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出塞远嫁匈奴:一嫁呼韩邪,二嫁其子,三嫁其子之弟

作者&投稿:康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对应的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其中,落雁指的是西汉时期的王昭君。相较于其他多多少少沾上"红颜祸水"评价的三位美人, 王昭君的评价要高上许多。

"昭君出塞"不仅巩固了边疆的和平,让此后的几十年内,汉朝与匈奴一直保持着友好和睦的关系;而且结束了匈奴多年的分裂和战乱,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由此可见,王昭君是当之无愧的"和平使者"。后人为表感激,也在多地都为她修建了"青冢"以作纪念。不过, 关于王昭君当时出塞的真相却有所争议。

据《汉书》中记载,王昭君出塞的原因是汉元帝刘奭(shì)将她赐给呼韩邪单于,是"皇命难违",不得不背井离乡;而《后汉书》中则说, 是王昭君没有得到宠爱,心生悲怨,自愿远嫁匈奴。

史书中确切关于王昭君的记载很少,她本人具体的想法究竟如何,如今也不得人知。只不过从仅有的史实中,可以看出出塞大概率并非王昭君个人的意愿。

首先,人们耳熟能详的"昭君出塞"故事是这样的。王昭君到达塞外后, 呼韩邪单于对她敬爱有加,两人婚姻美满,先后生有3个儿子。 而后,在西汉王朝的帮助下,呼韩邪单于逐渐控制了匈奴全境,结束了百年间匈奴各部落之间的纷争。

如此看来,昭君出塞就算是被逼无奈,这样一个美满结局,也算是一桩佳话。可实际上,王昭君 大婚后仅过了两年,呼韩邪单于就去世了, 年仅42岁。

丈夫的去世,似乎激起了王昭君思乡的愁绪。于是她曾上书汉朝,请求返回故土。可见,王昭君也许并不喜欢大漠,只不过她返乡的请求被汉室驳回了, 最终只能郁郁而终葬于大漠。

如果说,王昭君单纯不喜欢大漠是她想要离开的主观因素,那么匈奴的婚嫁制度,就是迫使她想回到家乡无可忽视的客观因素了。匈奴的婚嫁制度, 以汉人的传统思想来看,十分不符合伦理。

人们只听闻古代有皇位世袭制,可在匈奴,居然连妻子也是世袭的。什么意思呢?即"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娶其妻之。"

通俗来讲,就是无论老单于和新单于是父子关系还是兄弟关系,守寡的女子都要嫁给新单于。即便新单于同这名女子是名义上的母子关系, 匈奴人似乎也不会产生于理不合的观念。

这种习俗,不单单是匈奴人的传统,许多游牧民俗基本都如此。而之所以形成这种传统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游牧民族的艰苦环境所致。

众所周知,游牧民族时常爆发战争,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大漠远不如中原肥沃,资源匮乏,特别是遇到灾年,只得通过战争来掠夺资源。

关乎生存,战争都是时有爆发的事情,更何况一些不被常人理解的礼仪习俗了。因而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之下,为了民族繁衍,不论女子的身份地位如何,都如同牛羊一样,可以被后来人所继承。 司马迁在《史记》中也说过:"苟利所在,不知礼仪。"

因而,在呼韩邪单于去世之后,王昭君就面临着嫁给自己儿子的局面。即便王昭君和新任单于并无血缘关系,只是名义上的母子关系,也同样难以令人接受。

所以,王昭君在呼韩邪单于去世后,才会迫切的想要返回家乡。不过碍于皇命,她只得"从胡俗",下嫁给了呼韩邪单于的长子复株累单于。

不过好在,复株累单于和其父一样,都是颇有大才之人。他在位期间,引荐汉朝相关制度,制定出了种种措施, 改变了百年间匈奴多以战争来掠夺资源的野蛮行径 ,这极大的促进了匈奴经济的发展和各部落之间友好的外交关系,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最为关键的是,复株累单于不仅于事业取得了如此高的成就,他对待王昭君也是十分用心。可以说,王昭君在塞外的十余年生活,是受尽了两代单于的宠爱,也算是慰藉了远离故乡的寂寥之情。

