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的调查问卷内容

作者&投稿:察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

KANO 模型:受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启发得到的模型

20世纪5O年代末期,赫茨伯格和他的助手们在美国匹兹堡地区对二百名工程师、会计师进行了调查访问。访问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在工作中,哪些事项是让他们感到满意的,并估计这种积极情绪持续多长时间;又有哪些事项是让他们感到不满意的,并估计这种消极情绪持续多长时间。赫茨伯格以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为材料,着手去研究哪些事情使人们在工作中快乐和满足,哪些事情造成不愉快和不满足。结果他发现,使职工感到满意的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使职工感到不满的,都是属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的。他把前者叫做激励因素,后者叫做保健因素。

保健因素的满足对职工产生的效果类似于卫生保健对身体健康所起的作用。保健从人的环境中消除有害于健康的事物,它不能直接提高健康水平,但有预防疾病的效果;它不是治疗性的,而是预防性的。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政策、管理措施、监督、人际关系、物质工作条件、工资、福利等。当这些因素恶化到人们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以下时,就会产生对工作的不满意。但是,当人们认为这些因素很好时,它只是消除了不满意,并不会导致积极的态度,这就形成了某种既不是满意、又不是不满意的中性状态。

那些能带来积极态度、满意和激励作用的因素就叫做“激励因素”,这是那些能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因素,包括: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如果这些因素具备了,就能对人们产生更大的激励。从这个意义出发,赫茨伯格认为传统的激励假设,如工资刺激、人际关系的改善、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等,都不会产生更大的激励;它们能消除不满意,防止产生问题,但这些传统的“激励因素”即使达到最佳程度,也不会产生积极的激励。按照赫茨伯格的意见,管理当局应该认识到保健因素是必需的,不过它一旦使不满意中和以后,就不能产生更积极的效果。只有“激励因素”才能使人们有更好的工作成绩。

赫茨伯格及其同事以后又对各种专业性和非专业性的工业组织进行了多次调查,他们发现,由于调查对象和条件的不同,各种因素的归属有些差别,但总的来看,激励因素基本上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的,保健因素基本都是属于工作环境和工作关系的。但是,赫茨伯格注意到,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都有若干重叠现象,如赏识属于激励因素,基本上起积极作用;但当没有受到赏识时,又可能起消极作用,这时又表现为保健因素。工资是保健因素,但有时也能产生使职工满意的结果。

[编辑]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
赫茨伯格(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理论一样,重点在于试图说服员工重视某些与工作有关绩效的原因。它是目前最具争论性的激励理论之一,也许这是因为它具有两个独特的方面。首先,这个理论强调一些工作因素能导致满意感,而另外一些则只能防止产生不满意感;其次,对工作的满意感和不满意感并非存在于单一的连续体中。

赫茨伯格通过考察一群会计师和工程师的工作满意感与生产率的关系,通过半有组织性的采访,他积累了影响这些人员对其工作感情的各种因素的资料,表明了存在两种性质不同的因素。

第一类因素是激励因素,包括工作本身、认可、成就和责任,这些因素涉及对工作的积极感情,又和工作本身的内容有关。这些积极感情和个人过去的成就,被人认可以及担负过的责任有关,它们的基础在于工作环境中持久的而不是短暂的成就。

第二类因素是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政策和管理、技术监督、薪水、工作条件以及人际关系等。这些因素涉及工作的消极因素,也与工作的氛围和环境有关。也就是说,对工作和工作本身而言,这些因素是外在的,而激励因素是内在的,或者说是与工作相联系的内在因素。

从某种不同的角度来看,外在因素主要取决于正式组织(例如薪水、公司政策和制度)。只有公司承认高绩效时,它们才是相应的报酬。而诸如出色地完成任务的成就感之类的内在因素则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个人的内心活动,组织政策只能产生间接的影响。例如,组织只有通过确定出色绩效的标准,才可能影响个人,使他们认为已经相当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尽管激励因素通常是与个人对他们的工作积极感情相联系,但有时也涉及消极感情。而保健因素却几乎与积极感情无关,只会带来精神沮丧、脱离组织、缺勤等结果。下图阐述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如图所示,成就的出现在令人满意的工作经历中超过40%,而在令人不满意的工作经历中则少于10%。 赫茨伯格的理论认为,满意和不满意并非共存于单一的连续体中,而是截然分开的,这种双重的连续体意味着一个人可以同时感到满意和不满意,它还暗示着工作条件和薪金等保健因素并不能影响人们对工作的满意程度,而只能影响对工作的不满意的程度。

