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牛李两党之争是如何结束的?

作者&投稿:鬱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唐朝的李牛两党派的争斗后来怎么样了~

  唐朝后期朝廷大臣之间的派系斗争。牛党的首领是牛僧孺、李宗闵,李党的首领是李德裕,故史称牛李党争(一说牛李专指牛僧孺、李宗闵,而李德裕无党)。这次派系斗争从其酝酿到结束,约四十余年,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朋党之争。

  唐宪宗元和三年(808),朝廷以“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举人。牛僧孺、皇甫、李宗闵三人对策时痛诋时政,被考官杨於陵、韦贯之评为上第,请予优叙。当时宰相李吉甫(德裕之父 )大为不满,向宪宗陈诉,并称翰林学士裴、王涯二人“覆策”(审查考卷)有私。宪宗听信李吉甫的话,将裴、王、杨、韦四人免职贬官,牛僧孺等三人也不予重用。事后颇有人上疏为牛僧孺等鸣不平,指责李吉甫忌贤抑才,形成舆论压力。宪宗又于同年出李吉甫为淮南节度使,启用裴为相,初步形成两派对立的形势。元和年间两派争论的焦点是如何对待藩镇割据。宰相李吉甫、武元衡、裴度等主张武力平叛;另一派宰相李绛、韦贯之、李逢吉主张安抚妥协 由于宪宗和当权宦官吐突承璀支持前者,因此元和年间主战派得势,反对派则利用舆论与之抗衡。李吉甫死于元和九年 (814),其后主战派的中心人物是裴度,反对派的中心人物是李逢吉。当时牛僧孺、李宗闵和李德裕都还在朝外为官,地位也不高,对朝内政争影响不大。而在朝两派的争论还以政见为主,派系私利的性质不明显,故元和年间只是党争的酝酿时期。

  长庆元年(821),礼部侍郎钱徽主持进士科考试,右补阙杨汝士为考官。中书舍人李宗闵之婿苏巢、杨汝士之弟殷士及宰相裴度之子裴等登第。前宰相段文昌向穆宗奏称礼部贡举不公,录取都是通过“关节”。穆宗询问翰林学士李德裕、元稹、李绅,他们也都说段文昌所揭发是实情。穆宗派人复试,结果原榜十四人中,仅三人勉强及第,钱徽、李宗闵、杨汝士都因此被贬官。于是,李、杨等大为怀恨,从此“德裕、宗闵各分朋党,更相倾轧,垂四十年”。双方各从派系私利出发,互相排斥。

  此后在穆宗、敬宗、文宗三朝,除去大和九年(835)甘露之变前夕,牛李两党都被当时掌权的李训、郑注排斥朝外,大体上是两党交替进退,一党在朝,便排斥对方为外任。文宗曾有“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的感慨。

  开成五年(840),文宗死,牛党和他们依靠的宦官所支持的继承人未能继位,另一派宦官拥立唐武宗即位,牛党失势。李德裕自淮南节度使入为宰相,开始了李党独掌朝政的时期。牛党被排斥出朝廷之外,其领袖牛僧孺、李宗闵虽然早已身在外地,也被贬职流放。李德裕虽在会昌年间讨平泽潞叛乱、破回鹘、废佛教等几个方面作出成绩,但他独断专行、排斥异己的作风不但为反对派所憎恨,也为宦官所不满。会昌六年(846)三月,武宗死,宣宗即位。宣宗早就厌恶李德裕,即位之后即贬之外任,李党纷纷被斥牛党的令狐、崔铉、魏相继入相,牛僧孺、李宗闵也被召还朝(李宗闵不及还朝即死)。李德裕被贬为崖州(今海南岛琼山东南)司户,死于贬所。牛李两党之争终于以牛党获胜结束。

  关于牛李党争的性质,中国史学界有分歧意见。已故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认为牛党代表进士出身的官僚,李党代表北朝以来山东士族出身的官僚。他们之间的分歧不仅是政见不同,也包括对礼法、门风等文化传统的态度之异。大体上认为牛党是新兴的庶族地主,而李党则是没落的门阀世族。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牛李党争的焦点在于对待藩镇态度,是主张强硬政策与妥协政策的分歧。又认为李党主张革新,牛党因循守旧,所以李党是进步的,而牛党是守旧的、反动的。

