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是1964年死的吗?急求!!!

作者&投稿:长沙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朱自清怎么死的?~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在北平逝世。
朱自清,1898年出生,原籍浙江绍兴。1916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1922年,他同俞平伯、叶圣陶等创办了《诗》月刊,这是“五四”以来最早的一个诗刊。1923年,发表第一首长诗《毁灭》。1926年10月,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背景》。1931年到英国留学,并漫游欧洲数国。1932年回国主持清华大学文学系。1947年,他为北平当局任意捕人发表抗议书,又在反饥饿反内战的宣言上签名。1948年6月,他抗议美国的扶日政策,在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名,后因胃病复发,医治无效,终在贫病中死去。死前,还嘱咐家人不要购买美援面粉。毛泽东对朱自清宁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粉”的精神,给予称赞,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1998年9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著名记者柏生写的文章《永远怀念朱自清老师》。文章说:记得1946年,朱自清先生从昆明西南联大回北平清华大学继续任教,那两年,正好我也在清华大学读书。在文学系里,我选了朱先生的课,大约是《中国文学史》和《文学史专题研究》、《历代诗选》等课吧!先生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教学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们这批青年学生。当时朱先生因8年抗战中长时间颠沛流离的艰苦生活,胃病时而发作,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了。但每次上课,他仍然认真备课写讲义,课堂上板书一笔一画从不潦草。朱先生不仅在课堂认真讲学,课下,还同我们青年学生一起探讨问题。他总是那么谦虚,对我们既循循善诱,又非常尊重我们的意见。甚至先生自己写了文章,也常常要倾听同学们的意见。学生写了读书报告或学术论文,朱先生总是认真仔细地加以批改指导,甚至一句话,一个标点,他都从不放过。至今,我还保留着朱先生用铅笔为我修改过的一篇学术论文。
1947年10月中国文学系举行迎新大会,1948年元旦中国文学系在余冠英教授家里举行新年同乐晚会,朱先生都参加了,而且和同学们一起扭秧歌。朱先生对当时从解放区带进清华园里的秧歌,十分感兴趣,他非常有兴致地挤在我们男女同学的队伍里,进三步退一步地舞起来,而且学习得最认真。当时朱先生虽然已经是五十岁的人了,但他那种向青年人、向新时代学习的认真严肃态度,令我们十分感动和敬佩。我记忆最深的是,1948年元旦晚上,在余冠英先生家里开同乐晚会的那感人的场景。那晚,朱先生带病,但是还兴致勃勃地和同学们挤在一个行列里热情认真地扭秧歌,同学们以民众喜爱的风俗,亲昵地给他化了装,穿上了一件红红绿绿的衣服,头上戴了一朵大红花。朱先生呢,对这来自解放区人民大众化的演出形式和内容,表示十分支持。他这种精神使在场的许多师生深受感动。但我至今内疚的,是那晚不应让朱先生吃元宵,虽然他只尝了一个,但第二天胃病又发作,幸好很快就恢复了健康。
朱先生在清华这段时间,我们师生之间的感情是极为亲密融洽的,他既是我们的严师,又是我们的慈父。在学生身上,他花费了多少心血啊!虽然朱先生的健康状况,一天不如一天,但仍强忍着病痛,为我们上课,阅改论文报告,而且对我们学生运动表现得越来越积极支持了。我们学生举办的各种文艺、诗歌晚会,朱先生总是高兴地来参加,而且会上还发表了受到学生热烈欢迎的讲话。
在办学方针上,朱先生也很有自己的见解。在朱先生的主持下,中国文学系制定了用新的观点研究旧时代文学、开创新时代文学的办系方向。朱先生自己不论在古典文学、新文学以及文学批评、语文教学等方面,都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1948年夏天,大学毕业考试结束后,党组织决定调我去解放区学习。离开清华园的前一天,我怀着依恋的心情,来到北院十六号朱先生家里,向他告别。我只说有事要离开北平一段时间,回来后一定再来清华园看望他。多思的朱先生,大概猜到了我是去解放区吧!他凝神地望着我,轻声地说:为什么这样匆匆地走了呢!我无言对答,这是组织的决定啊!我真后悔当时为什么不明白地告诉朱先生我是去解放区呢!谁料到这一别竟是我们师生最后的一次会见。记得,那天朱先生说了许多勉励我的话,分别时,朱先生不仅把我送到家门外,还缓缓地送了好几步路,然后伫立在院里望着我。我一面摇着手,一面回过头,望着朱先生,直到再也看不见他的影子时,我才若有所失地发觉泪水已经模糊了我的眼睛。
朱先生1948年8月12日病逝的时候,我正在冀中解放区泊镇学习。大约是隔了一两天,我才得知他因胃病复发,送到北大附属医院,手术后几天便凄凉地病逝在医院的病床上。在解放区突然听到这个噩耗,一种难以抑制的悲伤萦绕在我的心头。我独自坐在一间农民的小屋里啜泣着,窗外天阴沉沉的,落着细雨,仿佛和我一样在悲泣哀伤。朱先生那清癯温和的面容,穿着一身淡黄色半旧西装,一手拿着书,一手携杖,慢步走在清华园林荫路上的身影,以及课堂上朱先生一板一眼、认真讲课的情景,又一幕幕地出现在我的眼前,怎不令我深情地怀念啊!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在北平逝世。
