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归纳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

作者&投稿:锻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

总的来说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过程就是中央集权在不断加强的过程
中央集权,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巩固了国家统一,为封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也有利于民族融和,但到了封建社会后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动摇封建统治根基,中央集权制度愈来愈加强,并逐渐趋于反动,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西周:分封制
周王八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
作用:拱卫往事,巩固统治,扩大疆域,(消极:)造成割据
秦:郡县制
地方长官由中央政府任命而非世袭
作用: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提高了行政效率
汉:武帝之前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武帝后逐步解决诸侯王的问题
另武帝后在郡上设州,作为监察区,设一名刺史,代表中央,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刺史的监察权在东汉进一步加强,逐步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成为州的最高长官。州逐渐变成具有郡以上一级地方政权性质的地方行政区域。中国的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两级过渡到州、郡、县三级
宋:继续加强中央集权
在地方上,州的长官由中央派遣文官担任,又在各州设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各州公文须由知州通判联合署名才有效,使其互相牵制
作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但造成冗官、行政效率低下,国家积贫,弊大于利
元:行省制度
全国大部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中书省在中央为最高行政机关)
行省制度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是今天省级行政区的雏形
明:三司分权
地方设三司,其中行政机关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俗称为省,与另外两司互相牵制,大权同归中央
作用仍是继续加强中央集权

 古代的三大地方行政制度
  (1)西周分封制。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建立起诸侯国,护卫王室。诸侯要服从命令,贡献财物,并随从作战。诸侯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分封制巩固了周朝的统治,扩大了疆域,春秋时期,随着诸侯争霸战争的进行,分封制逐渐崩溃。西汉初年,曾部分使用分封制,但很快形成王国问题,其消极作用远大于积极作用。
  (2)郡县制。商鞅变法,在地方废除分封制,设立县制。秦朝推行郡县制,县以下设乡、里等基层行政组织。郡县长官由皇帝亲自任免。郡县制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时代,对后世影响深远。
  (3)行省制。元朝在地方设行省制。行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其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行省制不仅在当时有效的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与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
相同点:都是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采用的地方政治制度.
不同点:分封制下的诸侯为王族、功臣等人,郡县制的长官为官僚,行省制的长官是蒙古贵族;分封制下的诸侯有对土地和人口的管理权,而郡县制和行省制的长官只有行政权;分封制下的诸侯可以世袭,郡县制和行省制的长官由皇帝任命不可世袭;分封制下的诸侯有独立的武装,郡县制的长官没有军权,行省制的长官有一定军权;分封制和郡县制没有职能分化,而行省制有职能分化;分封制和行省制在初期加强中央集权而在后期削弱中央集权,郡县制至始至终加强中央集权.
  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从分封制、郡县制到行省制,说明了中国古代社会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成与演变,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郡县制在否定分封制的基础上得到确立和发展,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对后世影响深远。行省制有利于各族人民交流和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加强,日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为我国明清以后的地方行政区划奠定了初步基础。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
在我国漫长的两千多年的封建史上,每个朝代的地方行政区域的划分制度一直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我国最早实行的是“九州”制和“十二州”制。《汉书·地理志》说,在原始社会的黄帝时代已经开始“画野分州”,每一万平方里为一州;尧时分天下为十二州,大禹治水后又分天下为九州。在《尚书·禹贡》中详细记载着九州的名称,它们是冀、衮、青、徐、扬、荆、豫、梁、雍。其他古籍所记载的九州名称与《禹贡》稍有出入。十二州的说法,最早见于《尚书·尧典》,有列出州名。因此,“九州”一说要比“十二州”的影响大,后来九州也就成了中国的别称。

和九州、十二州同时并行的还有“畿服”之制。这是以一个国家的都城为中心,每向外方圆五百里逐次划分成甸、侯、绥、要、荒五服,也有划分成九服的。但以上只是后代学者在追忆历史时表达的一种理想主义的说法,并非是真正实行了的地方行政区域的划分制度。

战国晚期,邹衍提出“大九洲”地理学说,认为中国境内的九州合起来只能算一州,叫“赤县神州”。因此,后来泛指中国境内时,又有神州大地的说法。像这样的九个小州合起来成为一个大洲,共有九个大洲,洲与洲之间都有海水环绕,再往外是大地的边际,中国不过居天下八十一分之一。这同样只是一种大胆的想像而已。

