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卷二十四 乐书第二

作者&投稿:寸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正义】:天有日月星辰,地有山陵河海,岁有万物成熟,国有圣贤宫观周域官僚,人有言语衣服体貌端修,咸谓之乐。乐书者,犹乐记也,郑玄云以其记乐之义也。此於别录属乐记,盖十一篇合为一篇。十一篇者,有乐本,有乐论,有乐施,有乐言,有乐礼,有乐情,有乐化,有乐象,有宾牟贾,有师乙,有魏文侯。今虽合之,亦略有分焉。刘向校书,得乐书二十三篇,著於别录。今乐记惟有十一篇,其名犹存也。

太史公曰:余每读虞书,至於君臣相敕,维是几安,而股肱不良,万事堕坏,未尝不流涕也。成王作颂,推己惩艾,【正义】:音刈。悲彼家难,【正义】:乃惮反。家难,谓文王囚羑里,武王伐纣。可不谓战战恐惧,善守善终哉?【正义】:言成王作颂,悲文王战战恐惧,推己戒励为治,是善守善终也。君子不为约则修德,【正义】:为,于伪反。满则弃礼,佚能思初,安能惟始,沐浴膏泽而歌咏勤苦,非大德谁能如斯!传曰“治定功成,礼乐乃兴”。海内人道益深,其德益至,所乐者益异。满而不损则溢,盈而不持则倾。凡作乐者,所以节乐。【正义】:音洛。言不乐至荒淫也。君子以谦退为礼,以损减为乐,乐其如此也。以为州异国殊,情习不同,故博采风俗,协比声律,【正义】:比音鼻。以补短移化,助流政教。天子躬於明堂临观,而万民咸荡涤邪秽,斟酌饱满,以饰厥性。故云雅颂之音理而民正,嘄噭【索隐】:上姑尧反,又音叫。下音击。之声兴而士奋,郑卫之曲动而心淫。及其调和谐合,鸟兽尽感,而况怀五常,含好恶,自然之势也?

治道亏缺而郑音兴起,封君世辟,【索隐】:辟亦君也。【正义】:辟,并亦反。名显邻州,争以相高。自仲尼不能与齐优遂容於鲁,【索隐】:齐人归女乐而孔子行,言不能遂容於鲁而去也。或作“逐客”,误耳。虽退正乐以诱世,作五章以剌时,【索隐】:按:系、家语所云孔子嗤季桓子作歌引诗曰“彼妇人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人之谒,可以死败。优哉游哉,聊以卒岁”。是五章之刺也。犹莫之化。陵迟以至六国,流沔沈佚,遂往不返,卒於丧身灭宗,并国於秦。

秦二世尤以为娱。丞相李斯进谏曰:“放弃诗书,极意声色,祖伊所以惧也;【正义】:祖伊谏殷纣,纣不听。孔安国云祖己後贤臣也。轻积细过,恣心长夜,纣所以亡也。”赵高曰:“五帝、三王乐各殊名,示不相袭。上自朝廷,下至人民,得以接欢喜,合殷勤,非此和说不通,解泽不流,【正义】:说音悦。解音蟹。言非此乐和适,亦悦乐之不通,散恩泽之事不流,各一世之化也。谏二世,故名之也。亦各一世之化,度时之乐,何必华山之騄耳而后行远乎?”二世然之。

高祖过沛诗三侯之章,【索隐】:按:过沛诗即大风歌也。其辞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是也。侯,语辞也。诗曰“侯其祎而”者是也。兮亦语辞也。沛诗有三“兮”,故云三侯也。令小儿歌之。高祖崩,令沛得以四时歌鳷宗庙。孝惠、孝文、孝景无所增更,於乐府习常肄旧而已。【正义】:肄音异。

至今上即位,作十九章,【索隐】:按:礼乐志安世房中乐有十九章。令侍中李延年次序其声,拜为协律都尉。通一经之士不能独知其辞,皆集会五经家,相与共讲习读之,乃能通知其意,多尔雅之文。

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常有流星经於祠坛上。使僮男僮女七十人俱歌。春歌青阳,夏歌朱明,【集解】:瓒曰:“尔雅云春曰青阳,夏曰朱明。”秋歌西昚,【集解】:韦昭曰:“西方少昚也。”冬歌玄冥。【正义】:礼记月令云玄冥,水官也。世多有,故不论。【索隐】:言四时歌多有其词,故此不论载。今见汉书礼乐志。

