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回老家养病,临别哭诉:恐难再见,一个月后,朱自清读信痛哭

作者&投稿:史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朱自清先生的一生,就像是黄昏夜间,院落里孤直挺拔的青竹,清风一掠,竹叶摇晃,斑驳的墙上一片疏影横斜。

他笔下的散文,像诗一样美。《背影》之下是父子情深;《给亡妇》文,字字如泣血,让人潸然泪下。

谁懂我相思苦,谁解我惆怅病,坟前秋草三尺高,一身寂寥立黄昏,纵有泪千行,人间何处话凄凉!

若是人生能回到最初相见的时刻, 他还会再掀起那鲜红的盖头,贪恋地多看一眼妻子。 那醉如胭脂红的笑靥,是他后半生,午夜梦回时常温习的美好。

1898年11月2日,当一声啼哭响彻院落时,朱家的长子长孙便就这样出生了。

他原名叫“自华”,后来才改名叫“自清”。朱家家学渊源,庄重矜持,养出来的孩子也是有一股浩然正气在眉宇之间。

长大后的朱自清先生,就像是竹林间来的一阵清风,让人见之忘俗。

可他的母亲哪里晓得,便是这样矜持坦荡的少年郎,在婚事上却是风波坎坷不断。

朱自清先生在文章《择偶记》里曾说过,由于他是家中的长子长孙,颇得重视,所以在11岁的时候,家里便给他定下了一门亲事。

那个时候, 他少不经事,哪里知道“妻子”二字于人生的意义, 只晓得定下婚约的那个姑娘,是曾祖母的乡下娘家人。

因为这份婚约,姑娘家那边时常来人,蓝布打扮,嘴里衔着一个旱烟管,手里提着一些大麦粉和白薯干。

屋子里的大人谈着那位婚约的姑娘,比朱自清大4岁,个子高挑,肤白小脚。

可少年的朱自清,却一门心思放在了对方“略备薄礼”的白薯干儿上, 他喜欢这些吃食,后来很多年都记得清楚。

不幸的是,在12岁时候,乡下突然捎信来,说定婚约得那个姑娘得痨病死了。心里没由来地生出一些苍凉的感觉,但很快又失了踪迹。

家里对于姑娘的不幸,没有多少叹惜悲伤,反倒是母亲为儿子的亲事着急了起来,四处托人打听合适的女儿家。

原先是委托裁缝做媒,定下一家财主的女儿,对方见了年少气质不俗的朱自清很是满意,可是母亲这边 却对“坐满整个椅子”的大小姐很不满意,又嫌弃苗条的二小姐是妾生女。

没办法,这门亲事告吹了。

在牌桌上,母亲遇到一位太太带的女儿,聪明伶俐活泼可爱,打听之后,又不满意,因为她是那家人抱养的女孩。

正是唉声叹气的时候,父亲生了伤寒病,请遍了扬州的医生仍不见好转,母亲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

这时,一位叫武威三的名医,妙手回春,几剂方子便让父亲身体好了大半。朱家上下都很开心,这时母亲又开始留意儿子的婚事。

她从这个名医的轿夫那里得知,武威三家里有个娇宠长大的独生女,年纪和朱家少爷相仿,待字闺中。

于是母亲便托了舅舅,在父亲的病榻床前,以婚嫁之事,试探了名医武威三。

武威三看着庄重自持的少年朱自清,打心底里高兴,面上不显,说着“很好呀!”

没想到,给人看场病,给宝贝闺女挣来一个年少有为的少年郎,朱家是官宦之家,养出来的长孙肯定不会差。

但是母亲还不放心,非要派一个亲信老妈子去相看这医生家的女儿。

说起这事,还闹了一场小小的风波,武威三的女儿没有裹脚,当初思想没有开化,娶妻都是娶小脚女。

老妈子给轿夫说,回去让小姐裹一下脚,嫁女不兴大脚婆。

回去武威三和妻子置气:“早叫你给她裹脚,你非不信,瞧见人家怎么说来着!”

