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的背景资料

作者&投稿:茌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五柳先生传的写作背景~

对于《五柳先生传》的写作年份一般有作于少年和作于晚年两种说法。王瑶根据萧统的《陶渊明传》的叙述认为,《五柳先生传》作于太元十七年(392年)陶渊明为江州祭酒以前。魏正申在《陶渊明探稿》中曾提到:“他在二十八写下的《五柳先生传》中,表示了自己的从文志愿。”如果这说少年时所作的话,那么这便不是自传了,有可能是陶渊明在年少时对生活的构想,表明志向,规划未来。可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可见陶渊明笔下五柳先生穷困潦倒,家境贫寒。如此情境不似为自己规划未来,所以有研究者认为文章创作于晚年时期。清代学者林云铭指出文中赞语中“无怀氏”“葛天氏” 传达了安贫乐道的情怀和不为官的态度,可以推测这是陶渊明辞官后所作。

人文融合的境界:自然恬淡

质朴的性格,做人顺其自然。性情爽快,胸怀磊落的陶渊明,正是这样的性格造就了他诗文上的卓越成就,同时这也是诗人理想中的人物的自我体现。

辞彭泽令是陶渊明一生前后两期的分界线。在这之前,在隐和出仕之间徘徊不定,心情很是矛盾。此后,他坚定了隐居的决心,一直过着隐居躬耕的生活。公元427年贫病而终,走完了诗人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谥号靖节先生,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考人生所得出的两个主要结论,也是他人生的两大支柱。这两大信念不仅在他的处世上体现出来,同时还表现在他的散文中。我们都没真的见过陶渊明本人,但从他的诗文中折射出来的陶渊明:他一定是悠然的,面对着雄伟矗立的南山,幽幽的发着哲思。透露着无限的风度。

陶渊明活了六十三岁。这六十三年,横亘魏晋风流的最后阶段。他只是书写内心的感受却无意间构建了一个自然的学派,并达到了极致。

魏晋时期名家众多,各领风骚。曹氏父子(曹魏散文名家,首选即曹氏父子。曹操文章清峻通脱,质朴简约。曹丕以书札见长, 《答曹洪书》等,清丽卓约,富于情韵意趣,对后世有一定影响。)建安七子、竹林七贤,还有三张(张载、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还有老庄哲学、孔孟儒学,以及魏晋盛极一时的玄学,都对陶渊明的思想产生过深远的影响。陶渊明身上有颖悟、旷达、率真等多种秉性,有他来自个人生活实践的独特的哲学思考。文章中常常透露着他特有的观察宇宙和人生的智慧。他对黑暗的朝廷不满,四十一岁辞官归隐,淡泊名利,对易逝的生命却多有感伤,对多舛的命途心有不甘。他的草庐往来多是白丁,诗人的心灵是异常孤独的,唤起在他脑子深处的智慧精灵。然而,思考得越深,则对世间纷纭看得越淡。陶渊明仕途不得志,又“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间小儿”,无奈中选择归隐田园。陶渊明是魏晋时期重要散文家之一。他的文章自然淡泊内涵丰富,在内容上消除魏晋间玄学佛理的虚缈空幻,开辟了另一种风格——自然恬淡。

而作家的生活时代和他的经历,直接影响着他的创作特点。陶渊明一生所处的独特社会环境及其独特的人生观和美学思想,决定了他的作品有着独特的艺术个性。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更深刻的思考,这个“自然”是本身存在的,自然就有的东西。陶渊明在他的散文中无不渗透了希望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天真性情的思想,从而使其散文在抒发追求自然本真表达、崇尚自然方面比前人更有自己的魅力。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一文中,简洁流畅的塑造了一个超脱俗世、清高怡然的隐士形象,五柳先生的形象正是他自身形象的显现。

散文中以《桃花源记》最为著名。语言优美而朴素,文中虚构的“世外桃源”,有儒家幻想的淳朴的思想,,其中也有着田园诗的意境。它既是作者依据他的社会理想所作的美好想象,也代表了那个动乱时代的广大民众对太平社会的向往。从而达到了语言、意境和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统一。“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所描写的都是一些农耕景象,而不是神仙和长生.这也是陶渊明的伟大之处。

他不仅被尊称为隐逸诗人之宗,而且开创了田园文学这一伟大的潮流。它开拓了中国文人的精神世界,从在意个人的厉害得失到关心社会人民的出路。在归隐之初,想到的还只是个人的进退清浊,写《桃花源记》时已经不限于个人,而是想到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陶渊明迈出这一步与多年的躬耕和贫困的生活体验有关。虽然桃花源只是空想,但能提出这个空想是十分可贵的。

