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末当兵的不相信朝廷发不出粮饷,各地的饥民也不相信朝廷没钱赈灾?

作者&投稿:豆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明末当兵的不相信朝廷发不出粮饷,各地的饥民也不相信朝廷没钱赈灾 ?~

看看下面资料吧 希望能帮助你

明朝后期朝廷最大的心病就是财政吃紧,这个现象缘于多个因素同时作用,一是税收拮据,二是灾难频繁,三是通货膨胀,这些情况在万历、天启、崇祯三朝尤其明显。


“税收拮据”主要因为税率一直很低,农业税本来就不高,商业税更是少得可怜,农民的负担本来不算沉重,但在朝廷收农业税时是收现银,所以收税期间往往会导致粮价下跌,从而导致农民贱卖粮食缴税,之后粮价恢复正常,如此一来即便不算重的税赋也会成倍增高,并且让商人从中牟取暴利,若是朝廷加农业税,那么只能导致这种现象更为严重,甚至会导致许多拖欠的现象。提高农业税增加了农民的负担,但对整个局面却没有根本性的改观,因为明朝中后期经济重心已经向工商业转移,农业发展处于停滞阶段而商业税收又实在少得可怜,所以朝廷要增加收入就必须增加商业税,但当时文官集团又和商贾相互勾结,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文官集团就是商贾的代言人,即便皇帝想加征商业税也会因为文官集团会的阻挠而难以达成,这就造成了明朝税收拮据持续的局面。明朝是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帝国,但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自始至终都非常贫困的一个朝代。帝国75%的财政收入来自于每年田赋税收。帝国的田赋制度承袭唐朝杨炎所创立的“两税法”,分为“夏税”和“秋粮”,平均每年的约有2700万石(一说2950万石)。历史的最高峰时1412(永历帝时期)的收入也不过只有34,612,692石。如果换算成银两,就是说明王朝平均每年的收入是2700万两白银,最高收入年也只有34,612,692万量白银。(按照1447年明朝制定的价格定位“每石税粮白银一两”)。这不仅远不及后来清政府财政收入(早期5000万两左右,后期达到8000万两左右),就是相对于北宋也差距太大,北宋时期政府每年的财政预算可以达到钱“12600万缗到15000万缗”,宋朝的粮食与钱的兑换比例是“每缗铜钱与一石粮食相抵”。帝国的财政收入非常微薄,但是支出却相当庞大。帝国的财政支出不仅涵盖官员的俸禄,军队的粮饷,和宫廷开支。据记载,在十六世纪早期帝国的文官系统中拥有官吏70,000多人,其中官员20,400人,吏51,000人;在1520年左右,帝国拥有世袭武官约100,000余人,(大量的“恩幸得官者”还没有被计算在内)这将近200,000万官吏每年消耗着国家大量的俸禄。除了大量的官吏,帝国的宫廷中还有大量的宦官、宫女以及大批为皇家服务的技术杂役,因为帝国分为北京和南京两个都城,所以宫廷体系也分为两套班底,又学者考证在明末时期宦官大约有70,000人左右,光禄寺的厨役街达到7,884人(1487年)。此外还有庞大的军队和军户也需要帝国进行供给。这个庞大的食俸群体,每年消耗大量的国家收入,在帝国每年2700石的田赋收入中,这种俸禄和粮饷的支出达到2300石。在经过第一轮的分配后,每年的田赋盈余还有370万石左右。但这仅仅是帝国的正常时期的支出和盈余,但是帝国每个朝代都有大规模的额外支出,比如永乐帝时期曾经先后五次北伐鞑靼和瓦剌,大规模的征讨安南的反叛,派遣郑和七次下西洋……这些额外的开支不仅消耗了田赋的最后一丝盈余,而且将其他25%左右收入(包括盐税、海外关税等)也消耗殆尽,并造成了严重的财政赤字和财政危机。这几乎是明朝建立伊始就埋下的灭亡的先兆。

