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怎么评价五代十国时期的冯道这个人?

作者&投稿:宗政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冯道是名副其实的“官场不倒翁”,其资格之老,人们常说的“三朝元老”已不足以概括,冯道则不但超越了三倍之外还得再加一朝。

他历经桀燕皇帝刘守光、后唐庄宗李存勖、后唐明宗李嗣源、后唐闵帝李从厚、后唐末帝李从珂、后晋高祖石敬瑭、后晋出帝石重贵、辽太宗耶律德光、后汉高祖刘知远、后周太祖郭威十朝,基本上在每朝都受重用。

介绍

冯道出生在“为农为儒,不恒其业”的家庭。年轻时品行纯厚,不耻清贫,事亲孝而为学勤,颇有古风。为官以后,他更是严于律己,能够体察民间疾苦。他的家乡闹饥荒时,不惜将自己家里的财物全部拿出来周济乡亲,而自己却住在茅草屋里。

南北战乱频仍,他从北方逃回,看见被掠夺的中原妇女,心中不忍,就变卖东西将她们赎回,然后派人将她们一一送回家,完全是一副菩萨心肠。



冯道属于特殊时期的产物,五代中除了后梁和后唐之间是属于血腥暴力的改朝换代,彻底地将后梁的统治机构全部击碎另建,其余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之间基本上更近似于军事政变,所以管理国家的政权机构大体上保存完好,即便是契丹灭后晋,由于后晋是很快就败北投降,而耶律德光对中原朝廷几乎是全盘接受、并且除了汴京及很少部分地区有战乱外,大部保全完好,所以政府机构并没有随着所谓的改朝换代而发生大的变动,类似于冯道的人物在当时不在少数,只是没有冯道那样“风光”得宠、且资历深、“政治生命长远”罢了!一句话概括:在军人政府更迭频繁的时期期望文人有所谓的“风骨”是不现实的!此外,正是因为有冯道等政府中的文人官吏的管理,频繁更迭的军人政府对社会的损害被降低了,这对黎民百姓是有力的。


如何评价历史上的五代十国?
十国的 历史 北宋灭亡北汉时是公元979年,所以五代十国的 历史 时期为公元907年到979年。 五代十国给人的感觉是乱,但是这乱中也有机遇。我们看,东汉时期开始,由于皇族和仕家地主外戚的矛盾而出现了外与宦官之争,因而地方名流在这个空隙中间成长起来,通过征辟、选举等途径跻身于仕途,而且逐渐形成了豪强宗族之类。

五代十国为什么最黑暗
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曾经在《中国简史》中对五代十国的评价:本族纷争不已,必然要引起外患,这是最可痛心的事。这其中突出的一个重点就是五代十国的内争导致了严重的外患,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燕云十六州”被儿皇帝石敬瑭割让给辽国以换取辽国对他的政权的支持。战争也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主题,...

求五代十国历史地位的评价
"五代十国"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个重要时期。虽然时间较短,但史学、词、绘画等方面的发展和成就在中国历史上都有着极重要地位。五代的政治中心主要为汴梁与洛阳,称为东西二京。这一段历史,有几点显著特征:其一是五朝之中,有三朝,即后唐、后晋、后汉的开国之君都是沙陀人,形成华夷混合政权。其...

为什么说五代十国是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
五代十国的混乱主要源于武将掌权,缺乏稳定的文官制度,导致政权更迭频繁,士大夫地位下降。武人性格刚烈,不善于粉饰,这也是后世对五代评价不高的一大因素。尽管如此,五代十国相较于晚唐,其混乱程度有所减缓,而底层百姓的苦难是所有乱世共有的悲剧。

如何评价五代十国这个历史阶段?
五代十国本质上是唐朝藩镇割据和唐朝后期政治的延续。唐末黄巢起义后,藩镇割据形势更甚,部分实力雄厚的藩镇先后被封为王,所建立的封国实际上已是高度自主的王国。唐朝灭亡后,各地藩镇纷纷自立,其中地处华北地区、军力强盛的政权控制中原形成五代,其中有些是沙陀族所建立的。这五个依次更替的中原政权...

怎样评价五代十国这个时代
§繁荣安定。十国战争较少,政局稳定。而十国君主也关注内政,兴修水利,奖励工商业&重视文教,使南方的经济、文化较繁荣,统治时间也较长,其中,以南唐国势较强,文化也最发达。§经济重心向十国移。中原地区社会混乱+受契丹侵扰,因此五代统治的北方的人民生活非常困苦。所以,十国统治下的安定的南...

唐宋两朝之间的五代十国是一段怎样的历史
五代十国并非指一个朝代,而是指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五代指的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政权。 十国指五代之外相继出现的十个割据政权: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北汉,统称十国。 关于五代十国的年限,一说为:北宋灭亡北汉时是公元979年,所以五代十...

五代十国对中国的影响
在五代十国时期,还有许多其他的文化成就。例如,后蜀的赵昭裔不仅刻印了《昭明文选》、《初学记》、《白氏六帖》等书籍,还于广政十三年(951年)启动了“广政石经”的刻制工作。与之前的石经不同,广政石经是将注文和经文一同刻制的。宋代学者洪迈对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犹有正观遗风”。在...

如何评价五代十国这个历史阶段?
五代十国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个浪潮的结果,只能用一个乱字来形容,没有任何一个时段有这么乱过,但是,也表明着统一的开始。

为什么历史不承认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文献也比较缺乏。由于战乱频繁,许多史书和文献都被毁坏或丢失,这使得后人很难对这个时期进行准确的记载和评价。即使有些文献留存下来,也存在着不同的版本和解释,这给历史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从公元907年至960年,历时约53年。在这个时期,...

