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中同榜进士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戎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两榜进士和进士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强调两榜进士~

 
两榜进士说明他经过了殿试考中称为“甲榜”。凡是通过乙榜中举人,再通过甲榜中进士而做官的人,叫做“两榜出身”。
两榜进士,即进士。科举时代,谓考取举人的榜为乙榜,考取进士的榜为甲榜,进士名列两榜,故称。
科举制度各朝均有不同


  明清的科举制度:


  明清两朝科举的基本制度和考试程序大体是一致的,其中以进士科考试最为重要。进士科正式考试共分三级:院试、乡试和会试与殿试。不过,在院试之前,还要经过县试和府试,可以看做科举前的预备性考试。
  县试和府试分别由本县知县和知府主持,府试及格者称为“童生”。清朝的县试多在二月举行,府试多在四月份举行。
  院试是国家科举考试的最初一级,在府城或直属省的州治所举行。主持考试的长官是学政,又可以称学台、宗师。院试包括岁试和科试两种考试。岁试的基本任务是:第一,从童生中考选出秀才;第二,对原有的秀才进行甄别考试,按照成绩优劣分别给予奖惩。童生通过岁试,就算是“进学”了,即成为国家的学生,称为生员,俗称秀才、相公。岁试成绩优良的生员,方可参加科试。科试通过了,才准许参加更高一级的乡试,叫做“录科”。明清时期,通常在乡试之年的七月,还要在省城集中举行一次科试的补考,凡因故未能在各府参加科试的人,可乘机来补考,叫做录遗。
  乡试在京城及各省省城举行,三年考试一次,一般在子、卯、午、酉年举行,考期多在秋季八月,所以又称“秋闱”。乡试的正副主考官一般由皇帝任明在京的翰林及进士出身的部院官充任。乡试有正规的考场,叫做贡院。贡院内建有一排排的号房,为考生住宿、答题之所。乡试发榜在九月,正值桂花开放,所以又称乡试榜为“桂榜”。乡试取中的称举人,第一名叫解元。乡试中举称乙榜,也叫乙科。考中了举人,不仅可以参加全国性的会试,就是会试未能取中,也具备了做官的资格。在清朝,除了按正常制举行的乡试外,每逢遇到皇帝万寿(生日)、登基等庆典时,还额外有加科乡试,叫做恩科。
  会试和殿试是最高一级的考试,其中会试是带有决定性的考试,而殿试只定名次,不存在被黜落的问题。会试由礼部主办,在京城的贡院举行。会试一般在乡试的第二年,也就是丑、辰、未、戌年。考期多在春季的二、三月。故此会试又称“礼闱”、“春闱”。会试被录取的人,称为贡士,第一名叫做会元。会试发榜时,往往正值杏花开放,所以又称为“杏榜”。会试的主考官,在明朝多以翰林官充当,明末又多以内阁大学士担任。清朝称主考官为大总裁,由内阁大学士或六部尚书充任。清朝新录取的贡士,在殿试之前,还须进行一次复试。复试结果,按成绩分为一、二、三等,这个等级对于以后授予官职有重要关系。殿试在四月份举行,名义上由皇帝亲自主持。此外还要任命阅卷大臣、读卷大臣,协助皇帝评阅试卷。明清两朝都只考策问一场。出榜分三甲:一甲为赐进士及第,只有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为赐进士出身若干人,第一名称传胪;三甲为赐同进士出身若干人。在一、二、三甲的都泛称进士。中了进士,功名就到了尽头。
  殿试考中称为“甲榜”。凡是通过乙榜中举人,再通过甲榜中进士而做官的人,叫做“两榜出身”。一身兼有解元、会元、状元的,叫做“连中三元”。明清两朝都有数人是连中三元。
  按照清朝制度规定,殿试以后还要进行一次考试,叫朝考。朝考的第一名叫做朝元。最后根据贡士的复试、殿试、朝考三次成绩得出录取等级,再根据录取等确定授予的官职。殿试的状元、榜眼、探花在考中后按惯例可以立刻被授予翰林院修撰和编修,不再参加朝考。凡殿试二甲第一名的传胪和朝考第一名的朝元,也照例要到翰林院任职。