为了应对财政赤字,减轻财政压力,帝国不得不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减轻帝国的财政负担,希望达到财政收支平衡。其主要方式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减少官员俸禄,明朝官员的俸禄是中国历代最低的,一个正一品大员年禄米只有1,044石,而一个从九品官员的年禄米只有60石,而在两汉时期一个郡刺史(按明朝官员品节,应该是正四品)的你年俸禄就达到2000石。结果,减少了官员的俸禄虽然在一方面节省了国家的财政开支,却助长了官员的贪污腐化的风气,造成了更深刻的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

二, 利用大规模军事屯田,减轻国家对军队财政支出。明朝实行军户世袭制度,并建立了一支数量庞大的军队,1392年洪武时期就拥有了120万军队,登记在册的军户有170——200万户。明帝国的军屯,为每一个士兵提供20亩田地,军户除了要出一人负担兵役,还需要自己承担30%的装备,而其他70%的装备也是邻近军户所负担。帝国虽然利用这种自给自足的方式减轻了财政负担,却使得军队长期缺乏训练,导致武备松弛,战斗力下降。

三, 采用“开中制”,减轻帝国对北部边防的补给负担。明朝洪武时期,帝国为了防卫北方的后元(后分裂为瓦剌和鞑靼),对中原的袭扰,设立九边进行防御。由于九边距离帝国的统治中心遥远,后勤补给困难重重,为了减少这种负担,洪武帝与山西商人达成了一个协议,山西商人向大同、居庸关等几大边关要塞输送粮食,山西商人获得了合法贩卖“官盐”的资格。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虽然减轻了朝廷补给九边的负担,但是却损失了相当大份额的盐税。山西人商人不仅获得了河东盐池的盐引,也迅速的垄断了两淮的盐引。帝国虽然节约了每年九边的500万石的后勤供给,却也损失了大规模的盐税,在更大程度上减少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四, 发行纸币(宝钞),增加货币发行量,变相促使货币贬值淡化财政危机。帝国将纸币的面值分为一贯(1000文)、五百文、四百文、三百文、二百文和一百文六类。并且在洪武时期规定了严格的兑换额度“钞一贯,准铜钱一千文,准银一两,黄金四两”。但是,帝国为了缓解财政危机不得不滥发纸币。在1385年帝国的各钞局就印发了2700万贯——3400万贯左右的新钞,当时的物价是2贯500文折米1石(明最初实行米银折换率是1石米折兑0.25两白银,在1447年才由政府重新定价。此处采用1447年之前的兑换价格)。可是到了1390年,印钞的数量就倒到了7500贯,增长了120.6%——177.8%。而且滥发纸币并没有停止,在15世纪初每石米的价格就上涨到了30贯(钞)。米价在短短的不到20年间上涨了12倍。再滥发纸币的同时,帝国对同前的发行量也大规模增加。最终导致了“钞不如钱,钱不如银”的尴尬境地。帝国最初制定的胡货币体系被瓦解。如滥发纸币,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而其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阶级矛盾不断加深。所以在帝国统治期间爆发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就有永乐时期的山东唐婉儿农民大起义、正德年间的刘六、刘七响马大起义(被剥夺土地的农民)、四川农民大起义,最终发展到帝国末期的全国性农民大起义。这种希望通过增发纸币来缓解财政危机的措施,不但没有对财政有任何的缓解作用,发而增加了军事镇压农民起义的支出。可谓“偷鸡不成,放折一把米”。




“灾难频繁”主要因为万历、天启、崇祯三朝正处于全球气候的一个“小冰河期”(Little Ice Age)。自1580年起一直到十七世纪中期是著名的小冰河期(Little Ice Age),几乎所有的太阳黑子消失了长达七十年之久,在这一段时间内宇宙射线的流量降低,而同时气候变冷,这是过去一万年间十数起类似情形中距今最近的一次,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冷的。酷寒必将使降雨区域普遍南移,这导致了明朝全国各地几乎连年遭灾。先秦晋,后河洛,继之齐、鲁、吴越、荆楚、三辅,并出现全国性的大旱灾。万历、崇祯年间,旱灾变得越来越频繁,同时鼠疫也开始蔓延,波及华北数省的大鼠疫终于在山西爆发,明朝末年蔓延到了京畿地区,这直接导致了北京城的轻易被攻占。

