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不正确

作者&投稿:贯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什么意思啊~

说明中国现在得教育不适用,但是竞争大,适合锻炼人的意志和拼搏精神,所以叫为体
西方的教育是开发孩子的想象为主,比较实用,容易开发每个人的长处,所以叫为用

1、体:主体、本质;
2、用:由主体派生,为主体服务的表现形式。
3、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名教;
4、西学:指西方的先进科技、文化、思想,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
5、“中学为体”: 是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
6、“西学为用”: 是采用西方近代科技,仿效其教育、赋税、武备等办洋务,挽救清王朝。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指学习西方科技来巩固清朝的封建统治。

  首先, 从今天的世界格局来看,由于通讯和交通的发展,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就像春秋战国时代的大中国版图的认识相似。中国相对于世界, 也就象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或者“魏国”相对于其他各个诸侯国。所以,把我们的一种思想认识, 立场观点仅限于“秦国” 或者“魏国”已经没有意义了。“ 秦学为体,齐学为用”? 有什么真正的适用价值和意义?现在,人类真正的思想和认识本来就应该是“普世价值”或者“普世意义”。那种把思想和认识划分成为“ 秦学,齐学,魏学,楚学本身就只能够说明自己的立场和认识很狭隘。有些人认为学习西方文化就是文化殖民,那么今天有没有人认为,“秦国” 或者“魏国”已经被孔子的“鲁国” 文化殖民了呢?或者中国被“鲁国” 文化殖民了呢?
  其二,中华文明自从春秋战国以后,中国人就没有真正的“信仰”。所有的儒家,道家,法家思想,基本上都是世俗的实用主义哲学。这些本身都就是“用”,根本就没有什么象西方的关于终极关怀的“宗教信仰”。从春秋战国开始以后中国的几千年文化发展就已经开始背离一些普世价值了。在西周以前,我们中华也是有信仰的。 信仰上天上帝。也就是说,春秋战国开始中国文化没有了“体”,都是世俗实用主义哲学,生存之道,“用”学而已。
  我比较同意易中天在“评点中华文明”中有关“多种信仰即无信仰”文章中的部分观点:
  “我们没有创世神,就没有终极创造者,没有终极关怀,就没有彼岸概念,因此我们无信仰。我们有没有信的东西?有,我们信神、信佛等等。但我们这个民族对这些东西的相信是实用主义的,比如我以前在农村看到神龛里面供奉着的有观音菩萨、太上老君、如来佛祖、土地公公、妈祖、自己的祖宗,除这些之外,还贴着一个纸条,上面写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我们的崇拜是实用主义的,有那么多崇拜的对象,而且这些神灵各有各的分工。基本上各种班子都齐了,这是常实用主义的崇拜。【1】”
  孔子思想哲学提供的是生存之道,就是告诉人们如何适应于非天道规则,非理性强权和统治者主导环境下面“非有序竞争”的生存法则。这种生存法则就是通过 “克己和中庸” 换取和建立一个适宜自己生存的社会人际关系网。当然,这种社会性关系网在任何社会对于个体生存都十分重要,而且特别是在一个没有公平和公正的强权政治,暴力和弱肉强食的社会,“弱者”只有通过联合起来,关系网起来,象“蜜蜂”“蚂蚁”一样,或者依附于某一种“权势”而生存。“非有序竞争”和“人治”的成分越多,这种生存法则的意义就越大。孔子的生存智慧既是这种社会适用的生存智慧,也是在一个凶险社会中成就“圣人”和“义人”或者“洁身自好,明哲保身”的法则。但是,在哪一种的社会中,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做到“君子和圣贤”,大多数都最后成为“教导”别人的道德教条或者“伪”道德。