又尝得神马渥洼水中,【集解】:李斐曰:“南阳新野有暴利长,当武帝时遭刑,屯田炖煌界。人数於此水旁见群野马中有奇异者,与凡马异,来饮此水旁。利长先为土人持勒靽於水旁,後马玩习久之,代土人持勒靽,收得其马,献之。欲神异此马,云从水中出。”苏林曰:“洼音‘窐曲’之‘窐’也。”【索隐】:洼音一佳反,乌花反。苏林音“窐曲”之“窐”,窐即窳也。复次以为太一之歌。曲曰:“太一贡兮天马下,【索隐】:按:礼乐志“贡”作“况”,况与贡意亦通。【正义】:太一,北极大星也。沾赤汗兮沫流赭。【集解】:应劭曰:“大宛马汗血沾濡也,流沫如赭。”骋容与兮跇万里,【集解】:孟康曰:“跇音逝。”如淳曰:“跇谓超逾也。”【索隐】:亦“逝”。邹诞生云跇,一作“世”,亦音跇。跇,超也。今安匹兮龙为友。”後伐大宛得千里马,马名蒲梢,【集解】:应劭曰:“大宛旧有天马种,蹋石汗血,汗从前肩膊出如血,号一日千里。”【索隐】:梢音史交反。又本作“骚”,亦同音。次作以为歌。歌诗曰:“天马来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中尉汲黯进曰:“凡王者作乐,上以承祖宗,下以化兆民。今陛下得马,诗以为歌,协於宗庙,先帝百姓岂能知其音邪?”上默然不说。丞相公孙弘曰:“黯诽谤圣制,当族。”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正义】:皇侃云:“此章有三品,故名为乐本,备言音声所起,故名乐本。夫乐之起,其事有二:一是人心感乐,乐声从心而生;一是乐感人心,心随乐声而变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正义】:物者,外境也。外有善恶来触於心,则应触而动,故云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动,故形於声;【集解】:郑玄曰:“宫商角徵羽杂比曰音,单出曰声,形犹见也。”王肃曰:“物,事也。谓哀乐喜怒和敬之事感人而动,见於声。”声相应,故生变;【集解】:郑玄曰:“乐之器,弹其宫则众宫应,然而不足乐,是以变之使杂也。”【正义】:崔灵恩云:“缘五声各自相应,不足为乐,故变使杂,令声音谐和也。”变成方,谓之音;【集解】:郑玄曰:“方犹文章。”【正义】:皇侃云:“单声不足,故变杂五声,使交错成文,乃谓为音也。”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也。【集解】:郑玄曰:“干,楯也;戚,斧也:武舞所执也。羽,翟羽也;旄,旄牛尾:文舞所执也。”【正义】:比音鼻,次也。音,五音也。言五音虽杂,犹未足为乐,复须次比器之音及文武所执之物,共相谐会,乃是由音得名。为乐武阴文阳,故所执有轻重异。”乐者,音之所由生也,【正义】:合音乃成乐,是乐由音而生,诸乐生起之所由也。其本在人心感於物也。【正义】:本犹初也。物,外境也。将欲明乐随心见,故更陈此句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集解】:郑玄曰:“噍,踧也。”【索隐】:焦音如字。邹诞生作“噍”,音将妙反。【正义】:杀,所介反。噍,踧急也。若外境痛苦,则其心哀戚,哀戚在心,故乐声踧急而杀也。此下六者,皆人君见前境来感己而制乐音,随心见之也。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集解】:郑玄曰:“啴,宽绰之貌。”【正义】:啴,宽也。若外境可美,则其心欢乐,欢乐在心,故乐声必随而宽缓也。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集解】:郑玄曰:“发,扬也。”【正义】:若外境会意,其心喜悦,悦喜在心,故乐声发扬也。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正义】:若外境乖失,故己心怒恚,怒在心,心随怒而发扬,故无辍?,则乐声粗彊而严厉也。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正义廉,隅也。若外境尊高,故己心悚敬,悚敬在内,则乐声直而有廉角也。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正义】:柔,软也。若外境怜慕,故己心爱惜,爱惜在内,则乐和柔也。六者非性也,【正义】:性本静寂,无此六事。六事之生,由应感见而动,故云非性。感於物而后动,【集解】:郑玄曰:“言人声在所见,非有常。”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正义】:六事随见而动,非关本性,圣人在上,制正礼以防之,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也。