要出战 光武帝考虑马援年纪大了不放心他出征马援说:男儿应该战死在边疆荒野的战场上,不用棺材敛尸,而只用马 的皮革裹着尸体回来埋葬,怎么能躺在床上,死在儿女的身边呢?” 后来战死沙场,实现了马革裹尸的愿望

滁州市17768856561: 马革裹尸的意思? -
杨戚氟氯:[答案] 故事人物:战将马援马援(前公元14—公元49),字文渊.其先祖赵奢为赵将 马援,号马服君,子孙遂以马为姓 马革裹尸,指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即战士牺牲于战场.寓意将士要英勇牺牲在战场,方为天职的英雄气概.成语出自《后汉书?轸Z?Z/p> ...

滁州市17768856561: 马革裹尸故事
杨戚氟氯: 东汉初的名将马援认为:男儿应该战死在边疆荒野的战场上,不用棺材敛尸,而只用马的皮革裹着尸体回来埋葬,并最终实现了他“马革裹尸”的誓言.

滁州市17768856561: 马革裹尸是出自历史典故的吗? -
杨戚氟氯:[答案] 是的 出自《后汉书·马援传》马革裹尸mǎ gé guǒ shī【解释】: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出自】:《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滁州市17768856561: 马革裹尸相关故事是什么 -
杨戚氟氯: 马援曾说过:“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具体请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45144.htm?fr=ala0

滁州市17768856561: 马革裹尸的来历简短 -
杨戚氟氯: 出自《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滁州市17768856561: “马革裹尸”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的出处及有关历史人物急用!! -
杨戚氟氯:[答案] 编辑本段【注音】 mǎgéguǒshī 编辑本段【解释】 古时候出征的将士阵亡后,一般收尸都是用马皮包裹着运回营地或者家乡埋葬;形容视死如归的决心. 编辑本段【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

滁州市17768856561: 马革裹尸的故事大意 -
杨戚氟氯: 这讲的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的故事,他是去越南平定祸乱,临行前所说的话,有句评价他和班超的诗:“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