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发展方向论述中国现代化的问题

作者&投稿:敏解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结合现代化理论,谈谈对中国现代化之路的看法~

 一、邓小平理论改变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轨迹

  邓小平理论改变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轨迹表现在它对中国现代化模式的选择。“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对中国的现代化模式所做的根本结论。美国为首的西方学者普遍认为,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道路才是现代化的惟一道路,任何国家要发展壮大,都必须全盘接受包括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和道德标准在内的西方文明。很明显,这种理论带有明显的西方中心主义和殖民主义的色彩。从历史发展来看,现代化确实发端于西方国家,但现代化是一个具体的历史范畴,由于各国历史与国情、文化背景等因素的不同,现代化在各国的实现模式必然不完全相同,根本不可能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现代化道路和模式,而且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暴露出的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也充分说明他们所走的道路和模式并非是完美无缺的。因此,邓小平特别强调,中国发展“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我们既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也不能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更不能丢掉我们制度的优越性。比如共产党的领导就是我们的优越性。”“每个国家的基础不同,历史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左邻右舍不同,还有其他的许多不同。别人的经验可以参考,但是不能照搬。”邓小平的这些论述,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把握了航向,保证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健康进行。

  二、立足国情,绘制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蓝图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重新认识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和奋斗目标又重新做了实事求是地考虑,使其更加具体清晰、更加符合客观实际。1979年12月,他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的谈话中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一千美元”、“小康之家”这一比较切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目标被党的十二大所采纳,从而正式制定了“翻两番”的奋斗目标和“分两步走”的战略部署。以后他在多次谈话中又逐步形成了从20世纪的80年代初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的设想:“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一九八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二百五十美元,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我们制定的目标更为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这就是我们的战略目标,这就是我们的雄心壮志。”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确认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为了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邓小平还特别强调了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我看这是关键。”“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强调经济发展的战略要求是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新台阶。”“还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努力实现速度和效益的统一。在经济发展的战略途径上强调要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在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和社会环境上,强调改革开放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如果放弃了改革开放,就等于放弃了我们的根本发展战略。安定的国内环境和和平的国际环境是中国现代化实现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他还把坚持改革开放的长期性和实现战略目标的长期性统一起来来认识。“对内搞活经济,对外经济开放,这不是短期的政策, 是个长期的政策,最少50年到70年不会变。”中国经济社会战略目标实现的政治保证是四项基本原则;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党的领导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邓小平提出的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首先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确认识我国国情,科学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趋势,提出了客观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邓小平在深刻总结以往我国经济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因此,他在继承毛泽东、周恩来提出的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遗愿时提出“把标准放低一点”,改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并且把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时间向后推了50年;把“走在世界前列”改为“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发展指标上,抛弃了单纯用某种产品来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做法,而是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国民生产总值和人民生活指标。通过这些调整,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真正成为切实可行的、易于操作的、既具有一定难度又经过一定努力能够实现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其次,邓小平提出的经济发展战略在实现的方法和思路上,把经济增长的动力依托于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主张在对内对外改革开放的环境中来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这样就使我们彻底摆脱了主要依靠群众运动来实现现代化的思路和模式,把经济建设放在现实的国际国内环境中进行。第三,邓小平提出的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邓小平提出的经济发展战略,既包括了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又包括战略重点、战略要求、实现的关键和途径、实现的条件和政治保证等一系列内容,构成了一个系统的战略思想体系。并且邓小平始终非常关注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经济能不能避免滑坡,翻两番能不能实现,是个大问题。使我们真正睡不着觉的,恐怕长期是这个问题,至少十年。”“到本世纪末翻两番有没有可能?我希望活到那个时候,看到翻两番实现。三步走的关键在第二步,第二步为第三步打基础。”邓小平制定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是坚持“一个中心”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总结;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从战略上扭转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并使中国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接轨;将中国由封闭状态推向全面开放,由墨守成规推向全面改革。

  三、重新认识社会主义本质,更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

  中国式的现代化,其实质是以社会主义方式实现现代化。历史经验已经证明,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摆脱贫穷落后的问题。但社会主义本身处在探索中,并没有现成之路。

