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其上得乎其中,学其中得乎其下。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唐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意思是说,一个人制定了高目标,最后仍有可能只达到中等目标,而如果制定了一个中等目标,最后有可能只能达到低等目标,如果一开始就制定的是低目标,那恐怕是一无所得了。

这句古语对学子的启示在于,只有放宽视野,定高目标,才能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果。

语出《孙子兵法》:“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以及唐太宗《帝范》卷四:“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宋末元初时期的诗词评论家严羽在其《沧浪诗话》中曰:“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 意思都是取上等的为准则,也只能得到中等的。取中等的为准则,只能得到下等的。

扩展资料:

宋末元初时期的诗词评论家严羽在其《沧浪诗话》中曰:

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以汉魏晋盛唐为师,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若自退屈,即有下劣诗魔入其肺腑之间,由立志之不高也。行有未至,可加工力;路头一差,愈骛愈远,由入门之不正也。故曰: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

大意是诗要另有一种特殊的才能,进门要正确,立志要高,以汉魏晋盛唐为老师,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的为老师。这和多读书有学问没有什么关系;如果退屈,就有劣等的诗魔入侵他的肺腑之间,由此立的志不够高啊。路头一差,越行越远,从进门的就不正确啊。所以说:学习其上,仅得其中;学习其中,这是下了。

所谓“学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以汉、魏、盛唐为师,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就是指的是从艺术意境、风格上识别诗作的邪正高下深浅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才能选择合适的学习对象,达到“取法乎上”的目的。

而诗识的形成,严羽认为,是来自对各类诗歌的“广见”和“熟参”,亦即来自对诗歌体制的细心辨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取法乎上,仅得乎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沧浪诗话




“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仅得其下。”出自哪里?
“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仅得其下”出自李世民《帝范·崇文第十二》。意思:以上等作为准则来效法,只能得到中等的效果;以中等作为准则来效法,因此只能得到下等的效果。指做事要高标准严要求。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仅得其下。出处《帝范:中国最伟大帝王的沉思录》的名人推荐:...

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求其下者……
原文为“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出自《论语》意思是:立上等的目标,得中等的结果;立中等的目标,得下等的结果。 意思是目标设高一点,放长远一点,得到的成就才能更大一点。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请告知前文的确切出处?_百度...
语出唐太宗《帝范》卷四:“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孔子教育学生的话:“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宋末元初时期的诗词评论家严羽在其《沧浪诗话》中曰:“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由于自古流传下来的有众多版本,...

法乎其上,得其中也。是啥意思?处置哪里?
《孙子兵法》也云:“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孔子教育学生的话:“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宋末元初时期的诗词评论家严羽在其《沧浪诗话》中曰:“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由于自古流传下来的有众多版本,...

谋其上,得其中;谋其中,得其下。况谋其下!
其含义是,把目标定高时,都不一定能得到好的结果,更不用说把目标定低了。因此,只有把标准定得更高,才有可能取得更好的发展。二、"谋其上,得其中。谋其中,得其下。况谋其下"的出处 《论语》:“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译:努力争取上等的...

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什么意思?
做事情要有个高的标准,才能得到好的结果,如果期望值本来就定得低,最后的结果只会更低。

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中。
唐太宗《帝范》卷四:“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这句话的意思是,追求上等的,可以得到中等的,追求中等的,只能得到下等的。宋末元初时期的诗词评论家严羽在其《沧浪诗话》中曰:“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向上等的学习,只能达到中等水平; 向中等的学习,...

“求其上者得其中”的出处是哪里?
《论语》:“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孙子兵法》也云:“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唐太宗《帝范》卷四:“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宋末元初时期的诗词评论家严羽在其《沧浪诗话》中曰:“学其上,仅...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 出处是哪?
出自——(唐)李世民《帝范·崇文第十二》(卷四)。大意是—— 以上等作为准则来效法,只能得到中等的效果;以中等作为准则来效法,因此只能得到下等的效果。指的是做事情要高标准严要求。此外,在《易经》和《论语》中也出现过类似的说法。

学其上者,得其中,学其中者,得其下,出自于哪里
应该是改编自《论语》:“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乡城县15833599618: 学其上者,得其中,学其中者,得其下,出自于哪里? -
字物瑞安:[答案] 其实这句话有很多版本,如:“法乎其上,则得其中,法乎其中,则得其下.”《孙子兵法》也云:“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宋末元初时期的诗词评论家严羽在其《沧浪诗话》中曰:“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

乡城县15833599618: 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求其下者……似乎有这样一句话,记得不太清楚,想知道是不是有这样句话,如果有完整的是什么?又出自哪里?如果没... -
字物瑞安:[答案] 古语云:“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求其下者无所得.”论语》:“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孙子兵法》也云:“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 唐太宗《帝范》卷四:...

乡城县15833599618: 古人云: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源自于? -
字物瑞安:[答案] 这句话有很多版本,如:“法乎其上,则得其中,法乎其中,则得其下.” 《孙子兵法》也云:“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 语出唐太宗《帝范》卷四:“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孔子教育学生的话:...

乡城县15833599618: 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仅得其下 出自哪里 -
字物瑞安:[答案] 这句话有很多版本,如:“法乎其上,则得其中,法乎其中,则得其下.” 《孙子兵法》也云:“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 语出唐太宗《帝范》卷四:“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孔子教育学生的话:...

乡城县15833599618: 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上.怎么理解. -
字物瑞安:[答案] 原做“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出自《论语》 意思是:立上等的目标,得中等的结果;立中等的目标,得下等的结果.意思是目标放长远一点,得到的成就就大一点.

乡城县15833599618: 择上而立其中 择中而立其下 ,有句话大概意思是这样 ,原文是这样说的吗? -
字物瑞安:[答案] 原文应该是“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意思是你要得到最高的 但是你得到了中等的 你要得到中等的.你得到了下等的. 你想要得到下等的 就什么也得不到了. 寓意一定要把自己的目标定高点.只有努力学习,...

乡城县15833599618: 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 -
字物瑞安:[答案] 语出《易经》,“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 意思是说,一个人制定了高目标,最后仍然有可能只达到中等水平,而如果制定了一个中等的目标,最后有可能只能达到低等水平. 这句话告诉人们,无论是治学还是立事,一定要志存...

乡城县15833599618: 论语中的“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应该怎么理解? -
字物瑞安:[答案] 孔子教育学生的话:“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打个比方你就理 比如,我想考上中国农大,就把目标定高些,定北大或清华.要考个江西省理科第二,你就要定到第一.同样,如果我想考一般本科,...

乡城县15833599618: 择其而上得其中 择其而中得其下是什么意思 -
字物瑞安:[答案] 意思是:立上等的目标,得中等的结果;立中等的目标,得下等的结果. 意思是目标放长远一点,得到的成就就大一点.一个人的成就来自于他的格局. 原著“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出自《论语》

乡城县15833599618: 一句古语表达的意思是以最高标准要求尚不能做到,降低要求则做的更差了? -
字物瑞安:[答案] 《论语》:“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孙子兵法》:“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 《帝范》:“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沧浪诗话》:“学其上,仅...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