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本平常 孟子“食正”出思想

作者&投稿:店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一日三餐,一辈子周而复始。富者,追求吃好;拮者,追求吃饱。无论贵贱,一律得吃,无非“吃好”与“吃饱”之别,可见都是凡夫俗子,得食人间烟火。然而,历史上有一个人,偏偏要吃出“思想”来,他就是古代的圣贤——孟子。

    孟子可能追求吃好、也可能追求吃饱,这一点他是俗子。但他边吃还边思想饮食道理,这一点他就是圣人,因而说出了众多启人蒙昧的哲理感悟,至今仍为经典。

    孟子说:“口之于味,有同耆也。易牙,先得我口之所耆者也。”(《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告子上》)“耆”是嗜好,其意在说明厨师要掌握食客的口味,治国理政也要掌握老百姓的愿望。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时候,“舍鱼而取熊掌”,意指处理矛盾问题时要抓重点、抓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懂得取舍,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可见,孟子是一个诙谐有趣的人,能够在平常的事物中看出深藏的道理,深入浅出地说出来,震撼人们的心灵、启迪人们的智慧。

    孟子的饮食思想,最突出的是食正、食功、食徳,今天就说说——食正。孟子说:“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饥渴害之也。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这里的”甘”,是嗜好的意思。意思是说,食品和饮品是有本味的,这个本味就是正味。但是,饥饿的人吃起来狼吞虎咽、贪快贪多,口渴的人喝起来快饮不止、豪饮不停,是尝不出正味的,因而也丧失了掌握正味的机会。孟子讲食正,意不在食,在乎事物的本质,即“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就是说,事物有本质、运动有规律,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不能囫囵吞枣、浅尝辄止、饥不择食,要循序渐进、透过现象看本质、掌握事物的本来和正味。并且,告诉人们一个处理问题的道理,就是不贪不躁、贫贱不移、富贵不淫,不要失去“正味”的本来心智,按照“正味”的本来规矩去办事。

      孟子的“食正”思想,超越了饮食的一般意义,上升到了认识事物和做人道理的哲学层面,可谓生动深刻、通俗易懂、意义深远,不愧圣人!


沙坪坝区15635046165: 民为国本,食为民天出自哪里? -
缑胁茶新: 《孟子》一书虽然最早提出了“民为本”的思想,但这只是根据他的思想概述出来的.真正明确的提出“民为国本,食为民天”的是《汉书·郦食其传》,该书载:“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

沙坪坝区15635046165: 一天吃三餐饭最早是由谁提出来的? -
缑胁茶新: 一日三餐的由来 现代人都习惯于一日三餐,实际上秦汉以前人们一天只吃两顿饭.由于农业不发达,粮食有限,即使两顿饭也要视人而待.《墨子·杂守》说,兵士每天吃两顿,食量分为五个等级.第一顿称“朝食”或“饔”,在太阳行至东南...

沙坪坝区15635046165: 孟子有什么政治主张?! -
缑胁茶新:民本思想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

沙坪坝区15635046165: 为什么要一天吃三餐 -
缑胁茶新: 一天三餐使我们最常见的饮食方式,这个方法可以保证每天正常的进食时间,也更能把握好每次进食的食量,每餐之间不会间隔过久,每餐也不会吃得过多,是个风险低的饮食减肥方法.如果每餐都能控制好进食的饭量,且能保证规律的作息时...

沙坪坝区15635046165: 为什么一天一定要吃三顿饭? -
缑胁茶新: 因为人的每餐之间大概隔5—6小时,这么算下来,差不多就是三顿的,而且从古至今也差不多都是这样的,经过了几个小时的体力消耗后,人就会有饿的感觉,所以要吃,体力消耗过大甚至可以加餐的,体力消耗过小可以减的

沙坪坝区15635046165: 一日三餐是什么意思 -
缑胁茶新: 指一日内的三餐,古代朝食称饔,请人用餐称飨,晚饭称飧.

沙坪坝区15635046165: 人为什么要一天吃三顿饭? -
缑胁茶新: 习惯成自然啊,不过如果你想减肥,你一天可以吃七八顿饭啊.

沙坪坝区15635046165: 一日三餐什么时候开始的 -
缑胁茶新: 现代人都习惯于一日三餐,实际上秦汉以前人们一天只吃两顿饭.由于农业不发达,粮食有限,即使两顿饭也要视人而待.《墨子·杂守》说,兵士每天吃两顿,食量分为五个等级.第一顿称“朝食”或“饔”,在太阳行至东南方(隅中)时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