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火散文随笔

作者&投稿:肇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来老虎沟的人,一看到高士山上林深树茂。总会说一句:“好一山柴火。”

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老虎沟的人曾经守着一座高士山过着无柴可烧的日子。

多年前,母亲为柴火备受折磨。

我至今记得,读小学一年级时。正二三月光景,晨早天还有些儿冻,不想起床。母亲把煮早饭的红苕和米菜放在锅里放好水后,就带着姐姐出工去——姐姐十多岁就没有读书,跟着母亲做点轻松点的农活。

我自个烧锅煮饭,吃后上学。中午放学回家,母亲依旧在外做活,不在家,同早上一样,母亲在锅里放好一切,我只要往锅里加水点火烧锅就行。

那时我不怕烧锅煮饭,我最怕灶前没柴火。

看同村同学家房顶上炊烟飞绕,我家灶前却没有半根引火之柴,冷锅冰灶的,急忙忙沿楼梯往上楼爬,楼面如扫。空荡荡的就如楼梯下的黑洞。

上课老迟到,秃顶的矮胖老师脾气不大好,手边随时有几根桑条备着,喜欢用它来打人手板,桑条打在手上,一抽一条红印子,很痛。

我不想迟到,急得大哭大叫,站在老屋门口无计可施,只有叫妈妈。

“妈,你在哪里哪?你快回来。”

听到我喊声,母亲大约才记起他儿子放学回家了,匆匆忙忙跑回来,来不及问上一句,背上一背兜,拿起一竹抓儿,出门去。半会背回半背兜竹叶。

在老虎沟沟深处,贫瘠少土的石坡上,有小块竹林是我家的。竹杆长得又细又长,难得寻到根手腕粗的。

母亲放下竹叶儿,一声也没吭,又匆忙出去干活。竹叶一点都不经燃,火苗子一燎而过,火力也不强,加之天多潮湿,不起火,尽是烟儿,薰得人直流泪。

一顿饭就这样多是煮得半生不熟,将就吃下肚子。

读书不怕,煮饭烧锅不怕,就怕回家看到空荡荡的灶房和空荡荡的楼。

冷锅冷灶煮不出熟饭。

二三月都这样难熬,到四五月就更难了。

这天一放学,就飞快地跑回家,从老屋门斗里拿钥匙开门,开门后见到堂屋平空多了不少工具,放满了屋子。好几把大铁锤十字镐和锄头,还有几个石匠工具箱。

我有些疑惑,不知家里忽然冒出这些工具做什么用。但我真正关心的还是灶房。

当我走进灶屋时,我惊奇地发现:早上还空空的灶房,一下子满满的堆得都是柴火,像从天上掉下的一样。

这只有梦里才能发生的事,居然出现在我面前。我咬咬牙,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可是,它明明白白的的确确在我家灶前。

上好的柴火,晒得干干的,有一燃就哔哔卟卟的柏树枝,有大叶片儿的桉树枝,还有好几块劈好的柏树柈子。

我不管这些柴火从何而来的,反正在我家灶屋里出现。

好柴火才能煮出香熟饭。

这一顿,连灶都能感受到我快乐,火苗子在锅底呼呼直笑。

多少天来,我总梦想每天能有一顿好柴火该有多好。这样我就不会迟到,秃顶老师也就不会打我手板了。

现在居然有了,世界有时真像童话。

那天我去学校特别早。去时,秃顶胖老师还在煮饭,见到我,有些疑惑地问我:“今天好像没有留你吧。”

呵。这些都是因为家里一下有了好柴火。

晚上回来,才听母亲说。是社里派了一个施工队,要在高士山顶开挖一个蓄水池。

施工队有十多个大男人,都是外村来的石匠。他们早上来,晚上回,须要找个存放工具和中午煮饭的地方。老虎沟人没有几户有多的房屋,何况来的又是十多个精壮男人,老虎沟人闲嘴杂,没什么好处,谁也不肯借锅借灶。

母亲听说,却主动借我们家大铁锅给他们。

那些柴火就是他们拿来的。

厨房是老屋檐后紧靠石崖处接出来的小半间房子。房并不高,伸手就能摸到檐边。

家有三眼灶:一眼是大铁锅,多用来煮猪食兼偶用炒菜;另有一口铝锅,是用来煮饭的`,中间夹着一个砂锅,是用煮饭余热热水的。

按说家里屋窄檐低,并无宽余地方和多的锅灶让他们再挤来煮饭的;父亲年后不久去了云南做泥瓦手艺,要到冬月雨水起才回来;家里除了母亲就是一群小孩,屋子里一下子挤来十几个大男人,多有不便。