“通货膨胀”主要是因为明朝万历、天启、崇祯三朝海外贸易庞大,出口的商品种类之多,数量之庞大,致使大量白银流入中国,葡萄牙学者马加良斯.戈迪尼奥形容中国如同一个“银泵”吸纳着全球的白银。《晚明社会变迁》中提到:“综合粗估结果,1570?1644年美洲白银总共大约有12620吨流入了中国”(相当于3亿3653万多两白银)。李隆生综合了庄国士、von Glahn、Yamamura&Kamiki、Brading&Cross、Atwell Reid、Kobata等众多学者对于明季从日本流入中国的白银的数量估计得出一个平均值的结果:“明季由日本流入中国的白银为1亿7000万两”。综合美洲和日本的白银流量统计,明朝时期从海外流入中国的白银在五亿两以上。如此多的白银堆积在中国,必然导致各种商品的价格飞涨,在灾荒频繁的年月里粮价也随之而飞涨,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


这三种原因的相互作用下,明朝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形成了内忧外患的局面。由于海外贸易的刺激,明朝富庶的南方大片的田亩被用于经济作物的种植,粮食产量随之下降,北方大旱则导致粮食更为匮乏,粮价开始节节攀升,海外贸易收入激增导致的通货膨胀也加剧了粮价的上涨,粮价飞涨带动所有物品上涨。与之相对应的是,明朝中央财政却因为灾荒之年税收相应减少,又由于从海外贸易中赚取了暴利的商贾们开始资本主义萌芽阶段的发展,他们的实力越来越大,导致官办企业纷纷倒闭,朝廷就穷的更为可怜了。随着财政的进一步拮据,赈济和粮饷都成为空谈,而没有了赈济饥民就起事,没有了粮饷军队就哗变,许多农民军正是饥民和散兵组成的,所以明朝末期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而对于北方少数民族来说,一旦气候趋向严寒,部族和牲畜的食品供给短缺,为了生存三番五次劫掠农耕文明的明朝就不足为奇了,这就是明朝后期边陲频频吃紧的根本原因。


这一系列问题加剧了明朝军队的压力,而明朝军队的问题却更为严重,明朝军队实行屯田制,明朝军队的重兵集中在九边重镇,这九个边镇都在北方,北方受小冰河期(Little Ice Age)的影响频繁发生大旱,屯田的庄稼颗粒无收,军队的粮饷就成了问题,缺饷导致战斗力下降,军饷问题必须解决,由于屯田没有收成就只有买粮食,可买粮食也需要钱,本来国家税收拮据财政就困难,灾民要赈济,军队要粮饷,为了备战蒙古和后金这些北方民族的入寇劫掠不仅要招募新兵,还得置办军械、增发军饷,更要修筑防御攻势抵御入侵,这一切都要钱。


这个时期成为明朝异常困难的艰危时期,一面是粮价、物价飞涨,一面是朝廷财政收入锐减,但财政支出却飞速激增,这种局面下“财政问题”就成为了关乎明朝生死攸关的大局。这个大局应该如何对应到辽事的处理上就成为了关键,处理不当则可能祸及根本,处理得当能让大明王朝渡过这段艰辛的岁月,实际上就快要熬过去了,因为到了十七世纪中叶以后灾难逐步缓解最终恢复正常,明朝却只撑到了1644年

如果朝廷腐败到无法救药的地步,那么就和放羊的孩子说惯了"狼来了"一样,就算他说的是真话也没有人相信了,因此明末当兵的不相信朝廷发不出粮饷,各地的饥民也不相信朝廷没钱赈灾

