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的意义

作者&投稿:佼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科举制的意义?~

科举制的诞生有哪些重要意义呢

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可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特别是唐宋时期,科举制度正当发展成熟之初,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
从总体上来说,史学界对于唐代的科举制度基本上持肯定的态度,认为它为唐统治者招揽了人才,为社会下层民众提供了新的上升通道,动摇了门阀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与封建社会其他所有选举制度相比 , 科举制度有其进步性和合理性。它造成了社会流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封建政治;科举的一整套严密的考试程式和制度,更被誉为是中华民族的杰出创造。
科举制使应考之人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这对于调动人的积极因素,广泛搜罗人才,有着无可辩驳的优点。以考试取士,权在国家,考取者无私恩,黜落者无怨恨,亦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政治的清明。
科举制度对社会流动起过促进作用。科举制度具有相当的开放性和一定程度的竞争性,造成封建社会的人才流动。有一些平民通过科举考试可以上升为统治者;另一些官宦子弟却因科举失利而沦为平民。
科举制度推动了不同等级成员之间的流动,为历代统治者甄拔了一批又一批的臣僚百官,对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关延伸:科举制度消极影响
第一,由于统治者改变考试内容使科举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明太祖将源于元朝的八股文体正式定为科举考试文体。这种文体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段落组成,后四个段落中均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合共八股,所以叫作八股文。八股文的主题须代圣人立言,即以孔子的思想去指导写文章。
清朝将圣人扩大到孔门弟子及朱熹等理学家在内的圣贤,并要求以朱熹行文的语气为样式。乾隆以后,试帖诗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项目。试帖诗与八股文一样,有固定的程式,也是八联十六句,不过八股变为六股。首联如破题,次联如承题,三联如起讲,四五联如中股,六七联如后股,八联如束股。
而且必须发扬孔孟和朱熹思想,不可任意抒发自己的感想。定八股的原来用意本可能是要求用统一固定的格式写,便于考官评分,以示“公平”。否则,各人有各人的写作风格,必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分高下的情形。
但是后来却成了统治者控制思想的工具,由于考八股文,压抑了那些本来不擅长科举科目的人的思想,也使一些知识分子,无法在学术上、思想上进行创新。
从而导致了思想上的落后,使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停滞不前。严复曾对科举制这样描述:“八股取士,使天下消磨岁月于无用之地,堕坏志节于冥昧之中,长人虚骄,昏人神智,上不足以辅国家,下不足以资事畜。”
第二,由于入仕途径单一,只有通过科举考试的人才能做官,而很多人又有做官就能发财的想法,所以导致部分士人产生了畸形的价值观,从而催生一些家庭和社会悲剧。
第三,科举制度导致官场腐败。科举制度随着历史车轮的推进,出现了科举制度的政治化,天地君亲师的教育又造成了师门关系的盛行。这样造成了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现象。这些师门关系在官场中互相拉帮结派,并且官官相护。
清朝乾隆年间的大贪官和珅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他借着乾隆皇帝对他的宠爱而一手遮天,收受贿赂,富可敌国。而且就多次利用科举考试的题目为饵收取考生贿赂的钱财。这就不利于国家建设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社会良好制度。造成了官场的黑暗和社会的混乱。

从表层作描述,「科举」可以说是统一王朝的中央政府通过公开考试的方式,向全国各地的「士」阶层中选拔人才,纳入整体的行政系统,担任从地方到中央的各级职务。为甚么「士」成为治国人才的主要来源呢?这是根据中国传统政治理论中一个基本假定:「士」是精神修养和经典教育的产品,只有他们才能提供政治秩序所必需的道德操守和知识技能。这一假定是否可信是另一问题,这里毋须深究;但它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根深柢固则是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因此每一王朝为了「长治久安」之计几乎无不把「开科取士」当作第一等大事,首先加以重视,甚至所谓「征服王朝」(如辽、金、元)也不得不在一定限制下加以仿效,虽然其重要性不能与汉族王朝的科举相提并论。