  邓小平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理论问题的探索过程中所获得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正确回答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理论。邓小平将改革的突破口首先确定在农村,在占人口80%的农村首先进行了一场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内容的“带革命意义”的改革。这场改革的成功,为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思想观念的变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商品经济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也促使了农村生产力的极大解放,在极短的时间内解决了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没有解决的中国人的温饱问题,为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邓小平在推动中国市场化进程中的另一重大举措是建立经济特区,在经济特区内首先允许市场对经济的调节,这也成为邓小平对计划和市场关系认识的一个实践基础。改革的成功和特区建设,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冲破了社会主义只能搞计划经济的传统理论束缚。邓小平对这一理论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是“说了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党的十三大又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经济体制。”应当指出的是,这些理论尽管是对马克思主义传统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发展,但始终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旧框架。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一些人误认为市场机制作用的不断扩大与增强是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改革止步不前,难以向纵深发展。在这个重要的关键时刻,邓小平高瞻远瞩,为改革的发展拆除了思想的藩篱。在“三个有利于”的基本价值尺度上,邓小平进一步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在邓小平关于计划和市场关系论述的基础上,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这个难题得到了彻底解决。邓小平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述,彻底更新了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改变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体制模式,更新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一个伟大的理论创新。

  四、以经济现代化带动中国政治和文化的现代化,开创了中国全面现代化的新局面

  邓小平认为,建设社会主义要从中国实际出发,搞政治体制改革也要从中国实际出发,不能“西化”;政治体制改革要在党的领导下有秩序有步骤地改。“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有三条: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政治体制改革包括民主和法制。我们的民主同法制是相关联的。”邓小平认为,民主与法制好比人的两只手,哪一只手也不能削弱。不断发扬民主,健全法制,实行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以有领导、有秩序地和健康地进行的重要保证。

  中国的现代化既包括经济的现代化,也包括政治和文化的现代化,是全面的现代化。我国的现代化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同时,邓小平也特别强调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我们搞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要坚持这一正确方向,除了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经济上加强宏观调控,还必须要思想保证,这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在极其复杂的环境中进行的,“实行改革开放必然会带来一些坏的东西,影响我们的人民。要说有风险,这是最大的风险。我们用法律和教育这两个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成功推进的根本保证。

  邓小平的现代化理论是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寻求新的突破和转折的重要时期形成的,它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使中国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且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史上出现了一个大发展时期,也为以后我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完善和深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持。在邓小平理论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包括“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的基础上,我们党在深刻总结人类社会、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经验,以及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实际情况,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及科学发展观等理论,这标志着我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精力,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毫无疑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既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也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奋斗目标和价值目标。

(1)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2分)(2)保守;近代化不可或缺的一环;激进。(6分)保守:借助儒家思想;单纯依靠皇帝;不敢发动群众。近代化不可或缺:开国会、定宪法、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宣传民主思想。激进: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缺乏改良的社会基础;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没有充分思想动员。(只能选其中一个方面赋分,观点2分,理由6分)(3)政治因素;时代发展;史学方法论(史学发展)。(2点即可得4分) 试题分析:(1)据材料一回答,“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的思想观念”,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2)材料二中史学界对戊戌变法的评价先后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关于戊戌变法是保守的观念;第二种观点,从中国近代化进程视角来看,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不可或缺的历史环节;第三种观点,指责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激进主义”的带头羊。考生可以任选一种观点进行论述,注意需论据充分,论证严谨。(3)对于同一历史事件,不同的研究者会有不同的看法。研究者的阶级立场不同、时代和历史学的发展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研究者观点不同。点评:维新派进行变法的首要目的是为了救亡图存,虽然戊戌变法没能完成自强的目标,但它仍具有重要的爱国救亡意义,它把民族救亡意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戊戌变法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提倡新学,批判旧学,着重宣传“兴民权”,大大地提高了全社会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从此,民主主义成为汹涌的社会思潮,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思想文化界的面貌。戊戌变法是第一次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政治变革运动,它并不是洋务运动的简单继续,而是一次质的飞跃。洋务运动仅仅是为了维护和加强封建制度,而戊戌变法则是要逐步变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代表了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政治共同体的整合问题是一份追问千年、屡遭背叛的遗嘱。当下的政治共同体的政治整合,不得不被置于现代民族国家及其与社会的现实关系中予以考察。与古典的提问方式不同的是,国家与社会的现代性变迁已改变了问题的内涵,即,现代民族国家是不同于前现代国家的新型国家形式,它的出现改变了国家的治理方式,使以往忠实于地域共同体或血缘共同体的个体,不再直接作为政治共同体的整合对象,而是首先被功能性地重新聚合在彼此关联的社会治理空间中,然后再通过国家组织上和意识形态上对社会的强力渗透,来实现政治共同体的政治整合。这样,政治共同体的整合问题就不单纯只是共同体与个人的关系,而必须将具象化为社会治理空间的社会整合涵盖其中,也就是说,市民社会与国家的现代性分离,一方面将社会转变为需要由国家予以整合的国家权力的指向物,另一方面又使社会成为国家借以整合个体的外在空间形式,由此形成的作为一种社会实体的“基层社会”,既不是亘古的自然存在物,也不是超然于现代国家的独立现象,而是一个与现代民族国家相伴生的现代性事件;而政治学意义上的“基层社会”概念,则既不直接等同于游离于国家之外的“草根社会”或“民间社会”,也不被简单地泛指构成了乡村和城市基本单位的村落和社区。如果我们将基层社会取代传统乡土社会看作事件的一端,将现代民族国家取代前现代中心国家看作事件的另一端,那么,将此两端联结成一体的,便是主权国家对应基层社会所做出的政治整合方式的现代性变迁。作为现代民族国家科层式管理的对应物的基层社会的浮现,既改变了原初的政治整合问题,又使问题得以以另一种形式延续,因此,一切讨论都必须从基层社会的形成及其引发的事变开始。

