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或的文言文

作者&投稿:卢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含或的古文句子

(1) (会意。

甲骨文字形从囗(象城形),从戈(以戈守之)。表示以戈卫国。

本义:国家。用本义时读 yù)有人,有的——泛指人或事物 。

或,有也。——《小尔雅·广言》 或跃在渊。

——《易·乾》 殷其弗或乱正四方。——《书·微子》 或群或友。

——《诗·小雅·吉日》 庶或饷之。——《礼记·祭义》 或赐二小人酒。

——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或说处杀虎斩蛟。——《世说新语·自新》 或立或卧。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或坐或俯。 或笑或哭。

或饮或博。 (2) 又如:或人(某人。

不称名而暗指的人。有些人);或时(有时);或一,或种(某种);或日(某日,有一天) (3) 用作虚词 或尽粟一石。

——唐· 韩愈《杂说》 君实或见恕。——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或异二者之为。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或能免乎。——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跌下悬崖或峭壁 (4) 表示假设。

犹倘若,假使。如:或若(假使,倘或) (5)“或”门: 所有输入为低时,才会有低的输出。

输入 输出。

2. 含或的古文句子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囗(象城形),从戈(以戈守之)。表示以戈卫国。本义:国家。用本义时读 yù)有人,有的——泛指人或事物 。 或,有也。——《小尔雅·广言》 或跃在渊。——《易·乾》 殷其弗或乱正四方。——《书·微子》 或群或友。——《诗·小雅·吉日》 庶或饷之。——《礼记·祭义》 或赐二小人酒。——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或说处杀虎斩蛟。——《世说新语·自新》 或立或卧。——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或坐或俯。 或笑或哭。 或饮或博。

(2) 又如:或人(某人。不称名而暗指的人。有些人);或时(有时);或一,或种(某种);或日(某日,有一天)

(3) 用作虚词 或尽粟一石。——唐· 韩愈《杂说》 君实或见恕。——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或异二者之为。——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或能免乎。——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跌下悬崖或峭壁

(4) 表示假设。犹倘若,假使。如:或若(假使,倘或)

(5)“或”门: 所有输入为低时,才会有低的输出。 输入 输出

3. 或 古文有哪些意思

或 【huo】 或 either;maybe;or;perhaps; 或者;或许 或 huò (1) (会意。

甲骨文字形从囗(象城形),从戈(以戈守之)。表示以戈卫国。

本义:国家。用本义时读yù)有人,有的――泛指人或事物 [some;someone] "古文字中,国(简体字为国)字从口从或,究竟是“口”还是“或“为原形,众说纷纭。

马叙伦先生主张口为国之原字,。

余之日本学友后藤朝太郎则主张“或”为国(国)之原字。他认为加以口者,系秦汉以后之事。

并于《国家学会》杂志第二十七卷第六号上发表论文,说之如下:“国(国)字作口,乃秦汉以来之事,周代春秋战国时代,只有或字。”按:或为戈与口之合体,后汉许慎于《说文解字》中亦曰,或者,邦也。

(参阅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 或,有也。――《小尔雅·广言》 或跃在渊。

――《易·乾》 殷其弗或乱正四方。――《书·微子》 或群或友。

――《诗·小雅·吉日》 庶或饷之。――《礼记·祭义》 或赐二小人酒。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或说处杀虎斩蛟。――《世说新语·自新》 或立或卧。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或坐或俯。 或笑或哭。

或饮或博。 (2) 又如:或人(某人。

不称名而暗指的人。有些人);或时(有时);或一,或种(某种);或日(某日,有一天) 或 huò 〈连〉 (1) 用作虚词 [or] (1)∶表示选择或列举。

如:或是(连词。表示选择或并列关系);或乃(或者。

常用于句首表示变换叙述内容) (2)∶在不同或不相似的事物、状况或行动之间的一个抉择。如:有病或无病,他不都应该在这里 (3)∶近似、可疑或不肯定。

如:在五天或六天之内 (4)∶两个词或两个短语同义、等义或替换的性质 或尽粟一石。――唐·韩愈《杂说》 君实或见恕。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或异二者之为。――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或能免乎。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跌下悬崖或峭壁 (3) 表示假设。犹倘若,假使 [if]。

如:或若(假使,倘或) 或 huò (1) 或许,也许。表示不肯定 [perphaps]。

如:或是(或许;也许是);或恐(也许;可能);你仔细找一找,或能找到 (2) 间或,有时 [occasionally;sometimes] 或长烟一空。――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或至相殴。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3) 又如:或时(有时) 或 huò (1) 通“惑”。迷惑 [puzzle] 夜半,而城上四面鼓噪,敌人必或。

――《墨子·备蛾传》 无或乎王之不智也。――《孟子·告子上》 擅创为令,迷或其君。

――《管子·回称》 买则失实,卖则失理,其疑或滋益甚。――《盐铁论·错币》 贫贱吾恐其或失也。

――《大戴礼记·曾子制言》 别从东道,或失道。――《汉书·霍去病传》 惟恐或后。

――清·周容《芋老人传》 (2) 又如:或或(迷惑。或,通惑);或乱(昏乱;惑乱);或疑(怀疑,疑惑;有人怀疑) 或 huò 语气词,在否定句中加强否定语气 莫或兴之。