妻子膝下就这么一个闺女,宝贝得很,不甘示弱地回怼:“我才不舍得闺女遭罪吃苦,我偏偏不裹,看他们朱家怎么办!”

那个时候,懵懂的小姑娘武钟谦,哪里懂得大人间的拉扯,不用裹脚,她只觉得开心呢!

所以,当朱自清母亲过去相看时候,武钟谦的母亲安排女儿躲起来,她看到的其实是另一个小脚的女孩。

当时谁也没想到,这一茬事后来成了横在母亲心头的一根刺,也导致婆媳关系的不和睦。

1917年,朱自清考上了北京大学,成了街巷里的名人,他们搬出了旧宅子,住进了新的大宅院里。

同年,他和妻子武钟谦完婚。

在一片吹锣打鼓,爆竹声中,一顶花轿将盖着红绸的新娘接了过来, 在亲友的拥簇声中,朱自清接过那红绸的一端。

那时候,他已经是挺拔的青年郎,在此之前,从未见过未婚妻子一面,可如今他们突然成了夫妻,被推进堂前拜天地。

明明还是生疏的两个陌生人,以后却要习惯彼此的存在。

掀起盖头之前,他心里多少是有些紧张的,他不是苛刻相貌之人,但求对方是个性情温和的姑娘。

月老显然是偏爱了朱自清,鲜红的盖头揭开,眼前瞬间亮堂起来,武钟谦看着自己的新郎,抬头忍不住笑了起来, 一双水润的杏眼笑成弯弯月牙,脸颊两边染上了醉人的酡红。

她的笑容就像是盛开的芍药花,砸进了朱自清的心里,痒痒的,一片温热。

武钟谦是接受旧式教育的女子,虽然没有读过书,但相较于一般的封建女子,却有两点不同:一个是没有缠足的脚,一个是开朗爱笑的性子。

古代的女子,讲究笑不漏齿,即便笑声如银铃般灵动,落在老人家眼里却是不端庄的表现。

但武钟谦显然是被娇惯长大的,性子活泼开朗,逢人逢事总是喜欢翘起上扬的嘴角,鲜活灵动。

朱自清便爱极了妻子的笑容,不自觉地受到感染,也欢喜起来,因为这事,还发生过一些有趣的事。

婚后的朱自清,度过了一段蜜月期,便不得已要和妻子分离,因为他还要回到北京读书。

可刚回北京没多久,家里来信对妻子多有埋怨, 她还是有些孩子气,总是按捺不住往娘家跑,这样的行为落在旁人眼里,着实不像话。

朱自清有些生气,给妻子写信数落她的任性,武钟谦赶忙教人给他回了一封信,隔着信纸上陌生的字迹, 他仿佛看到妻子在眼前,像小孩子撒娇般嘟囔:

“家里有事嘛,我不能不回去……”

这便是不肯听他的话,朱自清心里更气了,决定不再给她写信,想了一肚子的主意,打算回家再好好整治她。

放暑假后,朱自清立即赶回岳父家,去接回自己任性的小妻子。

可一见面,武钟谦脸上盛满了欢喜的笑容,从父亲的怀里挣脱,一溜烟就跑到朱自清的身边。

温香软玉在怀中,朱自清便不想再去追究妻子顶撞的事情了,爱回娘家就回吧,大不了他来接她回去。

可是,两人在这边浓情蜜意,朱家的长辈却看不上眼了。

朱自清的母亲,原本就因为武钟谦没有裹脚,又在相亲时欺骗她的事情耿耿于怀,如今看着儿媳这般不着调,心里更是不喜,总是三天两头训斥一番。

武钟谦在娘家都是被宠着捧着的,但嫁人之后,只能默默忍下这些苦楚,她不想告诉丈夫,他是做学问的人,怎么好拿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来打扰他。

