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起源于哪个朝代

作者&投稿:恭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问题一:赋源于哪个朝代 赋是两汉最流行的文体,是一代文学的标志。其体式导源于荀子的《赋篇》,并吸收了楚辞的某些形式要素而形成的。汉初贾谊、淮南小山的..

问题二:古代文学体势"赋"最初源于哪个朝代 汉赋是产生较早的一种文体,始于周末,于汉代特别发达。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文体,看上去非诗非文,而其内涵有诗有文,是一种半诗半文的混合体。前人多用经代流传下来的毛诗序加以解说。汉赋对诸种文体兼收并蓄,形成新的体制。在荀子赋的基础上广泛吸收诗经,楚辞,以及先秦散文的一些文体特点和创作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文体。是一种综合型的文学样式~

问题三:赋是哪个朝代得到发展的 除了诗、词、曲之外,历史上还存在过一种具有诗歌特点的文体,这就是赋。最初的诗词曲都能歌唱,而赋却不能歌唱,只能朗诵。它外形似散文,内部又有诗的韵律,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
赋,起源于战国,形成于汉代,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也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关于诗和赋的区别,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文赋》里曾说:
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也就是说,诗是用来抒发主观感情的,要写得华丽而细腻;赋是用来描绘客观事物的,要写得爽朗而通畅。陆机是晋代人,他的话说出了晋代以前的诗和赋的主要特点,但不能作机械的理解,诗也要描写事物,赋也有抒发感情的成分,特别是到南北朝时代抒情小赋发达起来,赋从内容到形式都起了变化。
赋,除了它的源头楚辞阶段外,经历了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
1汉代的赋
典型的汉赋是宫廷文学,其内容多为天子歌功颂德,描写国家的富强,宫室苑囿的宏丽,水陆物产的丰饶,帝王生活的奢侈,等等。我们看看司马相如《上林赋》中的一段文字:
离宫别馆,弥山跨谷;高廊四注,重坐曲阁;华榱〔cuī催〕璧,辇道{属;步俊yán阎〕周流,长途中宿。夷尽zōng宗〕筑堂,累台增成,岩〔yào耀〕洞房。俯杳眇而无见,仰攀鳌liáo辽〕而扪天。奔星更于闺闼〔tà榻〕,宛虹L〔tuō拖〕于J〔shún吮〕轩……
这是描写帝王宫室之盛。大意说:为天子而建的离宫别馆,布满山谷之间,高高的回廊环绕四周,到处是双层楼房,曲折的殿阁,华美的屋椽,嵌玉的瓦当,行辇车的阁道绵延不断,长廊通往各处,一天走不完还须中途住宿。削平山头盖房屋,一层层垒起高台,岩下修筑洞房。俯身下看深幽而无所见;仰身攀着屋椽,可以摸到青天。流星穿过宫门,长虹跨过栏杆……从这段文字中,我们约略窥见汉赋文字特点之一斑。汉赋写得较长,气势开阔,辞藻华丽,描写不厌其细而又极度夸张。虽然富丽堂皇,但形式呆板,很少文学韵味,加上堆砌词藻,艰涩难懂,不易引起读者兴味。这种文学样式流行于两汉400年,其中著名作者有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等。
2魏晋南北朝的骈赋
魏晋以后,汉赋逐渐演化成体制较小的骈赋(也叫俳赋),讲求对仗,词语华美,抒情成分增多,文学气息浓厚起来。如齐梁时代的江淹的《别赋》开头一段: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况秦、吴兮绝国,复燕、宋兮千里;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暂起。是以行子断肠,百感凄恻。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棹容与而讵前?马寒鸣而不息……
这是写惜别的情形。大意说:最让人丧魂失魄的,就是“离别”这件事了。况且秦、吴两地隔绝不通,燕、宋两地相去千里(分别后难得再见)。离别,或在春草萌生的时节,或在秋风乍起的时刻(最易牵惹离愁别恨)。这样,远行的人愁肠欲断,百感交集悲伤不已。这时听到呼呼的风声也不同于平日,飘浮的云彩也改变了颜色。船滞留在水边不忍开走,车徘徊在山侧不忍离开。船桨不忍划动怎能前进?马匹也凄凉地鸣叫不止……这段文字把亲友间别离时伤心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魏晋南北朝时代写赋的人较多,著名的有曹植、王粲、陆机、左思、谢灵运、鲍照、庾信、江淹、徐陵等作家。
3唐宋时代的律赋
唐宋时代科举考试要求作赋,于是骈赋又演化出律赋。律赋有很严的格律:对仗要工整,声律要严密,指定用韵,限制篇幅,把作者的创造性严格束缚住,和明清时的“八股文”差不多。律赋失去了文学性,已不是文学作品,因此这里不再举例。
4唐宋时代的文赋
唐宋两代都出现过“古文”运动,即反对僵化的骈体文,提倡写作刚健质朴、新鲜活泼的散文的运动......>>

