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说尼采是神经病

作者&投稿:闭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鲁迅说尼采是个疯子?~

满意答案 热心问友 2009-12-10尼采确实是个奇才。鲁迅说尼采是个疯子,鲁迅也说自己甘为儒子牛。这是损自己也损别人吗?我不这样认为。鲁迅只是间接为避免不必要之灾,才写“疯子”用极其隐晦的比喻来对当时的风气讽刺几句,并这样形容他。 追问: 可是有必要拿已经不再的人开涮吗?就像别人拿我们已经去世的亲人说事,我想我是无法接受的。而且你这也间接默认了鲁迅的自私的一面,为了自己的需要,至少没有他们宣传中的那么伟大。 回答: 又有一点分歧,你认为鲁迅只是间接为避免不必要之灾是自私的表现吗?红楼梦的作者,古代文人墨客咏叹海市蜃楼,不是用了不同的方法来避免不必要的文字之灾吗?如果这也算自私,那么人人果真如此自私。正如你所说,没必要拿已逝的先人开涮。你这样说鲁迅我亦无法接受。 追问: 好吧,我必须承认我是个混蛋,其次我也认为鲁迅是伟大的。不过,我想我们已经进入一个讨论形而上学的问题:就是鲁迅是伟大的,就可以忽略他的缺点吗?而尼采作为一个有些疯狂的天才也应该得到正视,我想:理论是为现实服务的,现在的现实是我们太不愿意去思考问题了,总喜欢一概而论之,盲目崇拜。然后就全力以赴的批判我们认为的错误的,所以我很欣赏: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发表观点的权利;我唾弃敌人的坟墓,但我绝不掘他的墓。 回答: 交流而已,不必自损。鲁迅伟大之处,可以掩蔽他的缺点,起码我是这样认为的。再者一我对尼采了解肤浅,之后查看了较多关于他的资料,多了几许深思!如你上述人与人不能一概而论,我们也只会拾人牙慧。 追问: 呵呵,没有自损。很明显我离做一个好人愈来愈远,至少是我认为的好人。做坏人又没法活,只能走混蛋路线了。我知道鲁迅是伟大的,可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自己的亲弟弟也没受他多大的影响,这个问题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先人既然去,功过自然存。如有不可取,足以警后人! 很感谢你能回答我的问题,和你交流是件让人愉快的事,这使我想起:你我都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我们都只有一个,而你我的思想互相交流,就使我们有了两种思想。谢谢! 回答: 常以为道不同不相谋,也许不一定,朋友谢谢你的提醒!

尼采是社会发展必然产生的产物. 尼采虽然自负,但他对酒神和日神的理解可谓是独当一面.鲁迅说他是疯子是很正常的,毕竟中国的传统思想压制了人们的创新,而尼采就正式那种敢于打破传统的人.

解读尼采
(一)

有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在中国,了解尼采的人似乎都被鲁迅启蒙,鲁迅在他那些以数量取胜于其他所有作家而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当中的一篇中写到了尼采:“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予,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这是这短短的几句话,使成千上万的中学学子把尼采当成了反面的典型,虽然他们并不能说清他是哪个方面的反面典型。

《尼采传——一个特立独行者的一生》在我的书架上静静地躺了有半年多的时间了,一直没勇气去碰它,今天拿起它,有一种复杂的感觉。

跟随丹尼尔·哈列维走进尼采的时光隧道,一开始就不轻松。这位法国作家不像维尔·杜兰特那样带着偏见去描述我们的主人公,但他也不带有赞美的感情。他喜欢以大量的笔记、书信说话,而且相对于尼采离开人世的时间而言,这些笔记和书信是鲜活的,它们距离主人公去世不到十年就被密集地汇聚在这本书里了。丹尼尔·哈列维尽其所能地用它们连缀起尼采的一生。

尼采的童年已经有了惊世骇俗的影子了。

他生于1844年10月15日,这一天恰巧是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的生日,尼采的贵族论思想也许在此时埋下了种子?

