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出自哪个作品

作者&投稿:厉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司马光的简介?有哪些著作?~

《资治通鉴》。
是中国著名之古典编年史。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三百万字。作者司马光和他的重要助手刘恕、刘攽、范祖禹等人根据大量史料,花19年时间,才把从战国到五代这段错综复杂之历史写成年经事纬之巨著。
《通鉴》采用资料,除正史以外,所采杂史多至二百二十二种。
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战国时代)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包括秦、汉、晋、隋、唐统一王朝和战国七雄、曹魏蜀汉东吴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等其他政权,共1362年的逐年记载详细历史。
它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有重要的地位。《通鉴》一向为历史学者所推崇,有很多人摹仿它,写成同样体裁之编年史,在中国的历史编纂学上曾起过巨大影响。
影响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所谓“史学两司马”。
南宋史学家王应麟评价说:“自有书契以来,未有如《通鉴》者。”
宋末元初胡三省评价此书:“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通鉴》不特记治乱之迹而已,至于礼乐、历数、天文、地理、尤致其详。读者如饮河之鼠,各充其量而已。”
清代顾炎武在《日知录·著书之难》中高度评价《资治通鉴》和马端临的《文献通考》,称赞这两部著作“皆以一生精力成之,遂为后世不可无之书”。
王鸣盛认为:“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读十七史,不可不兼读《通鉴》。《通鉴》之取材,多有出正史之外者,又能考诸史之异同而裁正之。昔人所言,事增于前,文省于旧,惟《通鉴》可以当之。”
《通鉴》亦有高度文学价值,曾国藩撰成《经史百家杂钞》一书,其中选录《资治通鉴》11篇。曾国藩评价此书说“窃以先哲惊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文正公之《资治通鉴》,其论古皆折衷至当,开拓心胸。”
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评价《通鉴》时说:“司马温公《通鉴》,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结构之宏伟,其取材之丰赡,使后世有欲著通史者,势不能不据以为蓝本,而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焉。温公亦伟人哉!”
毛泽东曾十七次批注过《资治通鉴》,并评价说:“一十七遍。每读都获益匪浅。一部难得的好书噢。恐怕现在是最后一遍了,不是不想读而是没那个时间啰……中国有两部大书,一曰《史记》,一曰《资治通鉴》,都是有才气的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境遇中编写的……《通鉴》里写战争,真是写得神采飞扬,传神得很,充满了辩证法。”
原稿
《资治通鉴》残稿今存仅8卷,目前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原稿33.8×130公分,共29行,465字,记载东晋永昌元年(322年)一年的史实,自永昌元年正月王敦即将作乱起,至同年十二月慕容廆遣子皝入令支而还止,每段史事开端约一、二字或四、五字,以下接“云云”二字。
有宋赵汝述、葛洪、程垓、赵崇龢跋;元柳贯中、黄溍、宇文公谅、朱德润、郑元祐、任希夷跋。
手稿的最后一段是司马光用范纯仁写给司马旦的书札起草,原信用墨笔抹去,字迹依稀可辨:“纯仁再拜,近人回曾上状,必计通呈,比来伏惟尊候万福,伯康必更痊平。
纯仁勉强苟禄,自取疲耗……”,“自取疲耗”以下尚有79字,至清初已不见,大概被割除,卷后有多人题跋;曾题跋的韩性说:“其以牍背起稿,可见其俭;字必端谨,可见其诚;事而书之,该以一二字,可见其博;纸尾谢状词,虽平常字,亦出于手书,可见其遇事之不苟也。”
另中华民国国家图书馆亦藏有《资治通鉴》1部共128册,被登录为中华民国国宝。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司马光曾患历代史籍浩繁,学者难以遍览,因欲撮取其要,撰纪传体史。初成《通志》8卷,起战国至秦二世,表进于朝,引起宋英宗的重视。治平三年(1066),诏置书局于崇文院,继续编纂。宋神宗即位,赐书名为《资治通鉴》,并序以奖之。元丰七年(1084)书成。
《通鉴》由司马光总其大成,协修者有刘恕、刘攽、范祖禹3人。刘恕博闻强记,自《史记》以下诸史,旁及私记杂说,无所不览,对《通鉴》的讨论编次,用力最多。刘攽于汉史、范祖禹于唐史,都有专深的研究。他们分工合作,各自作出了重要贡献。最后,由司马光修改润色,写成定稿。其中是非予夺,一出于光。
《通鉴》征引史料极为丰富,除十七史外,所引杂史诸书达数百种。书中叙事,往往一事用数种材料写成。遇年月、事迹有歧异处,均加考订,并注明斟酌取舍的原因,以为《考异》。《通鉴》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尤以《隋纪》、《唐纪》、《五代纪》史料价值最高。
《通鉴》因司马光一人精心定稿,统一修辞,故文字优美,叙事生动,且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历来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古代之史家绝笔。
于叙事外,还选录了前人的史论97篇,又以"臣光曰"的形式,撰写了史论118篇,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作者的政治、历史观点。对历史上有关图谶、占卜、佛道等宗教迷信,采取了批判的态度,是史学思想的重要进步。
《通鉴》成书后,元丰八年,范祖禹、司马康、黄庭坚、张舜民等奉命重行校定,元祐元年(1086)校定完毕,送往杭州雕版,元祐七年刊印行世。今元祐本已不可见。南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有余姚重刻本,亦多残缺。中华书局据清胡克家翻刻的元刊本,加以标点校勘,重新出版,是《通鉴》较好的版本。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资治通鉴