问题四:赋源于哪个朝代题 赋萌生于战国,兴盛于汉唐,衰于宋元明清。在汉唐时期,有只作赋而不写诗的文人,却几乎没有只作诗而不写赋的才子。建安以后乃至整个六朝时期,对赋的推崇甚至于诗。《史记》中称屈原的作品为赋,《汉书》也称屈原等人的作品为赋。后人因推尊《史》、《汉》,所以便把屈原等人作品称为之赋。

问题五:赋起源于什么时候,形成于什么时候 赋。
它是一种讲求文采、韵律,并具诗歌和散文性质的文体。其主要特点是:“铺采扌离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的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此时的赋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这是的赋叫“骈赋”;唐代又有骈体转入律体的叫“律赋”;唐后到宋代以散文形式写的赋,称为“文赋”。如杜牧的《阿房宫赋》等。
它起源于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赋作为一种独特的文体,历来受到文人的重视,特别是汉赋,从题材、体裁、表现方式、审美形式上,都极大地拓展了中国文学的表现空间,所以,从《文选》开始,赋的创作常常被放在文人文集之首。但是,什么是赋,即哪种文体可以称为赋,哪种文体不可以称为赋,赋是什么,即赋究竟应该属于诗歌还是散文,或者是一种其他的文体,至今仍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问题六:作文是起源于那个朝代 赋,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 ;以屈原为代表的“骚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不仅受《诗经》文体影响,后者更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
作文就是以前的赋,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问题七:关于“赋”的起源 关键字:赋的起源及其文学传统|赋的两种体式|《汉书??艺文志》|赋的三种含义|口头诵读|《国语??周语》|朗读方式|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一种声调|不歌而诵的作品|六义之一|铺陈|散体赋|荀卿《赋篇》|隐语的形式|战国策士散文|游说之词|宋玉的赋|铺陈渲染|辩丽横肆|战国诸子散文|《庄子》寓言|《天运》篇|骚体赋|楚辞|贾谊《吊屈原赋》   赋作为一种文体,出现于战国后期。宋玉和荀卿都有以赋名篇的作品。到了汉代,司马相如等人的散体赋被称作赋,屈原的《离骚》等作品也被称作赋。为什么汉朝人把我们今天看上去体式完全不同的两类作品都称作赋?赋这一名称究竟是怎么来的?《汉书??艺文志》中在讲到赋的时候对此有个解释,其中说:“传曰:‘不歌而诵谓之赋,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这里所说的赋,就是先秦典籍中谈到的赋诗。所谓不歌而诵,就是不配乐歌唱的口头诵读形式。所诵之诗,可以是即兴创作的作品,也可以是《诗经》中现成的诗篇。《左传》等先秦古籍中可以看到不少这方面的例子。《左传》隐公元年记载郑庄公在大隧中和母亲相见,双方各自赋诗,就是即兴创作并诵读出来。上面所说的“登高能赋”,大约也是这种情况。《左传》中大量记载的赋诗言志,则是运用《诗经》中的现成篇章,或直接诵读,或让乐工歌唱。《国语??周语》中也有关于赋的记载: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蒙诵,百式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   这里提到的赋,与诵并称,也是一种朗读方式。至于这种朗读方式的具体情况,今天已难以确考,但至少它和歌唱是不同的。范文澜《文心雕龙注》总结说:“春秋列国朝聘,宾主多赋诗言志,盖随时口诵,不待乐奏也。《周语》析言之,故以‘瞍赋蒙诵’并称;刘向统言之,故云‘不歌而诵谓之赋’[1]……窃疑赋自有一种声调,细别之与歌不同,与诵亦不同。荀屈所创之赋,系取瞍赋之声调而作,故虽杂出比兴,无害其为赋也。”赋为诵读,可有抑扬高下之声调。但荀、屈乃至宋玉等人未必全取瞍赋之声调,只是不歌而诵而已。汉代人就从这一点上,把那些不歌而诵的作品都称作赋。例如《离骚》就被称为《离骚赋》。而同时司马迁又说:“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史记??太史公自序》)这就不难看出,这些作品之所以称作赋与赋诗有关。如果单从语言形式上看,《离骚》等作品和楚歌没有什么区别,但楚歌是唱的,所以称作歌;而《离骚》等作品是用来诵读的,因此称作辞或赋,而从不称作歌。散体大赋更是不能歌唱的,所以也只能称作赋而不称为诗或歌。汉代史书中有皇帝让大臣诵读楚辞或散体赋的记载,可以证明这两类作品在当时都是用来诵读的,因此也就能断定,汉代人用“不歌而诵谓之赋”来解释赋这种文体名是正确的。  除了上述说法,还有人认为赋的名称源于《诗经》六义之一的赋,其含义是铺陈。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事实上,赋被当作文体名的时候,关于《诗经》六义的解释还没有出现,而赋,特别是骚体赋中,普遍采用了比兴手法。赋的得名,绝不是由于它的铺陈手法。   赋在产生之初,有散体和骚体两种基本体式,体式不同,来源也不同。这里先说散体赋。最早的散体赋可以追溯到宋玉和荀卿的作品。荀卿的赋采用隐语的形式,宋玉的赋很像战国散文,特别是当时的游士之辞。隐语和战国散文对散体赋的产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隐语产生于民间,后来进入宫廷,主要由俳优说给君王取乐,有时也带有一点讽谏的意味。荀卿的《赋篇》就是直接采用了隐语的形式。但隐语一般都很简短,很难从中直接发展出后世那种铺张扬厉,洋洋洒洒的长篇散体赋。在散体赋的形成中起了决定性作用的,......>>

