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渊之盟”是哪两国之间的盟约?

作者&投稿:言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哪两个政权之间的盟约是,澶渊之盟~

北宋和辽

宋时期第三位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十二月
盟约内容
一、辽宋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世以齿论。 二、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辽归还宋遂城及瀛、莫二州。)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三、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盟约缔结后,宋、辽之间百余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因澶州又名澶渊,遂史称“澶渊之盟”。
影响与意义
1·澶渊之盟,宋夏议和是在少数民族不断进攻北宋政权,威胁北宋安全的情况下不得已而讲“和”的。
2·北宋统治者是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接受了屈辱条件,这种和议是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之上的。
3·每年给予少数民族政权大量的岁币,增进了国家的财政负担,造成积贫积弱,财政困难。 4·统治者为了转嫁危机,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引起了阶级矛盾激化。起义不断。 澶渊之盟结束了战争状态,维护了两国之间的经济交流,有利于双方开展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

北宋和辽国签订的,时间1004年。宋每年给辽娟20万匹,银10万两。辽国侵略北宋,辽军大将被宋军火器打死,辽国提出谈判,签订了“澶渊之盟”,其实北宋是在有利条件下签订的,所以这是一个不平等条约

北宋和辽国签订的,时间1004年。宋每年给辽娟20万匹,银10万两。

北宋与辽国

北宋与辽国

澶(chán)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经过多次战争后所缔结的一次盟约。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十二月
背景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辽萧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以收复瓦桥关(今河北雄县旧南关)为名,亲率大军深入宋境。萧挞凛攻破遂城,生俘宋将王先知,力攻定州,俘虏宋朝云州观察使王继忠,宋军凭守坚城。宋廷朝野震动,真宗畏敌,欲迁都南逃,王钦若主张迁都升州(今江苏南京),陈尧叟主张迁都益州(今四川成都)。因同平章事(宰相)寇准、毕士安坚持,无奈亲至澶州督战。
编辑本段起因
自咸平二年(999)开始,辽朝陆续派兵在边境挑衅,掠夺财物,屠杀百姓,给边境地区的居民带来了巨大灾难。虽然宋军在杨延朗(又名杨延昭,也就是人们熟知的杨六郎)、杨嗣等将领率领下,积极抵抗入侵,但辽朝骑兵进退速度极快,战术灵活,给宋朝边防带来的压力愈益增大。 而从真宗时期的定州敌塔自雍熙北伐惨败后,对辽朝就一直心存畏惧,逐渐由主动进攻转为被动防御。相反,辽朝对宋朝却是步步紧逼,不断南下侵扰宋朝。 宋辽战争长达25年,其目的在于争夺燕云十六州。由于燕云十六州是一个先进的农业区,它的农业、手工业和其他文化活动都比契丹本部地区发达。因此契丹统治者对这一地区的重要性有着足够的重视,他们把燕云十六州中的幽州升为南京,改皇都为上京,把原先的南京(辽阳)改为东京,又在南京幽州建立了相应的许多官职,视为腹地,俨然以大国的姿态屹立于宋朝对峙的北方,成为大辽帝国。从以上资料来看,辽国在北宋边境不断挑衅,直至挥师进逼,可见其觊觎中原之心,其妄图吞并北宋,引发两国之间的战争,这便是之后两国所缔结的澶渊之盟的直接原因。
编辑本段过程
辽军至定州,两军出现相峙局面,王继忠乘间劝萧太后与宋朝讲和。辽恐腹背受敌,提出和约,初为真宗所拒。十一月,辽军在朔州为宋军大败,岢岚军的辽军因粮草不继撤军。辽军主力集中于瀛州(今河北河间)城下,日夜不停攻城,宋军守将季延渥死守城池,激战十多天未下。萧挞凛、萧观音奴二人率军攻克祁州,萧太后等人率军与之会合,合力进攻冀州、贝州(今河北清河),宋廷则“诏督诸路兵及澶州戌卒会天雄军”。辽军攻克德清(今河南清丰),三面包围澶州(今河南濮阳),宋将李继隆死守澶州城门。 辽朝统军萧挞凛恃勇,率数十轻骑在澶州城下巡视。宋军大将张环(一说周文质)在澶州前线以伏驽射杀辽南京统军使萧挞凛,头部中箭坠马,辽军士气受挫,萧太后等人闻挞凛死,痛哭不已,为之“辍朝五日”。《辽史》载:“将与宋战,(萧)挞凛中弩,我兵(辽兵)失倚,和议始定。或者天厌其乱,使南北之民休息者耶!”此时宋真宗一行抵澶州。寇准力促宋真宗登上澶州北城门楼以示督战,“诸军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
编辑本段盟约内容
一、辽宋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世以齿论。 二、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辽归还宋遂城及瀛、莫二州。)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三、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盟约缔结后,宋、辽之间百余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因澶州又名澶渊,遂史称“澶渊之盟”。
编辑本段影响与意义
澶渊之盟,当时除了极少数主战派,满朝上下都劝真宗要迁都避战,真宗本来御驾亲征的意图也就此作罢。但寇准无可匹敌的勇气终于让他下了决心,亲临战阵达成澶渊之盟,30万的岁币和迁都比起来,代价简直不值一提。(当时宋年收入1亿以上,而宋当时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事所耗费的军费就高达3000万以上)而历史走向证明一切,此战之后,北宋迈向颠峰——宋仁宗朝就算称为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颠峰,都不为过。辽国关南之地得而复失,但年三十万岁贡再加上日后富弼允诺的二十万,这些钱帛对于经济拮据的契丹来讲,无疑是天上掉的大馅饼。不过契丹上下因此而与宋交好达百年之久,契丹铁骑不再南下。此中弊利,一眼可明。 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个平等的合约,微不足道的岁币换得北宋幽燕地区的和平,可以将主要的精力实力放在内政建设和西北的战事上(西夏)。对于辽来说也是一个很合适的条约,当时的辽内部暗流涌动,及时从南方宋政权的纠缠中脱身是明智之举。从整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来看“澶渊之盟”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和发展,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弊端:澶渊之盟之后,宋朝统治集团“忘战去兵”,“武备皆废”,马知节、曹玮、王德用等武臣被排挤,文臣掌握了西府的支配权,内部斗争加剧,宋王室又重现一片歌舞升平,不知居安思危。王钦若和陈尧叟深获宠幸,以至于导致庆历增币。“自此河湟百姓,几四十年不识干戈”。
编辑本段盟约的背后
从中原王朝来看,燕云十六的得失,关系一代江山的安危。这十六州的幽、蓟、瀛、莫、涿、檀、顺七州在太行山北支的东南,称为“山前”,其余九州在山的西北,称为“山后”。今长城自居庸关以东向西南分出一支,绵亘于太行山脊,到朔州以西复与长城相合,这就是内长城。中原失“山后”,犹有内长城的雁门关寨可守,失“山前”则河北藩篱尽撤,契丹的骑兵就可沿着幽蓟以南的坦荡平原直冲河朔。所以中原王朝从后周柴荣起,就开始了与辽争夺燕云十六州的战争。 澶渊之盟是真宗在有利的军事形势下屈辱求和的结果。对宋而言,这是丧权辱国的和约,不仅燕云十六州的失地未能收回,而且要输金纳绢以求辽国不再南侵,此后辽更是不断需索,使北宋国威扫地。辽国却是在不利的军事情势下占了大便宜,得到了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不过,澶渊之盟以后,宋辽双方大致保持了百余年之和平,这对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民间交往和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是非常有利的。