从此,别人吃饭的时候,母亲和姐姐从不回家。只有等到这帮人吃过饭休息好上了山才会回来吃饭。

那时煮好的饭也经冰冷了。

屋门里开始热闹起来。每天早早,十多个男人吵吵嚷嚷,吆吆喝喝,齐齐结伴而来。母亲要起床来开门,他们拿了工具后,唱着歌哼着曲沿着弯弯小径上高士山。

高士山也开始热闹起来。十数个大男人每天都在高士山山顶上,用最原始的工具,锄挖肩挑凿戳,开出沟渠,钻出炮眼,每每装填好炮,就有汉子站在高士山山梁上,双手成喇叭状,哦哦吆喝,

“放炮哟,放炮哟。”

声音高亢雄厚,四野都为之和。

在山间劳作的人听到声都会停下来,有些漠然地望着山顶。

光秃秃的高士山上岩土红褐色,山顶上能修蓄水池么?

随着吆喝,十数个男人沿山梁走向高士山的另一边。

数声炮响,泥石俱飞。

然后,就听见石块泥土漱漱落下,有直飞到田间地头,也有飞远的到山下房屋旁边的竹林里,惊得林里鸡飞狗跳。

于是山,下的老太婆婆们提着嗓门叫。

“砸着人哟,小心呀。”

多年之后证实,这工程不切实际。

高士山属那种沙石岩,透水性极强,根本无法建蓄水池。工程半途而废,留下倾倒半坡红土和一个大坑。坑而今长满了草,好几回有人不小心滑掉下去,伤了腿。每回,都有人在骂。

“真是害人坑哟,不晓得是哪个砍脑壳的,要在这里修啥水池哟。”

这个害人坑,可是十几个精壮大男人,卖力干了四个月之久才挖出来的。

这四个月时间都在我家煮饭。我家只为他们提供一口大锅,其它都是他们自带。他们干的是力气活,吃的多是青菜红薯稀饭下咸菜。这几月母亲不再为柴火奔忙,而我因有柴火,放学时,也老和同学在路上偷赖,别家孩子有爷爷婆婆煮饭,我则是听到有人叫吃饭时,才如打慌的兔子般往家里跑。

回到家,施工队的人正在吃饭。

看我一头撞进来,急慌慌往灶房跑。

有年长的匠人在笑。“小少爷,又贪耍了,不好好读书,迟到了老师要打你屁股。”

“不得。”我歪着头说。

“说说老师打过你没有。”旁边几个匠人边吃饭边笑着问。

“没有。”我伸长下巴说话,撒个谎儿。

“小娃娃,煮啥饭哟。就在锅里舀哟,吃了快上学去,好好学,将来考大学,不要呆在山沟沟。”

他们笑了。他们的大锅饭煮得很香,叫我流口水。

四个月前,他们来得忽然,在高士山顶挖了一个大坑,说要建水池。四个月后,又忽然不再开工,留下一灶屋未烧完的柴火,收拾行李离开。

施工队离开时,发现少一把十字镐工具。(所谓十字镐。是件一头尖一头扁,约摸二尺长,中部开眼,插入木柄的一件铁制工具)

他们先是疑心掉在了山上,去山上找了一回,没有找到,相互埋怨几句也就算了。

然而那年冬天,十字镐在我家里出现。

就是这把十字镐,在这年冬天,帮了母亲不少忙,也惹了不少烦恼。

川中冬天多雾。大雾连天,白茫茫一片,连门对门都看不见。太阳要拖到中午才能隐隐约约的见到个白色影子。

冬天清闲,大人们出工一般都推到早饭后。

传说高士山先前是有很多柏树的,不知为何到我懂事时,山上也不多柏树了,剩下的只有那悬崖边上还有几棵。

乡下有个规矩。哪家修房造屋,如果偷砍自己村里山上的树要罚款。但偷了别人村山上的树一般算不得个啥,大家都不说。

乡下人为了能有自己一间房是不惜冒险的,有人因去偷树而从崖上失足下来摔断了腿也是常有的事情。

那一年雾特大,修房造屋的又多,所以偷树的人也多。

高士山上,那些生长在悬崖上的柏树,往年因不好偷砍而存活。但是,那一年冬天,不经意间变少了,每隔几天,就发现大胆的贼,留下大堆柏树枝而去。队里也只是派人把树枝背回来,锁在队房里,待到多时,每家分一点。