  孙子兵法,厚黑学等等都是讲如何应用于非规则,不择手段博弈过程的理论和哲学实践。法家则更是“教导”统治者如何不择手段的奴役老百姓,实现“君王”个人和家族利益最大化。“西周以后的春秋战国时代为我们的文明奠定了一个基础:“以人为本、以德治国、以礼立序,以乐致和。”我们的文明是这样的文化系统。这样的文明系统没有根本立足于每一个生命个体自由,平等基础上面的人格尊严和独立思想最大化的个性发展空间。
  然而,与此相反,西方经历了几千年,建立了一个比较公开,公平,公正的文明法治社会,中国传统文化这些思想和生存之道的处世哲学在这种社会就没有什么的实用价值。因为,在这种社会“做人”比较简单,只要老老实实地遵守人人平等的社会规则,虽然可能不能够大富大贵。但是,也能够平平安安一生。在这种社会不太容易“犯大错误”。 因为,法律法规已经把这些天道智慧转化成为人们比较容易操作的相应的制度和体制,人们大家公平遵守规则就可以了。
  为什么这样呢?就是因为他们有基础于“基督教”信仰上面的普世价值体系中天“道”规则的存在。而我们大道废。 所以,才需要孔孟之道,孙子兵法,厚黑学等等。正如老子讲:“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我们已经没有核心价值观了,只有“成功”和“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事实判断。
  当然,孔孟思想对于今天还没有共同规则的国际社会,如何处理好国际关系是非常有很大价值的, 西方社会应该好好学习“克己和中庸之道”来处理好国际关系。如果要实现统治者个人的“霸权主义”野心,法家政治仍然不失是“君王之道”,孙子兵法,厚黑学等等对于非规则,“非有序竞争”,不择手段“胜者为王,赢者通吃”的博弈过程,权术,市场还仍然有指导意义,银行家,政治家,军事家,企业家可能仍然具有很大参考价值。
  我比较认同: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革开放就是回归人类文明的共同大道!回归历史!回归常识!回归人类共同价值观!想离开这个东西另搞一套,能够搞出来是什么结果?我们过去的两千多年历史已经完全证明了。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实并无错。它其实讲究的就是对于中学基于人性,西学为用是告诉我们学会去改造自然,从而实现人的物质生活丰富。自三皇五帝以来,中国人继承华夏的文化,薪火相传已五千年,在这个国度五千年来争斗从未停止,阴谋诡计层出中国人始终存在,中华文化经历一次次的外来的文化冲击,依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这是中华文化所带来的魅力,准确的意义上来讲是中华的人性。荀子曾言,慎子屏蔽于法而不知贤,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一个国家和民族想要兴盛,一味强调适者生存,似乎并不能长久,就像厚黑学里面也曾言,适者生存看似有作用于人类,但它恰恰忽略人性。泥石流的父母托举起身边的孩子,难道孩子比父母更是适者吗!这就是人性。人性我赞成王守仁的心学,人之所以称之为人,正因为人性,生存就是一种人性,贪欲,性欲也是人性;母爱是人性,忠孝礼义信也是人性,人性是构成中华文化的很大一部分。那么不难理解,中国的实用主义是从什么目的出发。形象的举个例子,敌人来了,为了你的父母不被人敌人杀死,你必须先杀死敌人守护父母。你杀的敌人存在孩子,为了避免他的孩子存在复仇威胁到你的孩子,你不得不杀了他,为了守护不就是人性吗!身后的家乡有你的父老乡亲,你难道置之不理吗!或者有人杀汝父母,给予你10w让你原谅他,你会吗?又如父母老迈,然而你不去赡养他们,你内心依然能够心安理得吗!这就是人性,中华文化的追求,这也是中学为体的基本思想,倘若把中学为体片面的理解成实用主义,为了用而去生活,那么看似无错,但是倘若以虎毒而食子的人类现状发生,那么人还能称之为人吗,更何况虎毒不食子,难道人连个禽兽都不如吗?所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不难理解,以人性为出发,爱护家庭,爱护亲人,爱护朋友,守诚信等,实用主义只不过是通过使用达到自身信仰的目的。提高改造自然的状况,使我们的人能够薪火相传。王守仁曾言:无善无恶心之本,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此中真意个人可自己去领悟。