看看下面资料吧 希望能帮助你

明朝后期朝廷最大的心病就是财政吃紧,这个现象缘于多个因素同时作用,一是税收拮据,二是灾难频繁,三是通货膨胀,这些情况在万历、天启、崇祯三朝尤其明显。

“税收拮据”主要因为税率一直很低,农业税本来就不高,商业税更是少得可怜,农民的负担本来不算沉重,但在朝廷收农业税时是收现银,所以收税期间往往会导致粮价下跌,从而导致农民贱卖粮食缴税,之后粮价恢复正常,如此一来即便不算重的税赋也会成倍增高,并且让商人从中牟取暴利,若是朝廷加农业税,那么只能导致这种现象更为严重,甚至会导致许多拖欠的现象。提高农业税增加了农民的负担,但对整个局面却没有根本性的改观,因为明朝中后期经济重心已经向工商业转移,农业发展处于停滞阶段而商业税收又实在少得可怜,所以朝廷要增加收入就必须增加商业税,但当时文官集团又和商贾相互勾结,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文官集团就是商贾的代言人,即便皇帝想加征商业税也会因为文官集团会的阻挠而难以达成,这就造成了明朝税收拮据持续的局面。明朝是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帝国,但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自始至终都非常贫困的一个朝代。帝国75%的财政收入来自于每年田赋税收。帝国的田赋制度承袭唐朝杨炎所创立的“两税法”,分为“夏税”和“秋粮”,平均每年的约有2700万石(一说2950万石)。历史的最高峰时1412(永历帝时期)的收入也不过只有34,612,692石。如果换算成银两,就是说明王朝平均每年的收入是2700万两白银,最高收入年也只有34,612,692万量白银。(按照1447年明朝制定的价格定位“每石税粮白银一两”)。这不仅远不及后来清政府财政收入(早期5000万两左右,后期达到8000万两左右),就是相对于北宋也差距太大,北宋时期政府每年的财政预算可以达到钱“12600万缗到15000万缗”,宋朝的粮食与钱的兑换比例是“每缗铜钱与一石粮食相抵”。帝国的财政收入非常微薄,但是支出却相当庞大。帝国的财政支出不仅涵盖官员的俸禄,军队的粮饷,和宫廷开支。据记载,在十六世纪早期帝国的文官系统中拥有官吏70,000多人,其中官员20,400人,吏51,000人;在1520年左右,帝国拥有世袭武官约100,000余人,(大量的“恩幸得官者”还没有被计算在内)这将近200,000万官吏每年消耗着国家大量的俸禄。除了大量的官吏,帝国的宫廷中还有大量的宦官、宫女以及大批为皇家服务的技术杂役,因为帝国分为北京和南京两个都城,所以宫廷体系也分为两套班底,又学者考证在明末时期宦官大约有70,000人左右,光禄寺的厨役街达到7,884人(1487年)。此外还有庞大的军队和军户也需要帝国进行供给。这个庞大的食俸群体,每年消耗大量的国家收入,在帝国每年2700石的田赋收入中,这种俸禄和粮饷的支出达到2300石。在经过第一轮的分配后,每年的田赋盈余还有370万石左右。但这仅仅是帝国的正常时期的支出和盈余,但是帝国每个朝代都有大规模的额外支出,比如永乐帝时期曾经先后五次北伐鞑靼和瓦剌,大规模的征讨安南的反叛,派遣郑和七次下西洋……这些额外的开支不仅消耗了田赋的最后一丝盈余,而且将其他25%左右收入(包括盐税、海外关税等)也消耗殆尽,并造成了严重的财政赤字和财政危机。这几乎是明朝建立伊始就埋下的灭亡的先兆。

为了应对财政赤字,减轻财政压力,帝国不得不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减轻帝国的财政负担,希望达到财政收支平衡。其主要方式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减少官员俸禄,明朝官员的俸禄是中国历代最低的,一个正一品大员年禄米只有1,044石,而一个从九品官员的年禄米只有60石,而在两汉时期一个郡刺史(按明朝官员品节,应该是正四品)的你年俸禄就达到2000石。结果,减少了官员的俸禄虽然在一方面节省了国家的财政开支,却助长了官员的贪污腐化的风气,造成了更深刻的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

二, 利用大规模军事屯田,减轻国家对军队财政支出。明朝实行军户世袭制度,并建立了一支数量庞大的军队,1392年洪武时期就拥有了120万军队,登记在册的军户有170——200万户。明帝国的军屯,为每一个士兵提供20亩田地,军户除了要出一人负担兵役,还需要自己承担30%的装备,而其他70%的装备也是邻近军户所负担。帝国虽然利用这种自给自足的方式减轻了财政负担,却使得军队长期缺乏训练,导致武备松弛,战斗力下降。