故礼以导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壹其行,【正义】:胡孟反。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集解】:郑玄曰:“极,至也。”【正义】:四事,防慎所感之由也。用礼教导其志,用乐谐和其声,用法律齐其行,用刑辟防其凶,民不复流僻,徒感防之,使同其一,不为非也。极,至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集解】:郑玄曰:“此其所谓至也。”【正义】:上四事功成,民同其心,俱不邪僻,故治道出也。民心所触,有前六者不同,故圣人用後四者制之。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正义】:此乐本章第二段,明乐感人心也。人心即君人心也。乐音善恶由君上心之所好,故云生於人心者也。情动於中,故形於声,【正义】:情,君之情也。中犹心也。心既感物而动,故形见於声也。声成文谓之音。【正义】:谓之音,清浊虽异,各见於外,成於文彩,并谓之音也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正和;【正义】:乐音洛。言平理之世,其乐音安静而欢乐也。正政同也。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正乖;【集解】:徐广曰:“一作‘烦’。”【正义】:乱世之音,民心怨怒,乐声亦怨,由其正乖僻故。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正义思音四。亡国,谓将欲灭亡之国,乐音悲哀而愁思。亡国之时,民之心哀思,其乐音亦哀思,由其民困苦故也。声音之道,与正通矣。【集解】:郑玄曰:“言八音和否随政也。”【正义】:正和则声音安乐,正乖则声音怨怒,是声音之道与正通矣。宫为君,【集解】:王肃曰:“居中总四方。”【索隐】:居中总四方,宫弦最大,用八十一丝,声重而尊,故为君。【正义】:宫属土,居中央,总四方,君之象也。商为臣,【集解】:王肃曰:“秋义断。”【索隐】:商是金,金为决断,臣事也。弦用七十二丝,次宫,如臣次君也。角为民,【集解】:王肃曰:“春物并生,各以区别,民之象也。”【索隐】:弦用六十四丝,声居宫羽之中,比君为劣,比物为优,故云清浊中,人之象也。【正义】:角属木,以其清浊中,民之象。徵为事,【集解】:王肃曰:“夏物盛,故事多。”【索隐】:徵属夏,夏时生长,万物皆成形体,事亦有体,故配事。弦用五十四丝。【正义】:徵属火,以其徵清,事之象也。羽为物。【集解】:王肃曰:“冬物聚。”【索隐】:羽为水,最清,物之象。王肃云“冬物聚,故为物,弦用四十八丝”五者不乱,则无怗懘之音矣。【集解】:郑玄曰:“怗懘,弊败不和之貌也。”【索隐】:苫滞。又本作“怗懘”。【正义】:懘,败也。君、臣、民、事、物五者各得其用,不相坏乱,则五音之响无獘败也。宫乱则荒,其君骄;【集解】:郑玄曰:“荒犹散。”【正义】:宫乱,则其声放散,由其君骄溢故也。商乱则搥,其臣坏;【集解】:徐广曰:“搥,今礼作‘陂’也。”【索隐】:搥,邹音都回反。徐广曰“今礼作‘陂’”音诐也。【正义】:商音乱,其声欹邪不正,由其臣不理於官,坏故也。角乱则忧,其民怨;【正义】:角音乱,其声忧愁,由政虐民怨故也。徵乱则哀,其事勤;【正义】:徵音乱,其声哀苦,由繇役不休,其民事勤劳也。羽乱则危,其财匮。【正义】:羽音乱,其声倾危,由君赋重,其民贫乏故也。五者皆乱,迭相陵,谓之慢。【正义】:迭,互也。陵,越也。五声并不和,则君臣上下互相陵越,所以谓之为慢也。如此则国之灭亡无日矣。【集解】:郑玄曰:“君、臣、民、事、物也,其道乱,则其音应而乱也。”【索隐】:无日犹言无复一日也。以言君臣陵慢如此,则国之灭亡朝夕可待,无复一日也。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於慢矣。【集解】:郑玄曰:“比犹同。”【正义】:郑音好滥淫志,卫音促速烦志,并是乱世音,虽乱而未灭亡,故比慢也。比,必以反。桑间濮上之音,【集解】:郑玄曰:“濮水之上,地有桑间,在濮阳南。”【正义】:昔殷纣使师延作长夜靡靡之乐,以致亡国。武王伐纣,此乐师师延将乐器投濮水而死。後晋国乐师师涓夜过此水,闻水中作此乐,因听而写之。既得还国,为晋平公奏之。师旷抚之曰:“此亡国之音也,得此必於桑间濮上乎?纣之所由亡也。”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止。【正义】:若用此濮上之音,其政必离散而民人流徙逃亡,缘臣诬上,各行私情,国即灭亡而不可禁止也。

