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到底有多伟大?

作者&投稿:徐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孔子到底伟大在哪?~

孔子的历史贡献主要有三点:
1、孔子的政治理想,如果再现实一点,在大国是完全可以实施的。但是孔子可以失败,却决不妥协,这种人无论自身有没有作为,都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孔子生活的年代,有秦、楚、齐、晋四大强国,其中,秦、楚在传统意义上是蛮夷,齐是孔子祖国鲁的死敌,而晋国有一段小晋灭大晋的故事,所以晋公属于篡位。所以,孔子一生,根本不可能考虑在四大强国实行自己的政治理念。在小国,一旦孔子被重用,大国就会出来干涉。所以,孔子虽然写了很多书,但是在政治上并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也符合中国人对失败者的同情。历史上,被美化的项籍、武侯等等,都属于这个类型。
2、孔子之所以成名,是因为他是儒家的创始人。儒家思想,并非历史书上所说,从汉武帝以后,就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实际上,汉武帝前期黄老在中国还是主流,中期个人认为偏法家比较多,只有公孙弘执政时期,还算儒家。但是黄老思想的代表人物还是比较受重视,比如汲黯。后期,汉武帝认识到了自己穷兵黩武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基本恢复到了道家的思想,休养生息。而汉武帝死后,宣帝就施行了休养生息的政策,应该属于道家思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乱,儒道都不受重视,这使得释教盛行,佛教在中国开始蓬勃发展。两个比较典型的实例就是萧衍重佛,还有达摩和菩提达摩等等印度法师来中国传教。唐朝时基本是三教并行。宋朝时期,儒家思想,或者说是朱程理学才成为社会的主流。元明清基本没什么变化。即使如此,将近1千年的儒家思想,也确实深入民心。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得到尊重也就不足为奇了。
3、孔子还是一名优秀的史学家。孔子修改的鲁春秋,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历史书。尚书也是一本历史书,诗经里也记述了不少历史事件。孔子的历史书,不仅记载了历史,还记载了历史学的思想,告诉人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才应该是中国史官的样子。到了晋,陈寿就开始为长者讳,这种态度是不足取得。
综上所述,孔子的伟大,在于他自身的人格魅力,和他创造出的不朽学术。

1. 哲学上的贡献
《易》是大道之源, 是中国哲学之源.
《汉书》记《易》之由来,"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伏羲始作八卦是第一阶段;
周文王由八卦演为六十四卦是第二阶段;
孔子作《易传》是第三阶段.
《易传》的基本特点是,绕开卜筮, 阐发易理.
《易传》中运用和阐述的一些基本范畴,命题,思维方式和哲学思想,
如: "阴阳","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和,合"思想等等,发现了自然界,社会领域及思维领域的一般规律,即对立统一,量变与质变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创立了"君子时而中","过犹不及","通变动成","中庸成道"等原则,体现了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发展变化,运动过程的思想.
从礼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其辩正回归的轨迹.

2.教育上的贡献
孔子时代, 教育与学术由官府垄断, 提出"有教 无类"的旗帜,以私人身份招徒讲学,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私人学校.
选编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教材; 将内容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进行教育.
孔子在其丰富的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

教育目标是培养君子仁人
教育对象则"有教无类";
教学原则是因材施教,
教学方法采用"循循然善诱人"的启发式,要求弟子学思结合,举一反三,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重视德育,智仁勇并举而以仁为中心;
提倡教师以身作则,师生教学相长;端正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当仁不让于师
要求弟子学以成才,学以致用.
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被尊为"万世师表".
他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指导了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教育,而且在今天看来,仍与东西方与现代教育理念相合.

3,文学上的贡献
孔子修《诗》,正《乐》.我国传世的第一部文学作品《诗经》,是由孔子整理成书的.
《乐经》失传.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古时有诗三千余篇,孔子删除其重复的,选取其"可施于礼义"的,形成了三百零五篇的《诗经》文本.
孔子还对《诗经》的主旨,作用和若干篇章作了重要解说.
《论语》中就有很多记载,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不学诗,无以言."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更是最近发现的孔子诗论文献.
孔子对《诗经》的解说, 涉及到文学,政治,伦理,教育等各个层面,其中的一些重要思想,理念,对后来的文学创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产生了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孔子整理的《诗经》和孔子的诗论,就是两千五百多年来中国文学和文论的"源头活水".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
主要是因为孔子的思想适合封建统制需要,君君臣臣、注重礼仪,才会被推到很高的地位,实际上儒家的思想内含远不如道家,儒家是出仕的,不可避免的带有功利性,而道家是隐逸的,更加清净淡泊。
孔子思想在现今社会已经式微了,我们信的是马列主义
所以现在社会就接近于没有孔子的社会
说接近于是因为文化传统是不会被某些文化霸权抹杀的,翻开论语、孟子,你就会知道儒家的思想、理念早已进入了我们的血液
即使这样,我们所接受的孔子思想也只是他的一点皮毛,更别说精华了
刚才我至少打了一千字,结果断网了,所以没发上来
555~~
我就简单说了,文化传统不能随便丢弃,人活在世界上需要自己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归属,这是我们的根基所在,否认自己的传统就没有立足点,我们每天吃面包能长久吗?还是米饭最好!
一楼说什么功利性的,显然没入门
学习一种思想要掌握其系统,任何主观上的断章取义结果必定是不见泰山
我只能简要回答到这里了

