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历史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作者&投稿:汤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初一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1、 隋朝的建立者____,时间___年,都城:___,他就是___。
2、 隋朝统一南北的时间是___年。隋朝和前面的___类似
3、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或"北通诼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指的重大工程是___,在位皇帝是___,开凿时间___年,中心___,北到___,南至___;全长___公里;从南至北的四段___、___、___、___;
世界地位是_________;开凿目的________________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隋朝灭亡的根源______;隋朝的起止时间:___年到___年
第2课 "贞观之治"
1、 唐朝建立时间___年,建立者___,他就是___年,都城___
2、 唐朝的两个盛世局面:______和______
3、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说这话的是_____;
盛世:____;年号:___;谏臣___,任用的两个贤才____和____,合称"_____";"载舟"的例子_____;"覆舟"的

七年级上历史复习提纲
代表文化 距今时间 发现地点
元谋人 距今约170万年 云南元谋 (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北京人 距今约70万--20万年 北京周口店
山顶洞人 距今约1.8万年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
代表文化 体质形态 工具制造 用火 观念 社会组织
北京人 保留猿的某些特征 打制粗糙的石器 使用天然火 原始人群
群居生活
山顶洞人 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人工取火
懂得爱美死后埋葬 按血缘结合起来的氏族

原始人类 距今时间 发现地点 生产活动 生产工具 住房 用具 穿着
河姆渡原始居民 距今约7000年 长江流域 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村 种植水稻,饲养猪狗牛羊 骨制耒耜,已使用磨制石器 干栏式房屋 制造陶器
农耕文化 学会纺织
半坡原始居民 距今约6000年 黄河流域 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 种植粟和蔬菜,饲养猪狗;渔猎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半地穴式房屋
一、夏、商、周的更替(奴隶社会)
朝代 建立时间 灭亡时间 都城 开国君主 亡国之君
夏 约2070年 约前1600年 阳城 禹 桀
商 约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 亳,盘庚时把都城迁到殷 汤 纣
周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1年 镐京 周武王 周幽王
东周 公元前770年 洛邑 周平王
3、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巩固对周边的统治
(2)分封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①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称为“授土授疆民”
②诸侯的义务:必须服从周天的命令,治理诸侯国,保卫周王
(3)意义: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使之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一、春秋争霸
1、诸侯争霸的目的: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
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2、齐桓公称霸原因是什么?
①前提:周王室衰微
②实力:管仲改革 ,通过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整顿内政,齐迅速强大起来。
③威望:通过“尊王攘夷”
3、争霸战争的影响:
(1)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2)在争霸战争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1、战争的目的:兼并和统一
2、战国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长平之战,赵军大败,东方六国从此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变革的时代,体现在:
一、经济上
1、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2、著名的都江堰(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部分)
①设计建造者:秦国蜀郡大守李冰 ②地点:岷江
③意义:课本55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二、政治上——商鞅变法
①时间:公元前356年
②人物: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展变法。
③目的: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以便在群雄争霸中保持不败地位。
④内容和影响:
内容 影响
奖励耕战
奖励生产(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经济发展,国富 总之,商鞅变法确立封建制度,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军队战斗力增强,兵强
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加强中央集权
一、文字的演变
时间 商 商周 西周晚期 战国
文字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竹书、帛书
材料 龟甲、兽骨 青铜器 竹简、丝帛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学派 时期 代表人物 著作 思想内容
儒家 春秋 孔子 《论语》 政治思想——“仁”:“爱人”,“为政以德”。教育思想:因材施教、谦虚好学、温故知新。
战国 孟子 仁政治国、轻徭薄赋
道家 春秋 老子 《道德经》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
战国 庄子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墨家 战国 墨子 ”兼爱”:希望人们互助互爱。
“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
法家 韩非子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兵家 孙武 《孙子兵法》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一、秦的统一
统一时间:公元前221年 都城:咸阳 开国皇帝:秦始皇嬴政
意义: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分裂割据、混战不已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从此,统一始终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措施 影响
政治 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地方:郡县 在我国沿用了两千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
经济 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度量衡 对于促进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文化 统一文字(小纂)
焚书坑儒 摧残了文化,制约了人们的思想。
军事 北筑长城(防御匈奴)、开发南疆 秦朝疆域广大,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三、秦的暴政
①繁重的徭役和赋税 ②严酷的刑法
秦朝的暴政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和苦难,激起人民的反抗。
四、陈胜吴广起义
时间:公元前209年 起义地点:大泽乡
人物:陈胜、吴广。
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借鉴: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五、农民起义军推翻秦朝
项羽:巨鹿之战,大败秦军主力。
刘邦: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一、楚汉之争和西汉的建立
1、楚汉之争(西楚霸王项羽 VS 汉王刘邦)
2、西汉的建立
时间:公元前202年 都城:长安 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