司马光出自于《宋史》,其中的司马光砸缸是一个著名历史故事,发生在宋朝河南光山。

讲述司马光用大石砸破水缸救出掉在大水缸里同伴的故事。

内容概括如下:

有一件事使小司马光名满九州。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厂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

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从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样。

这就是流传至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这件偶然的事件使小司马光出了名,东京和洛阳有人把这件事画成图画,广泛流传.

扩展资料:

司马光砸缸背景

司马光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11月17日),当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 “光”。司马光家世代官宦,其父司马池后来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誉。

司马光字君实,陕川夏县人。父亲名字叫司马池,任天章阁待制(宋代官名)司马光深受其父影响,自幼便聪敏好学。

据史书记载,司马光非常喜欢读《左传》,常常"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七岁时,他便能够熟练地背诵《左传》,并且能把二百多年的历史梗概讲述得清清楚楚,可见他自幼便对历史怀有十分浓厚的兴趣。

此外,还有一件事使小司马光闻名满九州,这就是流传至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汴京、洛阳的人将这件事用图画记载下来,广为流传。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司马光砸缸



司马光砸缸一文出自《宋史》。原文是: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中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之,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司马光出处于《宋史》,司马光砸缸是一个历史故事 ,发生在宋朝河南光山,有一次司马光和他的朋友在玩耍,他们玩捉迷藏时,一个小孩不小心落水 ,孩子们有的哭,有的闹,有的求救,司马光却很淡定,司马光急中生智 拿起石头,扔向水缸 司马光救了小孩

司马光出自《宋史》,写司马光勇敢的一个故事。

司马光选自宋史司马光传记载司马光的一生


马氏的名人
马融:东汉右扶风茂陵人,著名哲学家。 马良:东汉文士,学问好,才气又高,文章动人。 马援:东汉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光平东北)人,东汉名将。 马武:南阳湖阳(今河南省唐河南)人,一代名将,新莽末,参加绿林起义军,归刘秀,被封为扬虚侯。 马腾:右扶风茂陵人 马超:字孟起,马腾之子,右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东北)人。

古城童话基本信息
电视剧作品名为《古城童话》,它源于马光复的著作《古城黎明》,尽管剧中的人物和人物关系与原著有所区别。这部作品共有20集,为您呈现丰富的剧情发展。主要演员阵容包括王晓阳饰演的大古城,梁晨扮演的小古城,解月诠释的大童话,裴婉若饰演的中童话,范蓉出演的小童话,钱博和梁晨共同出演洛栓子,丁丁和...

明天有雾作者是谁?
本书主要以小说为主,利用多篇作品,例如“明天有雾”、“老师,对不起!”、“牛牛”等,在行文间让读者体会不管你面对着的是幸福和快乐,或是痛苦与不幸,都要勇敢地走:向着前方,向着光明……作者简介马光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有中长篇小说《手拉手》、《古城童话》《少女日记》、《...

