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歌叠字的妙用

作者&投稿:战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联系所学诗文,说说叠字有何修辞作用~

在古典诗歌特别是民歌中,有很多地方运用叠字。比如著名的《诗经》中的第一篇第一句“关关雎鸠”,就用了叠字“关关”。再如北朝著名的民歌《木兰诗》第一句“唧唧复唧唧”,也是用了叠字开头。又如古诗十九首中的“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冉冉孤生竹”“迢迢牵牛星”“凛凛岁云暮”“明月何皎皎”等等都用了叠字。三国时期的文人诗中叠字也经常出现,如曹操的“艰哉何巍巍”(《苦寒行》);曹植的“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美女篇》);曹丕的“泣涕涟涟”“呦呦游鹿”(《短歌行》)、“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杂诗》);陶渊明的“熙熙令德,猗猗原陆”(《劝农》)“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拟古九首》)。待到诗的格律正式形成并日趋严格以后,不少诗篇中也还在运用叠字的形式,像杜甫的“朔风鸣淅淅,寒雨下霏霏”(《雨四首》)“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等。
在诗歌中同一个字为什么要重复运用?运用叠字有什么好处?我认为好处至少有这样几个方面:
能够增加诗歌的音律和修辞。如《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首诗写的是牛郎织女的故事,全诗多情缠绵。诗中一共用了六个叠字,读起来自然流畅,增加了诗歌的音律美和修辞美。可以更生动、更形象地描写自然景色,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不妨从王维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积雨辋川庄作》)两句诗谈起。古人为这两句诗引起过激烈的争论。不少人认为这是王维抄袭李嘉祐的诗句,不同的是在两个句子中加上了“漠漠”“阴阴”两个叠字。而明代的胡应麟不同意这种说法,他说:王维生活在盛唐时期,李嘉祐生活在中唐时期,前人怎能抄袭后人的诗?胡应麟的说法有道理,所以他不无得意地说:“千秋之下,赖矛雪冤。摩诘有灵,定当吐气。”值得注意的是,大家都认为“漠漠”“阴阴”这两个叠字用得好。即使认为是抄袭李嘉佑诗句的人,也认为这两个叠字“加”得好。比如谢榛说:“加此四字,豪健自别”②;叶梦得说:“此两句好处,正在添漠漠阴阴四字,此乃摩诘为嘉祐点化以自见其妙,如李光弼将郭子仪军,一号令之,精采数倍。”③在这两句诗里,“漠漠”是形容水田广布,茫茫苍苍。“阴阴”是形容夏木幽暗,阴阴森森。这两个叠字一用,把水田和夏木的具体气象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了。
刘勰对叠字在描写自然景物上的作用,评价非常高。他曾列举《诗经》作为例子进行说明,说:“‘灼灼’状桃李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出日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虽是两个字,却能“以少总多”,把所要写的景物描写得“情貌无遗”。并且认为:“虽复思经千载,将何时易夺?”④就是说,即使考虑一千年,也难以换上个比这些叠字更恰当的字。
在诗歌中,情和景常常融合在一起。而叠字恰恰有助于诗歌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如:“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卷耳》第一章)。它是说一个女孩在采卷耳的时候,思念远方的丈夫,本来可以很快把筐子装满,可是她采了很久也没有装满筐,最后干脆把筐子放在大路上,不采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她思念远方的丈夫,没有心思采卷耳。短短几句,既写了景,又写出了人物内心的情。再如《周南·苤苢》:
采采苤苢,薄言采之。采采苤苢,薄言有之。
采采苤苢,薄言掇之。采采苤苢,薄言捋之。
采采苤苢,蒲言袺之。采采苤苢,蒲言襭之。
这首诗每个句子前都用了叠字,全诗表现了妇女在劳动时  的欢乐情景。读着这首诗,它让我们仿佛仿佛看到了一幅采苤苢的劳动场景,又仿佛听到了劳动妇女欢乐的歌声。正如方玉润所说:“涵泳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⑤这首诗确实写得生动形象,情景交融,非常精彩。
叠字可以使诗歌中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更为深切。叠字不仅对诗歌的形式有作用,对诗歌的内容也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深化诗中的思想感情。如北朝发歌《木兰诗》的开头:“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唧唧”是叹息声。花木兰为什么叹息呢?因为她“昨夜见军帖”,军帖上“卷卷有爷名”,官府要征她父亲去当兵。因此,用“唧唧”这个叠字起头,就不仅是音韵和修辞的需要,而且是展示故事情节和加深思想内容的需要。这一声叹息,一下子把矛盾揭出了,把诗的情节的序幕拉开了,把木兰代父从军最初的感情状态显示出来了,也把诗的气氛加浓了。所以“唧唧”这个叠字对全诗的思想内容和情节发展是很有作用的。运用叠字好处不少,但叠字要运用得好却并不容易。顾炎武曾经讲过这样一段话:诗用叠字最难。卫诗“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岁岁,鳣鲔发发,葭菼揭揭,蔗姜孽孽”,连用六叠字,可谓复而不厌,赜而不乱矣。古诗“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连用六叠字,亦极自然。下此即无人可继。⑥从顾炎武这些话中,我们可以得到一点启发,就是叠字的运用需要用得自然,需要“复而不厌”--虽重复而不使人感到讨厌。象《青青河畔草》一诗,接连六句都用了叠字,由于用得“极自然”,就使人感到“六用叠字而不觉”⑦,读起来音节琅琅,看起来形象优美。
叠字本来是人民口语中就有的。比如:“高高兴兴”“嘀嘀咕咕”“冷冷清清”这样的叠字,“红彤彤”“笑嘻嘻”“泪纷纷”“千里迢迢”这样的单叠字,都是口头上常用的。双叠字有些可以拆开用,像“高高兴兴”就可以拆用为“高兴”,但单叠字往往不能拆用,像“笑哈哈”就不能拆用为“笑哈”,“千里迢迢”就不能拆用为“千里迢”。古典诗歌中用双叠字的也有,白居易的《琵琶行》用“嘈嘈切切”形容琵琶的声音;清人吴锡麒的《舟中》一诗用“彭彭魄魄”形容打麦的声音,用“哑哑轧轧”形容缫车转动的声音。但由于格律限制和其他原因,一般的文人诗就只用单叠字,所以也就很难拆开。有有说:“叠字不可析用,如诗赋‘悠悠’而云‘悠’,‘迢迢’而云‘迢’,‘渺渺’而云‘渺’,皆不成语。”这个说法,大致是对的。
要运用好叠字,需从群众语言中吸取养料,需从生活中吸取素材和激发出热情,还需从创造艺术形象的需要出发。如果没有真实的生活内容,缺少由生活激发出来的炽热感情,或者不从创造艺术形象的需要出发,那就难免是为叠而叠。其结果,叠字运用得越多,就会越显得堆砌、别扭。所以,叠字用得好,大有好处;用得不好,也会重复可厌。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诗中叠字又称“重言”,是一种修辞手段。叠字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虽然是两个字的重叠,却传达出了一种不尽的意味。无论是用来刻画人物,描写事物,还是用来抒发情感,只要运用得恰当,都会收到多种多样的艺术效果。杜甫非常注意诗句的音韵和谐,所以杜甫的诗歌中大量使用了叠字,他的诗歌一千四百余首,用叠字修辞的诗有三百多首。明人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诗中叠字最难下,唯少陵用之独工。”叠字炼字炼句的难度很大,但是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他能把叠字运用得天衣无缝,使其诗歌意象情趣横生,呈现出令人震撼的音意美,具体表现在:

  一、妙用摹状状叠字,具有绘画美

  叠字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摹状。恰当地使用,有助于生动形象地描景状物,使语言具有生动性、形象性,从而增强语言的艺术表现力,达到情景交融、妙合无垠的境界。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准确地论述了叠字对于状物写景抒情的重要作用。他说:“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沈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如:
  (1)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人衣。(《十二月一日三首》)
  (2)青青竹笋迎日出,日日江鱼入馔来。(《送王十五判官扶持还黔中》)
  (3)絺衣挂萝薜,凉月白纷纷。(《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之九)
  (4)依沙宿舸船,石濑月娟娟。(《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
  (5)杨柳枝枝弱,枇杷对对香。(《田舍》)
  (6)盈盈当雪杏,艳艳待春梅。(《早花》)
  (7)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秋兴八首》)
  (8)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曲江二首》)
  (9)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暮归》)
  (10)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梅雨》)
  (11)风含翠筱娟娟净,雨筱经集冉冉香。(《狂夫》)
  (12)汀烟轻冉冉,竹日净晖晖。(《寒日》)
  以上的例子具体细分,可分为两类:
  1、静态摹形,如:(1)句中,“短短”,形容词叠用,状桃花未舒之形;“轻轻”,形容词叠用,出柳絮漂浮之状,从而表现出一种质朴自然的风味,洋溢出一种生活情趣。(2)句中,“青青”,形容词叠用,绘竹笋鲜嫩之色。(3)、(4)、(8)句:“纷纷”、“娟娟”“皎皎”,形容词叠用,写出月光皎洁、明亮之色。有时,叠字可用来形容或描写事物的纷繁、丰盛、众多,如(5)句中,“枝枝”,量词叠用,状杨柳枝条之多。“对对”,量词叠用,绘果实丰硕。(6)句中的“盈盈”,形容词叠用,叙梅花繁盛。“艳艳”,形容词叠用,述梅花之明丽。总之,这些叠字都比单字更有表现力,予人更强的美感。在诗歌中用叠字描绘自然景色,丝毫不觉复沓,运用这种叠字来表现事物的特征和姿态,令读者历历在目,如身临其境。
  2、动态摹状,如(7)句的“泛泛”,动词叠用,绘渔人行舟之从容。“飞飞”,动词叠用,状燕子往来之频繁。(8)句以“深深”见到花繁叶茂之景致,以“款款”展现蜻蜓飞动之轻灵姿态。叶梦得读评道:“读之浑然全似未尝用力,……气格超胜。”(《石林诗话》)这里既是对物象姿致风神的描绘,同时又深带感情,如叶嘉莹所云:“其所写之深深、款款,却使人读起来……正自有无限爱惜之意”。(《迦陵论诗丛稿》)(9)句的“凄凄”,形容词叠用,述深秋晚风之冷。(10)句的“湛湛”,形容词叠用,状江水之清澈。“冥冥”,形容词叠用,绘梅雨天气之昏暗。(11)句以“娟娟”状竹之青净,“冉冉”状荷之幽香,纤巧活化,足以想见诗人的好兴致。(12)句的“冉冉”,形容词叠用,状汀烟移动之缓。“晖晖”,名词叠用,绘竹林上日光之明亮,诗句描绘出一幅寒食节之自然风光图。这些叠字在句中具有点睛作用,所谓精神兴致全见于此。
  运用叠词摹状,使景物描写有动有静,声色交融,声情并茂,从而使描写对象达到“情貌无遗”、“境界尽出矣”。这样的文章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言“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在杜甫笔下,所有的景物表现得富有层次感、立体感和色彩感,境界幽深,生动传神,富有绘画美。

  二、妙用摹声叠字,增强音律美

  运用叠字来描摹各种声音,以声音刻画形象,发挥摹声叠字在作品中的主要作用。汉语中的摹声词极为丰富,早在诗经时代就已广泛运用。杜甫在诗歌中,善于把自然界的声音直接记录下来传达给读者,给读者以具体真实的感觉。如:
  (13)云溪花淡淡,春郭水泠泠。(《行次盐亭县聊题四韵》)
  (14)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秋风二首》之二)
  (1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16)“车麟麟,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兵车行》)
  (13)句的“泠泠”,象声词叠用,述水声清亮。(14)句的“淅淅”,象声词叠用,状秋风之凄冷,将一幅秋景描绘得淋漓尽致。(15)句中的“萧萧”,象声词叠用,状风吹落叶之声。“滚滚”,动词叠用,摹江水奔涌之势。诗人寓情于景,将自己悲壮的情怀,寄托在落木萧萧、长江滚滚的狂风怒号之中。王渔洋认为是“七言律有以叠字,益见悲壮者”。(王士祯《带经堂诗话》)。这两句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奇妙无比。在写景的同时,作者忧国伤时的情怀,跃然纸上。另外,当某一篇章连用若干叠字描写某一宏大场面时,还会增添出一种浩大的气势,极大地渲染了气氛,并形成一种特别的美质,增强了文字形象的感染力。如(16)句“麟麟”,象声词叠用,状战车开动之声。战马“萧萧”,象声词叠用,述战马悲鸣之状。再加视觉描写:腰弯弓矢的“行人”——士兵,跑着送别的爷娘妻子和震天哭声及漫天尘土,构成一幅悲壮的送行图。通过这些拟声词,我们感受到黔武给千家万户带来的痛苦,又交织着出征之前的悲壮气氛。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以声叙事,如历其事;描绘场面,形象生动;以声写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感人至深。
  其次,诗歌是富于音乐性的艺术。因此诗语的选择除了考虑描状抒情的效果外,还得考虑音韵之美。清人李重华在《贞一斋诗说》中指出:“叠韵如两玉相扣,取其铿锵;双声如贯珠相联,取其婉转”。叠字既是双声,又是叠韵,因此既有两玉相扣之铿锵,又有贯珠相联之婉转,具有优美的听觉效果。杜诗多用叠字正是为了追求这种音韵之美。特别是在律诗中,叠字具有语音的和谐悦耳、节奏明朗、韵律协调的音乐性,使句式整齐有序,韵律铿锵悦耳,节奏鲜明,回环荡漾,富有音乐美。