〔摘 要〕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认识到人类有同群的需要和过美好生活的愿望,分别提出了“仁”和“友爱”的概念。“友爱”中所包含的“从属关系的友爱”与“仁”的根本——“孝悌”非常相似。这种相似的根源在于先秦与古希腊社会的结构和发展历程的相似性。进行这样的比较,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两位东西方大师的伦理思想。

〔关键词〕仁;友爱;孔子;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科伦理学》第八卷第7章有这样一句话:

“另一类友爱是从属关系的友爱,例如父亲对儿子,一般地说来,老年人对青年人,男子对妇女,全部主宰对属民。”〔1〕(P187)

在同卷第12章中还有一句:“亲属的友爱表现为多种多样,但都是从父爱派生出来的。”[1](P195)

中国读者读了这两句话也许会大惑不解:老年人与青年人之间可能有友爱(忘年交);男人与女人、上级与下级(亚氏所说的“主宰”对“属民”)之间也可能有友爱,这种友爱现在一般称作友谊;但是父子之间的感情怎么能称为友爱呢?从父爱中又怎么能派生出多种多样的亲属的友爱呢?倘若这位读者肯对照一下英译本,便会发现与“友爱”对应的都是英文friendship,那么他的疑惑就越发加深了。

是不是中英文译者们都译错了呢?英译的情况我们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笔者所见的译本都是权威译本[①]。中译者是苗力田先生。他曾跟杨适先生谈起这个词的翻译。[2](P31)他说译这个词颇费心力。这个词的希腊文是philia,它是从动词phileo(爱)变化而来,其动名词形式是philos。按,这个词我们不陌生,如philosophy(哲学)即由philos(loving,爱)加上智慧sophos(wisdom,智慧),意为“爱智慧”。英译者们将philia译为friendship,是通常的译法。苗先生没有随英译按一般的翻译将其译成“友谊”,而是译成“友爱”,就是想将philia这个词的本来意义表达出来。苗先生的用意是很好的(详见下文)。尽管中国读者读来仍不免疑惑,但是翻译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解释,因为甲语言中的某个词往往在乙语言中找不到完全对应的词。

笔者是在阅读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科伦理学》时发现这个问题的,起初并没有很在意,后来,当笔者阅读《论语》时,发现亚氏的“友爱”竟与孔子的“仁”有许多相似之处,给人以很大的启发。笔者了解到,中国学者已发表一本论亚里士多德友爱论的专著[②],至于讨论孔子的“仁”的论著当然数不胜数。但是未见有人将此二词加以对比,故作此小文。不当之处,望方家赐教。



儒家经典《论语》当中有几十处论“仁”,但意思并不都一样。学术界一般认为,“仁”是孔子以及整个儒家学说的核心。至于“仁”的中心意思,大家也有大致相同的看法,常为人引用的有以下三条: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3](P511)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礼记·中庸》)[4](P1629)

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下》)[5](P977)

第一条是孔子语。第二条是子思引孔子语。第三条,显然孟子的观点以子思的说法为本。所以,这三条对“仁”的解释一脉相承。子思和孟子都肯定“仁者人也”,这与“仁者爱人”的意思是完全一样的。何以见得?

《中庸》:“仁者,人也。”郑玄注:“人也,读如相人偶之人,以人意相存问之言。”[4](P1269)这里的“人偶”是什么意思?刘家和先生解释说:“‘人偶’就是同位之人,他们在行礼的时候用同等的礼节,相互间以人意相存问或尊偶,即相互以待人之道相对待或相尊重。”[6](P30)这个解释的中心意思是说“仁”就是把人当作人看待。

再看《说文解字·人部》对“仁”字的解释:“仁,亲也。从人从二。”〔7〕(P161)段玉裁注:“见部曰:亲者,密至也。”[8](P365)

人把别人当作与自己同样的人看待,那么人与人之间自然就“亲”了,“近”(“密至”)了,也就是“相爱”。反之,人不把别人当作人看待,人与人之间自然就疏远了,乃发展到极端就是相互仇恨。

以上是字义上的考查,下面再作道理上的分析。

孔子大力提倡“仁”,即要求人们去“爱人”。为什么人与人之间应当“相爱”呢?这个道理《论语》虽没有直接讲,但间接暗示了。孔子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3](P723)这是孔子周游时遇隐者劝他“避世”时说的一句话,意思是人只能与人同群。隐含的意思是隐居山林,只能与鸟兽同群,大家都如此,那人类社会便不复存在了。这是从否定的方面说人类同群的必要性;从肯定的方面,《论语》没有说,倒是后来的儒家大师荀子说得明白:

“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宫室可得而居也。故序四时,裁万物,兼利天下,无他故焉,得之分义也。故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故宫室不可得而居也。不可少顷舍礼义之谓也。”(《荀子·王制》)[9](P164-5)