偷树人多为了安全方便,往往会留下较长的树桩。

柏树桩是上好的柴火。但悬崖上难找落脚的地方,何况它们大多生长在石缝间,要想把树桩子挖掘出来不太容易。锄头刃薄而宽用不上,为了一个树桩而损坏把锄头是件吃亏的事。所以,大多数人只能对它望而却步。队里也懒得理它,等到十冬腊月,组织队里所有男人一起,花上几天工夫,把这些树桩挖出来,分了过年。

母亲从小吃惯苦,像男孩子一样,整天爬高窜低。据母亲说,一般男孩儿都没有她历害。高士山上的悬崖当然难不住她。因为家里有十字镐,这件家计专能橇缝挖石,最适用在这样地方刨掘树桩。

于是,在有月的夜晚或是在大雾的早上,母亲带上姐姐,把十字镐藏在背兜里,悄无声息出了门。尖尖的十字镐在石缝隙间挖掘,两三指宽的厚刃,可以掘断伸延很远的树根。

大多数时候,母亲和姐姐背四五个树桩回来,我要不还在睡梦中,要不刚起床。

村里人只听到狗吠鸡鸣。

高士山山上的树不见了,似乎没有多少人说。可是,山崖上的数十个树桩不见了,却引起了轩然大波,引起了公愤。

谁也不知道是啥样的人居然有如此能耐,把悬崖上的树桩都偷走。这难度可比偷一棵两棵柏树难多了。

而且,这样的事,铁定是本村人所为。外面的人只可能偷柏树,不可能冒险来偷树桩。

大伙纷纷指责这种行为,找到队长,要查出这个人,要罚款,要收缴归公。吵得沸沸扬扬,都说这人太厉害了,这还了得。说不准哪天还要干出更大的事。

迫于压力。腐腿明队长组织全队男人,在一个下午,挨门挨户搜查。

为示公平,一群人是沿着门户儿一家一家地查。别人家查得马虎,在我家却查得格外认真。

其实,这世上根本没有不透风的墙,好多人早就怀疑是母亲干的,只有母亲才有这么大的胆量。

然而,查到我家时,一帮人楼上楼下,房前屋后,院左院右,能翻的地方都找了个遍。楼上依旧如扫过般,灶前也只有几根草,一眼儿都知不是藏树桩子的地方。

其中,有好几人据说先前专门搞过抄家的,都没有找到任何罪证来。

这样的结果令所有人都大失所望。都纷纷传说老屋真有神了,好多人明明都看到的,知道的,为啥儿偏偏就查不出来呢。

几十个树桩无端端地不见踪影。

最终想看笑话的没有看成,反在其他家里找到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柏树枝来。

多年过去了,村里人在说起这些过往的故事时,总还问母亲。“奇怪,当初你把这些树桩都藏到哪了,这么多人都找不出来。”

母亲似乎很忌讳,打一个哈哈,不肯透露分毫。大伙只晓得,那一年冬天,母亲隔三差五就要用十字镐来劈柴。

再坚硬的树桩,碰到这把十字镐,总能很快地分开,分成小块,放进灶里,火焰是红通通的。

尖尖的十字镐,碰到了地面的石头,也是火星子直飞。人人见了,都夸这把十字镐钢材真好,不像现时的,没咋用就断刃。再后来开始有人来借,借借还还,还还借借,这把十字镐就不知所踪了,悄无声息的不见。

为此,母亲找了好久没有找到,借题儿站在屋前胡乱骂好几回。

再后来,因为镇上一间房,全家上了街,离老虎沟高士山有三十多里路。

母亲老了,腿不好,回乡下的时间也就少了。

我长年在外打工,回家更少。偶尔回家,同老一辈的人闲聊,说起往事儿,有人还问我这事儿。我摇摇头,说我那时小,也没有搞清楚。

以至后来有人半开玩笑说:“你回去问问你妈,她倒底把这么多树桩藏在哪里的,让全队男人都没找到,多年来我们一直不服气。现在老了,说不哪天就不在了。她得让我们死也要死个明白呀。”

回到镇上,把这笑话说了。并顺口问母亲:“妈,当时你把这些柴火藏在哪里的。”