  三、妙用叠字,表现人情美

  艺术创作不是靠理性的判断,而是靠激情的迸发来完成,诗的创作,尤其如此。因此,诗人如何充分地抒发和深刻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从而感染读者,引发读者心灵的共鸣,是极为重要的。妙用叠字有助于更好地达到这一目的。运用叠字,更利于感情的抒发,可以取得言与意会,言随意遣之效,可以增强诗词的人情美。
  杜甫用叠字较多的地方是表达他的失意、不得志、忧国忧民、羁旅之苦等心态的。如《赠蜀僧闾丘师兄》:“漠漠世界黑,驱驱争夺繁。”这里表现了杜甫对黑暗的现实感慨甚深。“翳翳月沉雾,辉辉星近楼。”则通过景物表现作者寂寥、黯淡的心绪。《九日》:“世乱郁郁久为客,路难悠悠常傍人。”这是一生漂泊的总结,其中蕴含了多少的辛酸啊。《清明》:“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这是诗人末路前不久的词章,是他毕生追求、身危病残的真实写照。杜甫之伟大,不仅因为他创作的伟大,也因为他品质的伟大。身遭不幸,然而心里挂系着的却是中原,是国家的统一。所以说杜甫的诗每一句你都可以感受到他的心跳脉动,因为他是在用生命和热血来书写的。
  不过,这也不等于说杜甫运用叠字的诗总是悲悲切切、郁郁寡欢的。其实他的诗中也是不乏明快、轻松的咏物抒情调子的。他善于发挥不同词性的表达效果。如他妙用形容词叠字,表现了对景物的喜爱的心绪,如“汀烟轻冉冉,竹日净晖晖”,渲染了竹林上日光的明丽洁净,流露出作者对岸边水汽和竹林上日光的喜爱之情;“盈盈当雪杏,艳艳待春梅”表现了作者对梅花迎风怒放、繁花似锦的赞叹之情;数量词叠用,仿佛向读者一一数点事物,如“杨柳枝枝弱”,众多杨柳嫩枝历历在目;“枇杷对对香”则写出枇杷树果实累累,飘香四溢的盛景。象声词叠用,能将自然界的声音惟妙惟肖地记录下来,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如“江风萧萧云拂地”,江风怒号之声如在耳边,使人仿佛置身于暴风骤雨中一般。动词叠用,能赋画面以动感,如“点水蜻蜓款款飞”、“清秋燕子故飞飞”描绘了蜻蜓、燕子往来飞动,栩栩如生之态;“不尽长江滚滚来”,渲染了江涛汹涌、奔腾不息的磅礴气势。这种活用使人产生联想,以对此物的情景气氛之感受去理解彼物,丰富了形象和意境,令读者耳目一新。
  杜甫曾在《长吟》诗云:“赋诗新句稳,不觉自长吟。”说明他对诗句的炼意和音韵很讲究。杜诗中对叠字的灵活运用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我们决不能认为叠字的运用只是为了凑足音节,实际上杜诗中的叠字往往是全句精警所在。杜甫在反映自己的生活经历,抒写自己的思想感情时,用了许多叠字来描绘,这就为我们研究杜甫的生活、情绪、心态等提供了线索和依据。把这些现象联系起来考察,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了解杜甫生活某一方面的状况和某一时期的心态的。


《江畔独步寻花》古诗全部意思?
古诗意思如下:黄四娘家花儿茂盛把小路遮蔽,万千花朵压弯枝条离地低又低。眷恋芬芳花间彩蝶时时在飞舞,自由自在娇软黄莺恰恰欢声啼。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唐代: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注释 黄四娘:杜甫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蹊(xī):小路。留连:即...