  一、乡土社会与传统整合方式的终结

  1、乡土社会:超然于国家之外[4]

  青年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写道:“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它贯穿着全部文明的历史并一直延续到现在。随着城市的出现也就需要有行政机关、警察、赋税等等,一句话,就是需要有公共的政治机构,也就是说需要政治。”[5]尽管马克思坚决反对“把我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并认为这样做“会给予我过多的荣誉,也会给我过多的侮辱”,[6]但是,上述有关欧洲城乡分化及其与国家政权内在关联的论断,却是也同样符合中国国家与社会的发展逻辑的。

  中国前现代国家时期,地方政治制度的基本结构是“王权止于县政”,包括皇城在内的主要城市——作为吉登斯所谓之“权力集装器”——承载了帝国有限国家权能的全部运作,[7]而在鞭长莫及的权力“边陲”,则散布着的广大的“乡土社会”。[8]所谓“乡土社会”,就其一般属性而言,与“农村”或“乡村”涵义几近重合,比如:在经济活动方式上,乡土社会就直接等同于作为农业生产领域的农村,后者以土地作为基本的生产资料,以有生命的动植物作为生产对象、并表现出与自然再生产高度一致的生产特点;再如,从社会组织结构和社会文化形态上看,乡土社会与“乡村”同义,其成员以土地及其生产资料的分散为前提,“散处于全国各地,因农业和手工业的家庭结合而聚居在各个很小的地点”,并因村社制度而“使每一个这样的小单位都成为独立的组织,过着闭关自守的生活。”[9]恒常单一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演生着以土地为核心的农耕文明形态,它以人与人的亲缘关系作为文明的内涵、以人与自然的交换关系作为文明的外延,将人与土地凝固在乡土社会自我封闭的时空之中。因此,单以概念的表层意义论,“乡土社会”与“农村”或“乡村”,在所指称的对象上具有一致性,都是泛指城市外一切地域的空间概念,所不同的只是在具体指称时各有侧重,如学者于建嵘所说的:“'农村'主要的是一个经济概念,表明的是一种不同于城市的经济活动方式,是与'农业'相联系但并不相等的概念”,“'乡村'主要的是一个社区概念,强调的是一定社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而“'乡土'更多的具有文化意义,强调的是与传统农耕文明相联系的社会特性。”[10]

  笔者以为,“乡土社会”有别于“农村”或“乡村”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一种理想类型(ideal type)层次上的概念,即,它是观念中的类型,是对存在于一种具体社会中的普遍性质的提炼——这些性质深埋在具体社会的杂多表象里,与其他一些非本质性的内容一同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更在于它是一个只有在国家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中才具有意义的,用以说明国家与社会分离状况的概念。之所以存在“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区分,或者说,将“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区分开来的主要分水岭,就在于现代社会的主权国家特征,它突出地表现为国家与社会的高度融合。如果说“统治”意味着“国家专注于对其声称归自己所有的全部领土实施正规化的行政管理”,那么,前现代国家并不实行这种意义的统治——“它们的'政治组织'主要只限于管理统治阶级内部的以及主要城市中心内部的冲突”,[11]这样,前现代国家就在其国家机器已开始兴起时,仍旧保有拥有自身独立性的广大社会领域,而正是由于这一点,前现代国家中“尽管'城市'和'乡村'在某些方面相互依赖,但它们各自仍具有正相对照的独特性。”[12]这种城乡分治的格局存在于欧洲——如约翰·考茨基所说的,政治活动主要发生在阶级内部而非阶级之间,贵族、下层官僚、村庄、行会等市镇组织均为彼此孤立的社区或团体,因而也就成为彼此独立的政治舞台;同样,也存在于传统中国——如费孝通先生所述,“乡土社会”维持的是“礼治秩序”,维持礼俗的力量不需要“横暴权力”,且皇权因农业帝国虚弱的物质条件而难以扩张,只能转求教化,故而,“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乡土社会里的权力结构,虽则名义上可以说是'专制'、'独裁',但是除了自己不想持续的末代皇帝之外,在人民实际生活上看,是松弛和微弱的,是挂名的,是无为的。”[13]直至主权国家以及表征着主权国家之“权力集装器”不断扩张的现代都市化,将乡土社会与这种城乡分治的格局彻底地瓦解殆尽。消解了乡土社会的政治身份,剩下的便只是单纯作为生产方式或生活方式的农村和乡村,前者是超然于国家之外的独立领域,而后者则只能以屈从者的身份,深陷于国家以及作为国家“权力集装器”的城市统治之下[14],其从属地位曾被布罗代尔概括为:“城市只有在面对一个低级的生活形态时,才能作为城市而存在。这条规律没有例外,任何特殊情况都不能取代它。城市无论大小必定在其周围有乡村,必定把部分乡村生活纳入它的势力范围,必定迫使四乡参加它的集市,光顾它的店铺,接受它的计量标准,向它的放债人借款,请教它的律师,甚至享用它的娱乐。一座城市得以存在,必须统治一个帝国,即便是蕞尔小国。”[15]