尼采学说话很慢,“他总是用严肃的目光注视着一切,不发一言。他两岁半的时候才说会了第一句话。”幼年的尼采少说了不少话,所以他在成年就喋喋不休?

“尽管他还很年轻,却拥有一颗高度严格、一丝不苟的良心。微不足道的责备都会刺痛他的心,他喜欢独立行事,不要别人帮忙。”维尔·杜兰特把这归于父亲的早逝和家庭里的妇女们的娇惯,但这难道不是他一生的处世原则?

“他的伙伴们给他取了个外号,叫‘小牧师’。每当他给他们大声朗读《圣经》里的某一个章节时,他们就带着敬意安安静静地倾听。”这是不是在昭示着尼采要用他的思想去感染世人?

等他长到九岁的时候,“他开始学习弹奏钢琴,并且即兴演奏,同时诵读《圣经》作为伴奏。”这份对艺术的迷恋伴随了他的一生,尤其使他在青年时代因此结识了音乐大师瓦格纳,并因此影响了他一生,这是不是宿命中的应有之义?

他曾用12天的时间写就了一部自己的童年史,他说,“我写作的时候怀着巨大的喜悦,丝毫也没有感到些许疲倦。”驾驭语言和清楚表达思想的天赋能力,使他终究要靠它去谋生去验证生命的意义?

对罗马英雄穆奇乌斯的故事,他选择了伸手从炉中抓出一块燃烧的煤放在自己的手掌里的方式去面对别人的质疑,“我们往往在应当勇于直面我们的命运的当口,服从于上帝的意志或是服从于谦卑的态度,这无非是为了掩饰当时所感到的懦弱和胆小罢了。”尼采的英雄观莫非是他的天性吗?

面对伟人,我们习惯寻找他伟大的渊源和一切,尽管这带有功利的色彩。

(二)

尼采的青年时代应该说是在甜蜜的友谊与天才的学术并驾齐驱、相辅相成中度过的。

在尼采为数不算很多的朋友当中,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影响了尼采的一生,这个人就是瓦格纳。在《尼采传》中,丹尼尔·哈列维不惜花费了两章来讲尼采和这位音乐大师的友谊。

如果说年轻的尼采大学毕业证没拿等拿到就被聘担任巴塞尔大学的教授职务是他人生荣耀的开端的话,那么巴塞尔这个城市仿佛宿命的安排,把他和瓦格纳连在了一起,不可分离。

尼采从服役的炮兵团的军马上摔下来那年,还不满24岁,也就是在这年,他和德国人一起发现了瓦格纳。不过瓦格纳在哪里,当时还是个问题。但尼采一旦和巴塞尔连在一起,就使他和瓦格纳的接近变成了可能——瓦格纳就住在离巴塞尔不远的特里伯森,那年他59岁。

尼采为了他们的第一次会面特意定制了一件黑色燕尾服,但因为无法付现金又被裁缝拿走了。但这丝毫没影响他们的第一次会面愉快的效果,这对忘年交一见面就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在写给好友欧文·罗德的信中,尼采不厌其细地说到:“我是多么想让你知道那晚的欢乐啊,它如此生动如此特别,以至于如今我都无法恢复原有的平静,因而我的叙述无法做得比向你唠叨一个‘童话故事’更好一些。……他说话时思路异常敏捷,表述生动活泼,其充沛的感情和幽默足以感染一圈人,我们当然也不例外。其间,我还和他聊了很长时间的叔本华,他充满温情地把他所取得的所有成就归功于叔本华,并且对我说,在所有哲学家中,叔本华是惟一理解音乐精髓的人。啊,你可以想象,我听到他这样说时是何等高兴。”