可是,这样的委屈非但没有因为她的隐忍而消失,反而因为一件事故,导致她遭受变本加厉的冷暴力。

婚后不到一年,朱家就出了一档子坏事,朱自清的父亲是朱家的顶梁柱,那个年纪正是官运亨畅的时候,一时得意便沾染了官僚的不良爱好,学起旁人纳妾蓄妓。

姨太太多了,最容易生事,结果拈酸吃醋的事情便闹起来, 一个厉害的姨太太竟跑到了徐州闹得满城风雨,结果把父亲的名声也搞臭了。

一夜之间,父亲丢了乌纱帽,被上司厌弃。本来就不擅长理财,加上打发姨太太,给猝死的老太太办丧事,里里外外几乎掏空了朱家的家底。

朱自清连学费都差点交不上了,还是武钟谦跑回屋子里,掏出嫁妆箱底的金镯子,典当之后换了钱,才给丈夫交上了学费。

朱自清一辈子都忘不了,妻子那忧伤不舍的神情,闷声赌气对他说道:“你以后挣钱了,可要还我。”

他感激地揉乱她的碎发,郑重地朝她点头承诺:“一定还!”

武钟谦这才笑了起来,一双眸子笑成弯弯的月牙,又招人喜欢又招人怜爱。

可是这样美好的笑容,却在朱家那压抑无比的大宅院里慢慢地消失了, 直到朱自清看到妻子愁眉不展的脸上挂着忧郁的泪水,才警惕到事情的严重性。

因为丢了官丢了脸,朱家不复以往那般其乐融融的气氛,父亲的脾气越来越古怪,动辄就要叱责怒骂家里的仆人。

他不快乐,也不许别人快乐,一听到儿媳无忧无虑的笑声,便怒气更盛,将所有不幸的事情都怪罪到她的身上,甚至还羞辱她是扫把星,把不详带到了朱家。

长此以往,武钟谦收敛了笑容,神情带着小心讨好,在公婆面前唯唯诺诺,不敢再露出一点笑意。

而关起门来,她常常躲在屋子里掩面啜泣……

朱自清常常写信来劝慰她,可是现实的距离鞭长莫及,他的安慰和着急,也驱散不了妻子心头的阴霾和心结。

毕业后,朱自清进入家乡扬州的一所中学教书,可没多久, 他又因为同父亲关系恶化和志向不愿苟全自身的原因,从家乡离职出走。

而婆婆却将朱家种种不幸之事,都归咎于武钟谦的身上,包括儿子不听话出走的事情,她认定中间是武钟谦的挑唆。

儿子一走,母亲便将所有的怒火都冲向武钟谦,将她和她生的三个孩子一同撵回了娘家。

可娘家亦早已不是当年的光景,武威三的妻子病逝之后,他便续弦娶了一位新妻子。

继母待武钟谦非常刻薄,还常常吹枕边风,连带着武威三对这个娇宠长大的女儿,也开始有了嫌隙和厌弃。

武钟谦带着三个瘦弱的孩子,在娘家卑微地讨着生活,只能乞求丈夫赶紧安定之后,将他们接走

等到朱自清马不停蹄地回到岳父家中, 看到妻子儿女落魄的境况时,难受得差点流下泪水。

她们被撵去住在一个地窖里,三个孩子营养不良,饿得面黄肌瘦。武钟谦也没好到哪,衣衫单薄形如枯槁,在见到丈夫的那一刻,眼眶立马蓄起了酸楚的泪水。

朱自清心疼地搂住妻儿四人, 这次说什么也要带走她们,绝不能再放着她们挨苦受冻。

好不容易将人领走,一起到外省生活,租来的房子收拾起来倒也温馨舒适,一家五口坐在煤油灯下,吃着粗茶淡饭,聊着天南地北,日子过得舒心了不少。

他看着妻子脸上的笑容,终于慢慢放晴,重新绽放起芍药花那般的笑靥。

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武钟谦,高高兴兴地做着家庭主妇,将院子收拾得干干净净,饭菜做得可口鲜美,连衣服都叠得整齐,一丝褶子都看不到。