  2、乡土中国的政治整合与政治沟通

  政治人类学的一个基本研究理路,是将有关人类政治生活的考察建立在特定文明与特定时代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基础之上,由此形成的跨文化的多元政治形态分析,有力地涤荡了西方现代国家制度所谓“普遍性”或“普世性”的神话,为考察传统中国的政治文明提供了较少偏见的“理解的前结构”。根据政治人类学的研究成果,非西方的传统政治制度主要包括“非集权政治制度”和“集权政治制度”两大类型。所谓“非集权政治制度”,是指不具有集中处理各种社会公共事务的机构的社会制度,具体包括游牧制度和部落制度,而“集权政治制度”,与前者相比,则在政权组织形式、政治决策方式、政治整合的形式与程度等方面具有集中化的趋向,其具体形态为酋邦和国家。[16]政治人类学的研究表明,并非所有文明形态中的国家都“天经地义地需要行政官、立法者以及为数众多的公民来组成复杂的中央集权政府”,非正式制度(如果将国家制度称作正式制度的话)在社会整合过程中曾经发挥过普遍的作用,因此,中国传统国家并不象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只具有一种单一的制度机体,而是以分层的方式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游群、部落、酋邦、国家等制度形式的制度特征。用“非集权”或“中央集权”的单一化标签,不足以完整地刻画前现代时期中国“分治”的政治格局。

  对于传统中国的治理结构,张静曾以“官制以外的地方治理”为题,作了颇为完善的总结。在治理结构问题上,她承接了王先明的观点,认为传统中国的治理结构包含上下两个分层:其上层是中央政府,具体体现为一个自上而下的官制系统;其下层是地方性的管制单位,由族长、乡绅或地方名流掌握。从表面上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自上而下的官制系统自上而下地贯彻着帝国的整体秩序,而在实际的政治过程中,处于官制系统之外的地方权威却实际控制着地方区域的内部事务,帝国的意志经过各级中介的层层变通,往往不能真正触及地方。这种中央与地方“默认并谨慎对待管制领域的边界”的治理结构,实质上就是“文化、意识形态的统一与管辖区域实际治理权的'分离'”。[17]她由此得出结论,认为传统中国事实上有着两个互不干扰的秩序中心:一是存在于官制领域的国家权威,二是存在于地方体中的权威。“经过多年的实践,这两种秩序在各自的领域中形成了各自的权威中心,并学会了在互相的礼节性交往之外,小心避免触及他人领地,这在两种秩序中间形成了安全的隔层。因此,建立于多种局部地方体上的国家政治制度,为广泛的社会整合提供的基础主要是文化意义上的,而结构意义上的政治整合则事实上在地方体的层次上完成,并且由地方权威充任。”[18]也就是说,地方权威在国家实施文化整合的基础上,实现着社会系统(地方体)的功能整合。

  从政治沟通的研究视角出发,我们可以看出,传统中国实际上存在着两个彼此独立的自稳自组沟通系统:一是具体体现为官制系统的国家,其沟通主体为君主、内臣、吏胥以及各级官僚。政治信息从帝国可被感知的各个信息源,传输至上述沟通主体,并以其作为信息运行和博弈的载体,通过法定的政治信息模式(即“信息控制-编码中心”)——国家规范的筛选、翻译、解释和分析,认可或强化合乎规范的信息(信息正控制),搁置或纠正不合乎规范的信息(信息负控制),将处理过的源信息和反馈信息以政治决策的方式重新输送到帝国,由此完成国家系统层次上的政治沟通;二是被费孝通先生称作“地方体”的乡土社会,其沟通主体为乡土社会的权威及其成员,即族长、乡绅、地方名流和普通乡民。这个系统层次的政治信息,从乡土社会可被感知的各个信息源传输至沟通主体,并以其作为信息运行和博弈的载体,通过共有的政治信息模式(即“信息控制-编码中心”)——民间规范的筛选、翻译、解释和分析,认可或强化合乎规范的信息,搁置并纠正不合乎规范的信息,将处理过的源信息和反馈信息以政治反应的方式重新输送到乡土社会,由此完成社会系统层次的政治沟通。