朱自清,1898年出生,原籍浙江绍兴。1916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1922年,他同俞平伯、叶圣陶等创办了《诗》月刊,这是“五四”以来最早的一个诗刊。1923年,发表第一首长诗《毁灭》。1926年10月,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背景》。1931年到英国留学,并漫游欧洲数国。1932年回国主持清华大学文学系。1947年,他为北平当局任意捕人发表抗议书,又在反饥饿反内战的宣言上签名。1948年6月,他抗议美国的扶日政策,在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名,后因胃病复发,医治无效,终在贫病中死去。死前,还嘱咐家人不要购买美援面粉。毛泽东对朱自清宁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粉”的精神,给予称赞,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1998年9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著名记者柏生写的文章《永远怀念朱自清老师》。文章说:记得1946年,朱自清先生从昆明西南联大回北平清华大学继续任教,那两年,正好我也在清华大学读书。在文学系里,我选了朱先生的课,大约是《中国文学史》和《文学史专题研究》、《历代诗选》等课吧!先生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教学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们这批青年学生。当时朱先生因8年抗战中长时间颠沛流离的艰苦生活,胃病时而发作,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了。但每次上课,他仍然认真备课写讲义,课堂上板书一笔一画从不潦草。朱先生不仅在课堂认真讲学,课下,还同我们青年学生一起探讨问题。他总是那么谦虚,对我们既循循善诱,又非常尊重我们的意见。甚至先生自己写了文章,也常常要倾听同学们的意见。学生写了读书报告或学术论文,朱先生总是认真仔细地加以批改指导,甚至一句话,一个标点,他都从不放过。至今,我还保留着朱先生用铅笔为我修改过的一篇学术论文。
1947年10月中国文学系举行迎新大会,1948年元旦中国文学系在余冠英教授家里举行新年同乐晚会,朱先生都参加了,而且和同学们一起扭秧歌。朱先生对当时从解放区带进清华园里的秧歌,十分感兴趣,他非常有兴致地挤在我们男女同学的队伍里,进三步退一步地舞起来,而且学习得最认真。当时朱先生虽然已经是五十岁的人了,但他那种向青年人、向新时代学习的认真严肃态度,令我们十分感动和敬佩。我记忆最深的是,1948年元旦晚上,在余冠英先生家里开同乐晚会的那感人的场景。那晚,朱先生带病,但是还兴致勃勃地和同学们挤在一个行列里热情认真地扭秧歌,同学们以民众喜爱的风俗,亲昵地给他化了装,穿上了一件红红绿绿的衣服,头上戴了一朵大红花。朱先生呢,对这来自解放区人民大众化的演出形式和内容,表示十分支持。他这种精神使在场的许多师生深受感动。但我至今内疚的,是那晚不应让朱先生吃元宵,虽然他只尝了一个,但第二天胃病又发作,幸好很快就恢复了健康。
朱先生在清华这段时间,我们师生之间的感情是极为亲密融洽的,他既是我们的严师,又是我们的慈父。在学生身上,他花费了多少心血啊!虽然朱先生的健康状况,一天不如一天,但仍强忍着病痛,为我们上课,阅改论文报告,而且对我们学生运动表现得越来越积极支持了。我们学生举办的各种文艺、诗歌晚会,朱先生总是高兴地来参加,而且会上还发表了受到学生热烈欢迎的讲话。
在办学方针上,朱先生也很有自己的见解。在朱先生的主持下,中国文学系制定了用新的观点研究旧时代文学、开创新时代文学的办系方向。朱先生自己不论在古典文学、新文学以及文学批评、语文教学等方面,都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1948年夏天,大学毕业考试结束后,党组织决定调我去解放区学习。离开清华园的前一天,我怀着依恋的心情,来到北院十六号朱先生家里,向他告别。我只说有事要离开北平一段时间,回来后一定再来清华园看望他。多思的朱先生,大概猜到了我是去解放区吧!他凝神地望着我,轻声地说:为什么这样匆匆地走了呢!我无言对答,这是组织的决定啊!我真后悔当时为什么不明白地告诉朱先生我是去解放区呢!谁料到这一别竟是我们师生最后的一次会见。记得,那天朱先生说了许多勉励我的话,分别时,朱先生不仅把我送到家门外,还缓缓地送了好几步路,然后伫立在院里望着我。我一面摇着手,一面回过头,望着朱先生,直到再也看不见他的影子时,我才若有所失地发觉泪水已经模糊了我的眼睛。
朱先生1948年8月12日病逝的时候,我正在冀中解放区泊镇学习。大约是隔了一两天,我才得知他因胃病复发,送到北大附属医院,手术后几天便凄凉地病逝在医院的病床上。在解放区突然听到这个噩耗,一种难以抑制的悲伤萦绕在我的心头。我独自坐在一间农民的小屋里啜泣着,窗外天阴沉沉的,落着细雨,仿佛和我一样在悲泣哀伤。朱先生那清癯温和的面容,穿着一身淡黄色半旧西装,一手拿着书,一手携杖,慢步走在清华园林荫路上的身影,以及课堂上朱先生一板一眼、认真讲课的情景,又一幕幕地出现在我的眼前,怎不令我深情地怀念啊!