陶渊明的诗文弥漫着他的田园气息,随口念上一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就已经超然了,文笔简洁至极而文采飞扬。开篇点明准确时间地点,让人觉得这是实实在在的故事,而不是虚无缥缈之说。然后描写一番桃花林的美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作好铺垫。笔锋一转,渔人误入山中村庄, “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一直写到“不足为外人道也”也是顺其自然,因为他们是来避世的。到最后,谁再去也没找到。留给后人极大的想像空间和无穷韵味。整篇小说文字简洁浑然天成,印证了苏东坡给予陶渊明诗文的美学评价:“绚烂至极归于平淡”。

《桃花源记》是经典之作,因此得已流传千年而仍魅力无穷。沈从文说它增加了无数人的幻想。说得一点也不错。

陶渊明和他的散文

观其散文如见其人,他散文的风格和其生活的时代背景休戚相关,在魏晋这个混乱,政局不稳的时代,很多有才华的文人选择了归隐山林,陶渊明便是其中一人,《宋书》本传说陶渊明归去的原因是 “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这是个多么清高傲气的人哪!在儒家衰退,道家中兴的魏晋时代,隐本身就有其独特的价值,除了避难全身或表示政治抗议之外更可以成为个人追求合乎自然逍遥游放人生的媒介,甚至还可以成为个人怀有高志的表现。而陶渊明正是这样一个怀有高志的隐士,出生于士家大族的陶渊明不堪忍受这个时代的混乱和其所受的压抑,他拒绝政治的参与,企图从儒教世界中自我解放出来,追求一种以个人为中心的人生之地,在当时确实有很多隐士但绝少坚决与世俗决裂的真隐,独有渊明自最后一次归隐后坚持不出,而且躬耕田园,自食其力,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人生道路,陶渊明的思想与散文确实超越了他的那个时代,他的成就正是他通过自己的思索和社会生活的实践,在吸取和批判当时哲学思潮的基础上取得的。《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这三篇,最见其性情和思想。

《桃花源记》写成于作者归隐田园很长一段时期之后。陶渊明是个生性热爱自然,不喜拘束的人。诗中写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因此当县吏要求他"束带"去见会郡遣督邮时,他便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然后就辞官解绶,写下《归去来兮辞》,回家过小日子去了。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一个没有官位的人生活是很艰辛的,况且陶渊明的田地也不多。但陶渊明却以他超凡脱俗的旷达和洒脱超越了这些艰辛。尽管他常常要借米下锅,依然怡然自得地生活--至少他自认为是这样。刚开始时,陶渊明还只是自己享受着悠闲的田园诗般的生活,到后来,经过多年的躬耕与贫困之后,他写下了《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在艺术创作上也堪称经典。这个篇幅短小的小说,因其文笔简洁至极而文采飞扬,念起来如同诗歌一样。而作为一篇小说,也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开篇点 明准确时间地点,让读者觉得这是实实在在的故事,而非"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虚无缥缈之说。然后描写一番桃花林的美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给即将出场的世外桃源作好铺垫。笔锋一转,渔人误入山中村庄,描写村民时细节很到位,"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一直写到"不足为外人道也"也是顺其自然,因为他们是来避世的。到最后,太守派人去找没有找到,而南阳的高士刘子骥去找也没找到。这就巧妙地解释了现在为什么找不到这个地方,而留给后人极大的想像空间和无穷韵味。

《桃花源记》的创作是他在当时那个社会无法看到的景象,也是他内心所向往和追求的另一个世界,在结局众他设置了一个悬念,让世人找不到这个美丽的圣地,在我看来也是想表现自己的心灵圣地不可侵犯,他决心与这个黑暗的世界分裂,不再留念,更不再追悔,将自己整个的心身融入山水之中,通过儒道哲学的思考,把归隐的心情上升到一种人生的理想,这是一种超世的境界,他的生活更令人赞赏和神往。

他的田园诗是他开创反映田园生活的诗的代表。他为什么要辞官,“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即从少年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情,情性本来就是爱丘山的,在我看来这点也很难得,他并不职责当时惯常生活的黑暗,直接表明自己不出仕适由自己性情所决定的而不横加指责。他把做官比做“落尘网”,“ 在樊笼”,把归田说成本性由很多感触,他却不细说,在这些地方把深情和感受都含蕴着,所以“质而不绮,癯而不腴”,这与他的恬淡的性情是很有关的,把一切生活的遭遇用自然朴素的话表达出来,不喜欢高调的诉苦,只是默默承受着,让读者看到的是一个淳朴厚道的可爱文人形象,诗中也常有"自嘲"的感觉,寄情山水,复得返自然后悠闲自得,没事自我调侃。