请你写两句带有叠字的诗句
诗句,读作:shī jù,就是组成诗词的句子。诗句通常按照诗文的格式体例,限定每句字数的多少。中国最早的诗句为律诗结构,格律要求严格,比如先秦时期的诗一般每句四言,见于《诗经》。后发展为五言或七言律诗,见于唐诗。宋元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后,诗句内容逐渐扩充和演绎,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后期,诗句...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的作品鉴赏
清·爱新觉罗·弘历《唐宋诗醇》:老杜七言绝句,在盛唐中独创一格,论者多所訾议,云非正派,当由其才力横绝,偶为短韵。不免有蟠屈之象,正如骐骥骅骝,一日千里,捕鼠则不如狸狌,不足为甫病也。然其间无意求工而别有风致,不特《花卿》、《龟年》数首久推绝唱;即此诸作,何尝不风调佳致乎?读者故当别具只...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叮叮咚咚泉高高下下树的意思是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叮叮咚咚泉高高下下树的意思是:山重重叠叠,路弯弯曲曲,泉水的声音叮叮咚咚,有很多高矮不一的树。此句出自清代俞樾所描绘九溪十八涧景致的诗句,原文如下:九溪十八涧,山中最胜处。昔久闻其名,今始穷其趣。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叮叮咚咚泉,高高下下树 译文:九溪的...

诗歌鉴赏表达情感的四字成语
1. 诗歌鉴赏中,表现诗人感情的词语 1、有关表情达意的方法方面的: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寄情于境、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形散而神不散、欲抑先扬、先抑后扬、首尾呼应、细节中见真情、巧用修辞、虚实结合、由虚入实、对比鲜明、以小见大、巧用(妙用、化用、活用)典故(诗句)、虚构想象、以动衬静、以静衬动...

...请具体分析一下 2.找出诗中双声叠韵叠字的例子 体会其作
2、【例子】:《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小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的美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状态,“辗转”(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入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作用】:双声叠韵叠字的使用加强了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

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
小题1:“幽”字。诗的前三联紧扣“幽”字来描写物态人事,首联写环境之清幽:清江曲折,绕村而流;颔联写物态之幽然:燕子自由自在,鸥鸟相伴相随。颈联写人事之幽趣:老妻可亲,稚子可爱,合家怡然。此时此地,此情此景,诗人的内心享受着难得的安闲幽然,首联“幽”字正是这种心境的体现。可谓一字...

关于蹊的诗句
诗人也并非不重视诗歌的音乐美。这表现在三、四两句双声词、象声词与叠字的运用。留连、自在均为双声词,如贯珠相联,音调宛啭。 恰恰为象声词,形容娇莺的叫声,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听觉形象。时时、恰恰为叠字,即使上下两句形成对仗,又使语意更强,更生动,更能表达诗人迷恋在花、蝶之中,忽又被莺声唤醒的刹那间...

诗歌鉴赏中都有哪些常用的表达语言风格的词语?
副词、数量词) (1)形容词 东 坡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答案: “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地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的声音,与月下东 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

李商隐诗的艺术特色 以《安定城楼》为例
全面分析就很多了,先单讲这首诗吧~这首诗是李商隐咏物诗的代表作品,作于早期,李商隐开成2年考中进士后,又参加了博学鸿词科的考试,可是由于某种原因,本已经被录取的李商隐,被一名中书省的长官以“此人不堪”为由,取消了资格。怀揣着不满与落寞的心情,来到了他的岳父,王茂源治下的泾州,...

平武县15329555102: 联系所学诗文,说说叠字有何修辞作用 -
澄鹏益气: 在古典诗歌特别是民歌中,有很多地方运用叠字.比如著名的《诗经》中的第一篇第一句“关关雎鸠”,就用了叠字“关关”.再如北朝著名的民歌《木兰诗》第一句“唧唧复唧唧”,也是用了叠字开头.又如古诗十九首中的“行行重行行”“...