()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一说。
()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一说。A.左宗棠 B.李鸿章 C.曾国藩 D.张之洞 正确答案:D

具有鲜明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特征的旧中国学制是()。
【答案】:B 解析:癸卯学制是我国实行的第一个近代学制,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壬寅学制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近代学制,虽正式颁布,但未实行。壬子癸丑学制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壬戌学制即通常所说的“六三三学制”,一直沿用到...

具有鲜明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特征的中国学制是( )。
拟订这个学制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且,大部分借鉴了日本教育体制的思想。B项正确。A项:壬寅学制是我国教育史上正式颁布但未实行的第一个学制,由管学大臣张百熙拟订,贯彻了“端正趋向,造就通才,明体达用”的旨意。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壬子癸丑学制是中国辛亥革命后(1912-1913年...

什么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清末洋务派的教育指导思想。主张以中国伦常经史之学为原本,以西方科技之术为应用。初由冯桂芬提出,后由张之洞在_劝学篇_中系统阐述。“中学”指以三纲八目即明德、新民、止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什么意思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清末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主张以中国伦常经史之学为原本,以西方科技之术为应用。初由冯桂芬提出,后由张之洞在《劝学篇》中系统阐述。“中学”指以三纲八目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

什么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一种教育理念,强调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同时,坚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教育基础。这一理念的产生,源于对传统文化与现代知识的结合需求。具体分析如下:首先,“中学为体”指的是坚持以中学阶段所学习的知识为本,注重传统教育中对人格、品德的培养。在中学阶段,...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哪个学制
题主是否想询问“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指导的哪个学制”癸卯学制。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1904年颁布施行“癸卯学制”,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该学制主要承袭了日本学制,明文规定教育的目的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什么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国近代有关中学与西学关系的命题。张之洞在《劝学篇·设学》中提出,“中学为体”,是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是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效仿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 、 武备 、律例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 ,举办洋务新政,以...

中体西用是哪个学制
“中体西用”是癸卯学制。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中国近代的一种系统学制,是清末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主张以中国伦常经史之学为原本,以西方科技之术为应用。1903年清政府命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以日本学制为蓝本,重新拟定学堂章程,于1904年1月公布,即《奏定学堂章程》,当时为旧历...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底是冯桂芬提出的,还是张之洞?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清末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主张以中国伦常经史之学为原本,以西方科技之术为应用。初由冯桂芬提出,后由张之洞在《劝学篇》中系统阐述。“中学”指以三纲八目即明德、新民、止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

新乡市15267416396: 为什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也救不了中国 -
暨嘉小儿: 1、体:主体、本质; 2、用:由主体派生,为主体服务的表现形式. 3、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名教; 4、西学:指西方的先进科技、文化、思想,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 5、“中学为体”: 是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 6、“西学为用”: 是采用西方近代科技,仿效其教育、赋税、武备等办洋务,挽救清王朝.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指学习西方科技来巩固清朝的封建统治.

新乡市15267416396: 洋务派中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如何评价? -
暨嘉小儿: 洋务派意图通过在不改变清王朝的统治的前提下(中学为体),引进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发展中国(西学为用),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是失败的.因为腐朽的清王朝已经阻碍了时代的发展,只有推翻清王朝才能救中国.但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力的做法客观上也促进了我国现代工业的起步和发展.

新乡市15267416396: 洋务派中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如何评价? -
暨嘉小儿:[答案] 含义:“中学为体”是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 “西学为用”是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效仿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 历史作用...

新乡市15267416396: 为什么说"中体西用"思想是阻碍中国走向世界,走向近代化的 -
暨嘉小儿: 洋务运动的惨败.

新乡市15267416396: 为什么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暨嘉小儿:[答案] 张之洞在《劝学篇·设学》中提出,“中学为体”,是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是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效仿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 、 武备 、律例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 ,举办洋...

新乡市15267416396: 如何理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暨嘉小儿:[答案] 1、体:主体、本质; 2、用:由主体派生,为主体服务的表现形式. 3、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名教; 4、西学:指西方的先进科技、文化、思想,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 5、“中学为体”:是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

新乡市15267416396: 如何理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知乎 -
暨嘉小儿: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清朝洋务运动时洋务派提出来的著名口号. 当时,雄心勃勃的洋务派幻想着在“变器不变道”的原则下使大清国走向富强.然而,结局却令人痛心——随着甲午年的一声炮响,几十载的努力化为乌有.

新乡市15267416396: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下列对这一思想理解不正确的是( ) -
暨嘉小儿:[选项] A. “中学”指的是中国的封建制度 B. “西学”指的是西方的制度和观念 C. “西学为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统治 D. 这一思想付诸了实践并取得了成功

新乡市15267416396: 有两个词不太明白,大家来看看.“西学为用,不意味着他不中学为体.”请问这句话中的西学为用与中学为体,您怎么理解呢?这句话说的是林语堂先生. -
暨嘉小儿:[答案] 这句话简称为:中体西用 中体西用说是晚清一代知识精英们解决中学与西学之间关系问题 的一个主要思路.其特征是:一方面以中学为体,要求坚守传统的政 治秩序与伦理观念;在此前提下,另一方面以西学为用, 方的器械技术、生产方式,以实现...

新乡市15267416396: 洋务派提出的 中学 西学 分别代表什么文化 -
暨嘉小儿:[答案] 洋务派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儒家是提倡“尚礼仪”,以礼仪为矛,以忠义为盾,中体西用只表明了是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儒家思想,但并没有发展,西学为用说明中学能为体但不能为用,是对儒家思想的含蓄的否定,所以这是对儒家思想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