从陶渊明的散文诗作中看到的是悠闲自得的诗人,体会到的确是一个因着不惯淳朴风气,官场的虚伪为保持情操而归隐的隐士,既是种无奈,却因着他天生的乐观从容,也平添了几许欢快与喜悦。就这样,悄悄寻着他走过的一条泥泞的乡间小路的足迹,学习一种从容与洒脱。

陶渊明的散文与其人

读陶渊明散文犹如品酒,初读无甚味道,但再读之就会感到愈品愈香,正所谓是“历久弥新”之感。欧阳修曾评陶潜的散文曰:“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虽言之过甚,但也是足见陶渊明文章的成就之高。

陶渊明在当时是与众不同的,他被后人视为“隐士”的先驱正因其诗文中那清新自然的追求田园生活的描绘。散文只是陶渊明人格写照的冰山一角,但也正是这冰山一角,开创了魏晋之风。在陶渊明的诗《归园田居》中就已初是诗人那种向往田园生活,崇尚自然质朴的情操。他的《五柳先生》更是开历代抒情散文之先。他取正史纪传体的形式,但不重在叙述生平事迹,而重在表现生活情趣,带有自叙情怀的特点是他独一无二的首创。尤其是最后他运用“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的独到形式让全文顿时渗出无限情趣和深意来,自古以来为自己写自传的人不计其数,但能够像他一样自誉自娱的人却寥寥无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祥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的行文,无矫情,无造作,及其平易自然。看似随意挥发,却创造出一位潇洒旷达,不受拘束,富有奇趣的高人形象。靖节先生以“五柳”自况,其深意无不跃然纸上。

陶渊明在生活上是贫困的,正如《五柳先生传》中“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飘屡空”的描写一样,但他却又是富足的亦如《五柳先生传》中阐明的一样“常著文章以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矣,以此自终。”人生有物质的,有精神的,有的人看重生命的长度,有的人更注视生命的深度,陶潜正是重视后者的人。他没有因“五斗米折腰”并非他孤傲不群,他也有“常善粥者心,深恨蒙袂非;嗟来何足吝?徒没空自遣。”(《檀弓》)他深深懂得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他虚怀若谷,他潜心向学,他之所以拒绝像其他人的文人一样追求仕途,并非是不想成为“人民的衣食父母”,只是当时的政治太过腐朽,正如老子所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陶隐退于山,正是因心怀家园,关心百姓的无奈之举啊!

《桃花源记》是作者虚构的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从劳动、生活富裕、和乐而安宁的理想社会,也是伤者为穷苦无依的百姓构建的精神家园。尽管他深知这只是井中月,水中花,是虚幻飘渺的,但他还是给人以希望,给人以安慰,又有谁可以否认人是该心怀希望的呢?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之所以三进三出,弃官还乡,是其本质所在。他既知田园之乐,又怎会委屈自己以事权贵呢!更何况“富贵非吾原,帝乡不可期”。

陶是豁达的,是淳朴真挚的,表现在他的诗文上,则显示出一种清然自然之气。“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发于情,止于理,既言明心愿,而又不过分赘述,宁静、平和、正如其人。

陶的散文在生前是不被承认的,像生前他辞官归隐一样也是人所不看重的。但无论是其诗,还是其人,那光辉是不会永远被遮着的。他不存驰誉之心,只求心之所安;他不随风而走,只追心之所思。把生活的感触和希冀转化成诗一样的语言,把日常生活诗化,即便是田耕之事也写得生趣盎然,感人至深。没有雄辩的力量,没有夺人的气势,没有轩昂的气象,有的只是如春雨一样慢慢渗透进人心的细波微澜,真可谓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用最简单质朴的语言描述最深刻动人的情感。但他的语言并不是不经锤炼的,只是不露痕迹,显得平淡自然,正如朱光潜《诗论》中所言“他的文字是不平不奇,不枯不腴,不质不绮的,但也正因为这个缘故,才使他一眼看去却是亦平亦奇,亦枯亦腴,亦质亦绮”。

陶只求行吾心之所安,适可而止,不过激,也不声张。安贫乐道,视死如归。也正因为如此,才让我们深感钦佩,顿生那种“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之感吧!