三, 采用“开中制”,减轻帝国对北部边防的补给负担。明朝洪武时期,帝国为了防卫北方的后元(后分裂为瓦剌和鞑靼),对中原的袭扰,设立九边进行防御。由于九边距离帝国的统治中心遥远,后勤补给困难重重,为了减少这种负担,洪武帝与山西商人达成了一个协议,山西商人向大同、居庸关等几大边关要塞输送粮食,山西商人获得了合法贩卖“官盐”的资格。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虽然减轻了朝廷补给九边的负担,但是却损失了相当大份额的盐税。山西人商人不仅获得了河东盐池的盐引,也迅速的垄断了两淮的盐引。帝国虽然节约了每年九边的500万石的后勤供给,却也损失了大规模的盐税,在更大程度上减少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四, 发行纸币(宝钞),增加货币发行量,变相促使货币贬值淡化财政危机。帝国将纸币的面值分为一贯(1000文)、五百文、四百文、三百文、二百文和一百文六类。并且在洪武时期规定了严格的兑换额度“钞一贯,准铜钱一千文,准银一两,黄金四两”。但是,帝国为了缓解财政危机不得不滥发纸币。在1385年帝国的各钞局就印发了2700万贯——3400万贯左右的新钞,当时的物价是2贯500文折米1石(明最初实行米银折换率是1石米折兑0.25两白银,在1447年才由政府重新定价。此处采用1447年之前的兑换价格)。可是到了1390年,印钞的数量就倒到了7500贯,增长了120.6%——177.8%。而且滥发纸币并没有停止,在15世纪初每石米的价格就上涨到了30贯(钞)。米价在短短的不到20年间上涨了12倍。再滥发纸币的同时,帝国对同前的发行量也大规模增加。最终导致了“钞不如钱,钱不如银”的尴尬境地。帝国最初制定的胡货币体系被瓦解。如滥发纸币,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而其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阶级矛盾不断加深。所以在帝国统治期间爆发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就有永乐时期的山东唐婉儿农民大起义、正德年间的刘六、刘七响马大起义(被剥夺土地的农民)、四川农民大起义,最终发展到帝国末期的全国性农民大起义。这种希望通过增发纸币来缓解财政危机的措施,不但没有对财政有任何的缓解作用,发而增加了军事镇压农民起义的支出。可谓“偷鸡不成,放折一把米”。

“灾难频繁”主要因为万历、天启、崇祯三朝正处于全球气候的一个“小冰河期”(Little Ice Age)。自1580年起一直到十七世纪中期是著名的小冰河期(Little Ice Age),几乎所有的太阳黑子消失了长达七十年之久,在这一段时间内宇宙射线的流量降低,而同时气候变冷,这是过去一万年间十数起类似情形中距今最近的一次,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冷的。酷寒必将使降雨区域普遍南移,这导致了明朝全国各地几乎连年遭灾。先秦晋,后河洛,继之齐、鲁、吴越、荆楚、三辅,并出现全国性的大旱灾。万历、崇祯年间,旱灾变得越来越频繁,同时鼠疫也开始蔓延,波及华北数省的大鼠疫终于在山西爆发,明朝末年蔓延到了京畿地区,这直接导致了北京城的轻易被攻占。

“通货膨胀”主要是因为明朝万历、天启、崇祯三朝海外贸易庞大,出口的商品种类之多,数量之庞大,致使大量白银流入中国,葡萄牙学者马加良斯.戈迪尼奥形容中国如同一个“银泵”吸纳着全球的白银。《晚明社会变迁》中提到:“综合粗估结果,1570?1644年美洲白银总共大约有12620吨流入了中国”(相当于3亿3653万多两白银)。李隆生综合了庄国士、von Glahn、Yamamura&Kamiki、Brading&Cross、Atwell Reid、Kobata等众多学者对于明季从日本流入中国的白银的数量估计得出一个平均值的结果:“明季由日本流入中国的白银为1亿7000万两”。综合美洲和日本的白银流量统计,明朝时期从海外流入中国的白银在五亿两以上。如此多的白银堆积在中国,必然导致各种商品的价格飞涨,在灾荒频繁的年月里粮价也随之而飞涨,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