她这样闲不住,围着丈夫孩子,在灶台前打转,就连“月子”都不好好休息,总觉得缺了她,家里就乱遭起来。

朱自清看着她不爱惜身体,心疼得很,总是皱眉拦着让她多休息,将饭菜夹进她的碗里,非要看着她大口吃下。

在一起的日子,也难免会有摩擦,就像朱自清《给亡妇》里写的那样:“老实说,我的脾气可不大好,迁怒的事情也常有。”

可武钟谦从来不吵闹,而是躲在一旁“抽噎着流眼泪”。

最麻烦的是朱自清生病,每次一生病,他便忍不住呻吟,闹腾得武钟谦整晚整晚睡不着觉。

有次在夜里一两点,朱自清突然发烧起来, 武钟谦披着衣服忙前忙后,几乎一夜没合眼,买药煎药,端过来看着他喝下去。

可等到她发烧生病时,却总是忍着不开口,挣扎地起来继续干活。她怕打搅朱自清,又怕要花好多钱,总是装得神色正常。

即便是后来病重,也只是躺在床上皱着眉头强忍着, 朱自清脚步声一靠近,她便一骨碌坐起来,再难受也不皱眉毛。

她原本身体就不好,人又总是操劳,就连朱自清都常常哀叹:

“在短短的十二年里,你操的心比人家一辈子都多,谦,你那样的身子怎么经得住!”

后来,真的撑不住了!

武钟谦的肺烂了一个大窟窿,医生劝说她一定要静养。可是家里6个孩子,整天整夜闹腾得不停,怎么可能静养。

她舍不得孩子,也不愿意花钱,在家里躺着,她又老是起床做家务,弄得身子更加糟糕了。

朱自清终于忍不住,把她送回来老家修养。

走的时候,夫妻在路上道别,武钟谦突然红着眼哭起来:“还不知能不能再见了……”

朱自清生气地打断她:“说什么胡话。”

抹了抹眼泪,车子渐渐走远,他看着 妻子的身影一点一点缩小,先是模糊,后变成一个小黑点,到最后便消失在视线里……

如果朱自清知道,那是最后一次见到妻子,想来说什么,他都一定要追上去,紧紧抱着她。

可怜他那时还以为妻子只是去养一场病,很快就会回来。

妻子不在身边,朱自清很不习惯,总觉得家里少了些什么,他盼望着能早点见到武钟谦。

可直到一个月后, 那一封从故乡寄来的信,彻底打碎了他的美梦。

当时他没在意,想着上次父亲寄信来,说妻子独住一个屋子,嫌它没有客厅,怕朱自清回去之后不方便。

可这次拆开信之后,他愣在了原地,顿时哽咽痛哭起来,泪水很快晕染了纸上的墨痕。

晕散开的水渍,像是他心底的悲痛,一点一点没有边际的扩散……

他们说,妻子病故了,他们看着她在床上咽气。

原来她的病已经重到了这样的地步,走前她说的那句话,像是早有预料般。

此经一别,谁能想,竟是天上人间!

朱自清来不及收拾心情,便马不停蹄回到了扬州老家, 直到看见院子里搁置的黑色棺材,他的心脏,那一刻像是被人紧紧攥在手里,无法呼吸般难受。

妻子的音容笑貌,还是那样的清晰深刻 ,仿佛那个人昨天才给自己泡了一壶茶,嘱咐他早点休息,仿佛昨天,她还睡在自己的枕边,仿佛昨天她还被一堆孩子围着,闹腾得头疼不已……

可怎么?为何?只是过了一晚,所有人都说她已经离开了。

她哪里离开了,她不正躺在那静静地睡觉吗? 她只是累了,需要休息,并没有走呀!她还会醒的,还会醒过来的!

她舍不得孩子,她也舍不得丈夫,她怎么可能会这么早离开,她才三十一岁呀!