.
秦始皇统一天下,我国开始有了较为正规的地方行政区域划分制度。秦代普遍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下设若干县,由中央政府委派官吏管理地方各项事务。

汉代实行郡、国并行制,郡由朝廷直接管辖,国分封给有功劳的大臣,每国各领数郡土地,郡、国数目比秦代有很大的增加。到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郡国已达103个,郡和王国之下有县、邑、道、侯国。县、邑有1314个,道32个,侯国241个


汉代在实行郡国并行制的同时还采用了州制。封国势力过于强大,往往会形成割据的局面。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经过一系列对内削藩,对外开拓疆土的基础上,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将全国分成十三州刺史部,简称“十三部”或“十三州”。各置刺史代表中央管理地方事务。从东汉至南北朝,不断沿用州制。虽然各个时期都有改动,州的划分、数目与名称不尽相同,但基本格局未变,均以州为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构机,下辖郡、县等。到隋炀帝时,废除州制,恢复推行郡、县二级地方行政制度。至此,中国历史在八百多年后又回到秦初的统治方式。

唐、宋、辽、金几代朝廷改用道、府、路的地方行政区域的划分制度。唐太宗分全国为十道,每道各辖几十个州。中唐又析置十五道,井与节度使制度逐渐融合。在道制之外,又有府制。分别设在国内要地和边境地区。北宋开始,改用路为最高地方行政机构,分全国为二十三路,下辖府与州。两宋和辽、金时期,路的设置、分合及所辖的府、州常有变动。

至元代,我国行省制度确立起来。元代疆域辽阔,战争频繁,为了便于管理,把胜利成果巩固下来,除设置中央一级的中书省外,又将全国划分成十个大的地方行政区域,它们是岭北行省、辽阳行省、陕西行省、甘肃行省、河南江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湖广行省、四川行省和云南行省。每个行省下辖路、府、州、县四级地方行政机构。

元朝创设的行省制度,是秦朝以来郡县制度的发展,也是我国历史上政治制度和地方行政区域划分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行省制度的建立,不仅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而且对明、清以及后来的政治制度和地方行政区域划分制度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元代后,“行省”这个名称一直沿用下来。明代虽然改行省为布政司,但在口语中仍如此称呼。元代的行省划分,也初步奠定了今天中国的行省规模和政区划分。

另外可参考: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1990年版,


中国古代地方制度的演变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附益法”、“左官律”,逐步解决了王国问题).3.宋元:北宋—知州与通判(副知州)互相牵制;元—行省制度(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中书省直辖河北、山西、山东;蒙古地区为岭北行省;东北地区为辽阳行省).4.明清:明—废行省设三司(布政司管民政财政;按察司管监察...

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趋势
地方行政区划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过程中,地方行政区划不断演变以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行政区划的设置需要考虑的问题有很多,首先是疆域大小,地理环境,以及人口分布,政治经济职能和国防等等。而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设置,也有很大的继承性,比如县一级基层行政单位一直存在...

道:古代地方行政划分
即使在一个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行政区划的级次和名称也不是一定相同的,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沿革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元代疆域辽阔,战争频繁,为了便于管理,把胜利成果巩固下来,除设置中央一级的中书省外,又将全国划分成十个大的地方行政区域,它们是岭北行省、辽阳行省、...

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与作用
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中书省在中央为最高行政机关) 行省制度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是今天省级行政区的雏形 明:三司分权 地方设三司,其中行政机关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俗称为省,与另外两司互相牵制,大权同归中央 作用仍是继续加强中央集权 参考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史》2002版 ...

说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变动的具体表现
后来随着中央机构改成中书省,地方上的行尚书省也随之改为了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起初行省也是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但由于元朝初年对中原用兵持续的时间很长,军管制一时无法取消。到了平定南宋前后,行省便作为中国历史上辖区最大的一级行政区划而出现了。明朝中后期,由于地方上的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及都指挥...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以及演变有什么特点和规律?
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废分封,行郡县,使郡县二级制得到正式的实行。初分天下36郡,后增加桂林、南海、象郡等至46郡。至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是由于秦末农民起义中六国旧贵族的要求,也是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尽管后来汉高祖陆续废除异姓王而分封同姓诸侯,地方和中央集权的矛盾还是无法避免。这就...