牛李党争是在宦官专权的日子里,唐朝朝廷的官员中反对宦官的大都遭到排挤打击。依附宦官的又分为两派——以牛僧孺为首领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首领的李党,这两派官员互相倾扎,争吵不休,从唐宪宗时期开始,到唐宣宗时期才结束,闹了将近40年,历史上把这次朋党之争称为“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是唐朝末年高官争权的现象,文宗曾有“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的感慨,牛李党争使本来腐朽衰落的唐王朝走向灭亡。

开端
牛李党争的开始是由进士考试而起。

唐宪宗在位时期,有一年长安举行考试选拔人才,举人牛僧孺、李宗闵在考卷里批评了朝政。考官认为两个人符合选择的条件,便把他们推荐给唐宪宗。这件事传到宰相李吉甫(李德裕的父亲)的耳里。李吉甫见牛僧孺、李宗闵批评朝政,揭露了他的短处,对他十分不利。于是李吉甫在唐宪宗面前说,这两个人(牛僧孺、李宗闵)与考官有私人关系。宪宗信以为真,就把几个考官降了职,牛僧孺和李宗闵也没有受到提拔。谁知这件事却引致朝野哗然,争为牛僧孺等人鸣冤叫屈,谴责李吉甫疾贤妒能。迫于压力,唐宪宗只好于同年将李吉甫贬为淮南节度使,另任命宰相。这样朝臣之中分成了两个对立派。但此时李德裕、牛僧孺尚未进入朝廷供职,所以派系斗争色彩尚不浓厚。

斗争
唐穆宗即位后,又举行进士考试。由牛党人物钱徽主持。结果又被告徇私舞弊。在时任翰林学士的李德裕的证实下,钱徽被降职,李宗闵也受到牵连,被贬谪到外地去了。李宗闵认为李德裕成心排挤他,于是便恨透了李德裕。牛僧孺当然很同情李宗闵。于是以后牛僧孺、李宗闵就跟一些科举出身的官员结成一派,李德裕也跟士族出身的人结成一派,两派明争暗斗的很厉害。到了唐文宗即位以后,李宗闵走上了宦官的门路,当上了宰相。李宗闵向文宗推荐牛僧孺,也把他提拔成宰相。这样,两人一掌权,就极力打击李德裕,把李德裕调出京城,贬谪他为西川(今四川成都)节度使。那时候,西川附近一个吐蕃将领投降,李德裕趁机收复了一个重镇维州(今四川甘孜州东部)。李德裕大喜,立刻上书朝廷,以为自己立下大功,立刻飞黄腾达。但是宰相牛僧孺却对唐文宗说:“李德裕收复了一个维州,算不了什么;跟吐蕃搞坏关系,那才不上算呢!”牛僧孺还要唐文宗下诏叫李德裕将维州还给吐蕃,李德裕气得要命。后来到了唐武宗即位,牛党失势,李德裕当上了宰相。他极力排斥牛僧孺、李宗闵,把牛党的人都贬谪到南方去了。846年,唐宣宗即位后,对武宗时期的旧臣一概排斥,撤了李德裕的宰相职务,把李党的人全部贬谪到朱崖州(今海南)去了。至此,闹了40年的牛李党争终于收场了,但是混乱的唐王朝已经乱得不可收拾了。

领袖
顾名思义,人们通常认为“牛李党争”中的领袖分别为牛僧孺(“牛党”)和李德裕(“李党”)。

然而关于牛僧孺进行党派斗争的事迹在史书上出现得很少,这使得有人怀疑他的党派领袖地位,认为他只是李宗闵拉拢过来打击李德裕的工具。这种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因为早在穆宗时期,时任宰相的李逢吉就举荐过牛僧孺,被认为是利用牛廉洁正直的名声为自己的政治势力增加砝码。后来,牛僧孺不甘同流合污,辞去了宰相的职位。文宗太和四年,入相不久的李宗闵再度举荐牛僧孺时,当然也有可能出于和李逢吉同样的考虑。根据这种观点,李宗闵应被视为“牛党”的领袖,而牛僧孺最多只能算名义上的。