问题八:贡赋是始于哪个朝代?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专制历史中,凡一方之土特产,要将最新、最好的向朝廷交纳,供皇族使用,称之为贡赋。据《禹贡・疏》载:“贡者,从下献上之称,谓以所出之谷,市其土地所生异物,献其所有,谓之厥贡。”下之所供为贡,上之所取为赋。可见,贡赋之物,为一地“所生异物”,也就是特产之物。这种制度始于夏代,汉中向以物产丰富、富敌天府著称,历代贡赋自当不少。


百家姓最早起源于哪个朝代
4. 《百家姓》成书和普及的时间早于《三字经》,南宋学者王明清考证,该书在宋朝以前就已存在。5. 《百家姓》的排列顺序“赵钱孙李”有其历史背景,赵姓因北宋皇帝姓赵而被尊为国姓,钱姓源于吴越国王钱镠,孙姓与钱弘俶的正妃姓孙有关,李姓则因南唐国王李氏。6. 最早的印刷体《百家姓》出现在...

甲骨文起源于哪个朝代?
甲骨文起源于商代,甲骨文主要应用年代是商代后期(公元前14世纪中期至公元前11世纪)和周代前期。距今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成批汉字。至今为止,出土的带字甲骨有十六万片,除少数属于西周前期的以外,都是商代后期的。因为甲骨文绝大部分发现于河南省安阳县小屯村,那里是商代后期都城...

蒙古族起源于哪个朝代?
蒙古族起源于哪个朝代? 唐朝是蒙古族是叫匈奴吗?... 唐朝是蒙古族是叫匈奴吗? 展开  我来答 8个回答 #热议# 作为女性,你生活中有感受到“不安全感”的时刻吗? 阿波罗之光 2006-01-12 · TA获得超过1.5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67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我也去答题访问...

甲骨文起源于哪个朝代
甲骨文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甲骨文因镌刻、书写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为殷商流传之书迹;内容为记载盘庚迁殷至纣王间二百七十年之卜辞,为最早之书迹。殷商有三大特色,即信史、饮酒及敬鬼神;也因为如此,这些决定渔捞、征伐、农业诸多事情的龟甲,...

百家姓起源于哪个朝代
百家姓起源于宋朝时期。以下是 百家姓是北宋时期的一种蒙学读物,旨在教授儿童识字和学习姓氏知识。随着历史的发展,这本书逐渐成为了人们了解姓氏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以四字一句的押韵形式列出了许多姓氏,使读者易于记忆。在宋朝时期,百家姓的影响力极大,广泛流传并影响后世。虽然最初的百家姓版本可能有差异...

奴隶制起源于哪个朝代
奴隶制起源于夏朝。中国奴隶制是从商开始,历经西周、春秋、魏晋南北朝时期奴隶制已逐步消亡。商、周时代,奴隶多产生于战争,从敌方周边部落俘虏成为奴隶,特别是商和西周的奴隶,大概绝大多数都来自这些人。从殷墟甲骨文和西周铜器铭文可以看出,无论是商、周王朝或是其敌对的部落,都力争在军事行动中...

奴隶制起源于哪个朝代
夏朝还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一般认为夏朝共传14代,17后,延续约471年,后为商朝所灭。从夏朝的建立开始。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王朝的核心领土范围。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

百家姓起源于哪个朝代?
关于《百家姓》起源的时间,至今仍很难考证,但从《百家姓》成书的源流可以推知,此书很可能成书于北宋以前,宋初经生活于吴越地区的文人加工定型后流播开来。与《百家姓》类似的姓氏之书,历代均有出现。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人研究记述姓氏,战国晚期,出现了第一部记载姓氏源流的书《世本》,书中记录...