这三种原因的相互作用下,明朝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形成了内忧外患的局面。由于海外贸易的刺激,明朝富庶的南方大片的田亩被用于经济作物的种植,粮食产量随之下降,北方大旱则导致粮食更为匮乏,粮价开始节节攀升,海外贸易收入激增导致的通货膨胀也加剧了粮价的上涨,粮价飞涨带动所有物品上涨。与之相对应的是,明朝中央财政却因为灾荒之年税收相应减少,又由于从海外贸易中赚取了暴利的商贾们开始资本主义萌芽阶段的发展,他们的实力越来越大,导致官办企业纷纷倒闭,朝廷就穷的更为可怜了。随着财政的进一步拮据,赈济和粮饷都成为空谈,而没有了赈济饥民就起事,没有了粮饷军队就哗变,许多农民军正是饥民和散兵组成的,所以明朝末期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而对于北方少数民族来说,一旦气候趋向严寒,部族和牲畜的食品供给短缺,为了生存三番五次劫掠农耕文明的明朝就不足为奇了,这就是明朝后期边陲频频吃紧的根本原因。

这一系列问题加剧了明朝军队的压力,而明朝军队的问题却更为严重,明朝军队实行屯田制,明朝军队的重兵集中在九边重镇,这九个边镇都在北方,北方受小冰河期(Little Ice Age)的影响频繁发生大旱,屯田的庄稼颗粒无收,军队的粮饷就成了问题,缺饷导致战斗力下降,军饷问题必须解决,由于屯田没有收成就只有买粮食,可买粮食也需要钱,本来国家税收拮据财政就困难,灾民要赈济,军队要粮饷,为了备战蒙古和后金这些北方民族的入寇劫掠不仅要招募新兵,还得置办军械、增发军饷,更要修筑防御攻势抵御入侵,这一切都要钱。

这个时期成为明朝异常困难的艰危时期,一面是粮价、物价飞涨,一面是朝廷财政收入锐减,但财政支出却飞速激增,这种局面下“财政问题”就成为了关乎明朝生死攸关的大局。这个大局应该如何对应到辽事的处理上就成为了关键,处理不当则可能祸及根本,处理得当能让大明王朝渡过这段艰辛的岁月,实际上就快要熬过去了,因为到了十七世纪中叶以后灾难逐步缓解最终恢复正常,明朝却只撑到了1644年

当官,富商的有十几房小妾,每天锦衣玉食,怎么看都不像穷啊

因为当时明朝的政治太腐败。

因为皇宫府库中尚有许多明成祖时期留下来的库银,据说有千余万两之多,可惜崇祯皇帝宁肯抄大臣家,逼迫大臣们捐款,就是不肯拿出来发粮饷


为什么明末当兵的不相信朝廷发不出粮饷,各地的饥民也不相信朝廷没钱赈灾...
随着财政的进一步拮据,赈济和粮饷都成为空谈,而没有了赈济饥民就起事,没有了粮饷军队就哗变,许多农民军正是饥民和散兵组成的,所以明朝末期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而对于北方少数民族来说,一旦气候趋向严寒,部族和牲畜的食品供给短缺,为了生存三番五次劫掠农耕文明的明朝就不足为奇了,这就是明朝后期边陲频频吃紧的根本原因...

为什么明末当兵的不相信朝廷发不出粮饷,各地的饥民也不相信朝廷没钱赈灾...
如果朝廷腐败到无法救药的地步,那么就和放羊的孩子说惯了"狼来了"一样,就算他说的是真话也没有人相信了,因此明末当兵的不相信朝廷发不出粮饷,各地的饥民也不相信朝廷没钱赈灾

为什么明末当兵的不相信朝廷发不出粮饷,各地的饥民也不相信朝廷没钱赈灾...
明朝税收少得可怜,根本应付不了庞大的军事开销。崇贞皇帝根本没有什么私房钱,他为了筹集军饷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甚至多次低三下四的向大臣们借钱。李自成进了北京后本来没打算抢劫富商的,但后来国库什么都没有,李自成的军队才不得不四处抢劫。他们抢劫的钱都是北京官员和富商的钱。他们把这些钱说...