从俗世中诞生的陶渊明之梦

读陶渊明的散文,我常常被其平淡而自然的文字吸引,平实的叙说中存在着浓厚的韵味。或许这就是散文所追求的至高境界——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确,散文的最好篇章,无不是质朴,清澈的,以表达自己人生感受和自由心性。陶渊明较多的散文都在自然的笔调中传达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俗世中的陶渊明因“家贫,耕植不足自给”而再次出仕,但终因“偿从人事,皆口腹自役”和“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而辞官归家。从此以后,41岁的陶渊明正式开始了他的隐逸生活。至于陶渊明如何于俗世中寻灵魂之梦的,那得从他的散文中得到论证。散文的核心为自由与真实,陶渊明散文中的文字传达着一种“人生味道”,让我钦佩。其中,有他对人生的觉悟,对社会的观察和思索,因此淡雅的文字中蕴藉着灵魂深处的追求。

陶渊明的散文,如《感士不遇》中感慨世俗的颓风“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嗟乎!雷同毁异,物恶其上;妙算者谓迷,直道者云妄。坦至公而无猜,卒蒙耻以受谤。虽怀琼而握兰,徒芳洁而谁亮!”因此他归田后的作品都有“厌闻世上语”,“但畏人我欺”的心声。他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这些都是他艺术化人生的写照。

《归去来兮辞》较好地交代了其归隐的原因。文章以坦诚的语言表达俗世中的无奈和寻灵魂之梦的决心。我特别喜欢陶渊明用清新、简洁自然而又流畅的语言,真挚充沛的感情所描绘的高远而又惬意的田园意境:“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的画面更是和谐生活的象征。他清新自然的文字继承和发展了王羲之《兰亭集序》的疏爽自然而情韵隽永的风俗。我每读这抑扬跌宕、韵味深远的文字,仿佛进入陶渊明所描绘的世界,远离喧嚣,还能享受怡然自得的隐逸生活。美酒消愁,美景当前,真是赏心悦目。陶渊明的梦好美!

《归去来兮辞》描绘的画面是陶渊明很快就将实现的,那么他晚年的另一篇散文《桃花源记》更是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神秘的世界,那世界美得让人神往。

在《桃花源记》里,我看到陶渊明的寻梦路更深入了。当然这也是有社会原因的,虽然他“厌闻世上语”,但是还是看到了社会的黑暗。那时正是东晋和刘宋交替的时代,土地兼并和赋税徭役相当严重,战乱不息,人民生不得保。陶渊明怎能不产生愤恨之情呢?因而灵魂之梦中开始上演了一出闻名古今的“世外桃源”景象。文章中,生动逼真的描写,加上浪漫主义色彩而组构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又“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世外桃源生活。浪漫的色彩下的与世隔绝的新环境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且人与人相处和谐。这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有极大的反差。文章用白描的手法,语言质朴无华,使用的形容词无非“平”、“美”、“俨然”等,但这种和平安宁、风气淳朴、衣食丰足、老幼安定的环境在多数人的心目中是极美的境界,想必古今都是如此。我认为陶渊明此种理想境界是植根在他灵魂深处的意识,在俗世的环境催化下绽放出来的神秘景象。陶渊明的梦更美了。

我认为陶渊明的散文乃是他内心的呢喃,以其智慧的警觉来体现的具有美感的语言。我总认为散文背后必站着一个有生命的思考者,从中让我体味着“人生味道”。正如梁实秋在《论散文》中所说“有一个人便有一种散文”。

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可谓他的自况。“不慕虚荣,不求甚解”的陶渊明有隐逸的思想也是正常的。这篇散文也是亲切道来,不含蓄,平实地叙述了自己,没有恣肆富丽的辞藻。

当然,陶渊明于俗世中,寻灵魂之梦同他所接受的儒、道、佛的思想也有关系。但是我们不能说他的思想只体现儒家、道家或者是佛家。他既像儒家重视个人道德修养,却有与儒家不同的态度,如《五柳先生传》中所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在魏晋玄学盛行时,他受玄学的影响,但是他并非是玄学的虚谈,也有根据现实。他有脚踏实地的生活态度,田园生活能自给自足,虽是隐士但坚持力耕。当然他在对灵魂之梦的追求中也体现着对人生的思考、参悟,恰与佛教相通。

真正的隐士是眼耳不闻俗世事,然而陶渊明不是。如他晚年创作的《桃花源记》,也是受到现实社会影响,因此表达自己的不满。陶渊明虽隐居,但非真正的隐士,其实他还是在俗世中,寻着他的灵魂之梦。可以看出他有一颗世俗心,他也愿意入世,只是现实黑暗,同时他兼有灵魂的视力,正如他求救于人性的复归。他能够在世俗中安放自己的灵魂,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反归一个“真我”。他对实际感受到的世界有切身了解,因此成就了有一定心灵质量的散文。而灵魂对俗世的觉悟正体现着散文的美感,陶渊明这种以冲淡为美的风格,有别于建安风骨创造出来的一种悲慨风格。他崇尚自然,追求隐逸生活的思想在当时也是难得的。