凡音者,生於人心者也;【正义】:此乐本章第三段也。前第一段明人心感乐,第二段明乐感人心,此段圣人制正乐以应之。此段自有二重:自“凡音”至“反人道”为一重,却应第二段乐感人心也;又自“人生而静”至“王道备矣”为一重,却应第一段人心感乐也。乐者,通於伦理者也。【集解】:郑玄曰:“伦犹类也。理,分也。”【正义】:音初生自君心,形而成乐,乐成则能通於百姓,使各尽其类分,故曰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集解】:郑玄曰:“禽兽知此为声耳,不知其宫商之变。八音并作,克谐,曰乐。”是故审声以知音,【正义】:声为音本,若欲知音,常须审定其声,然後音可知。审音以知乐,【正义】:音为乐本,前审定其音,然後可知乐也。审乐以知政,【正义】:乐为政本,前审定其乐,然後政可知也。而治道备矣。【正义】:前审定其本,後识其末,则为治之道乃可备也。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於礼矣。【集解】:郑玄曰:“几,近也。”【正义】:礼谓治国之礼,包万事。万事备具,始是礼极。今知乐者但正君、臣、民、事、物五者之情,於礼未极,故云几於礼也。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集解】:郑玄曰:“听乐而知政之得失,则能正君、臣、民、事、物之礼。”【正义】:若听乐而知礼,则是礼乐皆得;二者备具,则是有德之君也。又言有德之人是能得礼乐之情,故云德者得也。是故乐之隆,非极音也;【集解】:郑玄曰:“隆犹盛也。极犹穷也。”【正义】:大乐之盛,本在移风易俗,非穷钟鼓之音,故云非极音也。故论语“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是也。食飨之礼,非极味也。【正义】:食音嗣。食享谓宗庙祭也。大礼之盛,本在安上治民,非崇玉帛至味,故云非极味也。故论语“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是也。清庙之瑟,【集解】:郑玄曰:“清庙谓作乐歌清庙。”王肃曰:“於清庙中所鼓之瑟。”朱弦而疏越,【集解】:郑玄曰:“越,瑟底孔,画疏之使声迟。”一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集解】:郑玄曰:“遗犹馀也。”王肃曰:“未尽音之极。”【正义】:倡音唱。一唱谓一人始唱歌,三叹谓三人赞叹也。乐歌此先王之道,不极音声,故但以熟弦广孔,少唱寡和。此音有德,传於无穷,是有馀音不巳。一云所重在德,本不在音,是有遗馀音,念之不忘也。大飨之礼,【正义】:大享即食享也。变“食”言“大”,崇其名故也。不尚重味,故食言大也。此言礼盛不至味之事。尚玄酒【正义】:祫祭之礼,则列玄尊在上,五齐在下也。而俎腥鱼,正义凡俎有肴生腊,腥鱼者,生鱼也,俎虽有三牲而兼载生鱼也。大羹不和,【正义】:和,胡卧反。大羹,肉汁也。祫祭有肉汁为羹,无盐菜之芼和也。有遗味者矣。【正义】:遗亦馀也。此质素之食。礼,人主诚设之道不极滋味,故尚明水而腥鱼。此礼可重,流芳竹帛,传之无已,有馀味。一云礼本在德,不在甘味,故用水鱼而遗味也。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集解】:郑玄曰:“教之使知好恶。”【正义】:好,火到反。恶,一故反。平,均也。言先王制礼作乐,本是教训浇民,平於好恶之理,故去恶归善,不为口腹耳目之欲,令反归人之正道也。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正义】:此第三段第二重也。人初生未有情欲,其至静禀于自然,是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动,性之颂也。【集解】:徐广曰:“颂音容。今礼作‘欲’。”【正义】:其心虽静,感於外情,因物而动,是性之贪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集解】:王肃曰:“事至,能以智知之,然後情之好恶见。”【正义】:上“知”音智。好恶无节於内,知诱於外,不能反己,天理灭矣。【集解】:王肃曰:“内无定节,智为物所诱於外,情从之动,而失其天性。”【正义】:言好恶不自节量於心,唯知情欲诱之於外,不能反还己躬之善,则天性灭绝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集解】:郑玄曰:“随物变化。”【正义】:夫物不一,故言无穷也。若人心嗜欲无度,随好恶不能节之,则与之而化,故云人化物。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集解】:郑玄曰:“言无所不为。”【正义】:心随物化,则灭天性而恣人心之欲也。於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佚作乱之事。是故彊者胁弱,众者暴寡,知者诈愚,勇者苦怯,疾病不养,老幼孤寡不得其所,此大乱之道也。是故先王制礼乐,人为之节:【集解】:郑玄曰:“为作法度以遏其欲也。”王肃曰:“以人为之节,言得其中也。”衰麻哭泣,【正义】:此以下并是陈礼节人之事也。制五服哭泣,所以纪丧事之节,而不使背死忘生也。事死者难,故以哀哭为前也。所以节丧纪也;钟鼓干戚,所以和安乐也;婚姻冠笄,所以别男女也;【集解】:郑玄曰:“男二十而冠,女许嫁而笄。”【正义】:冠音贯。笄音鸡。射乡食飨,所以正交接也。【集解】:郑玄曰:“射乡,大射乡饮酒。”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集解】:郑玄曰:“同谓协好恶也,异谓别贵贱。”【正义】:此第二章名为乐论。其中有四段,此章论礼乐同异也。夫乐使率土合和,是为同也;礼使父子殊别,是为异也。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集解】:王肃曰:“流遁不能自还。”礼胜则离。【集解】:王肃曰:“离析而不亲。”【正义】:胜,式证反。胜犹过也。礼乐虽有同异,而又相须也。若乐过和同而无礼,则流慢,无复尊卑之敬。若礼过殊隔无乐,则亲属离析,无复骨肉之爱也。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集解】:郑玄曰:“欲其并行彬彬然。”【正义】:乐和内,是合情也;礼检迹,是饰貌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集解】:郑玄曰:“等阶级。”乐文同,则上下和矣;【正义】:文谓声成文也。若作乐文采谐同,则上下并和,是乐和民声也。好恶著,则贤不肖别矣;【正义】:好恶并去声,又并如字。著,张虑反。若法律分明,善恶章著,则贤愚斯别,政化行矣。刑禁暴,爵举贤,则政均矣。【正义】:王者用刑禁制暴慢,疏爵以举赏贤良,则政治均平,是刑以防之矣。既是禁暴而又言举贤者,示刑最为重,不宜独行,必须赏罚兼明也。然礼乐之用非政不行,明须四事连行也。仁以爱之,义以正之,如此则民治行矣。【正义】:言礼乐刑政既均,又须仁以爱民,义以正民,如此则民顺理正行矣。