这段话有两层意思。第一,人生来不能无群,因为同群意味着“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即战胜周围的自然,达到生存的目的。这个道理简单。第二,生存仅仅是人们的起码要求,人们追求的还有社会的和谐、人民的幸福。荀子认为人群要有“分”(差别),“分”靠“义”来实行,这样人群就会有“和”(有差别的和谐),于是“和则一”,和谐带来的是社会的团结。荀子所说的“义”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明白,荀子的思想实际上来自孔子。《论语》记载有若的话[③]:“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3](P29)什么是“和为贵”?钱穆先生解释说:“礼主敬,若在人群间加以种种分别。实则礼贵和,乃在人群间与以种种调融。”[10](P17)钱先生的意思是,“礼”看起来是“差别”,但精神实质是“和”(融洽、和谐)。所以,荀子所说的“义”即是“礼”。本来,义(繁体为义)者,我也(董仲舒曰),〔8〕(P633)宜也(义、宜叠韵,同源字),是“我应该”,即人在社会中所必须履行的道德义务。礼者,履也,既包括底层次的礼仪又包括高层次的伦常(即“义”)。二者有重合的部分。故荀子“礼”、“义”连言的地方很多。试举一例:

“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情之所同欲也。然则从人之欲则势不能容,物不能赡也。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愚,能、不能之分……”(《荣辱篇》)[9](P70)

很明显,这段话中的“制礼义以分”,“礼”与“义”同义。

总而言之,关于孔子的“仁”,我认为有三点值得注意:首先,人类为了生存而同群,是一种历史的和现实的现象;在每个人身上,存在着一种合聚成群体的本能,它表现为人们之间的“相亲”、“相爱”。其次,孔子通过反思人类生活认识到这种本能和现象;第三,在这个基础上,他提出了“仁”的概念并与“礼”、“孝”、“忠”等其他概念构成自己的学说。这套以“仁”为中心的学说的宗旨是,在维持人类生存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理想。

下面我们再看亚里士多德的“友爱”。如前述,“友爱”译自希腊文“philia”。早在亚氏之前,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家恩培多克勒认为,万物——从日月星辰到人的四肢身骸都是四种元素(水、火、气、土)在“爱”与“恨”(或译“争”、“憎”)两种力量作用下的结果。[11](P815-6)所谓“爱”是一种结合的力,“恨”则是一种分离的力。这里的“爱”(philotes),其希腊文显然与philein,phileo同源,在英语中都是love或friendship的意思。[12](P747)如果再深究“爱”(philotes)的观念,也并非恩培多克勒首创,其来源甚古(参见汪子嵩等编著:《希腊哲学史》第一卷第四节,前引书)。

亚里士多德熟悉恩培多克勒的学说,他认为这个观点在自然方面能否成立还是一个难题。[1](P178-9)他在另一本著作[④]《大伦理学》中则明确指出:“有些人认为,有对神的和对无生物的爱,但他们的观点是不正确的。我们说,友爱只存在于能回报以爱的地方……因此,我们所探讨的,不是对神的爱,也不是对无生物的爱,而是对有生物的,且是对能回报以爱的那些有生物的爱。”[1](P341)显然,亚氏所说的“那些有生物”指的是人。这样,他就把友爱的观念应用到了社会领域。他说:“生育者对被生育者,或者被生育者对生育者友爱是天性。不仅人是如此,鸟类和许多野兽也不例外,同种成员间相互友爱,人类更是如此。因此,爱人的人受到称赞。出门在外时,看得会更清楚,似乎所有的人都相亲相爱。友爱把城邦联系起来,与公正相比,立法者更重视友爱。他们的目的就是加强友爱与团结,另一方面则是消除仇恨对立。”[1](P178)可见,亚氏认识到,不仅人而且某些动物都是过群居生活的,他(它)们之间是相互友爱的(前引孔子的那段话也有鸟兽同群的意思)。在其他地方,他还多次说人是一种惯于过群居生活的动物。他在《政治学》中说:“……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或译为“人类在本性上是一种政治动物”)。[13](P7)又说:“人类生来就有合群的性情。”[13](P9)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他说:“人是政治动物,天生要过共同的生活。”[1](P218)按,所谓“政治的”,英文是political,其词源即古希腊文polis(城邦,city-state),“政治动物”即“城邦的动物”。所谓城邦,是社会团体(也译“共同体”)[14](P3)的一种形式。亚氏指出:“城邦是社会团体中最高而且包含最广的一种。”[13](P3)

那么,人类结成团体的目的何在?从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首先应该是人类自身的生存。亚里士多德正是这样说的:“……每一个隔离的个人都不足以自给其生活,必须共同集合于城邦这个整体〔才能大家满足其需要〕。凡隔离而自外于城邦的人——或是为世俗所鄙弃而无法获得人类社会组合的便利或因高傲自满而鄙弃世俗的组合的人——他如果不是一只野兽,那就是一位神只。”[13](P9)

