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的《史记》和谁的哪部作品,共称为“史学双壁”?

作者&投稿:融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司马迁的《史记》和谁的什么共称为“史学双壁”~

司马迁的《史记》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称为“史学双壁”。
在中国浩瀚的史学著作中,有两本史书如同突兀的双峰,并峙于历史峻岭之中,那就是《史记》和《资治通鉴》。
与《史记》齐名的历史学著作,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司马光所撰的《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万字,记述了从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23年至公元959年即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总共1362年的历史。
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殚精竭虑,历时19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一,该书取材宏富,体大思精,凡一切与历史有关的编年史、别史、野史、奏议、传记、小说、诸子、碑碣、地理等等,都无所不去舍取和借鉴。
《资治通鉴》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史记》,其宗旨在于为封建帝王提供治国安邦之道,思想博大精深。其二,该书方法进步,编撰严谨。《资治通鉴》先作丛目,再作长编,最后删改定稿,这种由简至繁,再由繁至简的方法,体现了辩证思维的特点。
司马光摒弃孔子所创的《春秋》笔法,同时对历史上并存的几个政权并不区分正润,即正统与僭伪政权,而是根据各不同政权的实际功业来记叙,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
其三,该书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司马光既继承了古代《左传》和《汉书》等优秀编年体史书的优点,又吸收了纪传体史书的长处,使《资治通鉴》成为后代史学家仿效的楷模。

扩展资料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
书名的由来,就是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由此可见,《资治通鉴》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资政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学为政治服务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
《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史记》为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春秋》为现存最早编年体史书),按时间先后叙次史事,往往用追叙和终言的手法,说明史事的前因后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统而明晰的印象。
它的内容以政治、军事的史实为主,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作为历史的借鉴。叙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与斗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史学双壁

史学双壁司马迁的《史记》和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司马迁的《史记》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称为“史学双壁”。

在中国浩瀚的史学著作中,有两本史书如同突兀的双峰,并峙于历史峻岭之中,那就是《史记》和《资治通鉴》。

与《史记》齐名的历史学著作,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司马光所撰的《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万字,记述了从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23年至公元959年即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总共1362年的历史。

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殚精竭虑,历时19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一,该书取材宏富,体大思精,凡一切与历史有关的编年史、别史、野史、奏议、传记、小说、诸子、碑碣、地理等等,都无所不去舍取和借鉴。

《资治通鉴》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史记》,其宗旨在于为封建帝王提供治国安邦之道,思想博大精深。其二,该书方法进步,编撰严谨。《资治通鉴》先作丛目,再作长编,最后删改定稿,这种由简至繁,再由繁至简的方法,体现了辩证思维的特点。

司马光摒弃孔子所创的《春秋》笔法,同时对历史上并存的几个政权并不区分正润,即正统与僭伪政权,而是根据各不同政权的实际功业来记叙,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

其三,该书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司马光既继承了古代《左传》和《汉书》等优秀编年体史书的优点,又吸收了纪传体史书的长处,使《资治通鉴》成为后代史学家仿效的楷模。

扩展资料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

书名的由来,就是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由此可见,《资治通鉴》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资政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学为政治服务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

《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史记》为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春秋》为现存最早编年体史书),按时间先后叙次史事,往往用追叙和终言的手法,说明史事的前因后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统而明晰的印象。

它的内容以政治、军事的史实为主,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作为历史的借鉴。叙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与斗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史学双壁





史学双璧

在中国浩瀚的史学著作中,有两本史书如同突兀的双峰,并峙于历史峻岭之中,那就是《史记》和《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北宋名臣、史学家司马光负责编纂,历时十九年,全书共294卷,记事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前共1362年,《资治通鉴》德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目的是要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后人。

《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读不止。它已成为为官从政者案头必备的教科书,被奉为金科玉律,无上宝典。古往今来,点评批注《资治通鉴》的帝王、贤臣、鸿儒及现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不胜枚举、数不胜数。毛泽东曾十七次批注过《资治通鉴》,他对司马光及《资治通鉴》给予了极高评价。

史学双璧

在中国浩瀚的史学著作中,有两本史书如同突兀的双峰,并峙于历史峻岭之中,那就是《史记》和《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北宋名臣、史学家司马光负责编纂,历时十九年,全书共294卷,记事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前共1362年,《资治通鉴》德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目的是要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后人。

《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读不止。它已成为为官从政者案头必备的教科书,被奉为金科玉律,无上宝典。古往今来,点评批注《资治通鉴》的帝王、贤臣、鸿儒及现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不胜枚举、数不胜数。毛泽东曾十七次批注过《资治通鉴》,他对司马光及《资治通鉴》给予了极高评价。

i don't know

应该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吗?


司马迁是什么时候写的史记?
司马迁写史记的过程 司马迁写《史记》的时间最早要追溯到公元前104年,这个时候司马迁就开始写《太 史公书》了,《太史公书》后来被称为《史记》。司马迁早年间就在全国各地游历,收集各地的风土人情,从当地百姓口中去了解古事 旧闻,之后又受学于孔安国和董仲舒。司马迁具备写作的能力,又有写作的素材...