[编辑]关于双因素激励理论的争论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相似之处。他提出的保健因素相当于马斯洛提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需要等较低级的需要;激励因素则相当于受人尊敬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较高级的需要。当然,他们的具体分析和解释是不同的。但是,这两种理论都没有把“个人需要的满足”同“组织目标的达到” 这两点联系起来。有些西方行为科学家对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的正确性表示怀疑。有人做了许多试验,也未能证实这个理论。赫茨怕格及其同事所做的试验,被有的行为科学家批评为是他们所采用方法本身的产物:人们总是把好的结果归结于自己的努力而把不好的结果归罪于客观条件或他人身上,问卷没有考虑这种一般的心理状态。另外,被调查对象的代表性也不够,事实上,不同职业和不同阶层的人,对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的反应是各不相同的。实践还证明,高度的工作满足不一定就产生高度的激励。许多行为科学家认为,不论是有关工作环境的因素或工作内容的因素,都可能产生激励作用,而不仅是使职工感到满足,这取决于环境和职工心理方面的许多条件。

但是,双因素激励理论促使企业管理人员注意工作内容方面因素的重要性,特别是它们同工作丰富化和工作满足的关系,因此是有积极意义的。赫茨伯格告诉我们,满足各种需要所引起的激励深度和效果是不一样的。物质需求的满足是必要的,没有它会导致不满,但是即使获得满足,它的作用往往是很有限的、不能持久的。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不仅要注意物质利益和工作条件等外部因素,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工作的安排,量才录用,各得其所,注意对人进行精神鼓励,给予表扬和认可,注意给人以成长、发展、晋升的机会。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这种内在激励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编辑]关于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rick Herzberg)
赫茨伯格曾获得纽约市立学院的学土学位和匹兹堡大学的博士学位,以后在美国和其他三十多个国家从事管理教育和管理咨询工作,是犹他大学的特级管理教授。他的主要著作有:

《工作的激励因素》(1959,与伯纳德•莫斯纳、巴巴拉•斯奈德曼合著)
《工作与人性》(1966)
《管理的选择:是更有效还是更有人性》(1976)。

说清楚点


4、马斯洛五层需要和赫兹博格的双因素理论的关系是什么?
②要满足不同人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仅是一般人的要求,实际上每个人的需要并不都是严格地按其顺序由低到高地发展的,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为在不同情况下人们需要的强烈程度是不同的。3、双因素理论的应用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论,强调内在激励,在组织行为学中具有划时代意义,为管理者更好地...

动机理论在生活中的应用
期望理论,M=V*I*E 员工的动力大小,要注意与他的期望值、自我评价以及采取完成工作的方式手段结合在一起;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前者必不可少,后者则是员工积极性的源泉 不成熟—成熟理论,员工的成长是有阶段的;X-Y理论以及超Y理论,要认识到人性是负责的,管理活动要以对人性的全...

如何调动、激励员工晋升的积极性?
理论上,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阐述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之间的关系,即物质激励是基础,当人们处于生理、安全层次需求(即赫茨伯格的保健因素)时,物质激励效果明显;在此基础上,人们才会逐级追求社交、自尊、自我价值实现(即赫茨伯格的激励因素),此时精神激励效果更佳。斯金纳的期望理论指出,激励效果取决于...

ERP项目管理中激励问题的探讨?
三、以人为本,“软”激励沁人心脾赫兹博格双因素模式告诉我们,使员工满意的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使员工不满的都是属于工作环境和工作关系方面的。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不仅要注意物质利益和工作条件等保健因素,更要注意对人进行精神鼓励,给予表扬和认可,注意给人以成长、发展、晋升的机会。例如在项目实施...

02 刘润五分钟商学院--管理篇
赫兹博格双因素需求理论(让员工把奖励看成惊喜): 给十三薪并申请经费让部门最优秀的两员工带家属去周边游; 维克托期望理论(通过“跳得更高就奖励”的方式让其够到目标): 将目标分解为跳跳可达成的分目标,在分目标达成时给予阶段性奖励; X-Y 理论(左手激励右手压力): 制定时间紧凑的计划,对于delay项要当众解释...