如果想了解科举为甚么早在公元前二世纪便已在中国萌芽,而且先后延续了两千年之久,我们不能不从「士」的起源和流变说起。在西周的「封建」制下,「士」是古代贵族中最低的一级,但从春秋时期起,「封建」制逐渐解体。一方面,上层贵族有下降为「士」的;另一方面,下层的「庶民」也有上升为「士」的,于是「士」的数量开始激增。与此同时,「士」的性质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从古代文武不分的「士」转变为研究「诗、书、礼、乐」的「文士」,相当于社会学家所谓「文化事务的专家」("specialists in cultural matters")。这一社会变动至战国时期完成,「士」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正式登上中国史的舞台,最先兴起的儒、墨两大学派便代表了「士」的原型。

儒、墨两家在思想上虽有分歧,但却同以政治秩序的建立与维持为「士」阶层的最重要的任务。孔子「士志于道」的名言已对于「士」的社会功能作了明确的规定:他们必须担当起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的重任。子夏「学而优则仕」一语在今天已成人人指责的话柄,但在当时则显然是在发挥孔子「士志于道」的涵义,与曾参所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精神上是互相补充的。墨子处身于战国初期,「士」在政治上已远比春秋时代为活跃,所以他更进一步要求各国国君「尚贤」和「亲士」。在积极方面,他强调「贤良之士」是「国家之珍,社稷之佐」,因为他们「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君主必须对他们「富之、贵之、敬之、誉之」。在消极方面,他更发出警告:「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社会结构的转变和儒、墨的倡导终于引出了一个相当普遍的国君「礼贤」运动。从纪元前五、四世纪之交起已有魏文侯受「经艺」于子夏和鲁缪公敬礼子思的记载。四世纪中叶齐宣王重建稷下学宫,网罗「学士且数百千人」,则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持续最久的一个「礼贤」机构。自此以后各国为了变法图强,无不以「招贤纳士」为当务之急,而政治舞台也完全操纵在「士」的手中。但当时的「士」都是所谓「游士」,不受「国」界的限制;他们人数十分庞大,复经常流动于各「国」之间,形成了一股举足轻重的「国际」性的势力。正因如此,当时衡量一「国」或一个政治集团(如齐、赵、楚、魏「四公子」及吕不韦等)的实力,「士」的高下与多寡竟成为一项最重要的指标。「得士者昌,失士者亡」这句政治格言广泛地流传于战国晚期,决不是偶然的。

以上的概括足以说明:「士」作为一个专业的社会阶层,在战国中晚期已正式形成。这一新兴阶层具有两个最重要的特色:第一、「士」从古代贵族的最低一级转变为新社会结构中的「四民之首」。《春秋谷梁传》中有一句话最能说明这一转变:

上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成公元年条)

「上古」不过是「托古改制」的说法,事实上这句话确切反映了战国时代的社会实况。士、商、农、工是专业分类,士和商则无疑是当时最活跃的两大阶层。「士为四民之首」的观念便从此凝固了下来(至于后世四民的次序为士、农、工、商,则是因「重农轻商」而修改的)。第二、由于受过精神训练和经典教育,「士」的专业主要在担任政府中各方面和各层级的领导工作;这一点至战国末期也已取得社会的共识。因此「士」与「仕」在当时的语言中是不可分的一体两面。孟子早就说过一句很有意义的话:「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这明明是承认「士」以「仕」为专业,同时也肯定了四民的社会分工。后来荀子更铸造了「仕士」这个名词,特指出任官吏的「士」,以与「处士」的概念作对比。

「士」阶层的形成及其巨大的社会动力正是汉王朝不得不将政权向「士」开放的根本原因。我们都知道,汉高祖刘邦出身「无赖」而得天下,最初完全不把「士」看在眼里;他公开说道:「乃翁马上得天下,安事诗、书?」但他做了十一年皇帝之后,忽一改故态,竟然想仿效周文王、齐桓公,下诏「招贤」了。这就表示:他已领悟到「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之」的道理。诏书坦白承认:为了「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他愿意「尊显」所有「肯从我游」的「贤士、大夫」。但是为甚么要迟至七十年后汉武帝才正式建立制度,开辟「士」的入「仕」途径呢?这也是「士」阶层的势力一步步逼出来的。汉高祖为了巩固刘家的天下,建立了许多独立的世袭王国和侯国,由刘氏子弟分别统治。春秋战国的政治格局几乎又重现于统一帝国之内。《汉书.邹阳传》记述得很明白:

汉兴,诸侯王皆自治民聘贤,吴王濞招致四方游士。

可知政治中心的多元化也造成了「游士」风气的的复活。战国末期「士」的队伍已极为壮观,但一般而言,他们是「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李斯语,见《史记》本传),不得不奔走各「国」之间以求「仕进」,因为这是他们唯一的谋生专业。汉初「士」的处境仍然如此,所以在汉武帝推行「削藩」政策(公元前 128年)之前,他们又以「游士」的身份活跃在各独立王国的小朝廷之中,在大一统的局面下为分裂的势力推波助澜。景帝时吴、楚七国之乱是和「游士」的政治活动分不开的。这一情势甚至一直延续至武帝初年未变。《盐铁论.晁错》篇记:

日者淮南、衡山修文学,招四方游士。山东儒、墨咸聚于江、淮之间,讲议集论,著书数十篇。然卒于背义不臣,谋叛逆,诛及宗族。

抓住了这一具体的历史背景,我们便真正懂得为甚么汉武帝紧接着「削藩」之后,一方面在中央设立太学,一方面又令州郡察举孝廉、秀才了。在董仲舒、公孙弘等儒生的影响之下,他深知只有广开入仕的途径才能将「游士」尽量引进大一统帝国的体制之内,变离心力为向心力。

总之,「四民之首」的「士」阶层的出现及其在政治上所表现的力量是汉代统一帝国不得不「开科取士」的重要原因之一。科举制的发端如此,它在后世统一王朝下持续发展也是如此。汉武帝以后,「士」已脱离了「游士」的阶段,一方面,与宗族、亲戚、乡党等人群建立了愈来愈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则开始「恒产化」,在乡土定居。这样一来,「士」以雄厚的社会经济基础为凭借,在所居郡县往往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由于「士」的影响力从文化与政治领域逐渐推展至社会、经济各方面,而且盘根错节,牢不可拔,他们作为「四民之首」的领导地位也愈往后而愈为巩固。汉以后的统一王朝为了「创业垂统」打算,首先便不能不考虑怎样与「士」阶层建立起一种合作的关系。隋、唐以下所重新建构的科举制度必须从这一角度去理解。南朝后期以来,「士」阶层中所谓「寒人」开始抬头,他们要突破门阀的政治垄断,争取入「仕」的机会。这是新科举取代九品中正制的历史背景。唐代是门阀贵族逐步衰落的时期,中、下层的「士」通过科举在政治上则逐步上升。所以「进士科」的重要性也愈往后愈显著。但门阀的彻底衰亡发生在五代北宋之际,因此从宋代开始,所谓「四民社会」才普遍成立。「士」仍然是「四民之首」,但与其它三「民」——农、工、商——之间的社会流动则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一方面,「士」已不能世代保持其地位,随时可以降为农、工、商。所以宋代士大夫如陆游、袁采等都关心后世子孙不能为「士」时应如何择业的问题。另一方面,农、工、商也不是固定的世袭职业,同样有上升为「士」的机会,所以熙宁二年(1069)苏辙〈上皇帝书〉说:

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

这一句话便足够证明「士」的社会基础已比唐代远为扩大了。苏辙〈书〉中的「士」即指科举的参与者而言;这是中国社会史的新动向,下面将略作补充,此处不详论了。总之,唐、宋以后科举制度已成为传统帝国系统的一大支柱,无论是对「士」怀着很深敌意的朱元璋或异族入主的满清王朝,都不能不借重科举的统合功能了。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我们以往的研究中,更多的是将其放在封建政治体制内,与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联系在一起,成为批评的对象,而忽视了对科举考试制度本身的研究.从形式到内容对科举考试制度做进一步考察,重新评价这一传统文化中的特有现象,对于我们的现代化进程,有一定意义.
文化是人的需求,也可以说掌握文化是人生的目的之一。围绕文化而形成的种种行业,如教育、出版、影视、科研、体育、文艺等等,这些并不是社会的副业,而是和生产物质的工农业一样是社会必不可少的。而“科举制度”将文化与权力“联姻”,表面上看是对文化的重视,而实质上使文化成了依附“权力”的“奴婢”,使文化教育事业失去了自我繁衍的能力。久而久之,这些行业被认为是生产业的附属,好象成了社会的寄生物,同时文化人获得的物质利益也被看成是“恩赐”。如所谓的“毛”、“皮”论。
中国近几百年来落后于先进国家,主要是文化教育落后的结果,而这原因完全是由于科举制度的出现。“科举”对文化的危害最重要的一点是对知识分子心灵的腐蚀,“读书做官”,用名利去诱惑读书人,将追逐权力和依附于权力作为知识分子最终归宿。知识分子不热爱自己的专业,不热爱文化,不热衷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忘记了自己对社会应负的责任,而最终是降低了全民族的素质。 (引用)