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国家富强起来,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统治称为是“文景之治”。
三、汉武帝的大一统
背景 措施 效果
政治 汉初分封的诸侯王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 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主父偃) 诸侯国再也无力与中央对抗。课本76
思想 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他们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推行儒家教育。(董仲舒) 儒家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这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四、东汉的建立
建立时间:公元25年 都城:洛阳 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
16
一、匈奴与汉朝的和战
时间 西汉初年 汉武帝时期 汉元帝时期
形势 经济萧条、国家贫困 经过文景之治,国力强盛 匈奴分裂,其中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
政策 和亲:把皇室女子作为公主,远嫁匈奴,每年送给大量谷物和纺织品。 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昭君出塞
效果 匈奴骑兵年年挥师南下,和亲没有根本上解决匈奴的威胁 漠北之战,匈奴受到沉重打击,无力再与西汉对抗 。 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张骞通西域
1.西域: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今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时间:公元前138年
使命: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意义:了解了西域的见闻,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时间:公元前119年
使命:与西域各国进行友好政治经济交往。
4、西域都护的设立
时间:公元前60年
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
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
2、影响: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一、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1. 纸的发明(时间:西汉早期)
2.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
3.造纸术的传播
二、《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总结了春秋战国到东汉时期的数学成就)
三、名医辈出
1、华佗(神医) 麻醉药剂“麻沸散”、“五禽戏”
2、张仲景(医圣) 《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记载了人工呼吸)
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1、佛教的传入
①起源于古印度
②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③东汉明帝时,兴建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④教义:人死后能够转生来世,人的今生能忍受苦难,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2、道教的兴起
①道教是土生土长的宗教
②创始人:张陵
③东汉时在民间兴起
④教义: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长生不老和得道成仙。
二、司马迁和《史记》
鲁迅对《史记》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学成就:
①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②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
文学成就:
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栩栩如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三、轰动世界的秦兵马俑
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一、官渡之战
形势: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时间:公元200年 作战双方:袁绍VS曹操
结果: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军,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二、赤壁之战
形势: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想要统一全国;南方刘备、孙权势力有所发展。
时间:公元208年 作战双方:曹操VS孙刘联军
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三、三国鼎立的形成
国号 时间 都城 开国君主
魏 220年称帝 洛阳 曹丕
汉 221年称帝 成都 刘备
吴 222年称王 建业 孙权
21
一、西晋的建立
时间:266年 开国皇帝:司马炎 都城:洛阳
二、内迁的各族
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
二、淝水之战(草木皆兵)
1、形势:
①南方:司马睿317年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史称“东晋”。
②北方:氐族人苻坚建立的前秦政权强大起来,统一了黄河流域。
2、时间:公元383年
3、作战双方:前秦VS东晋
4、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东晋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江南经济的发展
1、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十分优越。
②南迁人口,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经验。
③江南战争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④南北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表现:
①农业:江南地区普遍实行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则种双季稻。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②纺织业:三国时蜀锦。建立专门机构管理丝织业。
③冶铸业:灌钢法。④制瓷业:青瓷。
⑤商品经济得到初步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健康城)
⑥造船业发达,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现在的台湾),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3、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一、北方的统一
439年,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二、民族大融合
1、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日常的接触和频繁的交往,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逐渐融合。
2、北魏孝文帝改革
目的: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内容:迁都洛阳,汉化政策:学习汉语;改穿汉服;采用汉姓;与汉族通婚。
作用:北魏孝文帝的这些措施顺应历史潮流,促进了民族融合。
类别 朝代 代表人物 著作 贡献
数学 南朝宋、齐 祖冲之 《缀术》 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一千年。
农学 北朝北魏、东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地理 北朝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 以注录水道系统为纲;一部优秀的地理学专著。记载了石油
书画 东晋 王羲之 《兰亭序》 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是“书圣”。
绘画 东晋 顾恺之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以人物画为主,“以形写神”
石窟艺术 北朝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 佛教
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可能有点多,不过很管用。