乐由中出,【集解】:郑玄曰:“和在心。”【正义】:此乐论第二段,谓乐功也。出犹生也。为人在中,和有未足,故生此乐也。礼自外作。【集解】:郑玄曰:“敬在貌。”【正义】:作犹起也。为人在外,敬有未足,故起此礼也。乐由中出,故静;【正义】:乐和心,在内,故云静。礼自外作,故文。【集解】:郑玄曰:“文犹动。”【正义】:礼肃人貌,貌在外,故云动。大乐必易,【正义】:易,以鼓反。朱弦疏越是也。大礼必简。【集解】:郑玄曰:“易简,若於清庙大飨然。”【正义】:玄酒腥鱼是也。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集解】:郑玄曰:“至犹达也,行也。”【正义】:乐行主和,和达则民无复怨怒也。礼行主谦,谦达则民不争竞也。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暴民不作,诸侯宾服,兵革不试,【集解】:郑玄曰:“宾,协也。试,用也。”五刑不用,百姓无患,天子不怒,如此则乐达矣。合父子之亲,【正义】:前云“礼至不争”,故致天下尊卑之序也。礼使父慈子孝,是合父子之亲也。即父事三老也。明长幼之序,【正义】:长坐幼立,是明长幼之序,即兄事五更是也。以敬四海之内。【正义】:孝经云:“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教以弟,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君。”即是敬四海之内也。天子如此,则礼行矣。【正义】:言天子能躬行礼,则臣下必用礼,如此则礼行矣。“合父子”以下,悉自天子自身行之也。