几个孩子扑在他的脚下嚎啕大哭起来, 他想迈开步子,走进看一看妻子,可腿上却像是绑了千斤重的东西,怎么也使不出力气。

下葬的日子是在冬天里,寒风凛冽地刮着,像刀子一样刻在他的心口,可他惦念的却是黑色棺材里的妻子。

这样冷的天,她睡在地下,会不会觉得很冷,她一向是畏寒的,一到冬天,就要抱着他睡。

如今他常常半夜惊醒,看着枕边空空,一时分不清梦境和现实究竟哪个更让人悲伤。

泪水像是不值钱,哗啦啦地往下流,他怕是后半辈子,都要很难过了……

冬天过去了,悲伤并没有走,春天来了,希望亦没有来。

朱自清成了一个鳏夫,带着6个嗷嗷待哺的孩子。

以前妻子在的时候,他看着屋子里吵闹额孩子,便总是觉得烦躁,好友叶圣陶比喻他是“蜗牛背了壳”,亲戚嘲笑他“要剥层皮”。

每次午饭和晚饭的时候,家里就像是“发了一场洪水”, 几个孩子急促繁碎的脚步声,喧闹的笑声和哭声,像是浪潮一样一个接着一个汹涌地打来。

他的创作思绪总是被一次次地打断,烦躁地搓着脑袋,抬头又看见调皮的孩子在窗户另一边做鬼脸,喊着他吃饭。

吃饭的时候,更是像一场战争,这个哭要红筷子,那个闹要黑筷子,一会要鱼肉,一会又要萝卜豆腐。

朱自清是个脾气暴躁的人,往往忍受不了就要呼巴掌,好在妻子在一旁这个哄,那个劝,这才安顿了几个淘气的孩子。

可也有不管用的时候,便轮到作为父亲的朱自清登场,沉重的手掌落在身上,立刻便“征服”了几个淘气包,孩子们挨了打,老实做在桌前,抹着泪捧起饭碗来。

私下里,朱自清常常和妻子说: “我们家,真是成日的千军万马呀!” 闹得他摊开书看不进去一行字。

可如今妻子也走了,一个屋子里乱哄哄的, 再也没有那个温柔的身影,这里哄,那里劝。

他总是怀念起妻子在的日子里,桌前放着的诗词书里,他时常翻的那一首,便是苏轼悼念亡妻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数话凄凉。”

他心里亦有千万凄凉话,更与何人说?

时光弹瞬即逝,一年,三年,五年,他后来有幸遇到了一个很好的女子,他又娶了妻,她帮他照顾孩子。

在武钟谦过去的第三个年头里,朱自清写了一篇《给亡妇》,读起来,总觉得字句含泪。

在文章的最后,他说:“前年夏天回家,上你坟上去了。”

坟前的圹地里长满了青草,朝露浸润了他的布鞋,那时妻子刚埋半年多,却不像是个新坟。

朱自清坐在坟前,看着那一块黑黑小小的土包,心里总觉得无限寂寥。

“谦!好好放心安睡吧。”

“我想告诉你,孩子们都很好。”

月隐日将出,他的衣衫被晨风撩起,背影有些单薄,走在归去的途中, 那句被清风吹散的呢喃,又被吹落到了坟前。

“我,也很好……”




曹操为什么要杀害华佗
二是养病自重;曹操在杀了华佗之后公开对人说:华佗可以治好自己的头风病,却有意不治好,借此以抬高自己的身价。我不杀他,他也不会为我彻底治好这头风病(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善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断此根原耳)。 三是夸大病情;曹操不过是个“头风”病,但是,...

《三颗枸杞豆》中三叔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
他是前两天从单位回到村子的,听人说是回家养病来的。他仿佛没有看见我,慢慢地抬起右臂,将手向阳光里伸去,手指上,捏着一朵野豆角花,仔仔细细地望,好像...但他似乎没有忘记我,托父亲给我捎回来一件临别的赠礼--三颗红色枸杞豆,这也许是三叔留给我的最后一个谜语。但我这回把它猜出来了。它是生命告终的句号...