这个目的是人类的起码要求,所以亚里士多德又说“一切社会团体的建立,其目的总是为了完成某些善业——所有人类的每一种行为,在他们自己看来,其本意总是在求取某一善果。”[13](P3)按,这里的“善业”、“善果”,原文的拉丁写法为agathon,英译都是good。[15](P54)中译又作一个字——“善”。什么是善?一般人的理解太偏重于道德方面,把它看作与恶相对,那还不如译成中性的“好”。亚里士多德自己有一个解释:“……自足似乎就是完满的善。我们所说的自足并不是就单一的自身而言,并不是孤独地生活,而是既有父母,也有妻子,并且和朋友们、同邦人生活在一起,因为,人在本性上是政治的。……我们现在主张自足就是无待而有,它使生活变得愉快,不感匮乏。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幸福。”[1](P14-5)这段话告诉我们,善是“自足”,“自足”即“无待而有”,也就是幸福。所谓“无待而有”就是事物或人的自身的和谐。

由此可见,孔子与亚里士多德都认识到,人类为了生存而同群,因而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趋于共同生活的本能。在此基础上,他们分别提出了“仁”、“友爱”的概念。同时,人类同群是为了过幸福的生活,他们都认为这种幸福生活的本质是社会的和谐。“礼”的作用就是要达到和谐;所谓求“善”也是要达到和谐。



读者也许还记得本文开头所引的亚里士多德的两句话,亚氏把父子之情称为“友爱”,这是怎么回事呢?它与孔子的“仁”有什么关系呢?

为避免断章取义,请允许我引用他的一长段话:

“亲属的友爱表现为多种多样,但都是从父爱派生出来的。生养者把子女作自身的一部分,照拂备至,子女们则把双亲当做自己存在的来源。双亲对他们的孩子所知道的更多,被生育的则对他们的生育者所知较少。与被生育者对生育者相比,生育者更依恋被生育者,被生育者是属于生育者的。正如牙齿、头发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属于其所有者一样。而生育者却不属于被生育者,或者更少些。双亲对孩子的爱,在时间上也更长些。孩子们一出生就立即得到照顾。孩子们只有经过一段时间才懂得并感觉到他们的双亲。从以上所说就可以明白,为什么母亲有那么强烈的爱。生育者把后代当作自身来爱(他们是出于自身,是与自身相分离的另外的自身)。孩子们爱双亲则把他们当作自身的来源。兄弟相互地爱,由于是自然地出于双亲。这种与他们相关的相互同一性,就造成了他们的互爱。由此人们说血脉相通,骨肉相连等等。也可说他们某种意义上是同一的存在,只不过处于分散中而已。这种友爱由于受共同哺育和年龄相仿而增大,因为年龄相近也就相亲,伙伴们习性相投。所以兄弟的友爱和哥儿们的友爱是相似的。叔伯兄弟以及其他亲属,也是因此而相近,因为他们出于同一祖先,因与始祖相距近或远以区别亲或疏。”[1](P195-6)

读了这段话,我们有一个强烈的感受:亚里士多德这里所说的“亲属的友爱”与孔子的“孝悌”何其相似!下面试作简要的对比分析。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儒家还特别重“孝”。《论语》中记载孔子的弟子有若的话:“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3](P5-7)按,朱熹注:本,犹根也。[16](P48)朱注是一个很好的提示。这就好比说,一棵树没有根就不能吸取土里的营养,也就不能存活和长大。可见,“孝”是“仁”的根本,“仁”是“孝”的潜能的展现(我们可以认为有若的话是对老师意思的阐发,“弟”下文再论)。但其中的原因何在呢?《论语》里没有直接说。钱穆先生认为“仁”是“人与人之间一种温情与善意。”[10](P7)冯友兰先生也有类似的观点,他说:“‘仁’的基础是人的真性情、真情实感”。[17](P132)“孝”是子女对父母的,应当是人世间最真挚感情的流露。从培养这种真感情出发,推己及人,便可以达到对其他人的“仁”。可以说,有了“孝”,其他的一切亲属间的感情以及更远的感情都有了着落。

下面再看亚里士多德的类似观点。亚氏说:“亲属的友爱表现为多种多样,但都是从父爱派生出来。”(前引文,下同)可见,“父爱”是亲属关系的核心,为什么?因为有父母,才有子女,即“孩子们爱双亲则把他们当作自身的来源。”子女爱父母,即儒家所说的“孝”,而父母又有父母,即祖父母,祖父母又有父母,即曾祖父母,依次类推,子女的爱便上达宗族的祖先,从祖先若还要往上推,那就是祖先之源——神了,于是爱祖爱神的感情自然就有了。亚氏的观点正是如此,他:“存在着后代对祖先的爱和人对神的爱,这种善和尊长的爱。因为他们恩高德厚,是后代的存在和一出生即得到哺育和教育的原因。”[1](P196)同样,亚氏又说子女对父母的爱也延伸到父母的兄弟姊妹身上。

孔子及后代儒家往往“孝”、“悌”连言,且“悌”从属于“孝”。如前文所说的“孝弟(悌)仁之本”。又如,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3](P18)为什么呢?《论语》里也没有直接说。亚氏则解释说:“兄弟们相互地爱,由于是自然地出于双亲。这种与他们相关的相互同一性,就造成了他们的互爱。由此人们说血脉相通,骨肉相连等等。也可以说他们某种意义是同一的存在,只不过处于分散中而已。”