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朱自清祖父朱则余,号菊坡,本姓余,因承继朱氏,遂改姓。为人谨慎,清光绪年间在江苏东海县任承审官10多年。父亲名鸿钧,字小坡,娶妻周氏,是个读书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朱鸿钧由东海赴扬州府属邵伯镇上任。两年后,全家迁移扬州城,从此定居扬州。朱自清妻子名叫陈竹隐。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12年入高等小学。

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13年, 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对古城这段生活,他的感受是微妙、复杂的。大概是生活过于单调,所以他后来曾说,儿时的记忆只剩下“薄薄的影”,“像被大水洗了一般,寂寞到可惊程度!”但是,在漫长曲折的人生旅途上,儿时毕竟是首发的"驿站"。

扬州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文化城,其湖光山色,风物宜人,曾使多少诗人如李白、杜甫、苏东坡、欧阳修等流连于此,寻幽探胜,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瑰丽诗章。扬州也是一个英雄的历史城,在抵御异族侵略的历史上,曾谱写下无数辉煌的篇章,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古城的绮丽风光和浓郁的崇尚文化的风气,于无形中陶冶着少年朱自清的性情,养成他和平中正的品性和向往自然美的情趣。而扬州美丽的山水,更如雨露般滋润他的心灵,哺育他的感情,丰富他的想象力,使他的情怀永远充溢着诗情和画意。扬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对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又是深远的。

1916年中学毕业后,朱自清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毛泽东曾赞扬过朱自清的骨气,说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

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他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

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朱自清晚年身患严重的胃病,他每月的薪水仅够买3袋面粉,全家12口人吃都不够,更无钱治病。当时,国民党勾结美国,发动内战,美国又执行扶助日本的政策。一天,吴晗请朱自清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美援面粉”的宣言书上签字,他毅然签了名并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这年(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贫困交加,在北京逝世。临终前,他嘱咐夫人:“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辞世。

著作

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的搜集、整理、出版了6册《朱自清全集》。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的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他的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运用白话文描写景致最具魅力。如《绿》中,就用比喻、对比等手法,细腻深切地画出了梅雨潭瀑布的质和色,文字刻意求工,显示出驾御语言文字的高超技巧。

他的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在《荷塘月色》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在描写月色下的荷花之美时,作者将它比喻为明珠,碧天的星星、出浴的美人;在形容荷花淡淡的清香时,又用了“仿佛远处高楼上飘过来的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以歌声比喻香气,以渺茫比喻香气的轻淡,这一通感手法的运用准确而奇妙。

朱自清还有另一语言风格的散文,即用平易的语言,在朴素的叙述中寄寓真挚深沉的情愫。这类作品常常能表现作者正直、热情、进步的心怀,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等均为这一风格的代表作,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背影》。这篇散文洗去了他往日的铅华,透过父亲的一举一动,读者似乎看到了作者惨淡的家境及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

著作书目

《雪朝》(诗集)1922,商务

《踪迹》(诗与散文)1924,亚东图书馆

《背影》(散文集)1928,开明

《欧游杂记》(散文集)1934,开明

《你我》(散文集)1936,商务

《伦敦杂记》(散文集)1943,开明

《国文教学》(论文集)1945,开明

《经典常谈》(论文集)1946,文光

《诗言志辨》(诗论) 1947,开明

《新诗杂话》(诗论)1947,作家书屋

《标准与尺度》(杂文集)1948,文光

《语文拾零》(论文集)1948,名山书屋

《论雅俗共赏》(杂文集)1948,观察社

《朱自清文集》(1—4卷)1953,开明

《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下册)1981,古籍

《朱自清序跋书评集》(论文集)1983,三联

《朱自清散文选集》1986,百花

《朱自清全集》(1-3卷)1988,江苏教育(未出齐) ----

朱自清散文集:

1、 《匆匆》
2、 《歌声》
3、 《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4、 《温州的踪迹》
5、 《背影》
6、 《航船的文明》
7、 《荷塘月色》
8、 《女人》
9、 《<梅花>后记》
10、 《白种人——上帝的骄子》
11、 《怀魏握青君》
12、 《阿河》
13、 《儿女》
14、 《哀韦杰三君》
15、 《旅行杂记》
16、 《飘零》
17、 《说梦》
18、 《白采》
19、 《海行杂记》
20、 《一封信》
21、 《序》

名家论佩弦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引》: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

叶圣陶《朱佩弦先生》:谈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会写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

林非《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朱自清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细腻地抒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

朱德熙《漫谈朱自清的散文》: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哪怕是一个字两个字的问题也绝不放松。可是他的注重语言,绝不是堆砌词藻。

佩弦逸事

函请接济家父

芦沟桥事变发生之后,朱自清先生转往大后方,他写信给当时在上海教书的李健吾,请他就近接济自己住在扬州的老父亲,李健吾自然不会让老师失望。那么,朱自清先生何以有信心如此重托他人呢?原来,这二人之间早已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1925年暑假过后,朱自清先生应聘来到清华大学担任了中国文学系的教授。李健吾这时刚好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毕业,考取了清华大学中文系。上第一堂课,朱自清先生点名,点到李健吾时,问道:“李健吾,这个名字怪熟的,是不是常在报纸上写文章的那个李健吾?”李健吾回答:“不敢瞒老师,是我。”确实是在师大附中读书时,李健吾就和蹇先艾等组织了爝火社,从事新文学活动了。“那我早认识你啦!”朱先生高兴地说。下课后,朱自清先生劝李健吾:“你是要学创作的,念中文系不相宜,还是转到外文系去吧。”当时中文系只念古书,所以朱自清先生这么说。李健吾听了朱自清先生的话,第二年就转到外文系去了。师生虽不在一个系,但李健吾写了作品,都先送给朱先生看,始终把朱自清先生当作导师。朱自清先生也每次都字斟句酌地帮李健吾定稿。多年互动,使他们真挚的师生情笃定终生。

不领美国面粉

由于长期的困苦生活和工作劳累,朱自清先生患了严重的胃病。1948年初,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最后阶段的时候,他的病情也加重了,然而他顾不得疗养,倒是更加忘我地投入到斗争中去。此时的朱自清先生,已经重病缠身而且无钱医治,但他毫不犹豫地在写着“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予的……”的宣言上签署了自己的名字,之后立即让孩子把面粉配给证退了回去。8月上旬,朱自清先生病情恶化,入院治疗无效,不幸于12日逝世,终年仅50岁。临终前,朱自清先生以微弱的声音谆谆叮嘱家人:“有件事要记住: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
关于朱自清不领美国“救济粮”
吴 晗