与手不释卷相关的成语故事
正是有这一精神,顾炎武根据实地考察,完成一部集文献资料与实地历史考察相结合的著作——《天下郡书》。手不释卷 解 释 :形容读书或看书入迷,手都不舍得松开书,形容勤奋好学。有时也比喻十分喜爱。编辑本段出 处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编...

明末清初明清军人工资对比?谁知道
明末招募士兵起薪:月3两银,免费包吃包住,还补贴3斤猪油、1斤盐、20斤大米、5米棉布。。。可是明末国库空虚,军饷很难落实,军心溃散,大顺军势如破竹。有人说大明,其实是穷死的。满清标准是每名兵士每月给银6两,每日米8.3合,马草2束,料5升。嗯,貌似是这样的 ...

明末很多起义军,为何都以《三国演义》《水浒传》,作为制胜秘籍?_百度...
“本朝未进关之先,以翻译《三国演义》为兵略。”汉语翻译学习培训以外,八旗军人也可以做到融会贯通,多尔衮挑拨大明朝大将袁崇焕,“即公瑾赚蒋干之故智”。直到康熙朝,皇上“尝有诏,饰印《三国志演义》一千部,颁赐满洲、蒙古诸路领兵元帅,以当兵法。”《水浒》《三国》原是中国经典名着中灿烂...

明末行的章节目录
第四百四十章 不交不行第四百四十一章 微妙的情绪第四百四十二章 火铳运到第四百四十三章 仿制火铳(第二更)第四百四十四章 这就是差距第四百四十五章 回归(第二更)第四百四十六章 要扩大海上贸易第四百四十七章 黑色好第四百四十八章 皮二蛋第四百四十九章 我也要当兵第四百五十章 没钨矿了第四百五十一章 ...

充军发配流放的小说
1.《回到明末去当兵》:作者不到黄河不死心,描绘了一位现代特种兵穿越至明末,以小边兵身份起点,凭借特种兵的素质和热血,在大明动荡的年代中,逐渐成长为一名英勇的战士,力图挽救国家的命运。2.《明末边军一小兵》:作者老白牛,经过六年创作,终于完本。这部作品格局宏大,气势磅礴,是明末挽天倾的...

李闯王“非税免粮”是因为建立大顺政权后无财税政策吗?
明末,由于兵连祸结,灾害频仍,贪腐成风,造成北方和中原满目疮痍,饿殍遍野,民不聊生,走投无路的穷苦老百姓哪有心思琢磨“非税免粮”是否切合实际,能活下来是硬道理,当兵吃饱肚子是最紧要的,于是乎,李自成振臂一呼而应者云集。兵民可以不琢磨“非税免粮”,但李自成不可以,这关乎起义军的...

卧薪尝胆的启示是什么?
智慧启示:“卧薪尝胆”不仅是一种大隐忍,更是一种大智慧,它是一个人在人生遭遇重大挫折时,不得已却又应当采取的生活态度。在业已出现的磨难面前,沮丧颓废、一蹶不振是没有任何建设意义的,只有“卧薪尝胆”,将屈辱失败变为一种激励和动力,我们才有可能摆脱国境,再一次获得成功。卧薪尝胆的...

临淄区17894354293: 历史上,明朝末年为什么没有人能挡住清军 -
壬将乳癖: 一直到吴三桂开山海关之前,清军都没能踏入中原一步. 问明军为什么挡不住清军,不如问为什么明军挡不住李自成和各地农民军. 明末时粮饷朝廷已经基本发不出粮饷了,最惨的是那些年还摊上旱灾,简直雪上加霜. 而且底层官兵装备差,兵员素质更不用说,到了后期基本拉的都是新兵,训练又不足.孙传庭在子午谷打了高迎祥的伏击,子午谷那种地形,一旦被包围本应该是屠杀的局面,结果硬是打成了苦战,要不是孙传庭一代名将,高迎祥说不定真的能实现魏延子午谷的奇谋. 一堆朽木,是怎么也不可能再翻身的

临淄区17894354293: 崇祯皇帝那么努力,为什么明朝还是灭亡了
壬将乳癖: 因为官僚机构不交税,所以国库无钱也无粮,没有钱粮也就无兵,无兵自然灭亡. 你看小小南宋,半壁江山,有钱有粮,都可以割据将近200年. 这就是打仗拼国力.所以南明守不住半边江山,与明朝国策有关. 如果继续推行张之洞一条鞭法,明朝廷有钱粮就不会灭亡.