既然兄弟之爱源自父子之爱,那么兄弟之爱就可外推至叔伯兄弟及其他亲属,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出则悌”的意思。亚氏也说:“……兄弟的友爱和哥儿们的友爱是相似的。叔伯兄弟以及其他亲属也因此而相近。因为他们出于同一祖先,因与始祖相距近或远以区别亲或疏。”这样,上至祖先、神,下至同宗兄弟,都由父子之“友爱”而贯串起来。我认为这是亚理士多德伦理学与儒家思想最相似的部分之一。

儒家总是强调孝,给人的印象是他们主张不平等的父子关系,这有什么依据?孔子在回答宰予问“三年之丧”时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阳货》)仅此一句,可谓点到为止。亚里士多德则将其中的原委和盘托出:“生养者把子女作为自身的一部分,照拂备至,双亲对孩子的爱,在时间上更长些。孩子们一出生就立即得到照顾,孩子们只有经过一段时间才懂得并感觉到他们的双亲。”在另一处,他又说:“欠债还钱,儿子对父亲所欠的债是还不完的,所以他是一个永远的负债者。债权人却可以免除债务人的债务,所以父亲可以否认儿子。”[1](P200)可见,孔子和亚氏都认为父子关系中的父重子轻的前提是父亲所付出的远大于子女所偿还的。

当然,父子之间的友爱并不是纯利益的交换。亚氏说:“友爱是某种活动,除了爱的活动外,没有其他目的,相反,它就是目的。”[1](P350)孔子的本意也是如此。宰我想改三年之丧为一年,孔子不满意,故不客气,意思是说:父母三年的抚养(何况不止三年)还换不回你的三年的服丧吗?孔子回答弟子提问时针对性是很强的,并不是机械地要人们以“三年之丧”交换“三年抚养”。

儒家大力提倡孝还有什么考虑呢?单从经典来看,不容易明白。亚氏的观点却对我们的理解颇有帮助。

在《大伦理学》中,他说:“在某种意义上,父亲总是更主动地活动,因为儿子是他的某种创造物,我们看到,这种情形在其他方面也如此;因为一切人对自己的创造物都有某种亲缘感。所以父亲对儿子有如对自己的创造物一样,有某种亲缘感,这种情感被追忆和期盼引导。因此,父亲爱儿子甚于儿子爱父亲。”[1](P350)亚氏的意思是父对子的爱是一种本能。

他在《优台谟伦理学》中讲得更明白:“即使在动物中,怜爱幼仔的本能也使它们繁殖后代,并保护已繁殖出的后代。父亲更爱孩子(当然,母亲比父亲爱得还深),而不是孩子更爱父亲,依次类推,孩子又更爱他们的孩子,而不是更爱父母……”[1](P449)世间不爱子女的父母少,不孝父母的子女多,而且自己不孝顺父母却很疼爱子女。原因就在于父母爱子女(儒家所说的“慈”)出于本能,无须提倡;而子女孝顺父母虽也是发端于本能,但不如父母之爱那么强烈,因而要大力提倡。



让我们再回到“友爱”这个词。很明显,亚里士多德是在很宽泛的意义上使用它。它包括所有人与人之间的爱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爱(including all personal relationships motivated by mutual love and the relationships amongst family members)。[12](P397)英译friendship没有这么广泛的意思,而且friendship平等意思突出,而亚氏的philia还包括从属的关系的爱。那么中文“友爱”的翻译是否贴切呢?在现代汉语中,友爱明显不能包括从属关系的爱。从这个角度来讲,苗力田先生赋予这个词以其他的含义。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上世纪20年代,向达先生第一个将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译成了中文[⑤],他就将philia译成“友爱”。193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严群先生的《亚里士多德之伦理思想》[18],其中就谈到了philia的翻译:

“友爱一辞,希腊语为Φιλία,英译为Friendship或Love,Friendship之为言,友也;Love之为言,爱也。在英文中,不能并举,必择一以当之。故卫尔敦(Welldon)氏之译之也,谓“友”或“爱”。“或”字虽属两可之意,然与“并”、“及”、“与”等字不同,盖谓非此及彼,二者必须任择其一。以Friendship(友)译Φιλία固属正法,然Φιλία实Φιλείυ(爱)字之义,故曰Friendship(友)或Love(爱)也。在中文,则友爱二字,能并举以成一辞,于是Φιλία字之义可无漏。[18](P109)

按,Φιλία即philia。

严群先生的考虑已经很周到了。我想,苗先生的意思也大致如此相同,即用“爱”字来补“友”字之不足。

在本文的这部分,笔者想探讨一下在先秦时代友字的意思。这不是争一个词翻译的长短,而是想引起我们更深入的思考。不过,这里的“探讨”主要是借用刘家和先生的研究成果。

首先要说明的是,《论语》有不少“友”,如“无友不如己者”、“与朋友交”(《学而》),但是仅从这本语录体的经典当中是不容易分析出友的含义的。

刘先生在《〈书·梓材〉》人历、人宥试释》一文中详细探讨了先秦时代友的概念。他认为友的概念,在古代与后世很不相同,必须历史地予以理解。先秦时代的友具有以下一些特征:1、友原本是一同劳动的伙伴;2、友在军事活动中并肩战斗,互相帮助;3、《说文解字·又部》:“同志为友”。但当时血缘关系在社会上仍起很重要的作用,“同志”指的就是“同族”、“同姓”;4、有婚姻关系的异姓人也可以称为人友,所以人友又不限于同姓、同族。5、人友还指臣僚(以上所引为结论,论证不赘)[19](P170-1)。刘先生最后总结说:

“……可见人宥(友)就是古代城邦中的“百姓”。他们是以同族同姓或异姓通婚的纽带构成的城邦公民共同体。……他们是城邦中的主体,而不是城邦的依附者。”[19](P172)

如此说来,这种城邦“百姓”(友)之间的美好感情不是“友爱”又是什么呢?而且亚氏所谓“从属关系的友爱”、“亲属的友爱”不都很好理解了吗?看来,将philia译成“友爱”实在很贴切,只是先秦并无“友爱”这个词,倒是有“仁”这个字。说到这里,笔者想起有一本英文著作曾提到,美国著名学者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在1973年的一次讲课中建议将亚里士多德的philia译成“attachment”[20](P141),这个单词有“附着、爱慕、依恋”等意思,与前文所说的“亲也”、“近也”的“仁”若合符节!然而,中译者们没想到将philia译成“仁”,或者是没有这样的认识,或者是觉得它们之间还有很大的不同。不管怎么说,中译已尽其能事了。

翻译的问题就说到这里。刘先生的研究还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仁”与“友爱”如此相似不是偶然的,其根源在于先秦与古希腊社会结构和发展过程的相似性。但这是一个大课题,其论证超出了本文的范围。这里只想指出一点,那就是血缘关系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在春秋以前,存在着牢固的宗法制度,即血缘关系与政治体系合二为一。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度虽逐渐解体,但血缘关系的因素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便在今天的中国的广大农村,聚族而居仍是普遍现象。在古希腊,情形也大致如此。雅典在梭伦改革时由四个血缘部落组成,克里斯提尼虽以十个地区部落为单位进行选举,但血缘关系的因素长期存在也是毫无疑问的。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第一卷中分析说,家庭是最基本的单位,由家而村,由村而邦(亚氏还没有“部落”的概念)。可见,当时的实际情况大抵如此。



本文题目既言“比较”,但至此仅仅简要地分析了“仁”与“友爱”两个概念的同,而对异却只字未提,这一方面由于篇幅所限(容另文专论);另一方面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治伦理学史的学者们,要么专研究中国,要么专研究西方,将两者加以比较的则较少见到,所以想不到这两个概念会如此相似。但是比较研究是有它的好处的,那就是可以借助甲方来理解乙方;反之亦然。结果是使我们对甲乙双方的理解都加深了。如前文所论,孔子的“仁”,有些地方语焉不详,或者难以理解,借助亚氏的友爱论却可以得到很好的说明;而人们对亚氏的所谓的“从属关系的友爱”的疑惑,通过探讨先秦孝的概念也就涣然冰释了。当然,这种比较的基础是先秦与古希腊社会结构和发展过程的相似性。本文只论同而未及异,只想提出一种研究的新思路,期望它能起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孔子的伟大在于为人为社会选择了想出了可行的规矩和理想的制度,孔子教出的学生沿习孔子的思想在当时的社会上最行得通,它对社会影响大,天下为公世界大同既是社会理又是做人的目标,它流传至今越来越实用,对这,世人无一比肩,论这,是人和社会的总纲,孔子是立做人和社会制度的根基的人。
孔子所说世界大同最早见于西汉《礼记·礼运》,这书中是这样述说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孔子在上段话中讲的意思是: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人人为天下为他人共济正确的言行,社会达到选贤的作皇帝和官员,百姓讲邻里和睦,不只对亲人才亲,对自己的儿子才当做儿子,人人象亲人,同辈人的儿子人也可当做自己的儿子那般对待,这就是说这时的人已不分彼此,每个人的心思言行都靠谱都为众人认同,每个人都是受律而动的人,对模式众人无分别得象一人是一人,大家都一律的相好,无有隔离异样,都心里彼此悦纳,不偏坦谁不过分为已为那个人,人的言行如行云流水般自然,对人事总是作正确的应对而得平安舒适。那时人平安过到老象树般老枯而死,成年人都适宜的安排事务,幼年少年根据自身的特质培养,孤男寡女的孤苦的残废的有病的都有好的养护。男人对外边的女人讲分别不乱来,女的有归属不婚外情。货物多余象废品那样丢弃而不心疼的拿出来供别人使用不必藏在自家,人有多余的本领精力不显自己,不去为自己,不当好的,只去服务社会他人。
因此,人谋而有控不兴风作浪,不逞能的尽性子去发泄,不有碍社会有碍他人,这样人就没必要地去偷去抢去贪污去干犯罪的事,因有这些就连不久才从外地迁来的人家也可不闭自家大门而平安无事,这样子就是人人同守社会规则中得出来的,人各按其景其境而行其事各得应得的,人求同好就得共好,各好其好,好好平等,这就是上众人心想的好的社会,这社会就是大同社会。

孔子思想
孔子面对春秋末期急剧变革的社会现实,汲取夏商的文化营养,继承周代的文化传统,创造了以“礼”、“仁”、“中庸”、“教”与“学”为主要内容,包括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等思想在内的完整学说。孔子的学说内涵丰富,自成系统,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礼”