初一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隋朝的统一: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都长安,年号开皇。589年,隋灭陈,统一南北。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死,隋朝灭亡。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二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开皇之治:隋文帝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发展生产,提倡节俭。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史称“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将杜之转输,其为利耶博哉!”
隋朝隋炀帝时开凿的大运河是隋朝对后世最重要的贡献。
1、目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凿时间:605-610年。
3、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开凿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两千多公里。(沿途经过江苏的扬州、常州、无锡、苏州 )
4、作用: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5、地位: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评价大运河的开凿:大运河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同时运河的通航也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但隋炀帝滥用民力,也造成百姓的困苦。总的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
第2课 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李渊在太原起兵,618年攻占长安,建立唐朝。
二、贞观之治:
人物:唐太宗 措施: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崇尚节俭;任用贤才(房玄龄谋杜如晦断)、虚心纳谏(魏征)。
表现: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是:
①政治上,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善于用人和纳谏,沿用和发展隋朝的三省六部制; ②文化上,发展科举,重视教育; ③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三、女皇武则天: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武则天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郭沫若称其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第3课 “开元盛世”
一、“开元之治”:唐玄宗
措施:①任用贤才(姚崇);②重视地方吏治;③注意节俭。
表现: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或“开元之治”。
二、唐朝经济
1、农业方面:①兴修大型水利工程。②农耕技术提高: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③茶叶生产的发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饮茶之风开始在唐朝盛兴。④生产工具的改进:出现新的农业工具——曲辕犁;创制新灌溉工具——筒车。
2、手工业方面:①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②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世界工艺的珍品)。
商业繁荣:①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②长安城: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一、 科举制的创立:隋创立,唐完善。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太宗皇帝真长策,赚足影响尽白头。”“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隋文帝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
二、 隋炀帝 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三、科举制的完善:唐朝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将诗赋作为考试内容。 四、发展:明清的科举制改为考八股文,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为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八股取士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人的实际能力,使科举考试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才智。
五、结束:清朝末年。1905年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考试,清政府拟定《奏定学堂章程》。
六、作用:1、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2、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3、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4、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唐代民族关系处理
1、民族 藏族 维吾尔族 靺鞨 彝族白族
2、祖先 吐番 回纥(鹘) 六诏居民
3、首领 松赞干布赞普
尺带珠丹赞普 怀仁可汗 渤海郡王 云南王
4、生活区域 青藏高原一带 甘肃新疆一带,色楞格河流域 东北松花江、黑龙江 云南苍山洱海
5、意义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8世纪初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密切了唐番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怀仁可汗” 双方关系友好,经济和商业繁荣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渤海郡王” 面积不断扩大,人口增多,与内地贸易往来频繁,经济文化水平提高,有海东盛国之称
唐玄宗封首领为“云南王” 在唐朝支持下实现了统一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人称中国人为“唐人”。
一、唐与日本的关系——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隋唐时,中日两国交往密切。贞观年间,日本有很多遣唐使、留学生和留学僧来唐学习。
2、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还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在社会生活上至今都保留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3、唐朝赴日本的使节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鉴真,曾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1、方式:①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②新罗商人来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2、表现有: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官吏、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三、唐与天竺的关系——玄奘西游
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贞观初年,他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回国后,专心翻译佛经,还写成著名的《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唐太宗、唐玄宗、武则天比较
四、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1、统治方法 勤于政事,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役和徭役,重用贤才,虚心纳谏。 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国策 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重视地方吏治,中央优秀官员到地方任职,烧毁珠玉锦绣,提倡节俭,发展农业生产。
2、统治美称 贞观之治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开元盛世,开元之治
3、科举制 扩充国学规模,增加学员。开创殿试和武举,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内容
4、对外交往 玄藏西游 鉴真东渡
5、民族关系 ①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②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③封靺鞨首领为“渤海郡王”④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6、任用贤才 房玄龄,杜如晦,魏征 骆宾王 姚崇
7、名言名句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自古皆贵中华,贱狄夷,朕独爱之如一。
8、其它 被北方、西域首领奉为“天可汗”。歌舞《秦王破阵乐》 参与编创《霓裳羽衣舞》
第7、8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火药是唐朝发明的。
一、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1、隋唐时期,已发明雕版印刷术。市场上出现了一种用作交易凭据的印刷品——印纸,成都、洛阳是著名的印刷业中心。
2、《金刚经》868年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刻印刷品。比欧洲(1423)早近600年
二、火药
1、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的,孙思邈在他的《丹经》一书中,第一次把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
2、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最初的火药武器叫“火箭”,也叫“飞火”。
三、高超的建筑水平
1、赵州桥(安济桥)
设计者:隋朝李春,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赵州桥的设计开创了世界平拱桥建筑的先河。比欧洲早700多年。
四、 光耀千古的诗坛
诗人 代表作 特点
李白 《早发白帝城》《蜀道难》 豪迈奔放,想象丰富。 诗仙
杜甫 “三吏”“三别” 反映社会现实。 诗圣
1、唐朝帝王大都喜爱诗歌,进士考试也以诗歌为重要内容,这就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2、杜甫亲身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变化,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3、白居易称李白、杜甫的诗歌“吟咏流千古,声明动四夷”。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五、雕刻艺术
隋唐时期开凿的敦煌莫高窟,壁画内容以佛教故事为主,是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1、石窟艺术: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
2、敦煌壁画形象逼真,尤其是:“飞天”图案,被唐朝人赞誉为“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成为敦煌壁画的象征。
六、盛大欢腾的乐舞:著名的歌舞大曲有歌颂唐太宗的《秦王破阵乐》、唐玄宗参与编创的《霓裳羽衣曲》。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隋朝的统一: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都长安,年号开皇。589年,隋灭陈,统一南北。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死,隋朝灭亡。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二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开皇之治:隋文帝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发展生产,提倡节俭。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史称“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将杜之转输,其为利耶博哉!”
隋朝隋炀帝时开凿的大运河是隋朝对后世最重要的贡献。
1、目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凿时间:605-610年。
3、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开凿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两千多公里。(沿途经过江苏的扬州、常州、无锡、苏州 )
4、作用: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5、地位: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评价大运河的开凿:大运河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同时运河的通航也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但隋炀帝滥用民力,也造成百姓的困苦。总的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
第2课 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李渊在太原起兵,618年攻占长安,建立唐朝。
二、贞观之治:
人物:唐太宗 措施: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崇尚节俭;任用贤才(房玄龄谋杜如晦断)、虚心纳谏(魏征)。
表现: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是:
①政治上,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善于用人和纳谏,沿用和发展隋朝的三省六部制; ②文化上,发展科举,重视教育; ③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三、女皇武则天: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武则天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郭沫若称其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第3课 “开元盛世”
一、“开元之治”:唐玄宗
措施:①任用贤才(姚崇);②重视地方吏治;③注意节俭。
表现: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或“开元之治”。
二、唐朝经济
1、农业方面:①兴修大型水利工程。②农耕技术提高: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③茶叶生产的发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饮茶之风开始在唐朝盛兴。④生产工具的改进:出现新的农业工具——曲辕犁;创制新灌溉工具——筒车。
2、手工业方面:①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②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世界工艺的珍品)。
商业繁荣:①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②长安城: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一、 科举制的创立:隋创立,唐完善。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太宗皇帝真长策,赚足影响尽白头。”“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隋文帝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
二、 隋炀帝 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三、科举制的完善:唐朝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将诗赋作为考试内容。 四、发展:明清的科举制改为考八股文,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为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八股取士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人的实际能力,使科举考试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才智。
五、结束:清朝末年。1905年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考试,清政府拟定《奏定学堂章程》。
六、作用:1、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2、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3、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4、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唐代民族关系处理
1、民族 藏族 维吾尔族 靺鞨 彝族白族
2、祖先 吐番 回纥(鹘) 六诏居民
3、首领 松赞干布赞普
尺带珠丹赞普 怀仁可汗 渤海郡王 云南王
4、生活区域 青藏高原一带 甘肃新疆一带,色楞格河流域 东北松花江、黑龙江 云南苍山洱海
5、意义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8世纪初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密切了唐番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怀仁可汗” 双方关系友好,经济和商业繁荣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渤海郡王” 面积不断扩大,人口增多,与内地贸易往来频繁,经济文化水平提高,有海东盛国之称
唐玄宗封首领为“云南王” 在唐朝支持下实现了统一