司马迁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的史记
司马迁是在忍辱负重的情况下完成的《史记》。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接替做了太史令。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与天文学家唐都等人共订“太初历”。同年,开始动手编《史记》。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大怒。司马迁为李陵辩护,得罪了汉武帝,获罪被捕,被判宫刑。

什么是史记?
第一,司马迁为了继承其父司马谈编订史书的遗志,完成撰述《史记》的宏愿。司马氏世代为史官(周末曾为铁官,秦惠王灭蜀的大将司马错就是司马迁的先人),司马谈继承先人的世业—太史令,重现孔子撰述《春秋》的精神,整理和论述上代历史。《隋书·经籍志》说:“谈乃据《左氏春秋》、《国语》、《世本》、《战国策》、...

史记文学常识史记原名
《史记》(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 《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作者司马迁以其[1]“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

《史记管宴列传》鲍叔遂进管仲的‘进’是什么意思
《管晏列传》选自西汉文学家、史学家马迁所著的《史记》,卷六十二、列传第二,是春秋中后期齐国政治家管仲和晏婴的合传。 司马迁略去了二人的主要事迹,而“论其轶事”。文章着重选取了管鲍之交、晏婴推荐越石父和作者的故事,娓娓动人,天然成趣,于细微处见精神,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爱憎。作者...

沧海日指的是谁
马迁史:司马迁所著《史记》,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薛涛笺:唐女诗人薛涛以井水制成的红色诗笺。后世将此井命名为薛涛井,在四川成都锦江南岸百花潭上。 右军:晋王羲之,精于书法,被称为书圣。 南华经:也叫《南华真经》,《庄子》的别名。 相如赋:汉文学家司马相如之赋,有《子虚赋》、《...

带你了解司马迁的小故事
司马家与李家是世家,司马迁因为李 陵仗义执言而被判死刑。为完成《史记》,自请 腐刑,免死。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 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司马迁的学术思 想,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 骚》”,是当之无愧的。在《报任安...

史马迁史记资料从哪里找的?秦始皇陵构造都知道
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生长在西汉武帝时代,曾任太史令,因为李陵降匈奴事辩护而触犯武帝忌讳,遭受腐刑。被刑后,他怀着极大的悲愤和憎恨的心情,坚持完成了五十万言的历史巨著——《史记》。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展示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西汉武帝时代的三千年的历史...

田单列传作者简介
司马迁,字子长,是中国西汉时期杰出的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出生于夏阳(今陕西韩城龙门)。他的代表作《史记》,又称《太史公记》,是一部跨度惊人的历史巨著,记录了从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的3000多年历史。司马迁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深邃洞察力,...

司马迁为何要创作《史记》一书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写古今通史的愿望没有实现,临终要司马迁完成其夙愿。后来,司马迁继任父亲太史令之职,开始写《史记》,十多年后,终于完成。司马迁早在二十岁时,便离开首都长安遍踏名山大川,实地考察历史遗迹,了解到许多历史人物的遗闻轶事以及许多地方的民情风俗和经济生活。公元前110年...

朔城区13413387432: 史纪和哪部历史著作并列 -
察杰易使: 《史记》与《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朔城区13413387432: 《史记》与后来的哪三部著作合称“前四史”? -
察杰易使:[答案] [西汉] 司马迁的《史记》 [东汉] 班固 的《汉书》 [南朝 宋] 范晔 的《后汉书》 [西晋] 陈寿 的《三国志》

朔城区13413387432: 司马迁的《史记》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两部史学巨著,其共同记载的历史有①商朝时出现了甲骨文 ②秦 -
察杰易使: B本题考查的是《史记》和《资治通鉴》的内容.《史记》记录的是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资治通鉴》记录的是从战国到五代的史实,所以只有②③符合题意,选B.

朔城区13413387432: 《资治通鉴》和《史记》共同记录了哪些朝代的历史
察杰易使: 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叙事范围为黄帝到汉武帝;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叙事范围为战国到五代.战国是继黄帝之后,五代是继汉武帝之后.故重合历史时期——从战国到汉武帝!

朔城区13413387432: 司马迁和谁一起写《史记》
察杰易使: 自己一人写的.今本《史记》一百三十卷,篇数跟司马迁自序所说的相符.但《汉书·司马迁传》说其中“十篇缺,有录无书”.三国魏张晏注:“迁没之后,亡景纪、武纪、礼书、乐书、兵书(按:即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传、三...

朔城区13413387432: 司马迁一生的遭遇与史记的关系 -
察杰易使:[答案]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年间,向今文家董仲舒学《公羊春秋》,又向...

朔城区13413387432: 司马迁逆境出人才的故事简介 -
察杰易使:[答案] 司马迁忍受宫刑之痛完成了历史巨著《史记》.司马迁(公元前145/公元前135~?)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卒年不可考. 生于史...

朔城区13413387432: 史记这本书是谁写的? -
察杰易使: 《史记》简介 《史记》为西汉司马迁所著.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 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种形式.传记的一种,主要记诸侯之事.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史记》约成书于公元前104...

朔城区13413387432: 《史记》的作者是谁? -
察杰易使: 司马迁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靠近龙门.所以司马迁自称"迁生龙门"《太史公自序》龙门,龙门山,很有名气.传说大禹曾在龙门开山治水.龙门山的南面是黄河.司马迁的家正好在黄河、龙门之间....

朔城区13413387432: 《史记》是谁写的?
察杰易使: 司马迁 (前145—前90)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于公元前90年,55岁终. 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约在汉武帝元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