利:
1.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
2.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
3.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有相当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4.也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5.以严格考试作为选官方式,从最求公正公平的角度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弊:
但是它的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乎儒学经义的范围,特别是明清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作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选官方式,其实是一种将“天下英雄”诱入最高权力者能够控制的范围之中的制度。

科举制的诞生有哪些重要意义呢



隋文帝当皇帝后,发现“九品中正制”都被玩坏了。几百年来,朝廷官员基本是根据门第、关系来推荐的,鱼龙混杂。
于是,他对大臣们说:“你们推荐的人到底有没有本事,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那就通过考试来筛选吧。”
这就是科举制的雏形。
此时的科举是先进行推荐,然后通过考试来过滤,基本还是在小圈子里玩。
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唐朝初年,旧士族虽已没落,但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仍凭借起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家族编写族谱,标榜为华夏“高门”,自诩“家风”优良,相互间通婚。唐初那些以军功起家的大臣,也把能与他们通婚视作荣耀。
直到宋朝,因为书籍的大规模传播,寒门通过读书科举来提升阶层,才真正得到实现。此后千年,再也没有门阀士族产生,也没有数百年的分裂。
……
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2019·黄石)与提示信息“十年寒窗,连中三元,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是科举制。
(2017·黄石)2017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高考制度有利于国家人才的选拔。历史学者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里评价我国古代某制度曾写道:“没有操纵的提名,没有伪君子卑鄙的争夺……没有混战或腐化的选举,没有仅凭巧言而能登人仕途的现象”。他称赞的是中国古代的科举制。
(2012·鄂州)在我国,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有“国考”之称。这种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在我国古代称为科举制。


科举制的意义
有机会透过科考向社会上层流动。这种政策对维持整体社会的稳定起了相当的作用。明清两朝的进士之中,接近一半是祖上没有读书、或有读书但未作官的“寒门”出身。但只要他们能“一登龙门”,便自然能“身价十倍”。历年来千万莘莘学子,俯首甘为孺子牛,目的多亦不过希望能一举成名,光宗耀祖。

科举制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隋唐以来中国实行的科举取仕制度是那个时代的一个重大创制,这种制度一直实行到1905年清朝下令废除为止,它在皇朝政治中扮演着开明政治和机会平等的角色,对皇朝的统治是有利的,但这种制度也同时发挥着削弱社会的思想文化活力、遏止学术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的功能。这种制度创造了一个客观的取仕标准,也算是一...

科举制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科举制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积极意义: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一种人才的选拔制度,它取代原来的九品中正制度是历史的进步,它使得更多的寒门子弟通过读书,考试就能做官,改变命运,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也打击了原有的世家大族,是有利于提高社会活力,巩固中央集权的一种制度。另外,科举制度通过面向...

科举制度的意义是什么呢?
科举制度本身来讲是能推动社会发展的制度,是一项好的选官任人制度,其本身并无重大瑕疵,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精华部分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同时科举制度在发展中存在的弊病,也为我们以史为鉴提供了重要参考,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更好的推动现代人才选拔...

科举制产生的过程和意义
3、科举制度的演变: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4、科举制度的废除:清朝末年,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对现代教育的借鉴意义:1、科举制促进了文化教育发展。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做官三者...

