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1975年中国经济为什么会上升

作者&投稿:菜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简述1956年到1975年中国发生的事~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通过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明确指出了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成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开展。
1958年,党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犀虽然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但是由于缺少建设经验,急于求成,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左”倾错误开始泛滥。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加之此间苏联的背信弃义和三年自然灾害,造成了1959年至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
1961年,党中央意识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及时调整了政铂国民经济开始恢复。
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的认为党内出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1966年至1976年间,发动了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

扩展资料:
大跃进:
一、发动起因: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二、失败原因:
1、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的基本情况认识不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
2、毛泽东等人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夸大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
三、影响:
“大跃进”打乱了国民经济秩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受到重大损失。
从1958年11月开始,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大跃进”运动中的问题。中央多次提出调整经济指标,“压缩空气”,并着手解决经济工作中的问题。
到1960年冬,随着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大跃进”运动也被停止。1962年1月召开的7千人参加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跃进

中国与欧盟建交的原因 一、中欧关系进入最佳期的始末 中欧关系源远流长,相互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在国际政治中皆追求独立自主,抵御他国控制,经济上互补性较强成为双方关系总体上得以顺利发展的三个基本因素。上世纪70年代,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欧盟前身)建交,正式承认并积极支持欧洲国家赖以发展的欧洲一体化组织。中欧关系从此获得更强劲的动力和牢固的基础。中国与欧盟及欧洲国家两个层面的关系同时顺利发展。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形势的大变化为中欧关系的更加广泛与深入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与广阔的空间。首先,中欧双方皆较好地利用了和平与发展成为形势主流的机会,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大潮,励精图治,加速自身发展,成为全球两支上升最快的有生力量。两个力量间不但相互敬慕,相互吸引,更重要的是,双方皆把对方的发展视为符合自身利益,相应地给予支持。欧洲欢迎中国坚持与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认为这种政策取向导致的中国社会的演变与它在国际事务中的建设性作用十分符合欧洲的愿望,有利于实现欧洲对国际形势的设想。中国则真心赞赏欧洲一体化的进展,认为在冷战后惟一超级大国横行的情况下,欧洲力量的上升有助于国际关系民主化,从而促进各种国际问题得到更公正与合理的解决。中国还看到,欧洲愿意帮助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有效的全面合作伙伴,欧洲的发展会使中国受惠。其次,后冷战时代的国际形势变化深刻、复杂,向国际社会提出了一系列新的严峻挑战。中欧双方随着自身实力与国际影响的增长都对全球事务负有更重的责任,而他们对国际重大问题又有广泛的共识,两者间加强协商、合作,共同致力于地区与全球的稳定与发展的需求大为增加。 由于上述因素的催动,中欧关系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经历了两次明显的攀升。第一次,是欧盟在此前几年已经颁布的几份对华政策文件的基础上,于1998年7月批准了一项名为《与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的报告》,中国外交部随即发表声明,提出与欧盟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双方将与对方关系的高档次的明确定位,表明了他们将良好关系长期化、机制化的决心。从此,中欧皆显著提高了与对方关系在自身外交中的地位,建立了年度首脑会晤制度,加强了各级别、多领域的对话,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教等方面的全面合作与交流得到新的有力推动。第二次,是在新世纪之初,由于双方合作与交流在新的长期政策的指导下持续扩展和深化,加强了相互了解与信任,使各自的重大利益进一步交汇,发展稳定、长期合作关系的愿望更为增强,关系的战略性自然而然地突现出来。中欧2003年底的第6次首脑会晤,水到渠成地决定再度提高双方关系的级别,将其定位于“全面战略伙伴”。中欧都异口同声地评价,双方关系进入了历史上的最好时期。 二、中欧关系最佳期的特点 中欧双方发表的联合新闻公报中形容当前中欧关系“发展迅速,日益深入,充满活力”。这是对中欧关系最佳期的诠释。这一时期双方关系的特征是:(一)政治上的相互信任、了解与发展关系的积极性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有关国际安全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中欧双方的观点和主张进一步汇合或接近。中国与欧盟集体间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扩大到中国与越来越多的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双边关系,除中欧年度首脑会晤这样的多边机制外,还出现了中国与欧盟国家间的“对话论坛”、“政府委员会”等双边对话机制。政治对话更为密集、求实;政治关系更为密切、升格。两方协商、对话对国际形势走向的影响更为重要。(二)经贸关系飞跃性发展。去年底的贸易额已高达1200多亿美元,与中国、欧盟初建交时相比,翻了几倍。按照当前发展趋势,不用很长时间,双方将成为最大贸易伙伴。重大经济利益的日趋加深融合,大为加固了中欧关系的根基,更加提高了各自对与对方关系的战略性的重视。(三)除经贸关系外,合作与交流更广泛地开拓,在环保、就业、地区开发、行政管理、知识产权、海关、打击非法移民等难以尽数的多方面项目上的合作,使双方在有关各自发展的关键性领域中拉起手来。其中,进一步加强科技合作与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成为中欧关系未来进军中设定的新的制高点。近几年来,中欧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项目与日俱增。中欧就卫星定位系统的“伽利略合作项目”及其显示的合作向高科技领域发展,《旅游目的地国地位备忘录》及其预示的中欧旅游来往的新开展都是这方面引人注目的成果。(四)中欧间因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差异不可避免地存在分歧,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也有利益上的矛盾,但是,由于相互信赖的加强及长期交往中经验的积存,中欧比过去更注意以对话,而非对抗的方式,比较沉稳、耐心地处理相互间的分歧与矛盾,得以使关系的主流无障碍地发展,显示双方关系具备了一定的成熟性。 当然,为了保持和发展关系的最佳状态,中欧双方都还需要继续努力探索、开创新的合作项目与方式,进一步挖掘合作潜力,清除合作的障碍。其中,加强人员交往,增进相互信任与了解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合作归根结底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无可隐讳的是,欧洲某些政治力量与媒体对中国尚存误解,甚至偏见,是中欧关系发展中的不可忽视的消极因素。双方在未来关系发展中面临的重要任务是,使中欧友好合作在各自一方更加深入人心,得到更广泛的社会支持,具有更普遍的群众基础。 三、中欧关系前景广阔 中欧关系的最佳期并非意味着双方关系发展余地的终结。相反,双方关系仍有广阔的上升空间。首先,严峻的国际形势会长期保持甚至增强中欧加强协商、合作的动力。在国际社会面临众多严峻考验之时,由于众多因素,美国新保守主义思潮在其对外决策中影响巨大以及随之而来的单边主义政策可能是一个持续长久的历史现象。它将不断地冲击国际关系的正常化,干扰国际社会为应对挑战的有效合作。中欧推崇多边主义、维护联合国权威等共同主张在上述形势下将更显突出,成为更有力地将双方凝聚在一起的粘合剂。其次,双方皆处于自身发展的重要阶段,互助需求有增无减。欧盟在完成史无前例的大扩员后,面临不少难题,正锐意加深内部改革,整合内部关系,争取使成员大增后的一体化继续保持前进的活力。在这一重要的历史关头,中国作为一个国际影响力节节上升的大国,对欧洲一体化从政治、外交及经贸关系上的全力支持对欧盟自然十分宝贵,会使它特别重视中欧关系。中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中,正努力利用与争取延长在国际上享有的战略机遇期,与欧洲关系的发展有助于维系全球和平与发展的主流,从而有利于本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发展与欧洲的关系也成为中国外交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国外长李肇星在论及中欧关系时,引用中国的一句古话说,“志合者不以山海远”。共同的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谋求独立自主的愿望使相隔千万里的中国与欧洲结下了全面的战略伙伴关系,开展了日趋密切的合作。中欧关系具有相当深刻与持久的动力和发展空间,未来前景非常广阔,在新世纪之初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中将发挥建设性的积极作用,造福于两方人民以及世界的稳定与繁荣。