百家姓最早起源于哪个朝代
《百家姓》的成文时间可追溯至北宋初期。该文献最初收录了411个姓氏,后来增至568个,包括444个单姓和124个复姓。这篇文章采用了四言诗的形式来排列这些姓氏,并且每句都押韵。尽管内容在文理上有所欠缺,但它在传承中国姓氏文化、促进对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是其能够流传至今的关键...

朝鲜最早起源于中国哪个朝代
朝鲜最早起源于中国西周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前后,商周交替之时商的重臣箕子被周武王封于朝鲜。箕子朝鲜的历史延续千余年,直到西汉被燕国人卫满所灭,建立了卫满朝鲜。箕子朝鲜可以说是朝鲜半岛文明开化之始,据说今之朝鲜喜爱白色之民俗即商代尚白之遗风。箕子胥余是殷末著名贤臣,因其品行高尚,被孔子...

雁江区18973343463: 赋源于哪个朝代题 -
朱保盐酸: 赋萌生于战国,兴盛于汉唐,衰于宋元明清.在汉唐时期,有只作赋而不写诗的文人,却几乎没有只作诗而不写赋的才子.建安以后乃至整个六朝时期,对赋的推崇甚至于诗.《史记》中称屈原的作品为赋,《汉书》也称屈原等人的作品为赋.后人因推尊《史》、《汉》,所以便把屈原等人作品称为之赋.

雁江区18973343463: 赋起源于什么时候,形成于什么时候 -
朱保盐酸:[答案] 赋最早起源于战国时期,屈原写的《离骚》为代表,被称为骚赋,到了汉代的时候,以司马相如为代表,著有《上林赋》、《子虚赋》,这时的赋被称作汉赋,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骈赋.赋的特点的演变:骚赋—大赋—小赋—骈赋—律赋—文赋

雁江区18973343463: 古代文学体式赋最初源于哪个朝代 -
朱保盐酸: 起于战国,盛于两汉. 赋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 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 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 魏晋以后,赋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做“骈赋”; 唐代又由骈体转为律体,叫“律赋”; 宋代用散文的形式写赋,称“文赋”.著名的赋体文章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等

雁江区18973343463: 赋是起源于诗经还是楚辞? -
朱保盐酸: 起源于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赋作为一种独特的文体,历来受到文人的重视,特别是汉赋,从题材、体裁、表现方式、审美形式上,都极大地拓展了中国文学的表现空间,所以,从《文选》开始,赋的创作常常被放在文人文集之首.但是,什...

雁江区18973343463: 赋是哪个朝代得到发展的 -
朱保盐酸: 除了诗、词、曲之外,历史上还存在过一种具有诗歌特点的文体,这就是赋.最初的诗词曲都能歌唱,而赋却不能歌唱,只能朗诵.它外形似散文,内部又有诗的韵律,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 赋,起源于战国,形成于汉代,是由楚...

雁江区18973343463: 古代文学体势"赋"最初源于哪个朝代 -
朱保盐酸: 汉赋是产生较早的一种文体,始于周末,于汉代特别发达.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文体,看上去非诗非文,而其内涵有诗有文,是一种半诗半文的混合体.前人多用经代流传下来的毛诗序加以解说.汉赋对诸种文体兼收并蓄,形成新的体制.在荀子赋的基础上广泛吸收诗经,楚辞,以及先秦散文的一些文体特点和创作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文体.是一种综合型的文学样式~

雁江区18973343463: 赋来自哪个时代
朱保盐酸: 赋,古代文体名,起源于战国,形成于汉代,是由楚辞衍化而来的,也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本意指诵说,如《汉书·艺文志》“不歌而诵谓之赋.”《毛诗序》把“赋”作为《诗经》“六义”之一,解作铺的意思,指铺陈言志的手法....

雁江区18973343463: 赋作为一种文体的名称最早见于哪个朝代 -
朱保盐酸: 赋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也就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期,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

雁江区18973343463: 赋和税在中国,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
朱保盐酸: 自从封建社会开始就有了赋税,夏朝!!!求采纳

雁江区18973343463: 赋最兴胜的时期是在哪个朝代? -
朱保盐酸: 最兴盛的当然是汉赋.汉赋是在汉代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摛文”;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汉赋的内容可分为5类:一是渲染宫殿城市;二是描写帝王游猎;三是叙述旅行经历;四是抒发不遇之情;五是杂谈禽兽草木.而以前二者为汉赋之代表.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在两汉400年间,一般文人多致力于这种文体的写作,因而盛极一时,后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