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589年,隋朝灭掉陈统一南北。
3、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沟通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7、618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8、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9、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
10、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11、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12、由武则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
13、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14、唐朝时期,全国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15、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
16、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17、唐玄宗统治时期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18、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19、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最为重要。
20、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人物是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则天。
21、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22、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政府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23、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24、唐朝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25、8世纪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成为“和同为一家”了。
26、8世纪中前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玄宗封靺鞨(mohe)首领为渤海郡王。玄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27、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28、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他专心翻译佛经,还写成《大唐西域记》。
29、玄宗时,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唐朝长安是当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30、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新罗特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31、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32、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3、唐朝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毕生心血写成《千金方》,被后世尊称为“药王”
34、石窟艺术在隋唐时期大为发展,最著名的是坐落在今天甘肃西部的敦煌莫高窟。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 时间:581年 建立者:隋文帝杨坚 都城:长安
2、隋朝的统一时间:589年
思考:想想为什么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后,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
(1)隋朝: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发展;
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
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2)陈朝: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
陈后主骄傲自大
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的意义(影响、作用)(隋朝在中国历史中的作用)
(1)结束了西晋灭亡以来近三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同秦朝)
(2)开创了一系列的新制度
(3)开凿了举世闻名的大型水利工程——大运河
(4)为隋唐时期的空前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承上启下)
二、“开皇之治”
隋文帝的统治措施:
①改革制度 ②发展生产 ③注重吏治
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 “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
1、开凿的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四五千里。