bsx


澶渊之盟的签订时间是哪一年,盟约历史意义如何。
1. 澶渊之盟是在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由宋辽两国签订的一项重要和平协议。2. 该盟约确立辽宋两国兄弟之国的关系,辽圣宗称宋真宗为兄,确立了两国后世以世齿论的礼仪。3. 盟约规定以白沟河为两国界线,双方撤军,辽朝归还宋朝遂城及瀛、莫二州。同时,双方承诺不藏匿越界盗贼逃犯,并保持沿边...

澶渊之盟是什么?澶渊之盟的内容主要有哪些呢?
“澶渊之盟”是宋辽两国为平息战事而签订的盟约,该盟约的内容包括:宋辽两国以白沟河为界;宋朝每年为辽国提供钱银、绢布;开设榷场,开展贸易等。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一直想要将契丹人赶至长城外,但是由于契丹人十分骁勇善战而未能成功。契丹族所建立的辽国政权就这样一直盘踞在北方,给宋朝...

澶渊之盟究竟是怎么回事
澶渊之盟是北宋和辽国,在经过二十五年的战争后缔结的盟约,公元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河南濮阳)城下以八牛弩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

澶渊之盟的内容有哪些?
“澶渊之盟”是宋辽两国为平息战事而签订的盟约,该盟约的内容包括:宋辽两国以白沟河为界;宋朝每年为辽国提供钱银、绢布;开设榷场,开展贸易等。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一直想要将契丹人赶至长城外,但是由于契丹人十分骁勇善战而未能成功。契丹族所建立的辽国政权就这样一直盘踞在北方,给宋朝...

澶渊之盟是指哪两国签订的?
1. 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国签订的和约。2. 该盟约是在两国经过二十五年的战争后达成的。3. 公元1004年,辽国的萧太后与辽圣宗率领大军南侵,宋真宗 initially 计划南逃,但在宰相寇准的劝说下,前往澶州督战。4. 宋军在澶州城下成功射杀辽将萧挞览,随后双方展开和谈并签订了和约。5. 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是怎么回事?
1. 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国经过25年战争后缔结的一项和平协议。辽国在此期间不断在边境挑衅,给宋朝边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宋朝在杨家军的领导下积极抵御,但辽军骑兵灵活,使得宋朝边防压力不断加大。加之宋朝对辽国的恐惧,辽国越发骄横,频繁南下侵扰。2. 澶渊之盟的内容主要包括:宋辽两国达成友好关系...