“……我当时一眼就看中了那把十字镐好使,生了贼心,叫你姐给他们偷了。用它来挖树桩刚刚好,把山上大大小小几十个树桩全都给挖了。我就晓得他几爷子心里会不服气,会来查。你晓得我们灶下面的灰仓,年年做肥把灰仓挖得又深又大,我就把挖来的树桩埋在灶下面灰仓里面。上面烧盖着灰,谁也想不到。另外老屋楼梯下面也有个坑,当年才分家过日子时,没有地方养猪,在那里养过一段时间猪,猪屎铲了,一直有个大坑,半人深。另一半就藏在那。老屋光线不好,几爷子做梦也没想到。楼梯下和灶灰仓里能藏东西,其实这些有啥好说的,是那些年要生活没有法子,你想啊,养大你们几个容易么。”

母亲叹了一口气,又有些得意地笑了。

所有的辛酸如过眼烟云。此时倒如一个顽皮小孩,为自己狡黠开心,满脸的皱纹展开。

似乎又寻回了当年的豪气。

后记:冬月十三,母亲生日。以此文贺,说声谢谢。母亲不容易。


心无所念而万物皆宁的散文随笔
人生就像戏水行舟,偶来一阵顺风,突又一阵逆流。品叙艳阳之柔顺,又倾心于浪遏飞舟之情怀;奔乘勇进之流水,又缅怀昔日晓坐亭台共赏月之闲逸。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攀登高峰峻岭之巅,却难舍夕阳别离之美好。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一生遥无止境地追逐与攀爬,百年终老之时难免留有伤古叹今的遗憾...

灯的散文随笔
“星星点灯照耀我的家门,让迷失的孩子找到来时的路……”,年少时在街头巷尾总能听到郑智化的这首《星星点灯》,每次听到,都会思绪万千,脑海中不断闪现出安徒生童话里卖火柴的小女孩流浪街头的画面。我真心希望这个女孩眼里看不到忧伤,有的只是希望,是街边的点点星光带给她的希望,指引她走向遥远的...

大草原散文随笔
入夜,草原上燃起了熊熊篝火,我们围在火的周围,跳起了欢快的舞,虽然没有彩灯没有激光,但在火的周围人们都变得异常兴奋,也许是火焕起了人们遥远的记忆?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也曾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围在火的周围分享着他们的食物,那时曾出现过一个原始共产主义阶段。也许是这给人们温暖光明的火让大家...

散文随笔好文
散文随笔好文集合6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写过散文吗?散文对作者主观感情的要求是所有文体中仅次于诗歌的。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完成一篇优秀的散文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散文随笔好文,欢迎大家分享。 散文随笔好文1 对于蚂蚁,大家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对于蚂蚁,有的人讨厌它,一见它就害怕,就像老鼠见...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合集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应该都对散文很熟悉吧?散文常用记叙、说明、抒情、议论、描写等表达方式。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完成一篇优秀的散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散文随笔合集,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散文随笔合集1 《骆驼祥子》这本书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它的作者是老舍,他自幼丧父家境...

关于中医文化随笔散文
除了药物等方式治疗外,通过调节脾脏的功能,也可以帮助恢复胃的健康(养生和养脏的内容可参见《关于中医文化随笔散文》中相关内容)。而三焦的病变,也可能与相应的脏腑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也可以通过调脏来帮助康复。 关于中医文化随笔散文篇二 近几年喜爱中医、学习中医的朋友越来越多,有人就说中医是老祖宗传下来的...

灯光散文随笔
灯光散文随笔2 在一个周末的下午,外婆因为门口卫生分摊区的问题,就和我们对院的邻居姜大妈争执了起来。经过我和楼上下邻居们的劝说,双方的口角战火才渐渐熄灭。 回到家,气急败坏地外婆发出狠话:“这老女人欺人太甚,以后你看着吧,有她倒霉的时候。”说完,她气匆匆地走进厨房做饭去了。晚上十点,下了夜班的我,...

唯美情感散文随笔
唯美情感散文随笔 唯美情感散文随笔,每一篇散文都有它自己的思路,散文也是一个复杂的审美意象系统。关于散文我们有很多的经典文章。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唯美情感散文随笔,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唯美情感散文随笔1 假如今生不曾错过你 假如,今生不曾错过你。现在,在这个五月阳光下的午后,我正流年在...

那些曾经散文随笔
那些曾经散文随笔3 上班以后回想起学生时代不免就想起很多老师,有可敬的有可爱的更有可憎的。 小学首先忘记不了的就是小学二年级我的语文代课老师,那小妮子应该是姓W,名字不写了,可厉害,初来咋到,一贯以泪水要博得我们的同情,现在想来误人子弟啊,也不知道当年的领导是咋想的,为啥弄个四六不懂的小女孩来教我们...