病人祝福语简短八字
69、4养病四不:不能默默忧愁,不能吸烟喝酒,不能剧烈运动,还不能删这条短信的祝福。祝早日康复! 70...94、太正常了,那时几乎家家死小孩,一床破席子一裹,土一埋就完事,也没看见哪家父母很伤心的。 95、

赵匡胤的军师是谁
临别时双方依依不舍,苗见匡胤衣衫破旧,便赠送了金钱作盘缠路费,匡胤感激不尽,热泪盈眶。他和苗光义约定,待机成熟,定与先生共谋大业。 广顺元年(950)赵匡胤...赵匡胤见挽留不住他,准于归乡养病,为表恩宠,除赠送一大笔金钱外,以国号宋,赐苗光义家乡苗家庄为宋村,沿用至今。 回乡后,苗光义见家乡人民多数还处于贫穷...

《水浒传》
在征讨江浙一带方腊率领的起义军胜利后,林冲得了中风,被迫留在杭州六和寺养病,由武松照顾,半年后病故。 电视剧《水浒传》将林冲之死改为由于宋江放走高俅被气致死。鲁智深,人称花和尚,小说《水浒传》中重要人物,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姓鲁名达,出家后法名智深。鲁达本在渭州小种经略相公手下...

水浒传中史进、鲁智深、林冲、宋江、杨志、李逵、吴用、武松分别有那...
临别再赠四句偈言:“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后来,宋江征方腊,大战乌龙岭。...在征讨江浙一带方腊率领的起义军胜利后,林冲得了风瘫,被迫留在杭州六和寺养病,由武松照顾,半年后病故...李逵反对宋江的招安路线,曾大闹东京,扯了御笔诏书,要杀钦差,甚至扬言打入东京城,为宋江夺了皇帝位子...

很烦很不开心说说 心情不好很烦的说说
希望你不要着急,安心养病,配合医生做好各项工作,身体好了,一切都会好了。坚信自己是最优秀的,你一定能做到!】 12、【知道时间总是不能停留,就没必要伤...103、【愿我的临别赠言是一把伞,能为你遮挡征途上的烈日与风雨。】 104、【念你;让我难过,让我孤独!想你;让我伤心,让我落泪!】 105、【清澈的湖水...

三颗枸杞豆中为什么三叔只送三颗
三叔只送三颗枸杞豆的原因(节选自原文):它是生命告终的句号!是三个遗憾的“〇”!但“〇”也是一切事物的起点。于是,我从这三个“〇”出发,勤奋地去追寻一,二,三……以至更复杂、更艰深的学问。当我成为植物学家后,爸爸以为这是他拳头惩罚的功劳。他的口头禅是:“牛羊怕杀,人怕打!”...

水浒传人物分析1000字的,急啊!!!
了中风,被迫留在杭州六和寺养病,由武 松照顾,半年后病故。鲁智深,梁山泊第十三位好汉,十员 步军头领第一名。鲁智深原名鲁达,是经 略的提辖,因为见郑屠欺侮金翠莲父女,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被官府追捕,逃到五 台山削发为僧,改名鲁智深。鲁智深忍受 不住佛门清规,醉打山门,毁坏金身,被 长老...

程海是什么学家
他是前两天从单位回到村子的,听人说是回家养病来的。 他仿佛没有看见我,慢慢地抬起右臂,将手向阳光里伸去,手指上,捏着一朵野豆角花,仔仔细细地望,...但他似乎没有忘记我,托父亲给我捎回来一件临别的赠礼——三颗红色枸杞豆,这也许是三叔留给我的最后一个谜语。但我这回把它猜出来了。 它是生命告终的...

武昌区15792031793: 胡适的七段爱情简介
岑月丽乐: 谈及胡适,小时候就有学过他写的文章,彼时在课本里看到胡适二字时,总是懵懵懂... 就在陈衡哲满以为好梦成真的时候,胡适不得不回老家与江冬秀办婚事.陈衡哲万般...