临淄区17894354293: 明朝算是强大的朝代吗? -
壬将乳癖: 明朝在中国朝代只能算中等,论综合能力的话,不能跟汉唐比,但是又比清朝强.经济:明朝的经济在历代王朝中并不突出,不能跟宋比,但是又比清朝强.军事,明朝在前期很强大,特别是永乐时期,...

临淄区17894354293: 古代战争要消耗大量的粮食吗 -
壬将乳癖: 是的 第一,不打仗的时候,士兵拿的是俸禄,不一定是现粮,而且这些都算是朝廷的计划内支出.计划内的都是看锅做饭,有多少能力养多少兵.而打仗的时候,士兵吃的必须是现粮,朝廷如果存量不够,就只能征粮,或者到市场上买,或者是...

临淄区17894354293: 农民推翻了明朝,为什么最后失败了. -
壬将乳癖: 主要因为他们没有明确的纲领,以为推翻了政府就可以过太平生活了,存在盲目性,这是有当时的农民认识所决定的,还有就是和当时的国际形式也有管证赶上清兵入关,所以就失败了

临淄区17894354293: 明朝后期经济崩溃的原因都有哪些? -
壬将乳癖: 朝廷的征税制度建立在不合实际的基础上是引发崩溃的根本原因. 明朝后期的万历三大征,事实上并没有动摇国库的根本,万历死的时候国库里的钱并没有如有些史书上记载的那样耗尽,反而还有一定的积余.当然,在万历死后,西北匪患,辽东满清开始做大,因而军费自然飞涨,这是引发明朝最终走向崩溃的主因

临淄区17894354293: 为什么明末汉奸和伪军历史上最多,明朝气节不是很行 -
壬将乳癖: 并不能说明末汉奸伪军最多,其实南宋末也不少,原南宋将领吕文焕、刘整、夏贵、范文虎,文臣留梦炎、王积翁、叶李不说,就算是许多元军将领其实也算是背金降元的“金奸”,比如史天倪、史天泽、张弘范等.对比南宋末与明末,南宋末年吕文焕在襄阳投降后朝廷官方的大规模抵抗就只有张世杰和文天祥,而明末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后却有李定国、郑成功、张煌言、张名振,可见至少明末是不输于南宋末年的

临淄区17894354293: 为什么清末破城后当地督抚大多自杀,而明末投降的却一 -
壬将乳癖: 主要是因为清末的时候地方的总督和巡抚已经有相当大的自治权了战败了觉得自己比较愧疚朝廷信任同时也认为是自己无能

临淄区17894354293: 明朝和清朝朝廷对老百姓的苛捐杂税哪个比较重 -
壬将乳癖: 明朝的要重 明朝老百姓不仅要交国税,这个国税还不算重,可老百姓还要交养各地藩王的地税,这个地税就重了,年年加,朱元璋最早的只有6个儿子藩王,到明朝末年是几千人,因为明朝藩王长子是世袭制,其他兄弟是封镇国公、辅国公,都是世袭制,最后朱元璋的后人封的镇国公、辅国公越来越多,老百姓地税越来越重.清朝注意了这个问题,清朝的藩王都是递减制,没有世袭制藩王,一般4-5代后没有军功,就成普通人了,相对来说老百姓供养的赋税轻.

临淄区17894354293: 明朝和宋朝比起来,谁更强大? -
壬将乳癖: 以军事来看,宋朝就比明朝差一大截,主要的原因不是武器问题根据我的看法有两方面:第一,是军队制度问题,自从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局面,还有就是垃圾兵太多,没有退伍制度.朝廷花了很多钱养兵,但是一上...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