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作者&投稿:全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试论近年来我国北朝隋唐时期有关中外文化交流的考古新发现及其意义??谢谢--~

考古学基本参考书各个院校都差不多。川大没怎么了解,似乎西藏考古是川大在做。最好先联系联系导师,熟悉熟悉情况。
我把川大的试题贴上来吧,自己总结试题,或许能够看出川大的特色。
四川大学2000年至2010年考古学考研试题
2005年
考的是古代汉语,没有考古学通论的试题


2007年
一、名词解释:
文化层 细石器 卡若文化 甲骨文字 墓志 虎子 安伽墓 白沙宋墓

二、简答题:
①什么是新石器时代
②“二里头文化”的发现在考古学上有何重大意义
③考古学上的“绝对年代”和“相对年代”有何意义
④旧金石学与近代考古学有何区别、又有何联系?

三、列举题:
①试列举你所知道的三件商周青铜器的名称与时代,并作简要说明。
②试列举三种不同形制的汉代铜镜,并对其特征加以简要说明。
③试列举三种隋唐时期的墓葬,并对其形制加以简要说明。
④试列举你所读过的三本与考古学有关的著作(或三篇与考古学有关的文章),并写出作者、出版年代与主要内容提要。

四、论述题:
①试论四川广汉“三星堆文化”发现的意义与价值。
②试论长江中下游地区东晋南朝墓葬的形制与分期。
③试论唐代铜镜的形制特点及其演变。


2008年
一、名词解释(每个名词各10分)
北京猿人及其文化
文化层
仰韶文化
中山王墓
虎子
居延汉简
云冈石窟
前蜀王建墓

二、简答题(每小题20分)
1 简答秦兵马俑坑的发现及其意义
2 简答汉代的“黄肠题凑”墓
3 简答曹魏邺城在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的意义
4 简答传统的金石学与现代考古学之间的关系

三、列举题(每小题10分)
1 试列举三种现代自然科技术运用于考古学研究的方法
2 试列举三项近十年来新的考古发现并简要说明其意义
3 试列举三部有关中国古代墓葬制度研究方面的专著,并简介其内容
4 试列举三种汉代铜镜的名称及其主要特征

四、论述题(共计100分)
1 论述二里头文化的发现及其意义(30分)
2 论述洛阳烧沟汉墓的分期及其意义(30分)
3 比较汉代铜镜与唐代铜镜的不同特点(40分)


2009年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
汉源富林遗址
马家窑文化
二里头文化
蚁鼻钱
安伽墓
元大都

二、简答题(每小题20分)
1 什么叫“二次葬”?试举例加以说明
2 简答龙山文化发现的意义
3 银雀山汉墓出土竹简有何历史价值?

三、比较题(每小题20分)
1 试比较汉镜与唐镜在形制与纹饰上的不同特点
2 试比较隋唐两京城(长安与洛阳)在形制布局上的不同特点
3 试比较四川与山东汉画像石艺术题材与制作风格上的不同特点

四、论述题(每题40分)
1 试论安阳殷墟遗址发掘的意义
2 试论汉代“黄肠题凑”墓的起源与发展
3 试论近年来我国北朝隋唐时期有关中外文化交流的考古新发现及其意义


2010年
一.名解
元谋人 龙山文化 二里头文化 燕下都 永固陵 开元通宝
二.三.简答.对比和例举题(大概,部分)
殷墟的发掘及意义
马王堆汉墓帛书发现及意义
例举三篇考古发掘文章并作简评
例举近年中西文化交流的发现及简评
汉长安城与曹魏邺城的比较
唐代前期铜镜与中后期铜镜的比较
居延汉简的发现及意义
四.论述
洛阳烧沟汉墓的分期方法及分期特征
西安唐墓分期居延汉简的发现及意义
------------------------------------------
再贴出初级考古学参考书目


总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 • 考古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
科林 • 伦福儒,保罗 • 巴恩《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考古学史与考古学理论
苏秉琦《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俞伟超《考古学是什麼:俞伟超考古学理论文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严文明《走向21世纪的考古学》,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年。
张忠培《中国考古学:走近历史真实之道》,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旧石器时代考古
王幼平《旧石器时代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
王幼平《中国远古人类文化的源流》,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