尼采是在瓦格纳一生的鼎盛时期开始与他相交的,这个伟人当时正隐居完成他的四联剧。而尼采长期以来“一直需要去热爱、去崇拜、去倾听”,他终于碰到了一个配做他的老师的人,而且对这样一个人,无论怎样去崇拜去热爱都不会过分。他甚至写到:“以至于我觉得我在他面前是在跟一位神打交道。”他几乎每个星期都到瓦格纳家做客,《悲剧的诞生》就是在这个时期写就的。1871年最后一天,他的作品《起源于音乐精神的悲剧的诞生》出版了,尼采把第一册书赠给了瓦格纳。瓦格纳以极大的热情呼应他,“亲爱的朋友——我还从未读到过一本比你写得更为出色的书。这真是棒极了!……我对科西玛(瓦格纳当时的妻子)说:除了你,他是我最爱的人。”瓦格纳甚至还温柔地抱怨尼采只赠了一本书,以至于他要和科西玛为了阅读这本书而争执不休。

但特里伯森整整三年“充满信任、愉快,闪烁着深刻崇高的思想异彩的日子”随着瓦格纳举家迁往拜洛特而宣告结束,特里伯森成了尼采的两难。在帮着瓦格纳一家收拾东西时,尼采神情恍惚,“他打开琴盖,弹了一段序曲,接着开始即兴演奏。理查和科西玛·瓦格纳停下手里的活,倾耳倾听。一支忧郁难忘的狂想曲在空空如也的客厅里萦绕回荡。”

尼采以帮助瓦格纳取得成功,并为取得成功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作为年青时代的双重希望。这二者本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但随着交往的加深,尤其是瓦格纳试图建造一座属于自己的剧院,使得他们的友谊发生了裂痕。瓦格纳令他深感不安。他在日记中写道:“为什么瓦格纳如此猜疑?这会引起不信任。”“难道我就没有受尊重的权利?难道我得听从什么人的指挥?”

我们更愿意把这种对峙看成是两个个性极强的伟人之间的磨擦。为资金短缺的剧院筹款而起草的呼吁书因为“太严肃了,不够礼貌”而被另一分仓促的取代,这使得尼采陷入了痛苦,痛苦进而变成了恼怒,他对瓦格纳艺术进行探讨:“瓦格纳是什么样的人?他的艺术意味着什么?”探索的结论是,“这种艺术是足有十五个世纪之久的人性之花,它行将凋谢,壮丽却病态。”当然,这些思想都没有公开,而是静静地藏在只给他一个人看的笔记中。

但即使是这样,这种处境仍然是“虚假而尴尬的”。尼采仍然渴念瓦格纳,就像某个人渴念一个女人一样,因为后者给他带来欢乐。尼采没有力量与瓦格纳决裂。

而在另一边,瓦格纳对尼采的喜爱已经到了他能够喜爱一个人的最高限度。他三番五次地发信邀请尼采。但尼采以各种理由拒绝去拜洛特。在他不得不去的时候,他故意玩花招激怒瓦格纳,他内心清晰地感觉到,“最后的决裂为时不晚了。”他甚至在信中和书中逐步清晰地暗示这种单方向的意愿,但瓦格纳似乎并不为之所动。

四联剧的公演成了尼采不得不涉的河,他终于来到了拜洛特。每个晚会都是一次成功,而每一次成功都会增加尼采的忧伤。在拜洛特一遍遍地谢幕时,尼采逃走了。

我们很难想象这种给尼采带来巨大痛苦和伤害的友谊该继续称之为友谊。抛弃这段友谊究竟是尼采思想领域不断拓展和深入所带来的必然呢?还是尼采那最后崩溃的心理和大脑的前兆呢?

(三)

“第七重孤独。

我从未感受过

更切近的甜美的静谧,

各个内温暖的太阳的关照,

——甚至那闪烁的,岂非我绝顶上的冰?”