空白(图)

3、意义:
(1)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创造力
(2)大大加强了南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3)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
4、评价:
积极方面:意义
消极方面: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
5、从东汉末年到隋统一前近400年,是大一统国家形成以来时间最长的分裂时间。
6、苏伊士运河:大大缩短了欧洲、美洲、印度洋沿岸和大西洋西岸各国间的航程。
巴拿马运河:大大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程。
7、比较秦朝与隋朝的相同之处:
(1)都结束了我国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全国统一。
(2)都制定了许多重要制度,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3)都兴建了重要工程(4)都只有2个皇帝,存在时间很短
(5)都因为暴政,引起人民的反抗
8、隋朝的灭亡:是因为隋炀帝的暴政,大运河只是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第2课 “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1、隋朝灭亡原因:
大兴土木(修建洛阳),数次对外战争(三征高丽),酷虐残暴
2、概况:618年 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 都城:长安
二、贞观之治
1、定义: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
2、原因:表格
3、内容:

政治上 虚心纳谏、重用人才、完善三省六部制
经济上 改革赋役制度,轻徭薄赋(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也可以用实物代替)
文化上 完善科举制
法律上 修订法律、宽省刑法
民族关系 密切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1、唐太宗重用人才: 房玄龄、杜如晦
2、中书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省审核,尚书省执行



3、《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4、《贞观政要》是记录唐太宗政绩和他与魏征等议论古今得失的书
5、评价唐太宗
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表格
但也必须指出,作为封建帝王,唐太宗同样对人民进行剥削和压迫,在晚年,他的骄矜情绪和享乐思想逐渐滋长。

第3课 气度恢宏的隆盛时代
一、 女皇武则天巩固统治
1、加强中央集权:①重用酷吏,使用恐怖政策;
②将唐初的《贞观氏族志》修改为《姓氏录》;
③进一步发展科举制,创设殿试、武举


历史整理一下第一单元的“之最”有哪些,至少三条
1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1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君王:禹 17、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齐桓公 18、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秦赵之间)中规模最大,杀伤最多的一次战役:长平之战 19、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 20、我国已知最早的文字:商朝的甲骨文 2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 总结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1 古代埃及 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古埃及文明...