新石器时代考古
张江凯、魏峻《新石器时代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苏秉琦主编《中国通史 • 远古时代》,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
严文明《仰韶文化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严文明《史前考古论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
张忠培《中国考古学:九十年代的思考》,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
赵辉《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墓地研究》,《考古学研究》(四),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夏商周考古
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
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续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
李伯谦《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 • 夏商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 • 两周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墟的发现与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年。
许宏《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
孙华《中原青铜文化系统的几个问题》,《中国考古学的跨世纪反思》(下),香港商务印书馆,1999年。
赵化成《周代棺椁多重制度研究》,《国学研究》第5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秦汉考古
王仲殊《汉代考古学概说》,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赵化成、高崇文等《秦汉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俞伟超《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赵化成《从商周“集中公墓制”到秦汉“独立陵园制”的演化轨迹》,《文物》2006年7期。
巫鸿《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魏晋南北朝隋唐考古
宿白《三国—宋元考古(上)》,北京大学考古专业,1974年。
齐东方《隋唐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齐东方《魏晋隋唐城市里坊制度》,《唐研究》第9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宿白《隋唐长安城和洛阳城》,《考古》1978年6期。
宿白《隋唐城址类型初探(提纲)》,《纪念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三十周年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
宿白《西安地区的唐墓形制》,《文物》1995年12期。
宿白《西安地区唐墓壁画的布局与内容》,《考古学报》1982年2期。
齐东方《试论西安地区唐代墓葬的等级制度》,《纪念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三十周年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
杨泓《汉唐美术考古和佛教艺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宿白《中国石窟寺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宋元考古
秦大树《宋元明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徐苹芳《中国历史考古学论丛》,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宿白《现代城市中古代城址的初步考察》,《文物》2001年1期。
宿白《白沙宋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2版。
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

----------------------------
以上书籍,买不到很正常,但网上一般都会有电子版。当然了,不是考北大社科院,这些书看不完也不要紧。主要的几本,断代考古八本、中国考古学通论是必读书目。

东汉末年爆发了黄巾起义,豪强地du主在镇压黄巾起义zhi的过程中,加强了自身的力量,酿成shu封建割据混战的局面。此后历经三国(220~280)、西晋(265~316)、东晋(317~420)南北朝(386~589)。其间,三国时魏、蜀、吴鼎足天下,东晋时十六国纷争不已,南北朝时南朝与北朝长期对峙。
这一时期,中国南方经济有了较大发展。西、北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各民族之间的迁徙和杂处促进了融合。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至林邑(越南中部)、扶南(柬埔寨境内)、朝鲜半岛、日本、中亚诸国、大秦(罗马帝国)等地。文化方面,玄学盛行,佛、道二教在相互斗争中蔓延、发展,但统治者一般都保护佛教。文学艺术方面,建安七子、陶渊明等人的诗文,刘勰的文学评论《文心雕龙》,王羲之等人的书法,顾恺之等人的绘画,敦煌石窟等石窟寺艺术,皆为不朽之作。科学技术方面,祖冲之第一个将圆周率准确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下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1000年;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则是世界农学史上的巨著。

两晋南北朝时代上承三国司马氏篡魏,下接隋唐之大一统王朝。自司马炎称帝,280年灭吴至隋朝589年统一中国,历310年。三百年间匈奴、羯、羌、氐、鲜卑先后入主北方,凡立16国,放眼整个中国史,南北朝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代,由此之后,中国中华之概念逐渐形成。



南北朝成就之一是实现民族间的文化融合:因为这一时期汉文化不断的和各少数民族文化进行融合,虽汉人在北地征战失势,然而汉文化不论在匈奴刘汉或者北魏、东西两魏朝代,无不占据着文化核心和制高点。几百年间北朝建立的诸多政权朝廷,无不隐现着汉文化的政论和儒家思想。譬如匈奴汉帝刘聪(汉化程度非常高,并引入汉体制);后赵帝石勒以九品中正制并擢用汉士族大家;前秦苻坚信任并任用王猛(坚与猛犹比操与嘉);北魏之用崔宏崔浩父子;西魏以苏绰改革。攻城略地虽显一时之强弱,然政治文化体制非一时之胜败而能决出优劣,五胡乱华时代,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汉文化依然是时下文化的高层级群体,为各族吸收为己所用,五胡徙于中原,渐渐融于汉文化之内,文化融合诚为南北朝时代一大成就。