中国的经济,并没有在1972-1975年间特别上升。其实从1970年开始,除了1976年有小点回落,一直有上升。
看以下的指数:

中国 GDP 以美元算
1970年 896亿(当时) 896亿(1970年币值)
1971年 972亿(当时) 959亿(1970年币值)
1972年 1093亿(当时) 996亿(1970年币值)
1973年 1342亿(当时) 1074亿(1970年币值)
1974年 1396亿(当时) 1099亿(1970年币值)
1975年 1586亿(当时) 1195亿(1970年币值)
1976年 1529亿(当时) 1176亿(1970年币值)
1977年 1704亿(当时) 1265亿(1970年币值)
1978年 2142亿(当时) 1412亿(1970年币值)
1979年 2602亿(当时) 1519亿(1970年币值)
1980年 3029亿(当时) 1630亿(1970年币值)

中国出口 以美元算
1970年 28亿(当时) 28亿(1970年币值)
1971年 34亿(当时) 34亿(1970年币值)
1972年 45亿(当时) 41亿(1970年币值)
1973年 72亿(当时) 58亿(1970年币值)
1974年 87亿(当时) 69亿(1970年币值)
1975年 95亿(当时) 71亿(1970年币值)
1976年 85亿(当时) 66亿(1970年币值)
1977年 92亿(当时) 69亿(1970年币值)
1978年 122亿(当时) 81亿(1970年币值)
1979年 167亿(当时) 98亿(1970年币值)
1980年 223亿(当时) 120亿(1970年币值)

大概1970年间,中国社会环境已经正常化,中国经济开始有稳定增长。
在1972年,美国总统首次访问中国,开通了中国对美国贸易的商机,有助加速中国的经济发展。


关于保护环境的资料??
关于保护环境的资料:中国国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污染物排放量还相当大,远远高于环境的自净力;工业污染治理任务仍相当繁重,有些经过治理的地方又出现反复,城镇生活污染比重明显增加。保护环境我们可以:1、生活垃圾分类。许多国家都在倡导并施行生活垃圾分类,这样可以回收一些可重复利用的废品,而不可回收...