  表1:传统中国政治整合的沟通图示

  传统国家*

  政治输入政治决策

  (信息正控制)(信息负控制)

  国家规范

  乡土社会

  政治知觉政治反应

  (信息正控制)(信息负控制)

  民间规范

  *此处所谓之“传统国家”仅具地域内涵,而不具有组织上的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沟通仅限于单个的沟通系统,而无法在两个沟通系统之间实现沟通,其结果将是塞缪尔·亨廷顿所说的“缺少政治共同体的社会”,在那里“人们对原生的社会、经济组织——家庭、宗族、部落、村寨、宗教、社会阶级——的忠诚与对在更大范围内存在的政治制度所具有的公共权威的忠诚是两回事,前者与后者竞争,并且常胜过后者。”[19]正如在意大利的政治文化中所表现出的那样,意大利人在自己家庭范围内表现出的“德行常常是其它国家人民献身于整个国家福利的德行;意大利人真正的爱国主义就是他们对家庭的忠诚……一切官方和法律权威在被证实为友好和无害之前,统统被认为是含有敌意的”。[20]也就是说,一切来自国家系统的政治信息都被民间共有的政治信息模式所排斥,而无法进入并影响社会系统的政治沟通过程,从而造成了这个国家政治隔离、社会孤立、政局不甚稳定的政治局面。与之相比,中国传统乡土社会尽管超然于国家的治理结构之外,但在国家与乡土社会的分离地带,却有“游士”和被称作“中介力量”的乡村精英,实现着国家与社会的缓冲与整合功能。“乡村精英作为中介的重要性在于,他们既是社会主流价值理念(进而成为国家的价值理念)的感知者和认同者,也是乡村共同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他们体现了国家和乡村社会的相对分离,更体现了国家与乡村社会的某种合一。”[21]同源于儒家文化的国家规范和民间规范,在信息格式上相互匹配并互作补充,而“游士”以及以族长、乡绅和地方名流为代表的乡村精英,则作为国家与乡土社会——两个沟通系统间的沟通主体,将国家的政治信息输送至乡土社会的民间规范中,至于乡土社会的政治信息亦以他们作为运行和博弈的载体,反馈并最终上升为国家规范。[22]肖凤霞(Helen Siu )对中国华南地区的个案研究,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国家与社会的这种沟通关联,她发现:帝制时期的中国地方尽管离中央权力机构的行政控制较远,但国家却以意识形态和象征的等级制,通过培养地方精英阶层,将精英阶层吸收到国家的势力范围内,并进而利用地方精英网络实现着对民间社会和社区生活的控制。[23]当然,这种形式的“控制”与现代民族国家直接权力运作下的“控制”,毕竟有着天壤之别。

  3、回应型社会转型中沟通型政治整合的解体

  美国汉学家柯文(Paul Cohen),有感于西方中国史研究中“由于种族中心主义造成的歪曲”,而提出以关注中国社会自身发展逻辑的“中国中心观”,来取代以往的“殖民地史”研究框架。所谓种族中心主义的“殖民地史”研究框架,在他看来主要表现为“冲击-回应框架”、“近代化框架”和“帝国主义框架”三种研究模式,其中发端最早、影响最大的“冲击-回应框架”,将19世纪中国社会的发展单纯视为西方入侵的结果,并因此而夸大与西方入侵具有关联的历史侧面,否定或无视中国社会对本土力量所作的回应,[24]从而“就很容易鼓励人们把并不仅仅是,或主要并不是对西方做出回应的发展错误地解释为是对西方做出的反应。”[25]尽管柯文反对的只是把“冲击-回应”等概念“当作广泛的囊括一切的思想框架”,而并不反对将它“严格而仔细地使用于一百多年来的中国历史中出现的某些界限分明的具体过程或现象”,[26]并进而提出通过区分“层带”的方式,[27]把“冲击-回应”思想“所能概括的范围交待清楚”,笔者却丝毫看不出如此条分缕析的方法论企图,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改变西方入侵与中国近代史的密切关联,以及这种关联在中国近代社会变迁过程中所起的主导作用。[28]中国本土社会当然不是“惰性十足”,只知接受西方冲击并只对冲击作出回应的停滞社会;它当然是“自身不断变化的实体,具有自己的运动能力和强有力的内在方向感”;它当然既要对外来的冲击作出回应,又要应对其自身机体的各种不良反应;但这一切都无损于这一事实,即,西方在军事、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入侵,改变了中国本土文明的原有发展轨迹,其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甚至渗透到柯文所认为的“在最漫长的时间内最少受到西方入侵的影响”的“中国农村的生活方式与风格”,以及“古老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的风俗习惯与制度”。