成就之二为士族门阀取仕之破除,曹魏时陈群建议九品中正制选取人才,乃当时曹氏篡汉,丕初即位为了拉拢士族而设中正一职,以家世门第、道德品行、才能三者并重简贤举能。随着两晋的发展,九品中正制逐渐以门阀世族为重,而轻德才,世人皆以出身世族大家为荣,寒门为耻。南北朝之乱世,五胡入主中原,两晋初北方的门阀世族为了避祸而向南方迁徙流浪,永嘉南渡后世族南迁,北方高门大族不再荣耀,渐渐衰败。南方世族则在朝政迭变之际浮沉,王敦之乱、恒温恒玄之乱、侯景之乱、宋齐梁陈皇族倾轧世族牵连其间,至灭门灭族,故经此百年之变,世族逐渐衰落。而寒门子弟频频登上台前,推动历史的重要进程。隋朝灭陈一统中国,朝堂之上也对门阀世族的权势重视起来,故隋炀帝终以科举代替之,为历史之一大进步,此后士族和庶族不再有之,“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也最终成为历史。




南北朝成就之三,乃是民族同化。自五胡入华,不同民族之间的距离不再遥远,晋初司马炎徙异族于关内,如匈奴徙于并州(山西境内),氐徙于扶风(泾阳、宝鸡)、始平(周至武功)、武都,羯于上党,羌于冯翊(大荔)、北地(铜川、富平)、新平(彬州)、京兆(蓝田、渭南),拓跋鲜卑于盛乐(和林格尔)、平城(大同),高句丽于荥阳。

地域之隔消除,士族南迁,而庶民的留下加速了民族融合。胡人相比汉人毕竟少数,以多数融合少数较容易,是以三百年后胡中有汉,汉中有胡,渐渐成为广义上的中华民族。相比之下,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是西南边陲,为何少数民族鲜有融入汉族,族虽小却不易消亡,乃是因地域相隔,云贵之地,山川耸立隔绝,出入艰难,往来交流难以畅通,所以民风得以存续,族群得以继承,融合甚难,由此可知,地域界限的融合必将意味着未来民族的融合,南北朝之第三大成就在于此。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来深入探讨这段历史。




南北朝的历史繁杂无比,朝代更迭频繁,英雄风流人物层出不穷,读这段历史可一睹魏晋清谈名士之风流,乱世名将之无双,名人典故层出不穷。这段历史,看似是最坏最乱的时代,对于中华民族的整合和概念的形成,对于隋唐继承大一统,迎来长时间的和平,具有极大的意义。




为什么说魏晋南北朝至唐中叶是中国历史上的文化融合时期
因为这段时间,战乱频发,社会动荡,先后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民族在我国北方纷纷建立政权。这些民族先后建立十六个政权,称为“五胡十六国”。这段时间,北方民族,入主中原,推行胡人的统治,同时学习汉族文化,借荐汉人的先进经验,这就造成了民族,文化的大融合。

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朝的建立说明历史的发展走向是什么?
就按照历史课本上的思路说吧:三国归于西晋,而西晋不久发生八王之乱,后来五胡南下,晋人南迁,前秦东晋的淝水之战奠定了南北朝并立的情形,而南北朝最终归于隋朝。总体来说,分裂的时代民不聊生,生产力发展缓慢,但是在争端中进行着民族融合。总的大趋势是趋向于统一,民族、文化的大融合,人心思定...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又十国 下一句是什么
这是一种版本的历史朝代歌:夏商周秦西东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又十国 辽宋夏金元明清 解释:夏朝、商朝、周朝是奴隶制主义国家。夏朝、商朝是联盟和部落制式的国家,还带有原始社会的色彩。周朝进入诸王分封制国家。秦朝 汉朝(建都长安-史称西汉)新朝 汉朝(因为建都东迁至洛阳-史称东汉)三...

魏晋南北朝如何过渡到隋唐
分享到: 按默认排序|按时间排序 3条回答 2013-09-19 16:59chenjun197301|三级 在外的武将倒戈 评论| 2013-09-19 14:54热心网友 北周宇文邕灭了北齐后统一北方。三年死了。随后他的部下杨坚,继承皇位统一南北朝建立隋。 追问 怎么和《兰陵王》剧情这么像啊 回答 兰陵王没改变历史结局,只是加了一点色彩。

魏晋南北朝后面是什么朝代
隋朝。隋朝是上承魏晋南北朝,下启唐宋的大统一朝代,从公元581年杨坚受禅代周,到公元619年隋恭帝杨侗被迫禅位给王世充,隋朝的国祚一共是38年,出现了5位皇帝。话说北周晚期,长期沉湎于酒色的周宣帝宇文赟生前便将皇位传给年仅七岁的儿子宇文阐(即周静帝)。正所谓“主少国疑”,等昏庸的周宣帝...

中国古代史分为哪些阶段
秦汉时期是结束春秋战国诸候混战局面之的“大一统”时期。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的历史时期,也是当时社会政治从天下大乱到天下大治,社会经济上从停滞倒退状态到初步恢复发展的时期。3、三国两晋南北朝(220年~589年)三国两晋南北朝上承秦汉的强盛,下为隋唐的全面繁荣奠定了基础,因...

