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楚歌的典故出自哪场战役

作者&投稿:脂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古代四面楚歌的典故出自哪场战役

四面楚歌,是中国经典的成语,用来形容处境危机,陷入了孤立无援的窘困境地。四面楚歌这个成语典故最自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其中有描写“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就是发生在公元220年的楚汉争霸最后时期,刘邦和项羽的垓下之战,这场战役直接决定了刘邦统一江山,建立了大汉朝。

四面楚歌在《史记·项羽本纪》中的记载还只是一个字面意思,描写了在现今的安徽灵璧县东南进行的垓下之战的情况,当时围困项羽军队的刘邦,利用心理战,让士兵们唱起了楚国的民歌,用来动摇项羽的军心,果不其然,项羽在听到营帐外响起了楚国的民歌,以为周围已都被刘邦收服,信心大失,和仅剩的800余士兵突围,逃到了乌江边,面对后有追兵,前有波涛江水,项羽感到万分沮丧,想起了当初拜别江东父老过乌江,一路高歌争霸天下时的雄心壮志,陡然无存,心如死灰,自刎而死,而经过垓下一战的胜利,刘邦一统天下的愿望就实现了。

四面楚歌的典故出自哪场战役?就是这场决定楚汉争霸命运的垓下之战,随着西楚霸王的陨落,成王败寇,千古真理,能流传下来的就只有史官记载的有关西楚霸王的零星事迹了。

四面楚歌的故事简介

四面楚歌的故事,最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其中记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是描写公元前220年,楚汉争霸时期,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在最后一战时,四面围困项羽的故事。

在四面楚歌发生前的好多年,项羽和刘邦已经约定了在现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的东西边界,作为两方的边界,两分天下,互不侵扰,但是后来项羽的势力衰弱,而刘邦正在势头上,被手下谋士进言,应该趁项羽式微时消灭他,一统天下,于是刘邦就派兵围攻项羽,把项羽的部队赶至现今的安徽灵璧县东南,也就是著名的垓下,项羽的部队被打的七零八落,而且士气低心,补给短缺,夜晚听见围攻的刘邦军队中传来楚国的民国,心中大惊,误以为刘邦已经收服了楚地,这就是四面楚歌的真实含义。

项羽灰心丧志,一路奔逃到乌江畔,自刎而死,宋朝的李清照曾写诗咏过项羽,“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当时项羽的部下曾劝过项羽,跨过乌江,卷土重来,东山再起,天下大定不一定是刘邦的,但是项羽觉得已没脸面面对江东父老了,只能自刎谢罪。

从此以后,四面楚歌就用来形容人已经到了绝境,孤立无援,风险万分。四面楚歌的故事,也因为有西楚霸王穷途末路的悲剧色彩,而具有了生动形象的表现力,成为了一个经典成语。

讲述为啥项羽四面楚歌

四面楚歌,作为一个经典的故事成语,最早出处是来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这里司马迁用白描的手法,叙述了战争的情况,而四面皆楚歌则是真的按字面意思来理解,只是在后世运用中,四面楚歌的象征意义更广泛实用,形容处境艰难,孤立无援。

至于项羽为什么沦落到四面楚歌的境地,就要从人物性格说起,都说性格决定命运,这是千古真理,项羽为人天纵英才,自视过高,刚愎自用,这和他的出身有关,项氏一族为楚国的贵族,一门将才,他的父亲是楚国的大将军,项羽从小受到严格的军事教育和贵族教育,而且项羽的自身条件也非常好,传说他少年时期就已有千斤力气,非常勇猛,出身高贵加上天资禀赋,让项羽注定高人一等,他的自负自大也就不难理解了,而这也是他和刘邦的致命差距,刘邦出身草根,市井气浓重,非常能体会社会底层的人情百态,这为刘邦后来笼络人心非常关键,而且刘邦的出身也更能赢得占社会大多数的平民阶层的拥护。

所以说,为啥项羽四面楚歌,这和项羽的本身性格有很大的关系,而且在垓下之战中,败逃乌江,如果换作刘邦,说不定就会渡过乌江,以图东山再起,但是对于自负的项羽来说,失败的绝望已打击了他的信心,宁可自刎,也不要苟且,真是可悲可叹,这在这世上,从来就是成王败寇,虽死犹荣这种心灵鸡汤似的话,也只能仅仅是旁观者的慰藉。