武昌区15792031793: 小说已中秋夜里的一盏马灯为题有什么好处 -
岑月丽乐: 中秋夜里的一盏马灯 朱砂 他做梦也不会想到,时至今日,乡村里竟然还会停电,而且是在中秋节的晚上. 菜刚刚摆上饭桌,他正陪娘说话.哥哥在开啤酒,嫂子还在灶间忙活着,谁料却突然停电了,世界一下子掉进了黑暗,——如他此刻的生活...

武昌区15792031793: 《金瓶梅》中花子虚有万贯家财又年纪轻轻,为何最终英年早逝? -
岑月丽乐: 因为在花子虚看来,他遭到了最亲近的妻子以及“结义兄弟”西门庆的背叛,又被几个叔伯兄弟侵吞了家产,气急攻心.再加上生了一场大病,导致他英年早逝. 花子虚的大伯花太监,因为深得皇帝器重,所以曾经被外派到云南做镇守,在地...

武昌区15792031793: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是什么?结局是什么? -
岑月丽乐: 我写了一篇司马文君的故事,,,也不知道是不是对你胃口..爹爹是富甲天下的商人,我是他的掌上明珠.我想爹爹是爱我的,锦衣玉食,仆役成群.我要什么,他就给我什么....

武昌区15792031793: 林冲的人物描写(800字) -
岑月丽乐: 林冲(第六回原文): 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獭拟背银带;穿一对磕爪头朝样皂靴;手中执一把摺叠纸西川扇子;生的豹头环眼,燕...

武昌区15792031793: 拒绝施舍阅读答案 文章题目见下面 速度速度速度可加悬赏 -
岑月丽乐: 1 拒绝他人的施舍,真正的靠自己 2外贸描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妇女生活的艰辛,表达了作者对妇女的同情、为后文做铺垫 3大家对小伙子的质疑,目光的尖锐,表现了作者对社会上那种片子的鄙夷和唾弃. 为后文小伙子谎话被拆除做铺垫.4我可以靠自己的劳动去赚钱.我有手有脚.我会养活自己,拒绝施舍.5你,一个普通的妇女.却坚强的表达生活.比一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更懂得热爱生活,拒绝设施.

武昌区15792031793: 养病的话,是在城市好还是回农村老家好? -
岑月丽乐: 2个方面吧 第一是老家在哪儿. 看你这么问应该是在农村. 如果在城里,那么养病在城里是应该的.老家在农村,那就回农村是最合适的.毕竟在家里心情才最舒适. 第二是看这个病的严重程度,出院后身体怎么样?需不需要什么后续治疗? 如果没这方面的顾虑就回到农村,有顾虑就在城市.

武昌区15792031793: 我想养只乌龟!谁推荐个好养的!高分 -
岑月丽乐: 1、你如果买到的是真正野生的草龟,那么,就是符合你所说条件的最佳选择!2、河塘里的野生草龟,既可以水养,也可以陆养.它在野外的自然环境里出生长大,受到过各种恶劣环境的熏陶...

武昌区15792031793: 念当奉时役 去尔日遥远 解析 -
岑月丽乐: 想到我要去服役了,离开你到那遥远的地方 离别之情是我的疏忽,我查了一下这首赠妇诗的背景,确实是当时秦嘉奉命进京,因公出使,当时他还在陇西郡,想请在家乡养病的妻子来郡中面辞,谁料妻子回书说病体欠佳,不能前来,然后秦嘉才惆怅满怀的写下了赠妇诗三首,自序说:“嘉为郡上掾,其妻徐淑,寝疾还家,不获面辞,赠诗云尔.” 去尔日遥远,窃以为应该是我离开你去那更远的地方,每一天每一刻我们之间的距离都更远一点.

武昌区15792031793: 寻一部电视剧的名字
岑月丽乐: 那个应该是电视剧《牵手向明天》 分《真情岁月》和《牵手向明天》上、下部 片名... 克谦的父亲刘力伟照顾起这两个孩子,而妻子碧芬却视他们如眼中钉. 在力伟的安排...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