“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毛
泽东选集》第4卷,第1499页)我对这件事特别感到亲切、悲愤。事
隔十几年了,现在读到这几句话,当时情景还历历在目。所谓“救济
粮”是这么一回事:1948年6月间,当时国民党政府的法币像大江东
下一样,时时刻刻在贬值,买一包纸烟要几万块钱。教授的薪水月月
在涨,但法币贬值更快,物价涨得更快,原来生活比较优越的教授们,
此时也和广大人民一样难以生活下去。特别是家口众多的人,生活更
为困难。国民党政府也知道人民的怨恨,特别是高等学校知识分子,
他们更是对这种情况忍受不下去。于是便耍了一个手法,发了一种配
购证,可以用较低的价格买到“美援的面粉”。也正当这个时候,美
国政府积极扶助日本,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对中国人民发出诬蔑和
侮辱的叫嚣。一面是廉价收买,一面是扶植日本,侮辱中国人民。我
们一些人商量了一下,要揭穿国民党政府的阴谋,抗议美国政府的侮
辱,发表一个公开声明。
声明是这样的:
为反对美国政府的扶日政策,为抗议上海美国总领事卡宝德和美
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对中国人民的诬蔑和侮辱,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
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
论是购买的或给与的。下列同人同意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
还购物证,特此声明。
三十七年六月十七日
声明写好了,要征集签名,也和往常一样,决定每人负责联系若
干人,年纪大一点的教授多半是归我跑腿的。我拿着稿子去找朱自清
先生。当时,他的胃病已很重了,只能吃很少的东西,多吃一点就要
吐,且面庞瘦削,说话声音低沉。他有许多孩子,日子过得比谁都困
难。但他一看完稿子,便立刻毫不迟疑地签了名。他向来写字是规规
矩矩的。这次,他还是用颤动的手,一笔不苟地签上了他的名字。于
此,也应该交代一笔,1946年从昆明回到清华园以后,他的态度有了
显著的改变,不再沉默了。他反对内战,讨厌国民党。对共产党的看
法也开始改变了,他曾在公开集会上朗诵解放区的诗歌,有时候还和
学生们一起化装扭秧歌,弄得满头是汗。在反对美国反对国民党的一
些宣言、通电、声明等等的斗争中,我总是找他。他一看见我,也就
明白来意,“是签名的吧?”看了稿子,就写上自己的名字。就我记
忆所及,大概十次中有八九次他是签名的。也有不签的时候,原因是
文字的火气大了一些。这次,我也曾找了另外一些教授,都是平时比
较熟的,或是住在附近的,大多数签了名,但也碰过钉子。有个教授
只有三个孩子,但他的答复很乾脆:“不!我还要活!”朱自清的胃
病是饿出来的,家里人口多,要他养活。在昆明的后期,有人算过帐,
我们这类人的薪水折合战前的银元仅约十几元钱。
朱自清对政治是关心的,但不大发表意见,可说是温文尔雅,没
有火气。抗战时期,消息被国民党封锁了,对于国民党对日本帝国主
义消极抗战,对共产党却积极摩擦,掀起几次反共高潮的真实情况,
大后方的人们是不清楚的。他认为只要抵抗,生活过得苦一些也应该,
很少发牢骚。昆明的许多政治活动,他虽然同情,但很少参加。到了
国民党反动派暗杀了闻一多,他感到极大愤慨。复员回到北平以后,
又看到美帝国主义帮助国民党发动内战,大打特打,他的态度变了,
在美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除了很少几次
的例外,他参加到我们的行列里来了。有几件事值得提出,一件是他
对编纂《闻一多全集》的努力,我在全集的跋文中曾指出:
佩弦先生是一多十几年来的老友和同事,为了这部书,他花费了
一年的时间,搜集遗文,编缀校正。拟定了目录……一句话,没有佩
弦先生的努力,这集子是不可能编辑的。
在当时,编印一多全集这一举动,就是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抗议和
谴责。相反,和有些人相比,这些人曾经是一多的同班或者旧时同学,
有二三十年的交谊,但在一多死后,却从来没有关心过这件事,也没
有写一篇纪念的文字。另一件是他对青年学生的爱护。举一个例子,
有一回他系里的两个学生打架,一个是民主青年同盟的,一个是国民
党三青团的。打架的原因当然是政治性的,两人都到老师面前告状。
自清先生怕民青这位同学吃亏,背地里劝他让一点。我在知道这件事
情以后,便写一封信提出意见,请他要考虑政治上谁对谁不对,大概
措辞的口气尖锐了一些。第二天他就到我家里来了,非常认真严肃地
说明他的用意,春秋责备贤者,他说了进步的学生几句,目的是为了
保护他,免遭三青团的报复,同时,他也同意我的意见是正确的。事
后我把这情况告诉了民青的同学,这个同学也很感动。他对国民党特
务统治的反对,虽然没有大声疾呼,却也可以从我亲身接触的一件事
看出来。这时候,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挽救濒于死亡的命运,加强了对
高等学校的特务控制。为了抗议,我写了一篇学术论文《明初的学
校》,说的是明初,骂的是国民党反动派,送给学校刊物《清华学报》
发表。学报的编辑有些是国民党员,他们当然不肯发表,认为这不算
学术性文章。我和自清先生谈起,他也是学报的编辑委员,写信给主
编,极力主张发表,终于发表了这篇文章。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他的
思想感情的变化。
由于他被胃病长期折磨,身体过度衰弱,但他也明白天快亮了,
乌云就要过去了,好日子要来到了。他感到欣慰,在自己的书桌上玻
璃板下,写了两句诗:“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是从
唐人李商隐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套来翻案的。这两句诗十
分贴切地表达了他当时的心情。
7月23日,在清华大学工字厅举行“知识分子今天的任务”的座谈
会,这是他最后一次参加的政治活动。我亲自到他家请他,和他一起
漫步从北院走到工字厅。他走一会儿,停一会儿,断断续续地对我说:
“你们是对的,道路走对了。不过,像我这样的人,还不大习惯,要
教育我们,得慢慢地来。这样就跟上你们了。”开会时他也发了言,
主要一段话也还是这个意思,他说:“知识分子的道路有两条:一条
是帮凶帮闲,向上爬的,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有这种人。一条
是向下的。知识分子是可上可下的,所以是一个阶层而不是一个阶级。
要许多知识分子都丢开既得利益,是不容易的事。现在我们过群众生
活还过不来。这也不是理性上不愿意接受,理性是知道应该接受的,
是习惯上变不过来。”
自清先生在理性上知道要丢开既得利益,要过群众生活,他又进
了一步了,这是大踏步前进的一步。他拒绝购买美援面粉,在签了名
以后,这天的日记记了这件事:6月18日,此事每月须损失600万法币,
影响家中甚大,但余仍定签名。因余等既反美扶日,自应直接由己身
做起。由此可以看出他的决心。
不止如此,在逝世前一天,他还告诉他夫人:“有一件事得记住,
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自清先生是旧时代知识分
子中的典型人物,他曾经是自由主义者,他不大喜欢参加政治活动,
特别是比较激烈、斗争性较强的政治活动。但是,他具有正义感,随
着国民党和美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奴役、压迫的加强,和向中国人民
的武装挑衅、屠杀、镇压,他毕竟忍受不住了。他说话了,行动了,
通过文化生活、朗诵诗歌和扭秧歌,表明了他的态度。
另一方面,他坚决不走中间路线,第三条道路,当时有人要他参
加国民党办的中间路线刊物《新路》,他坚决地拒绝了。但是他却带
病参加了我们的座谈会。
他明辨是非,爱憎分明,在衰病的晚年,终于有了明确的立场,
抬起头来,挺起脊梁,宁肯饿死,坚决拒绝敌人的“救济”,这种品
德,这种气节,是值得我们今天学习的。"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
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
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毛泽东选集》第4卷,1499
页)毛泽东同志赞扬了闻一多、朱自清的骨气,说“应当写闻一多颂,
写朱自清颂”,这是我们未死者,特别是一多先生和自清先生生前战
友的责任。这种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颂歌,还有待于未来。这
一篇文字,只能算是重读《别了,司 徒雷登》一文所引起的一些回
忆罢了