与九品中正制度相比,科举制的实行有何进步意义
1、科举制度比九品中正制度更加普遍,科举制度打破了豪门贵族对国家政权的垄断。2、科举制度比九品中正制度更加公平,科举制度让寒门士子进入国家权力机构,参与国家管理。3、科举制度比九品中正制度更加有质量,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官员的质量。4、科举制度比九品中正制度更加公正公开,早期科举制的考试...

宋代科举制的评价
4、缺乏公平性:虽然科举考试名义上是公开选拔,但考试成绩并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出身、地域等因素也会影响考试结果,导致一些优秀的人才被埋没。设置科举制的重要意义 1、选拔贤能:科举制通过一系列的考试和选拔,能够将那些拥有才华和智慧的人才选拔出来,担任政府官员,从而提高了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执政...

对于中国来说,科举制具有哪样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而九品中正制则是在天下设置设置中正官,这些中正由德才兼备的人担任,这些人需要对当地的人才进行划分,将它们分为上中下三等,每一等再细分出上中下三级。其实九品中正制就是察举制的升级版本。这两种制度都取决于人或者中正官的主观判断,最后形成了世家大族对于朝廷官职的垄断,平头百姓报国无门。而...

科举制度的开创有什么样的意义和影响?
之后到了汉代,有察举制度,这个制度相比汉代以前是有不少进步的,可是弊端比科举还多。在汉代,如果一个人非常孝顺长辈也是可以推荐入朝为官的,可是这样的人入朝为官基本上不起作用,相反还会拖累朝廷,朝廷需要为这些官吏发工资,也就是所谓的俸禄。所以到了南北朝时期,察举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

科举制的作用
隋朝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首先加强官制与官制密切相关的选士制度的改革。科举制度的创立是中央集权的需要,是选士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1)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2)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3)科举制也...

通榆县17186626038: 科举制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
恭虎骨折:[答案]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资源,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让读书人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学而优则仕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对于中国传统社会后半段的政治运作和教育模式都具有关键作用.

通榆县17186626038: 科举制度创立的意义?1政治上的意义 2思想上的意义 3文化教育上的意义 4社会风气的意义~回答以上4个意义 , -
恭虎骨折:[答案] 科举教育--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特点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原始社会大多由长者通过实际活动身教与口耳相传 .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已有“图书文字”和“象形文字”了.有了文字自然会有专门传授和学习的教育制度机构,当时称为“成均”,这就是...

通榆县17186626038: 科举制度创立的意义是什么 回答者我一定会加分 -
恭虎骨折:[答案] 1、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读书风气盛行 3、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其中以唐诗为主 4在我国封建社会上存在了1300多年

通榆县17186626038: 科举制度的采用有什么进步意义 -
恭虎骨折:[答案] 1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 三百年,对中国以至东亚、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莫不受科举的...

通榆县17186626038: 科举制度的意义 -
恭虎骨折: 积极: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人士提供了参政机会,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消极:科举制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通榆县17186626038: 科举制的3点意义 -
恭虎骨折: 中国的科举制度主要表现出三个特点:贤能治国,为我所用;标准客观,竞争公平;立法保护,稳定延续. 积极作用: 第一,因为通过科举可以取得名位,一般出身低微的知识分子都强烈要求进学读书.隋唐以前学校毕业的士人可以做官,隋...

通榆县17186626038: 科举制的目的是什么 -
恭虎骨折: 从隋文帝杨坚创立科举制度开始,科举制的目的就包括:1.提拔寒门士子,打破士族门阀对国家政治的垄断,以对抗长期控制中国王朝兴替的士族门阀.2.笼络天下的读书人,给天下的读书人一条晋身之路,以维护统治.3.通过对科举考试内容的限制,以达到控制天下的思想的目的!

通榆县17186626038: 科举制的主要内容的意义 -
恭虎骨折:[答案]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

通榆县17186626038: 科举制的积极意义具体点 -
恭虎骨折:[答案] 打破了当官靠原有官员推荐的官员制度.使下层寒士有了依靠自身能力获得社会地位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人人平等的愿望.

通榆县17186626038: 古代科举制度的意义 -
恭虎骨折: 1.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 2.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 3.保证了行政人员的来源. 4.也促成了读书风尚,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5.以考试作为选官方式,有一定的合理性.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