——尼采诗摘抄

尼采的一生是在孤独中度过的,这倒不是说他的身边没有朋友。

其实一个人的孤独和有没有朋友没有关系。尼采的朋友很多,查理·瓦格纳、弗罗琳·冯·梅森伯格、保尔·李、弗兰兹·欧维贝克、……他们长期保持通信和会面等形式的交往,只要他愿意,他可以和他们永远保持这种状态。

但他偏偏喜爱孤独。

这恐怕有两个因素。一是他的天性,这样解释似乎没有说服力,但事实确实如此。二是他的哲学追求,这样说似乎把哲学置于一个被动的地位,但事实也确实如此。

正因为如此,他靠长长的漫步训练自己面对孤独所造成的忧郁,他靠写作来冲淡或强化孤独所带来的痛苦。长年的磨练使他练就了独特的本领,在给朋友彼得·加斯特的信中,他呼唤道:“归来吧,回到孤独中来,我们俩都知道怎样在孤独中生活,也只有我们俩知道。”

有时候,孤独是他的一种逃避。与瓦格纳的决裂是他巨大和持久的痛苦。“他总是感受到摒弃查理·瓦格纳后带来的巨大空缺。”他曾大病一场,甚至给妹妹留下了遗嘱,他渴望去最偏僻最安静的地方过完全孤独的生活,于是妹妹把他带到了几乎没有人造访的恩加丁的山谷间。那年,他35岁。但已像个老人一样。

但尼采的孤独被赋予了哲学的内涵。在热那亚,太阳一升起,他“就到了一块靠近海浪的幽静的岩石边,撑一把伞,躺在岩石上,像蜥蜴一样一动不动。眼前除了大海和纯净的天空似乎什么也没有。”他会在那儿呆很长时间,呆到黄昏的最后时分。黄昏过后,《朝霞》诞生了。

他需要独处,并强力捍卫着他的孤独。还是在恩加丁,保尔·李要来和他交流《朝霞》,他间接谢绝了,他说,“在我思如泉涌的时刻,有人要来这儿,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要是我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孤独,我就会离开欧洲许多年,我发誓,我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可以浪费。”

这种孤独是有高度的,正如他发现了轮回说时在笔记上写到的,“1881年8月初,在西尔斯-马利亚,海拔6500英尺以上,并远远超越于人类之上。”

当每个人都背叛他后,他再度离开了,他说,“今天,我进入了彻底孤独。”这是查拉斯图拉到来的前夜。在《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中,尼采试图解释一些法则,当中他提出“不时必要的孤独,这样人类才能自省和专注。”同时,他以身示范。正如他所说,“我从来不会坐在那棵树的阴影下而不采撷一些思想。”

尼采的孤独还在于,“没有一个人在思想上真正与我一致。”“我非常清楚,我最终要走自己的路。每当我感到‘我再也不能忍受孤独’时,我感到一种难以言表的自我羞愧——我感到我是在厌恶自己心目中最崇高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讲,尼采的孤独是独特的。

但对孤独,尼采是且爱且怕的。

妹妹离开欧洲后,他大张大张地给妹妹写信,里面充满了可怕的力量和千篇一律的孤独。“当一个人有太多要说的话,被迫保持沉默是多么可怕。难道我生来就是为了品味孤独,永不会找到一个理解我的人吗?无法交流事实上就是最可怕的孤独,它意味着与人隔绝,意味着戴上一张比任何黄铜面具更坚固的面具——完美的友谊只可能存在于意气相投中。”

也许这是个悖论。但尼采无法逃避。丹尼尔·哈列维给他的《尼采传》第七章起了一个这样的名字:“最后的孤独”。1888年,尼采渐渐地失去了意志和判断力。他陷入了长夜般的孤独中,直到1900年8月25日。

书上告诉我们,鲁迅说尼采“认为自己是太阳,结果他没成太阳,他发了疯”,但书上有没有说鲁迅其实本身就是个尼采信徒?有没有说尼采说过真正接受他的人正是那些懂得并批判他的人?有没说过鲁迅其实本身就最反对束缚反对灌输所以根本就不愿意开创什么狗屁道路?有没说过你们这些扯着鲁迅大旗强迫小孩子人性扭曲还要幸灾乐祸津津有味地看着“尼采疯了”而心满意足的家伙正就是那个没有脸只有一条“猪尾巴”的阿Q?套用恩师一句话:人无耻到一定程度,他就无敌了!