――清·黄宗羲《原君》 莫或除之。 或许 huòxǔ (1) [perhaps]∶可能但不肯定;也许 他或许没有赶上火车 (2) [maybe]∶不一定 他或许能来 或曰 huòyuē [someone says] 有人说。

这是设问。或,不定代词,不是连词里的“或” 或则 huòzé [or] 或许(表选择) 明天我或则去图书城,或则去图书馆 或者 huòzhě [maybe;perhaps] 也许 或者其于道不远矣。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或者曰。――清·洪亮吉《治平篇》 你赶快走,或者还能赶上末班车 或者 huòzhě (1) [or]∶在可供选择的东西、状况或过程中的挑选 决定学医或者学法律 (2) [either…or…]∶连接词、词组或分句,表示从两种以上的事物中选择一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同时存在 这个任务可以交给小李或者小张 或 huò ㄏㄨㄛˋ (1) 也许,有时,表示不定的词:~许。

~者(a.也许;b.连词,用在叙述句里,表示选择关系。均亦单用“或”)。

~然。~则。

(2) 某人,有的人:~告之曰。 (3) 稍微:不可~缓。

不可~忽。不可~缺。

4. 带有之字的古诗或文言文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5. 带"或""每""既"字的文言文

(1)代词,有的人。例: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寡人之于国也》)

(2)副词,有时,偶尔。例: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3) 副词,也许,或许。例:云霞明灭或可睹(《梦游天姥吟留别》)

(4)连词,假如,倘若。例: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蜀道难》)

(1)常常,经常。例:妪每次谓余曰(《项脊轩志》)

(2)每一次。例:相如每朝(《廉颇蔺相如列传》)

(3)各个。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梦溪笔谈·活板》)

(4)用在人称代词或名词后,表示复数。例:每且去寻房子,再来会这些人(《儒林外史》)

(1)动词,尽,完毕。例:言未既(《进学解》)

(2)副词,已经。例: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过秦论》)

(3)副词,不久、一会儿。例:既又与汝就食江南(《祭十二郎文》)

(4)副词,全、都。例:肴核既尽,杯盘狼藉(《赤壁赋》)

(5)既然。例:将军既帝室之胄(《隆中对》)

(6)农历每月十五日。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赤壁赋》)

6. 文言文中带有“和”字,“或”字的句子有哪些

一、或

1 有时,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或长烟一空

2 有的,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文言文的"或"字不解释为"或者",解释为"有的(人或物)"

解释:

1 也许,有时,表示不定的词:~许.~者(a.也许;b.连词,用在叙述句里,表示选择关系.均亦单用“或”).~然.~则.

2 某人,有的人:~告之曰.

3 稍微:不可~缓.不可~忽.不可~缺.

二、和

1 音乐和谐;协调。《察传》:“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

【又】协和;和睦。《季氏将伐颛臾》:“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2 和好;交好。《屈原列传》:“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议和。”

3 温和;暖和。《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4 和悦;谦和。《信陵君窃符求赵》:“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5 连带;连同。杜荀鹤《山中寡妇》:“时挑野菜和根煮。”

6 与;跟。《陈州粜米》:“和那害民的贼徒折证。”

7 与;和。岳飞《满江红》:“八千里路云和月。”

文言文的"或"字不解释为"或者",解释为"有的(人或物)"

1 也许,有时,表示不定的词:~许.~者(a.也许;b.连词,用在叙述句里,表示选择关系.均亦单用“或”).~然.~则.

2 某人,有的人:~告之曰.

3 稍微:不可~缓.不可~忽.不可~缺.

7. 带有以字的文言文

简直超级超级多………………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子曰:“为政以 德,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 众星 共 之。”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 ***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这只是论语的开篇几段…………




文言文中带有“和”字,“或”字的句子有哪些?
一、或 1 有时,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或长烟一空 2 有的,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文言文的"或"字不解释为"或者",解释为"有的(人或物)"解释:1 也许,有时,表示不定的词:~许.~者(a.也许;b.连词,用在叙述句里,表示选择关系.均亦单用...

带或字的文言文
2. 带"或""每""既"字的文言文 或 (1)代词,有的人。例: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寡人之于国也》) (2)副词,有时,偶尔。例: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3) 副词,也许,或许。例:云霞明灭或可睹(《梦游天姥吟留别》) (4)连词,假如,倘若。例: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蜀道难》) 每 ...

古汉语里,什么字(词)表示现在的“或者”意
古文中,表示“或者”意思的,多用单字“或”;也有非单字的,如:或然:《夜谭随录·碧碧》:"少年曰:'夙非姻娅,生熟两不相谙,猎食或然,宿应不可。'"抑或:《寒秀草堂笔记》卷三引《<玉版>帖跋文》:“或於明时即有《玉版》之完本行世邪?抑或得之临本之最善者邪?”或且:《后汉书·...