平武县15329555102: 古诗中叠字有什么作用? -
澄鹏益气:[答案] 一、 叠字有助于诗歌音韵合谐,节奏铿锵. 二、 叠字有助于诗歌形象生动,情景交融. 三、 叠字有助于诗歌展示情节,深化感情.

平武县15329555102: 用叠字的好处 些诗歌用到了叠字,有什么 -
澄鹏益气: 一、 叠字有助于诗歌音韵合谐,节奏铿锵. 二、 叠字有助于诗歌形象生动,情景交融. 三、 叠字有助于诗歌展示情节,深化感情. 叠字诗〔唐〕·寒 山 独坐常忽忽,情怀何悠悠.山腰云缦缦,谷口风飕飕. 猿来树袅袅,鸟入林啾啾.时催鬓飒飒...

平武县15329555102: 在古诗中使用叠词有什么作用效果 -
澄鹏益气:[答案] 诗歌中叠词的作用 李清照的《声声慢》的开头连用了七组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向来受到人们的赏识.徐说:“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梁绍王称之“出奇制胜,真匪夷所思矣”. 这七组叠词...

平武县15329555102: 诗词中数量词叠用的妙用是什么? -
澄鹏益气: 数量词往往给人以枯燥平淡、单调乏味的感觉,但一经诗人巧妙运用,却能使文辞生辉,韵味醇厚.综观古典诗词,数量词的使用俯首即拾.它们在在渲染气氛、描景状物、表情达意、说事明理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数量词的运用有...

平武县15329555102: 诗歌运用双声叠字押韵等手法,它们的作用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
澄鹏益气:[答案] 双声叠字押韵等手法,能够使诗词有规律的反复所形成的听觉上的审美感受, 双声(两字声母相同)和叠韵(两字韵母相同)的字,不仅音韵和谐,而且对意思的表达也有积极作用.叠字在诗歌里有多种表达功能:①摹声,使声感更强;②状物,使...

平武县15329555102: 唐琬连用了两组叠字“难 难 难”和“瞒 瞒 瞒”,请从结构和思想内容方面简析叠字在本词中的艺术表现力 -
澄鹏益气: 叠字,又名迭字、迭词、重言等,是指将两个音节相同的词或词素重叠起来使用,以表达不同的语气程度和感情色彩.古诗词中叠字运用是常见的,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中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崔颢《黄鹤楼》中的"晴...

平武县15329555102: 杜甫对格律诗的贡献有哪些? -
澄鹏益气: 1、扩大了律诗的表现范围.不仅以律诗写应酬、咏怀、羁旅、宴游、山水,而且还能用律诗写时事.用律诗写时事,字数和格律都受限制,难度更大,但杜甫却能运用自如.2、在律诗发展史上的贡献:杜甫以律诗写组诗,极大地扩大了律诗的表现力.如《秦州杂诗十二首》、《咏怀古迹五首》、《诸将五首》、《秋兴八首》等,其中《秋兴八首》可以说是杜甫律诗中的登峰造极之作.3、最高成就:杜甫的律诗纵横肆意,极尽变化之能事,合律而又看不出声律的束缚,对仗工整而又看不出对仗的痕迹,把这种体式写得浑融流转,无迹可寻,使人忘其为律诗.如《江村》、《春夜喜雨》等.4、句与字的锤炼,加大字与句的容量;常用倒装、叠字,使语句富于变化.回答来源: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平武县15329555102: 杜甫的诗为什么在唐代不流行 -
澄鹏益气: 自古都是抑李扬杜,盛唐两大诗人,由于李白之时,七言律诗尚未形成,故此后人便认为李白不工律诗.杜甫是律诗的先行者,于是被称“诗圣”,他代表了律诗的最高成就,后来人的律诗,要么语文风格与其相似,要么格调与其相似,何来“不流行”之说? 杜甫的诗,的确在网络中不流行,因为年轻人都喜欢李白 两人代表的风格并不相同,但论古风、绝句,杜不如李,若论律诗,李不如杜

平武县15329555102: 杜甫的名诗《登高》,被誉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但为何不押韵? -
澄鹏益气: 《登高》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