  那么,乡土社会层面上的“冲击-回应”过程究竟始于何时呢?尽管笔者赞同柯文对“作为事件的历史”、“作为经历的历史”和“作为神话的历史”的细微体察,赞同其“关于历史的概括性结论(我认为,首先是'转折点'或'分水岭'一类的结论)往往比具体结论具有更多的神话成分,能更多地体现出做结论的人的感情偏好和关注重点及其所处的时代的特征”的精辟洞见,[29]却不能不对1900年的外来冲击,以及1905年在科举存废问题上所作的回应给予特别的关注。芮玛丽在一篇考察辛亥革命背景的论文导言部分,曾明确指出:“历史上没有哪一年能像1900年对于中国那样具有分水岭般的决定性意义。”[30]这一年的义和团事件以及随之而来八国联军和《辛丑条约》,不仅使西方列强(包括日本)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政府财权的控制,迫使清廷为了开辟新的税源,而将国家权力向超然于国家之外的乡土社会延伸;而且还破坏了中国社会原有的“自稳自组”系统及其自我调节的功能,使社会转型在不断的仓促回应中愈发地心浮气躁。正因为1900年后“国蹙患深”的紧迫时局,使得建立欧洲式的现代民族国家成为上下一体的共同诉求,致使科举制度在世人心中由鸡肋而渐至蔽帚,最终只能被要求彻底地予以革除。变革科举的始作俑者张之洞,在议改科举时主张:“其世族俊才,皆仍志于科举而已。即有特科之设,然二十年一举,为时过远,岂能坐待?则仍为八比诗赋小楷而已。救时之才,何由可得?……故救时必自变法始,变法必自变科举始。”[31]其回应之急切,跃然纸上,自然也就无暇顾及这场变革的长远后果,而停科废考的直接后果之一,便是中断了士绅阶层在国家与乡土社会间的流动与沟通,从而在根本上瓦解了乡土社会自身的权力组织网络。何怀宏在论及“废除科举对社会变迁的影响”时,揭示了科举停办——士绅消退——乡土社会终结三者间的内在关联。根据他所提供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看出,就废科停考的一般性后果而言,停办科举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使士绅阶层的数量和影响力都遭到了大幅削弱,政治生活因失去均衡或沟通的介质而日趋动荡。在此过程中,一方面是传统整合力量的没落——帝国政府内外交困,传统文化面临质疑,如血液般运行于国家与社会机体的士绅阶层“上失其根,下失其路”,“上失其根则失去对社会下层的影响力和由下层源源不断补充的更新力,于是在辛亥最后的回光晚照之后立见枯萎;下失其路则大量破落的士绅子弟或潜在的读书种子被驱往对社会的反抗、成为动员民众和进行革命的先锋。”[32]另一方面,则是新的政治整合力量的缺失和流失——“新的中、小学学生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还远不能与旧日功名获得者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相比,远比不上旧日的举人、进士,甚至比不上扎根乡土、融于社会、年龄较大的生员,按照原来新学制建立者的设想,他们还须积以若干年月才能获得类似功名,但后来的革命很快就把这些如一阵风似地吹跑了。这样,由于将文化精英补充进上层的渠道实际上已经中断,受过教育的社会精英数量就反而呈不断下降的趋势,文化精英的延续接替出现了'断层',这种'断层'甚至意味着'断绝'.”[33]就最为微观的层面而言,废除科举直接引发了“绅士城市化”的浪潮,“他们逐渐离开乡土,走进城市从政、求学或者经商,且愈有见识、愈具才干者愈加如此,留在乡村的多为一些年老力衰的绅士,一些暴发的、缺少文化的'土豪劣绅'则逐渐兴起,许多并成了地方上新的头面人物,乡村成了一个被文化精英遗弃的地区,宗法关系淡化,地主与贫困农民的冲突开始尖锐,广大乡村遂成为一块酝酿革命的温床。”[34]综合起来看,此时的政治信息各自孤立地运行于两个沟通系统之中,就国家层面的沟通系统而言,由西方入侵引发的“信息超载”和“信息变异”,使国家很难再依据其原有的信息认知模块和沟通方式,将政治输入顺利地转化为政治决策。为了缓解系统的自身困境,国家试图通过其“学习能力”变革“信息控制-编码中心”,但所采取的步骤却是抛弃传统——损毁系统的“后备资源”,[35]如此不仅未能提高系统对外来信息的处理能力,反而使其原有的沟通程序遭到了破坏。信息数量日益增加,系统处理能力却不断下降,积重难返的“信息超载”最终导致了国家层面沟通系统的崩溃。与之密切相关的是,废除科举这一国家行为连带毁灭了士绅阶层,这样,乡土社会层面的沟通系统就因突然丧失了沟通介质而只能变成散沙一片。卡尔·多伊奇曾经指出,政府在维护某种可欲的状态——如经济上的繁荣或政治上的安定时,往往需要获取有关混乱范围及其进度的信息,以便据此制定相应的对策,其间“如果反应的速度太慢,或力度太小,政府就无法阻止混乱;而倘若反应过度,则有可能矫枉过正,甚至从相反的角度给自己制造新的混乱。”[36]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屡屡发生的信息“矫枉过正”,与西方的持续入侵休戚相关,这也是笔者坚持“冲击-回应”模式并对之耿耿不能释怀的主要原因。