写出来自《史记》的几个小故事和故事里的主人公。我先谢谢了!!_百度...
《史记·卷二十三 礼书第一》 270.故大路之马,必信至教顺,然后乘之,所以养安也。 《史记·卷二十三 礼书第一》 271.以为州异国殊,情习不同,故博采风俗,协比声律,以补短移化,助流政教。 《史记·卷二十四 乐书第二》 272.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

你还知道《史记》中的那些故事
《史记·卷二十四 乐书第二》 272.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 《史记·卷二十四 乐书第二》 273.德盛而教尊,五谷时孰,然后赏之以乐。 《史记·卷二十四 乐书第二》 274.教者,民之寒暑也,教不时则伤世。 《史记·卷二十四 乐书第二》 275.乐者,...

《史记》的8书和10表是什么?
《史记》的8书和10表分别为:8书为:1、礼书 2、乐书 3、律书 4、历书 5、天官书 6、封禅书 7、河渠书 8、平准书 其中,《礼书》已残,仅存篇首“太史公曰”以下的引言,取荀子的《礼论》及《议兵》来代替正文;《乐书》已残,仅存篇首“太史公曰”以下的引言,取《礼记》《乐记》...

史记一共有多少篇啊?如什么外戚世家。项羽本纪什么的
史记卷十九 惠景闲侯者年表 第七 史记卷二十 建元以来侯者年表 第八 史记卷二十一 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 第九 史记卷二十二 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 第十 书 史记卷二十三 礼书 第一(已残,仅存篇首“太史公曰”以下的引言。取荀子的《礼论》及《议兵》来代替正文)史记卷二十四 乐书 第二(已...

史记一共有几章?
史记卷十九 惠景闲侯者年表 第七 史记卷二十 建元以来侯者年表 第八 史记卷二十一 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 第九 史记卷二十二 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 第十 书 史记卷二十三 礼书 第一(已残,仅存篇首“太史公曰”以下的引言。取荀子的《礼论》及《议兵》来代替正文)史记卷二十四 乐书 第二(已...

史记的内容目录
史记卷二十三 礼书第一② 史记卷二十四 乐书第二③ 史记卷二十五 律书第三 史记卷二十六 历书第四 史记卷二十七 天官书第五 史记卷二十八 封禅书第六 史记卷二十九 河渠书第七 史记卷三十 平准书第八 【世家】 史记卷三十一 吴太伯世家第一 史记卷三十二 齐太公世家第二 史记卷三十三 鲁周公世家第三 史记卷...

写出《史记》中的两个故事名
书 史记卷二十三 礼书 第一(已残,仅存篇首“太史公曰”以下的引言。取荀子的《礼论》及《议兵》来代替正文) 史记卷二十四 乐书 第二(已残,仅存篇首“太史公曰”以下的引言。取《礼记》《乐记》来代替正文) 史记卷二十五 律书 第三(原“兵书”篇散佚,后人把原“律历书”拆分成“...

《史记》中的故事题目是什么?我急需知道
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提到《史记》缺少十篇。三国魏张晏指出这十篇是《景帝本纪》、《武帝本纪》、《礼书》、《乐书》、《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 家》、《龟策列传》、《傅靳列传》。后人大多数不同意张晏的说法,但《史记》残缺是确凿无疑的。今本《史记》也是...

“八表”指什么?
是八书十表 史记卷二十三 礼书 第一(已残,仅存篇首“太史公曰”以下的引言。取荀子的《礼论》及《议兵》来代替正文)史记卷二十四 乐书 第二(已残,仅存篇首“太史公曰”以下的引言。取《礼记》《乐记》来代替正文)史记卷二十五 律书 第三(原“兵书”篇散佚,后人把原“律历书”拆分成“...