如何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为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
其次,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为隋唐的繁荣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使得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北经济趋向平衡。这种经济上的平衡和发展,为隋唐时期的经济繁荣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此外,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也为隋唐时期的文化繁荣和民族和谐奠定了基...

概括三国至隋唐思想文化的新成就是什么?
三国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的新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儒家思想的巩固与发展: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儒家思想虽然受到挑战,但仍然保持主流地位。至隋唐时期,儒家思想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韩愈等人提出了复兴儒学的主张,使儒学主流思想地位得以巩固。同时,儒家的经学研究也逐渐兴起,出现了很多注释、疏解...

为什么说山西是民族的熔炉?
1. 山西被誉为民族的熔炉,原因在于其历史上一系列的文化交融与民族融合。特别是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山西成为了多元文化交汇的中心,文物种类繁多,包括金器、铜器、陶器、石雕、木板彩绘等,展现了中西方文化的相互影响。2. 山西地理位置特殊,大同在中国民族融合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历史上,山西先后...

隋朝的前面是什么朝代?
南北朝时期,北周武帝时,杨坚世袭父亲扬忠做了随国公,此时北周武帝其实是他的女婿,他的女儿嫁给了皇帝。因为杨坚在朝中有影响,北周武帝想灭掉杨坚,而杨坚心理沉稳,并没有什么把柄。北周武帝只好让他去了安徽经略。后来,北周宣帝继位,杨坚回朝里护国,封上拄国,大司马,皇帝只有几岁,而且是杨坚...

湛江市19680548368: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积极学习外国先进文化,二是积极向外传播唐朝 -
塞贪明可:[答案] 隋唐时期,我国封建经济处于繁荣上升阶段,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也大大发展.这一时期的对外关系有三个特点:第一,我国已经逐步形成为东方的经济文化中心.对一些近邻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已经不仅限于一般的来往,而是作为培养人才的中心和...

湛江市19680548368: 有关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著作有哪些?推荐几本,古人写的,今人写的均可. -
塞贪明可:[答案] 钱穆先生写的《国史大纲》中隋唐部分可以作为一种参考.

湛江市19680548368: 中国历史上三次重要的中外文化融合 -
塞贪明可: 第一次文化融合就是和佛教的融合.这是两个古文明的碰撞和交融.时间发生在古代.可以说,这两个文明是双向的交往.佛教的东传和丝绸之路的开辟,开启了两个古人类文明史的交往.历史作证,佛教在中华大地上开花结果,成为中华文明...

湛江市19680548368: 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阶段? -
塞贪明可:[答案]1. 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文化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以铁器的使用和牛耕推广为标志的生产力发展、社会的变革,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科技、文化大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在天文学、物理学、医学领域,取得了具有...

湛江市19680548368: 魏晋南北朝时期,最能体现中外文化交流的艺术成就是什么?
塞贪明可: B石窟艺术 以云冈石窟为代表,融入了不同地域文化的风格

湛江市19680548368: 总结我国历史上各国对外交流的情况 -
塞贪明可:[答案]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三个时期 在古代,我国同世界各国的交往是逐渐发展的. 先是从周围的邻国开始,如朝鲜、日本、东南亚,以后逐渐扩展到印度、波斯、阿拉伯,最后到欧洲、东非和北非. 我国封建社会对外经济文化往来,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湛江市19680548368: 魏晋南北朝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情况? -
塞贪明可:[答案] 自东汉末年,由于政治的日益腐败,统一的多民族大帝国分崩离析.之后,历三国和西晋的短暂统一,又出现了东晋十六国并立和南北朝对峙的局面.在这政权分裂、战乱频仍的三百多年中,中国社会处于一个巨大动荡的旋涡之中.与此同时,由于民族...

湛江市19680548368: 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外来文化对中国艺术设计有哪些 -
塞贪明可: 1、古印度、南亚的佛学文化,在佛造像艺术上有直接的影响. 龙门石窟是中华文化的显著表现,但云冈石窟就受到印度文化的影响了,比如在造型、相貌上都具有“胡人”风格; 2、寺庙的格局受到影响;寺庙最早是按照中国的"寺"的格局改装的,后来到了魏晋时期按照外来文化的风格有所改革. 转自百度知友 井藏天

湛江市19680548368: 有关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著作有哪些?推荐几本,古人写的,今人写的均可. -
塞贪明可: 钱穆先生写的《国史大纲》中隋唐部分可以作为一种参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