  马克思在提及亚洲宗法社会的终结时,提醒我们毋须因悲伤而忘记:“这些田园风味的农村公社不管初看起来怎样无害于人,却始终是东方专制制度的牢固基础……。”[37]话虽如此,可真面对文明的废墟,又怎不让人感慨良多。时空弯曲而分岔,具有无穷的倾向和后果,难逃时空羁束的文明,因而如置于迷宫,有的只是多种多样的可能以及永无幸免的遗憾。

  二、早期基层社会的空间治理术

  1、基层社会:民族国家的创构物

  从任何一个通常的角度看,1900年至1949年都是不容忽视的历史时段。在这50年间,中国为了回应全然不同于北方游牧民族的西方世界的入侵,在军事上,通过引进西方的军事技术和军事组织理念,完成了旧式军事力量的改制;在政治上,主动放弃了传统的政治治理模式,尝试移植西方的立宪政治和议会政治以寻求器物层面的维新;在经济上,逐步改变了传统小农经济的单一格局,工商、金融、通讯等现代生产行业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在文化上,儒家“内外相安、上下相养”的礼俗义理和精神秩序由盛及衰,取而代之的是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思想方式和对外在事功的急切追求;最后,所有这些“中国传统与欧洲经验杂交”而成的变革因素,促生了一种与军事力量高度结合的意识形态型政党,并在党权政治的主导下开始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创构历程。[38]由此种种,可见这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历史时期,然而,在政治整合的时间序列中却难据一席之地,理由很简单——在1900年至1949年的50年间,只存在各式各样的实现政治整合的意图和相应举措,而未形成统一的政治权威和定型化的政治整合模式,后者只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逐渐地成为可能。在此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乡土社会瓦解后如马铃薯般散落着的城市和乡村,也正是在主权国家的创构活动中转而成为主权国家政治整合的对象,并由此开始具备基层社会的空间形态和组织形式的。

  “基层社会”是本文的核心概念,同时也应当被看作是一个“历史概念”,其独特的方法论意义在于,这种类型的概念“并不是要以抽象的普遍公式来把握历史实在,而是要以具体发生着的各组关系来把握,而这些关系必然地具有一种特别独一无二的个体性特征。”[39]正如马克斯·韦伯在论及“资本主义精神”时所指出的:“这样一个历史概念,正因为就其内容而言它指的是一种由于其独一无二的个体性才具有意味的现象,所以它不能按照'属加种差'的公式来定义,而必须逐步逐步地把那些从历史实在中抽取出来的个别部分构成为整体,从而组成这个概念。这样,这个概念的最后的完善形式就不能是在这种考察的开端,而必须是在考察之后。”[40]下面,笔者就试图由相关的历史研究和理论比较入手,从主权国家建立的前后两个时段来分层阐释基层社会“独一无二的个体性特征”。

  一方面,中国前现代国家时期并不存在本文所说意义上的基层社会,与之相对应的区域结构层次,前文曾一概冠之以“乡土社会”——此概念既包含了作为边陲社会的乡村,同时,也必然包括作为国家“权力集装器”的城市,两者并无偏重,只是出于论述便利方面的考虑,而对前者泼墨较多罢了。乡村社会事实上是游离于国家的权力链条之外,这一点前面已有说明,此处自然无须赘述;而承担着帝国全部权能的传统城市,从它自身的治理模式来看,实际上也还是与国家有所界分的,也就是说,“官”-“公”-“私”各自统辖的领域,尽管在城市中有了交错和重叠的倾向,却依然是条分缕析和泾渭分明的。西比勒·斯普伦克尔在《城市的社会管理》一文中强调,旧中国的“城市”与“乡村”只是社会行为总范畴的各自部分,而非截然分开的两个局部化范畴,“中国人的社会从来都没有建立过拥有独立的明确管辖权的自治市,城镇与乡村一样是被两种不同的组织机构联合管理的;其一是自上而下,直到各家各户的帝国中央集权辖区网,其行政治所只设于县城内;其二是各种相互交叉的社团、陈陈相因的非官方组织,这些组织并非由于有目的,或有明确公认的权利而产生,而是由一群有经常性联系、同住一个街坊、同参加某些活动与祭祀、有共同利益、或总体上都是休戚相关的人时时处处自发地形成的。”[41]大量的有关帝制时期(有其是晚清)中国城市的研究,都对行政辖区网络与地方社会网络间若即若离的微妙关系有所揭示,我们可以在杨念群所作总结的基础上,得出如下一些印象:第一,中国传统国家的支配能力,通常仅限于税收、军事、刑事司法等领域,除了在非常时期或可由大型水利工程、重大饥荒赈济、政治动乱平定等“政治”事件,而对社会偶有渗透之外,一般并不显现其“特别普遍深入的专制”。作为国家政治整合手段之一的帝国法律,所关心的“从没有超出推行伦理规范与保障公