澶渊之盟是指哪两国签订的?
澶渊之盟是指北宋与辽订立的和约。由来:澶渊之盟是北宋和辽国,在经过二十五年的战争后缔结的盟约。公元1004年秋,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宋真宗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以八牛弩射杀辽将萧挞览。后双方议和,谈判订立...

澶渊之盟,为什么成为埋下宋辽灭国的祸根呢?
澶渊之盟,作为宋辽两国签订维系边境的合约,历来被很多人称之为宋朝花了一点小钱就让边境和平的成功的盟约,这个盟约辽国得了岁币,开放了贸易,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物资,而北宋则让边境得到平息,安心处理西夏的问题,然而看似对双方都有利的局面,为何成为了埋下两国灭国的祸根?澶渊之盟 盟约之前 宋...

什么渊之盟怎么读
澶渊之盟是中国北宋时期与辽朝之间签订的一项和约,它于1042年在河南省澶州(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签订。此次和约的主要内容是解决两国在河北地区的边界问题,并规定了宋朝每年向辽朝支付白银、丝绸等贡品作为岁币。澶渊之盟的签订对于缓和宋辽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和促进两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

宋朝签订的澶渊之盟是“不平等条约”么?
一、大国向小国签订条约,很没有面子澶渊之盟是宋国和辽国签订的条约,当时并非是辽国向宋签订的,而是宋为了停止战争主动向辽国提出的。堂堂一个大国向一个小国提出止战条约,实在是掉价。澶渊之盟内容有两条:1、宋每年给辽十万岁币以及二十万匹绢,宋辽两国展开自由贸易,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 。...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18640165263: 澶渊之盟是哪两者之间的盟约() -
秋例天晴:[选项] A. 北宋与西夏 B. 北宋与辽 C. 南宋与金 D. 南宋与西夏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18640165263: 历史上的“澶渊之盟”是哪两个政权之间的盟约 -
秋例天晴:[选项] A. 北宋与西夏?????????????????? B. 北宋与辽 C. 南宋与金???????????????????? D. 南宋与西夏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18640165263: 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发生在哪两朝之间? -
秋例天晴: 宋,辽. 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经过多次战争后所缔结的一次盟约.宋、辽之间百馀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 事,礼尚往来,通使殷勤,双方互使共达三百八十次之多,辽朝边地发生饥荒,宋朝也会派人在边 境赈济,宋真宗崩逝消息传来,辽圣宗“集蕃汉大臣举哀,后妃以下皆为沾涕”.因澶州又名澶 渊,遂史称“澶渊之盟”.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18640165263: “澶渊之盟”是哪两国之间的盟约?
秋例天晴: 北宋和辽国签订的,时间1004年.宋每年给辽娟20万匹,银10万两.辽国侵略北宋,辽军大将被宋军火器打死,辽国提出谈判,签订了“澶渊之盟”,其实北宋是在有利条件下签订的,所以这是一个不平等条约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18640165263: “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的盟约.___.(判断对错) -
秋例天晴:[答案] 宋真宗时(1004年),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可见,签订澶渊之盟的双方是辽与北宋. 故答案...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18640165263: 澶渊之盟是在哪两个政权什么情况下签订的 -
秋例天晴:[答案] 公元1004年,北宋真宗(赵恒)政权与辽圣宗(耶律隆绪,其母萧太后)之间签订的.北宋的时任宰相是寇准. 据史料记载,大致是这样的:辽起兵犯宋,侵占了宋的一部分城池.宋出兵,打退辽兵.双方议和.辽退还此次入侵侵占的城池,宋每年向辽进...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18640165263: “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的盟约. (  ) -
秋例天晴:[答案] 对 本题考查的是澶渊之盟.根据所学可知,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国经过长年累次的战争,最后在澶洲城下两国签订的一份休战协议.因澶洲其西有湖泊曰澶渊,澶州亦名澶渊郡),因地而名,史称“澶渊之盟”.故本句表述正确.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18640165263: “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的盟约. [     ] -
秋例天晴:[答案] √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18640165263: 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发生在哪两国家之间?
秋例天晴: 北宋和辽 .宋澶州(在今河南濮阳).澶州亦名澶渊郡,因而称“澶洲之盟”,是北宋与辽经过多次战争后所缔结的一次盟约.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18640165263: “澶渊之盟”是哪两个政权之间的盟约 -
秋例天晴: 答案B 考查学生对两宋时期民族关系史实的掌握.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签订的盟约,其中规定:辽朝撤兵,北宋每年给辽岁币,双方结束战争状态,迎来和平的局面.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