历史上的四面楚歌是谁出的计策

四面楚歌,是用来形容形势危急,孤立无援的困境,这个著名的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中的记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这是描写刘邦和项羽的垓下之战的场景,而四面皆楚歌,则是刘邦施展的一个心理战。

四面楚歌是谁出的计策,据史书考据,四面楚歌应该是刘邦旗下谋士张良出的计策,张良这个人,大家都知道,聪明异常,他本是儒家出身,便是好学广泛,熟读诸子百家,自然也对兵书有所涉猎,在垓下之战时,张良深知项羽的.性格缺点,他推测出项羽的最后希望在于,重返江东,图谋再起,于是他向刘邦进言,要攻心为上,让项羽不能逃回江东,自取灭亡对于自负自大的项羽来说,不是难事,于是,刘邦采纳了张良的计策,让围困项羽的军队唱起了楚国的民歌,果然如张良所料,在听到四面传来楚国的民歌后,项羽以为江东已经被刘邦收服了,自知已经无力再图霸天下了,项羽的雄心壮志在战役中也被打击的十分低落,再受到四面楚歌这一击,信心无存,心灰意冷,逃到乌江,面对江东就是自已的家乡,更是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提剑自刎,一代枭雄就这样被四面楚歌的攻心计打败了,所以说,信心对于一个人很重要,要打击一个人最有力的伤害,莫过于打击他的信心,张良是深知此道,而对于自负甚高的性格更是好用,项羽就是典型的例子。

古代成语四面楚歌的主人公是谁

四面楚歌的主人公是谁?就是大名鼎鼎的西楚霸王项羽,四面楚歌这个故事实在是太经典了,即使流传了一千多年,现在还在用这个成语,它用来形容人到了孤立无援的困境,生死一线。

四面楚歌的最早出处,根据《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这是司马迁对垓下之战的描写,四面皆楚歌实际意思就是四面都响起了楚国的民歌,这是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的最后一战,刘邦的军队把项羽的军队层层围困住,并利用心理战术,让士兵唱起了楚国的民歌,想要动摇项羽的军心,这招果然奏效,不仅动摇了楚军的军心,更严重打击了项羽的斗志,项羽在听到楚歌后,连夜带领只剩800多人的军队逃到了乌江边,在属下劝他过江时,项羽觉得无颜面见江东父老,自刎而死,一代枭雄就此陨命,可叹可叹,后世就用四面楚歌来形容人已经到了绝境,形势十分危急,也因为有西楚霸王项羽的亲身事迹,四面楚歌具有了史诗的意义,成为了经典的成语。

四面楚歌的主人公是谁?就是被刘邦围困的西楚霸王项羽,关于他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作为成王败寇的失败一方,他总是容易引起大家的感叹,宋朝的李清照还曾写诗咏过项羽,“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历史上的四面楚歌发生在那个历史时期

四面楚歌,中国经典的成语故事,是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其中记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描写了刘邦和项羽的垓下之战中,刘邦利用四面楚歌的攻心战术打击了项羽心中仅存的信念,最终导致项羽拔剑自刎。

四面楚歌发生在那个历史时期,从《史记·项羽本纪》可以推测中,四面楚歌发生在楚汉争霸时期,垓下之战的具体时期应该是在公元前220年,秦朝末年,民不聊生,国内生灵涂炭,民间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一波不平一波又起,发展到了公元前220年左右,只剩下刘邦和项羽两支队伍,而早在秦朝灭亡时,项羽一把火烧了咸阳宫时,天下基本一分为二了。在四面楚歌时的垓下之战还末打响前,刘邦和项羽约定以现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的东西即鸿沟为界,互不侵犯,各自为政,只是后来形势有变,刘邦手下的谋士提议趁项羽势力虚弱的时候消灭他,独分天下有何不可,于是刘邦率兵攻打项羽,在现今的安徽灵璧县东南即垓下,展开生死一战。