马光远和叶檀是什么关系
马光远和叶檀都是中国知名的经济学者和评论家,他们在经济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但两人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他们各自独立地从事经济研究和评论工作。马光远是一位经济学家和媒体人,他以其深入的经济分析和独到的见解而闻名。他经常在各大媒体平台上发表关于经济问题的评论和文章,为公众提供...

夹山绝密作者简介
《蛤蟆王子奇遇记》则是一部富有想象力的童话,给孩子们带来无尽的欢乐和启示。《恐怖城大爆炸》和《她在燃烧》则以惊险的情节和紧张的氛围,吸引着读者一探究竟。而《太空蛙蛙》则展现了他对于未来世界和科技的探索精神。马光复的辛勤耕耘得到了业界的认可,他的作品曾多次获奖,如全国优秀少儿图书奖、...

马光远微博怎么不更新了
这可能影响到马光远更新微博的意愿。4.私人原因:马光远也可能因为一些私人原因,比如健康、家庭等,而暂时停止更新微博。无论原因如何,我们都应该尊重马光远的个人选择。如果您想了解他的最新动态,可以关注他的其他社交媒体平台,或者通过其他渠道关注他的作品和研究成果。

名侦探柯南目前出过那些电影版?
在房间里看到了她前夫相马光的照片。和一根短笛柯南软磨硬泡之下“尾行”怜子一起去了森林,在那里遭到了不明凶手的枪击,怜子的脚被子弹擦破,而当他们被逼上绝路时,那凶手却放弃射击,转身离开。。 为了第二天的演出,柯南与怜子约定和目暮警部隐瞒了当日的事实。而此后目暮警部调查发现怜子丈夫相马光死于两年前...

万源市18633177682: 关于《刮目相待》(司马光)的一些文学常识《刮目相待》选自哪一本书?这本书是谁主持编写的一本什么史书? -
田耍中宝:[答案] 资治通鉴,司马光,编年体

万源市18633177682: 由俭入奢易下一句
田耍中宝: 由俭入奢易的下一句是:“由奢入俭难”.“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句出自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所写的散文作品《训俭示康》,司马光写给其子司马康,教导他应该崇...

万源市18633177682: "由奢入俭难" 前一句是什么 -
田耍中宝: "由奢入俭难"前一句是“由俭入奢易".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句话出自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所写的散文作品《训俭示康》,这是司马光写给儿子司马康,教导他应该崇尚节俭的一篇家训.这句话意思是由节俭进入奢侈是很容易的,但...

万源市18633177682: 光持石击瓮破之是什么意思 -
田耍中宝: 光持石击瓮破之意思是司马光却镇静地拿起一块石头猛击水缸. 出自:春秋左丘明《左氏春秋》 原文: 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撰),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

万源市18633177682: 孙权劝学作者是什么朝代的什么家 -
田耍中宝: 宋朝 作者是司马光.选自《资治通鉴》

万源市18633177682: 司马光这篇课文皆 是什么意思? -
田耍中宝: 全,都的意思. 原文: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译文: 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放弃他都跑了,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击去.水涌出来,小孩也得救了. 扩展资料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父亲名字叫司马池,任天章阁待制(宋代官名)司马光深受其父影响,自幼便聪敏好学.据史书记载,司马光非常喜欢读《左传》,常常"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七岁时,他便能够熟练地背诵《左传》,并且能把二百多年的历史梗概讲述得清清楚楚,可见他自幼便对历史怀有十分浓厚的兴趣.此外,还有一件事使小司马光闻名满九州,这就是流传至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万源市18633177682: 孙权劝学作者是什么朝代的什么家
田耍中宝: 司马光是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 《孙权劝学》出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编写的.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叫《资治通鉴》.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7696.htm

万源市18633177682: 古文司马光砸缸的意思 -
田耍中宝: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司马光7岁时,已经像成年一样特别喜欢听人讲《左氏春秋》,了解其大意后回来讲给家人听. 从此对《左氏春秋》爱不释手,甚至忘记饥渴和冷热.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瓮指大缸)上面...

万源市18633177682: 司马光,一儿登瓮的登 瓮是什么意思? -
田耍中宝: 瓮:口小腹大的一种容器. 登:站 《司马光》佚名 〔宋代〕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白话释义: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

万源市18633177682: 孙权劝学,本文选自什么?是司马光主持编目的一部什么公使记载了,从什么到什么红1362年间史 -
田耍中宝: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1362年间的历史.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