唐朝时期,进士会试分甲、乙两科,即称为“两榜”。到了清朝,会试即进士会试,乡试即举人试,分别为甲榜、乙榜,合称“两榜”。科举制度中由举人而考中进士的别称,亦称“甲榜”。举人、进士各为一榜,合为两榜。甲与乙对立而言,取中举人称乙榜,亦称一榜。

就是一起考中的进士 ,叫做 “同榜进士” ,也叫 “同年” ,互相称 “年兄” 。


古代同一批考上榜的叫什么
同年,指同时;年岁相同;科举时代称同榜或同一年考中者。见《后汉书·乐成靖王党传》:“﹝刘党﹞与肃宗同年,尤相亲爱。”

什么叫同进士出身?
出榜分三甲:一甲为赐进士及第,只有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为赐进士出身若干人,第一名称传胪;三甲为赐同进士出身若干人。在一、二、三甲的都泛称进士。中了进士,功名就到了尽头。殿试考中称为“甲榜”。凡是通过乙榜中举人,再通过甲榜中进士而做官的人,叫做“两榜出身...

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有什么区别
3、做官方面不同 古代有遇缺先补的原则。实际上,科举考试虽然并不如现代的高考那么频繁,但是这种选拔人才的速度对于封建王朝来说,还是显得太快。因此就常常出现,虽然是堂堂的的两榜进士,却赋闲在家的现象。此时,“进士出身”的优势就凸显出来。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遇缺先补”,只要有空缺的职位,...

什么是同进士出身?
乡试不中,并非就没有入仕的机会,当局者为各个层次的知识分子安排了不同的入仕径途。乡试不中,按清制,每年由州府选拔两名,各县选一名生员,经提督学政考试认可,也可以入国子监肄业成为监生,这叫拔贡又叫岁贡。乡试的正式录取红榜外还有一张副榜,上列备取人名。副榜上的人也可以进入国子监,叫...

进士是什么
中试者皆称进士。唐朝时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主要,后来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元、明、清时,进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明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袁可立)戊子举于乡,己丑成进士。”...

赐同进士出身是什么意思?
“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格被授予此学位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没有此学位的人有某种才能或功劳,皇帝赐给他同有这个学位出身的人一样。

古代中了举人与进士有多大区别,能做什么官?
同进士出身。科举考试一般每三年进行一次,每次有六千多举人参加,取三百名进士。二、唐朝科举制度完善 唐太宗时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科目。武则天时大量增加录取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的考试内容。三、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废除 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允许在四书五经...

什么叫同进士出生?
,另一说为 “同进士及第”的头衔,中国自宋代至清代,实际上没有这个名目,且自从科举之后,只有进士及第(正七品),进士出身(从七品),同进士出身(正八品)。所谓“同进士及第”,是宋神宗赵顼的一大发明,这是他对没有科举功名而又有真才实学者的一种褒奖,其职位、待遇与“进士及第”等同。

古代科举的顺序是什么?
2、省级考试,这级考试也叫"乡试",——中者称举人;3、国家级考试,这级考试叫"会试",——中者称贡士;3、经皇上亲监考,这级考试叫"殿试",——中者为进士,前三名为鼎贾三元,考中第一名者称"状元",第二名称"探花",第三名称"榜眼",其他进士称"进士出身"或"同进士出身"。相关资料补充: 古代科举考试一年...

秀才举人进士,分别相当于现在什么级别
进士:意即贡举的人员。唐代科目中以进士科最被重视,明、清两代,始以进士为考中者的名称,凡是举人(乡试考中者)经过会试考中者为贡士,由贡士经过殿试录取者为进士。举人:原指被推荐之人,为历代对各地乡贡入京应试者的通称。明、清两代,为乡试考中者的专称,作为一种出身资格,中了举人叫“...