组织行为学案例分析
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存在削弱管理者的权威的因素。 2、荷米公司的管理方式在中国企业能否行得通,要看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指向。人本管理是大势所趋,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 3、荷米公司管理的基本人性假设是人除了生物属性和经济属性外,还有社会属性和自我发展属性。

如果你是高层管理者,如何利用激励理论来管理自己的员工?
理论上,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阐述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之间的关系,即物质激励是基础,当人们处于生理、安全层次需求(即赫茨伯格的保健因素)时,物质激励效果明显;在此基础上,人们才会逐级追求社交、自尊、自我价值实现(即赫茨伯格的激励因素),此时精神激励效果更佳。斯金纳的期望理论指出,激励效果取决于...

荷米公司重视每位员工的价值有没有心理学的理论依据
自然就无法期望他能看到自我实现的未来。很明显,小李是为了钱而工作,为了生计而工作,给他画一个成长的蓝图是没有效果的。3、根据赫兹博格的双因素理论分析,工资性收入属于保健因素,给多了不能起到激励效果,但给少了会产生不满意。很明显小李对这个保健因素产生了强烈的不满。

作为一名企业领导者,怎样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斗志?
理论上,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阐述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之间的关系,即物质激励是基础,当人们处于生理、安全层次需求(即赫茨伯格的保健因素)时,物质激励效果明显;在此基础上,人们才会逐级追求社交、自尊、自我价值实现(即赫茨伯格的激励因素),此时精神激励效果更佳。斯金纳的期望理论指出,激励效果取决于...

钟山县15976293244: 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的调查问卷内容 -
应包壮腰: 20世纪5O年代末期,赫茨伯格和他的助手们在美国匹兹堡地区对二百名工程师、会计师进行了调查访问.访问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在工作中,哪些事项是让他们感到满意的,并估计这种积极情绪持续多长时间;又有哪些事项是让他们感到不满...

钟山县15976293244: 请教一道大一管理学案例题,谢谢,在线等 -
应包壮腰: 第一问:从麦格雷戈的xy理论入手,一个主张x理论看待人性,一个主张y理论看待人性 把理论罗列上,再加上具体分析就够了 第二问:就是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要点加分析.

钟山县15976293244: 简答双因素理论的内容 -
应包壮腰:[答案] 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提出的,认为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是那些与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如公司的政策,管理和监督,人际关系、工作条件.保健因素只能起到保...

钟山县15976293244: 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 -
应包壮腰: 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激励因素指工作内容本身,保健因素指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赫茨伯格认为只有工作本身的内容才能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相反,如果工作内容并不受员工喜爱,就算工资给的再高,员工也会消极怠工.换句话说,保健因素得到满足,只能消除员工的“不满意”,但无法带来工作的“满意”.真正能够激励员工的是工作本身,比如较感兴趣的工作、能带来较好的个人发展机会等.赫茨伯格深入职业人的需求和动机进行研究,你再学习一下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就更容易理解了.

钟山县15976293244: 请结合实例分析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 -
应包壮腰: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的基本思想 凡是与员工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有关的,能促使人们产生工作满意感的这一类因素为激励因素,比如在工厂优化流水线操作,让生产流程变得流畅、科学,工人也会受到这种因素的影响而使工作变得高效.或者因...

钟山县15976293244: 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不是所有的需要得到满足就能激...
应包壮腰: 双因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于1959年提出来的,全名叫“激励、保健因素理论”. 通过在匹兹堡地区11个工商业机构对200多位工程师、会计师调查征询,赫兹伯格发现,受访人员举出的不满的项目,大都同他们的工作环境有关,而...

钟山县15976293244: 什么是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
应包壮腰:[答案] 这是管理学中的理论 20世纪5O年代末期,赫茨伯格和他的助手们在美国匹兹堡地区对二百名工程师、会计师进行了调查访问.访问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在工作中,哪些事项是让他们感到满意的,并估计这种积极情绪持续多长时间;又有哪些事项是让...

钟山县15976293244: 大学生如何运用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分析自己的学习成绩 -
应包壮腰: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是指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转换一下说法就是说:当你学习的时候,得有一个基本底线的成绩做标准.而作为一个大学生来说,当然是以顺利作为自己的保健因素,而保健因素是不会让你觉得满意的,只是作为一个必需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