此外,王昭君的几个孩子均为贵族高官, 这样看来,无论她是以母亲的身份,还是以自身的地位,都可以称作是"人生赢家"。

因为如果是在汉室,虽说没有匈奴这种不符合伦理的妻子世袭,然而皇帝若是驾崩,后宫妃子除去少数人,有许多都逃不过陪葬或是打入冷宫的命运。

所以说,王昭君出塞,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这正应了那一句,福与祸总是相依的。

只可惜王昭君的第二段婚姻也没能善终,或许是天妒英才,复株累单于只在位11年,就不幸去世了。他与王昭君的婚姻,自然也就此结束。

两度经历丧夫,带给王昭君的打击可想而知。可是她的悲痛远不止如此,复株累单于去世,意味着新的单于将要继位。而她,也要继续"从胡俗",嫁给下一任单于。

这下一任单于,是复株累单于同母的弟弟搜谐若鞮单于。在女子视贞洁如性命的古代,三番两次的嫁人,换做那个时期的大多数女子,都是难以令人接受的。 更何况王昭君是先嫁给儿子,而后又嫁给儿子的弟弟, 心中的屈辱可想而知。

所以自此以后,王昭君终日郁郁寡欢。仅过了两年,她就因病去世了,时年不过33岁。"落雁"就此香消玉殒, 茫茫大漠上再也没有一位让大雁都忘记煽动翅膀的美艳女子了。

但是,寂寥的大漠上,美人抚琴之音却不会被人们遗忘,饱经战乱之苦的边境各族人民,都会牢牢的记住这位女子所带来的和平。

据传,王昭君下葬之日,前来送葬的群众纷纷用衣襟包土,为她垒起了像小山一样高的坟墓。这座坟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大黑河南岸上,在仿若能够吞噬一切的风沙中 ,唯有这一座坟冢,墓草青青, 格外引人注目。昭君墓被称为"青冢",便是由此而来。

昭君出塞,对汉人以及匈奴的 历史 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且这种影响是正向的。不过这种贡献,却是王昭君沦为政治牺牲品换来的。古代 社会 ,又有多少女子像王昭君一样,处在男权至上的封建帝制下,自身的命运不受掌控。

如王昭君这般的,已经算是运气好一些,至少她名垂青史。更多的女子如同一粒尘埃,并不被人们所在意。更甚者, 被冠以红颜祸水的称号。

比如古代四大美女中的其他三位。西施迷惑吴王夫差,加速了吴国的覆灭;杨玉环更是让唐玄宗"从此君王不早朝";貂蝉的存在虽有争议,不过在多数人的印象当中,她挑起了吕布与董卓的矛盾,同样也是一样祸水的存在。

可实际上,这些女子又有多少身不由己呢?在皇权至上的古代, 女子根本没有权利左右自身的未来, 只能"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可是,最终备受争议的,是案板上的鱼,而不是"刽子手"。




匈奴和昭君出塞的故事
看来,《琴操》虽属野史杂记,与正史记载出入很大,但所记昭君出塞的事迹还颇近《后汉书》,没有毛延寿丑图的说法。不过,却伪托昭君写了一首《怨旷思惟歌》(后人称为《昭君怨》),哀叹自己背井离乡,远嫁异族。此后,昭君故事大约愈传愈广,不知什么人添枝加叶,便凭空想象出一个画师毛延寿及其丑图的情节来。于是,便...

历史上真实的王昭君结局是怎样的
很多人都知道昭君出塞远嫁匈奴的事情,但是昭君嫁到匈奴之后经历了什么你知道吗?王昭君出塞以后,汉元帝依照她的意思,给她的家人进行了一番安抚,赏了田赐了宅。而呼韩邪自得汉廷绝色美人之后,也是非常高兴的,就想报答天子的恩惠,就上贡了不少的金银财宝。汉元帝看到这些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为什么 ...