朱自清
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12年入高等小学,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毛泽东曾赞扬过朱自清的骨气,说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 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他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 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烩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的搜集、整理、出版了6册《朱自清全集》。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的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朱自清祖父朱则余,号菊坡,本姓余,因承继朱氏,遂改姓。为人谨慎,清光绪年间在江苏东海县任承审官10多年。父亲名鸿钧,字小坡,娶妻周氏,是个读书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朱鸿钧由东海赴扬州府属邵伯镇上任。两年后,全家迁移扬州城,从此定居扬州。 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13年,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对古城这段生活,他的感受是微妙、复杂的。大概是生活过于单调,所以他后来曾说,儿时的记忆只剩下“薄薄的影”,“像被大水洗了一般,寂寞到可惊程度!”但是,在漫长曲折的人生旅途上,儿时毕竟是首发的“驿站”。 我国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教授,晚年身患严重的胃病,他每月的薪水仅够买3袋面粉,全家12口人吃都不够,更无钱治病。当时,国民党勾结美国,发动内战,美国又执行扶助日本的政策。一天,吴晗请朱自清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美援面粉”的宣言书上签字,他毅然签了名并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这年(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贫困交加,在北京逝世。临终前,他嘱咐夫人:“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辞世。
著作书目:
《雪朝》(诗集)1922,商务 《踪迹》(诗与散文)1924,亚东图书馆 《背影》(散文集)1928,开明
《欧游杂记》(散文集)1934,开明 《你我》(散文集)1936,商务 《伦敦杂记》(散文集)1943,开明
《国文教学》(论文集)1945,开明 《经典常谈》(论文集)1946,文光 《诗言志辨》(诗论) 1947,开明
《新诗杂话》(诗论)1947,作家书屋 《标准与尺度》(杂文集)1948,文光
《语文拾零》(论文集)1948,名山书屋 《论雅俗共赏》(杂文集)1948,观察社
《朱自清文集》(1—4卷)1953,开明 《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下册)1981,古籍
《朱自清序跋书评集》(论文集)1983,三联 《朱自清散文选集》1986,百花
《朱自清全集》(1-3卷)1988,江苏教育(未出齐) ----
朱自清散文集:
1、 《匆匆》 2、 《歌声》 3、 《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4、 《温州的踪迹》 5、 《背影》6、 《航船的文明》 7、 《荷塘月色》 8、 《女人》 9、 《<梅花>后记》 10、 《白种人——上帝的骄子》 11、 《怀魏握青君》 12、 《阿河》 13、 《儿女》 14、 《哀韦杰三君》 15、 《旅行杂记》 16、 《飘零》 17、 《说梦》 18、 《白采》 19、 《海行杂记》 20、 《一封信》 21、 《序》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 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北大哲学系。毕业后先后在江苏、浙江的中学任教。 他的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运用白话文描写景致最具魅力。如《绿》中,就用比喻、对比等手法,细腻深切地画出了梅雨潭瀑布的质和色,文字刻意求工,显示出驾御语言文字的高超技巧。 他的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在《荷塘月色》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在描写月色下的荷花之美时,作者将它比喻为明珠,碧天的星星、出浴的美人;在形容荷花淡淡的清香时,又用了“仿佛远处高楼上飘过来的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以歌声比喻香气,以渺茫比喻香气的轻淡,这一通感手法的运用准确而奇妙。 朱自清还有另一语言风格的散文,即用平易的语言,在朴素的叙述中寄寓真挚深沉的情愫。这类作品常常能表现作者正直、热情、进步的心怀,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等均为这一风格的代表作,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背影》。这篇散文洗去了他往日的铅华,透过父亲的一举一动,读者似乎看到了作者惨淡的家境及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
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13年, 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对古城这段生活,他的感受是微妙、复杂的。大概是生活过于单调,所以他后来曾说,儿时的记忆只剩下“薄薄的影”,“像被大水洗了一般,寂寞到可惊程度!”但是,在漫长曲折的人生旅途上,儿时毕竟是首发的"驿站"。
扬州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文化城,其湖光山色,风物宜人,曾使多少诗人如李白、杜甫、苏东坡、欧阳修等流连于此,寻幽探胜,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瑰丽诗章。扬州也是一个英雄的历史城,在抵御异族侵略的历史上,曾谱写下无数辉煌的篇章,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古城的绮丽风光和浓郁的崇尚文化的风气,于无形中陶冶着少年朱自清的性情,养成他和平中正的品性和向往自然美的情趣。而扬州美丽的山水,更如雨露般滋润他的心灵,哺育他的感情,丰富他的想象力,使他的情怀永远充溢着诗情和画意。扬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对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又是深远的。 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的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自清先生的散文,成就是很高的。 从思想内容说,他散文的核心是一个“真”字。用真挚的感情,写真实的见闻和感受,记写真实的景物,发表真实的议论。朱自清的散文,从题材上说是比较狭窄的,不过是亲友的交往,家庭的琐事,即使后期那些议论的文字,也很少发空论。但就是这样,因为时时追求真切的内容,却能感动读者。正如当年作家赵景深说的:朱自清的文章,“不大谈哲理,只是谈一点家常琐事,虽是像淡香疏影似的不过几笔,却常能把那真诚的灵魂捧出来给读者看”。就是因为这样,朱自清散文才取得了感人的力量。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里大都是身边的凡人琐事,但是在这些事情中传达着他对生活的思索和感悟。先生的语言清丽凝练,没有华丽的词藻,却在平淡中传递着真挚的感情:《背影》、《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匆匆》等都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篇,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也让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因树立了“白话美国的模范”而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本书收录了朱自清先生的25篇散文名篇,如《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匆匆》、《背影》等。这些散文思想内涵极为丰富,有的包含着作者对社会时事的思索,有的反映了他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
江苏省扬洲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集》,文艺论著收集在《朱自清文集》里。
享年五十岁