《五柳先生传》作者 陶渊明

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死后其好友暗赠谥号靖节先生,浔阳人(一说宜丰人)。东晋著名文学家,田园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汉族(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考证陶为奚族人,但其证据略显薄弱)。(《宋书》隐逸传云:“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也。”)因宅边种植五棵柳树所以号五柳先生(未得到证实),谥称靖节居士,宜丰县澄塘镇秀溪村人。宋代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有陶渊明"始家宜丰"的记载。宜丰旧《图经》亦有此说。他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的元勋重臣,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作过武昌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29岁徙家柴桑,出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后任彭泽县令。因不事权贵,弃官隐居栗里(今星子县境内)。52岁时偕少子陶佟回归宜丰故里,四年后返浔阳,逝于柴桑。陶佟留居故里。今澄塘镇秀溪、故村等处陶姓人皆为陶佟之后裔。历代方志载宜丰境内有南山、柳斋、菊轩、东篱、洗墨池、藏书礅、故里桥、靖节桥、我公桥、舒啸台、赋诗湾、顾渊石、醉卧石、渊明洞、读书堂、靖节祠等陶渊明遣迹及其纪念建筑。

表达情感

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沈约《宋书·隐逸传》和萧统的《陶渊明传》都认为是“实录”。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清高不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道德品质与节操。

写作特点

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多用否定句,正如钱钟书所说:“‘不’字为一篇眼目。”“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钱先生说:“岂作自传而并不晓己之姓名籍贯哉?正激于世之卖声名、夸门第者而破除之尔。”(见“有关资料”《钱钟书论〈五柳先生传〉》)下文的“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等,王夫之《思问录》评论说:“言无者,激于言有者而破除之也。”正是因为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糅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写作背景
本文取正史纪传体的形式,重在表现生活情趣,带有自叙情怀的特点。作者以简洁的笔墨表达不同流俗的性格,塑造了一个清高洒脱、怡然自得、安贫乐道的形象。作者写此篇时已是晚年,生活相当困苦窘迫,但作者丝毫不后悔自己选择的归隐生活,而是以古贤者颜回自况,表达了自己安贫乐道的情怀。

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沈约《宋书·隐逸传》和萧统的《陶渊明传》都认为是“实录”。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清高不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道德品质与节操。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27438771.html?fr=rpy_push&fl=red
回答者: BuBu公主 | 四级 | 2009-12-4 20:12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文学家。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仕宦家庭。在家族中,他既钦敬曾祖陶侃的积极进取,又特别赞赏外祖孟嘉的冲淡自然。思想中融入了儒道两种精神。前期(41岁以前),他渴望进取,渴望干一番事业,做过江州祭酒,刘裕幕下镇军参军、彭泽令,起主导作用的是儒家精神;但由于儒道思想的矛盾性,又时官时隐,举棋不定。后期(41岁以后),陶渊明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以及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而对现实极端不满,毅然辞官归隐,与官场彻底决裂。
义熙四年,即归隐后第二年,他家乡遭焚,生活陷入极端贫困,但他安贫乐道;义熙末年,朝廷征他为官,元嘉三年,江州刺史檀道济劝他出山,他守节不仕。这个时期起主导作用的显然是·道·家·思·想。
他拒绝同刘裕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
寄托:他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频繁的环境里,长期隐居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了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他心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但是作者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

(2)这一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没有剥削、 没有战争,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的向往和憧憬,
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和寄托,所以无法实现。
如何评价陶渊明

作为身处晋末乱世的隐士,陶渊明晚年常与庐山中的释道交往,这是可以想象得到的事,但要说他们之间在思想上志同道合,恐怕却未必尽然。仔细地研读过陶诗和了解诗人生平的人,都会知道陶渊明是个外表恬淡静穆,而内心热情济世无神论者。他少年时曾胸怀大志,接受儒家思想,希望建功立业。但在出仕了一个时期以后,现实使他感到失望,他不愿与当政的人同流合污,便选择了一条退隐归耕的道路。