史记有多少 本纪 多少表多少书多少世家 多少列传?
史记卷十九 惠景闲侯者年表 第七 史记卷二十 建元以来侯者年表 第八 史记卷二十一 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 第九 史记卷二十二 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 第十 书 史记卷二十三 礼书 第一(已残,仅存篇首“太史公曰”以下的引言。取荀子的《礼论》及《议兵》来代替正文)史记卷二十四 乐书 第二(已...

金华市19215447302: 《史记》中的“八书”是哪些? -
磨翁希能:[答案] 《史记》 卷二十三 礼书第一 卷二十四 乐书第二 卷二十五 律书第三 卷二十六 历书第四 卷二十七 天官书第五 卷二十八 封禅书第六 卷二十九 河渠书第七 卷三十 平准书第八 分别介绍了当时的礼法、情操、音律、历法、星宿、封禅、水利、农工商等方...

金华市19215447302: 史记十书八表指的是什么史记中的十书,指的是哪十书.八表 指的是哪八表.急. -
磨翁希能:[答案] 是八书十表 史记卷二十三 礼书 第一(已残,仅存篇首“太史公曰”以下的引言.取荀子的《礼论》及《议兵》来代替正文) 史记卷二十四 乐书 第二(已残,仅存篇首“太史公曰”以下的引言.取《礼记》《乐记》来代替正文) 史记卷二十五 律书 第...

金华市19215447302: 史记中有多少个故事 -
磨翁希能:[答案] 编辑本段全书篇目 本纪 (记历代帝王政绩) 史记卷一 五帝本纪 第一 史记卷二 夏本纪 第二 史记卷三 殷本纪 第三 史记卷四 周本纪 第四 史记卷五 秦本纪 第五 史记卷六 秦始皇本纪 第六 史记卷七 项羽本纪 第七(虽非皇帝,司马迁以“在权...

金华市19215447302: 文言文翻译《史记.乐书》 -
磨翁希能: 史记》“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 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正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正乖; 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正通矣.宫为君,商为 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无...

金华市19215447302: 史记中有哪些人物 -
磨翁希能: 提到的人物真是浩如烟海啊,给你列个书目就知道了! 本纪 (记历代帝王政绩) 史记卷一 五帝本纪 第一 史记卷二 夏本纪 第二 史记卷三 殷本纪 第三 史记卷四 周本纪 第四 史记卷五 秦本纪 第五 史记卷六 秦始皇本纪 第六 史记卷七 ...

金华市19215447302: 史记有几个书?? -
磨翁希能: 史记卷二十三 礼书 第一(已残,仅存篇首“太史公曰”以下的引言.取荀子的《礼论》及《议兵》来代替正文) 史记卷二十四 乐书 第二(已残,仅存篇首“太史公曰”以下的引言.取《礼记》《乐记》来代替正文) 史记卷二十五 律书 第三(原“兵书”篇散佚,后人把原“律历书”拆分成“律书”和“历书”两篇) 史记卷二十六 历书 第四 史记卷二十七 天官书 第五 史记卷二十八 封禅书 第六 史记卷二十九 河渠书 第七 史记卷三十 平准书 第八

金华市19215447302: 史记共有多少篇文章 -
磨翁希能:[答案] 史记 汉·司马迁 130卷 本纪 史记卷一 五帝本纪 第一 史记卷二 夏本纪 第二 史记卷三 殷本纪 第三 史记卷四 周本纪 第四 史记卷五 秦本纪 第五 史记卷六 秦始皇本纪 第六 史记卷七 项羽本纪 第七 史记卷八 高祖本纪 第八 史记卷九 吕太后本纪 第九 史...

金华市19215447302: 《史记》卷二十四:乐书第二中写秋歌是“西~”什么,那后面的字念做什么?
磨翁希能: hao 第四声!

金华市19215447302: 史记所有回合的主要内容 -
磨翁希能: 本纪 史记卷一 五帝本纪第一 史记卷二 夏本纪第二 史记卷三 殷本纪第三 史记卷四 周本纪第四 史记卷五 秦本纪第五 史记卷六 秦始皇本纪第六 史记卷七 项羽本纪第七 史记卷八 高祖本纪第八 史记卷九 吕太后本纪第九 史记卷十 孝文本纪第十(原...

金华市19215447302: 司马迁的《史记》共多少卷? -
磨翁希能: 《史记》是一部通史,上起黄帝下至武帝,记述了三千年的历史发展情况.它开创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体裁,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八书、十表、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卷.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