屏南县19310266906: 20多年当宰相,冯道是忠臣还是奸臣 -
里牧地诺: 其实他应该是忠臣,没有冯道,在当时中国的文化未必能保存下来,而且冯道经历了那么多皇帝却能一直做宰相,证明他本人修养品行很好,至少让人抓不到把柄,这一点就很难做到了

屏南县19310266906: 关于冯道的问题
里牧地诺: 评价一个人,我觉得并不是绝对的 所以以下只是个人意见 我以前看到关于这个人的事时,1.只知道他升官很有一套,官场人际好2.只知道他去契丹,而且是有些卖国成分3.适应时代潮流 但是后来上高中以后就发现不能随意评价,而应该把他放到哪个时代的背景当中 突出的业绩 他是中国大规模官刻儒家经籍的创始人

屏南县19310266906: 五代十国中最厉害谋士是谁 -
里牧地诺: 冯道(882年-954年),字可道,号长乐老,瀛州景城(今河北沧州西北)人,五代宰相. 冯道早年曾效力于燕王刘守光,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先后效力于后唐庄宗、后唐明宗、后唐闵帝、后唐末帝、后晋高祖、后晋出帝、后汉高祖、后汉隐帝、后周太祖、后周世宗十位皇帝,期间还向辽太宗称臣,始终担任将相、三公、三师之位. 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四月,冯道病逝,追封瀛王,谥号文懿.后世史学家出于忠君观念,对他非常不齿,欧阳修骂他“不知廉耻”,司马光更斥其为“奸臣之尤”.但他在事亲济民、提携贤良,在五代时期却有“当世之士无贤愚,皆仰道为元老,而喜为之偁誉”的声望.

屏南县19310266906: 经历最多朝代的宰相是谁? -
里牧地诺: 中国历史上经历朝代最多的宰相,是五代时期(907——960)的冯道.一般我们说某人是几朝宰相、几朝元老大多都是说在同一个王朝里经历了几代皇帝,冯道是经历了五个王朝(后唐、后晋、契丹、后汉、后周),服侍了十一代皇帝.

屏南县19310266906: 促放周的元老有谁 -
里牧地诺: 中国历史上有三个大乱时代:春秋战国时期、两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那时候,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冯道,便是见证五代史的唯一奇人.有人称他是“十朝元老”,官场上的不倒翁;有人说他软脊梁,中国历史上.

屏南县19310266906: 冯道为什么在五代中能当十朝元老?
里牧地诺: 食邑自三百户至一万一千户,食实封自一百户至一千八百户这些官职从中央到地方,从文官到武职,从尚书到开府的国公,中国历史上能叫的出名字的官他差不多都做了一遍,要是光看他做过的官,这个人就是个全才,但是让人惊讶的是这个把朝廷的官全做过来一遍的超级人才,却没有一件拿得出手的政绩传世,一个饱读诗书的读书人,既不是治国安天下的宰相之才,也不是平定乱世的良将,他虽然位居高职,后人却很难指出他在五代乱世的政局变迁中发挥过什么具体的作用,以及他和一些重大事件有什么具体的关联

屏南县19310266906: 冯道做了十一个朝代的宰相,为什么说是五朝宰相?
里牧地诺: 冯道早年曾效力于燕王刘守光,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期间还向辽太宗称臣,始终担任将相、三公、三师之位.说他是五朝宰相,是因为他在五个朝代当过宰相,而不是五个帝王.

屏南县19310266906: 五代十国的名人人名
里牧地诺: 您好,太多了,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柴荣、朱温、李克用、李存孝、冯道、石敬瑭等.柴荣号称五代第一明君、夭折了的千古一帝.是赵匡胤的老上司,五代后来之所能统一,主要是由于有他的贡献,可惜死的太早,三十八岁就英年早逝,后来...

屏南县19310266906: 内衣裤使 我在看五代十国的时 后周皇帝郭威 里面有一个内衣裤使 他是个什么官
里牧地诺: 你是不是打错了,我查了查,有一个内衣库,设监官两人,这个估计就是内衣库使了.宋初设置的,后来改成了尚衣库,掌皇帝所用驾头、衮冕、镇圭、袍服、伞、扇等物.然后崇年三年并归殿中省.还有一个叫内衣物库,宋代的,掌管锦绣、绫罗、银器束带料等.每年准备衣服,以待赐给给王爷、宗室、文武近臣.设监官两人,京朝官或者内侍来当.崇宁三年并归殿中省.

屏南县19310266906: 说说五代十国的名人名事 -
里牧地诺: 我来说一个,后唐明宗李嗣源在后唐与后晋的一次战争中,时任副将,后晋数万大军蜂拥而来,后唐兵力不足,形势异常危急,主将面有惧色,李嗣源年方二十余岁,请命愿为前锋,得令后帅所部五百余骑兵,径冲敌阵,箭无虚发,敌骑纷纷落马,左右冲荡数十合,人人皆血战,嗣源身中二箭,贯体而入,血为之注,不为顾,遂大破后晋军,是为青山之役.敌军为之胆寒,称他为李横冲,这五百骑兵也被称为“横冲卫”.战后唐武帝李克用亲自为他裹创,并说,没有吾儿,怕是要被晋军嘲笑我朝没有良将了. 呵呵,帅吧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