这时他又受到老庄哲学的影响。因为他有过以往文人多不曾有过田园生活,并且亲自参加了劳动,与劳动人民有了接触,思想上不可避免地得到一些新的感受和启发,因而在崇尚骈俪陈旧文风的晋代,能创造出有独物风格的田园诗的新形式,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从少年时的"猛志逸四海",到老年时的"猛志固常在",始终对世事没有淡忘。他传世的名篇《桃花源记》,正是他对如同上古原始时代的那种人们自食其力、友好相处、没有种种现实中的纷扰与贫困的"怡然有余乐"社会的憧憬。就是他的隐居与饮酒,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加以分析,也含有对当时黑暗统治表示一定程度的不满和反抗的意义在内。

当然,陶渊明毕竟是一个生活在一千多年前封建社会的士大夫,在他的思想和诗文中不可能不存在许多安贫乐命、及时行乐、避世消极的东西。但后世历代的文学评论家和选家出于自己的阶级偏爱,多着重欣赏和赞扬他这方面的特点,认为这才是陶诗的精华所在。

其实这是对陶诗的一种曲解。 陶渊明作为一代诗宗,他在生前和死后一段时间内,曾不为人所重视,后来又长期为人所歪曲和误解。现在是到了应该对陶渊明其人其诗,给以正确而全面的评价和欣赏的时候了。

沈德潜在《说诗 语》中说:"晋人多放达,独渊明有忧勤语,有自托语,有知足语,有悲愤语,有乐天安命语","

苏东坡曾这样评价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人贵真,诗亦贵真,诗真乃由人真而来,这就是陶诗具有经久不衰魅力的主要原因。

鲁迅先生的话,“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梁启超评价陶渊明时曾经说,“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确如其言,陶在自然与哲理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在生活的困苦与自然的旨趣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解。连最平凡的农村生活景象在他的笔下也显示出了一种无穷的意味深长的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陶渊明大约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他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后弃官归隐。后世称靖节先生。有《陶渊明集》。
幼时,家庭衰微,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都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逮钦立语。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少年时期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做主簿,他也辞谢了。安帝隆安四年(400年),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做属吏。这时,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伺着篡夺东晋政权的时机,他当然不肯与桓玄同流,做这个野心家的心腹。他在诗中写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 辛丑岁七月
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对仕桓玄有悔恨之意。“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滋?”——《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对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发出了深长的叹息。隆安五年冬天,他因丧母辞职回家。元兴元年(402年)正月,桓玄举兵与朝廷对抗,攻入建康,夺取东晋军政大权。元兴二年,桓玄在建康公开篡夺了皇帝的位置,改国为楚,把安帝幽禁在浔阳。他在家乡躬耕自资,闭户高吟:“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表示对桓玄称帝之事,不屑一谈。元兴三年,建军武将军、下邳太守刘裕联合刘毅、何无忌等官吏,自京口(今江苏镇江)起兵讨桓平叛。桓玄兵败西走,把幽禁在浔阳的安帝带到江陵。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一说陶渊明是在刘裕攻下建康后投入其幕下)。当刘裕讨伐桓玄率兵东下时,他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的故事,乔装私行,冒险到达建康,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驰报刘裕,实现了他对篡夺者抗争的意愿。他高兴极了,写诗明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第四章。刘裕打入建康后,作风也颇有不平凡的地方,东晋王朝的政治长期以来存在“百司废弛”的积重难返的腐化现象,经过刘裕的“以身范物”(以身作则),先以威禁(预先下威严的禁令)的整顿,“内外百官,皆肃然奉职,风俗顿改”。其性格、才干、功绩,颇有与陶侃相似的地方,曾一度对他产生好感。但是入幕不久,看到刘裕为了剪除异己,杀害了讨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无罪的王愉父子,并且凭着私情,把众人认为应该杀的桓玄心腹人物王谥任为录尚书事领扬州刺史这样的重要的官职。这些黑暗现象,使他感到失望。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经阿曲伯》这首诗中写道:“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紧接着就辞职隐居,于义熙元年(405年)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辞职。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着去职了。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督邮,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遂授印去职。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最后赋《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5张)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陶渊明大约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他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后弃官归隐。后世称靖节先生。有《陶渊明集》。
幼时,家庭衰微,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都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逮钦立语。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少年时期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做主簿,他也辞谢了。安帝隆安四年(400年),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做属吏。这时,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伺着篡夺东晋政权的时机,他当然不肯与桓玄同流,做这个野心家的心腹。他在诗中写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 辛丑岁七月
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对仕桓玄有悔恨之意。“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滋?”——《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对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发出了深长的叹息。隆安五年冬天,他因丧母辞职回家。元兴元年(402年)正月,桓玄举兵与朝廷对抗,攻入建康,夺取东晋军政大权。元兴二年,桓玄在建康公开篡夺了皇帝的位置,改国为楚,把安帝幽禁在浔阳。他在家乡躬耕自资,闭户高吟:“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表示对桓玄称帝之事,不屑一谈。元兴三年,建军武将军、下邳太守刘裕联合刘毅、何无忌等官吏,自京口(今江苏镇江)起兵讨桓平叛。桓玄兵败西走,把幽禁在浔阳的安帝带到江陵。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一说陶渊明是在刘裕攻下建康后投入其幕下)。当刘裕讨伐桓玄率兵东下时,他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的故事,乔装私行,冒险到达建康,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驰报刘裕,实现了他对篡夺者抗争的意愿。他高兴极了,写诗明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第四章。刘裕打入建康后,作风也颇有不平凡的地方,东晋王朝的政治长期以来存在“百司废弛”的积重难返的腐化现象,经过刘裕的“以身范物”(以身作则),先以威禁(预先下威严的禁令)的整顿,“内外百官,皆肃然奉职,风俗顿改”。其性格、才干、功绩,颇有与陶侃相似的地方,曾一度对他产生好感。但是入幕不久,看到刘裕为了剪除异己,杀害了讨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无罪的王愉父子,并且凭着私情,把众人认为应该杀的桓玄心腹人物王谥任为录尚书事领扬州刺史这样的重要的官职。这些黑暗现象,使他感到失望。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经阿曲伯》这首诗中写道:“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紧接着就辞职隐居,于义熙元年(405年)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辞职。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着去职了。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督邮,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遂授印去职。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最后赋《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5张)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写作背景
本文取正史纪传体的形式,重在表现生活情趣,带有自叙情怀的特点。作者以简洁的笔墨表达不同流俗的性格,塑造了一个清高洒脱、怡然自得、安贫乐道的形象。作者写此篇时已是晚年,生活相当困苦窘迫,但作者丝毫不后悔自己选择的归隐生活,而是以古贤者颜回自况,表达了自己安贫乐道的情怀。