从昭君出塞的故事能看出匈奴的收继婚制度是怎样的吗?
再后来,南匈奴请求和亲,当时在位的汉元帝显然不会真拿自己的女儿前去受苦,于是打算从宫女中挑选宫女来充当公主与匈奴和亲,而最后王昭君则被选定成为了这次和亲的对象。作为中原汉文明中风华绝代的美女,王昭君背负着历史的使命远嫁匈奴为妃,其后来的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美好,恶劣的塞北自然环境不...

昭君出塞是指汉与什么和亲
后来,匈奴前来和亲,向汉元帝请求赏赐美女,元帝就让王昭君充当出行召见以后,看到她那么美丽,又舍不得了但是王昭君的名字已经送往匈奴,不好中途更改,于是王昭君就去了昭君出塞指王昭君远嫁匈奴的历史事件,是我国。昭君出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真实故事王昭君,名嫱音qiáng,字昭君,原为汉宫宫女公元...

世说新语里王昭军远嫁匈奴的故事名是什么?
这一则,在原文中都只是标出:贤媛第十九之二。小标题都是另外命名的。昭君出塞 (原文)汉元帝宫人既多,乃令画工图之,欲有呼者,辄披图召之。其中常者,皆行货赂。王明君姿容甚丽,志不苟求,工遂毁为其状。后匈奴来和,求美女于汉帝,帝以明君充行。既召,见而惜之,但名字已去,不欲...

历史上王昭君出塞后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提起王昭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四大美女之一,为民族和平自愿远嫁匈奴,留下的各种传奇故事灿若星辰。在不同时代、不同版本的中国古代美女谱系中,也几乎少不了王昭君;而王昭君"出塞和亲",确曾带来过边疆的和平与百姓的安宁,《汉书》上说,昭君和亲后,"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

王昭君没有得到汉元帝的召见而远嫁匈奴单于,是因为:
是因为那个宫廷画师 毛延寿 受了皇后的指使 把她画的很丑,汉元帝看到 昭君的图像,就立即扔了,说:长得这么丑的人也送进宫来。昭君后来就做 了宫女。汉元帝第一次见到昭君 是在昭君已经决定远嫁匈奴,汉元帝为了让昭君的身 份配得上呼韩邪单于,认了昭君做干女儿。在大殿上,昭君穿着红色的...

昭君出塞文言文阅读理解
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和亲。她因出塞远嫁至漠北的匈奴,为匈奴呼韩邪单于稽侯珊之阏氏(阏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后”),对进一步发展和巩固汉与匈奴两族之间的团结友好关系作出了贡献,而名垂史册,留芳千古。 后来呼韩邪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从而使匈奴同汉朝和好达半个世纪。 4. 民乐《昭君出塞》的...

王昭君出塞到什么地方?汉元帝为何挑选昭君出塞?
王昭君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原本为汉元帝时期的一个宫女,后来被嫁到匈奴,给汉匈两族带来了和平。公元前54年,匈奴发生内斗,呼韩邪单于被自己的哥哥郅支单于给击败,于是他甘愿向汉朝俯首称臣,并且提出联姻。王昭君听闻此事后,主动提出自己可以出塞远嫁匈奴,但还有一种说法是说王昭君出塞是汉...

为何说王昭君远嫁匈奴并非悲剧,塞外过着幸福生活?
因为一张画像的缘故使得她并没有得到汉元帝的召见。如果按照这个趋势走下去的话,王昭君有很大的可能会这样闷闷不乐的老死在宫里面。所以和亲就给了王昭君另一个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机会。其次有一句老话说的好叫做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如果王昭君不主动地推荐自己去匈奴和亲,她在汉宫里面的地位,我相信...

德阳市19355427028: 《昭君出塞》的原文和翻译~ -
乐正洁归灵:[答案] 昭君出塞 一、历史事件: 西汉到了汉宣帝当皇帝的时候,汉朝又强盛了一个时期.那时北方的匈奴由于内部相互争斗,结果越来越衰落,最后分裂为五个单于势力. 其中有一个单于,名叫呼韩邪,一直和汉朝交好,曾亲自带部下来朝见汉宣帝.汉宣帝...