变相绝食致死

1948年8月10日,朱自清已在死亡的边缘,他看着守在身边的三个孩子,握住夫人的手,一字一顿地说:“有件事要记住,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的美国面粉。”在朱自清逝世一年后,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说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的‘骨气’,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许德珩挽朱自清说:“教书三十年,一面教一面学,向时代学,向青年学,生能如斯,君诚健者;生存五一载,愈艰苦愈奋斗,与丑恶斗,与暴力斗,死而后已,我哭斯人。 ”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朱自清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11月22日诞生于江苏海州(今东海),童年随家迁来扬州。

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次年考取该校哲学系。1919年,他参加了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同时走上文学道路,开始从事新诗与散文的创作。大学毕业后,在扬州江苏省立八中(扬州中学前身)、杭州浙江一师
乐途游民部落五周年 2007西藏圣地婚礼 航空旅行白皮书 黄金周出游全攻略 等学校执教。1925年起被聘为清华学校大学部国文教授。

1931—1932年游学西欧。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任教,并致力于学术研究。抗战胜利后,并毅然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和多种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宣言上签名。

1948年8月12日因贫病交加在北平逝世,时年50岁。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


贵妃醉酒讲的是什么意思?
《贵妃醉酒》的内容简介:唐玄宗先一日与杨贵妃约,命其设宴百花亭,同往赏花饮酒。至次日,杨贵妃遂先赴百花亭,各齐御筵候驾,但是,唐玄宗车驾竟久候不至。乃忽报皇帝已幸江妃宫(江妃即梅妃,江采萍)。杨贵妃闻讯哀怨自伤,借酒浇愁。原剧写杨贵妃酒入愁肠,三杯亦醉,于是春情顿炽,忘其...

清朝的最后皇帝是谁啊》?
爱新觉罗·溥仪(公元1906-1967年)清逊帝,字浩然,取自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之意。英文名henry,满族。醇亲王奕譞之孙、载沣长子,母亲苏完瓜尔佳·幼兰。光绪死后继位,是清朝的末代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十位皇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改造成为新公民,后因患肾癌而去世,享年61岁。火葬...