另外一种观点希望扩大两个党派的领袖人选,即将牛僧孺和李宗闵看作是李逢吉的政治继承者,而将李德裕视为裴度的政治继承者。在宪宗时期,两位政坛重量级人物李逢吉和裴度就进行过针锋相对的斗争,最终裴度被驱逐出京师。如果认可这种观点,牛李党争的展开时期就要提前到李逢吉和裴度的交锋。在费正清、崔瑞德主编的《剑桥中国隋唐史》中,牛僧孺、李宗闵和李逢吉被当作牛党的领袖;相应地,李党的领袖是李德裕、裴度和李绅。

牛李两党交替执政,执政时各自贬谪对方。会昌六年(846)唐武宗去世,皇太叔李忱即位,是为宣宗。李党从此失势,德裕被贬死于崖州(今广东琼山东南)。以后,朝廷上形成了牛党当权的形势,党争至此结束。




什么是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指唐后期的九世纪,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牛党,与李德裕、郑覃等为首的李党,两党之间的恶斗。牛李党争从唐宪宗时期开始,到唐宣宗时期才结束,历经三代六帝,持续时间约四十年,最终以牛党获胜结束,恶斗之烈,唐文宗有“去河北贼易,去朝中朋党难”之叹。牛李党争始末 这场斗争开始于...

牛李党争整个事件的详细始末
牛李党争主要发生在唐朝后期,从唐宪宗时期就开始,直到唐宣宗时期才结束,持续时间将近40年,历经六位帝王,跨度非常大。主要是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牛党与李德裕、郑覃为首的李党之间的争斗。两党之争互有胜负,斗争十分激烈,双方死磕,最后斗得个两败俱伤。李党达到鼎盛是在唐武宗时期,牛党基本...

“牛李党争”指的是哪两位?他们争的是什么?
晚唐时期牛李党争中的牛党指的是牛僧孺,李宗闵,李党指的是李德裕。这二人如果错开十年就十年。晚唐的历史就完全可以改写,二人都是一代人杰。能力才干都出色,只能说,二人都是不居人后的主,缺乏政治家应有的妥协和宽容所以造成党争。所以党争,藩镇,宦官是唐朝覆灭三大原因。党争在历朝历代的都是禁...

“牛李党争”是怎么回事?
“安史之乱”后,朝廷官僚集团内部结党树派,争权夺利,史称“朋党之争”。“牛李党争”则是唐朝朋党之间历时最长,斗争也最为激烈的一次党争。其中牛党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其主要成员还有李珏、杨嗣复、令狐綯等;李党以李德裕为首,其主要成员有李绅、郑覃、陈夷行、李让夷等。“牛李党争”始...

牛李党争的经过
唐宪宗晚年,以牛僧孺和李德裕为首的大臣之间的朋党之争亦越演越烈,使宦官更加得势。牛、李两党相继涉政,史称“牛李党争”。牛李党争,通常是指唐代统治后期的九世纪前半期以牛僧孺、李宗闵等为领袖的牛党与李德裕、郑覃等为领袖的李党之间的争斗。斗争从唐宪宗时期开始,到唐宣宗时期才结束,持续...

什么是牛李党争?他们争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所谓“牛李党争”,指的是以牛僧孺、李宗闵等为领袖的牛党与李德裕、郑覃等为领袖的李党之间的争斗,说白了就是朝廷大臣与宦官勾结争夺相权的斗争。一般认为是从唐宪宗末,经穆宗、敬宗、文宗到武宗初,约四十余年。“牛党”如李逢吉、李宗闵、牛僧孺等;“李党”则以李吉甫、李德裕父子为主。公...

牛李党争指的是什么,牛李党争的经过结果
牛党的令狐绹、崔铉、魏謩暮相继入相,牛僧孺、李宗闵也被召还朝(李宗闵不及还朝即死)。李德裕被贬为崖州(今海南岛琼山东南)司户,死于贬所。牛李两党之争终于以牛党获胜结束。牛李党争的性质,中国史学界对此有很大的分歧意见。已故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认为他们之间的分歧不仅是政见不同,也...