礼”是孔子思想学说的一个重要范畴。“礼”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规范,由来已久。孔子曾经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孔子认为,到了周代,“礼”发展得最完备,因此,他最为崇奉的是周礼。在孔子看来,“礼”是从天子到庶人,人人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孔子所谓的“礼”包含内在精神和外在形式两方面。其内在精神是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及相应的各种伦理关系。在《礼记·哀公问》中,他明确指出:“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所以,他认为讲礼,更重要的不在于形式,而在贯彻其内在精神。
“仁”

孔子特别强调“仁”的价值和作用。他认为,“仁”既是每个人必备的修养,又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原则。对个人修养,他主张“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卫灵公》)。教导学生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向“仁”的方向努力。对于为政施治,他倡导立足于对人的关心爱护,以教化的方式来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

“中庸”
孔子的“中庸”思想,既具有哲学方法论的意义,又具有品德修养的意义。就方法论来说,其要点有二:一是“中”,二是“和”。对于这种“中”与“和”的思想,孔子主张不仅要作为一种认识和处理事物的方法来看待,而且还应该通过修养和锻炼,把它融入自己的性行和品质中,成为人的美德。他曾经感叹地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所以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他自己在为人的风格上也做到了“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述而》),受到弟子们的尊敬。

“教”与“学”
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与“学”的思想是他思想学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以前“学在官府”,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贵族。孔子创办私学,提出“有教无类”,改变了“学在官府”的旧局面,打破了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孔子自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他的学生来自十一个诸侯国,有各种出身的人。对于学习目的,孔子通过弟子的言论提出“学而优则仕”的主张,支持平民出身的学生从政施展才能。
在教学方法上,孔子善于发现学生各自在性格和学业上的特点,主张因材施教。他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他循循善诱,注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呵呵,这个问题嘛,很简单的。1.我们汉人,没有直系祖先,是由古代东,北.西边的四个少数民族交合而成的,孔老先生就是东方的那个族人. 2.一直到现在,我们中国的传统思想,都是古代沿袭下来的,为什么能这样呢?因为古代帝王都把孔子奉为圣人,他们治理国家用的是信仰,宗教甚至是迷信.3.他一生中周游列国,把他的思想带到任何地方,这种精神也是原因只一.4.现在的韩国还有朝鲜,在官方还使用3000多个繁体汉字,这个就是孔子带去的,在孔子去之前,他们没有文字.而在高丽王发明韩国字之前,他们除了说话是韩语,写的都是中文. 所以孔子是整个中华民族,甚至是亚洲都影响很大的一位圣人.

这个,没法说。你去看看对孔子的详细介绍吧。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5523519.html?fr=qrl3


母亲的爱到底有多伟大
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安全。综上所述,母亲的爱是伟大而无私的,它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贯穿于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这种爱不仅给予孩子生命和关怀,更教会他们如何面对世界、如何成为一个有责任感和爱心的人。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并感恩母亲的爱,将这种伟大的情感传递下去。

广东一小车失控母子被撞飞,母亲不顾伤势救孩子,母爱到底有多伟大?
显示生活中也有很多女子当上了母亲却不具备这种母爱的品质,有的甚至会卖掉或者丢弃自己的孩子,这种人配不上母亲两个字,下面就来说一说母爱有多伟大:一、从生孩子那一刻就注定了伟大 其实母亲这个角色从怀孕时就已经开始扮演了,孩子在肚子中成长发育,感受母亲的喜怒哀乐,在这个过程中有些母亲会产生...

...重症母亲每天数次询问女儿安危,母爱究竟有多伟大?
母爱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之一,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即使伤痕累累,即使千疮百孔,也会为保住孩子的性命而奋不顾身。火海抱女跳楼逃生,广东重症母亲每天数次询问女儿安危,母爱究竟有多伟大?母爱很伟大,母爱是无私的,为了子女,可以不顾一切。这件让人揪心的事情,发生在广东...

臧克家《有的人》全文?
《有的人》 臧克家 课文插图 ——纪念鲁迅有感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 他活着...

仿写: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1、有的人成天滔滔不绝,啊,我多厉害!有的人默默的努力走向成功的彼岸。2、有的人在学习,但他在玩耍;有的人开始玩了,他又开始学习。3、有的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把老师耍得团团转。有的人默默无闻,努力学习,赢得老师的夸奖。4、有的人不尊重老师,常常顶撞老师。有的人认真负责,成为...

比肩爱因斯坦的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到底有多伟大?
在学术交流方面,杨振宁对中美科技合作关系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他的鼓励下,中国多所高校建立了主要物理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此外,杨振宁在自己的物理学科也做出了跨代的贡献,他在粒子物理和统计力学方面的成就确实是不可磨灭的。现在杨振宁也放弃了美国国籍回到了祖国继续发展科学事业,而且将自己的全部身家都...

山东母亲背80斤菜驰援上海儿子,母爱究竟有多伟大?
母爱是非常伟大的。近日,山东临沂一位母亲背着两个大箱子和一个大包,坐高铁从临沂到日照再到徐州,最后从徐州到上海。她一个人坐了三趟高铁,最后千里迢迢来到儿子在上海的家。作为一名母亲,她跋涉数千英里只是为了给儿子送食物。有网友真的说,只有当了妈妈,才能理解这种心情,孩子不管多大都很担心...