1964年,毛泽东得知溥仪月薪180元,便拿稿费补贴他:他是皇帝嘛
1946年末,溥仪所在的收容所所长捷尼索夫建议他直接给毛泽东写信,以争取将来获得赦免,他直接拒绝了,他实在不相信毛泽东会宽恕自己,而且他只要听到自己要被引渡就吓得要死。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于1949年12月出访苏联,他在与斯大林经过了多次会谈以后,斯大林最终决定: 在1950年8月1日,将溥仪与其随从人员以及伪满大臣移...

关汉卿和汤显祖,到底哪个是号称中国的“莎士比亚”?
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1946年,赵景深的《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提到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五个相同点:一是生卒年几乎相同(前者1550-1616年,后者1564-1616年),二是同在戏曲界占有最高的地位,三是创作内容都善于取材他人著作,四是不守戏剧创作的清规戒律,五是剧作最能哀怨动人。

焦裕禄逝世多少年
焦裕禄精神将长存世间 焦裕禄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所表现出来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被后人称之为“焦裕禄精神”。“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焦裕禄清清白白地来,清清白白地走,转眼间已经去世57年了。但他的精神长存世间,他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

水龙年是哪些年份
2000年2月4日20时32分 至 2001年2月4日2时20分1988年2月4日22时48分 至 1989年2月4日4时38分1976年2月5日0时52分 至 1977年2月4日6时41分1964年2月5日2时56分 至 1965年2月4日8时45分1952年2月5日4时59分 至 1953年2月4日10时49分1940年2月5日7时3分 至 1941年2月4日12时53分...

听说浙江江山是个不错的地方,请问有出过哪些名人和有名的特产,求教...
朱自清(1898—1948)散文家,诗人。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茅盾(1896-1981)作家,政治活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有玄珠、方璧、郎损等。浙江桐乡人。巴金(1904.11.25—2005.10.17),原名李尧棠,字芾甘。文学家。祖籍浙江嘉兴。徐志摩(1897~1931)现代...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是什么意思?
1930年以来,胡适据敦煌文献,先后发表《荷泽大师神会传》、《坛经考之一──跋曹溪大师别传》、《坛经考之二──记北宋本的六祖坛经》,认为《坛经》的作者不是慧能而是神会。1935年日本宇井伯寿著《第二禅宗史研究》,不同意胡适之说。1964年日本关口真大撰《禅宗思想史》,认为《坛经》代表了神会的...

关于邓稼先的颁奖词
7、、在他心中,事事都轻,人民最重。他清楚,人民是一切。为人民,他奋战28年;为人民,他奉献自己的一生。8、辐射的尖刀往肉里扣,他横竖不说一句话!“科学巨人”,两弹功臣,他一笑而过;忠厚平实,至死不懈,他坚持一生。开创祖国核武器,他是先头人;研制中国核导弹,他是探路者。他是一个“大写的人”...

中国自清朝灭亡后有哪些历史事件?
1、1911年,中华民国的建立。2、1926-1928年,蒋介石领导北伐战争。3、1932年,伪满洲国的建立。4、1937年,全面抗日开始。5、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6、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8、1964年,第一枚原子弹爆炸 9、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10、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长洲区13719604063: 朱自清是哪一年逝世的 -
益松帕米: 朱自清于1948.8.12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在北平逝世,终年50岁.

长洲区13719604063: 朱自清是怎么死去的 -
益松帕米: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因患严重的胃病,严重的胃溃疡导致的胃穿孔不幸逝世,享年仅50岁.

长洲区13719604063: 朱自清是哪一年去世的?谢谢 -
益松帕米: 1948年8月12日

长洲区13719604063: 朱自清什么时候死的?
益松帕米: 51年前.

长洲区13719604063: 朱自清是咋死的
益松帕米: 1948年8月24日,朱自清死于贫病交迫之中.

长洲区13719604063: 朱自清哪年去世的
益松帕米: 1899--1948 49岁去世

长洲区13719604063: 朱自清死于几几年 -
益松帕米: 生在:1898.11.22. 逝在:1948.8.12

长洲区13719604063: 朱自清和鲁迅分别是怎么死的?
益松帕米: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在北平逝世. 鲁迅死与1936年10月19日. 鲁迅之子周海婴在《回忆录》里披露,他和周建人、许广平均怀疑鲁迅之死与某日本医生须藤故意延误病情有关.

长洲区13719604063: 朱自清的宁可饿死也不吃“嗟来之食” - 美国的救济粮故事简单概括?
益松帕米: 故事概括如下:1948年初,人民解放战争已经进入了最后阶段,同年6月,北平学生掀起了反对美国扶植日本军国主义的运动.恰逢此时,朱自清身患重病,又无钱医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