新华社海南分社的历史沿革
在地方报道中,1975年总社派记者邢增干到屯昌县蹲点,对该县农业学大寨进行调查研究,不到一年时间,写出调查报告(内参稿)和公开报道10多篇,受到总社好评。支社记者先后采写不少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报道,其中文字稿《西沙之战》、《椰林深处捉飞贼》、《鞠躬尽瘁的带兵人陶如何》、《今日红色娘子军的故乡》、《活跃在...

中国人口的人口概况
667万1588万1975年 2126万 670万 1456万 1976年 1866万 679万 1188万 1977年 1798万 652万 1146万 1978年 1757万 602万 1155万 1979年 1738万 606万 1132万 1980年 1797万 626万 1171万 1981年 2092万 636万 1456万 1982年 2265万 671万 1594万 1983年 2080万 711万 1369万 1984年 2077万 712万...

推荐经典电影
8. 8.8 1975 飞越疯人院\/飞越杜鹃巢 129,626 9. 8.8 1942 卡萨布兰卡\/北非谍影 114,623 10. 8.8 1954 七武士\/七侠四义\/七人之侍 63,914 11. ...50. 8.4 1971 发条橙\/发条橙子\/发条桔子\/发条桔 122,972 51. 8.4 2006 潘神的迷宫\/潘恩的迷宫\/牧神的迷宫\/奇幻迷宫\/魔间迷宫 80,086 52. 8.4 ...

《艾斯奥特曼》中北斗星司与南夕子的演员高峰圭二和星光子是夫妻吗_百 ...
两人并不是夫妻关系。1981年,著名的特摄杂志《宇宙船》推出了星光子专辑,并宣布了她退出演艺圈的消息。之后,星光子便嫁了人。虽然有时候还出现在舞台剧和其他一些活动中,但是她已经开始过着一名普通日本女性的生活,后来又做了母亲,生育了几个可爱的孩子,并取得了美容师证书。

山东诸城的具体资料
宣德青花碗:1975年建房时发现,高11厘米,口径30厘米。大口、园腹、圈底,周身饰缠枝牡丹,碗下部及圈足饰花纹图案,碗口沿外侧横书"大明宣德年制"6个正楷字。造型厚重古朴,青花釉润浓重,是青花瓷器中之代表,亦是明代青花瓷之珍品,经省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诸城龙文化特色突出,恐龙化石蕴藏丰富,长16.6米、高9.1米...

美苏冷战时期欧洲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面落后美国近2O年.综合国力不及美国一半。在现实的力量对比面前,苏联对美转入战略守势.经济上更是采取低姿态,希望借助美国援助来摆脱经济困境.但这只是一厢情愿.1979年底以后美国对苏联实施大规模经济制裁,包括单方面停止履行已经批准的一批 例外 出口协定:除1975年协定规定外,不再支付苏联另外定购的1 700万吨粮食...

青海湖景点有什么特色
为了保护鸟类供人们观赏,1975年8月建立了鸟岛自然保护区,1980年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6年,省政府拨款60万元修建隧道、地堡、_望塔等设施,供游客观赏。从北到南有路到鸟岛。在美丽的青海湖,有一个闻名中外的鸟岛自然保护区,这里有斑头雁、褐头鸥、鱼鸥、鸬鹚、燕鸥、黑颈鹤、天鹅、红鸭、带玉带的金雕、...

中山区19692776124: 1966 - --1968年,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如何? -
凤廖维春: 1966年--1968年我国只是落后国家,靠农耕为主生活. 1972年--1975年我国相对也比较落后,因为人们不够创新.

中山区19692776124: 1975年国民经济迅速回升,其原因主要是? -
凤廖维春: 粮食稳产,国家几个重大工业项目竣工投产

中山区19692776124: 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都干什么了 -
凤廖维春: “四五”计划呢于1970年开始进行编制.2月15日至3月21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计划工作会议,制定1970年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会上研究、讨论、制定了《第四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同年9月,在党的九届二中全会上曾作为参考文件印发....

中山区19692776124: 中国为什么发展不平衡?
凤廖维春: 一)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原因对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成因的讨论主要有三种观点:林毅夫教授为代表的重工业发展战略理论,钱颖一教授为代表的财政分权理论,以...

中山区19692776124: 在1966年我国GDP高,还是1976年我国的GDP高? -
凤廖维春: 1976年高,1976年GDP比1966年高出1000多亿元.GDP是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指一个国家(国界范围内)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状况重要指标.1966年1873.1亿元1976年2961.5亿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中山区19692776124: 从1953~1975年,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是怎样的 -
凤廖维春: 从1953年到1980年,中国制定和实施了五个五年计划,当时被称为计划经济时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