儿子多次吐血,40岁妈妈在青岛割肝救子,父母的爱究竟有多伟大?
对于父母来说,孩子可能就是他们的一切,而且他们也能够为了子女而牺牲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他们不仅能够对孩子报以更大的期待,而且也能够真正爱自己的孩子。儿子多次吐血,40岁妈妈在青岛割肝救子,父母的爱究竟有多伟大?他们的爱真的很伟大,之所以伟大的原因有三个:一、父母能够努力为孩子提供更好的...

巅峰时期的姚明有多强?
即使是NBA的后卫也有受伤的危险,这意味着他的职业生涯被透支了。我不知道将来中国有没有球员可以进入NBA,但是如果他们这样做了,他们应该学会保护自己。即使姚明的忠实球迷也会明白NBA历史上有很多伟大的中锋。姚明的第二轮表现,两战三战,历史上十大中锋已经不在比赛中了。但这并没有减少对他的丝毫...

79岁患癌老人不想拖累儿女挖洞等死,父母对子女的爱究竟有多伟大?
不得不说,这个故事是让人感动又同时让人心酸。感动的是这位老人很善良很执着,内心一直为子女们着想。心酸的是,她的子女并没有在家守候,甚至回来看待。现在我国老龄化社会现象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老一辈老人们感觉到孤独。社会的变速快,越来越多的老人们都是留守家中,而年轻人们都是在外打拼,这...

北京市19424081516: 为什么说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体现在哪些方面? -
庾药婴儿:[答案]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首创私塾,“有教无类”,加之学费又非常低廉(仅十条干肉),从而培养了大批的学生.孔子办学,虽不曾将教育当作“产业”,但他一人招收的学生就达三千之多(这个数字在今天也是惊人的),而且学制也不限...

北京市19424081516: 孔子对人类历史有多大的影响?
庾药婴儿: 把孔子放在整个世界的背景下考察,人类文化史以来,孔子创造了两个最伟大,第一个是最伟大的文化承传者,第二个是最伟大的伦理思想家. 文化承传作了两方面的工作...

北京市19424081516: 孔子的伟大之处 -
庾药婴儿: 1、“仁”和“礼”的学说 2、“为政以德”的政治思想 3、第一个兴办“私学”的伟大教育家.

北京市19424081516: 很多人多说孔子伟大 到底孔子伟大在哪 -
庾药婴儿: 个人并不喜欢孔子,感觉他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思想可以用来奴化群众,把敢于舍身取义的百姓变成恭顺的奴隶,所以历代封建帝王都竭尽全力供奉之,把孔子生给造成了一个神.文人学士也沉浸于儒家经典的逗号和句号之中不可自拔,变得唯悟雕虫,笔下有千言,胸中无一策. 如果没有孔子,很可能中国封建时代是武家治国的.

北京市19424081516: 刨根问底:为什么说孔子真伟大 -
庾药婴儿: 孔子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最早设立“私学”,聚徒讲学,提出“有教无类”,使平民获得了受教育的权利,提出了系统的儒家教育理论.孔子开设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门课程,传授“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北京市19424081516: 孔子是伟大的吗 -
庾药婴儿: 孔子是伟大的,因为他教的东西在我们现在的社会里还广泛流传,比如他的“因材施教”还有做人要不懂装懂,都是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在秦朝结束之后的汉朝中,被作为国家的主要思想尊称,俗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是因为如此,才形成后人尊崇儒术的现象和我们现在的“仁”的思想,这都是从孔子那儿学来的.所以说孔子是伟大的,他等于是我们整个中国和古中国的人类的老师,所以后人才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北京市19424081516: 孔子 教育家孔子没有学过教育学 为什么说他是伟大的 -
庾药婴儿: 孔子被认为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即便他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学.这一称号主要源于他在教育实践和理论上的伟大贡献.首先,孔子是中国古代私学的首创者.在孔子之前,学在官府,普通民众往往难以接触到学术教育.而孔...

北京市19424081516: 如何评价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和地位?有啥作用? -
庾药婴儿: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圣人,为我国历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是世界上最博学的学者之一,被后世敬仰. 一、地位孔子,是我国非常著名的圣人之一,他是春秋时...

北京市19424081516: 孔子的伟大事迹 -
庾药婴儿: 孔子的伟大事迹简介: 1. 孔子学琴 孔子在学习方面是很虚心,尤为刻苦.有一次孔子随师襄学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的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说:“可以了.”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但未得其数.”又练了很...

北京市19424081516: 孔子为什么伟大 -
庾药婴儿: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西周社会以血缘氏族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崩溃瓦解,而基于文化认同的“诸夏”民族共同体正在形成.这是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最初发生的年代,古典成为时尚,一些人开始思考天道、人生和世界秩序等方面的问题,原先由贵族所垄断的文化教育也正逐渐流入民间.孔子正是这时代精神的代表人物与集大成者,遂开战国诸子百家之先河. 《论语》是了解其思想的主要著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