面对刘邦军队的层层围困,项羽一方不仅士兵纪律溃散,军心更是低沉不稳,再被刘邦施以攻心战,在夜晚唱起楚国的民歌,一片熟悉乡音传来,闻者无不戚戚落泪,面临四面楚歌的项羽,带着残兵败将,连夜突围到乌江,至此已经无路可逃了,心灰意冷之下,拔剑自刎,一代西楚霸王,就此陨命了,而刘邦做为战役胜利的一方,赢得了天下,终于一统江山。四面楚歌也随着西楚霸王的穷途末路而引申为经典的成语故事。四面楚歌发生在那个历史时期,本就是风起云涌,成王败寇,千古真理,再历害的英雄也会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成语是几面埋伏?
6. “四面埋伏”是什么意思 “四面埋伏”的意思是:四面八方广布伏兵的意思,表现一种不可逆转的军事态势专。这个典故出自属楚汉相争这场战争。7. 与十面埋伏有关的成语 【四面楚歌】 成语解释: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成语举例:在这四专面楚歌里,凭你怎样伶牙俐齿属,也只得...

十面埋伏之类的成语?
『壹』 谁能列几个关于军事的,含数字的成语,比如四面楚歌,十面埋伏,越多越好 勇冠三军,背水一战,决一死战,八面受敌 『贰』 十面埋伏是成语 [shí miàn mái fú] 十面埋伏(成语) 十面埋伏,这个成语典故出自楚汉相争的垓下之战(今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东南)。 意思是设伏兵于十面...

三面楚歌四方两。数字或生肖,请解释
这个谜语的答案是“鼠”。首先,我们来解析“三面楚歌”这一部分。楚歌,原意是楚地的歌曲,但在历史典故中,常用来形容四面楚歌、困境重重的情况。这里“三面楚歌”可以理解为困境已经来临,但还有一线生机。接下来,“四方两”则是对生肖的一种提示。在十二...

三长两短有什么成语典故
2) 你这个半斤八两,一无所有,缶钟惑,长两短,面楚歌,五脏不全,六神无主,七上八下,八八六,九九八一,分不完美的小不点!3) 可怜的人啊,你要是有个长两短,要我如何独自面对寂寞的春闺。4) 巴仲益也害怕老头万一真有个长两短的,托着笔洗就要帮人家装起来,可偏偏好心不得好报。5) 今天,我...

众叛亲离有什么典故
5) 地主在节节败退之后,惶然顾,只见众叛亲离,面楚歌。6) 阁下既无知人之明,现被众叛亲离,也属理所当然!7) 他因大公无私而众叛亲离。8) 经理要是一直如此刚愎自用,最后一定众叛亲离,公司也就土崩瓦解了。9) 领队要不是答应了队员的部分要求,他可能已众叛亲离了。10) 在纣王逐渐众叛亲...

四面楚歌打一动物
鼠:四山神面楚歌,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在中国,有“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说法,同时鼠在十二生肖中排行老大,岁次,这也与“四面楚歌”的典故和由来相符合。

加减乘除是不是成语
除患宁乱 除旧布新 除旧更新 除暴安良 除残去秽 加减乘除算成语 (四)面楚歌+(一)视同仁=(五)体投地(三)令五申+(一)鸣惊人=(四)平八稳(千)丝万楼×(十)有八九=(万)古长青(万)众一心÷(十)恶不赦=(千)方百计(一)心一意-(一)目十行=(无)恶不作 ...

四面楚歌最早出处是哪里?
四面楚歌的故事,最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其中记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是描写公元前220年,楚汉争霸时期,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在最后一战时,四面围困项羽的故事。在四面楚歌发生前的好多年,...

四面楚歌出自哪本书
四面楚歌的故事,最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其中记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是描写公元前220年,楚汉争霸时期,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在最后一战时,四面围困项羽的故事。在四面楚歌发生前的好多年,...

楚汉之争中四面楚歌出自哪里?
四面楚歌的故事,最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其中记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是描写公元前220年,楚汉争霸时期,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在最后一战时,四面围困项羽的故事。在四面楚歌发生前的好多年,...