高中必修一人教版的历史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 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扩大了统治区域...

人教版初一历史复习资料
七年级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社会(石器时代)一、人类的起源1、 地球上出现人类的时间大约在300万年前。2、 19世纪初,科学家们提出人类由古猿进化而来的。3、 在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二、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1、中国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址最多的国家。2、原始...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总结
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夏 相 卿士 卜 史 师 王位世袭制 盘庚 纣王 王族 功臣 先代贵族 镇守疆土 交纳贡赋 朝觐述职 统治区域 政治格局 西周 春秋 楚王问鼎 战国 分封制父系家长制 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 垄断 统治集团内部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商鞅 秦始皇...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提纲
★ 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知识点 ★ 2018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 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知识点2020 ★ 冀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提纲(2)★ 七年级下册历史提纲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复...

人教版历史八下复习资料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中文报纸中最著名的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第七单元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1.1909年,由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 2.揭开制碱奥秘的侯德...

初一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复习 1.各知识点梳理: ⑴我的家在哪里 ①构成社区的要素:相对固定的区域、一定数量的人口以及居民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关的利益和比较密切的交往。P6 ②地图的三要素:P7-8 A.方向:地图上常用的定向方法有三种。 “一般定向法”是地图上普遍采用的方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

详细的历史复习笔记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一、 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 都城:咸阳 开国皇帝:秦始皇嬴政 意义: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分裂割据、混战不已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从此,统一始终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措施 影响 政治 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在...

初一历史复习资料 要点
第一单元(1---4课)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远古人类 【课堂导学】 本课主要涉及到我国原始人群。主要掌握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距今年代、地点、生产生活情况。 【知识梳理】 一、元谋人 1、时间---距今170万年; 2、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3、地位: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 4、会不会制造工...

竹山县15272709527: 初一下历史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
唱谢唯地: 初一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一、隋朝的统一: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都长安,年号开皇.589年,隋灭陈,统一南北.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死,隋朝灭亡.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

竹山县15272709527: 2011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一二单元提纲 越 简单越好的好 -
唱谢唯地:[答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我们生活的世界 第一课 从地图看世界 第二课 世界的划分 第三课 自然环境与人口分布 1. 公元前550年前后,古希腊地理学家绘制了一幅世界地图,这幅地图对地中海四周海陆轮廓的描绘大体上是正...

竹山县15272709527: 人教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复习 -
唱谢唯地: 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1.记住隋文帝建立隋朝的时间与都城.2.记住统一时间.3.隋炀帝开通运河的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一.4.开凿运河时间:605年.(重点) 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000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重点)5.意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重点)6.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江南河,邗沟.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重点)

竹山县15272709527: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每课的提纲是什么? -
唱谢唯地: 1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2走向全盛的唐朝 3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4唐朝的民族关系 5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第一单元只有5课啊)

竹山县15272709527: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
唱谢唯地: 展开全部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一、知识要点 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589年,隋朝灭掉陈统一南北. 3、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

竹山县15272709527: 急!!!初一下学期历史重点复习提纲 -
唱谢唯地: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考纲知识点 一、大运河的开凿(七下P3-4)“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将杜之转输,其为利耶博哉!” 隋朝隋炀帝时开凿的大运河是隋朝对后世最重要的贡献. 1、目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凿时...

竹山县15272709527: 初一历史复习 -
唱谢唯地:是人教版的吗?不是请写问题补充 七年级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社会(石器时代) 一、人类的起源 1、 地球上出现人类的时间大约在300万年前. 2、 19世纪初...

竹山县15272709527: 七年级下历史复习提纲 -
唱谢唯地: 第四课 人生当自强 人生自强少年始 1. 自强,就是对未来充满希望,永远向上,奋发进取. 2. 自强精神表现在困难面前:⑴不低头,不丧气;⑵自尊自爱,不卑不亢;⑶勇于开拓,积极进取;⑷志存高远,执著追求;等等. 3. 自强是,通向成...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