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沈约《宋书·隐逸传》和萧统的《陶渊明传》都认为是“实录”。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清高不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道德品质与节操。

两条关于陶渊明家庭生活状况和嗜酒的材料: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按:《归去来兮辞》和《五柳先生传》一向被视为姊妹篇,前者作于 405年作者弃官归田之日,以乐天知命为主旨;后者作于宋移晋祚(420年)之后;以安贫乐道为主旨,可以相互比较。
2、萧统《〈陶渊明集〉序》:“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焉。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与之京(大)。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 ?”

写作背景
本文取正史纪传体的形式,重在表现生活情趣,带有自叙情怀的特点。作者以简洁的笔墨表达不同流俗的性格,塑造了一个清高洒脱、怡然自得、安贫乐道的形象。作者写此篇时已是晚年,生活相当困苦窘迫,但作者丝毫不后悔自己选择的归隐生活,而是以古贤者颜回自况,表达了自己安贫乐道的情怀。

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沈约《宋书·隐逸传》和萧统的《陶渊明传》都认为是“实录”。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清高不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道德品质与节操。


五柳先生传原文和翻译
27.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28.俦(chóu):辈,同类。29.觞(shāng):酒杯。30.以乐其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感到快乐。以,用来。31.无怀氏:与下面的“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据说在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五柳先生传创作背景 对于《五柳先生传》的...

五柳先生传的分析
「五柳先生传」是一篇记传体的短文,而记传体的特色就是要写出传中人物的精神。原本,行文的方式也可以是从姓名、籍贯、年龄写到他一生的遭遇,最后再来一段褒贬。但如果真是这样又未免流於平板呆滞了。於是苜段,第一句就点出了五柳先生是「不知何许人」,作者一开始就希望读者毋须探究他的背景、...

五柳先生传
韵文有《扇上画赞》、《读史述》九章、《祭程氏妹文》、《祭从弟敬远文》、《自祭文》;散文有《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又称《孟嘉别传》,是为外祖孟嘉写的传记;此外还有《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与子俨等疏》等。总的来说,陶文数量和成就都不及陶诗。 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

桃花源记的作者简介和文章背景
其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后人编为《陶渊明集》。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桃花源记》写作背景 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了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

古文观止中的9句经典名言每句都很励志
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出处:《五柳先生传》大意:五柳先生安闲沉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喜好读书,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便欣然忘食。背景: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是东晋田园派...

《五柳先生传》中表现了五柳先生虽贫穷却安然自若的句子
”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趣而快乐,不知道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还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5、创作背景 对于《五柳先生传》的写作年份一般有作于少年和作于晚年两种说法。王瑶根据萧统的《陶渊明传》的叙述认为,《五柳先生传》作于太元十七年(392年)陶渊明为...