论问啊


怎样认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历史方位是指客观事物在历史进程中的前进方向和所处位置。古人说,“辨方位而正则”。认清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是决定发展成功的根本性问题,但要认清历史方位绝非易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发展上既有顺利推进、不断取得成就的时期,也有遇到挫折、走弯路的时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对历史方位的认...

历史中总出现符合历史发展方向(规律),则历史发展方向如何确定
大体上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民族不断融合,经济不断发展。因此只要是变革了生产关系,使生产关系不断的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就是符合了历史发展方向

揭秘中国历史上奠定历史发展方向的15大战争
八个月后,他又迫使20万张寒人和秦军人投降。从此,项羽奠定了他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军地位。经过这一战,秦朝主力名存实亡,宣告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灭亡。项羽称霸后,又恢复分封制。3.楚汉归秦之战秦朝灭亡后,项羽割地,分了18个诸侯。为了锁定刘邦,防止刘邦独霸天下,巴、蜀、汉中被封在刘邦,刘邦离开关...

历史发展的方向是?
社会发展的方向一定是进步的,向前的,所谓历史,是过去的时光,历史值得铭记,历史发展的方向与社会发展的方向是一致的,都是由落后向先进靠拢

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可以从哪些角度理解
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可以从哪些角度理解如下:1、从纵向比较来看,我国发展已经进入实现强起来的新时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96年的不懈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强调新的历史方位,就是明确宣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本质上就是强...

论述我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这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的任务。推进城市化是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为了推进城市化,长期以来所实行的限制农民进城的政策需要改变,同时要完善制度,加强管理,保持社会稳定。第三,西部大开发。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普遍规律,中国在几千年历史上,地区发展就是不平衡的。

论述:面对当前的全球化背景,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谋求发展
1、“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 为改革全球治理指明了方向,提出从世界历史发展自身发展两个维度来看待金砖机制,希望以“金砖+”等创新机制加强和拓展金砖合作,为完善全球治理做出新的贡献。2、可持续发展 对一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刺激经济增长、应对气候变化和确保未来竞争力...

试论述英雄人物和人民群众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英雄人物和人民群众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分别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物质生产资料生产者本身的历史,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广大的劳动人民群众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1.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是一个...

敬请高手论述破甲弹引信的发展历史和发展方向?
我国枪榴弹和榴发射器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枪榴弹及榴弹发射器从产生到现在都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在这几十年里,各自在结构形式、弹种、适应性等诸多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成为轻武器领域的主要力量之一。目前,枪榴弹及榴弹发射器仍是轻武器发展中的活跃部分,各国正积极探索和发展这两种武器,我国轻...

在下列文献选项中,反映20世纪初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是 &nb..._百度知 ...
代表了20世纪初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因此本题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世纪和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认定“20世纪第一个十年”和选项中四个文献的时期。由于这四个文献都属于课程中特别重要的知识点,所以,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考察的目标是公元纪年的时间及其换算技能,基本上属于...

焉耆回族自治县15231481458: 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看,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
呼泄安痛: 在中国近现代,现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传统的封建社会转化为现代社会.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这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前提),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重点是发展以近代工业为主的社会生产力).

焉耆回族自治县15231481458: 试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
呼泄安痛:[答案]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人真正自觉地开始认识现代化,一系 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重新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机制,明确了中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紧迫性,全面开创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 ...

焉耆回族自治县15231481458: 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规律及现代启示 -
呼泄安痛: 由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及其启示 自鸦片战争以来,旧中国由于本身制度的落后等多方面原因受尽压迫,传统的封建制度已经极大的阻碍了...

焉耆回族自治县15231481458: 在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关系是怎样的?800字以上 -
呼泄安痛:[答案] 一、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基本定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从认识论上概... 在解决如香港、澳门等复杂的国际历史遗留问题时,中央政府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对这一中国特有的问题给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