德阳市19355427028: 昭君出塞,嫁给哪个? -
乐正洁归灵: 昭君的丈夫是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死后,她嫁给了丈夫的另一个大妻子的儿子,也就是咱们说的太子.这是那里的传统,可汗死后,他未生过孩子的妻子将被他儿子继承.

德阳市19355427028: 古代四大美女中的昭君嫁结了谁? -
乐正洁归灵: 一、王昭君有过两个丈夫:第一任名字叫呼韩邪,第二任名字叫复株雕陶莫皋(呼韩邪的长子复株雕陶莫皋) 二、事情的大致经过: 1、起因: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王昭君未来的第一人丈夫)单于主动来汉朝,对汉称臣,并请求...

德阳市19355427028: 昭君出塞嫁给谁了?有人知道吗? -
乐正洁归灵: 昭君出塞后先是嫁给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死后.按当时匈奴人的风俗,必须嫁给单于大老婆大阏氏已继王位的儿子.况且当时呼韩邪死前即令“传国于弟”,好让日后王昭君的幼儿能有执掌大业的一天.汉朝方面也要她“从胡俗”,不准南归.于是,王昭君又被迫改嫁给呼韩邪的大老婆生的大儿子.

德阳市19355427028: 昭君出塞王昭君嫁给的是匈奴的哪一位单于及其真名 -
乐正洁归灵: 王昭君嫁给的是匈奴的呼韩邪单于,真名叫稽侯珊. 呼韩邪单于(hūhányé chányú)(?~公元前31年).蒙语为:Uhaanyehe(古蒙:Huhaanyeke).意味“广智,多智”.西汉后期匈奴单于.前58~前31年在位.名稽侯珊.虚闾权渠单于之子.他是第一个到中原来朝见的匈奴单于,因迎娶王昭君而广为人所知. 王昭君是汉朝的一个宫女,于汉元帝时和亲嫁给了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公元前32年初夏到达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欢迎,并被封为“宁胡阏氏”,即“王妻”.

德阳市19355427028: 四大美女中的王昭君是嫁给了谁? -
乐正洁归灵: 王昭君有过两个丈夫:第一任名字叫呼韩邪,第二任名字叫复株雕陶莫皋(呼韩邪的长子复株雕陶莫皋

德阳市19355427028: 昭君出塞 - 王昭君嫁给的是匈奴的哪一位单于及其真名?
乐正洁归灵: 王昭君嫁给的是匈奴的呼韩邪单于. 汉元帝时,呼韩邪单于向汉朝提出和亲的请求.其时,宫女昭君自愿前往,元帝就把昭君嫁给了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和昭君,为汉匈两大民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德阳市19355427028: 《昭君出塞》全文是什么? -
乐正洁归灵: 《昭君出塞》原文 汉元帝宫人既多,乃令画工图之,欲有呼者,辄披图召之. 其中常者,皆行货赂.王明君姿容甚丽,志不苟求,工遂毁为其状. 后匈奴来和,求美女于汉帝,帝以明君充行. 既召,见而惜之,但名字已去,不欲中改,于是遂...

德阳市19355427028: 唐代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在其王昭君二首 -
乐正洁归灵: 《王昭君二首》如下:《王昭君二首》,白居易 . 满面胡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愁苦辛勤憔悴尽,如今却似画图中. 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 作品译文:我满脸沾染着胡地的沙尘,头发...

德阳市19355427028: 昭君出塞的故事大概内容越短越好 -
乐正洁归灵: 昭君出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真实故事.王昭君,名嫱(音强),是西汉元帝时的宫女.南郡秭归(今湖北省秭归县)人,以“良家子”被选入宫.她因出塞远嫁至漠北的匈奴,为匈奴呼韩邪单于稽侯珊之阏氏;对进一步发展和巩固汉与匈奴两族之间的团结友好关系作出了贡献,而名垂史册,留芳千古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