讨论鲁迅是什么家有着什么性有意义么?不要再把他放进意识形态的榨汁机里榨取标签,不要再把他做成标本当作旗帜。鲁迅就是鲁迅,是一个独一无二的鲜活的人!如果真的要向鲁迅学习,那就向“向鲁迅学习”说不吧。创造我们独一无二的自己,摆脱那些条条框框那些老不死的学究。让他们继续去抠鲁迅的文缝。我们要做的不是要去学习某个人,而是要让其他人去学习我们。

鲁迅说尼采是个疯子,只是间接为避免不必要之灾,才写“疯子”用极其隐晦的比喻来对当时的风气讽刺几句,并这样形容他。
而且事实是尼采晚年的确疯了。
不过鲁迅受尼采影响很深,他还试图翻译过《苏鲁支语录》。

每一个真正的天才都是疯子

尼采是悲观论者 但他自己却不是悲观主义者~~~


★为什么鲁迅说尼采是神经病★
有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在中国,了解尼采的人似乎都被鲁迅启蒙,鲁迅在他那些以数量取胜于其他所有作家而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当中的一篇中写到了尼采:“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予,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这是这短短的几句话,使成千上万的中学学子把尼采当成了反面的典型,...

为什么有人认为伟大的哲学家尼采是神经病
因为太伟大了,伟大到没人理解.他的思想独到,独特到无人认同.所以就会被世人所不容.

为什么说尼采是疯子
1、是因为他的哲学思想: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尼采的哲学被第三帝国利用,成为法西斯的外衣。强权主义、个性强权论被打造成世界大战德国政策的指导原则,尼采的哲学被国内外许多学者视为“战争哲学”,尼采也就成了“战争鼓动者”。而到了新时期,尼采哲学的误读又负向演化成了个人主义,与其...

尼采的哲学贡献
以前对尼采主要误解是把尼采当作是一个政治狂人,一个政治哲学家。其实他全部哲学的核心就是关注人生的意义问题。尼采1844生,1900年死。活了56岁,但实际在最后的十几年他疯了,得了神经病,他的一生可以分为几个阶段。24 岁以前他是上学,学的是古典语言学,他的专业不是哲学。从24岁开始到34岁,...

尼采一生对世界的影响及贡献
尼采1844生,1900年死。活了56岁,但实际在最后的十几年他疯了,得了神经病,他的一生可以分为几个阶段。24 岁以前他是上学,学的是古典语言学,他的专业不是哲学。从24岁开始到34岁,他是在瑞士的巴塞尔大学当教授,是当古典语言学的教授。从34岁到44岁又是十年,他从巴塞尔大学辞职。一个原因...

尼采究竟是“天才”还是“疯子”
尼采不是社会化的人,他追求的是超人意识,他的思维还是有指向有条理的,人与众多不相合就怪就神经病,尼采在普通人眼里是疯子,在天才眼里是天才。

别人说“你以为你是尼采?”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说这句话的人,他对尼采的性格和哲学都比较认同甚至推崇。显然他说这话的意思是你还没有那个资格去装高贵装哲学。

哲学大师是不是都是神经病啊
所以,哲学家都是有思想的,其思想性体现的是对全人类的贡献。有的哲学家的言论和思想,可能显得有点偏激或者表达怪异,但是,他们都具有逻辑、思维和科学的头脑,除非一些伪哲学家,就是你说的神经病的那些,我不否认存在。尼采进过精神病院,尼采是神经病吗?是,但尼采确实公认的人类的伟大的哲学家...

为什么尼采会疯掉?
他的书必然被世俗视为旁门左道。因为他的思维和生存方式与常人之间存在一个巨大的变量。这个变量在常人头脑中立即等化成狂人、疯子、神经病。他无法不疯掉,虽然他努力不疯掉。他在35岁的时候干脆辞掉了大学教授的职位,开始了流浪哲学家的生涯。他孤独地、步履杂乱地走在思想的旷野上,被人看成疯子。后来...