达日县13762762319: 考中同榜进士是什么意思 -
易姿雪莲: 就是一起考中的进士 ,叫做 “同榜进士” ,也叫 “同年” ,互相称 “年兄” .

达日县13762762319: 两榜进士到底指的是什么? -
易姿雪莲: 开始读书并没有取得功名的叫童生,童生们参加县试、府试、院试三个阶段的考试,合格者称为秀才,又叫生员.秀才才有资格参加乡试、会试和殿试的三级考试.每个省的生员、监生、贡生等参加在各省城举行的三年一次的乡试,合格的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考试举人的榜称为乙榜,又叫乙科、一榜.举人在乡试后的第二年在京城参加由礼部主办的会试,考中的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后再举行殿试,这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中了称为进士.殿试分为一甲二甲三甲录取.第一甲录取前三名,即状元、榜眼和探花.进士榜称为甲榜,或称为甲科、金榜.所以“两榜进士”就是针对甲榜和乙榜所说的,即考中举人,中间中了贡士,再接着考中进士,就是“两榜进士”了.

达日县13762762319: 同进士出身是什么意思? -
易姿雪莲: 清代每科考毕,录取人数自一百至四百余名不等,分为三甲.头甲三人,即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诸人赐进士出身;三甲人数最多,赐同进士出身.这个“同”字,其实就是“不同”的意思.“同进士”着实令人尴尬:好似饥肠辘辘之时,旁人端上好饭好菜,却赫然发现盘中粘着一只青头苍蝇,为肚肠计,不能不伸筷子;一伸筷子,又恶心得难受.因此,稍稍自尊自爱之徒,都会将“同进士出身”当作一种不能一洗了之的难言之隐.

达日县13762762319: 何谓进士及第?同进士出身? -
易姿雪莲: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

达日县13762762319: 同登金榜是什么意思? -
易姿雪莲: 同登金榜是一起考中进士的意思.金榜,指中国封建科举时代殿试揭晓的榜.ps:县试过了叫秀才,秀才乡试过了叫举人,举人会试过了叫贡士,贡士殿试过了才叫进士.所以,只有一起考中了进士才叫同登金榜,大家被录取在同一张金色的榜单上面.

达日县13762762319: 什么是同进士出身? -
易姿雪莲: 科举时代按照中式等第赐予的一种资历称号. 宋代进士分五甲,第五甲为同进士出身. 明清分三甲,第三甲为赐同进士出身.《宋史·选举志二》:“[ 乾道 ]二年,御试,始推登极恩……第一甲赐进士及第并文林郎,第二甲赐进士及第并从事郎,第三、第四甲进士出身,第五甲同进士出身.”《明史·选举志二》:“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

达日县13762762319: 文言文中 同科进士 与 同年进士 有区别吗 -
易姿雪莲: 文言文中,同科进士与同年进士没有区别,指的是科举时代同届考试中成为进士的人,不过多称为同科进士,同年进士的说法很少见.

达日县13762762319: 古代进士是什么意思? -
易姿雪莲: 中国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此称始见于《礼记·王制》.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元、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

达日县13762762319: 古代,什么是两榜进士 -
易姿雪莲: 两榜进士即进士也.科举考试中,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凡是通过乡试中得乙榜(举人),再通过殿试中得甲榜(进士)的人,称为“两榜进士”.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公元605年(隋朝大业元年)开始实行,到1905年(清朝光绪三十一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科举制度各朝均有不同.

达日县13762762319: “两榜进士”中的“两榜”是什么意思? -
易姿雪莲: 就是进士.科举时代,称考取举人的榜为乙榜,考取进士的榜为甲榜,进士名列两榜,所以会有这个称呼.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