花期散文随笔
火的年纪。总是在青春初期,那个为所欲为的年纪。如说不懂,却大体明白了这个世界,却仍然无法承认对于...花期散文随笔2 我们两个人、陌生又熟悉,这些日子以来,那情早已掩埋。 偶尔的回忆,就会陷入太多的回忆

阳西县17036365396: 关于《味道》的作文 -
正静金匮: 可以这样说,没有了味道,就没有了乡村.乡村里,长年累月,处处弥漫着味道,村庄里特有的味道.乡村人喜欢,或者说习惯,在味道中生活,每每闻着各样的味道,悠然入眠,面若桃花,露出微笑,在梦中吧咂着嘴回味着.这味道组成了乡...

阳西县17036365396: 上山弄柴火寒假日记200字. -
正静金匮: 寒假在大山里玩,什么都很新奇,看到每天烧的柴火,我就很想上山砍柴,跟妈妈吵闹了几天,因为天气不太好,断断续续的有点小雨,狠心的妈妈担心我摔跤,一直不同意我上山. 今天天晴了,虽然有太阳的照耀,可是还是冷飕飕的.被吵了...

阳西县17036365396: 作文 老屋 -
正静金匮: [作文 老屋] 我思念的老屋隐藏在深幽的巷子里,只有一扇矮小的门扉冲着外面,作文 老屋. 木门上铜制的拉环在凛冽的东风中咣当作响. 老屋门口有一棵参天的古杏,不知道是什么时候长成的,只看到它三人合抱粗的树干上密密麻麻的张裂开...

阳西县17036365396: 我要一篇有诗意的散文,希望大家支持一下啊 -
正静金匮: 本人原创:《山中来信》之一亲爱的AK:我于上周四来此,迄今已有一周,一切皆比原来料想的要来得顺利.确实如人所说,事情若不亲力亲为,很难凭空做出臆想.昨天我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沿着满坡马尾松的山路,跌跌撞撞地走到公路...

阳西县17036365396: 思念家乡的文章摘抄(400字) -
正静金匮: 黄昏下,孤零零的身影伫立在城市的天桥中心,看着桥下来来往往的人群和川流不息的车辆,一股浓浓的思乡之情漫上了心头,思念的心情被西下的残阳拉得好长、好远.我曾经是那么厌恶的故乡,是因为它的贫穷,我曾经是那么急切地想离开...

阳西县17036365396: 作文:劳动的乐趣 600字左右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
正静金匮: 一到家门口便看到十几棵很大很大的被砍掉的香樟树,还看见奶奶在锯这些树,我就跟奶奶说:“大树是我们的朋友,我们不能随便砍伐树木,破坏绿化的.再说香樟树的作用可大了,它可以驱走害虫呢.”奶奶说:“没关系的,这些树木不...

阳西县17036365396: 800字散文! -
正静金匮: 《书,心灵的栖息处》面对着这个灯红酒绿的世界里,每个人的心灵都在这条没有终点,没有喝彩声的橡胶跑道上:跑跑,停停,跑跑 停停······没有人会去注意它头上逝去又重生的汗珠,更没有人会去在意在这场人生赛程里一如既往...

阳西县17036365396: 我的作文《灶头的温暖》为什么能获奖? -
正静金匮: 在乡村的傍晚,总会看到一缕缕炊烟从农家的烟囱中飘出,那是乡下人家在烧火做饭.在我的记忆中,乡村最让我迷恋的就是在灶头里烧火.在农村烧饭,不像城市中一定要用电饭煲、煤气灶帮忙,而只要将木柴、秸秆等塞进灶头里烧火,饭菜...

阳西县17036365396: 作文“烤火与添柴”怎么写? -
正静金匮: 烤火与添柴,如果让你挑选,你多半会挑前者吧.的确,在严冬时节烤火惬意至极,添柴则是吃力讨不得便宜的.谁不愿趋烤火而避添柴呢?每个人的本性中都存在着“懒”的成分.坐享其成的事,谁都乐意,而对于需要自己动手的事,一般来...

阳西县17036365396: 美文推荐 -
正静金匮: 幸福摩天轮 从前,在一个森林里有一座幸福摩天轮.相传只要和你心爱的爸爸、妈妈、知己或者恋人坐上去以后就会被幸福的光芒笼罩着,但是这道给人带来幸福的光芒是无法用肉眼去看的,只能够用新去体会. 不幸的一个小孩,名叫开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