尼采说 极度的痛苦才是精神的最后解放者,惟有此种痛苦,才强迫我们大...
无知的悲哀不仅仅在于轻信,还在于由于无知的轻信所产生的对他人评估后的伤害,尼采的痛苦与困扰是不是就因为您这样的精神患者太多所造成的实在是该成为近代学界考虑的有关尼采问题之一(如果有什么头脑正常的、至少跟阁下不一样的学术团体在国内存在的话)zhx1994的回答不知所云,仅就楼主问题本身而言...

修水县13869796738: 尼采是不是疯子 -
道欣罗格: 至少在跟你交流的尼采(即尼采的作品)不是疯子,他的思想和精神在其作品中还是很有统一性的,并且具有超时代的洞见力.正因为如此阅读尼采,必须将视域放得更广一些,与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尽力拉短距离.当然历史上,尼采最后疯了,...

修水县13869796738: 《拿来主义》尼采一例的作用是什么 -
道欣罗格:尼采倡导的是唯心主义哲学. 在《拿来主义》一文中,鲁迅说:“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予,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课文对尼采有注释...

修水县13869796738: 根据文意,概括鲁迅在30年代前后对待尼采学说的不同态度 -
道欣罗格: 答:30年前鲁迅完全赞同尼采的学说与意见,大力宣扬尼采的思想并将它作为自己的革命思想. 30年后鲁迅与尼采完全决裂,持批判的态度批判尼采的学说,认为其中有脱离现实的地方,但仍然肯定尼采对社会的细致观察与对自己积极的影响.都是增中人吧= =同学你好我也是增中的,看在同学的份上就采纳吧~:D

修水县13869796738: 您是如何看待尼采的? -
道欣罗格: 尼采的著作对后世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他的思想具有一种无比强大的冲击力,它颠覆了西方的基督教道德思想和传统的价值,揭示了在上帝死后人类所必须面临的精神危机.雅斯贝尔斯说尼采和克尔凯郭尔给西方哲学带来颤栗,而此颤栗的最后意义尚未被估价出来.20世纪初的整整一代思想家和艺术家都在尼采的著作中找到了那些激发了他们富于创造性的作品的观念和意象.雅斯贝尔斯、萨特、海德格尔、福柯和德里达等等都是深受尼采思想影响的哲学家,而直接受他影响的文学家同样数不胜数:茨威格、托马斯·曼、肖伯纳、黑塞、里尔克、纪德、还有离我们熟悉的鲁迅.

修水县13869796738: “尼采说他是太阳,所以他疯了”这句话出自哪里,作者想表达的是什么
道欣罗格: 这句话是鲁迅说的.在《拿来主义》一篇中提到.

修水县13869796738: “我是太阳”是哪位哲学家说过的 -
道欣罗格: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著名德国哲学家.他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 他曾说过:“我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想给予,不想取得.” 鲁迅曾在文章中说:“尼采自诩为太阳,可他终究发了疯……”

修水县13869796738: 鲁迅为什么将送去主义者与尼采进行类比 -
道欣罗格: 尼采自比于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予,不想取得.这个就是指尼采有名的超人思想,鲁迅年轻时崇拜过,相信唯物主义后,以之为非,最后说,尼采的道路,就是疯狂和死亡.

修水县13869796738: ...(4)对“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A.鲁迅不赞成尼采,... -
道欣罗格:[答案] (1)C 理解这句话,关键抓住前一句的“只是”,以及后文“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

修水县13869796738: 1.第六段引用尼采的话,是为了说明什么?
道欣罗格: 楼主指的是鲁迅的《拿来主义》吧? 第六段引用尼采的话,是想说明一种不正确的对外关系:一切给予.通过对于尼采话的引用,达到一种辛辣的讽刺意味.

修水县13869796738: '哲学家都是是神经病 '这种说法对吗? -
道欣罗格: 人还有第六感、第七感等的哦 有很多伟大的发现都是做梦或想象出现的 比如 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 有些人自己就能预知未来,这都是超自然的能力,或是对规律的掌握,五官的感受是很有限 人的无感都没有动物灵敏,...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