六盘水市19483715711: 四面楚歌出自我国历史上哪一次著名的战役 -
蔽骨止痛: 1、出自垓下之战.2、简介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在楚汉战争中,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沱河北岸)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 汉军夜间高唱楚歌,楚军自项羽以下莫不以为汉已尽得楚地,乃士气崩溃.项羽眼见大势已去,便乘夜率领八百精锐骑兵突围南逃.天明以后,汉军得知项羽突围,于是派遣五千骑兵追击.项羽渡过淮水后,仅剩百余骑相随,行至阴陵(今安徽定远西北)因迷路耽搁了时间(《史记》中交代因田父欺骗),被汉军追及,项羽突至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手下仅剩二十八骑.

六盘水市19483715711: 四面楚歌出自哪次战争? -
蔽骨止痛: 出自楚汉之争的垓下之战 公元前202年,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

六盘水市19483715711: 四面楚歌讲的是哪一次著的名的战役 -
蔽骨止痛: 项羽和刘邦楚汉争霸中的垓下之战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刘邦、韩信、彭越、英布4路大军会师垓下.韩信军30万,分3路首先与楚军接战,韩信居中路,进攻失利,向后退却,同时命左右两翼投入战斗,楚军受挫,韩信又返身冲杀,3路合击,楚军大败,项羽被迫入壁而守.韩信遂指挥各路大军将楚军重重包围,楚军屡战不胜,但汉军一时也难以彻底打败楚军.为了尽快取胜,张良用计,让汉军夜夜高唱楚歌,瓦解楚兵斗志.项羽夜闻 四面皆楚歌,以为楚地已尽为汉所得,眼见大势已去,便乘夜率领800精锐骑兵突围南逃.

六盘水市19483715711: 四面楚歌、破釜沉舟、风声鹤唳、一鼓作气出自哪些著名的战役? -
蔽骨止痛:[答案] “四面楚歌”出自垓下一战《史记 项羽本纪》 “破釜沉舟”出自钜鹿之战《史记 项羽本纪》 “风声鹤唳”出自淝水之战《资治通鉴·晋纪二十七》 “一鼓作气”出自长勺之战《左传·庄公十年》

六盘水市19483715711: 四面楚歌是不是出自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吗? -
蔽骨止痛: 不是 出自于楚汉决战 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垓下之战 期间 彭越 英布 韩信 三路重兵聚合 在垓下十面埋伏 并对楚兵 唱楚歌 以离其军心

六盘水市19483715711: 四面楚歌出自古代哪次战役? -
蔽骨止痛: 垓下之战

六盘水市19483715711: 下列成语分别出自我国历史上哪次著名战役:1.四面楚歌 2.破釜沉舟 3.风声鹤唳4.一鼓作气 -
蔽骨止痛:[答案] 四面楚歌 出自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垓下之战 破釜沉舟 出自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巨鹿之战 风声鹤唳 出自房玄龄《晋书·谢玄传》 淝水之战 一鼓作气 出自左丘明《左传·庄公十年》 长勺之战

六盘水市19483715711: 四面楚歌 风声鹤唳 破釜沉舟和一鼓作气分别出自哪个战役? -
蔽骨止痛: 垓下之战 刘邦 项羽 肥水之战 苻坚 巨鹿之战 项羽 曹刿论战有讲到一鼓作气 但不清楚是在哪

六盘水市19483715711: 四面楚歌的故事出自哪里哪个战役
蔽骨止痛: 楚汉相争,西楚霸王项羽被汉将韩信统率的大军包围在城下.汉臣张良使了个计,教会了汉兵唱楚歌.夜里,项羽听到四面包围自己的汉营都唱起了楚歌,大吃一惊,他以为他的老家西楚已被汉王刘邦打下了,自己完全陷入孤立之中,没有退路了.楚歌传到楚营,楚兵听了家乡的歌,都想起家来了.他们看着内无粮食、外无救兵,早就不安心了,这会儿,父母、妻子、家乡、邻里,全给这歌声勾起来,谁还愿意呆在这儿等死!于是,三三两两地开小差,整批整批地溜走了.连跟着霸王多年的将军,象季布、钟离昧也暗地里走了.甚至霸王的叔父项伯也偷偷投奔张良去了.留下的大将只有虞子期、桓楚几个人,士兵只剩下了千儿八百的子弟兵.楚军就这么自己垮了,项羽也不得不在乌江边自刎而亡.

六盘水市19483715711: 四面楚歌出自哪个时代 -
蔽骨止痛: 出处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