中国古代有哪些制度是地方行政管理形式的?
夏、商、西周:分封制 春秋战国:分封制、郡县制并存 秦朝:郡县制 西汉、东汉:郡国并行制—郡县制(汉武帝推恩令后)—州郡县制 魏晋南北朝:州郡县制、侨州郡县制(东晋、南朝)隋:州县制—郡县制 唐:道州县(道府县)制、都督府(都护府)制 宋:路府县(路州县)制 同时期:辽:道府...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特点
进入元朝,地方行政出现了一个大的回归。元朝在地方设立了行中书省机构,统辖路、府(州)及县等行政机构。明朝初期继承元的模式,以布政使统领一省之民政、财政,在州之上设立厅的行政机构,之后,逐步临时性设立巡抚统一职管一省民政军事。清朝以来,地方行政基本沿袭明朝的制度,只不过设立将总督和巡抚...

如何看待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
①特点:在郡县制的发展过程 中,始终存在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中 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和制 约。历代统治者都采取调整地方机构 和限制地方权力的措施以加强集权统 治,这种情况到封建社会后期更加明 显。这一制度,组织系统庞大,结构 严密。②作用:自秦朝实行郡县制度 以来,逐渐发展和完善。这...

古代地方行政建制
(1)本小问的地方建制,结合所学可知,秦朝是郡县制;西汉前期是郡国并行制;元朝是行省制;清朝前期是除行省外,设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 (2)第一小问的举措,结合所学可知,除上述地方行政建制外,古代中国中央政府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的举措还有地方主要行政长官由中央直接任命;中央派...

建华区17596922184: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和演变急用!从秦朝到清朝.记住是地方行政制度,不要中央. -
平楠苦参:[答案] 秦 郡县制. 汉 郡县封国并存.唐 设节度使,往往发展成为地方割据势力.送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元 行省制度.

建华区17596922184: 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问题请帮我归纳中国古代的中央管制,地方行政管理制度,选官制度,督察制度的内容 -
平楠苦参:[答案] 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行政制度:秦朝:郡县制.选官制是自上而下的选官制.监察以御史大夫为主.汉朝:实行分国制,郡县制.选官:举孝廉,察举制.隋唐朝:三审六部制.选官:科举制.以明经,武举为主.监察节度使.宋朝:权分六...

建华区17596922184: 高一历史考题为加强中央集权中国古代主要实行了哪些地方行政制度? -
平楠苦参:[答案] 秦朝的郡县制 汉潮的推恩令 唐朝的府兵制 宋朝文官统辖制度 元朝的行省制 明朝的巡抚制

建华区17596922184: 什么叫地方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包括哪些?(古代)
平楠苦参: 地方行政制度 夏商时期实行的是封国建藩的地方行政体制,诸侯虽然具有地方长官的属性,但仍保留着相对的独立性. 进入封建社会以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建华区17596922184: 中国古代的行政管理制度有哪些?最好按朝代说.像夏商就是从中央到地方的之类的.那么什么分封制属不属于呢?还有什么郡县制,推恩令之类的.能不能列举... -
平楠苦参:[答案] 大多数情况是州县两级,州一级以刺史为首,县一级以县令为首.初唐时期,曾经有短暂的将州改为郡的时期,县一般不变道一级一般不设行政部门,只是到了唐末藩镇割据时期,节度使专权,才出现了地方三级行政.另外,部分地区除了...

建华区17596922184: 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特点从秦到元,简介概括,3Q3Q! -
平楠苦参:[答案] 、秦国商鞅变法:废分封制,推行县制,建立百官服从君主法令的封建官僚制度. 2、战国末期法家代表韩非子提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和以法治国的理论. 3、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建华区17596922184: 中国古代行政管理制度有哪些,和古代行政制度是否有区别.请详述. -
平楠苦参: 秦朝施行郡县制;汉朝施行分封制;唐朝出现节度使;宋朝才有文职官员支持地方政务;元朝是现在行政制度的基础,施行省县制度,直至沿袭至今;

建华区17596922184: 简要叙述中国古代地方三大行政制度
平楠苦参: 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度

建华区17596922184: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那些 -
平楠苦参: 中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历代政权的地方行政区划、地方政权机构及其职官设置等制度.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沿革演变,可分为分封、郡县、州郡、道路、行省五个时期. 三公九卿制 三省六部制

建华区17596922184: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
平楠苦参: 一、原始社会:氏族公社与部落联盟 这个时期形成了原始社会的组织与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是中国政治制度的孕育阶段. 二、传说中的五帝时期:禅让制向世袭制的转变 五帝时期,尧、舜、禹之间的君位继承实行禅让制,禹建立夏...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