唐朝朋党之争指的是什么
唐宪宗末年,以牛僧孺和李德裕为首的大臣之间的朋党之争亦越演越烈,使宦官更加得势。牛、李两党相继涉政,史称“牛李党争”。太和九年(835年),唐文宗与李训和郑注发动甘露之变,密谋诛杀宦官,但结果失败。而后,宦官团结一致;群臣唯有借藩镇兵力对抗宦官权力,从而埋下了晚唐藩镇、宦官相冲突的种子...

历史上的“牛李党争”指的是什么?
“牛李党争”指的是唐朝后期的以牛僧孺为首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两个派系之间的争斗。牛李党争持续了整整40年,中间牵扯到的皇帝也足足有五位。虽然我们常常说有竞争才有进步,但是牛李党争并没有为唐朝带来好的影响,反而是加深了唐朝当时的政治危机。这场斗争开始的先决条件就是因为唐朝自开始...

牛李党争是怎么回事?
在会昌五年所废的佛寺如僧者能营葺者,任其发展,官府不得禁止。从此,僧尼之弊,又恢复了以前的面貌。李党的人员纷纷遭到斥逐,李德裕被贬为崖州(今海南琼山东南)司户,后死于贬所。牛党的令狐绹、崔铉相继做宰相,牛僧孺、李宗闵被召还朝,朝廷上形成了牛党专权的形势。至此,牛李两党的斗争才...

酒泉市19897256570: 唐代朋党之争 -
冉松盐酸: 朋党之争,指封建士大夫为争权夺利,排斥异己而结合起来的集团之间的互相斗争.影响最大的发生在唐代后期长达四十余年的"牛李党争".唐朝后期,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不同派别的争权斗争,史称“朋党之争”.宪宗元和三年(808),制...

酒泉市19897256570: 牛车党争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
冉松盐酸: 安史之乱后,唐朝的统治日渐衰落.虽然德宗、宪宗年间都曾致力于变法中兴,但唐王朝 的政治环境已经江河日下,不仅外部藩镇割据严重,而且朝中也面临着宦官专权和...

酒泉市19897256570: 牛理党争是什么? -
冉松盐酸: 应该是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是在宦官专权的日子里,唐朝朝廷的官员中反对宦官的大都遭到排挤打击.依附宦官的又分为两派——以牛僧孺为首领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首领的李党,这两派官员互相倾轧,争吵不休,从唐宪宗时期开始,到唐宣宗时期才结束,闹了将近40年,历史上把这次朋党之争称为“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是唐朝末年高官争权的现象,文宗曾有“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的感慨,牛李党争使本来腐朽衰落的唐王朝走向灭亡.

酒泉市19897256570: 什么是牛李党争?他们争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试评析其优劣. -
冉松盐酸: 牛李党争是在宦官专权的日子里,唐朝朝廷的官员中反对宦官的大都遭到排挤打击.依附宦官的又分为两派——以牛僧孺为首领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首领的李党,这两派官员互相倾扎,争吵不休,从唐宪宗时期开始,到唐宣宗时期才结束,闹了...

酒泉市19897256570: 牛李党争是怎么回事?
冉松盐酸: 牛党和李党为了官位的事情斗争, 简单说牛党是同意以科举的方式选官,而李党多数出身有钱世家,对科举不满.李党他们想要的是官位世袭.

酒泉市19897256570: 唐朝的李牛两党派的争斗后来怎么样了 -
冉松盐酸: 党争使宦官势力乘虚而起 甘露事变后,巍巍大唐已名存实亡? 顺便问句/ 您是历史学研究生还是宗教学研究生?

酒泉市19897256570: 唐中期党争叫什么 -
冉松盐酸: 以牛僧孺为首领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首领的李党,这两派官员互相倾扎,争吵不休,从唐宪宗时期开始,到唐宣宗时期才结束,闹了将近40年,历史上把这次朋党之争称为“牛李党争”

酒泉市19897256570: :"牛李党争"发生在哪个朝代? -
冉松盐酸: 唐朝的中后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