求《五柳先生传》赏析!
其实不只《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以及《五柳先生传》等,也都是好文章。年代距陶渊明不算很远的南朝人沈约和萧统,都说陶渊明写《五柳先生传》是用以“自况”,当时人视为“实录”。这话是有道理的。 《五柳先生传》所写,都可以从史传和本集有关作者的记事中得到印证。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五柳先生传...

任意五首陶渊明诗的写作背景
陶潜(365—427),东晋大诗人。一名渊明,字元亮,私溢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卒后朋友私谥“靖节”,故后人称“靖节先生”。陶渊明出身于贵族世家,受儒、道思想影响很深。他生于东晋后期和晋宋交替之际,家势已渐渐衰落。年轻时曾怀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

陶渊明的生活时代背景详细资料
陶渊明的时代背景在东晋末期至南朝宋初期。这个时代时局动荡不安,虽有过短暂的太平时期,但是战乱还是十分的频繁。国家政治贪腐,为了争夺权力私欲,仕途上充满了险恶,官场上充斥着贪腐贿赂之风。由于门阀制度森严,许多有志之士不能施展抱负,悲愤不已。陶渊明生活的时代背景是西晋王室后裔在南方组织建立起了...

陶渊明传与五柳先生传写作的异同
陶渊明传与五柳先生传写作的异同:《陶渊明传》是别人写的,是萧统写的别人的记录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自己写的,而且是杜撰出的五柳先生这个人而已,但被考究者认为五柳先生就是他自己,这是他自己的自传。本文取正史纪传体的形式,重在表现生活情趣,带有自叙情怀的特点。作者以简洁的笔墨表达不同...

凉城县18042548744: 五柳先生传(晋宋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散文) - 搜狗百科
暴枯盐酸:[答案] 《五柳先生传》作者 陶渊明 简介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死后其好友暗赠谥号靖节先生,浔阳人(一说宜丰人).东晋著名文学家,田园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汉族(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考证陶为奚族人,但...

凉城县18042548744: 《五柳先生传》 作者陶渊明简介及作品! -
暴枯盐酸:[答案] 陶渊明大约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

凉城县18042548744: 五柳先生传的创作背景 -
暴枯盐酸: 《五柳先生传》“不求甚解”是“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说明先生善于理解文章的内容.是褒义词.\x0d有好多词语古文和现代文的意思都发生变化了.补充:\x0d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有“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句.历来论析颇多,或认为其是治经方法,不拘泥于烦顼的章句和训诂之学;或说这为治学态度,不在枝节问题上钻牛角尖,不求基专搜寻的浅尝辄止,等等.笔者认为,陶渊明的读书与写作密切结合,并以诗文创作为目的,恰是“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要义之所在,只有认识此要义,方能认识陶渊明诗的创作个性.

凉城县18042548744: 给我搜集<<五柳先生传>>资料,要有选自,人物简介,翻译等,谢谢! -
暴枯盐酸: 五柳先生传 〔东晋〕陶渊明 【题解】这是一篇通过对五柳先生这一假想人物的描述来用以自况的文章.梁朝的萧统在《陶渊明传》中说:“渊明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及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可见本文是作者自抒志趣的文章. ...

凉城县18042548744: 五柳先生名号是什么来历 -
暴枯盐酸: .五柳先生是陶渊明作品《五柳先生传》的人物.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沈约《宋书·隐逸传》和萧统的《陶渊明传》都认为是“实录”.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清高不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道德品质与节操.

凉城县18042548744: 《五柳先生传》真的是陶渊明自传吗???
暴枯盐酸: 《五柳先生传》实为陶渊明自传.. 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取正史纪传体的形式,但不重在叙述生平事迹,而重在表现生活情趣,带有自叙情怀的特点,这种写法是陶渊明的首创....便是证明,... 《五柳先生传》是作者的自画像.南朝人沈约、...

凉城县18042548744: 五柳先生的相关资料 -
暴枯盐酸: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凉城县18042548744: 《五柳先生传》选自《 》. 陶渊明哪个朝代的?谥号是什么? -
暴枯盐酸: 《五柳先生传》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是东晋人,谥号是靖节先生.

凉城县18042548744: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的自传吗?字数少点...O(∩ - ∩)O~ -
暴枯盐酸: 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沈约《宋书·隐逸传》和萧统的《陶渊明传》都认为是“实录”.从传中写五柳先生的志趣爱好及思想性格等来看,与陶渊明其他诗文中表现的性格相同,自传说是可信的. 可以从以下几个角...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