文言文中的或什么意思
节寰袁公行状》2、又如:或时(有时);或一,或种(某种);或日(某日,有一天)3、用作虚词 君实或见恕。——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或异二者之为。——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或能免乎。——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4、表示假设。犹倘若,假使。如:或若(假使,倘或)...

"或”在文言文中有没有姓氏的意思
或:字义:不确定。不肯定。不一定。或者。古代文言代词,某人,有人。或,有也。——《小尔雅·广言》或跃在渊。——《易·乾》殷其弗或乱正四方。——《书·微子》或群或友。——《诗·小雅·吉日》庶或饷之。——《礼记·祭义》或赐二小人酒。——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或...

文言文或例句
4. 文言文中的各种句式及例句 文言文的句式 一、判断句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用“是”作谓语,连接前后的名词、代词以及相应的短语进行判断,形式简捷单一;可是古汉语中的判断句的形式就比较多,有助词判断句、副词判断句、词序判断句以及动词判断句等。 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一)助词判断句 这类判断句就是所谓的“‘者...

或谓之曰的或什么意思文言文或谓之曰的或是什么意思
1、本句出自鲁人徒越,这里的或是文言文中的不定代词,可以翻译成“有的人”或“有人”。2、原文:《鲁人徒越》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

在哪些文言文中,“或”是有的,有的人的意思??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有的人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有的人就着自己所好之事物,寄情其中,放纵无羁的生活。”这里解释为有的人

或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或基本字义 1.也许,有时,表示不定的词:~许。~者(a.也许;b.连词,用在叙述句里,表示选择关系。均可单用“或”)。~然。~则。2.某人,有的人:~告之曰。3.稍微:不可~缓。不可~忽。不可~缺。或在文言文中的含义 ①<代>有的;有的人;有的事。《寡人之于国也》:...

或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及例句出处初中的或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关于或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及例句出处(初中的),或在文言文中的意思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1) 用作虚词 [or] (1)∶表示选择或列举。2、如:或是(连词。3、表示选择或并列关系);或乃(或者。4、常用于句首表示变换叙述内容) (2)∶在不同...

城西区19266176053: 含或的古文句子 -
胡耐益心:[答案]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囗(象城形),从戈(以戈守之).表示以戈卫国.本义:国家.用本义时读 yù)有人,有的——泛指人或事物 .或,有也.——《小尔雅·广言》 或跃在渊.——《易·乾》 殷其弗或乱正四方.——《书·微子》 或群或友.——《诗...

城西区19266176053: 请举例''或''字:在文言文中含有''有的''''有时''的或字(各举几例,要写明原句子). -
胡耐益心:[答案] 有时,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或长烟一空 有的,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城西区19266176053: 含或的古文句子 -
胡耐益心: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囗(象城形),从戈(以戈守之).表示以戈卫国.本义:国家.用本义时读 yù)有人,有的——泛指人或事物 . 或,有也.——《小尔雅·广言》 或跃在渊.——《易·乾》 殷其弗或乱正四方.——《书·微子》 ...

城西区19266176053: 带"或"字的文言句子 或者诗词 -
胡耐益心: 1-岳阳楼记,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2-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也.”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选自...

城西区19266176053: 带"或""每""既"字的文言文 -
胡耐益心: 或 (1)代词,有的人.例: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寡人之于国也》) (2)副词,有时,偶尔.例: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3) 副词,也许,或许.例:云霞明灭或可睹(《梦游天姥吟留别》) (4)连词,假如,倘若...

城西区19266176053: 或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胡耐益心: 您好,或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1.有的人2.表示或者3.稍微:不可或缓、不可或缺.望您满意.

城西区19266176053: 文言文“或”的意思加例句 -
胡耐益心: 或 代词义: 1、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从囗(象城形),从戈(以戈守之).表示以戈卫国.本义:国家.用本义时读 yù.有人;有的.——泛指人或事物. 或,有也.——《小尔雅·广言》 或跃在渊.——《易·乾》 殷其弗或乱正四方.——...

城西区19266176053: 文言文中有或、盖、请、谢字有哪些意思并举出例子 -
胡耐益心: 搜一下:文言文中有或、盖、请、谢字有哪些意思并举出例子

城西区19266176053: 或的古文翻译 -
胡耐益心: 1.指示代词,有的,有人: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副词.也许,大概:或异二者之为.有时,时常:风飚虎或闻. 3.连词,倘若,假使:或王命急宣. 4.助词,在否定句动词之前,加强语气: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乘.《诗经》

城西区19266176053: 文言文中“或”字的解释 -
胡耐益心: 或 #huò【释义】 ①表示选择关系:或早或晚|或多或少|星期六逛书店或在家睡觉.②也许,表示不能肯定:或许|或者.③相当于“ 有人 ” 、“ 有的 ” :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轻如鸿毛|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④稍微:不可或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